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情感美文

2024-05-03

【乡愁】情感美文(通用12篇)

篇1:【乡愁】情感美文

【乡愁】情感美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

车到村口,我便下车。双脚踏上故乡的土地,身舒爽,心激动,步却缓。因为,我欲慢步丈量乡愁的距离,播洒乡愁的因子,感受乡愁的质地。故乡在靠近,乡愁也一点点放慢,熨帖、温暖,在心头慢慢释放、浸润。

老土路,石板街,不知载过几代乡亲,历过多少风雨,才轮到我辈踏过。慢步,漫步。儿时曾经欢快的脚步,如今已沉重;一步步将异乡的愁苦踩碎,换回快乐的自己扑进故乡的怀抱。看看路边的老屋、新芽,街头的老人、孩童,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闪现。慢下来,捡一枚石子,采一朵小花,摸一把野草,站在树荫下乘凉,坐在小河边休憩,到处都是故事,任乡愁慢慢泛滥。

那株老柿树,几十年,似未长高分毫,也未衰老丁点。就那样默默地在山间开花、谢花,结果、落果,看旁边的小树慢慢拔高。树下,田里劳作的乡亲,不疾不缓,不紧不慢,似一个节奏,耕作着时光。累了,便坐在地头吧嗒吧嗒抽支烟,一口口吐掉疲惫。发会儿呆、聊会儿天、闭会儿眼,悠然自得地等待庄稼在时令里慢慢成长、丰收。柿树伴着乡亲,乡亲依着土地,一年又一年。

乡间小路,农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园般的生活,在村里方可寻见。下地干活、干罢回家,脚步总是悠然。乡里乡亲,边走边聊,相互打趣,和睦融洽。就连拉着小车,亦如在散步。与乡亲攀谈,语速总也快不起来。他们会翻出陈年往事讲上许久,年轻人却当作新闻听得津津有味。农闲,乡亲们坐在墙根儿下棋、晒太阳,直到日头西斜;坐在庭院里纳凉、扯闲篇,直到月过中天;总有大把时间,去慢慢浪费、慢慢享受。

村里,越原始的生活,越触动情愫。那口老井,依然山泉喷涌。快速放桶入井,慢慢提桶出井;一根扁担,两桶清泉,挑回家中。一路吱吱的声响,如一首老歌滋润心田。石碾、石磨仍在转动,碾谷、碾豆、碾玉米;磨面、磨糁、磨豆腐。一头毛驴蒙上双眼,慢慢转圈;一位农妇手握笤帚,慢慢清扫,如一幅写意画淳朴亲切。那排土坯房,墙皮慢慢剥落,窗棂慢慢弯曲,虽无人居住,却触人心弦;似乎随时门会打开,主人进进出出;随时炊烟升起,飘出阵阵饭香。

放羊的老人,鞭子一挥,并无太大声响;羊群亦不理不顾,在山坡慢慢啃食,吃饱后移下山来。有时上路,挡住车辆行人,老人不管、路人不恼,只待羊群慢慢走过,留下点点羊粪、丝丝膻气。牛儿,在河边慢慢吃草、喝水,久久也不挪动;或干脆卧入草丛,呆萌着双眼慢慢反刍,偶尔甩尾驱赶蚊蝇。鸡生蛋,长长地咯咯嗒,炫耀一番;鹅仰脖,高傲地嘎嘎嘎,方步慢行。一条黑狗,一只黄猫,守着老人慢熬岁月。家畜,是村里一员,慢慢繁衍生息,与村人相伴日月。

与家人围坐,慢享一顿家宴,自是温馨、惬意、安闲。一锅南瓜粥,掺着蚕豆、玉米糁,炉上慢熬,味道才会喷香;猪骨鸡肉,用山泉水、山调料,小火慢炖,味道才会纯正。一盘泡菜,用家种的白菜、萝卜,在坛中慢慢发酵,才会酸爽可口;几枚咸蛋,用地道的土鸡蛋,在罐中慢慢腌制,才会蛋黄流油。剁肉、拌馅、和面,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包进浓浓的思念和亲情。美味在舌尖慢慢跳动,乡愁也便在舌尖慢慢品咂,融入血脉。临行,父亲打开尘封的酒坛,灌一瓶老酒让我带上,说想家了就喝上一杯,那是家的味道。

