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

2024-04-25

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共6篇)

篇1: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

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

【摘 要】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是现行税制中最能体现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税种。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进行有效控管,对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税制体系,提高纳税意识,真正发挥高收入者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贫富差距也在逐渐加大,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公平性缺失。个人所得税作为现行税制中最能体现税收调节作用的税种被大众寄予厚望,而如何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监管也对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构建的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打破平均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束缚,国家提出“鼓励一部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结果是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可是共同富裕却渐行渐远,我国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研究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构建可以缓解贫富两极分化的矛盾,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一)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可以实现个税税收收入的增长。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11类的分类所得税制中,工资薪金所得税收收入占总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比例将近60%左右。对工资薪金所得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但是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万适用45%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实际征收情况并不乐观。同时,对高收入者而言,工资薪金收入占高收入者收入比例微乎其微,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更多是资本利得和财产所得,因此,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有效监管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总体比重。

(二)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贫富差距的两极化发展推动了富人圈与穷人圈两个阶层的出现。对富人圈而言,他们占据着大量的财富,在社会政治、经济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对穷人圈而言,他们为生计奔波,没有议价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极富与极贫造成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通过税收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权重,可以缓解两极分化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二、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富有者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数不到20%,却拥有60%左右的社会财富,这些富有者本应当成为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者,但是由于税收征纳双方各自均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部分富有者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率十分严重,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引发普通百姓的强烈不满。

(一)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可能是高收入者个人,也可能是由扣缴义务人来代扣代缴。对于中国的大多数纳税人而言,税收是成本,是自身既得利益的减少,是自身收入水平的下降,在潜意识中对个人所得税就有抵触的心理,同时偷税的成本低会产生侥幸的心理。因此如果是个人交税,就可能少报税甚至不报税,如果是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就可能与扣缴义务人变通或通过各种渠道施加压力将高收入进行分解,利用现行的税率结构,尽可能少交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税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始征收,目前经过六次修订,但是每次修订都只是小修小补,没涉及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核心,因此个人所得税税制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

1、税基较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11类所得,采用正列举方式,但是对目前收入多元化的今天,大量的隐形收入与灰色收入都游离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之外,而高收入者往往是隐形收入与灰色收入的拥有者。如企业高管,可以采用发票冲账的方式,将外出旅游、吃喝玩乐等个人支出及家庭支出项目在企业报销,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2、税率偏高、税负不均。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是七档超额累进税率,但是高收入者通过各种渠道来规避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极少数能够适用最高档45%的税率,同时税率设计的不同层级也诱发纳税人的偷逃税。另外,税率设置也有失公平。劳动所得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应当税负较轻,而资本所得、财产所得和偶然所得与生活密切相关度低应当税负较重,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最高税率45%,而资本所得、财产所得和偶然所得是用比例税率20%。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国税务机关个人所得税征管最有效的是工资薪金所得,一般采用企业代扣代缴方式,对于工资以外收入的监管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同时,由于我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税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例如工商、房管、银行、证券等缺乏配合,纳税人的信息不能共享,导致大量的征管漏洞。而大量的现金交易又使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雪上加霜。

三、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

高收入者作为社会资源与财富的主要拥有者应当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应当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纳税意识的引导,同时强化税务机关对高收入者的有效监管。

(一)加强税法宣传,建立诚信纳税理念。

一直以来,诚信纳税是税收监管的终极目标。高收入者纳税遵从度的提高应从“促”与“防”两方面着手。“促”是促进高收入者的税法意识,“防”是防止高收入者偷逃税。税收作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加强纳税人对税收的意识,通过改善税收环境、公开税收用途等方式使更多的高收入者能够依法纳税,从而使那些不依法纳税的人变为少数,让高收入者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他们的财富来自于社会,也要依法纳税承担社会的义务。同时,要加大偷逃税的成本,对于偷逃抗的纳税人要依法处理,发挥税收的震慑作用,加强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防止高收入者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寻租造成的国家税收流失。

(二)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

1、拓宽个人所得税的税基。

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体系。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税基范围,将11类所得中的其他所得成为真正的兜底条款,这样就能够隐形收入、灰色收入以及各种名目的收入都纳入到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税收征管条件所限,真正的实现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大综合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把所得进行分类,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智力与体力成果的体现,可以按照综合模式进行征收,而财产所得、资本利得、偶然所得则可选用分类模式。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可以增强个人所得税税制公平,提高社会成员尤其是高收入者的纳税意识。

2、简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我国目前实行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建议将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简并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将七级中的二三级和五六级分别合并。税率级次的调整符合近几年世界个人所得税税制发展的趋势,例如美国采用6档超额累进税率、英国采用3档超额累进税率、俄罗斯甚至采用单一比例税率。我国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一档3%税率,可以让低收入者在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对个人所得税有所了解,增强纳税意识;10%与20%两档税率可以使中等收入者更加努力工作,不会因税收而扭曲纳税人的经济行为;35%与45%两档税率可以对高收入者发挥局部累进性,有效发挥税收量能负担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另外,我国目前的资本所得、财产所得和偶然所得比例税率适用20%,远远低于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建议适当提高。

(三)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1、搭建信息高速公路。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这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事情,而是应当由政府牵头,搭建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平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跨区、跨省甚至跨国经营越来越多,个人的收入来源也有很大的出处,尤其是高收入者,收入的来源五花八门,凭借人海战术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税收的征管,因此,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信息管税的思想,但仅靠税务系统内部的信息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第三方信息,这就需要政府搭建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

2、实行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识别号码。对个人所得税征管而言,建立个人唯一的纳税识别号码是非常必要的,建议以身份证号码作为纳税识别号码来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目前我国的身份证号码对每一个公民都是唯一的,以身份证号码作为纳税识别号码只是现有身份证功能的又一项拓展。银行实行存款实名制、火车票与飞机票也实行了实名制,机动车驾驶证的号码也是身份证号,这些在税收征管中都可产生相应的痕迹,方便税务机关进行有效的监管。

3、建立纳税公示与税收举报制度。在我国,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是多渠道的,还存在大量的隐形收入与灰色收入,因此仅靠税务机关的力量无法保证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造成税款的流失,因此,应当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高收入者纳税的控管。当然,税收举报制度的前提是要进行纳税公示,?鹨?鸶呤杖胝叩哪伤扒榭觥T谟⒐?,女王的税单是报纸公开报导的信息,我们也应当将高收入者的纳税情况可查询并公布,使得更多的人自觉交税。

中国的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税制改革也应当在当前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有所突破,个人所得税作为既能体现税收调节分配职能,又能体现收入财政职能的税种,也应当在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之下进行相应的变革。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进行有效监管,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税制体系,提高纳税意识,真正发挥高收入者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力和创造力,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艺萌.个人所得税的历史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2]阮家福.高收入者税收监控机制创新研究[J].财政研究,2013,(7).[3]孙钢.试析税收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调节 [J].税务研究,2011(3).[4]潘文轩.我国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为何不够理想――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现实考察[J].当代财经,2013,(2).

