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2024-04-26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精选7篇)

篇1: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在语文阅读文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个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有辅助因素也有主体因素。主题因素与辅助因素的关系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主体因素是灵魂,辅助因素是血肉,一个丰满、完整的形象,既不能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灵魂。因此,阅读教学中缺少其中的任何内容都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破坏。所以,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内容必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辅助因素深化对重点内容的分析的背景依据的把握,再现对重点内容的分析深化理解的厚重感。通过重点内容的分析深化理解辅助内容的辅助和烘托作用。两个方面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充分完成阅读教学中对新课标整体把握观念的落实。

一、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的理念

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理念,是阅读文本的整体性决定的。新课标对整体把握理念的强调,则是阅读教学对文本整体性的回归。传统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所谓应试知识点的需要,将对文本的解读集中在与应试相关的内容上,与应试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往往忽略不计。由于所谓的重点内容缺乏辅助内容的基础和依托,加之重点内容之间缺乏甚至失去了联系,使整个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分析支离破碎。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理念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对知识要从整体语境中去理解,要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任何一部分或因素在文本解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任何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内容的形式的统一,尤其是选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其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长度更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宏观上体现为具体内容与题材选择是高度一致的,具体则体现为特定思想感情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内容的理解不能脱开内容,而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进行整体把握。其次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文本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也就是说整体是由局部融合成的整体,局部是构成整体的局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某一局部的突出,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视野。

二、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游离状况

整体把握原理要求对于局部内容的把握必须有整体的视野。由于长期受传统阅读教学支离破碎式的分析的影响,以及应试制度的导向,在新课标颁布实施、广大教师理性上普遍接受整体把握理念之后,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的矛盾和游离状态依旧严重。脱离文本整体性的所谓“突出重点”仍然普遍存在,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整体把握作为点缀的“突出重点”。新课标颁布之后,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督促下,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整体把握的运作,但又缺少运作的理念,只好做一些点缀性的工作;于是,在将具体内容之前,或就把文本的整体内容复述一遍,或把放在最后的主题、特点的归纳搬到授课的开始阶段,或干脆将习惯中开讲前对文本的阅读当做整体把握,使整体把握徒有虚名而无其实。二是完全不顾整体的重点突出,也就是完全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在概括地说明前面的内容之后,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解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里的月色”,由于教师就景物讲景物,就技巧讲技巧,而将其与整个文章的主题游离开去,与整个文章的情绪氛围游离开去,使这个重点越是突出,对文本内涵游离的就越远。学生根本看不出“月光下的荷塘”、“荷塘里的月色”与“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的联系。这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整体把握是对文本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突出重点则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整体把握是基础,突出重点是目标。因此,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应对整体把握予以高度重视,没有整体把握或缺少整体把握的依据,往往会导致突出重点的片面性,乃至使突出重点游离与文本而产生误导。但是整体把握仅仅是基础,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文本的透视,还必须突出重点。只有在整体把握中突出重点,才能保证理解以尊重文本为依托的正确方向,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见解。例如,诸多《背影》的阅读教学就存在着只抓“突出重点”而漠视“整体把握”的弊端,许多教师教学时,把详写父亲背影的段落当做核心,甚至是全部内容,而漠视相关的背景与那个段落及其前后文字内容非常密切的联系,使背影的魅力和父爱的感染力大大失色。将详写父亲背影段落作为重点是必须的,但这个背影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前面部分层次对背影出现背景的渲染,是父亲背影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而在背影描写之后,意味浓重的自责又使这个感染力具有了更为强烈的辐射,深刻表达了28岁作者对20岁时作为的反思,如果没有对于这些内容的整体把握,那就只剩下父亲为我“买橘子很艰难”这一点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感动了。整体把握的越是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就越鲜明。在《背影》的整体把握中我们不能漏掉任何课本中提供的相关材料,包括提示、思考和作业,也包括插图。插图是内容的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形象展示文字的描述。但对所有关于整体把握的材料首先是判断然后是使用,“背影”的插图显示的是最经典的“背影”的描写。这里应特别提示,语文教科书上关于父亲“背影”的插图违背了原文的描写,原文中“父亲两手攀着墙”,插图是两手拄着墙,原文中“两脚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插图是两脚踩着地,所以在整体把握中不能将其作为理解的依据。

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矛盾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它不仅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理清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应努力进行教学实践,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秦训刚、蒋洪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潘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解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篇2: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一、以“朗读”作为基础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沉浸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读出情味,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并且要力求在诵读涵咏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从而高效地走进文本的局部。

教学片段一:如笔者教学《夏感》的教学片段:

师: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诵读文章的时候,要在脑海里想象文中的画面,要读出轻重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词语、句子、修辞),表现出什么(情感、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

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中,“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作者把“麦”说成“海浪”,“汽车”说成“船”。说明了麦子多,车开得快。突出急促、紧张、热烈、壮观的气氛。

生:“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句中,“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生:“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话,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用白描的语言来描写质朴的农民,把农民弯腰收割,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民渴望收获的急切心情。

„„

分析: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教学说明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通过朗读,学生不仅体味到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从而达到对夏天特点的把握,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有效地实现局部突破。

二、以“复述”作为跳板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说一遍。但复述不是背诵,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主要情节。复述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恰当地运用复述,能够把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进行有效地穿掇。

教学片段二:下面是笔者执教《智取生辰纲》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准备复述。)

生: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大家觉得吴用、晁盖他们智不智?(智)那你觉得吴用、晁盖等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他们利用了哪些条件?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寻找归纳表现吴用、晁盖他们“智”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产生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复述。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实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三、以“概括”作为引导

“概括”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进行归纳表达。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之上,概括,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它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概括能使读者更明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文本。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教学《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快速浏览后)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过程。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在随父亲放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经过,展现了杜小康从孤独害怕到逐渐懂事、坚强的成长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放鸭。那我想问一句,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段放鸭之旅呢?

