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的分层管理

2024-04-25

论班级的分层管理(精选6篇)

篇1:论班级的分层管理

浅谈走班分层教学体制下的班级管理工作

摘 要:近年来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走班分层教学模式也是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其中之一,而走班教学模式下的行政班级管理也带给许多班主任老师困惑和思考。下面就班级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一一阐述,希望能给需要的老师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走班分层教学;行政班;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先来说说在走班体制下行政班班级管理中遇到的现象。行政班全班47人,其中16人在我所授课的教学班里,其余31人我不带他们的课,作为班主任要展开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另外,班里只有7人在本班教室上英语和数学课,那么班里的卫生保持和公物损坏管理也很失控。跑操完后直接要走班上课,卫生打扫速度稍有不及时,就影响第一节上课老师的教学时间。早上收作业也容易乱,有走班科目也有不走班科目,发作业也容易发丢,等等。最重要的是,想要具体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都有时间和不亲自代课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管理方向着手制定制度并分配了任务:

针对班级劳动卫生方面:首先,制定日常劳动卫生表,四人一组,责任分工明确,时间界定为10分钟。组长负责开关门、窗,负责擦抹工作(擦黑板、讲桌、窗台、饮水机、书柜)。扫地一人,?C鸥涸鹕?教室和摆放扫把、簸箕。拖教室地面,专门一人负责并且负责摆放拖把。楼道的清扫专门一人负责。其次,制定周五下午大扫除卫生表,要保证室内室外卫生人人有责,人人有活,留有4名机动人员是以防临时开会或学生会的学生有事。如无事临时发生,就去做好人好事,为老师们打扫办公室或帮老师换水。

针对走班纪律方面:1.早上和下午早到十分钟,上交各科作业以及各科改错作业,这样既不耽误上操时间,也可以为第一节课留有课前整理的时间。2.配合走班的科目英语和数学安排每个教学班的负责人来收、发作业,这两个同学同时也负责外出走班孩子们的管理,比如纪律、卫生及保护公物等一系列事务。这样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3.不走班的科目的组长及课代表尽量不要与前面10个孩子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事务太多而忙不过来耽误老师交代的事务。4.早操和间操班里都只能留值日生,病假生一律在操场上观操,顺便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补钙(特殊病号除外,不能吹风晒太阳的孩子或者腿脚不利行者),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在班里聊天,耽误其他孩子打扫卫生,更可以杜绝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抄作业、补作业的现象。5.针对娇气或偷懒的男女生要耐心在班会上分开进行心理、生理健康知识教育,来消除压力或不良认知。

针对班级骨干力量的培养方法:经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到班里的所有孩子小学六年都没有担任过班长,所以培养并且发现班级管理者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

首先是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1.采用自愿报名、大家推选并征求本人同意及各科教师的推荐,最后综合考虑的方式来确定培养对象。2.最好定下来4人,男女均可。每人担任值周班长2周,并做好工作记录。3.为避免班主任老师重复交代一样的工作,要交代每个值周班长写班长工作得失总结,并且传递下去,这样可以减轻班主任工作量,也可以培养这几个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风格。4.最后根据四个孩子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如顾全大局,有管理气质,自律性强,做事认真有原则,并且聪慧有创造力,确定为班长、纪委、财务管理员及学习委员。

其次是小组长、各课代表、劳动委员、体委及板报宣传委员的培养。1.各科课代表的人选首先尊重各科老师的意见,只要是他们已经看好要选的学生就全力支持(尽量不让这些学生当小组长,忙不过来,易工作失误),如果有重合,再征询学生本人的意愿,最后定下来。注意:有包庇他人、徇私和忘记发本子或作业情况的,给两次机会,第三次立即换人。2.劳动或体育委员的选拔不必学习特别优秀,但一定是有原则和特长的,他或她能够坚守规定,头脑清楚。试用阶段一定要多角度讲制度的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何来应对,特别要给予相信、支持和放权,让他们尽情施展管理能力,多给他们展示随机应变的机会。即使有处理不当的事情也不能在班里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训斥,最好单独私下进行交流。3.宣传委员要负责板报工作,安排之前要先锁定写字好看和有绘画特长的孩子,然后让他们自我搭配4人一组完成。最好先定一个负责人,3次轮下来就可以知道谁画得好,谁有能力管理好这项工作。对板报宣传的学生要交代清楚内容和色彩搭

