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分析反思

2024-04-23

《乡愁》教学分析反思(精选12篇)

篇1:《乡愁》教学分析反思

为之紧张而忙碌的教师教学大赛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变得轻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众多可以带给我启迪的老师们,在看到他们精彩的讲授过程之后,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值得我去认真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它就像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又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捧着课本,读着诗歌,我试着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然而我的思路产生了偏差,幸亏有各位老师的指导,她们告诉我:诗歌,重在品读,这让我对我的思路有了新的定位。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怀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1、选篇时犹豫不决,左右为难,虽然很多老师都提醒我《乡愁》很难把握,很难讲,我犹豫再三,本着想挑战自我的思想,定下了此篇文章。但在准备过程中我就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挑战是需要实力、需要底蕴、需要创新的。虽然最初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却越来越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路严重受阻,不知道该如何把握《乡愁》这篇短小而经典的诗歌,经过几天痛苦的挣扎和多方面的征询意见,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准备着!虽然查阅了很多资料,却始终找不到最佳的讲解方法,直到讲课的那天,我还在思考每个预设问题的问法、环节的设计等,这样的心情,也使我在讲课当天没有足够的自信从容面对课堂,反而觉得自己各个环节的连接都不是很顺畅。

2、从未离家的孩子对“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学生对台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不到位,语言较匮乏,没有使学生感同身受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3、课件的画面设计很美,图片画面也较多,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有些画面只是一闪而过,白白浪费时间去准备了那么多。而且,还忽略了讲诗歌重在品悟,直观的图片应该少用,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品悟诗作,感受诗歌的朦胧美。

4、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很多,但没能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还是以老师包办代替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

5、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适当的评价,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而我却很少给出评价,只说一个“好”字,便不置可否。

6、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投入到诗文当中,没能用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7、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朦胧美,而这样的朦胧需要学生去用心品味,细心感悟,本节课我没有指导学生深刻品悟诗文,反而教条的分析讲解,没有给学生更多空间去品味,以至于学生对诗歌理解不够深。

虽然大赛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完善自己,尽量避免此次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2:《乡愁》教学分析反思

《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这节课上,我采用“听读、朗读、品读、仿写”四个环节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象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因为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活动任务三就是引导学生创作诗歌,仿写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写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重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真切的体验。

有了前两课诗歌学习的铺垫,孩子们读诗、品诗、写诗的热情很高,但是“热闹”的课堂结束了,孩子们的诗歌学习真的提升了吗?我不禁反思自己,通过静心梳理,归纳问题有二。

表面接受新教材,课堂实际还是“老套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 “活动探究”单元,那么我们的重心就是引导学生去读诗、品诗,而我则喧宾夺主的忽视了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就连最简单的作者简介也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出示。

课堂角色“狭隘化”。品析诗歌内容时,在情感升华这一环节处理上,过于心急,答案不是引导学生慢慢领悟出来的,而是自己半推半就给出来的。在评价学生创作的诗歌时,评价语言缺少感染力,没有给学生以提升的空间。再者,填空式的提问,没有任何意义,没有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篇3:《乡愁》教学分析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桂花雨》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 说教材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与第三单元其他3篇课文都是“抒情”为主题的散文, 主旨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浸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桂花雨》注重叙事, 在叙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 再现淡淡的乡愁。本文以“桂花雨”为题, 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XIAOXUE JIAOXUE YANJIU念和挥之不去的乡愁。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感受作者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

二、以人为本,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一般关注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本文的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 而对文中散落的思亲怀乡之情则缺少情感体验, 品读时缺少一定的深度, 无法触及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 本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抓住文本的精要内容, 点拨、引导学生去静静阅读、细细感受, 让学生从浓浓的花香中体悟淡淡的乡愁。

三、紧扣文本, 说方法

教法:1.角色体验法:感知人物的内心, 加深理解和感悟。

2.想象教学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情境创设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学法:以读促思读写结合。

四、遵循文本, 说过程

1.偏爱是花香

教学开始先运用白板遮挡功能逐一出示一组词语:“笨笨拙拙香气味儿姿态迷人香飘十里前后左右茂盛 沉浸”让学生读一读,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理解表达出来。然后再出示说话练习:因为 () , 所以我最喜爱桂花。学生口头作答。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一组对桂花外形、花香描写的词语, 同时完成说话练习。引领学生明白了解, 桂花吸引作者的不是树、不是叶, 更不是花, 而是那迷人的花香。

