社会学概论试题

2024-05-05

社会学概论试题(共8篇)

篇1:社会学概论试题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A.社会进化论

B.历史循环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4.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5.(C)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B)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C)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

16.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

1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D)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

18.我国的基本国策是(B)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计划生育

C.缩小城乡差别

D.扶贫

19.“后工业社会”论是(A)提出的 A.贝尔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达伦道夫

20.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21.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

2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23.(C)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2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25.孔德在(C)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26.“镜中自我”是(B)提出的

A.米德

B.库利

C.布鲁默

D.托马斯

27.“工作安定”属于(B)需要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

28.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29.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二、多项选择题: 1.(ABC)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自我实现

2.需要的特点包括(ABC)A.必然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广泛性

3.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ABCD)

A.竞争

B.合作

C.冲突

D.顺应 4.人类生存环境包括(AB)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AB)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

D.第四信号系统

6.社区分析的框架有(ABC)

A.人文区位学

B.文化人类学

C.社会系统理论

D.结构分析学

7.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ABC)

A.经院学派

B.罗马俱乐部学派

C.赫德森学派

D.人文学派

8.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ABC)

A.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群体流动

D.集体流动

9.社会保障的特点有(ABCD)

A.经济保障

B.社会性

C.合法性

D.人道主义

10.人文环境失调包括(AB)

A.社会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群体失调

D.地区失调

11.道德是靠(AB)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A.人们的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法律

D.规范

12.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普遍性

B.变异性

C.相对稳定性

D.阶级性

13.维科认为世界民族都经历了(ABC)的历史阶段。

A.神的统治

B.贵族统治

C.人民统治

D.氏族统治

14.社会保障包括(ABC)几项内容。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援助

15.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ABCD)

A.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

16.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ABC)

A.个案工作

B.团体工作

C.社区工作

D.集体工作

17.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ABC)

A.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人口基础论

18.社会分层的标准有(ABC)

A.财富

B.声望

C.权力

D.职业

三、简答题:1. 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答:社区的要素,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

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居民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已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 简述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答: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第三,独生子女问题。

第四,老人赡养问题。

第五,离婚问题。3. 简述社会问题的成因。

答:教科书 P295-297(4.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内涵。

答: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P118

5. 简述科层制的内涵。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P170)

6.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社会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P386)

7. 简述越轨行为的内涵。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条件下,越轨行为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一社会群体。P283

8. 简述社会变迁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2人口变动3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4社会生产力的变化P357-361 9. 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内容。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有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的越来越相似(P390)

10.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2.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3.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4.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P338-339

11. 简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此遭到批判。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的。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许多管理的思想就来源于次理论(P167/169)

12.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1.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的革新,全面的现代化。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物质建设,精神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个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现代化;2.社会现代化,必须以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3.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的长远的追求,一个国家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条件,不断进取才能完成这项任务。(P386-387)

13. 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内容。(同上一个一样

14.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1。有利于个人成长2。是文化传播的手段3。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P56-57

15.简述社会舆论的特点。

1、现实性强

2、集体的产物3大众传播(P280-281

四、论述题:1.浅述社会保障的功能。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向老.弱.病.残无业人员等提供物质帮助,保证这些处于不利环境的社会成员的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向不辛者提供保障,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保持社会稳定。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通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保障,可以使其劳动潜力不致丧失,而是为它的发挥创造基本条件。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通过合理收入的再分配,向蒙受不幸者提供参与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通过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上的过分悬殊,这也是社会进步的目标。5.社会保障也有反功能:第一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在能力的发挥。(P330-331 2.根据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理论,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一谈你对我国新闻媒体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和看法。具体来说社会舆论分两种控制,制: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代表社会正义是一种正确的意见时“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就指这种情况,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中对某些干部的贪污、腐败的议论甚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了这咱现象的发生;社会舆论未必部能对社会现象给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在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更是如此。这时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就是消极作用了。比如(看法请自己写)(P281)