生:他的家庭突然遭到了变故,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一户人家,突然之间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

师:他家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请同学们课外有时间阅读一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谈到这次去放鸭,杜小康愿意吗?第一段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生:不愿意。“只好”可以看出来。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

生:不得不,无奈的意思。

师:这说明杜小康是不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既然他不愿意,那他在这趟旅途中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找一找,杜小康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认真跳读课文,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概括内容”作为手段,很好地把“整体把握”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体把握”中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巧妙地结合学生回答的“放鸭”导入文章的局部分析: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次放鸭之旅?杜小康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吗?杜小康在放鸭的旅程中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四、以“换题”作为切入

文章的题目,或者是全文的线索,或者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或者借物喻人,象征某种事物„„有时,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为教学导航:或者是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重新改写,或者是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一定的修饰限制词语,换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实现从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的突破。

教学片段四:下面是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1]的一个教学片段:(案例有删改)

师:下面大家准备一下读课文前我布置的作业,可以只拟标题,能解释一下这样拟题的理由当然更好。

生:我拟的标题是《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因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家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于勒有钱时说他好,没钱时说他不好。

师:家里人都指谁?

生:指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就是文中的“我”,“我”叫若瑟夫。

生:我拟的标题是《期望》。因为课文一开始说于勒糟蹋钱,家里人期望他不要乱花。又期望他离开家人的身边;还期望有钱的于勒能改变家里人的生活状况;在船上看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又期望那个穷水手不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于勒。

生:我拟的标题是《于勒的变化》,因为课文几次写到于勒的变,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也几次改变。

师:正是因为于勒的变化,才引起家里人对他看法的变化。

生:我加的标题是《记一个生活不会计划的人的遭遇》,因为于勒一开始就不会计划着花钱,后来才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生:我加的标题是《可悲的于勒》。因为于勒在美洲有钱后,曾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当时家里人很势利,见他有钱,就希望他回来,后来在船上看到了穷于勒,却骂他,不关心他,说明于勒的处境很可悲。

师:你再进一步说说他还可悲在什么地方?

生:可悲还在于勒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钱的关系。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到了好多人。你们还可以打开思路,从别人的角度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

生:我拟的标题是《变色的世界》。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变色龙》一课,那篇文章写的是人对狗的态度的变化,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人的态度的变化。

师:人对人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当于勒胡花钱时,人们就讨厌他;当于勒有钱时,人们就说他是好人;当于勒最后成为卖牡蛎的老水手时,人们又骂他是骗子。这是以一个家庭的情况反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六亲不认的情况。

师:你拟的标题很好,解释得也很深刻,揭示了那个变色的社会中的变色的人的灵魂。这个标题很精彩!

生:我拟的标题是《贫穷与阔绰》。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贫穷的于勒和阔绰的于勒态度不同。于勒的“贫穷与阔绰”又是本文的线索。

师:你不但给文章拟了一个不错的标题,而且又指出了文中的线索,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师:刚才大家拟的标题都很好。有人从于勒的角度拟题,有人从家里人的角度拟题,这些标题交代清楚了文章记叙的事件,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这样的标题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通过这项活动知道了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什么样的人,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

生:“变”字。因为故事不但告诉了我们于勒的变,还告诉了我们别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在变。

生:我认为应该用“钱”字。因为于勒没钱就被人看不起,而有了钱才使得大家盼他盼得望眼欲穿。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那么哪个字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呢?

生(齐):钱。

师:对。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的。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就躲他,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占有的多与少,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几次对他态度的变化。那么,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的呢?

分析: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题目”这个眼睛,我们就能透视文章的深处。通过对题目的拟改,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帮助很大。这个教学片段,宁老师通过让学生“换题”(也包括补充题目等形式)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且在阐释换题的理由中,教师因势利导的引导归纳,巧妙地切入了文章的局部。

五、以“猜想”作为比较

猜想,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有情有趣的学习方法;猜想,是一种思维过程,一种有根有据的思维过程;猜想,是一种体验过程,一种有滋有味的体验过程。猜想,能够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学生带着期待读书。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学生的“比较”,巧妙地实现局部突破。

教学片段五:如笔者教学《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现在请大家不要忙看书,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鲁迅,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可能会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放风筝的事情。

生:可能写风筝是怎样做成的,有多么漂亮。

生:可能会写他放风筝的时候出现断线等意外的事情。

„„

师:你们都很富有想象力,放风筝确实是我们童年时代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这篇《风筝》,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阅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折断弟弟心爱的风筝,表现了“我”的忏悔心情。

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由眼前的风筝联想到他儿时踏毁弟弟的风筝的事情,表现了他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师:那“我”是怎样踏毁弟弟的风筝的呢?“我”对放风筝有怎样的认识上的转变,让我们走进这些段落。

分析:猜想,是发现的设想;猜想,是探索的动力;猜想,是创新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教学片段,教师用“猜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这将对课文的阅读起到很好的“定向”。再在学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与开头的设想进行比较,从而完成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抓住“我”“踏毁风筝”这个事件,直接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品析,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突破。

六、以“体会”作为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整体把握”阶段,引导学生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产生的感想,获得的体验,能够为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细部打下很好的铺垫,有利于打通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通道。

教学片段六: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

(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背景音乐响起。)

师: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师:对,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请同学们把文章齐读一下,读出这种和谐,读出这种幸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着大家这么投入地朗读,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我想问一下,这个和谐的家庭,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师: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几段?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形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学生读了文章,一定有很多话可以表达。通过这个表达,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激发出来,而且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表达“和谐”这个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但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没有分歧呢?既然有,那是什么分歧?这就很巧妙地进入到了文章的局部。

七、以“活动”作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利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在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片段七: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几个学生上台表演,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

师:大家来说一说,谁表演得最形象逼真?

