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2024-04-14

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精选7篇)

篇1: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付华

课外信息,从广义上讲,它是学生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全部积淀;从狭义上讲,它指与课文有关的,未写进文内的各种信息。

文内理解,指学生对一篇作品语言文字信息进行视角扫描,熔入大脑,进行领悟感受,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学生把读物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这样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学生的大脑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联想和想象的复杂的心智活动,也是学生同课文作者进行精神交流的复杂情感活动。

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从狭义范畴所指的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前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后者的重要作用。

篇2: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首先,应注意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定作缘由。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和创作缘由,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准确的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郭沫若先生的抒情诗《天上的街市》,从字面上看,形象鲜明瑰丽,感情诚挚率真,语言清新流畅,读之赏心悦目,学生从诗中可以获得明快奇幻的美感。但这种停留在感情和形象上的理解是未能把握住作品真谛的。为什么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传说的不一样?为什么无法逾越的天河在诗中那样清浅?这就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郭沫若是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从国外回来的。但是,他看到的却是旧中国现实人间的“污浊”、“险恶”、“混沌”、“冷酷”,他理想中的祖国美景破灭了,在彷惶和苦闷中,写下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描写,来抒发自己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感情。了解到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再如《友邦惊诧论》一文,学生只有先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如何发动侵华战争,国民党政府如何投降卖国,学生们如何请愿抗议的背景,才能了解爱国学生请愿的正义性,国民党反动派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再理解文章就容易多了。

第二,应注意文中的课下注释。

课下注释凝聚着编者的心血,凝聚着语文研究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借助课下注释这一文外信息;可以扫清阅读时的种种障碍,迅速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例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到“出离愤怒”这个词未免生疏费解,如果望文生义,则可能理解为“远离愤怒”,误解了文义,查字典也查不到,借助书下注释,可知是“愤怒到了极点,甚至于超出了愤怒的程度”。这个例子是利用课下注释扫除了文字理解的障碍。再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由于写在白色恐怖之时,政治黑暗使作者的笔调含蓄深沉,突出表现在三个“用典”上:借“方孝儒”的典故,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借“高僧坐化”的典故,影射国民党的随意捕人,制造白色恐怖的罪行;借向子期的故事,折射社会的黑暗,文网统治的森严。如果不借助课下注释,是很难体会作者意图的。所以可以这样说,课下注释,是学生在阅读中开启作者意蕴之门的钥匙。

第三,应注意预习揭示。

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学生可以迅速、简洁、明白地窥见课文的知识要点,写作特色,结构脉络,线索顺序等。学生可以从中剔出相关的重要信息,然后抓住这些信息去进行阅读理解。如:历史剧《屈原》,是郭老一九四二年创作的,在“预习提示”中,编者引用郭老自己的话“……我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时代里去了。”有了这个提示,学生就可以准确把握住作品的弦外之音,醉翁之意,不至于把《屈原》当作战国时代的屈原去理解了。小说《故乡》在“预习提示”中先介绍时代背景,再点出小说主题,最后又提示了在阅读时应注意的艺术特点,将读者的思维定位定向,将思维规范在课文内容本身覆盖的知识范围中,使思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理解的片面性。

第四,应注意课文的批注。

朱熹日:“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现行语文教材以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原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为目的,选取一些课文,设计了“批注”这一特殊的文外信息。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书时主动揣摩,体会求知,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探索语文规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鲁彦的《听潮》,是一篇优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其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批注”为了让学生注意这一点,设计了十七条“批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揭示引导。学生可以在阅读时,参看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参照批注进行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充分领略大海的壮美和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课文的批注还注意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文难度的提高而变换批注形式。例如,第一册的《春》,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不久就学习这篇文章,阅读能力相对浅显一些,“批注”就通篇使用陈述句,直接告诉学生文章结构的特点,语言描绘的巧妙。第三册的《钓胜于鱼》,则以疑问句为主,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与第一册的《春》相比,明显加大了难度。“批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进行课文阅读理解的重要信息,不容忽视。

篇3: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 指出, 阅读教学需要完成多维目标:提高学生应对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完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根据《课标》提出的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许多教师对阅读课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文本材料, 以充分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目前, 多数教师已经非常熟悉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 即读前进行话题导入;读中引导学生梳理文脉, 帮助理解文本信息;读后协助学生内化文本信息, 进而达到使用语言的能力。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 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经常顾左右而言他, 出现了许多违背阅读课教学原则的问题, 影响了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以SEFC Module 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的阅读文本A Trip on The True North的教学过程为例, 呈现课堂教学环节, 客观分析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遵循的原则及今后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以期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本信息理解与加工