配,注明班级和办报人员。特别要留一手,给学生安排任务务必要在学校要求的期限前留一些时间以防不合格时有时间整改。4.各组的小组长的人选要从普通大众学生入手,目的在于熏陶一种“班级是我家,创建良好班级学习氛围,传递正能量人人有责”的思想。务必要给孩子讲清楚,小问题我们可以改正,例如慢一点,本子没有放正等,但是,徇私舞弊,没有交作业的学生不上报名字或者自己作业没交也没写名字的,要在班里通报批评一次,再有一次类似错误就撤换组长。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一颗童心、同心、爱心、耐心,要相信孩子们都有一颗上进心,只要我们精心引导、乐意付出,他们就会感受到并且深受鼓舞,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万玉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4(1).[2]周玫.德育与班级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S编辑 赵飞飞

篇2:论班级的分层管理

必须明确的是,服务本身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需要消耗企业的人力和管理成本。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资本、资源最终会流向能充分发挥资本、资源效能的环节。获得广泛认同的观点是,为所有客户提供完全一致的服务是不必要的,甚至是相对不公的。水平一致的服务会降低高附加值用户对企业提供的服务水平的预期,而且对大量低价值用户提供相对高水平服务会降低整体服务水平。

有必要在客户服务中引入分层管理、分级服务的概念。所谓分层管理是指针对客户群的贡献、忠诚度和信誉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所谓分级服务是指对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对其中层次较高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甚至全程响应的贴身服务,对极低端的用户及跳蚤用户提供最低水平的服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低ARPU值用户和跳蚤用户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前者可能是忠诚度极高的用户,后者往往是大额欠费的候选者。如何区别这两类用户,需要准确有效的用户资料及用户的历史行为、缴费记录等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准确判断后才能得出结论。

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并且为他们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其理由是不同层次的用户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所做的贡献不同。按照客户的“二八原理”,我们可以认为细分客户将是一种现实的必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对不同客户提供服务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不断加大,它有利于我们区分一般客户与重点客户。我们应不遗余力地留住重点客户,并且通过稳住大客户,进一步稳住市场,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不断吸引新的用户。同时,它还可以促进企业资源的配置优化,节约成本,增加利润。

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都意识到了客户分层分级服务的重要性,并且不同程度地实施这种服务手段。在这方面,中国移动走在最前列,率先对客户进行了分层管理。中国移动将客户分为了大客户和普通大众客户。中国电信根据服务渠道的不同,将客户分为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和流动客户。中国联通也计划在近期推出客户分层方案,具体划分将从客户的ARPU值、在网时长和信用度三个维度计算客户价值,并将客户分为高端、中端和普通三层。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更注重目标客户群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增加维度和层级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客户分层实现了动态管理,更具有时效性。

一、客户细分

可以根据客户的外在属性、内在属性、消费行为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分类,并且分类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分客户,根据客户的消费额度可分为高端客户、中端客户和一般客户;根据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可分为咨询客户(可细分到对不同专业业务的咨询)和投诉客户;根据客户的重要程度可分为红名单客户、一般客户和黑名单客户等。电信企业呼叫中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话费查询、缴费充值、业务咨询、业务受理、投诉建议、客户回访、电话挽留和电话营销等。如何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含高端、中端、一般)的客户对呼叫中心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目标客户群进行仔细分析、准确把握,使呼叫中心客服平台承载的应用、操作细节、服务管理、业务流程等适合客户的不同需求。