3.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P364)太多了

4.比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异同。从形式上看,不论哪一种现代化,都是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来发展经济,但从实质上看,二者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模式。其特点为高生产.高工资,高消费高物价高债务和高度精神空虚。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强调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强调建设精神文明。这才是全面的,理想的,真正的现代化。第二,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因而现代化命运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现代化的命运掌握在生产者手中。第三,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对本国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疯狂掠夺,特别是依靠侵略战争,殖民化实现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不能靠剥削和掠夺,只能依靠解放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全国人民的勤奋来实现。

5.试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1.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2.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

人口问题的成因:1.政治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关系。人多力量大。2.人口惯性。我国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这种惯性影响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所以我过人口仍将大幅度增长。3.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尚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将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3.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1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2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

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在生产的矛盾。(P301-306)

6.简述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的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正是因为如此道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具有控制作用。虽然道德不像靠强力来推行,也不像法律那样普遍适于国家的所有居民。应该指出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有限,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尤其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控制更受到了挑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思想的侵入,某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明显示的变化。而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但是无论如何,人类需要量要道德,在当条件下,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提高全民的道德水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274-275

篇2:社会学概论试题

1.试以社会学的视角,解读你所了解的社会转型期的少数民族文化,比如,贵州“多彩贵州风”所呈现的苗族文化与原生态文化的关系。

2.试以相关社会学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3.试解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

4.试解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现象及其内在的消费观念。

5.就QQ群的某些特点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考查要求:

 开卷考试,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 从上述五题中选择一题;

 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 逻辑严谨、表述流畅、字迹清晰;

 字数不少于1500字;

篇3:社会学概论试题

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由于社会学广泛的应用性和学科的规范性, 经常面向公共管理、政治学、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

“社会学概论”的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社会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视角与方法。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具有有助于个体掌握社会常识, 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生活, 增进其行动的合理性, 促进个体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意义。然而, 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 即使是最基本的社会学概念, 仍显得比较抽象而难于理解, 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

一、《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 一) 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 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学习前对《社会学概论》缺乏基本的了解, 部分学生把它看作是类似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 乍一接触教材内容普遍觉得非常陌生与艰深。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 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 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 无所适从。甚至要求老师提供练习册, 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 奠定社会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 造成学习的困难。

( 二) 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社会学学概论》作为学科基础课程, 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同时, 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 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 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 如“社会、文化、群体、组织”等。对社会学学中的基础理论, 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流派与观点, 如“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 不知其所以然, 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 三) 学生课外阅读社会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 要阅读经典著作。但社会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 无论是内容体系, 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 难以坚持。例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还有马列经典社会学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 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社会学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2]

( 四) 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存在困难

《社会学概论》教材由于知识体系庞大丰富, 囿于篇幅, 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 缺乏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介绍分析, 未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化。这样进行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僵硬的概念、理论, 没有领会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特性, 不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社会学中存在的困难, 既涉及到中国社会学研究发展的问题, 也涉及到社会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 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应对学习困难的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 一) 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 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 《社会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社会学知识? 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 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作一次性的介绍, 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而是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是社会运行研究方法的内容。以这三方面为线, 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精选教材内容, 做到注重知识性, 凸显常识性; 注重系统性, 凸显趣味性; 注重专业性, 凸显入门性; 注重学术性, 凸显社会性。 ( 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 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系统把握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内容, 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几个概念或理论观点。

(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教材中的一章内容, 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 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 但是, 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 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 食客能品尝到食材, 却不懂炮制方法。而师生之间的教学, 不仅要授之以鱼, 亦要授之以渔, 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介绍与分析。如: 在讲授“个体社会化理论”的内容时, 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思想家的经济地位、阶级地位及其研究过程、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对不同理论观点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辨证分析, 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3]

( 三) 构建互动课堂, 培养学生的 “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 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 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等, 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 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 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 在介绍了非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之后,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社会的概念, 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 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 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 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 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 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 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 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 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4]

( 四) 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 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 推动主题阅读, 夯实理论功底。

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 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 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社会发展热点、难点为依托,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社会问题我关注、“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之一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

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 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 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 等教学网络资源 , 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 , 补充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

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专题网”、“中国社会学网”、“ 社会学视野”、“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 ,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 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 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不同, 依据课程的内容多种方法组合运用, 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 以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多个本科专业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从而提高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学习困难,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013.4-4.