文本是一连串信息符号、语言符号构成的结合体 (戴军熔2012) 。本文提及的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材料, 即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文本不仅能承载语言知识, 同时亦能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催生文化内涵。

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 授课教师花一课时进行阅读教学。葛炳芳 (2012) 将之称为“走程序”, 即按照Pre-readingSkimming-Scanning-Language Points的步骤授课, 如果是公开课, 最后一个步骤常会改成Discussion。第二种, 教师将阅读课分成两个课时进行处理:第一课时梳理文本,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第二课时梳理语言点。不少教师采用公式化流程设计, 匆忙草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阅读文本的功能只是单纯落脚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层面。一节课结束了, 学生体验不到来自阅读材料本身所独有的文本魅力。而到第二课时, 教师则常常会孤立地讲解语言知识, 而无暇顾及阅读文本的内在价值。那么, 如何兼顾两者, 打破割裂状态, 以此来有效而全面地解读文本呢?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对于文本信息理解与加工, 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深挖文本, 体现层次性

文本理解中的信息提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互动的过程 (Spack1985) 。Waters (2013) 提到, 对于外语教学来说,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并且对教学活动可能涉及的思维水平进行了划分:Level A (staying within the information given) 和Level B (going 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 。因此, 文本理解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对不同层面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需要学习者去辨认、推断甚至批判, 从而达到充分理解文本的目的。任何一篇阅读文本都有值得挖掘并超越信息层面的潜力, 不能因其侧重点在语言学习上, 而降低对其进行阅读理解的标准。

那么, 除了信息提取层面, 阅读文本还涉及哪些可供深入挖掘的层次呢?根据Grabe (1991) 的观点, 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间的互动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读者与文本建立联系,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文本提供的线索, 尝试理解文字的意义;二是读者调动一系列的认知技能处理文本, 包括低层次的自动辨认技能和高层次的理解或解释技能。这两个层面的能力涵盖四个层次的技能:字义理解、推论理解、评鉴理解和批判理解 (Swaby 1989) 。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教师则应因材施教, 充分挖掘阅读文本的深层含意, 即不仅着重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 (字义理解层面Literal Comprehension) 、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推论理解层面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 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评价、鉴赏以及感悟的能力 (评鉴理解与批判理解层面Critical Comprehension) (文秋芳1996) 。例如, 教师可让学生提取和加工信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脉络, 挖掘人物情感变化, 总结与归纳主题词块。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并使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自主选择与自我发展机会。

(二) 紧跟文脉, 确保关联性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 而意义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互动 (Tonjes 1999) 。为了使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领会文本想要传达的意义, 教师要保证阅读理解活动设计适当, 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 即阅读理解活动之间的关联 (王笃勤2012) 。这里的“关联”指的就是所有阅读活动都是为教师想要最终达成的教学目标所搭建的平台。

所有的阅读活动都要相互关联, 并且围绕一条阅读主线, 为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服务;尤其是文本信息理解之后的输出活动, 更是需要在阅读进程中做好铺垫、实现内化与运用, 并一直以文本阅读为基础, 与文本阅读相映成趣。教师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 应始终把握文本主线, 避免在阅读活动中穿插不恰当的阅读策略训练环节或者语言学习活动。这样做只会破坏阅读过程的篇章序列性, 进而影响、阻碍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

(三) 文本阅读与语言学习相互依托, 展现融合性

在阅读课教学中,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文本阅读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呢? (王蔷2006) 提到, 流利阅读取决于足够量的词汇, 以及有关目标语言、话题、文本类型的知识等要素。所以, 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语言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阅读课中, 阅读文本为学习语言知识提供了恰当的语境, 而正确理解语言知识又是充分把握阅读文本的保证, 两者是相互依托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弄清、理顺文本阅读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保证阅读教学任务的真实性、可测性及层次感, 争取做到阅读教学环节的关联性和可达成性。

(四) 围绕话题, 合理设问, 确保任务真实性

英语阅读教学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整体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 基础之上的, 它是由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 (D.E.Rumehart) 提出的用以说明阅读理解过程的认知理论。图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 总是将新事物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如图1:图式理论对阅读信息处理的反馈图表)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 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 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 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 (赵艳芳2001) 。显然, 学生与话题相关的原有知识越多, 阅读理解的难度就会越小。因此, 在进入文本阅读之前, 教师通常要围绕文本话题设计问题, 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 使其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为阅读扫除障碍。

三、阅读教学设计展示与分析

笔者将以一节阅读课为例, 说明在原生态的阅读课教学中文本信息理解与加工的关系。本节课是在浙江省内某高中执教的一堂省课题研讨课, 课前笔者和所教的学生互不相识, 甚至在开课前都没有任何“沟通”, 目的是要试验在没有充分考虑学情而预设教学目标的情况下, 教学动态生成是否丰富?目标是否可以达成?然而“课堂不是教学活动和任务的杂乱无章的堆积, 它需要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葛文山2012) 。笔者尝试从导入环节到文本解读, 再到读后输出, 均围绕本课主题加拿大“真北之旅”展开。