篇2:构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体系

山西省代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整顿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近几年来,我局在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出色的完成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总结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构建领导责任体系

一是明确领导责任。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长期以来,我局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当成为民办实事的“一把手”工程,我局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局长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相关科股室按职能明确分工,基层所队把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了具体岗位和人头,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兵把守、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领导机制。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了有明确的市场整治目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议事制度、定期分析制度、工作协调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建立起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导责任机制。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必履行、失职必追究的原则,我县局与辖区食品经营户层层签订行政监管责任书,实现了“四明确、两不漏”的管理目标。即:明确安全责任人员,明确监管责任区域,明确监督管理范围,明确监督管理任务;坚持做到管理对象一户不漏,管理人员一个不漏。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及其领导干部,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坚决实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测评一票否决,直至给予纪律处分。

二、依法监管,创新制度,构建行政监管体系

一是坚决落实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到位。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靠人员,二靠制度。我局在认真学习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监管与执法打假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精心安排部署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所、队为成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结合实际起草了《关于代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向县政府进行了专题报告。按照省、市局关于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整顿和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行动”两个方案,以“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为工作思路,继续狠抓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先后制定了《食品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监督检查方案》、《开展“五一”劳动节期间食品质量专项抽查和执法打假集中行动方案》等。

二是积极创新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为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使各辖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各负其责,我局制定出台了以食品质量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质量区域监管责任制》。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为了使巡查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便于基层监管人员和协管人员开展巡查工作,提高巡查工作质量,帮扶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我局相继制定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巡查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食品质量安全巡查工作的开展和食品质量的提高。今年上半年,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管理,使其在辖区充分发挥有效协管职能,制定了《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工作管理制度》。按照省市局对食品质量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工作规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以上规章制度及方案的制定实施,为整个专项整治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健全网络,开拓创新,有效保证食品消费安全。

一是健全监管网络。根据《食品加工业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质量区域责任制(试行)规定,按照摸清和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业“六清楚”,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实行分类动态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按照进村、进厂、进企业的“三进”工作要求,克服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组织专项小组全面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档案。截止目前,我县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业51家(小作坊31家),全部签订了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承诺书,其中4家企业6个产品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部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实行了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的“五定”工作模式,划分责任片区6个,根据普查建档数据,对照企业的质量安全状况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质量安全等级。将辖区企业分布、企业分类、监管责任分解、产品质量警示等内容绘制成各种图表,为监管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食品专项整顿工作中,我局特别加强了小作坊的监督管理,依照《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认真落实了10项监管措施。建立了企业档案;签订了承诺书;制定了监管制度;对产品限定了区域销售;依照规定对产品进行了强制检验;严格食品生产许可证考核;严厉打击小作坊违法生产行为。捣毁生产劣质香油制假窝点2个,依法取缔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作坊18个。2006年同2005年产品合格率相比较,平均提高13.6%。

二是健全宣传网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在各级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典型大要案件公开曝光制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及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不法经营者。我局还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深入农村、深入企业向广大消费者和食品经销者发放了“食品安全警示牌”,在警示牌上公布了各辖区监管人员姓名、联系电话和“12365”举报投诉电话,受到广大农村消费者和食品经销者的普遍欢迎。并在质量月活动期间正面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氛围,提高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三是健全帮扶网络。我县工业基础相对落后,食品生产更是以小型、小作坊为主。为了帮扶基本具备条件的食品企业取证,提高我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局成立了质量安全专项服务队,下基层、进企业帮扶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完善生产工艺,促使企业达到取证要求。如:代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在2006年申证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编写质量手册,申证材料无法报送,影响了取证工作。面对企业的困难,我局及时免费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服务,帮助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培训人员,指导实验室建设等,使该企业2006年底顺利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我县4家企业在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中,都得到了我局的积极帮扶。

四、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局在食品安全质量监管工作中注重抓重点、抓难点,狠抓涉及食品质量安全大要案查办,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抓重点区域监管。目前全县食品生产主体51户,全县流通领域食品经营单位103户,其中食品零售商店占很大比率,从区域分布看,城镇和农村大体各占一半。为此,除了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查无照生产经营行为外,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大中型食品经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小食品店、小作坊等。一是坚持“五不放过”。组织精兵强将成立执法小分队,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小食品店为重点,村村过、户户入、店店查,进行拉网式排查,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规案件,规范了经营行为。二是抓重点食品监测。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加强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粮、油、酒、蔬菜、水果、熟肉制品、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水产品、农产品、儿童食品、保健品等15种重点食品的监督检查。三是抓重点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在元旦、春节、五

一、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及时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围绕食品销售旺季和夏季饮品、月饼集中销售及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我局执法人员节假日不休息,坚持日常巡查,密切监控食品市场动态,尽心尽责,在维护消费权益和食品安全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还根据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主动组织专项检查。四是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对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近年来,我局查处了一大批食品违法案件,较为典型的主要有:我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捣毁一销售假冒名酒黑窝点,现场查获五粮液、山西老白汾洒30多箱,案值达4.9万元,没收大量假冒商标标识包装。为了有效的遏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非食品原料、添加剂进行食品加工,我局出动执法人员55人次,对全县的51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对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进行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打击,减少和消除了食源严厉打击利用有毒有害物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我局一举捣毁一销售假冒“柑粉饮料”的窝点,查获并没收假冒“乐”字牌柑粉饮料5000余袋。在市场准入产品专项检查中,我局查获无食品质量安全QS标志的肉制品3000余袋,桶装饮用水200余桶,假冒调味品200件,伪劣奶粉1000余袋等无证产品,有效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抓好四项工作,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见到实效。第一,加强食品监管队伍建设。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现场检查的能力,构筑起食品安全的防线,我局以监管人员为重点,专门建立了巡查制度和巡查纪律,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要求监管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必须做到文明执法、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第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新购置执法专用车一辆,数码摄相机一部,加强食品监管的能力;二是围绕食品安全监管,投资16万元增加食品检验室仪器设备。在原来仅能对食品检验理化指标的基础上,现能检验卫生指标,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开通12365投诉电话,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

第三,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信息档案库。通过“走村串户入企”的办法,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统一录入电子档案,做到企业数量、质量状况、人员素质、生产设备、证照等底清数明,并实行“四图”:即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企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高危食品重点监控图,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监管。