(学生争论评议,普遍认为是扮演奥楚蔑洛夫警官的xxx同学。)

师:看来大家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主人公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我想问一下,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有多少次“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探寻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生: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变化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那么小、名贵的、娇贵的、怪可怜的。

分析:创设有趣而有实效的场景活动才会有学生的激情互动,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高潮迭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并通过对这个活动表演的玩味评议,引导学生进入品析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进入到文本的局部品味。

汪潮教授说,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总之,“整体把握”是“局部品味”的先决条件,“局部品味”是“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没有的精当巧妙的“整体把握”,“局部品味”就会“入”而无依,教师的“教”就会虚无所托;没有扎实细腻的“局部品味”,“整体把握”就会“悬”而无靠,学生的“学”就会浅尝辄止。因此,恰当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关系,真正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巧妙、新颖,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流畅,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1-2 p64―67。

篇3: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的策略

一、以“朗读”作为基础

“一章三遍读, 一句十回吟”, 要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 沉浸到文本之中, 引导学生读出情味, 读出美感, 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并且要力求在诵读涵咏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当, 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 音韵的和谐, 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从而高效地走进文本的局部。

教学片段一:如笔者教学《夏感》的教学片段:

师:朗读是开启语文殿堂的金钥匙。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 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现在,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诵读文章的时候, 要在脑海里想象文中的画面, 要读出轻重缓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 你觉得你比较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 (内容) , 怎么写的 (词语、句子、修辞) , 表现出什么 (情感、效果) 等方面进行考虑。

生:“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 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中, “涌”写出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作者把“麦”说成“海浪”, “汽车”说成“船”。说明了麦子多, 车开得快。突出急促、紧张、热烈、壮观的气氛。

生:“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 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句中, “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 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并且虚实结合, 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生:“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 热风浮动着, 飘过田野, 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句话, 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生:“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 弯着腰, 流着汗, 只是想着快割, 快割;麦子上场了, 又想着快打, 快打。”用白描的语言来描写质朴的农民, 把农民弯腰收割, 汗流浃背的劳动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民渴望收获的急切心情。

……

分析: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教学说明指出:“要在反复朗读, 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 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通过朗读, 学生不仅体味到作者说了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这个教学片段, 教师紧紧地抓住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品析他们喜欢的句子, 从而达到对夏天特点的把握, 直接进入到文章内容、情感的内核, 有效地实现局部突破。

二、以“复述”作为跳板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把自己或别人说过的话重复说一遍。但复述不是背诵, 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主要情节。复述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有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 提高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 有时恰当地运用复述, 能够把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进行有效地穿掇。

教学片段二:下面是笔者执教《智取生辰纲》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真浏览课文, 准备复述。)

生:复述课文。

师: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 大家觉得吴用、晁盖他们智不智? (智) 那你觉得吴用、晁盖等的“智”体现在哪些地方?他们利用了哪些条件?

(学生进入文本局部的学习, 寻找归纳表现吴用、晁盖他们“智”的语句加以品析。)

分析:复述产生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复述。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 让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然后引导学生以谈感悟的形式巧妙地过渡到对文章局部的分析, 实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有机衔接。

三、以“概括”作为引导

“概括”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进行归纳表达。概括, 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之上, 概括, 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 它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概括能使读者更明确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 能更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 从而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文本。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教学《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速读课文, 试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快速浏览后)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过程。

生:文章写了杜小康在随父亲放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表现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生: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经过, 展现了杜小康从孤独害怕到逐渐懂事、坚强的成长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放鸭。那我想问一句, 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段放鸭之旅呢?

生:他的家庭突然遭到了变故, 他家原来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一户人家, 突然之间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 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

师:他家遭遇了怎样的变故, 请同学们课外有时间阅读一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 了解一下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谈到这次去放鸭, 杜小康愿意吗?第一段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

生:不愿意。“只好”可以看出来。

师:“只好”是什么意思?

生:不得不, 无奈的意思。

师:这说明杜小康是不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的。既然他不愿意, 那他在这趟旅途中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找一找, 杜小康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认真跳读课文, 勾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以“概括内容”作为手段, 很好地把“整体把握”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教师在“整体把握”中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更重要的是巧妙地结合学生回答的“放鸭”导入文章的局部分析:杜小康为什么有这次放鸭之旅?杜小康愿意跟随他的父亲去放鸭吗?杜小康在放鸭的旅程中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引导, 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四、以“换题”作为切入

文章的题目, 或者是全文的线索, 或者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或者借物喻人, 象征某种事物……有时, 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为教学导航:或者是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重新改写, 或者是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一定的修饰限制词语, 换题, 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实现从整体把握到局部品味的突破。

教学片段四:下面是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1]的一个教学片段: (案例有删改)

师:下面大家准备一下读课文前我布置的作业, 可以只拟标题, 能解释一下这样拟题的理由当然更好。

生:我拟的标题是《家里人与于勒叔叔》。因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家里人对他的不同看法, 于勒有钱时说他好, 没钱时说他不好。

师:家里人都指谁?