(一) 教学内容

从篇章内容上看, 这篇文章属于第三模块第五单元篇章序列中的第一篇, 讲述了两位主人公前往加拿大蒙特利尔拜访堂兄时, 一路上所听、所看、所想的故事。其间, 随着旅行时间的推移, 火车带领两位主人公由西向东经过了几个具有典型地理或人文特征的地方, 有些还用比较浓重的笔墨去描述了它。读罢, 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迫不及待地展开一段加拿大之旅。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拿大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国旗、国歌、国宝、国花及其他相关背景知识。

2. 弄清并品味单元标题Canada—The True North 以及篇章标题A trip on“the true north”的区别与联系。

3. 认识并感知游记的写作手法, 洞悉明暗两条线的描述推进方式与情感脉络, 即既有从时间推进与移步换景的角度描写, 更有动用各种感官媒介和情感变化从另一角度侧面烘托加拿大的“大、空、美”的特征, 力图让读者获得加拿大“全息扫描图像”。

4. 掌握并运用文中所提及的重要短语与同位语从句, 为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做好铺垫。

(三) 教学过程

1. 阅读前———激活学生思维, 导入话题

Step 1:笔者在与学生互致问候之后, 抛给学生一个关于当地名胜的话题, 学生用中文回答后, 笔者话锋一转, 提到当地人与国外交流甚密, 进而用图片形式展示了一个外国友人, 让学生猜测画中人。

【教学设计意图】

由于笔者跟学生从未谋面, 对学生信息一概不知, 此环节意在通过彼此寒暄与设计准备, 通过当地旅游的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并引出本课的中心话题词汇Canada。

【教学反思与提升】

在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当地著名景点或实物的英语描述一无所知或是由于任务难度太大导致学生怯场, 致使第一个任务出现尴尬场景。事后细细想来,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课前提及与当地有关的问题, 这是在教学预设过程中的评估错误, 其实只要寒暄一二即可。今后要特别注意两个原则:生本原则和可交际原则, 降低任务难度,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词可表达。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学任务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水平, 这样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最终达成目标。

Step 2:通过对加拿大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国旗、国歌、国宝、国花及其他相关背景知识的提问, 检测学生大脑中是否已经存有与加拿大相关的知识, 在热身环节的最后, 提问有关加拿大的方位, 顺利引出单元标题。

【教学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师生互动, 依靠问题驱动任务达成, 即通过一系列有关加拿大的问题, 以小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所了解的加拿大的相关背景知识, 同时激活大脑中已有词汇, 并产生对加拿大国家概况的联想。笔者激活学生已有图式, 增加了加拿大地理位置及单元标题的理解任务, 力图为后续阅读篇章标题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与提升】

本环节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发现的所教授的学生对加拿大的很多信息一无所知, 从而导致任务完成进度一拖再拖, 但此环节在笔者所在学校的班级授课中很快便可完成, 在这里上阅读课却是另一番天地。今后遇到类似问题, 要事先了解学生与学情情况, 提前做好沟通和准备。课堂操作中, 笔者过于依赖和留恋PPT上的信息, 导致教学行为走样、教学语言混乱、教学情绪焦躁的情况产生。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即教师如何掌握课程进度?PPT上的东西“卡壳”后是不是一定要完成?PPT如何可以做到操作更便捷, 如何根据教学动态情况, 随时调用PPT上的内容, 而不是被PPT所支配。今后, 笔者要努力成为一名成熟老练、随机应变、灵活掌控课堂的高手。

2. 阅读中———围绕明暗两条线, 层层深入

Step 3:通过介绍两位主人公此行的方向, 引入trip这个主题词汇, 引发学生对于旅行要素描写的思考, 比如, 何人、何时、何因、何地、何方式等, 同时, 在完成旅游要素思考后, 迅速提及篇章标题, 并让学生尽可能猜测标题所隐含的信息, 即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交通方式到达目的地的;快速地在首段当中寻找信息, 并将这一信息与单元标题进行比照, 发现区别与联系, 最后问及游记通常的写作模式。