第四,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责任制。对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质量安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将辖区企业分为6个责任区,实施定企业、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区域的五定监管模式,由专人负责对企业实施巡查、回访、监督抽查。要求日常监管工作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质量安全指标不达要求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的不放过。不仅如此,我局高度重视监管网络的建设,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设立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6名,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凡有食品生产企业和家庭作坊的村庄各设一名信息员,作为我局的监管“耳目”。对举报揭发有功的协管员、信息员一律予以300-500元的奖励。这样就确保了监管职责履行到位,对辖区食品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的监管到位,构筑起了食品质量安全的强大防线。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食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状况整体有了改善;食品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假冒伪劣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安全自律意识得以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今后我局将从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进一步下工夫,切实加大治本力度,巩固和深化整治工作成效,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质监工作新局面。

省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人民群众营造食品放心消费环境,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内外关系,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食品安全的整治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以实现食品安全无忧、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对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紧紧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分类监管制度、商品承诺制度,强化市场巡查、重点商品抽查、专项整治、企业自律及社会监督、餐饮量化分级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由实体性监管转变为程序化监管,由以打为主转变为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新路子。为消费者营造了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量大、头绪多、情况复杂,而又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只有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才能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切实提高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聊城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多次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并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市长为副组长,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市政府分管市长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之间签定了《2006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制,进一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使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二是积极协调,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广饶劣质奶粉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2006年聊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聊城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对于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加大了工作力度。同时,我们依托我市的刑事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加强沟通与联系,积极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最大限度的发挥联合执法威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产品源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一是制定国标、省标和地方行业规程110余种,建立县级农产品监测中心3处,市级监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各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点也基本建立了农产品质量速检站点。二是我们从实施产地认定入手,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3个系列9个品种,生产基地1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82个,基地54个,面积125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今年以来,全市3次抽检了60余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品种,全部达到合格标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7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1000余份,展卖放心农资20余吨。开展了三次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活动。全市农业系统出动执法人员8817人次,检查企业808个(次),整顿市场881个,立案查处940起,结案853起,共查获农药33.35吨,化肥724.85吨,捣毁制售假窝点9个,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500万元,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为有效控制食品源头污染,进一步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质监部门不断加强对工作力度,一是严格食品企业监管程序。建立了全市692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电子质量档案,把企业分为4个不同监管等级,按照食品日常监管“六统一”的要求,进行不同频次的现场巡查、定期检查,严把食品出厂关。今年以来共巡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600余次。二是明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市局与各县级局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各县级局与区域监管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乳饮料、含苏丹红食品、纯净水等食品质量专项检查,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248家,查处食品质量违法行为294起。四是严格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共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82家,审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材料220份,为企业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咨询780人次,有43家企业获得了4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对204家企业进行了年审、回访和发证后的监督工作。五是制定了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对食品安全事件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是全面实施流通领域商品准入,严把食品准入关口。今年以来,工商部门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分步实施了流通领域商品准入。根据大中型流通企业辐射面广、示范带动效应强的特点,我们首先在我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实施了商品准入,并逐步在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流通企业和摊位在50个以上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全面展开,制定了《聊城市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实施方案》、《聊城市流通领域商品准入暂行规定》、《聊城市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考核办法》。对16家试点企业进行了考核验收,分别授予15家企业“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示范单位”、“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进行了表彰,带动并促进了商品准入工作的开展。二是开展专项整治,严打违法行为。根据《聊城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及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2006年聊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工商部门结合实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消费人群,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了“儿童食品”、“夏季饮品”、“奶制品”“双节“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一经发现,从重处罚,决不姑息,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 605 起,查扣假冒伪劣乳制品3174箱、注水肉3222公斤、过期变质食品5187公斤;查处食品商标侵权案件100余件,收缴、销毁商标标识6万余件(套),罚没款86万元。通过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教育和警示了广大经营者,震慑了违法分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完善巡查机制,加强动态监管。为使食品安全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及时而准确把握食品安全状况,使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完善了市场巡查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综合监管责任制,重新划定监管区域,以监管示意图的形式明确各监管人员的监管区域、监管内容,责任到人;辖区工商所长与监管人员逐一签定了辖区监管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了监管人员的监管意识和责任心。突出重点,严格巡查方式。工作中,我们把经营业户的经营资格、商品质量、进货渠道作为市场巡查的重点内容和环节,以“六查六看”为巡查的主要方式进行巡查。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法经营者依法处罚,并对其不良行为记入档案。同时,把食品安全监管与诚实守信、商品商标、广告等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食品质量在流通领域的全方位的有效监管。四是推进自律建设,形成齐抓共管。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工商部门根据行业类别分别聘请了联络员,并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成立了行业协会,加强了经营者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大大降低了违法行为的发生空间。同时,工商部门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通报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治理措施,做到了经营者自我监督与行政监督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工商“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做到了人性化监管。五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以“工商所属地综合监管责任制”为基础,全面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制定出台了进货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制度、信用公示制度、食品安全紧急预警制度等各项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考核,保障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进行,增强了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对食品经营者按照信用度和风险度实施了分级管理制度,按照信用度将经营户分为A、B、C、D,按风险度将经营户分为甲乙丙三个信用等级,并据此建立经济户口动态档案,片区监管人员人手一份“卡片”式台帐(一个食品经营户一张卡片),根据巡查情况及时将信用和风险情况录入微机,对信用及风险度有变化的随时更换卡片。上述制度的建立,突出了重点,加强了对失信和严重失信的经营户的监管,即降低了监管成本又提高了监管成效。