[2]史红斌.《社会学》课程在非社会学专业学生中的教学实效性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236) :43-44

[3]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 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 2007, 2 (188) :40-41

篇4: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概论

1.依托主干知识,注重能力立意

试题兼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的主干知识,涉及到《诗经》、官营手工业、“市”的变迁、明代内阁、洋务企业、民国初年风俗变迁、九一八事变、战略反攻、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罗马法、伏尔泰的思想、工业革命的成就、美国的政治体制、《四月提纲》、新经济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入世之后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选官制度、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西方福利制度等。从考点的分布来看,除了世界近代史的比重偏少外,其余覆盖面较为均衡。

试题突出基础性,但也并非是纯粹识记的考查,知识与情境的依存度非常高,如第(1)题需要合理解读冯梦龙的这段话,进而判断与山歌相似的“民间性情之响”是《诗经》;第(7)题要完整把握章乃器所说的话,对“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的转折性语句要通盘考虑。

试题同样注重对历史概念、事件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前因后果的挖掘,如第(2)题“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第(5)题“对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认识”;第(14)题“分析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第(22)题第(2)问要求进行主题论证等,由此实现对知识与能力的立体式考查,提升了思维的含量,这是对传统题型的创新与超越。

2.贴近时代,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如选官制度、福利政策、日本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涉及公平与正义话题的梭伦改革、和谐社会等,引导历史教学要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着力培养考生要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素养。

“新材料”、“新情景”的试题创设亮点纷呈,如第(6)题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第(11)题创设“不同时期我国对待外债的态度和政策的变化”的信息情景,考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变化。第(23)题第(3)问“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第(24)题(A)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第(24)题(B)第(1)问“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等,都强调了基于材料的分析、概括和归纳。

试题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有图片、画报、漫画、柱状图、人物言论等,历史著作除了继续选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史学大家的著作或言论入题更为突出,如余英时、吕思勉、萧公权、汪荣祖、斯塔夫里阿诺斯等,大量的经典材料和史学大家史料的引用,使得整份试卷变得厚重,蕴含的思想更为凝练,也启示着中学历史教学要更多地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关注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的比较和纵横联系

试题力求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考查方面有所突破,如第21、22、24(B)题等,或考查历史比较能力、或考查认识历史现象和趋势的能力、或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或方式,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

江苏历史卷已连续两年设置了开放性论证类试题:去年要求考生论证陈旭麓的观点;今年的试题又进一步创新,虽然提供了“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的主题,但仍需考生准确概括“史家历史认识的修正受到掌握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同时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这一观点,并加以论证,试题将论证能力与史学研究能力相融合,提升了思维的严密性。

试题注重知识的整合和重组,挖掘与主干知识相关联的延伸性、隐性知识,以此考查考生把握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的能力,如第(13)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第(16)、(17)题,涉及“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注意不同模块的综合考查,贯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第21题第(2)问“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第24(B)是中外关联。

4.强调“以史为鉴”,注重史观与价值观的渗透

试题体现了古为今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浓厚气息,如第(21)题第(3)问“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第(23)题第(4)问“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第(24)题(A)第(3)问“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第(24)题(B)第(1)问关注“个体的品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这些设问依托于具体的考点,在材料的基础之上巧妙渗透,既升华了试题立意,又增强了价值观考查的有效性。

试题重视多重史学范式的运用,这成为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问题的一把钥匙,如第6、20、22题;第24题(A)第(2)问、(B)第(2)问等,涉及社会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其中唯物史观仍然是阐释历史现象的重要依据。

综观江苏高考历史卷,无偏题、难题、怪题,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试题特点的研究,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篇5: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7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A .自给自足生产发展的结果C .劳资关系协调发展

B .家庭保障不能解决社会风险 D .生产力亟待发展.以下关于现代社会救助说法正确的是()A .现代社会救助是民主、法制时代的产物

B .现代社会救助使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C .现代社会救助时多时少 D .现代社会救助是有钱人的恩赐.在我国,职工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 1 年以上不足 5 年者,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是()A . 3 个月C . 12 个月