【教学设计意图】

本环节围绕主题词汇trip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时间与地点变化顺序去写游记的方式, 以帮助他们顺利理解后续的篇章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标题理解, 并比对单元标题的不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前预测标题的基本技能,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并为接下来的文本主线验证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与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 此环节目标达成度较好, 学生比较快速地在首段中找到了旅行要素信息, 尤其是文章标题预测信息的确认, 在经过单元标题与文章标题对比后, 学生弄清楚了“The True North”的双重含义, 这为之后阅读环节的推进做了铺垫。此环节在教授时, 笔者由于过于关注课堂生成, 而忽视了板书的重要性。以后需要牢记板书不只是个“形象工程”, 更是一个“纲领文件”, 因为板书的条理性有助于学生成功理解文本信息与框架。

Step 4:运用快速阅读技能, 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火车经过的站点, 并在课文第33页画出火车行进路线图。

【教学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抓取信息的能力, 为后续文本的细节阅读做定位, 同时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

【教学反思与提升】

笔者在磨课时, 有老师提出可以直接跳过课文, 利用书本第33页的地图便可知晓火车行进路线, 我个人认为不妥, 因为就算任务再简单, 也不能缺失对学生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培养。最后, 我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 并将学生找到的站点一一标注在黑板上的小火车上 (见图2) , 以便为之后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形成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认知。此环节在操作时, 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 即PPT有相关信息, 同时仍需板书, 这时候要沉着淡定, 切勿自乱方寸。

Step 5:从第2段开始, 逐段推进, 寻找相关站点的信息, 包括寻找形容温哥华的关键形容词, 洛基山脉的野生动物, 加尔格里牛仔赛事, Thunder Bay的典型形容词, 同时每完成一处, 都要总结信息的来源 (见表1) 。

【教学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扫读、联想、归纳等技能, 培养学生抓取相关细节信息的能力, 同时从具体信息中跳出来, 问及这些信息的来源;利用追问, 让学生明确文章用词与写作手法的关系, 以形象生动的板书表明文章写作手法, 以便更好地展示文章框架结构, 明确作者写作双线用意, 即借助所听、所看、所想等感官媒介推动旅游列车按照时间与游览站点顺序描述加拿大的“大、空、美”。本环节要求课堂师生互动较快, 快速找出相关信息, 并做好信息归纳。

【教学反思与提升】

实践操作过程中, 感觉有些匆忙, 给学生的完整阅读时间不多, 碎片化信息处理较多, 由于在热身阶段耗费时间较多, 处理本环节时, 离下课只剩下5分钟, 导致后续讨论和写作输出时间不足, 这是需要在日后进一步改进的。

3. 阅读后———搭建有效平台, 输出文本信息

Step 6:紧跟上个教学环节对加拿大的评价,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最吸引人的地方, 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搭建一个同伴交流平台, 让学生选取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 并根据这个地方的特色加以描述, 为后面语言的输出做好语言准备, 这也符合读后环节策略中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教学反思与提升】

由于课堂所剩时间不多, 本环节进行时只让一组同学完成了任务, 任务面不够广, 学生操练机会不多, 这是亮点中的遗憾之处。

Step 7:让学生四人或三人一组, 根据所给图表 (表2) 信息, 先在组内进行分工, 每个成员选择一个数字, 每个数字代表一个方面的内容, 写好后, 由组内一名同学收集、整理、呈现关于加拿大印象的文章。

【教学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搭建一个平台, 让学生介绍读后感受, 运用Scaffolding支架理论帮助学生将文本中所学的内容、结构、语言 (词汇、词组、句型) 有机地整合在文章里。

【教学反思与提升】

笔者在实际操作后发现, 看似搭的“架子”很牢固很美, 但真正操纵起来, 还是有同学对任务不是很清楚。曾经有位老师推荐给笔者另一种读后语言输出方式, 即本文中的主人公最终见到了她们的堂兄, 她们对这次“真北旅游”印象非常深刻, 回国后, 她们给堂兄写了一封感谢信, 当中提到她们的所闻、所见、所想。我个人觉得, 其实读后环节任务设计形式可以多样,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楚文本解读后最终的目的以及实现语言内化、思维开化、内容消化的三者统一。

四、结语

篇4:理顺阅读理解中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逻辑关系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中提出学生应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而文章的逻辑关系确实是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把握的一个难点。在英语阅读中,我们既要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要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既能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理解隐含的意思;既能理解事实和细节,也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信息转换。学生如果在比较好地处理好文章的逻辑关系,那么,在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现在的命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综合阅读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此类题型主要是通过寻找文章段落的主题句,结合文字脉络,归纳文章中心话题,确定文章标题,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从而推断作者意图或态度,此类题通常是高考阅读中的难题,也称区分题。

英语文章极其讲究逻辑的缜密性,中心思想明确,意群(段)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我们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最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因而,对英语文章逻辑关系的处理对我国考生而言有很高的难度。

语言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无论哪种语言,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字符, 词,句子,段落,而最重要的是逻辑关系,没有什么文章是杂乱无章的,都是在说明一个问题,一个道理,或者叙述一个事实,总之,阅读是有章可循的。

一篇文章各段落之间及各句子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正确理解这种逻辑关系有助于考生做出快速而准确的选择,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这种类型的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逻辑结构的理解,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语法、词汇、语感、逻辑结构等——进行分析判断。只理解个别句子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弄清前后句之间、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语篇的角度上对文章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分析、判断。

考查考生正确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及上下文逻辑关系的题目可分为两种:一是涉及各句子之间的指代关系;一是涉及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常见的命题方式主要有:

1. In Line…, the word “it” refers to______ .

2.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the word “they” means______.

