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重点

2024-04-29

乡愁教学重点(精选8篇)

篇1:乡愁教学重点

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D.切己体验法。在学习课文语言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语感。

篇2:乡愁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过程与方法

运用品读诗歌的已有知识,从多角度理解诗歌,以培养学生鉴

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鉴赏诗歌

难点学习本诗的写法,自写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点拨法创作理解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照本期语文教学的程序,课前背诵古诗引入

相见欢黄鹤楼

二、展示课题《乡愁》

三、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四、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运用品读诗歌的已有知识,从多角度理解诗歌。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4、学习本诗的写法,能够写作诗歌

五、新课

A:朗读诗歌

朗读技巧提示:语气语调舒缓深沉,感情思念而又忧伤,语速稍慢,

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

(自由朗读,听读,自由朗读,齐读)

B:理解诗歌(我们理解诗歌,可以从哪些方面或角度去理解?)

合作探究,交流意见后学生漫谈从哪些方面理解了诗歌的哪些内容。

(学生漫谈时,老师适当地补充)

六、小结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1、内容方面;2、愁的内涵

七、主旨升华:改写最后一小节

例:而现在,乡情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你来这头,我往那头

齐读所改的诗句后,再读背全诗,看谁背得最快

八、再次回忆本诗的构思技巧

作者写这首诗,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乡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九、学生自定一个主题或一个内容,自由作诗

十、作业: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发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课后作业四)

思彬

篇3:《乡愁》的情景教学法

这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新诗歌单元, 第一次真正学习新诗歌。计划安排一课时, 以学生活动为主, 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习时让学生朗读课文, 仔细品味, 体会感情, 同时穿插“学法”加以指导,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的

1. 情感目标:认真感悟作者的思乡爱国之情。

2.认知目标:学习用形象表现抽象 (即意象) 的写作方法。

3.美育目标: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三.课文重难点

1. 重点:感悟诗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2. 难点: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 即意象的体悟。

四.教学过程

1.情景性导入

师:上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抒情歌曲《故乡的云》, 听完后请大家说说这首歌表达了歌者什么样的感情? (画面上, 天空漂过淡淡白云, 歌者疲惫忧伤的眼神及深情的召唤:“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歌曲打动了每个人的心,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明确:它唱出天涯旅人对故乡深深的眷念之情。

师:这首歌的演唱者费翔祖籍大陆, 出生于台湾, 当时台湾当局不顾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 一意孤行, 鼓吹两个中国, 并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问里, 切断与大陆的一切联系, 甚至邮电往来, 结果导致无数家庭一朝分离, 便从此生死两茫茫。费翔的母亲与外祖母也是其中之一, 而这样的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在当时的台湾比比皆是。正因如此, 诗人余光中创作了曾引起海峡两岸人民强烈共鸣的《乡愁》。 (自然引出课文)

(情景性导入功能:用一首优美抒情的思乡歌曲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 自然引出此诗的创作历史背景, 调动学生感情, 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热情和鉴别人间善恶美丑的欲望)

2. 情景性导入的再次渗透

整体感知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配乐朗读, 并请大家说说对这首诗的感受。 (边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边朗诵课文, 听完后请学生自由作答)

明确:余光中生长于南京, 求学在厦门, 最后却被迫长期飘零于孤岛。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怎能让他不哀愁?不忧伤?让我们带着他的哀愁与忧伤齐读这首诗。 (读时指导学生对节奏、重音的把握)

师:不知大家留意这首曲子没有?它叫《思乡曲》, 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作品。马思聪早年留学法国, 解放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 在广州音乐学院任教。在“四人帮”横行期间, 饱受凌辱, 被迫流落国外, 其一直渴望回到祖国怀抱, 但终因重病缠身, 抱撼而去……。可以说《思乡曲》正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写照。而华人对祖国家园所特有的这种执着与眷念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鸟飞反故乡, 狐死必首丘”, “兽犹如此, 人何以堪?”有没有谁也和着这首曲子为大家表情朗诵一遍? (学生们自读准备后纷纷举手, 课堂气氛活跃)

(情景导入法继续渗透功能:马思聪及《思乡曲》的介绍, 不仅沿续而且加重了学生对思乡主题的理解与体会, 再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加上绵长忧伤的小提琴曲, 学生几乎能触摸到诗人那呼之欲出的感情律动, 并一品诗人的思乡之苦, 起到了整体上把握诗歌感情的作用。)

3. 重难点突破

学习指导

师:说起乡愁, 不只今人, 古人因交通不便, 也是“识尽愁滋味”。大家能回忆几首有关乡愁的古诗吗? (学生答)