二、建立客户资料知识库

客户资料的收集主要是为方便企业直观、全面地掌握个体客户的消费习惯、性别、年龄、信仰、爱好、收入、家庭成员、信用度、性格、价值取向等情况,并通过对具有同一或相近特性的个体客户群的集合,研究分析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服务需求,达到改善服务、创造效益的目的。客户资料分层是我们实现对客户分层分级管理及服务的基础。结合电信行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客户资料分层分级管理和服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料知识库。有别于客户数据库,客户资料知识库必须引入人工智能和模糊识别技术,通过对现有客户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抽取其中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重点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建立有效可靠的客户资料知识库。具体来说,可通过系统直接对客户的ARPU值、在网时长和信用度三个维度来计算客户价值,将客户分为高端、中端和普通三层,并分别设置标识。客户行为分析是重点,各类历史记录能够提供相当有效的判断依据,通过以上措施将不同用户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层级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首先,根据用户消费级别,适时做好业务宣传和挽留工作。可针对高端用户做好业务的推广工作,对中端用户做好业务介绍工作。可以根据客户类别合理配备客户经理,提高服务有效性,加强客户情感连结。有资料显示,ARPU值小于50元的用户,占离网客户的比例为87%,是导致总体离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群体。所以我们需要对普通用户做好业务挽留工作,根据实际消费水平,及时推荐优惠政策。通过控制低端用户的流失速度,确保总体离网率和客户发展成本不断下降。

其次,根据用户的在网时长进行区分,通过建立与用户沟通的窗口,给老客户提供交流、沟通的渠道,为新客户提供体验、尝试的机会。一般客户在“入网——离网”的生命周期内,可分为识别期、成长期、稳定期和预警期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消费特征。根据客户的综合价值、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所属的客户品牌进行细分,开展分类维系,并且从服务方面入手进行综合防控。把有限的业务服务延伸到无限的为客户服务中去,发挥维系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独特作用。

最后,根据用户信用度进行区分。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加强对高价值关键客户群体的挽留和维系,提高总体赢利水平。

(二)细分客户消费行为,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特色等将用户进行分层。在健全客户资料基础上,归档整理客户资料,加强资料分析,提高资料信息利用率。客服系统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加强对用户费用的统计分析工作,提示用户的消费热点,有利于客服人员根据其消费组成,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例如系统提示某用户长途费用较高,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可适时推介IP长途等。

(三)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层次、教育水平、个人爱好等划分不同需求用户群,针对性提供有区别的、符合用户需求的关怀服务。应该说差异化的客户群具有差异化的业务需求,同时也会具有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如果不能很好地发现并满足这些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将直接导致用户感知度受损。为此,我们可充分使用客户热线开展客户维系挽留和电话营销工作,利用与客户接触的机会,积累客户服务信息,力求在现有的客户资料上,进一步完善用户详细信息,如年龄、性别等,并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活动,以获得用户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信息并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例如针对高端商务客户宜提供机场、高速公路、汽车俱乐部、手机维护等高消费层服务;对女性客户提供鲜花、美容等女性关怀类服务;而对于年轻时尚用户,可推荐更多的数据业务。

为了能够根据客户特征实施个性化服务,需掌握可靠的客户信息,所以必须加强客户资料分析管理。在现阶段,我们首先需要对新入网用户资料进行严格把关,杜绝虚假资料的产生,然后不断对用户资料进行丰富,可以通过服务回访、电话营销、营业厅/呼叫中心客户受理点,主动核对、填补用户资料,也可采用定期抽奖类活动,鼓励用户填写真实完整的资料。

(四)在对客户分层分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台席,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按照国际领先运营商的标准,仅有一流的网络和先进的业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必须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以中国联通为例,可以在推进客服座席集中化的同时,利用各省分现有的客服平台,逐步对客服代表和台席进行更细致的区分。2004年初为有效解决SP定制信息取消难的问题,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统一的服务接入号码10109696;2005年为了给VIP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差异化的服务,开通了专门针对星级客户的10018服务热线。下一步,中国联通还将在客户分层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现有的“10018专席”、“SP专席”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增设“英语专席”、“数据专席”和“Uni专席”等。