3. In Paragraph 3…, the word “…” stands for ______.

4. It can be supposed that the end paragraph maybe about______.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题目是一种逻辑推理题,解题方法也与逻辑推理题有些相似。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及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考生应具备的一种阅读理解技能。

首先,我们应当处理好各句子之间的指代关系

找出主题句并了解每一个句子在文章中的逻辑作用是相当关键的。很多“言外之义”都可以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领会出来。如果仅仅把每一个句子看懂,感觉就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但若能把条 理理清楚,那就是“清清楚楚一条线”了。甚至有看不懂的地方,也比较好猜。

任何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外乎两种情况:不是顺着意思讲下去(顺接)就是意思发生了转折(逆接)。判断前后句之间的顺逆接关系,再寻找正确的选项解题就容易多了。平时考生在做阅读训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关系(连接词有and, while等);转折关系(连接词有but, however, though, whereas, nevertheless等);因果关系(连接词有so, therefore, thus, because, for, since, as等);让步关系(连接词有though, 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等);条件关系(连接词有if, unless, once, provided that, in case (of)等);解释关系(连接词有i.e.,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等);顺序关系(连接词有before, after, and, first, second, then, next, finally等)

在语篇中有时为了避免重复提及某一个词或者短语,常常用指代词表示,如:要求考生指出代词it,they,one等的指代对象等。指代词起连接语篇的作用,它能体现出语篇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来说难度不是很高,考生只要仔细品味上下文,一般都能看出来某行中的代词是指代前面的哪个名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例如,请看下面题目:

… there is the growing mobility(活动性) of people since World War II. As families move away from their fixed community, their friends of many years, their extended family relationships, the informal flow of information is cut off, and with it the confidence that information will be available when needed and will be trustworthy. The almost unconscious(无意识) flow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simplest aspects of living can be cut off. Thus, things once learned through the casual communications of the extended family must be consciously learned.

……

The word “it” most probably refers to ______.

A. the lack of stable(稳定的) communities

B. the breakdown of informal information channels

C. the increased mobility of families

D.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moving from place to place

要正确判断it在文中的所指,关键在于分析该句的结构。本句是个复合句,前半部分“As families move away from their…,their extended family relationships,”是状语从句,主句是后半部分中的“the informal flow of information is cut off”。而后半部分中的“with it the confidence

that information…reliable”又与“the informal flow of information is cut off”紧密相关,因为该句表面看上去不完整,that引导的从句只是“confidence”的同位语,那么句中没有谓语。而实际上,该句暗含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即:指代词“it”代替前面所说的“the informal flow of information is cut off.”因此,正确答案选B项。

还有,有一些是猜词的题目,我们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解题,例如:

通过因果关系猜词,首先是找出生词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才能猜词。有时文章借助关联词(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as a result,of course,therefore等等)表示前因后果。

You shouldn't have upbraided(责备) him for that,for it wasn't his fault.通过for引出的句子所表示的原因(那不是他的错),可猜出upbraided的词义是"责备"。

其次,我们应学会处理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一篇文章各段落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而这种逻辑联系通常情况下都体现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所阅读的短文推测出该文章的前一段或后一段的内容。这类测试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充分理解测试材料、分析语篇特点、仔细寻找解题依据。如果问题要求考生猜测短文之前的内容,考生就必须注意短文的开头部分;如果问题要求考生猜测短文之后的内容,考生就必须注意短文的结尾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寻求解题依据时,千万不可忽视对篇章结构的分析。例如:论说文是用理由、论据来说明作者观点的,如果所选段落仅叙述其中一点,那么该段落的上、下文可能是对另一点的叙述。如果是用比较对比的手法来组织的文章,所选段落仅论述比较,则该文的上、下文可能论述对比。

把握文章逻辑结构对于做主旨题很有帮助,因为文章主题出现的位置对应于文章逻辑结构中的一个部分。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逻辑结构有:

1)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某一理论的发展,或某一研究成果由过去至现在的情况。属于这种结构的主题通常在首段或末段。