明确:有《静夜思》、《回乡偶书》、《黄鹤楼》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说到《天净沙·秋思》, 大家马上能想到落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心中无限凄凉的断肠情怀, 情中景寓, 景中含情, 这便是诗歌的意境 (板书) 。

这种意境主要由诗中具体形象传达出来, 如:枯藤、老树、昏鸦……而这些能把看不见的情感化为可见、可触的事物就叫意象 (板书)

师:大家要想真正领悟一首诗的意境美, 就要从找意象入手并加以体会, 请大家找出《乡愁》中的意象。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板书) 。

师:这些意象分别伴随在诗人的哪些成长阶段?又让人联想到了什么?并由此让你体会到诗人与亲人间怎样一种感情?

(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很快答出, 并对第二个问题很感兴趣, 能畅所欲言, 再水到渠成的总结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明确: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板书)

(在学生描述过程中, 老师补充一.二节内容)

师: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板书补充出第三小节的板书内容。 (学生演板极有可能将“我→坟墓←母亲”连在一起)

明确:如果儿时、青年时与母亲、妻子的分离只是短暂的, 可以用邮票和船票联系, 还有聚首的那一天, 那“坟墓”则让人们阴阳两隔, 永不相见, 这该是人生莫大的悲痛, 所以“连线”应去掉! (板书)

师:全班分成两大组, 一小节、二小节分读, 三小节轮读 (注:如合唱中的两声部唱法一般) (反复读几次, 让学生读出回旋往复, 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

师:在成长中成熟的诗人在经历个人的悲欢离合后, 又面对一份什么样的情结?

明确:与祖国大陆的爱国情结。 (板书)

师:隔开“我”与大陆的真的只是一条浅浅的海峡吗? (讨论)

明确:隔开海峡两岸人民的不是距离, 而是政治, 是逆潮流而动的台湾政府, 它造成两岸人民的痛苦, 民族的遗憾、国家的不完整!

师:第四小节将个人的悲欢离合燃烧成整个民族的痛苦, 那如何了结这民族之痛呢? (学生齐答:祖国统一!)

师: (总结) 《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单纯而内涵丰富的意象来比喻小时、长大、后来与现在的乡愁, 化虚为实, 将乡愁具体化。赋予独特性, 既浓缩凝聚了广大时空, 又延绵了无边乡思, 尤其最后一节更将乡愁推向极至, 暗示只有祖国统一, 才能了结乡思之苦。

4. 终结性情景法:最后大家再一起来欣赏由著名播音员陈铎朗诵的这首《乡愁》。

(终结情景法功能:在深刻参悟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后, 再整体欣赏这首极具美感的诗, 不仅能营造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更能让学生再次体会诗歌所特有的那种节奏音乐之美, 同时起到一个课堂教学首尾呼应的作用。)

附板书

篇4:《乡愁》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读环节,激发创新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导读环节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欲望。

课前,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独立试读,自己解决问题。我总是在上课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新学法,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独立阅读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二、探究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教学《乡愁》。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我都予以肯定。老师只作适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像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赏析环节,强化创新效果

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后,就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乡愁》的作业设计还是要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这也是对诗歌教学的延续。

我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赏折性理解:你认为诗中最精彩的是哪一节?为什么?(2)赏析性朗读:你能把你最喜欢的章节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3)赏析性绘画:你愿意为诗中的一节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4)赏析性表演:你能根据诗的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来表演吗?(5)赏析性作文:你能模仿诗中的一节写一段文字吗?

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并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篇5:《乡愁》教学设计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学习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朗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地联读。【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探究*探究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七)把自己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在小组内探究交流。

(八)比较赏析:请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交流后面的问题。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席诗共用了哪三种意象表达乡愁?这三种意象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两首诗有何异同?

(九)想象和联想是诗歌创作最基本的要素,请同学模仿《乡愁》以实写虚,以具体表现抽象概念的想象方式,就下面的句式作一下想象练习。乡愁是(也可以写“友谊”“母爱”等。)

(十)课外延伸:可以改写成散文,可以谱曲歌唱,有条件的还可以尝试用flash制成动画。【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日积月累】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声 声 慢 》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丑 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请你把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学生朗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二.深情地朗读:

1.听读。播放《乡愁》的配乐朗读。

教师提示:要把一首诗歌读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把握、速的调控、情的渗透、节奏的明晰,在对诗歌意象想象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

2.试读.学生选一段展示朗读才艺,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幻灯片出示:

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小小”)我/在这头(重读“这”,以下类推)母亲/在那头(重读“那”,以下类推)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窄窄)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而/现在(语气转平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浅浅”)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3.练读、展示。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4.赏读。欣赏配乐朗诵,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三.细腻地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幻灯片出示: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2)从构思立意上,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优美地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五.丰富地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虞 美 人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后,我好象也沾上了几分诗情,突然间诗兴大发--师作诗:“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依依的挥手。” 啊!我发现同学们好象也跃跃欲试了!好,你们也来试着表达心中的那份浓情诗意吧!请展示你们的才华吧。(多媒体出示:乡愁是„„ 母爱是„„ 友谊是„„)

六、结束语:

1.通过补写,大家更好的了解了诗歌所包含的感情,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吟诵,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吧。

2.听啊,这样一曲时时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一分钟吧。七.布置作业:

篇6:《乡愁》教学设计

www.5y

kj.co

m

【设计】

文本细读教学法。

【创意说明】

对这样一首妇孺皆知的新诗名篇,仅仅只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浅层赏析,显然是不够甚至是不得要领的。我们应该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骊得珠,进一步寻求它大获成功的深层原因,这样不仅可以把对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还可以由此诗的成功,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艺术上成败的规律性因素。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二、细读探究

1、细读乡愁的情感内涵:

⑴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读来似乎没有任何理解障碍,然而它举重若轻地浓缩了中国式乡愁的全部内涵,你认为“中国式乡愁的全部内涵”具体指的是什么?

亲情

乡愁爱情

祖国情

⑵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仅仅是乡愁吗?

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细读乡愁的形式讲究:

⑴“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些有什么目的?

(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

(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芜杂。)

⑵“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结构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使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显得既深情绵邈,而又庄严正大。)

三、规律把握

1、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解读一首诗歌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2、拓展阅读《乡愁四韵》。

www.5y

kj.co

篇7:课文《乡愁》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后来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篇8:乡愁教学重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桂花雨》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 说教材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与第三单元其他3篇课文都是“抒情”为主题的散文, 主旨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浸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桂花雨》注重叙事, 在叙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 再现淡淡的乡愁。本文以“桂花雨”为题, 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XIAOXUE JIAOXUE YANJIU念和挥之不去的乡愁。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感受作者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

二、以人为本,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一般关注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本文的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 而对文中散落的思亲怀乡之情则缺少情感体验, 品读时缺少一定的深度, 无法触及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 本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抓住文本的精要内容, 点拨、引导学生去静静阅读、细细感受, 让学生从浓浓的花香中体悟淡淡的乡愁。

三、紧扣文本, 说方法

教法:1.角色体验法:感知人物的内心, 加深理解和感悟。

2.想象教学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情境创设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学法:以读促思读写结合。

四、遵循文本, 说过程

1.偏爱是花香

教学开始先运用白板遮挡功能逐一出示一组词语:“笨笨拙拙香气味儿姿态迷人香飘十里前后左右茂盛 沉浸”让学生读一读,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理解表达出来。然后再出示说话练习:因为 () , 所以我最喜爱桂花。学生口头作答。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一组对桂花外形、花香描写的词语, 同时完成说话练习。引领学生明白了解, 桂花吸引作者的不是树、不是叶, 更不是花, 而是那迷人的花香。

2.乐在摇花中

体验“摇花乐”即教学第三自然段, 也是本次的教学重点, 下面将分自读品悟和交流分享两大环节来进行教学。

首先自读品悟, 出示自学要求: (1) 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句, 体会作者的“摇花乐”。 (2) 将关键词句多读几遍, 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维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本环节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品味, 真切体会那份乐趣。

其次是交流分享, 分三个场景进行教学。

场景一:摇花前, 感受我的“迫不及待”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流, 白板相机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 没开足, 摇不下来的。”抓住一个“缠”字, 通过偏旁的认识、理解以及学生反复朗读, 真切地体会“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是多么急切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场景二:摇花时, 感受我的“欣喜若狂”

教师引用过渡语:“哎呀, 不好, 天要下雨!阴云密布, 云脚长毛。学生, 我们提前摇桂花啦!听到这消息, 你会怎样?”巧妙引入“摇桂花”。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源自文本, 既能创设课堂情境, 引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又与文本浑然一体。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住“帮着……铺;帮着……摇”两组动词, 以及作者的语言描写和连续三个“!”来体会作者的“欣喜若狂”。接着, 教师运用诗意的语言:“你抱着桂花树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像轻柔的雨丝, 夹杂着迷人的香味, 落到了你的头上、脸上, 有的溜进了你的脖子里。你高兴地仰起脸, 香喷喷的桂花落到了你的脸上, 这时你想说些什么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走进了作者的回忆, 共同感受了这份飘香的花雨。为了更好地将作者的这份回忆再现, 此处播放摇桂花的动画片段, 配上欢快的乐曲, 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让学生共同朗读摇桂花的部分, 让作者清新的文字在学生心间流淌, 让那缤纷的桂花雨也扎根在学生的记忆中。