(四)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章立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6年聊城市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监督所长和各县(市、区)卫生局长为成员的聊城卫生系统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聊城市卫生系统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人员。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加强卫生许可规范化治理,严把卫生许可关。为切实加强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行为,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正式启动了“卫生监督执法1号行动”,集中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力量,统一行动,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重点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的中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持证情况、场所卫生条件、生产经营范围、内部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予以了查处。同时实行了卫生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对不符合发证条件的食品经营单位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活动期间,共出动监督力量1593人次,监督专用车辆302辆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593家,超市等各类食品经营单位4670家,处罚总户数402户,其中警告358户,罚款161户,罚款金额计10.92万元,吊销卫生许可证4个,责令停产15户,取缔27户,查处不合格食品400余公斤。三是大力开展保健食品的专项整治。卫生部门以东阿、阳谷、莘县三县为重点,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全面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及时清理和纠正了部分企业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开展了对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的监督检查。对经销保健食品的商场、药店、保健食品专营店等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在标签、说明书中宣传疗效和其他特定保健功能的不合格保健食品进行了严历查处。开展了保健食品添加未经批准的原料、添加剂、药物等非食品原料的专项执法检查。四是开展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及乳制品的专项整治。严格按照《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对在检查中不符合要求的两家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意见书。并对未经卫生许可的违法生产乳制品饮料的企业进行了严历查处。开展了打击劣质奶粉的专项检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发出要求查处劣质奶粉的通知后,卫生部门紧急部署了对劣质奶粉的专项检查工作,各县(市区)按照要求开展了监督抽检,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集市销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进行了抽查,并将可疑奶粉一律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验。五是餐饮业和学校、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为进一步加大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和食盐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结合我市实际,卫生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卫生监督执法3号行动的通知》(聊卫监[2006]3号),确定在全市开展以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卫生监督执法3号行动”(简称“卫监3号行动”)。一是严格按照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对餐饮业和学校食堂进行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等级,集中开展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和B级以下餐饮单位监督检查。截止目前,我市有13家A级餐饮单位通过省卫生厅验收,并在卫生监督网上进行公布,60余家B级餐饮单位通过了市级验收,充分调动了广大餐饮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开展了食盐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内容为碘盐加工企业是否取得卫生许可、场所卫生条件、卫生防护、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餐饮单位使用加碘食盐情况,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劣食盐行为。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监管。我市属农业市,市区建筑工地招用的农民工,距家较近,习惯是早来晚归,自行解决早餐,绝大多数无工地食堂。卫生部门会同建设部门,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心“三农”问题的高度,将建筑工地卫生监督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对工地内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加强食品卫生和防病知识宣传,从技术指导入手,规范食堂经营行为,同时,对距工地较近的餐饮小吃店,加强了卫生监督检查,确保农民工饮食安全。

(五)畜禽定点屠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市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不断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了《聊城市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实施方案》,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注水肉、病死肉上市销售,为全面推进放心肉工程,市政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城区实行生鸡定点屠宰,制定下发了《关于在聊城城区实行活鸡定点屠宰制度的通知》(聊政办发〔2005〕46号),在城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我市的肉类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按照省政府要求,市、县、乡镇三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全部组建到位。乡镇依托食品药品监管所,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村级药品信息员增加了食品监督信息职能,从而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盲区、全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食品监管网络,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初步解决了农村食品监管无机构、无人员、信息不畅、监管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抓手”作用。牵头起草了《聊城市政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06年聊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主动组织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密切关注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在元旦、春节、高考、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和广饶县劣质奶粉、福寿罗等引发的紧急事件期间,及时做出反应,会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二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着眼于提高我市食品产业信誉,市政府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单位和行业,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和先易后难、先点后面条块结合扎实推进的原则,制定了《聊城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信用评价为重点,建立了监管部门信用档案和企业经营档案,初步建立了信用管理、信用征集、信用披露、信用奖惩等制度,通过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聊城市的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开展调研,积极为政府献言献策,组织开展了聊城市食品安全现状和监管工作情况调查,香精香料在酒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调查,并形成了调研报告,通过市政府调研室以参阅件的形式发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四是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信息。根据《聊城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信息的整合,今年共联合发布食品安全信息12期,使食品安全信息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共享。

三、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正确经营与消费,营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月、《食品卫生法》宣传周等活动期间,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引导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食品消费信心。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始终与新闻媒体保持良好密切的联系。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部门的作用,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在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电视台播发专项整治内容信息和报道二十余篇。我们还利用“聊城卫生工作简报”、“聊城食品安全信息”报道各县(市、区)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情况,客观反应问题和解决措施。并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食源性疾患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公告,对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通报。禽流感期间,及时通过聊城日报、晚报发布了预警公告,广泛宣传预防人感染禽流感的知识,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截止到目前,共发布各种信息二十余期。一方面通报了工作情况,同时,为我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起到警示作用,也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还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张贴宣传画、现场讲解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了广大市民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并印制了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同岗位的卫生制度,张贴上墙,起到警示从业者,保护消费者的作用。积极推进12315双进工程,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为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开展的12315进农村活动,全面开展实施了“12315进农村、进社区”和“12315进商业门店”的双进工程。在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设立了“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统一站点名称、工作职责和登记文本,使农村消费者由过去的被动维权向主动维权转变,由单靠消协部门调解维权向执法维权转变,由主要维护个人的消费权益向维护农民整体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在每个县、市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监控点,聘请了监督员并制定了工作职责,随时监控食品安全情况,从而在全市建立起了“食品安全保障监控网络”。12315双进工程的开展,食品监控网络的建立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监督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一个中心、三级网络、四级办理、联动执法”的“12315”行政执法体系和社会监管网络,实现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到位。

四、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散、乱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企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食品生产环境和技术力量还不能达到要求。食品质量存在一定隐患。

(二)城乡接合部的食品安全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城乡接合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大部分流动性强,给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食品质量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3:构建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存在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是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 更是我国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是我国当前整体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纵观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 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存在分配总量占GDP份额低和城乡居民之间分配结构差距过大的不和谐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和结构的不和谐, 是社会安定和谐的主要障碍, 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所以探讨构建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民经济循环中,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分配是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众所周知, 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 在不断的反复实践探索之中, 我国最终建立“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一制度带来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乏力、再分配中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导致了在国家、企业、居民三个分配主体中,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处于最弱势和增长最缓慢的地位, 同时也导致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这两个亟待解决的不和谐问题。

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一)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份额低下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收入主要来自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就是依据按劳分配理论原则, 由用人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或其他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即劳动报酬率,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初次分配公平状况的重要指标, 劳动报酬率越高, 说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越公平, 反之, 则说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越不公平。从2003年以来, 我国劳动报酬率逐年持续下滑到50%以下, 甚至跌到2007年39.7%的最低点, 而对比世界各国的统计资料和数据, 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增长, 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国民收入资本报酬份额都随时间下降, 而相应的劳动报酬份额则不断上升, 现阶段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报酬率普遍在54%—65%之间, 显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相对低下且持续下滑。在我国, 劳动者的劳动工资水平主要是由企业主来决定的, 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主会尽可能地压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而劳动者未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能与企业主抗衡的群体, 所以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缺乏同企业主讨价还价的能力, 只能被迫接受企业主提供的工资。同时, 随着政府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政府财政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农村非税收入构成了政府的总收入, 收入名目繁多而且杂乱无章, 政府收入以极大的比重挤出城乡居民收入, 出现了“国富民穷”的境况。众所周知,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匹马车,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依靠出口推动经济增长已经变得举步为艰;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整体上向政府和企业倾斜, 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挤占了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重低下, 所以无法通过城乡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最后只能落到投资这匹马车上, 而我国多年来长期依靠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来推动经济, 不可避免地出现产能过剩的弊病, 盲目投资所带来的产能过剩俨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二) 居民财产性收入低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低的重要原因