2)一般顺序。首段做总的说明,其他段落分别说明或具体论述首段的观点。属于这种结构的文章主题在首段。

3)具体顺序。前面几段分别说明,末段总结。主题在末段。

4)对比。进行对比的各事物之间的基本共同点或差异为主题。

5)分类。分类说明的各大项相加为主题。

根据考试说明,高考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第四点要求是:“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并能把握全篇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这类考题旨在测试考生在阅读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述事件的逻辑关系,对未说明的趋势或结局做出合理的推断;或根据作者所阐述的观点理论,对文章未涉及的现象,事例给以解释。

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短文,完整了解信息,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在做出推理判断时,考生一定要依据短文内容或作者观点,切忌主观臆断,切忌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取代作者的原意。

这种题型的常用提问方式有: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_.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

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__________.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__________.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

总之,逻辑关系在英语阅读中关系重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应有目的性地训练,注意逻辑关系的理顺,这样,有利于做好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顺面表达甚至听力理解等题目。

参考文献:

1、冯达容 史蓓琪 主编, 《中学英语阅读300篇》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2、刘锐城主编,《学生实用英语高考必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8月

篇5: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语言大量输入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一定量的输入也就不可能有相应的输出。《大学英语大纲》在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一思路说明, 在中国, 学生语言的输入主要来自阅读。大量的研究表明, 大量的阅读有利于扩大词汇量, 提高写作能力, 是提高口语的根本途径之一, 也是学好外语的基本条件。现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究竟如何, 教师该怎样对阅读材料、策略等方面给予指导呢?针对这些情况, 作者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就所执教的班级作了实验。

实验背景

笔者在替一位教师监考大二学生四级阅读专项训练时 (共四篇文章, 约1730字, 20道选择题, 规定时间为35分钟) , 发现不少考生拿笔在文章里勾勾划划, 阅读速度相当慢。35分钟结束后, 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抱怨时间不够。在全班36位学生中, 正确率达到60%的仅为19人。为此,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 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四个班 (大二, 大三各两个班) 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访谈调查。在15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 约75%的学生每周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在两小时以下, 其中近25%的学生从来没进行过课外阅读。即使进行过课外阅读的学生也只是做一些备考材料, 为四、六级考试打基础。80%的学生认为在阅读中最困难的就是生词太多, 没法进行。51%的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 大部分学生也说到对于课外阅读, 教师除了要求完成四级真题以外, 没作其他的规定。

这还只是原来四级的要求, 而在新四级阅读题型中, 还增加了速读, 要求在15分钟以内阅读一篇约1200字的文章, 并完成10道练习。而深度阅读部分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要求在25分钟之内阅读、完成三篇约为1000字的文章及后面的习题。而根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大纲》 (2004) 所提出的要求:“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10字”。可见, 这些学生的阅读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凡是有语言学习经验的人都知道, 要掌握一门外语, 每天花这么一点时间显然是不够的。何兆熊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就说过:“根据我本人几十年的学习英语和教授英语的经验, 学习英语绝无捷径可走。要学点英语并不难, 但要学好英语却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学好英语靠的是艰苦的训练和长期的积累。”另外, “外语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接受输入的地方,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还是学生接受学习策略训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指导的重要场所”。有鉴于此, 笔者对所执教的大一三个班级做了教学实验。

实验的理论基础

阅读策略阅读策略 (Reading Strategies) 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 (Johnson&Johnson, 1998) 。据研究, 阅读水平不同, 学习者们使用的策略也不相同, 高水平的阅读者使用的策略种类较多。策略教学对学生外语阅读理解整体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性推理和推测词义的能力。这充分说明, 在课堂上, 教师将阅读训练融入外语课堂教学能产生积极的意义,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样, 学生可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 为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获取信息提供自主学习的基础。

信息网络与课外阅读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读者不只是为了学习语法、词汇,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 获取新的知识, 提高认知水平, 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言水平。但是提高阅读水平主要靠课外的努力, 仅靠课堂教学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信息网络为此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它能提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行各业最全面的、最丰富的知识宝库。因此, 调动各种技术手段, 包括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 使英语真正成为自然、必要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实验方法

实验对象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06级的三个班118名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男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2.4%和7.6%。