三、接通率的分层分级管理

呼叫中心的接通率可以分为自动接通率和人工接通率、呼入业务接通率和呼出接通率。接通率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接通率相对应的是呼叫中心的客户丢失率,如果接通率过低,说明有很多客户无法接入呼叫中心,这会造成客户的抱怨;如果接通率过高,则会导致管理成本过高。

以中国联通为例,中国联通通过推进客服座席集中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人工接通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了呼叫中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且在现有的客服分层管理中实现了差异化服务,即VIP客户20秒内人工接通水平要达到90%,中端客户和普通客户20秒内人工接通水平要达到85%,可见中国联通已在通过对接通率的分层分级管理,达到对客户分层的管理。中国联通还将进一步加强接通率的分层分级管理,在确保人工接通率达标的情况下,主体继续分流人工话费查询量,加强业务咨询、投诉建议等其他客服服务项目,提倡主动式服务,实现对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提供更为合适的客服服务。

(一)集中化管理提高效率。中国联通计划在2006年完成全国所有省分的客服座席集中。集中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人员、座席、话务的集中,提高各省分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能力,稳定人工接通率与服务水平两项指标,为全面建立分级服务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集中后的客服系统将成为客户与公司最大的接触点,也是客户信息的集聚地。通过集中化改造,将统一服务标准和考核指标,为电子化服务渠道的品牌经营奠定基础,实现业务流程的前移,使客户办理业务更为便利。同时,集中化也带来了生产的集约化,大大提高了客服中心各系统的运营效率,让客户代表服务满意率在集中后能够有所提升。

(二)基础服务分层,以合适的成本服务相应的客户。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服务资源,让客户享受贴近自己的服务,各电信运营商按照全方位、个性化、品牌化的服务标准,对基础服务进行了分层。以中国联通为例,除了对普通移动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外,还设立了“世界风”、“10018VIP”、“10109696SP”专席,并将扩展专席功能,增设“英语专席”等,做到“业务专攻”。此外需要对不同级别用户实行不同的服务方式,例如为高端用户创建“绿色通道”,即用户进入10010人工服务台时始终在排队列阵最前位置;对中端用户,用户进入10010人工服务台,如遇话务忙未接入人工服务台,后台将在24小时之内提取用户数据对用户进行回访,主动为用户办理业务咨询、业务受理等;对低端用户,按日常用户呼入10010人工服务台流程办理相关所需业务。极个别的不受欢迎用户将被列入黑名单,在排队时永远处于优先级最低的位置。同时,根据需要对IVR流程进行优化,实现人机之间的有效沟通,引导客户自助完成业务咨询,并进行引导式营销,将客服重点放在优质服务方面。

(三)为高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贴身服务。高端用户对通信增值服务和通信外服务的需求旺盛,因此为高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十分有必要。高端用户的表现具有滞后性,一经确定是高端用户后,就应配备一对一的通信助理服务。对从竞争对手转网的高端用户应给予特别关注。

所有一切分层分级管理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管理平台作为支撑。这个支撑平台必须采用CTI技术,以先进的操作系统和强大的数据库为基础,支持多种信息源的接入。

在分层分级管理中,客户资料知识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目前各大运营商关注较少的环节。客户资料数据库不是客户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对客户行为数据进行挖掘等深加工后才能得到。客户资料数据库是动态变化的,需要通过不同环节得来的数据不断地对客户资料知识库进行修正。

篇3:试论班级的分层管理

一、班级分层管理的理论依据

其实, 班级分层管理的理论依据来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我们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为,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健全的、完整的人, 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育必须把人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加以研究, 强调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重视人的价值、情感和潜能。传统的班级管理是把我们的教育对象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批量生产”的, 易生产出成功的“才”, 较难生产出成功的“人”。而“分层管理”能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可以避免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不足, 更接近“以人为本”。