场景三:摇花后, 体悟父母的“乐在其中”

教师引用过渡语:“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 闻着这浓浓的桂花香, 快乐的又何止我一个?谁也体会到了快乐?”既引出下文又提出思考。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父亲点上檀香, 炉烟袅袅, 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大发, 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你从哪里看出父母的乐在其中?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圈画关键词, 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 都融进了父亲的诗中。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关键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真切感受桂花给作者一家带来的乐趣, 而吟诗也仅是父亲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 教学中只需引领学生感受这份“乐”, 无需拘泥于理解诗意。

3.乡情融花间

课文学到此处, 学生已从浓浓“花香”中读出了“乐”, 读出了“甜”, 那是留在作者记忆中美好的情思。而第四自然段的描写则表达了一份萦绕在心头散不开也忘不掉的乡情。

出示:“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如何让四年级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怕是很难。在这里我用了引读的方法:俗话说得好, 好花不常开, 再好的花都有谢的时候, 为什么这里的桂花全年都香呢?原来是勤劳能干的家乡人在摇落桂花以后, 全家动员, 先 () 然后 () , 再 () 。桂花晒 干了就 ()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 , 可以 () , 过年时还 可以 () 。每年, 母亲总会把摇落的桂花分送给村里人。大家还会把自家做的桂花食品互相赠送给邻居、友人……你吃着我做的桂花糕, 我品着你泡的桂花茶, 此时除了一缕淡淡的桂花香,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引读—感悟的方法替代了教师单一的讲授、解读, 既很好地开展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 又引领学生感悟到了比花香还浓郁的乡情。

4.乡愁更情浓

简单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 及“外地的桂花”就是指著名的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指导学生朗读、体悟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母亲说的, 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联系上文的学习,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而对于外地的桂花是否香?旧宅院的金桂又为什么最香?而作者为何多年之后又独独还记得母亲的这句话等问题, 四年级学生是无法想到的。而这也是我们真正走进作者内心深处的障碍。于是在教学中, 我尝试补充了作者的简单经历, 期待能帮助学生在此处读出深意。

此刻, 学生的情正浓时, 直抒胸臆是最佳时机。先出示一段小练笔:他乡的桂花再香, 也香不过家乡的金桂 ;他乡的山 再秀 , 也 () ;他乡的 () , 也 () 。和着悠扬的乐声, 让学生在纸上静静倾诉。之后伴着音乐进行深情交流。紧接着再出示:正如杜甫诗中所说“月是故乡明”。故乡的一草一木, 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对亲人的思念。母亲如此, 我也一样。每到这时, 引读:最后一段。

最后出示:爱家乡的桂花, 其实就是爱 ( ) 。

【设计意图】对于文本的解读, 不单单是我们教师自己, 更要考虑到我们的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性格、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教师只有和学生一起努力去阅读、理解、寻找文本中的聚合点, 引导学生去思考, 这样才会把文本变为真正的知识, 学生能够悦纳的知识。此处小练笔的设计就是尝试让学生与作者的思绪进行碰撞, 内心进行交流。尚处在父母呵护下, 从未离开过家的学生也许无法真正理解作者那抹不去、挥不走的乡愁, 但通过这样一种思考、内化之后的倾吐, 学生与作者心的距离应该近了。我想也许有学生在若干年之后远在他乡时, 也会想起琦君美好的童年回忆。

5.最甜童真时

这是本堂课的最后环节, 教师一段优美的结语归纳文本, 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深情朗读文本第3~6自然段, 再次重温作者的童年回忆。

最后出示作者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的一段话: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 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 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 像花木草树似的, 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 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 忘掉童年, 忘掉故乡, 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 此生永不再写, 然而, 这怎么可能呢?

希望学生读了这段话, 课后记录下自己内心的丰富感受。同时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 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书。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鲁迅的《朝花夕拾》,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愿学生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拓展阅读是以语文教材为核心, 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一种阅读。它能解决语文学习中“多读”的问题, 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课堂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从节选课文扩展到整篇文章;从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他文章。把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效延伸扩展到整个阅读教学中来。

五、点睛之笔, 说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 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板书应该一目了然, 言简意赅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思路及重难点, 折射出作者的精神世界。板书如下, 既体现文本的思路又归纳写作方法:

12. 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

上一篇:五年级按课文内容填空下一篇:白圭方略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