B . 6 个月 D . 24 个月.下列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保险基金来自劳动者个人的自愿投保B .社会保险基金是按照国家法律强制建立的 C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慈善捐助D .社会保险基金可以是个人筹建的. 1984 年起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的实质是()A .企业保险C .地方保险A .现收现付制C .以支定收.社会救助的目标是()A .保障基本生活水平C .保障最低生活水平A .单纯的社会保险

B .保障较高生活水平

D .保障不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B .社会福利或社会救助 B .行业保险 D .商业保险 B .基金积累制 D .部分积累制.社会成员为自己将来退休养老积累后备金的制度是().社会优待和安置的性质和特征是()

C .商业保险会救助

D . 既有社会保险,也有社会福利和社.我国政府对革命伤残人员按照伤残情况分为()A .三等六级C .四等六级

B .三等八级 D .四等八级.我国劳保医疗的保障对象是()A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职工B .国家计划内统招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 C .复员回乡的二等以上残废军人 D .企业职工.以下关于社会保险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保险是等价交换的买卖行为B .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低

C .社会保险依据保险合同确定权利和义务 D .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12 .生育保险制度的特点是()A .生育保险重在休养与营养补充遇

C .生育保险实行产后照顾的原则

D .我国生育保险保障全体妇女.我国生育保险提供的保障是()

A .女职工生育就享受生育保险待遇B .女职工生育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C .女职工产假为 75 天80%.失业保险保障的情况是()A .失业者被单位除名C .失业者参加罢工而失业()A .《工伤保险条例》

B .《医疗保险条例》

C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D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16 .依据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医疗保险又称为()A .残障保险C .健康保险

B .意外伤害保险 D .死亡保险 B .失业者辞职

D .失业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雇 D .女职工产假工资为本人标准工资的 B .生育保险待遇低于其他社会保险待.目前,认定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残废的政策依据是.根据联合国 1981 年的规定,需要救助的国家是()

A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 800 美元B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 400 美元 C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 250 美元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 100 美元 18 .英国实行社会救助制度的形式是()A .生活补贴C .老人救助

A . 3 个月的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C . 5 个月的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A . 1951 年C . 1957 年

A .男 60 岁,女 55 岁

B .病人救助 D .失业者救助

B . 4 个月的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D . 6 个月的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B . 1952 年 D . 1987 年.我国职工因工死亡,丧葬费的给付标准是().我国政府首次将职业病列入工伤保险范畴的是().目前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为()B .男 60 岁,女工人 50 岁,女职员 55 岁 C .男 55 岁,女工人 45 岁,女职员 50 岁 D .男 60 岁,女职员 50 岁,女工人 55 岁.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项失业保险方面的法规是()A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B .《劳动保险条例》 C .《劳动法》A .有过失补偿理论C .无过失补偿理论

A .个人缴费率与企业利润挂钩C .缴费率固定A .容易管理

C .也为职业病提供保障

A .公费医疗制度建立于 1951 年

D .《失业保险条例》 B .雇主责任补偿理论 D .不追究过失补偿理论 B .缴费率与行业风险无关 D .缴费率与安全事故率挂钩 B .涉及面小 D .具有福利性质

B .公费医疗制度的实施范围是企业.受伤职工在法庭上证明雇主有过失的理论基础是().工伤保险管理的途径是().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以下关于我国公费医疗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C .公费医疗制度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D .公费医疗制度长期不变 27 .我国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是()A .医疗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B .少数人不能享受医疗保险

C .各企业在获得医疗费管理权上存在不公平竞争D .企业缴纳固定金额的医疗保险费.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是()A .保障水平高

B .覆盖面过宽

C .缺乏负责失业保险管理的专门机构D .基金收费率过高 29 .以下关于工伤保险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 .工伤保险的实施无法可依作用

C .工伤保险缺乏仲裁、诉讼机构A .职工对企业的贡献C .企业的经济效益

D .工伤保险也保障非因工负伤者 B .职工的工资水平

D .职工持有企业股权的份额.我国职工福利给付的依据是()

B .工伤保险管理对事故预防具有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以下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说法正确的是()A .依据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设立C .资金必须专款专用D .理算原则严格遵循大数法则 E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广义的优待主要包括()A .物质优待C .优先照顾E .扶持生产