班级由一个个生龙活虎、各具个性的学生组成, 他们在智力发展水平、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修养、文明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各方面素质也不是均衡发展的。所以, 我们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育实际中, 我们不难发现, 每当同学或教师有困难时, 热心伸出援助之手的往往是我们教育者心目中的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 而我们往日心目中引以为自豪的“种子选手”即文化成绩好的学生, 常常无动于衷, 甚至冷漠得让我们这些教育者心寒和汗颜, 惊叹我们怎么会教育出如此“高徒”。不难想象, 这正是我们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方法炮制出来的“成果”。

班级分层管理是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上的一个较好的模式。它能对学生进行排队摸底, 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 掌握他们各方面特征。着力侧重于学生的特殊性, 正视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距、消除差距, 在教育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在平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本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遵循特殊的教育规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和指导学生,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班级分层管理的实践操作

1. 排位分层

主要采用三种方式, 笔者把这三种方式称为“互补式”“协补式”“自由式”。

“互补式”, 即把在智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政治观和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素质所处层次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的排座方式, 它有利于班级总体素质的较快提高。这是我经常使用的分层排座方式。它有几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一是调皮的、自制力强的学生坐在一起;二是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坐在一起;三是思想品德修养悬殊的学生坐在一起;四是各学科成绩优劣差异较大的学生坐在一起;五是胆子小的、讷言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与胆子大的、善言的、性格外向的学生坐在一起。当然, 每一种分层排座方法都是根据班级在一定阶段内需要整体优化的某个方面来进行的。第一二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班级的纪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需要加强而言的;第三种方法主要着眼提高全班学生的道德素养;第四五种方法, 则主要着力于整体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这几种分层排座方式不足之处在于, 它不便于素质高的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特别是第四五种方法, 对于文化素养高的学生而言, 学习中和同学探讨质疑的机会变少了, 质量变差了, 明显不利于他们的文化成绩的快速提高。

“协补式”, 即把在智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政治观和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素质所处层次相同的学生排在一起的排座方式。这是我在特殊时期或特殊情况下所采取的方式, 它可以使某方面素质处在同层次的学生得以更快地发展, 同样, 采用这种分层排座方式, 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它也可能使某方面素质同处于偏低层次的学生变得更加糟糕。例如, 对于文化成绩处于班级最后一层的学生, 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敏感, 对学习更加失去信心, 甚至自暴自弃, 文化成绩变得更差。对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处于班级最后一层的学生, 这种方式可能激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 变得更加难以引导和教育, 甚至出现了意外事件。

“自由式”是让学生自由组合的排座方式。古语云:“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以这种方式坐在一起的学生常常是志趣相投、习性相近。此式在层次的体现上和“协补式”相类, 故而和“协补式”有相同的长处。同时, 还可以使学生的关系容易相处, 也有利于教育者在学生处于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观察研究学生各方面的内在素质, 例如学生的自控能力。但不同的和“协补式”对学生而言是被动的, 而“自由式”则是学生自愿和主动的。因此, 此式没有和“协补式”相同的短处, 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容易形成非正式团体, 这又在某些方面不利于班级的管理了。

2. 制度分层

这种分层主要是针对班级的纪律管理来实施的。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 我们常常发现, 一样的规章制度对一部分学生来讲是可有可无的, 因为他们能做到“道理我自悟, 行为我自律”, 用不着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对他们进行约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 也是可有可无的, 但这部分学生却是“道理我不明, 行为我不检”, 或是在一定时期内他们的言行根本无法达到那些条条框框规定的要求, 索性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 班级的规章制度有时不能强制统一执行。

这种制度分层严而有宽、宽严相济, 特别能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一旦施行, 对照“制度”去衡量学生的言行, 很少引起学生的不服, 容易达到“依法治班”的目的。当然, 操作中得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要特别谨慎地处理好学生到底处在制度分层管束的哪一层, 避免伤害学生的人格。