生:指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弟弟。弟弟就是文中的“我”, “我”叫若瑟夫。

生:我拟的标题是《期望》。因为课文一开始说于勒糟蹋钱, 家里人期望他不要乱花。又期望他离开家人的身边;还期望有钱的于勒能改变家里人的生活状况;在船上看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 又期望那个穷水手不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于勒。

生:我拟的标题是《于勒的变化》, 因为课文几次写到于勒的变, 家里人对他的看法也几次改变。

师:正是因为于勒的变化, 才引起家里人对他看法的变化。

生:我加的标题是《记一个生活不会计划的人的遭遇》, 因为于勒一开始就不会计划着花钱, 后来才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

生:我加的标题是《可悲的于勒》。因为于勒在美洲有钱后, 曾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 当时家里人很势利, 见他有钱, 就希望他回来, 后来在船上看到了穷于勒, 却骂他, 不关心他, 说明于勒的处境很可悲。

师:你再进一步说说他还可悲在什么地方?

生:可悲还在于勒所处的社会环境, 那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钱的关系。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 还写到了好多人。你们还可以打开思路, 从别人的角度拟题, 使标题更加丰富。

生:我拟的标题是《变色的世界》。读了这篇文章, 我想到了《变色龙》一课, 那篇文章写的是人对狗的态度的变化, 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人的态度的变化。

师:人对人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当于勒胡花钱时, 人们就讨厌他;当于勒有钱时, 人们就说他是好人;当于勒最后成为卖牡蛎的老水手时, 人们又骂他是骗子。这是以一个家庭的情况反映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六亲不认的情况。

师:你拟的标题很好, 解释得也很深刻, 揭示了那个变色的社会中的变色的人的灵魂。这个标题很精彩!

生:我拟的标题是《贫穷与阔绰》。因为小说中的人们对贫穷的于勒和阔绰的于勒态度不同。于勒的“贫穷与阔绰”又是本文的线索。

师:你不但给文章拟了一个不错的标题, 而且又指出了文中的线索, 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

师:刚才大家拟的标题都很好。有人从于勒的角度拟题, 有人从家里人的角度拟题, 这些标题交代清楚了文章记叙的事件, 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这样的标题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 而且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通过这项活动知道了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几个什么样的人, 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

生:“变”字。因为故事不但告诉了我们于勒的变, 还告诉了我们别人对于勒的态度也在变。

生:我认为应该用“钱”字。因为于勒没钱就被人看不起, 而有了钱才使得大家盼他盼得望眼欲穿。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那么哪个字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呢?

生 (齐) :钱。

师:对。小说就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的。于勒有钱时, 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就躲他, 骂他。正因为于勒对钱占有的多与少, 才引出了他的亲属几次对他态度的变化。那么, 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钱”字展开故事的呢?

分析: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 透过“题目”这个眼睛, 我们就能透视文章的深处。通过对题目的拟改, 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帮助很大。这个教学片段, 宁老师通过让学生“换题” (也包括补充题目等形式) 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而且在阐释换题的理由中, 教师因势利导的引导归纳, 巧妙地切入了文章的局部。

五、以“猜想”作为比较

猜想, 是一种学习方法, 一种有情有趣的学习方法;猜想, 是一种思维过程, 一种有根有据的思维过程;猜想, 是一种体验过程, 一种有滋有味的体验过程。猜想, 能够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 让学生带着期待读书。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 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内容, 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学生的“比较”, 巧妙地实现局部突破。

教学片段五:如笔者教学《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风筝》, 现在请大家不要忙看书, 思考一下, 如果你就是鲁迅, 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可能会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放风筝的事情。

生:可能写风筝是怎样做成的, 有多么漂亮。

生:可能会写他放风筝的时候出现断线等意外的事情。

……

师:你们都很富有想象力, 放风筝确实是我们童年时代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这篇《风筝》, 是不是这样写的呢?他要表现的东西是否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 迅速阅读课文。

(学生速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思想。)

师: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你猜想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我”折断弟弟心爱的风筝, 表现了“我”的忏悔心情。

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由眼前的风筝联想到他儿时踏毁弟弟的风筝的事情, 表现了他严于律己, 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师:那“我”是怎样踏毁弟弟的风筝的呢?“我”对放风筝有怎样的认识上的转变, 让我们走进这些段落。

分析:猜想, 是发现的设想;猜想, 是探索的动力;猜想, 是创新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猜想,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 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教学片段, 教师用“猜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 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这将对课文的阅读起到很好的“定向”。再在学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 与开头的设想进行比较, 从而完成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 抓住“我”“踏毁风筝”这个事件, 直接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品析, 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突破。

六、以“体会”作为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体验,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尤其是在“整体把握”阶段, 引导学生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产生的感想, 获得的体验, 能够为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细部打下很好的铺垫, 有利于打通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通道。

教学片段六: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散步》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先听老师读课文, 边听边想, 从字里行间,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家庭?

(教师有表情地背诵课文, 背景音乐响起。)

师:从字里行间,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融洽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师:对, 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请同学们把文章齐读一下, 读出这种和谐, 读出这种幸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着大家这么投入地朗读, 我也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 我想问一下, 这个和谐的家庭, 难道就没有一点矛盾吗?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师: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文中的第几段?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形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学生读了文章, 一定有很多话可以表达。通过这个表达, 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被激发出来, 而且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表达“和谐”这个关键词入手, 引导学生思考, 既然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 但他们在散步的过程中有没有分歧呢?既然有, 那是什么分歧?这就很巧妙地进入到了文章的局部。

七、以“活动”作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 利用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在活动情境中的体验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片段七: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变色龙》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 下面有没有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根据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尽可能地模拟人物的语气语调。几个学生上台表演, 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

师:大家来说一说, 谁表演得最形象逼真?