.以下情况属于摩擦性失业的是()A .周期性经济衰退引起的失业B .工人转岗时出现的工作中断 C .拒绝接受岗前培训而失业

D .青年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而失业

E .工厂进行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原有部分技术工人缺乏新的技术操作技能而失业

.我国社会保险包括()

B .帮工代工 D .走访慰问

B .管理机构是政府部门或政府特别授权的专门机构

A .生育保险C .工伤保险E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D .医疗保险

.当前经济发达国家缓解劳动力不足现象的方法有()A .提前法定劳动开始年龄B .提高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 C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D .延伸法定退休年龄 E .延长工作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36 .美国的“贫困线” 37 .老人福利 38 .国家储蓄金制度 39 .季节性失业 40 .致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41 .简述退休制度的主要内容。

.简述影响社会保险基金投向的因素。43 .简述在日本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备的条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2 分)

.论述英国盲目宣称“福利国家”导致的不良后果。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某县 2006 年初社会保险基金累计金额为 80 000 000 元,其中 20% 存入

银行,年净收益率为 2% ; 30% 作为信托存款,年净收益率为 3%,该年先后支付社会保险金 50 000 000 元。请列出算式并计算该县 2006 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增长的百分比率。

.某厂一位有 4 年工龄的工人失业,当地失业救济金标准为每人每月给付

篇6:社会学概论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

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 年)。

A. 严复 B 章太炎 C 梁启超 D 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 涂尔干 B 韦伯 C 孔德 D 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

是(C)

A. 达尔文 B 涂尔干 C 斯宾塞 D 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A 社会学原理 B 社会静力学

C 社会学研究 D 社会学大纲

6、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

和持续的发展。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 世纪30 年代到19 世纪末 B。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篇7:社会学概论试题

1.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 C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吴文藻

2. 社会流动的功能 ABCD

A. 调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整合

B. 促进社会分层体系的量变,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

C. 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激发社会成员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D. 形成开放的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

3.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 D

A. 个人流动 B. 代内流动 C. 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4.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 ABC

A. 预期社会化 B. 再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围绕这一位置,人们规定了一套权利和义务。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网的各个纽结。

2. 水平分化

水平分化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没有社会地位等级的差别。

3. 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在某些社会结构层面上发生的社会流动。规模宏大、流动速度快、变动急剧。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变化。

4. 代内流动

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变化。通常以社会成员的职业地位为标准,比较同一成员或同一批成员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职业状况。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西方学者对社会分层的测量。

不平等指数、五等分法、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2. 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的区别。

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现象。

阶级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划分阶级的依据是经济因素,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领取财富的方式和数量。

阶层是社会中处于某种特殊地位的社会集团。它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外,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组成的社会集团。阶级划分的依据是经济,阶层划分的依据不完全是经济,职业、权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的意义较为宽泛,并涵盖阶级、阶层。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分层内容具体包括阶级、阶层、层界。

3. 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划分,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2)根据流动方向划分,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3)根据代际关系划分,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4. 中国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

2.2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3.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4.2017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与答案

5.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6.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8.201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9.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篇8:社会学概论试题

在人类教育的历史长河中,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兴起开始冲击着人们长久以来所坚持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欧美国家经历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教育领域, 同样出现了新的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掀起了新的教育浪潮, 这一时期的进步主义教育学者开始提出“儿童是积极主动的, 教育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活动出发, 充分利用他们探究和表达的自然冲动, 把握其活动, 给予其指引, 使其最终掌握更抽象的文化及其社会意义。”[1]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经历了几次起落。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在大会《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2]从此这一提法得到来自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到了今天, 在教学活动中到底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仍然莫衷一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开始重新审视在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上存在的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锻炼、重视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而忽视课堂之外学生的成才成长等一系列问题, 开始尝试着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理念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定位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课程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中国社会实际情况为依据, 通过系统讲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社会学发展的基本历程、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主要范畴、主要理论观点和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知识, 使学生了解社会, 掌握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规律, 从而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整体认识。该门课程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属于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 学会用社会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 是进入专业学习的重要开端;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它与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关系密切, 都是以各自学科特殊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社会的, 因此通过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可以在帮助其训练一种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同时, 为其专业课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在笔者所在的学校, 《社会学概论》主要是针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2010年以前它是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2010年开始, 《社会学概论》开始作为法学学科平台课程, 同时面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开设, 在同一年, 该门课程作为学校的一类重点课程进行建设。《社会学概论》作为法学平台课, 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 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问题的兴趣和社会学想象力, 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打下基础; (3) 学习运用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对政治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 (4) 通过学习社会学, 培养学生形成较为宏观视野的同时, 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实践