3. 交流引导分层

这种分层旨在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内驱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中学生已开始步入生理、心理年龄的“多事之秋”, 特别容易出现各种学习的、心理的、情感的障碍和言语行为偏激等问题。这一问题是班级管理中最难用压服的方式来解决的, 否则极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也特别容易激化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育中, 总的要求是攻心为上, 以说服为主。要特别注意揣摩每个学生的心理, 充分运用“嘴上功夫”, 尽可能地和学生进行多个层次交流直至个别交流, 引导他们的心理和情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避免师生之间产行隔阂, 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操作中, 常用的几种分层交流形式有:针对全班的班会、专题讲座, 针对部分学生的座谈会, 针对单个学生的个别谈话。每一种方式还有多种形式, 如个别交流:对“草鸡毛”式的学生多采用“标签”法, 对“一休哥”式的学生宜用“暗示法”, 而对“林黛玉式”的学生, 则用“感召法”等等, 不一而足。

篇4:论班级的分层管理

关键词:农村;阳光分班;分层管理

所谓阳光分班就是把班级、学生、教师等资源全由事先设计好的电脑软件随机配备,消除人为择班的不良现象。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班级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因此,仅强调针对农村地区学校大力推广阳关分班。阳光分班理念不仅强调班级分配上学生、教师是均衡的、公正的,其更包括在日后的班级管理中要阳光、公正,然而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学习成绩各异、性格各异等,要想做到公平、公正、效率,就需要实施分层式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本文从阳光分班概述出发,针对农村阳关分班分层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一、阳光分班概述

(一)阳光分班原则

1.公开性原则。在班级的分配上,为了保障公平、公正一定要采取公开性原则。具体表现在,在班级分配过程中,必须邀请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进行监督。夸张一点的甚至还要邀请新闻媒体共同参与。

2.均衡性原则。所谓均衡也就是每个班级的留守儿童、特长生、学生干部、男女比例以及班级总人数要均衡搭配。

3.随机原则。就是把班级、学生、教师等资源全部由事先设计好的电脑软件随机配备。

(二)具体实施步骤

农村阳光分班政策的实施必须在教育局的领导之下进行。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统计新生信息。新生信息的统计主要根据教育局制订的招生规模来进行,根据统计的信息进行班数的确定。为了方便阳光分班的实施,学生在报名时,一定要将其各项信息输入齐全,主要包括性别、特长、是否是留守儿童、是否是单亲家庭等等。

2.学校设置统一地点、统一时间,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的共同监督下,采用人机分离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班。

3.对在学期中后转入的学生,教育局在办理转学手续时可以将其直接编入人数最少的班级。

(三)工作要求

1.学校要大力宣传阳光分班的操作方法、操作程序以及政策依据,以达到接受社会监督、消除家长疑虑的作用。

2.明确责任,加强领导。为了阳光分班以及日后班级分层管理的顺利展开,校领导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地组织与领导。再有,教师各自的职责一定要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阳光分班分层管理。

二、农村阳关分班分层管理措施

(一)分层编排座位

对于座位编班,看似简单,要想做到公正、公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是,按照学生的高低,身高偏矮的学生在前,较高的学生在后。但是对于阳光分班班级来说,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具体的措施是:首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类别,也就是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然后把中等生与优等生按照个子的高矮分配混在一起,接着把剩下的学困生组成一个小组,随后给每一个学困生配备一个“小老师”,就是把优等学生分配给学困生,负责学困生的作业以及学习,最后还要将班级分成多个小组,小组数要按照班级具体人数选定,一个小组4~6人。分层式的座位编排,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二)分层奖励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鼓励与奖赏,所谓分层奖励就是指班级中奖励不能仅仅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就是奖励不能只看一个标准。例如,班级奖励方面,我们可以在班级文化墙上设置“班级之星”栏目,栏目里可以设置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勤劳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等等。奖励不仅要关注学习,还要关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习成绩虽差,但其他方面强的学生有被关注的感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其自信心。