2.乐在摇花中

体验“摇花乐”即教学第三自然段, 也是本次的教学重点, 下面将分自读品悟和交流分享两大环节来进行教学。

首先自读品悟, 出示自学要求: (1) 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句, 体会作者的“摇花乐”。 (2) 将关键词句多读几遍, 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维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本环节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品味, 真切体会那份乐趣。

其次是交流分享, 分三个场景进行教学。

场景一:摇花前, 感受我的“迫不及待”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流, 白板相机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 没开足, 摇不下来的。”抓住一个“缠”字, 通过偏旁的认识、理解以及学生反复朗读, 真切地体会“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是多么急切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场景二:摇花时, 感受我的“欣喜若狂”

教师引用过渡语:“哎呀, 不好, 天要下雨!阴云密布, 云脚长毛。学生, 我们提前摇桂花啦!听到这消息, 你会怎样?”巧妙引入“摇桂花”。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源自文本, 既能创设课堂情境, 引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又与文本浑然一体。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住“帮着……铺;帮着……摇”两组动词, 以及作者的语言描写和连续三个“!”来体会作者的“欣喜若狂”。接着, 教师运用诗意的语言:“你抱着桂花树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像轻柔的雨丝, 夹杂着迷人的香味, 落到了你的头上、脸上, 有的溜进了你的脖子里。你高兴地仰起脸, 香喷喷的桂花落到了你的脸上, 这时你想说些什么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走进了作者的回忆, 共同感受了这份飘香的花雨。为了更好地将作者的这份回忆再现, 此处播放摇桂花的动画片段, 配上欢快的乐曲, 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让学生共同朗读摇桂花的部分, 让作者清新的文字在学生心间流淌, 让那缤纷的桂花雨也扎根在学生的记忆中。

场景三:摇花后, 体悟父母的“乐在其中”

教师引用过渡语:“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 闻着这浓浓的桂花香, 快乐的又何止我一个?谁也体会到了快乐?”既引出下文又提出思考。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父亲点上檀香, 炉烟袅袅, 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大发, 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你从哪里看出父母的乐在其中?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圈画关键词, 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 都融进了父亲的诗中。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关键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真切感受桂花给作者一家带来的乐趣, 而吟诗也仅是父亲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 教学中只需引领学生感受这份“乐”, 无需拘泥于理解诗意。

3.乡情融花间

课文学到此处, 学生已从浓浓“花香”中读出了“乐”, 读出了“甜”, 那是留在作者记忆中美好的情思。而第四自然段的描写则表达了一份萦绕在心头散不开也忘不掉的乡情。

出示:“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如何让四年级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怕是很难。在这里我用了引读的方法:俗话说得好, 好花不常开, 再好的花都有谢的时候, 为什么这里的桂花全年都香呢?原来是勤劳能干的家乡人在摇落桂花以后, 全家动员, 先 () 然后 () , 再 () 。桂花晒 干了就 ()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 , 可以 () , 过年时还 可以 () 。每年, 母亲总会把摇落的桂花分送给村里人。大家还会把自家做的桂花食品互相赠送给邻居、友人……你吃着我做的桂花糕, 我品着你泡的桂花茶, 此时除了一缕淡淡的桂花香,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引读—感悟的方法替代了教师单一的讲授、解读, 既很好地开展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 又引领学生感悟到了比花香还浓郁的乡情。

4.乡愁更情浓

简单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 及“外地的桂花”就是指著名的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指导学生朗读、体悟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母亲说的, 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联系上文的学习,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而对于外地的桂花是否香?旧宅院的金桂又为什么最香?而作者为何多年之后又独独还记得母亲的这句话等问题, 四年级学生是无法想到的。而这也是我们真正走进作者内心深处的障碍。于是在教学中, 我尝试补充了作者的简单经历, 期待能帮助学生在此处读出深意。

此刻, 学生的情正浓时, 直抒胸臆是最佳时机。先出示一段小练笔:他乡的桂花再香, 也香不过家乡的金桂 ;他乡的山 再秀 , 也 () ;他乡的 () , 也 () 。和着悠扬的乐声, 让学生在纸上静静倾诉。之后伴着音乐进行深情交流。紧接着再出示:正如杜甫诗中所说“月是故乡明”。故乡的一草一木, 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对亲人的思念。母亲如此, 我也一样。每到这时, 引读:最后一段。