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 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屋等,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仍以劳动报酬收入为主, 获得财产性收入比较少, 途径比较狭窄, 像红利所得等来源于二级资本市场的收入大部分居民并没有享有, 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制度和财产制度不完善, 资本市场尚不完善, 个人理财意识不强,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制约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多元化。

(三) 产业结构的现实情况是拉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众多研究表明,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植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 必然出现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对称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其本质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城市部门和劳动密集型的农村部门之间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第一产业是农业, 当前我国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第二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式的先进与否决定生产效率的高低, 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带来低下的劳动生产率, 致使农民增收缓慢;而城镇的较高生产率使得城镇居民保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 这必然使得从事生产率低下农业的农民收入低于从事高生产率工业的城镇居民收入;同时,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落后,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水平低,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远远低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 在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 低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之后只能从事低技能要求和低收入的职业, 而城镇的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则从事高技能和高收入的职业。所以, 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农民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低位, 无法有效提高, 也进一步拉大了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

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 劳动收入份额高于工业部门, 而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很强, 实证结果表明, 第二、三产业之间的转换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要大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转换的影响。可是, 当前我国经济第二、三产业之间转换相对滞后, 这样会导致劳动要素滞留在生产率低下的第一产业或进入资本和技术竞争激烈的第二产业, 这都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现实情况正是城乡居民收入难以缩小的根本原因。

(四) 收入再分配制度的不公平进一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首先,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覆盖率较低, 城市居民不仅享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并且在住房方面, 还拥有住房公积金, 而农村居民却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 例如在养老方面, 农民大多没有养老保险, 其养老主要依靠子女赡养, 无形中增加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及生活负担, 进而导致子女的纯收入大大降低。其次, 政府转移支付调节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失灵, 公共产品供给在城乡之间严重不均, 如教育支出方面, 国家财政中教育支出倾向城市, 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水平是影响收入水平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也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三、构建我国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体系的对策

(一) 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初次分配收入差距造成的, 所以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构建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体系的首要举措。首先, 政府必须压缩行政管理成本, 提升行政管理效率。规范政府收入来源, 严肃治理各种非预算收入:全面清理中央到地方的各种三乱收费, 将具有税收性质的非税收入转入规范的税收体系;切实按照相关规定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内专户管理, 监督其主要用于拆迁居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支出, 在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上, 要实现“农民拿大头、政府得中头、集体拿小头”的改革目标, 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其次, 政府应健全法律机制, 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工资指导线, 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依托职工代表或工会组织, 让劳动者真正享有与企业平等博弈的权利;要建立劳动报酬的正常增长机制, 改变工资决定机制的单边导向和职工工资无法随企业效益发展而同步提高的现状,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不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率, 保证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

(二) 大力扩展城乡居民收入来源

积极发展和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种要素市场, 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提高市场配置的效率, 多途径扩展城乡居民收入来源,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总量, 使财产性收入成为城乡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享有财产性收入。政府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要规范资本收入的来源, 防止城乡居民资本要素收入受到损害。

(三) 努力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必须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 建立现代化农业。要想改变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 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政府应增加对农村产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转移支付方面的财政支出, 转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提高农业的生产率, 促使农业向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其次,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应从过去偏向第二产业转向重视第三产业, 消除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自由流动的障碍, 促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流向报酬高的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于其他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因此, 要构建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第三产业, 为第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 要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而对于传统技术含量不高但就业吸纳能力强的服务行业, 应规范服务市场以确保服务劳动者的收入;对于第三产业中收入较高的现代服务行业需要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 阻碍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 则必须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的培训, 为农民收入的提高创造必备条件。

(四)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大大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因此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研究建立农村老龄人口生活补助制度。政府财政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 从根源上更好地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张震宇.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比重偏低研究[J].管理观察, 2014 (9) .

[2]任元明, 王小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推进与城乡收入差距论析[J].西南大学学报, 2014 (3) .

[3]孙永强, 颜燕.产业升级、人口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5 (9) .

篇4:建筑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分析

摘要:当建筑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则建筑市场需要进行监管。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可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并构建建筑市场监管的流程框架,为建筑市场监管提供一定的思考与依据。

关键词:建筑市场监管 监管质量 监管效率

0 引言

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虽然是无形的,但是由此产生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改变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在建筑市场。市场规则这只“看不见的手”没能在建筑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达到均衡,而是出现了许多现实的经济问题,如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不正当竞争等“市场失灵”现场的产生,不仅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1]。因此,建筑市场仅依靠市场调节已经不再可行,还需要被监管。

1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

①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现象主要是市场主体信用缺失、市场准入把关不严的问题。虽然我国制定了多项建筑市场相关制度,如招投标制度、建设监理制度、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等,但是仍然有许多建筑业企业不遵守建设程序,规避招标、阴阳合同、肢解分包、串标、虚假资质、行贿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建筑市场的混乱。

②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主要是政府作用的效果不大和政策失效等方面的体现。首先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完善,未与市场规则良好对接,让建筑市场主体有空子可钻,如《建筑法》中规定的市场主体行为不明确,规范的经济活动范围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其次建筑市场监管主体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同时统一协作的监管机制未形成,均各自为政,造成权力分割,使得政策落实存在问题;最后是建筑市场监管主体的单一化,仅仅只是依靠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远远不够,政府对建筑市场的不熟悉造成制定的政策、制度未能适应建筑市场的运行,从而限制了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行,也造成制度的无效性。

1.2 建筑市场问题成因分析

1.2.1 市场失灵的理论依据

①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参与者互相不拥有全部的信息,或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不拥有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也有两种类型[2]。第一种是知识信息的不对称,也称为隐藏知识,如开发商清楚所销售商品房的质量而客户则不知;第二种是行动信息的不对称,也称为隐藏行动,如施工方的偷工减料、采用残次材料等行为而业主不知。

隐藏知识会导致机会主义的出现,不过是在合同前产生机会主义从而产生逆向选择,例如在招投标市场中,高水平、高素质的投标单位可能被低水平、低素质的投标单位所替代而被挤出投标行列;隐藏行动同样会导致机会主义的出现,不过是在合同后产生机会主义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如承包商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还有开发商的拖欠工程款等。

②寻租理论。“寻租”最早产生于1967年塔洛克关于税收、垄断的社会福利思考中,他认为每个人在竞相寻租的同时,都是认为花费这些费用直到取得所期望的利润是值得的,其中的“租”,就是一种“经济租”,是一种超过了机会成本的报酬[3]。这种经济租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是制度造成的,通过供需的调整从而产生了租金;第二种则是人为创造的,比如政府在市场的调节作用,帮助或者保护其中的利益相关方,造成“租金”的产生。