(三)分层要求、分层指导

这里的分层要求、分层指导是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内课外辅导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农村学生中有不少的特、优等生,这是肯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困生、特困生,课堂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撑死了是常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求教师要向下蹲,让学困生起跳,又要求教师适当拉高,让优等生能向上跳一跳;在作业布置上要求实行差异化作业,学生可与教师商量,要让学生有希望,不要沦为抄作业的奴隶;在课内课外辅导,也要求教师进行差异化,因材施教,对特优与特困两个极端,可采用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辅导。总之,班级学生的层次越多,对教师的要求就会越高,工作量就会越大。

总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学生是国家以及民族未来的希望,农村地区的教育在我国总体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然而,目前农村地区教育存在一定问题,这对一些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一定要大力推广、实施阳光分班分层管理的政策。本文从阳光分班概述出发,再对农村阳光分班分层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若夷.如何化解“阳光分班”疑虑[N].珠海特区报,2012-09-06.

篇5:教育论文:论班级的柔性管理

杨春红

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学校校风的建设者,学校形象的窗口,班风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因而,笔者认为要树学校新风,先得搞好班级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班级柔性管理的本质

柔性管理是指在班级内部艺术性地开展学生的管理活动,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具体地说,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二、班级柔性管理的特点

1、人本性。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与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都,因此,十分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权变性。柔性管理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处在成长过程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就作出相应的调整。

4、创新性。柔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细枝末节,注意创造性地挖掘看似与学生的管理制度、道德品质培养无关的事情利用有利时机,如学生生日,获得奖学金等进行“小题大做”,给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造成好的影响。

三、柔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制定柔性规范

制定柔性规范的关键是要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班级精神。用这种班级精神来沟通学生的思想,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

2、设立柔性目标

柔性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把它用在班级管理中,就给了学生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教育的动力,其中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目标奋进。

对学生来说,设立柔性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善于扶植心灵真善美的思想。班主任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我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情感上激发自我教育的欲望。

3、实现柔性决策

教育决策是“现代教育组织及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班级作为教育的一个小组织,班主任在管理中也要运用教育决策,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

柔性决策,则是班级管理中有效的方法。这种决策是“人人参与”的众人决策,它超越了班主任的个人智慧,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班级组织内外的人共同参与,把决策权分散给全体学生,以及班规的制定等等权利都可以下放给学生,从而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

4、运用柔性决策

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要驾驭就要班级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相应地调整管理策略。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琐碎的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与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

问题较多、难管的学生,往往性格暴躁,但这些人哥们儿义气重,假如班主任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你认作朋友,他就会倾听你的教诲。

运用柔性策略,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思想脉博,然后有的放矢地采用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换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篇6:试论当前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师范大学

稳定和谐的班级学习气氛不是仅靠班主任或者学校的行政人员的严厉监管制度就能形成的,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手里交还给从事班级集体活动中的学生个体,发挥他们主人翁的角色,把班级构建成属于自己的快乐学习生活小天地。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要求,采用合理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行开发、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班集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其全面发展,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主体唯班主任独尊,管理方式偏于专断

长久以来,“分数至上”、排名择优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班级管理者在“升学”压力下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一直以来,班主任的管理都是以只要学生不违反校规、校纪,能绝对服从老师的权威,以按照老师的要求争取高分数为目的,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丧失自主权,缺乏个性化,更加加重学生对学校或班级纪律的逆反心理,当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时,班级同学的纪律意识就会薄弱,常常表现出上课说小话、做小动作等不良行为。

(二)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目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大多数仍采取垂直式的管理模式,即由班主任任命班干部,并把班干部当成老师的另一双“眼睛”。班干部的职责是在无班主任的情况下监督班级纪律能正常执行,负责把“不听话”的学生上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采取惩罚手段。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学生限于纪律的压抑不敢发表自由言论,班级气氛缺乏活力,学习气氛不浓,在这样的监督管压下更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班级活动形式化,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班级活动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献计献策,参与集体管理,共同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核心,每次班会都应该有一个主题,而且最好以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主题来让学生自己发言。目前的班会活动,大都是以学校统一命名的主题进行开展,甚至有些班会课被用来当成自习课或者直接被任课老师占用给学生补习。