最后出示:爱家乡的桂花, 其实就是爱 ( ) 。

【设计意图】对于文本的解读, 不单单是我们教师自己, 更要考虑到我们的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性格、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教师只有和学生一起努力去阅读、理解、寻找文本中的聚合点, 引导学生去思考, 这样才会把文本变为真正的知识, 学生能够悦纳的知识。此处小练笔的设计就是尝试让学生与作者的思绪进行碰撞, 内心进行交流。尚处在父母呵护下, 从未离开过家的学生也许无法真正理解作者那抹不去、挥不走的乡愁, 但通过这样一种思考、内化之后的倾吐, 学生与作者心的距离应该近了。我想也许有学生在若干年之后远在他乡时, 也会想起琦君美好的童年回忆。

5.最甜童真时

这是本堂课的最后环节, 教师一段优美的结语归纳文本, 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深情朗读文本第3~6自然段, 再次重温作者的童年回忆。

最后出示作者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的一段话: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 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 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 像花木草树似的, 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 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 忘掉童年, 忘掉故乡, 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 此生永不再写, 然而, 这怎么可能呢?

希望学生读了这段话, 课后记录下自己内心的丰富感受。同时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 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书。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鲁迅的《朝花夕拾》,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愿学生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拓展阅读是以语文教材为核心, 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一种阅读。它能解决语文学习中“多读”的问题, 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课堂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从节选课文扩展到整篇文章;从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他文章。把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效延伸扩展到整个阅读教学中来。

五、点睛之笔, 说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 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板书应该一目了然, 言简意赅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思路及重难点, 折射出作者的精神世界。板书如下, 既体现文本的思路又归纳写作方法:

12. 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

篇4:《乡愁》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读环节,激发创新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导读环节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欲望。

课前,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独立试读,自己解决问题。我总是在上课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新学法,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独立阅读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二、探究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教学《乡愁》。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我都予以肯定。老师只作适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像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赏析环节,强化创新效果

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后,就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乡愁》的作业设计还是要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这也是对诗歌教学的延续。

我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赏折性理解:你认为诗中最精彩的是哪一节?为什么?(2)赏析性朗读:你能把你最喜欢的章节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3)赏析性绘画:你愿意为诗中的一节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4)赏析性表演:你能根据诗的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来表演吗?(5)赏析性作文:你能模仿诗中的一节写一段文字吗?

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并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篇5:乡愁教学反思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一读,自由读,读出重音,停顿,注意语速、语调,感受诗歌。二读,听读,模仿读,学习名家在朗读时,朗读技巧的运用,以及如何用声音表现诗的感情,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

“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有的同学写到;“将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在上头,祖国在下头。”有的写到:“将来啊,乡愁是一架长长的桥,我来这头,大陆去那头。”……他们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自己对两岸统一美好期盼,比喻形象新颖。

在这节课里,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 导语可设计得诗意些,让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氛围中。

2、试课件太晚,以致发现了问题,来不及解决,下载的朗诵视频没能播放。

篇6:《乡愁》教学反思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诗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数、句式上基本一致:“……(时间状语),乡愁是……(作为意象的具象化的‘乡愁’的载体),我在这头,……(具体的‘乡愁’的对象)在那头”。一气呵成,回环往复,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叹,余音缭绕,历久弥笃。

诗歌在语言上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的形容词,用来修饰中心意象,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篇7:乡愁教学反思

学生们经过xxx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与悠远的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从诗歌的意蕴,还是诗歌的形象上,都没有古代诗歌细爵起来津津有味,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即在诗歌领悟的过程中,给原有的情感加上学生个体情感因素,把诗人的情感变成学生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才算学会了。因此,现代诗歌怎么教却是长期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教了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我仿佛在迷雾中见到了曙光的端倪。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碗扯不断的面条,一锅红红的火锅,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篇8:艺术歌曲《乡愁》的创作特点分析

一、艺术歌曲《乡愁》的创作

(一)词作家生平

余光中(1928-),中国文学家。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的台北故居,余光中写下《乡愁》这首诗。

(二)曲作家生平

李海鹰(1954—),中国作曲家,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李海鹰以诗作《乡愁》为基础创作的艺术歌曲《乡愁》,曲调鲜明,旋律舒缓,又是电视剧《闽南名流世家》的经典名曲,经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饱满深情的演绎,成为作曲造诣和传唱度都很高的一首艺术歌曲。李海鹰曾为《黑冰》、《外来妹》、《刑警本色》等等电视剧创作过主题曲,还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曲子,像《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等。

二、艺术歌曲《乡愁》创作特点分析

艺术歌曲是声乐创作的一种专门的体裁,起源于西方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之初,艺术歌曲就在很高的起点上得到发展。艺术歌曲通常具有极富代表性的特点:诗与音乐的融合、歌词创作的严谨、旋律伴奏的一体、演唱技术的规范以及表演形式的固定。