1.2.2 政府失灵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主要是指政府行为的效率低下或者不能提高效率,或者政府收入分配不均的行为,将收入分配给不应获得这部分收入的人[1]。政府失灵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认为相关方在进行决策或者行动时均会以自身、个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将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作为衡量标准,朝着个人利益的方向即非公共利益方向进行决策或者行动。由此可以得出政府在进行政策颁布或者行为实施时是很有可能出于自身目的,做出不利于建筑市场运行的决定,不符合并无法实现公众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从而出现“政府失灵”。

1.2.3 成因总结

①市场失灵的成因总结。a信息的不对称而失灵。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市场规则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参与方未能获取有用、完全的信息,造成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b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而失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规则还未良好地适用市场经济体制,参与方有漏洞可钻,为自身谋求利益从而进行“寻租”,导致市场混乱。

②政府失灵的成因总结。a宏观掌控的不适应。对于建筑市场的宏观掌控主要是法律法规体系、政策的制定,但是由于相关宏观掌控措施与建筑市场的不配套,造成政策效率低下甚至缺失。b“经济人”利益的驱动。政府也是“经济人”,在进行政府行为的同时,也会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未能长远考虑并结合公共利益,造成建筑市场相关政策的不符合。

2 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

2.1 监管目标的确定

建筑市场监管主要是指政府对建筑业企业进行市场行为、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标准、规则及要求的政策组合,其中这些政策组合主要有经济性监管政策和社会性监管政策。经济性监管则是指政府对价格、税收、市场进入或者市场清出等机制的干预,社会性监管则是政府对建筑产品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实施的监管措施。这些政策的监管都是为了确保提高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

2.2 监管政策的制定

监管政策体系应该具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的特点,需将政策目标、行动计划和监管措施进行有机结合[4]。建筑市场监管体系需要将法律法规体系、政策及制度有效结合,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市场参与方即建筑业企业对监管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因此在进行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时,还需要听取建筑业企业对于建筑市场运行的建议与思考,在决策层面提高透明度,纳入更多的相关参与方,这对于监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促进作用。同时,建筑市场政府监管与市场运行的边界还需要进行界定,对于建筑市场政府监管的范围进行有效界定,并区分开市场自行运行的边界,因为当市场失灵出现,政府才需要介入进行建筑市场监管,因此,建筑市场失灵是政府进行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endprint

2.3 监管机构的组成

监管机构的组成与安排主要涉及部门间的权利分配。建筑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下设的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同时也缺乏一个针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机构来监督监管者。

①“监管监管者”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需要进行内外审查与协调,对内协调主要是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不仅是保证规章制度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是对部门间的一种有效协调;对外协调则是听取专家、利益相关方等人员的有效意见。该机构主要是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审查、协调相分离,以此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客观与有效。

②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独立”。监管机构与操作人员都是基于监管政策、市场规则的机关,不论是政策的执行、许可证的办法与惩罚措施的实施等,都是为了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以保护建筑市场不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2.4 监管工具的形成

建筑市场监管的目标是为了进行监管改革,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现行的监管研究不仅有监管方法的研究,从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到监管信息系化的推广,还有监管手段的相关研究,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但是还需要对于监管工具进行有效研究,即建筑市场监管的影响评估分析,OECD国家将其称之为RIA(Regulation Impact Assessment)。这主要是针对监管效果的有效分析,不仅反映了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规则遵守现象[5]。另外,还有建筑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监管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成本和获得收益,还要分析规章之间的矛盾以及规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5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

建筑市场监管影响评估分为事前与事后两个部分,事前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前,对其预期的影响进行相关评价,事后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后对其现行的实际影响进行的相关评价[5]。由图1可知,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是建筑市场失灵,进而进行建筑市场监管。政策、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要经历制定、修改与协调、事前RIA分析、颁布、事后RIA分析等阶段,通过不断地RIA分析,对监管政策、监管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而修正方案,事前RIA分析是监管政策、制度颁布的依据,事后RIA分析是为下一步监管方案的决策提供信息。当建筑市场渐渐运行正常,则要放松监管,当建筑市场再次出现失灵状况,则要继续进行建筑市场监管。

图1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图

3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建筑市场必须进行监管,且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等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规章制度、行动计划与监管措施;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监管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最后分析构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的流程框架,以为建筑市场监管决策与评价提供思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论行业协会在市场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条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沙凯逊,宋涛,赵锦锴等.从非对称信息看建设市场的整顿和规范[J].建筑经济,2004(1):82-85.

[3]邓小红.寻租理论下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114-116.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6-24.

[5]王蕾,王芳霞.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0-86.

[6]Nicholas Bagley,Richard L. Revesz.Centralized oversight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J].Columbia Law Review,2006,106(6):1329.endprint

2.3 监管机构的组成

监管机构的组成与安排主要涉及部门间的权利分配。建筑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下设的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同时也缺乏一个针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机构来监督监管者。

①“监管监管者”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需要进行内外审查与协调,对内协调主要是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不仅是保证规章制度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是对部门间的一种有效协调;对外协调则是听取专家、利益相关方等人员的有效意见。该机构主要是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审查、协调相分离,以此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客观与有效。

②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独立”。监管机构与操作人员都是基于监管政策、市场规则的机关,不论是政策的执行、许可证的办法与惩罚措施的实施等,都是为了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以保护建筑市场不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2.4 监管工具的形成

建筑市场监管的目标是为了进行监管改革,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现行的监管研究不仅有监管方法的研究,从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到监管信息系化的推广,还有监管手段的相关研究,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但是还需要对于监管工具进行有效研究,即建筑市场监管的影响评估分析,OECD国家将其称之为RIA(Regulation Impact Assessment)。这主要是针对监管效果的有效分析,不仅反映了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规则遵守现象[5]。另外,还有建筑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监管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成本和获得收益,还要分析规章之间的矛盾以及规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5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

建筑市场监管影响评估分为事前与事后两个部分,事前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前,对其预期的影响进行相关评价,事后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后对其现行的实际影响进行的相关评价[5]。由图1可知,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是建筑市场失灵,进而进行建筑市场监管。政策、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要经历制定、修改与协调、事前RIA分析、颁布、事后RIA分析等阶段,通过不断地RIA分析,对监管政策、监管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而修正方案,事前RIA分析是监管政策、制度颁布的依据,事后RIA分析是为下一步监管方案的决策提供信息。当建筑市场渐渐运行正常,则要放松监管,当建筑市场再次出现失灵状况,则要继续进行建筑市场监管。

图1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图

3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建筑市场必须进行监管,且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等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规章制度、行动计划与监管措施;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监管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最后分析构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的流程框架,以为建筑市场监管决策与评价提供思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论行业协会在市场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条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沙凯逊,宋涛,赵锦锴等.从非对称信息看建设市场的整顿和规范[J].建筑经济,2004(1):82-85.