(学生争论评议, 普遍认为是扮演奥楚蔑洛夫警官的xxx同学。)

师:看来大家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主人公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 我想问一下, 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有多少次“变化”?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开始细读文本, 探寻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生:奥楚蔑洛夫前后一共变化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 狗是那么小、名贵的、娇贵的、怪可怜的。

分析:创设有趣而有实效的场景活动才会有学生的激情互动, 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 高潮迭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并通过对这个活动表演的玩味评议, 引导学生进入品析奥楚蔑洛夫前后的变化, 进入到文本的局部品味。

汪潮教授说, 整体决定成败, 细节体现精彩!总之, “整体把握”是“局部品味”的先决条件, “局部品味”是“整体把握”的必然要求。没有的精当巧妙的“整体把握”, “局部品味”就会“入”而无依, 教师的“教”就会虚无所托;没有扎实细腻的“局部品味”, “整体把握”就会“悬”而无靠, 学生的“学”就会浅尝辄止。因此, 恰当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的关系, 真正实现他们之间衔接过渡的自然、巧妙、新颖, 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流畅, 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篇4: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内容摘要:静物素描写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而学生在初学阶段由于抓不住素描的整体关系在写生过程中出现灰、乱、花、碎、脏等问题。如何把握整体关系,应从五方面去解决:

1、起高构图要分清主次、统一中心。

2、确定明暗要抓大体调子关系。

3、局部刻画要顾及整体关系。

4、虚实处理要把握整体关系。

5、调整阶段要完善整体关系。

关键词:静物素描

写生

明暗

虚实

整体关系

在中学美术教学的课程当中,静物素描是非常重要和必修的课程。静物素描写生对于培养中学生的造型基础,训练他们的写实能力,发展其观察能力和积累作画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写生”是指直接以实物为描绘对象的临场作业或作画方法。“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通常指以单色线条或块面来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和空间关系的绘画形式。静物素描写生是以石膏、坛、罐、瓶、器皿、水果、蔬菜、花卉等相对静止的物体为表现对象,主要是训练学生利用黑、白、灰的关系和明暗造型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形体比例、空间位置、质感体积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整体关系的技能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人物头像写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初学者应从静物素描写生中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学习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打牢素描造型的基本功。

但是,学生在初学阶段或初学者往往孤立地、局部地观察和表现对象,运用不正确的作画方法,造成画面常出现灰、乱、花、碎、脏等问题,使画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和训练的要求。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初学者没有熟练的绘画技能和经验之外,主要是抓不住画面的整体关系。高等美术院校教材《素描》指出:没有整体关系的处理,也就没有艺术。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是画好静物素描的首要条件。

那么,在静物素描写生中如何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研讨这一问题。

(一)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整体关系

在静物什么写生中整体关系是指整幅静物的组合关系,包括主次关系、明暗关系、结 构关系、虚实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等以及这些关系所构成的整个协调、统一、完整的画面。整体关系的掌握在学习绘画技能当中很重要,它对培养写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力具有决定作用,也是画好静物素描,使学生掌握绘画基本规律的重要因素。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方法

要把握好画面的整体关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方法。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从本质上揭示了素描学生的真谛,整体的观察是从写生对象的全貌开始的,即对整体光源、整体环境、整体节奏、整体气氛、大的比例关系、大的结构、大的明暗关系和空间层次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了解。掌握整体观察方法有两种做法:第一是将眼光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面对的对象,而后眯起一只眼睛,撇开对象的细节或某个物体,用余光扫视整个画面会得到一个似乎清楚而又模糊的印象,这种印象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整体关系的效果,它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整幅静物中大的基本形体特征、空间位置、比例结构及大的体面明暗关系和虚实关系,即帮助学生容易抓住整体关系。第二是比较的方法,就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之上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通过对整体对象各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得到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如这幅静物的主体物是哪一个,形状像什么?物体表面的固有色是深还是浅,受光程度如何,明暗关系怎样?主体物的身边有哪些物体?它们动态是怎样的,形状又像什么?与主体物有什么联系?明暗有什么变化?离主体较远的物体又是哪些?它们的质地和形状又是什么?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结构、位置、明暗关系又是怎样?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过度转折明不明显?虚实关系怎样处理?怎样才能协调画面当中的各种关系?怎样统一整体关系?运用这样的比较方法先在脑海形成一个整体关系的印象,做得胸有成竹或“意在笔先”,我们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者一开始就要学会这种观察方法,明确了表现的目标,才能避免走弯路。

(三)转变盲目的作画观念,确立整体入手的正确方法 有些初学者往往习惯看一点画一点,看局部画局部,不用整体方法处理画面,画出来的效果怎么看都不理想,然后就反复地擦、改、涂,因协调不了画面的各种关系,造成“灰、乱、花、脏等毛病,这是观念上还停留在原来那种最初级的、想当然的、很盲目的画法上,思想上没有转变过来,不懂得用整体入手的方法处理画面。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反复地强调整体入手的方法的重要性,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对学生多作示范和讲解,使学生直接观察到过程和手段,从而立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技能。教师再从旁引导和要求,这样学生在思想上才较容易转变过来,再通过以后的实践和成功尝试,这种方法会逐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作画方法和良好的艺术感受才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

(四)抓住整体关系,运用正确方法进行静物素描写生 解决了观察方法和思想上的问题之后,就进入了静物写生的实际训练。写生的过程始终要考虑画面的整体关系,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来完成:

1、起稿构图要注意画面的整体统一关系

起稿时,我们首先要确立一种立体的空间绘画观念,即把画面看成水平面和立面结合的空间,所有的静物都安排在空间的水平面上,而且随着深度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构图时把握住画面的大范围,即根据物体的组合关系确定上、下、左、右的最远点,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大的构图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分割出各物体的位置关系,再选择静物中坛、罐等形体和面积最大的物体一个作画面的主体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而后找几个较小的物体如碗、盘、杯、瓶、壶、小盐罐、小物件等依附在主体物旁,作从属或相依关系,又找最小的物体如梨、苹果、等摆放在离主体物较远的地方作呼应关系,选择所画物体要形状、大小、比例、结构和色质各不相同。各物体关系安排好之后,就用辅助线概括地画出主体物的形体结构和明暗交界线及投影的走向,再依次画出从属物体和较远物体的形状和明暗关系。构图之中,各物体要安排得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大小适中、主体突出,整个画面协调、统一,节奏感和整体感强,这样我们就抓住了画面的整体关系。

2、抓住整体关系,确定大体明暗

这一步我们可以从主体物的暗部入手,依次将所有物体的暗面、投影及背景用大块面的调子铺出来,不要拘泥于局部和某个物体的明暗变化,只要铺出大体的明暗关系,分出整个画面的明暗两大面,这也就是整体入手的方法。在静物素描写生中我们所注重的整体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暗关系的统一,因为明暗关系构成了静物素描的主体调子,是整体关系中的主要表现因素,而明暗关系中的黑、白、灰三大面和五调子又是整体关系的构成要素,所以我们抓整体关系的主要过程,就是处理黑、白、灰三大面和五调子的统一关系。而接下来进行的局部刻画和塑造,也是在处理整体关系。正所谓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就是这个道理。

3、局部的刻画和塑造要顾及画面的整体关系

大体的明暗调子铺开后,就要进一步处理黑、白、灰三大面的关系,这时也是从主体物开始,逐步加深画面中暗部和投影的调子,加重主体明暗交界线的调子,然后从明暗交界线向物体的亮部逐层推出深、灰、亮等层次的调子,明暗块面的变化要以物体形体结构的变化相统一,这时也不要滞留在局部和细节的刻画上,先将主体物和其他物体的三大面迅速地画出来,再对画面中的各个物体进行反复的审视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因素,塑造基本的形体,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使画面和物体开始有较明显的空间感和体积感,并形成了较完整的黑、白、灰三大面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主体物的三大面关系要处理得较完整和突出,开始形成画面的中心。

接下来就是刻画五调子的关系,进一步塑造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质感等,完善画面的明暗关系、主次关系,结构关系,空间关系等。在这一步里,相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个难点,就是明暗之间的过度调子——灰调子的层次较难把握,他们不是把灰调子画得很黑,就是把灰调子画得很亮,而且层次单调,调子粗糙,体现不出明暗层次的过度变化关系,致使画面出现灰、乱、花等问题,造成明暗关系不协调,整体调子难以统一,破坏画面的整体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分清明暗之间的过度层次,把握手腕的用力度,由重到轻依次铺出深灰、灰、浅灰、亮灰四个层次以上的调子。二是利用和发挥绘画铅笔的深浅特性,由暗到亮变化的灰调子依次用大B数到小B数的铅笔进行处理,就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局部的塑造和刻画完成之后,画面的明暗关系明确起来,物体有较完整的形体和质感,各物体之间的关系明确肯定,画面的空间关系加强,整个画面形成了较统一和整体的关系。

4、虚实关系的处理要把握住整体关系

在静物素描写生中,处理好虚实关系是把握整体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整体关系中要表现空间,突出主体,就要运用前实后虚,近实远虚的方法处理,在前面的物体的明暗关系要表现得实一些,对比强一些,形体塑造要深入一些,处在画面后面的物体的明暗关系要弱一些,画面中心的主体物要实一些,背景的调子要虚一些。在处理某个物体上,明暗交界线要实一些,物体的边沿线要虚一些,在处理局部的关系上,与主体物为中心的局部要实一些,远离主体物的局部要虚一些。总之,在整体关系的处理上,要有虚有实,有主有次,不能到处都虚,也不能到处都实,要强调主体部分,减弱次要部分,形成一个画面视觉中心。

5、调整阶段要完善画面的整体关系

这一阶段画面的整体关系已基本确定,要调整的是某些与整体关系不协调的因素,如物体之间,物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够,就又要回到整体上来调整画面的层次、空间以及物体的虚实关系,主次关系和边线的处理,加强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学习静物素描写生,掌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是一个要经过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学者必须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的变化,才能逐步掌握好这种方法,因此,初学者切记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踏实勤奋,虚心好学,掌握方法,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地掌握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素描-高等美术院校系列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曲湘建主编)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设计-中小学美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永正主编)

3、《造型原本》(三联书店出版社,吕胜中著)

4、《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谢舫主编)

5、《音、体、美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林宗德主编)

作者:石

篇5:阅读教学中突出重点与整体把握的关系

胡善翼

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技能,在高考题中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阅读理解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般来说总有4~5篇,每篇大约有250词,分值为45分左右,而且考题中的完形填空,七选五等题型,也都需要有较好的语篇阅读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每英语教学工作者作重中之重的问题。其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充分利用教材,采用整体教学的方式把阅读所需的技能技巧融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传统的教学,教师通常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往往将一段完整的课文分割成若干部分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结果是课文讲完了,学生还不知道全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导致了既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教学,也主要是指把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生首先对课文有个整体概念,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领悟中心思想,达到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的目的。整体教学具体应该怎么教,下面结合笔者的体会谈点看法。

一、预习新课(预设)

1.依据课文题目,设计猜测.激发兴趣

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或编者设计出来让读者了解论题与主旨的,对标题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为了引起学生对标题的重视,把好阅读第一关,因此,在教新课前,通常应把所学课文的题目预先告知学生,让学生讨论和猜测文章的大概内容。如人教版必修英语第六册第四单元《global warming>>,学生看到标题就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不管学生的谈论和猜测与课文中心有多少联系,但终将有利于课文的理解,激发他们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2. 了解背景,增进理解