(一)歌词置于文学语境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审美,具有异于其它的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作曲家善用文学语言的可解性优势,使作品与听众间架起沟通和欣赏的桥梁。

诗作《乡愁》内容上展露作者自己在大陆的记忆更多,小时的一枚邮票、长大后的一张船票,以至于后来的的一方坟墓,都将诗人自己的故乡愁思予以寄托,渗透进浓厚的情感因素。在意象的选择上,跨越时空的思念分别寄予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构思奇特、独辟蹊径,极富现实主义的色彩。从记忆的迁移,再转置情感的归属,都展现了诗人内心对故土的极度思念,甚至是渴求。

(二)歌曲曲式分析

《乡愁》采用单二部的曲式结构,旋律总体上是七声音阶,却又有别于传统民歌,利用民歌素材提炼出来的音调,质朴中透出新意。其情感抒发的流程是先抑后扬——A段的基本格调是平实的叙述,然后由钢琴过渡,引出激情爆发的B段;第二遍的B乐段采用多次反复,并在伴奏上选择钢琴大量的音域跨度相当大的长琶音和小提琴近似人声的歌唱性旋律共同配合,把全曲的情感抒发推向最高潮。

三、结语

篇9:《乡愁》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概念的写法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爱国的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达抽象概念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并了解写作背景(借助大屏幕)

1.由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导入思乡这一主题

2.由作者的经历导入对作品成因的分析

二、朗诵诗歌

1.范读欣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赏析全诗

1.引导学生讨论读过全诗后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可以从各个方面谈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写法

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你体会最深的一种离别之情。邮票——母子别;船票——夫妻别;坟墓——生死别;海峡——故国别(同时大屏幕展示四种离别的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

时间: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现在啊。

空间:在这里——在那里;在这头——在那头;在里头——在外头;在这头——在那头。

4.引导学生理解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前三个意象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愁,这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是人性化的思念,后一个抒发的是对祖国的思念,暗含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是作者感情的升华、诗歌主题的深化。

5.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诗歌语言浅显,善于运用叠词,恰似轻描淡写的语言和叠词的反复运用折射出诗人强烈的思想之情。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表达的感情委婉含蓄而深刻。

四、拓展练习

1.用“乡愁”造句,加深对乡愁这一主题的理解

2.说出有关思乡的名句及其经典歌曲

五、结语

这首诗歌以时空的变化和作者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运用具体形象可感的事物把濃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虽然文字浅显,但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映射出我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和魅力。

六、在歌曲《故乡的云》的播放中结束

篇10:《乡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诗运用形象化手法所表现意象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较有感情的朗诵本诗。

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积累思乡的对联。

情感目标: 体味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乡愁,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感悟诗歌主题,深化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象,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想: 自古以来乡愁为游子永恒不变的情结。关于乡愁的古诗词及对联更是不胜枚举,教学本课适当的插入对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对联的内容更是课文主旨的有力佐证。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抱影无眠 唯落魄时 梦归何地

凭栏不语 最伤心处 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愁,是游子深切思念家乡挥之不去的情愫。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学生回忆相关诗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打风吹,每阵西风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就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有幸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品味那浓浓的思深深的愁。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

余光中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于台湾。他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的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相思之苦,如鲠在喉,余光中在台北仅用20分钟便写下了绝唱《乡愁》。正所谓“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

三、朗读指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强调:在读的时候,揣摩一下怎样才能读好。)

2、指名读(强调:认真听,指出他的朗诵好在哪儿,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学生评价,并引出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①语速——稍慢

②感情——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呢? ③重音 ④节奏(重音和节奏以第一节为例,引导学生把握。)】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3、教师范读(配乐)

(强调: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诵者要象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能吸引人,打动人。)4自由读 指名读(配乐)

(强调:朗读的情感基调要和音乐相得益彰。)

四、含英咀华

1、“越鸟巢南枝,池鱼思故渊”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确: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愁绪在诗中弥漫,诗人在四个人生阶段又因河而愁?