[3]邓小红.寻租理论下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114-116.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6-24.

[5]王蕾,王芳霞.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0-86.

[6]Nicholas Bagley,Richard L. Revesz.Centralized oversight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J].Columbia Law Review,2006,106(6):1329.endprint

2.3 监管机构的组成

监管机构的组成与安排主要涉及部门间的权利分配。建筑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下设的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同时也缺乏一个针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机构来监督监管者。

①“监管监管者”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需要进行内外审查与协调,对内协调主要是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不仅是保证规章制度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是对部门间的一种有效协调;对外协调则是听取专家、利益相关方等人员的有效意见。该机构主要是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审查、协调相分离,以此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客观与有效。

②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独立”。监管机构与操作人员都是基于监管政策、市场规则的机关,不论是政策的执行、许可证的办法与惩罚措施的实施等,都是为了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以保护建筑市场不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2.4 监管工具的形成

建筑市场监管的目标是为了进行监管改革,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现行的监管研究不仅有监管方法的研究,从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到监管信息系化的推广,还有监管手段的相关研究,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但是还需要对于监管工具进行有效研究,即建筑市场监管的影响评估分析,OECD国家将其称之为RIA(Regulation Impact Assessment)。这主要是针对监管效果的有效分析,不仅反映了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规则遵守现象[5]。另外,还有建筑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监管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成本和获得收益,还要分析规章之间的矛盾以及规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5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

建筑市场监管影响评估分为事前与事后两个部分,事前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前,对其预期的影响进行相关评价,事后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后对其现行的实际影响进行的相关评价[5]。由图1可知,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是建筑市场失灵,进而进行建筑市场监管。政策、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要经历制定、修改与协调、事前RIA分析、颁布、事后RIA分析等阶段,通过不断地RIA分析,对监管政策、监管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而修正方案,事前RIA分析是监管政策、制度颁布的依据,事后RIA分析是为下一步监管方案的决策提供信息。当建筑市场渐渐运行正常,则要放松监管,当建筑市场再次出现失灵状况,则要继续进行建筑市场监管。

图1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图

3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建筑市场必须进行监管,且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等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规章制度、行动计划与监管措施;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监管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最后分析构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的流程框架,以为建筑市场监管决策与评价提供思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论行业协会在市场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条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沙凯逊,宋涛,赵锦锴等.从非对称信息看建设市场的整顿和规范[J].建筑经济,2004(1):82-85.

[3]邓小红.寻租理论下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114-116.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6-24.

[5]王蕾,王芳霞.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0-86.

篇5: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摘要:对新形势下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新形势

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根本利益。国家非常重视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并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列入法律法规和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李克强总理2011年到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视察时指出:“我国国土广袤、海域辽阔,测绘地理信息事关拓展发展空间,事关国家安全。”

1国家重视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

1)国家法律明确要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年修订)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控体系,并加强对地理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2)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中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重要职责。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中规定自然资源部关于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职责是“负责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负责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负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负责测量标志保护。”自然资源部下设机构中,承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的地理信息管理司的职责是“拟定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政策并监督实施,负责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和测量标志保护,审核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负责地图管理,审查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监督互联网地图服务,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协同拟订界线标准样图。提供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指导监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2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面临新形势

1)测绘地理信息处于更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新环境。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入到数字化、信息化阶段,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测绘地理信息在开放、共享的网络环境下,可控性大大降低,监管难度更大,数据安全和保密形势更加严峻。2)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呈现广泛化、在线化的新态势。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广泛服务于社会各领域,自然资源部倡导建设各级共享交换平台,测绘地理信息为共享交换平台提供越来越多的在线服务。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从服务器存储、切片、提供在线服务,所经历的环节增多,接触人员呈现广泛化,在线服务不可避免地面临数据流转、传输、处理、存储的风险。3)国家机构改革的调整使测绘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新变化。国家机构改革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撤销,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整体并入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与国土、矿产、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信息结合更加紧密,测绘地理信息涉及面更深更广,需要重新审视测绘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并及时调整监管策略。

3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中面临的问题

1)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缺乏配套实施的行政规章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条例》是从总体原则方面对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提出要求,作为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履行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职能的法律依据,但在新形势下,缺乏专门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行政规章对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2)当前国内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储备无法应对互联网和信息化环境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和冲击。测绘地理信息处于更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新环境,数据安全和保密形势更加严峻,这对测绘生产、保管和应用过程中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大大提升,然而目前国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较弱,很多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都未掌握自主产权,依赖国外进口,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测绘地理信息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安全性,容易被国外生产厂家所留有的技术层面的“后门”所威胁。3)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缺乏自主性技术支撑。由于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技术是一种跨专业、多方向的技术,仅靠人力很难全面排除测绘地理信息的安全隐患,必须依靠先进的监管技术来实现安全隐患的扫描、分析和解除,但是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软硬件的研发还处在初步阶段,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缺乏自主性的技术支持。

4当前构建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

1)尽快出台配套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专项行政法规,做好制度保障。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行政法规,明确监管对象和手段,对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保管、利用单位在生产、持有、获取、利用、保管环节进行有效统筹、监管;同时根据规章加大对泄密等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真正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从法律规章、政策保障上落到实处。2)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内部联动和外部联动。内部联动是履行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中,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联动,将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和测绘资质审查、测绘成果汇交、测绘产品质量检查、测绘诚信等整合形成内部职能有效组合,提升执法的能动性。外部联动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与国家应急、保密、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联动,通过联合行动,实现联合执法、联合排查、联合监管,提升执法的深度和广度。3)监督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保管和应用环境的保密和安全防护的实施。①鼓励生产单位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排他性的身份识别技术、信息监测与检测技术、安全评审技术、测评技术等。与此同时,要充分推动具有自主产权和技术研发的地理信息产业,充分保护已有的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②要求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保管和存储中的环境和安全防护软硬件配置,确保测绘地理信息在保管过程中的安全。③推动建立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中的安全锁、水印以及加锁技术应用,提升后期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使用环节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4)引进先进的安全监管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采用先进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技术,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申领、使用、销毁全应用过程的安全防控及追踪系统,通过捆绑技术、内网监控技术、网络爬虫技术、对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整体全局监管,保证整个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稳定、有效。

5结语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部分,事关国家安全和全民利益,应尽快构建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使测绘地理信息更安全地为国家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家骐.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探讨[j].测绘工程,2015(7):73-75

[2]周鸿昌,吕雁华.国外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2015(11):115-118

[3]邹成勇.试论地理信息安全行政保护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10):106-107

[4]赵晖.构建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体系[j].学海,2016(6):5-11

[5]朱长青.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信息安全,2017(3):62-65

[6]孙威.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协调机制初步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6):5-7