语言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中心思想,利用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判断和推理,除了要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因此,在学习新课前,通常可要求学生轮流搜集与要学课文有关的知识和材料。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6《poems>>之前,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材料说出自己的认识,最后老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这样,既使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3.指导预习.简要提问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是满足他们成就感的东西,他们才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简捷、有效的方式去获得必要的知识,因而在布置预习时,作为教师应紧扣课文主题,简要地提出1~3个 思考题,这不但能减少学生预习的盲目性,也能提高阅读效率,而且便于检查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二、学习新课(生成0 1. 整体泛读

要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在学完单词后,要求学生泛读课文,同时配上与课文相关的理解题。泛读并非是一种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而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快速提高阅读理解力和速度的教学。学生在默读中碰到不理解的单词,不要停下来查字典,而是跳过去或根据语境悟出它的含义。要求学生尽可能快速阅读,只要把握住课文的要点即可。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反馈给老师,使语言操练时有针对性。

影响阅读效率的因素很多,但有效的阅读与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如遇到一个不懂得句子就停滞不前,甚至逐词读等,这些非语言因素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率,因而每学习一篇新课,都应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限时阅读,在限时阅读中,只要求他们了解文章的题材和大概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对文章的发展和作者的意图进行猜测即可。限时阅读的目的是控制学生阅读速度,迫使他们克服那些多余的小动作,培养快速阅读的良好习惯。2.略读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想在5分钟内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或者想在考试前几分钟内将要考的内容再复习一遍,都可以用略读的方 法。在进行略读时,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在进行课外阅读的练习时,教师先安排几分钟(最好是5-7分钟)让学生进行略读(因为高考每篇阅读就是5—7分钟)然后用课前设计的几个主要信息的正误判断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正误判断,用以检查学生略读的理解程度。

略读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抓住段落特点。每篇文章都是由段落组成的,而每—个段落都是提纲的—个要点,只要抓住了提纲的要点,也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意思,才能迅速地获取阅读信息。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了每一段落的要点,对文章的整体就有了全面的了解。

(2)抓主题句。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主题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一个段落中关键性的句子。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段落的中心思想,就抓住了段落的纲。(3)抓住最后总结的段落或总结的一句话。因为最后一个段落是对整个文章的总结归纳,也是作者的观点所在。3. 细节阅读

在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且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和内在关系。4.语法归纳

整体教学的原则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包括课文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在教学语言点的过程中,可首先要求学生识记本课的材料,主动地去发现、归纳和总结语言的规律和特征。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点和句型进行有意义的练习,如情境造句、看图说话、短剧表演等,避免学生只注意语法规律,不注意语法现象,提高他们自如运用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学完一篇文章后,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巩固性操练,如根据课文内容填充、时态填充、句型转换、课文编写或与课文相关的模仿缩写,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泛读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充分利用课本这份精读材料,力求通过整体教学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精读内容毕竟有限,因而,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生的泛读。泛读是精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每学完一篇课文,作为教师通常可精选那些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且与本文相关的短文和简易读物,指导学生阅读,例如人教版英语在每课结束后都有workbook内容和课文非常接近,作为泛读材料非常合适。

泛读增加了精读中所学语言的复现率,扩大了词汇量,熟练了阅读技巧,加快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精读、泛读双管齐下,学生的阅读能力终会提高。结论

在高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和建立学生的图式知识,对篇章内容反复进行预测、证实,引导学生注意理顺语篇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篇章结构的分析、推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活的语言。如能坚持这样做,可促使学生自觉预习。通过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将能保持活跃。

在高中阶段,教师应注意以回忆法为主,引导学生围绕语篇按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的顺序对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设问。这样,一方面可突出整体理解为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和完整地获得信息的基本功。整体教学有利于创设一个和谐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去,进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6:把握规律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把握规律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发布:xuguoyun7

3213月20日,市政协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赵建华对市政协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要求市政协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坚决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省、市委的要求,牢牢把握政协事业发展规律,突出政协工作重点,体现政协工作特色,着力在六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围绕市委“破解十个难题、实现十个转变、建立健全十项机制”的目标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来推动政协工作,探索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讲真话、谏诤言、献良策。

二是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业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是全市工作的大局,也是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政协组织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置身事外,要重点围绕实施以工业为重点 1的大项目带动战略,开展政治协商,强化民主监督,深入参政议政,提出有分量、有价值、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发展思路、推进工作落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三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广泛听取各党派、各团体、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大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要围绕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不断加强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四是为促进和谐曲靖建设作出新贡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充分兼顾社会各界的不同利益,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协助党和政府妥善化解矛盾、理顺群众情绪,做好释疑解惑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紧紧依靠群众,做到查找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工作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从而把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力量凝聚到实现曲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要从具体问题入手,从实际工作抓起,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认真查找在改善人民生活、帮助困难群体、维

护群众权益、保持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扎实地做好工作,以民主促进民生、以民生彰显民主,着力促进政企、社群、阶层、劳资等关系的和谐,使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和促进增长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为曲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五是在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实现新作为。要积极调动广大政协委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支持政协委员投身于文化建设,多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努力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要发挥政协开展文史工作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整合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大力促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曲靖的知名度;要抓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开展调研,为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言献策。

六是在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中展示新形象。要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为他们在政协中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注重体现界别的优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发挥政协界别作为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民主渠道的作用;不断强化委员的主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促进政协委员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履行好委员的职责;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政协工作干部队伍,真正做到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

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学习实践活

动指导检查第一组,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组织一处;市委常委,市人大主任、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市直第二批学习实践

活动单位及其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批试点单位

篇7:浅议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

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贯彻考试改革精神和新课改理念, 对学生实施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呢?