板书: 明确:少年时 ——邮票——母子分离

成年后 ——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啊 ——坟墓——母子死别

而现在 —— 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思维火花:古诗词中以实物写无形愁绪的名家名句探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确: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4、“百年眷念波千叠 一片冰心月九垓”四个人生阶段,作者分别选取了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学生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邮票:少小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第一节写的是母子生离之愁,鱼腹雁足,此愁尚可聊加慰藉。(思念母亲情切切,感怀母爱意真真。

眷恋以往心潮涌,梦吟诗赋化忠魂)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船票承载着劳燕分飞的新婚别愁。君问归期未有,何当共剪西窗。绵绵无期的相思之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情未了,幽曲夜难眠。)

坟墓:少年也好,成年也罢,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都再也无法叩开这一方小小的坟墓,都无法连接这阻隔的阴阳。本节写母子死别之愁,阴阳路殊,此愁已是永恒的憾恨。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海峡: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如银河无法逾越。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瀑布直落心田,横溢四处,又如悲歌吟唱,震撼读者的心肺。诗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5、这四个对应物有何共同之处?

明确:这四个对应物,都显示了漂泊、隔离、绝别、可望而不可归的离愁别绪。

五、朗读感悟

齐读,感悟乡愁主题,试着创作思乡对联,或者交流思乡名句。明确:思家恋乡爱国

师生交流:对联:仰头望月思乡冷,俯首吟诗觉夜凉

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李苦禅

魂牵梦绕出生地 朝思暮想父母恩(自创)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余光中

六、能力迁移

四节诗都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请学生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如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

(独立小桥,人影不随流水去 孤眠旅邸,梦魂常逐故乡來。)

七、推荐阅读余光中《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八、师生共同朗读(配乐)在诵读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首传世之作。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因此学生对这篇诗歌钟爱非常,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而它溶哀愁于物象的本领,更值得我们潜心揣摩。

对于诗歌教学,要略讲,要多读。中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阶段,不去鼓励学生背诵,是十分可惜的事情。诗歌宜藏不宜露,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会明白诗歌的主旨。尤其对于现代诗歌来说,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再给予适当的激励,背诵就不会是苦差使,而会变成快乐的事情。

对于文章的艺术、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教师再简要地引领,经过学生的思考、领会,要把握它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背诵诗歌是学习诗歌的前提,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在今后新诗的教学中一定要好好把握。

篇11:余光中乡愁教学反思

一、用音乐创设情境,可将听课者的情感因素,融入对诗歌的理解体会。

开课前,感情深沉,震撼人心的思乡歌曲,将听课者带入思乡情境之中。指导朗读时,凄婉幽怨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诱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深情投入,为体会诗中深刻的蕴涵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讲解要深情投入,联系实际,使听课者与作品,与讲课老师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讲课时深情投入,无论是诗歌导入,指导朗读,教学语言,都恰倒好处。当谈到游子的乡愁之深时,我联系实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体会身在他乡,连亲人最后一面也见不上的游子心情。真正体会诗中所写“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情景。动情之处,潸然泪下,打动了所有的听课者。真情的流露使所有的人与诗歌产生了共鸣,受到了心灵上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法设计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体现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在介绍写作背景时,我随机应变,让评委朱校长来介绍70年代初台湾与大陆的有关情况,这一举动,令所有的人深感意外。但很快,所有的人都放松了刚开课时的.紧张情绪,[包括评委,学生以及执教老师],一下子拉近评委与同学们的距离。然后教研室郭主任的介绍有关情况,本课的教学在大家都全情关注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开始了。[当然这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这样]

在学完诗歌后,我安排了对比阅读,赏析另一首《乡愁》。之后,让本诗的作者----初二、十班的王锦同学谈自己的创作思路。这一举动,又使得全场为之震惊!如此寓意深刻而又意境悠远的诗歌,作者竟是身边的同学!每个同学都在欣赏与羡慕的心境中听完了王锦同学的介绍。对《乡愁》一诗的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理解了台湾诗人那种对家乡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同时安排诗人其他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在赏析诗歌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诗歌的朗读体会,对诗歌内涵的把握,学完诗歌的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但限于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幽怨的,因此可能不会出现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但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感情蕴涵。

四、板书设计富有创意,会增添课堂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加深印象。

篇12:七年级语文下册《乡愁》教学反思

讲完一节公开课,坐下来静静沉思,有许多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地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源远流长,就像是一个蹒跚走来的老人,有过青年时的梦想,中年时的繁荣,老年时的深邃。诗歌的形象大于思维,寥寥数语总是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深情。学生们经过八年九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与悠远的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从诗歌的意蕴,还是诗歌的形象上,都没有古代诗歌细爵起来津津有味,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即在诗歌领悟的过程中,给原有的情感加上学生个体情感因素,把诗人的情感变成学生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才算学会了。因此,现代诗歌怎么教却是长期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教了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我仿佛在迷雾中见到了曙光的端倪。

上一篇: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下一篇:《浮生六记》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