(四)班级管理体系中评价体系不健全

班级管理目前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遵纪守法、思想道德、考试成绩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不涉及。评价的主体主要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己的评价较少,这样的一方评价很难体现出评价的公正与客观性,因为班主任的主体评价很容易带有主观偏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另外,班主任通常根据学生的现有表现来评价学生,采用“固定的”眼光看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永远是好学生,坏的学生怎么也不会变好。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班级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从班级管理活动的内部来讲,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落后、师生关系不和谐,从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来说,社会界对教育的期盼、文化的传播、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都导致了班级管理问题的存在。

(一)班主任管理观念落后

首先,学校在选择班主任上,不够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认为能从事教师工作的教师只要时间充裕就自认而然能胜任班主任的工作,这样导致一些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不够,决策能力不强。其次,有些班主任过分强调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对学生的限制很多,使学生丧失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目标设定不明确,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随意性强,对于班级涌现出来的问题,只抓典型,其余的放任自流,因而导致管理效果极差。

(二)师生角色错位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

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角色是与学生生活在同一个集体内的一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伙伴式的平等关系。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班主任认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时刻把学生放在被动的管理位置,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方式才可以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老师对学生施加的纪律规范越严厉,学生越会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逃避纪律的约束,这样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和谐,即使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表面化的“和谐”,只能维持短暂性的稳定。

(三)现行教育制度对班级管理的阻力 首先,现行的教育制度强调应该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客体为主动的学习主体,这种观念导致部分学生在班级里有恃无恐,认为即使破坏纪律也不会遭到老师的体罚。此外,现行的教育制度还强调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结果导致有些班主任不敢批评学生,担心批评学生后学生会出事,自己还要承担责任,干脆放手不管学生,任其无所欲为。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简便化、即时性更强。手机、电脑、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而目前我国媒体报道的负面新闻比较多,对班级管理也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社会大肆宣传西方文化的优势多于宣传本土文化,造成学生崇洋媚外,丧失自我责任感,缺乏对集体的信任。其次,社会生活中“助人不乐”的纠纷现象使得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缺乏信任感,个人对集体生活缺乏安全感,种种不良风气致使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难以构成彼此信任的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对于班级存在的问题既要善于总结原因,更应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求建立和谐的班级学习生活气氛,促使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要解决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先转变教师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整个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的问题。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现代的班级管理活动不应只追求纪律、秩序、控制、服从的传统班级管理目标,应该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当成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来,按照自我发展需要制定与班级发展目标相符的个人成长目标,在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管理中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都到发展。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管理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把班级当成家,管理靠大家”。

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班主任是否能把班级交给学生,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叶澜教授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并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培养他们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构建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过程。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

1.需要激励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需要层次,按照从低级到高级需要的排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较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下一个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情境,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目标激励

陈旧的、教条式的班规班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约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管理方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目标设置理论的观点:设置困难的目标、具体的目标会带来更高的绩效。当班集体的目标同学生个体的目标一致时,班集体的目标期望效应便能激活学生进取、发展、成功等需求,即产生所谓目标的导向激励。班主任如果能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目标制定,计划实施,不但能集思广益,使目标更切合实际、使计划更周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

3.参与激励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主的,都有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愿望。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班级成员来参与实际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如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组建各种班级工作活动小组等,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决策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充分利用黑板报,设计表扬栏、展示栏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

4.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指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关系,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励为手段,达到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目的。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要使教育内容和要求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一般都要有感情的催化。当师生感情融洽时,学生就容易接受;当双方感情对立时,学生往往产生抵触情绪,道理讲得再充分也听不进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周记的形式来达到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把自己的班级工作心得以周记的形式写出来开诚布公,达到与学生敞开心扉的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把握每位学生真实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下一篇:如山的父爱,如火的母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