一、树立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识

一篇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用它的整体性表达着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文中的字、词、句段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作为文章整体的一部分, 因而, 对它们的理解就应放到整体的文章中, 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合乎逻辑。至于对文章思路、主旨、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表达技巧等的理解, 应放在整体中去把握, 这更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把课文肢解成互不相干的一大堆“材料”, 忽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那么就像将一部机器拆散以后无法再组装起来一样, 尽管可以说出一些零件的名称, 但是再也不能发挥这部机器的作用了。这样对文章的理解往往会是肤浅的, 往往会犯凭空猜测、生搬硬套的毛病。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我们的阅读对象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词语, 一组组句子、段落和相关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整体把握是正确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只有从整体出发, 在联系中考察, 才能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文章。

二、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一) 遵循认知规律, 激活学生原有知识, 做好新旧知识的“接轨”工作。

“阅读是读者的原有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而建构文章意义的模式”。阅读能力的强弱和知识的丰富程度的高低是相互关联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数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作基础, 既需要有关的理论知识, 又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阅读时就能多方联想、多方比较、多方思考, 增大阅读理解的广度、深度和速度, 同时促进智力的发展, 也就是说, 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原有知识与要获取的新知识的交互作用。当原有的知识没有被激活时, 整体把握则难以做到, 导致理解肤浅, 甚至没有发生。从认知的角度看, 整体把握的起始阶段正是重组认知结构的初始步骤。由此可见, 在整体把握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的“接轨”工作是多么重要。

学生用来理解文章的原有知识可分为三类。

第一, 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语法、修辞、逻辑的知识;各类文体的知识;使用工具书的知识等。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设计出一棵“语文知识树”。他把语文知识条分缕析为四大枝干、十九个分枝、一百一十八个小杈的整个体系。如阅读分枝, 有三个小杈:①分段归纳段意;②归纳中心;③分析写作特点。每个小枝上又有几个可以当作定理用的杈。如分析写作特点小枝上又有选材、结构、表达、语言等几个杈, 杈上又生小杈。如表达杈上又分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几个小杈。如此使语文知识通过层层繁衍而达到系统化, 以便于学生全面学习和把握语文知识的体系。这些知识就可以成为解读文章的直接的基础。

第二, 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包括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例如, 学生缺乏有关中国历史的知识, 那么, 阅读理解《论积贮疏》或《赤壁之战》等课文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又如学生缺少对党的历史的了解, 那么学习《反对自由主义》或《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类思想意义很强的课文时, 阅读理解也会遇到障碍。同样道理, 对于中学语文课本中大量反映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说明文的阅读, 如果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阅读技能的发挥必然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 这些方面的知识既是阅读理解和汲取新知识的广阔背景, 又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被新增的知识拓宽和加深。

第三, 实践性知识。主要指经过生活体验而获得的知识。从它的作用来说, 对理解阅读的内容有直接的作用。

(二) 遵循阅读规律, 注意文章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依“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理解过程, 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 这是阅读的基本方法。它表明解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以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其次要以这个总印象为出发点和依据, 高屋建瓴地把握作品的局部、片断, 直至一词一句的关系、意义, 以及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要把各个局部、片断联系起来, 达到对文章整体新的认识, 从而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情感倾向等提出看法或疑问, 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的是第一个“整体”。解读一篇文章, 不是词、句、段、篇按部就班地读下去, 而应是快速地略读全文, 抓住关键语句略加概括, 整体把握文章的大略———思路、内容、主旨, 然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阅读。

对于阅读教学中有关“思路的展开”, 叶圣陶先生有过几段精辟的论述:“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思想是有一条的, 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 怎样一步一步向前走, 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 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思路体现了作者思维的轨迹和秩序性, 是作者组织材料, 安排篇章结构的依据。理清作者的思路, 也就找到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怀、思想的源头、流向和归宿, 这样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同作者心心相通。

(三) 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策略, 架设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

教是为了不教, 整体把握课文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策略是要通过多次实践才能掌握的。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固然要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 吸收大量信息, 达到“学会”的要求, 但更重要的在于指导他们掌握和运用规律, 达到“会学”的境界。这就必须帮助他们学会对信息进行处理筛选, 学会概括和提炼, 学会迁移, 不断增强自学能力, 并真正养成自学的习惯。

(四) 创设情境, 营造一种能保障有效阅读的良好契机与氛围, 使学生自觉有效地感知阅读客体。

教学活动中契机的创设, 或设疑指引, 或披情入文, 或提纲挈领, 或精彩演示, 均应以激起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为目的, 使之自然形成阅读的强烈期待心理, 自觉进入最佳阅读状态, 积极主动甚至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语文教学与情境教学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雨中登泰山》时, 是这样为学生打开“序幕”的:“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 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 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 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 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 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 只有攀登到绝顶, 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 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 让作者为向导, 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情境创设的形象性、暗示性和吸引性在语文阅读中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学生进入角色, 便具备了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重要前提。因此, 要使学生掌握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就不可不指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于漪老师对“长江黄河”、“三山五岳”和那具有“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进行了赋予人之感情的形象描述和夸饰渲染, 使之产生极强的显“形”动“情”之力量, 令“讲”与“听”、“教”与“学”均处于同一感情氛围、同一形象思维过程之中, 在这样浓郁的群体感情气氛和强烈的共鸣之中, 学生的心亦随之仿佛早已飞到了那“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极顶。

上一篇:咏茶古诗词下一篇:双塔小学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