实验过程在上阅读课的第一周, 就事先告知学生课堂的教学任务以及课外的阅读要求。课堂上主要进行阅读策略训练, 课外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本次研究主要训练五种阅读策略:略读 (skimming) 、寻读 (scanning) 、主旨大意概括 (reaching main idea) 、综合性推理 (making global inferences) ) 以及推测词义策略 (making lexical inferences) 。前三项是三种重要的速读策略, 有助于学生捕捉或查找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某些具体信息。后两项属于深度阅读策略, 读者借助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或已有的背景知识等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生词的含义等。策略教学在第二学期开学初进行, 持续14周, 每周两学时。同时, 为了有效地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次读书报告, 由组长检查, 教师抽阅。14周以后, 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了解学生对阅读策略教学的态度以及课外阅读的情况。此次共发放问卷118份, 收回有效卷114份。问卷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背景信息, 包括学生的班级、性别、年龄。第二部分是本学期的平均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阅读的目的;第三部分调查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教师上课的认同程度。本部分采用莱克等级制度 (Likert rating scale) 计分, 共分5级, 即从1 (根本无用、根本不喜欢) 到5 (非常有用、非常喜欢) 。

实验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见图表1) , 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依然较少, 平均每周仅为2.4小时, 虽然这么一点时间还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 但与上述6个班级比较, 平均阅读时间有很大的提高。

1. 报刊:

近一半的调查对象阅读的报刊是《21世纪报》 (The21st Century) , 其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但多数学生还是反映生词过多, 说明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 有待大幅度提高。

2. 英语教材:

36%的学生选择英语教材作为课外阅读的资料, 由于手头其他资料短缺, 因此, 英语教材就成了他们最便捷的资源。

3. 小说:

多数学生对小说的情节非常感兴趣, 但除了“书虫系列”以外, 他们觉得其他的生词较多, 难以进行。所以阅读小说的只占总数的20.2%。

4. 因特网:

因特网的资源非常丰富, 应有尽有。只要会搜索, 就能找到难度适中、自己喜欢的材料。但毕竟是高考最后一批的学生, 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 学生经常会利用上因特网的机会进行QQ聊天或打游戏, 而把借阅读来提高英语水平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了。然而, 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信息网络的英语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 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目的性明确, 为今后就业打基础。不过, 这不是他们唯一的目的, 也有近1/3的学生是因为兴趣而阅读。阅读方法与策略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 如能够在阅读时恰当运用,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上表也可以看出, 在总体上, 学生还是喜欢阅读课, 认为阅读课教学对课外阅读有促进作用。同时, 写读书报告有效的督促、检查了他们课外阅读的情况。在访谈中, 90%学生的学生说到要写一篇读书报告, 他们最起码要阅读5篇文章。可见,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对他们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 同时, 也应注意材料的选择,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 我们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多数学生对英语阅读课有兴趣, 在教师的培养、引导下, 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了一定的增加。但依然存在学习主动性不足、依赖教师的管教、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等问题。作为教师, 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还要向他们推荐合适的材料, 增强学习动机, 在阅读中积累词汇, 以帮助提高其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Krashen S.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7, (3) .

[2]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 2003, (1) .

[3]吴古华.英语专家如是说[J].英语学习, 2000, (10) .

[4]王凌, 何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 2001, (4) .

[5]李瑞芳, 张英, 程慕胜.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J].外语界, 2004, (2) .

[6]赵红.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7]何兆熊, 办好英语专业之我见[J].外国语, 2003, (2) .

[8]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00.

[9]Johnson, K&Johnson, H.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A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ing[M].NY: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8:333.

篇6:阅读教学中课外信息与文内理解的关系

一、古今联系,疏通文言

对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来讲, 文言文的学习是个难点。如何缩短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距离,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亲近感,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是我这堂课重点思索的问题。现代汉语是在文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同宗同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抓住成语为突破口,强化了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的积累。

【教学片段一】

(屏显)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入门不顾。

(师生解字义。)

师:这些古义一直沿用到今天。比如,“期”是约定的意思,“不期而遇” 的“期”也是约定的意思。可以推断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生(众):没有约定就相遇了。

师: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几个这类成语,并说明大概意思。

生1:“不屑一顾”的“顾”,认为不值得一看。

生2:“舍己为人”的“舍”,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生3:“舍近求远”的“舍”,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

……

师:刚才大家很投入,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牢牢记住了这几个词的意思了。 刚才我们做的练习就是根据古意推断成语的意思。看来文言文也是有生命力的,它还保留在我们今天使用的成语中。因此学习文言字词,是有方法可循的。

二、称谓辨析,感受文化

《 陈太丘与 友期》 一文出现 了 “君”“家君”“尊君”三个称谓词, 学生在理解文意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关问题。我顺势将问题留给全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们感受古人谦谦君子风范。

【教学片段二】

师: 刚刚有同 学提出文 章中的 “君”“家君”“尊君”有什么区别, 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友人与元方对话的语段上。想一想,“君”“家君”“尊君”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举手,课堂气氛活跃。)

生1:“君”是古人对文人的一种尊称。

生2:“家君”是谦称,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生3:“尊君”是称别人的父亲。

师:真好!那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叫什么?

生4:应该叫“家母”吧?