篇6: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的认识

一、水利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为了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的有效监管,近年来,各地都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方法、监督手段和保廉措施。但是在水利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监督管理等环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一是项目投资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项目开工后,有的从地方利益出发,不是努力节约投资,而是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从中截留工程资金,造成极大浪费。二是前期深度不够,概算、预算、决算差异大。有的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建设中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缺乏监督和严肃性。三是对项目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查处力度不够。四是招投标活动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有的工程是先建后批,不公示,不招标,留下管理漏洞。有的不按法定程序开标,非法交易,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投标,以弄虚作假方式骗取中标等,致使水利工程建设这一国家和政府财政性投资热门领域成了一块“唐僧肉”。因此,加强对上述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建立行之有效的防范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尤为迫切。

二、防治水利行业商业贿赂,必须创新工程项目监管机制

反腐倡廉服务经济建设要找准“切入点”。水利重点工程项目保廉体系建立,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个体系至少应具备有力的约束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赏罚严明的奖惩机制等四个机制,使工程项目从立项、招投标直至完工的整个过程,都受到监督和制约,最大限度地确保水利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和廉洁。

(一)民主决策,构建工程项目权力约束机制。一是坚持科学的项目论证决策程序,建立公开的审批程序,尽可能减少审批的自由载量权。制定规范化的招投标程序,严格评定专家资格认定。二是规范有形建筑市场,促使有形建筑市场与行业招投标管理机构、招投标代理机构分离,破除地方封锁和行业保护,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市场,避免“说一不二”的部门权力垄断造成的腐败现象。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工程决策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实行民主协商决策,不搞“一家言”。作为单位一把手,要主动接受监督,树立廉政意识,端正民主作风,在项目招投标、工程预结算决策上集思广义,博采众长。

(二)阳光操作,构建重大项目规范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程序化、制度化的造价审核管理模式。科学编制设计概算,不得留有投资缺口。设计概算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二是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凡具有经营效益的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应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由项目法人负责筹款、还贷,组织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招投标的关键是要严格按程序办事。例如,宜都市在九道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招投标运作,整个招投标活动按照国家、省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在市政府政务公开中心的指导下实施。参加投标活动的投标单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在有市监察局、宜昌市业务部门的监督下,由省水利厅组成的专家组认真评审,从6家施工单位中择优选定了宜昌市水利水电工程团为施工单位,葛洲坝工程监理事务所为监理单位,并经市公证处依法公证。九道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当年被列为全国248座务必脱险的整治项目之一,用的是国债资金,每一分每一厘都要用到实处。宜都市水利局作为业主单位,在招投标结束后,及时成立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的工程部,常驻工地,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复核、检查,保证了工程计量支付的准确性。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严格按《监理实施规则》运作,该返工就返工,针对设计、业主、施工、监理四方联合办公中容易出现“断档”的问题,坚持实行分级检查制度,即施工班组自检自查、施工单位专检人员初检、监理工程师巡检、项目部复核。

(三)加强监督,构建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推行重要事项公示制度。主要是中标公示和竣工验收公示制,将群众关注和法定的几个重要指标,如实通过媒体公开,让社会知情,请公众监督。比如宜都市在茶店堤防崩岸治理、大溪水库灌区配套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均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由监理督导、政府督查、人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二是依靠群众监督。水利点多面广,很多工程是分散到一乡一村甚至一家一户,达不到招投标要求的标准。加强这部分工程管理,就要充分发挥“群众雪亮的双眼”监督工程规范运作。比如宜都市在实施国家人口饮水项目中,为了确保一家一户的水窖工程质量和公平

公正,一律实行公开公示,让老百姓知道项目建设情况,不仅保证了施工环节到位,工程质量优良,而且建设成本得到较好控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也顺利拿到了国家发给他们的补助款。二是积极探索新机制,抢占主动权。水利项目人人争,建时一笔糊涂帐,建后工程无人管,是基层多年来存在的一个弊端。为了解决建管脱节问题,宜都市在实施国家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行“群众参与式管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业主负责、工程招标、质量监理、群众参与和合同管理,把工程招标、原材料采购及经营管理自始至终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确保工程建设与管理公平、公开和透明。比如姚家店乡黄莲头村安全饮水项目,计划解决250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需铺设管网36.7公里,新建200立方米水池1个,安装提水机组2台套。投资10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5万元,群众自筹61万元。项目办好了,就是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反之,劳而无功,劳民伤财,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为了保证水源质量,通过群众开会同意,充分利用城区自来水厂,通过辐射和延伸供水管线,加压输水到农户。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宜都市政府批准减免水资源费和附加费,与供水公司达成0.8元/m3的供水价格协议。为了保障工程后期管理,通过公开竞标,产生经营业主。该村村民罗池荣以3.8万元竞价取得经营资格,并与村委会签订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合同。3.8万元作为实现工程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保证金。工程提水泵站、供水管网、水池三个标段的基建工程全部按规定招标。不仅让群众满意放心,还解决了水利工程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为国家饮水安全项目上了建设与管理的“双保险”。三是实行四项监管制度。即重大项目稽查制度、审计监督制度、财政监管制度和行政执法监察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发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宜都市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规划中,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管理的规划科学实施,都按照设计、业主、施工、监理“四制”要求,确保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

(四)明确责任,构建赏罚严明的奖惩机制。一是建立廉政责任制度,将水利项目的保廉责任落实到各地、行业部门和项目。宜都市明确要求分管领导和水利、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水利工程建设到哪里,抓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落实到哪里,实行“一岗双责”。水利部门制定了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由局主要负责人与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同时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对机关科长以上干部、二级单位“一把手”20人都建立了廉政档案,严格实行大事报告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层层落实,促进了各项水利健康良性发展。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工程质量主管部门行政领导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宜都市在实施国家饮水项目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国家补助资金到农户,市水利部门与工程所在乡镇负责人签定责任状,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对验收合格的水窖兑现国家补助资金,不合格的坚决返工,并由当事人承担一定经济责任。三是建立廉政激励制度,对在水利工程项目保廉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使水利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四是加大对腐败惩治力度。加强对项目管理和建设单位领导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和职务犯罪的预防。定期对重大项目进行廉政预警测评、民意调查,并开展专项举报和投诉,形成测评保障网络。

三、深化廉政、自律宣传教育,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把坚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保廉体系的思想基础,常抓不懈,制定活动方案,由纪检组逐项按方案抓落实。二是坚持上好党风廉政教育课,定期召开党风廉政教育讲座。通过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使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宗旨和意识,树立廉政勤政形象。三是加强党员个人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学习型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时刻做到自警、自觉、自律。

上一篇:写汉字的作文下一篇:论班级的分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