1.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 教师就是整个课堂的主角, 要讲授什么内容、怎么讲授都完全由教师自己决定,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对于顺利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而言无疑是很有效的, 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可能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及教师个人的魅力、能力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让学生真正从自身出发, 对该门课程产生主动求知的动机, 或者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之余, 相应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 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 做到既与当下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 也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是从社会的静态构成 (如文化、社会群体、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等) 和社会的动态运行 (如人的社会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等) 两个维度来介绍人们所处的社会的, 如果单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授, 难免过于理论和抽象,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 尽量做到与当下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现象相结合, 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边疆民族地区, 在讲授时不时联系本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进行讲解,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社会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他们所熟悉的社会。其次, 在教学手段上, 笔者尝试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布置读书笔记, 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阅读一些社会学经典作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该主题的调查, 形成调查报告或者以课堂主题汇报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份社会学相关的视频电影资料名单, 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选择性地观看这些视频增强对相关社会学知识的理解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经验的对比和联系, 建构出学生自身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知。

2. 引导学生课外实践, 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内外的实践和锻炼。如果只是停留在对课堂知识的死记硬背中, 很难真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 在课堂之外, 通过布置一定的教学实践任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在实践中锻炼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社会学概论》这门课尝试了在社会学相关章节下, 通过教师布置研究课题或者学生自拟研究课题的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整个课题方案的设计、调查、到调查报告的形成、并在课堂交流探讨。由于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因素以及学生的安全问题, 教师给定的社会学选题多以学生所在的高校为背景, 以学生自身或者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现象为研究对象。例如“社会”这一章节, 笔者就设计了关于高校人际关系、大学生消费现状等实践选题, “文化”这一章节, 笔者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课桌文化、微博文化、校园中的亚文化等实践选题, “社会群体”这一章节中, 设计了大学校园中的老乡会、学生会调查实践选题等。学生要想完成这些实践选题, 一定社会调查技能的掌握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就涉及到《社会学概论》与《社会调查》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目前, 笔者所在的学院已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社会调查平台必修课, 这就为学生很好地完成实践课题提供了条件。笔者发现这种课堂知识讲授与课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 探索师生间相处模式,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对师生关系的研究是教育学领域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学校课堂这个特定的场域下,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 课堂上师生之间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相处模式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严厉专制型相处模式, 也不同于忽视学生需求与发展的放任型相处模式, 更不同于遵从学生一切要求的表面民主实则不负责任的相处模式。要想真正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必须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 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前提下, 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 重视引导忽视说教, 重视成长忽视成绩, 真真正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4.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式, 主要以考试为主, 注重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识记和掌握情况, 因此成绩是否合格往往是第一位的, 但对于学生成绩背后相应能力的获得和提高似乎并不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更关注的是课程背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而言也是尝试的一个方面。在改革以前, 《社会学概论》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试卷考核为主, 而且在整个课程成绩构成中, 期末试卷考核成绩所占比重较大, 达到了70%。改革后, 笔者加大了课程成绩构成中平时成绩的比重, 突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具体如下表所示。

总之, 《社会学概论》经过了几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 对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并不是要把教师和学生截然对立, 非此即彼;它也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方式上的改变, 它涵盖了课程教学之外多个层面的内容。但不管怎样, 只有教师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最终旨向是学生个体的发展, 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能力发展和成才结合起来, 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在今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 在注重学生个体多样化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地实践和探讨。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崇,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潜能的挖掘和自我能力的培养, 成为课程教学改革中探讨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背景, 笔者就《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社会学概论,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11) :39.

上一篇:本科生选课指南下一篇:优秀作文:红领巾心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