师:对,“家母”或者是“家慈”, “慈爱”的“慈”。称自己家的小辈还可以加个“舍“字。如自家的弟弟叫“舍弟”,妹妹称“舍妹”。再来想想,要是称别人的母亲该怎么称呼呢?

生5:令堂。

生6 (不太确定):是不是叫“令尊”啊?

师:称别人的父亲可以说“令尊” 或者“尊君”。你能想到“令尊”这个词很了不起。但是,要注意性别的区分。 记住一句口诀:“家大舍小令外”。

三、品析人物,深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故事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学生学习起来兴致浓,因此,我将第三个环节设计为品析人物,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白“礼”和“信” 的意义。

【教学片段三】

师:友人为什么要骂人?

生1:他和陈太丘约定时间见面, 时间到了,陈太丘就走了,他觉得陈太丘不守信用,不够朋友。

师:我们再读一读友人骂人的话。 要读出当时友人的情绪。

(生提高声调,大声读。)

师:尽管很气愤,那这时的友人是否也会像泼妇骂街一样,极力咒骂呢?

生2:不会。我觉得友人一开始是礼貌的。“尊君在不”,很懂礼仪。他虽然后面生气了,也骂人了,但那是一时冲动。他后来也后悔了,还向元方道了歉。

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陈太丘信守约定,友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许就没有这个故事发生了。“明礼诚信” 从古至今是做人的基本素养,“信”“礼” 而合才算一个真正有素养的人。

篇7: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 阅读能力的强弱, 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积累。语文积累靠什么?靠广泛地阅读。而实际情形怎样呢?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记录几乎为零。现在很多老师也都逐渐重视起课外阅读来, 但大多数流于形式, 只是心里想想, 嘴上说说而已, 缺少必要的计划安排和指导督促。那么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呢?

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 做到持之以恒。

课外阅读固然重要, 但首先要保证课内学习, 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 我采取三种方式。

1、应急方式。

比如讲到《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 我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两篇文章《羊脂球》、《项链》, 用来进一步了解莫泊桑小说的特点, 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章的兴趣。

2、固定方式。

很多学生家里订有《读者》、《XX晚报》、《XX文摘》等。我便指导学生, 不管多忙, 饭前饭后信手拿来, 读一读, 聊以休息, 换换脑筋。另外让学生订阅《微型小说选》、《短篇小说选刊》、《美文赏析》等, 这些文章文质优美, 精悍短小, 适宜零星时间阅读。

3、集中方式。

寒暑假时间比较集中, 我有目的、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外国杰出小说家的部分作品。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时时提醒他们要有耐心, 要吸取精华, 不可看热闹, 要注意劳逸结合。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诸如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 了解阅读情况, 检验阅读效果。

二、要广泛选择合适的内容, 做到博览群书。

武打书、言情书, 少看乃至不看。荒涎离奇、色情淫秽的书刊坚决不看。其他知识类、工具类、文艺类、传记类、文史类、专集类、评析类的文章, 要利用一切时间多看。

“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意义上, 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白, 这样读书才能读出书中之味。”要知好酒不品不知其味, 好文章不悟不明其美。在阅读经典之作, 范文美文时, 指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浅层基础上, 不能浅尝辄止, 要深入进去, 多问几个为什么。“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文章要仔细体味、品评、鉴赏, 也就是要像佛家那样善“悟”。

一、悟篇章结构技巧。结构技巧的作用在于把写作内容巧妙排列, 使中心突出,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时要看它的行文顺序、自然段起讫, 层次间衔接、过渡、照应等, 体会其精妙之处。

二、悟开头、结尾技巧。开头看其选用开门见山、宕开一笔、环境切入、巧妙铺陈、抒发情感、恰切比兴、设疑吸引等方法中的哪一项。结尾看其运用了呼应篇首、启发联想、卒章显志、意外结局等方法中的哪一种。

三、悟语言。好的文章语言或词采华丽、激情澎湃;或简洁朴实如行云流水。体会其语言时关键看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详略得当;描写形象逼真,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议论简明扼要、画龙点晴、振聋发聩等。

练习是获取阅读知识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不能总是抱着螺旋式的“潜滋暗长”不放。有鉴于此, 训练前一定要熟知新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力上对初中生有何具体要求, 要明确哪些是重点、难点。然后分解训练、强化巩固。具体步骤如下:

一、精心选材。要选择那些结构完整、层层清晰、语言精美、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来训练, 不能信手拈来。统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课外阅读选文, 无不体现以上特点。

二、注意“三度”。即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 坡太陡, 使人望而却步;坡太缓又常常令人索然寡味。训练时应该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要讲求实效, 严格训练, 不能流于形式。

上一篇:请您原谅我下一篇:美宣部2010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