每回故乡,身心都会慢下来。一棵树,一块石,一口井,一颗星……我都会慢慢清点;一碗粥,一盘菜,一个馍,一杯酒……我都会慢慢品尝。回乡,慢慢卸下乡愁;离乡,慢慢装满乡愁;异乡,慢慢积淀乡愁。只要心系故乡,便会乡愁满满、乡愁慢慢、乡愁漫漫。

篇2:【乡愁】情感美文

镇街在村子的东北,所以进村的路明明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但我走过的进村的路,就只有东边的一个。

记忆最深的是下坡过河上坡,外祖父就不住的有人和他打招呼,路面一样只是石头,但开始进村了,人工的痕迹是一条条石板,只由于碎石多,倒反而不如山道上好走;脚底板子疼。

我这样认真说进村的路,是因为这条路入了村,就是我要重点说的,村口那盘碾,那口大坑。

碾是磨盘式的,要人推着或者牲口拉着转圈走的。其实在村里或者邻近的村子里,另一种直的`推拉式的更多一些。但是村口这盘,显然是个少数。碾用着,多是女人用它,就有另外一些女人陪站着在一边,聊天。但更多的时候这盘碾会闲着,就有一些男人,坐在上面的,站在一边的,聊天。无论男人女人在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男孩子女孩子,在一边疯。只要不出现流血一类的事件,大人们并没有谁管。疯,孩子们有各种娱乐可以。

我为什么要认真说孩子们在碾边的疯呢?是因为那大坑。

大坑就在碾的旁边。现在想,那坑总有一百多平方的面积。不一定深,但是孩子掉下去就是灾难这是肯定的。孩子们在碾边疯其实就是在坑边疯,快乐其实一直就是和危险同在的。那些大人们也不会不知道,但是,疯了的孩子们并没有被谁呵斥过。我的记忆里,好象也并没有谁掉进去了的事故。

坑里有不少的鸭子。较缓的坡上总有女人洗东西。这些洗东西的女人一边劳动一边和碾那边的女人或者男人搭话。孩子们有时候就和坑里的鸭子对话。

旱的季节,坑里的水会少,有时候牛们、猪们也会进到坑里去。坑水会变臭。洗东西的女人就不去坑边了。但使碾的女人、围着碾聊天的男人并不会少。就像现在人们已经适应了雾霾不再关注它们一样,臭了的坑水,并没有改变人们活着的生活。

冷的季节,使碾的女人少了,围着碾聊天的男人也少了。坑里会结冰。这是孩子们的天堂。所以这碾旁这坑边,一年四季都有热闹。

篇3:【乡愁】情感美文

1 纪录片应该担负起“让生活回归得更本质更感性”的责任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也是进化的产物。早在战国时期,告子在和孟子辩论时,就说过:“食色,性也”。用弗洛伊德的观点解释就是——本能的需求更能催发人的追求动力。那么,食物从哪里来——从大自然中产出,它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物化成果。所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便是《自然的馈赠》。“美味的背后是人和自然的故事”,《舌尖》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开篇便预示了它将不是一部单纯记录食物的片子,也是一个讲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既然有人、有故事,就会有思想和情感。这也是《舌尖》刚一出世,便引发人们热议的原因。传统的纪录片大多数只是单纯的“记录”,很少有这么明显的编排有序、夹叙夹议的故事情感镶嵌其中。而这种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在“正统”了几十年的中国纪录片中一经运用,引发热议和争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舌尖上的中国》以从日本回来的“淮扬菜大师”居长龙作为纪录片主角,在央视的平台上展示淮扬菜的风采;连续又独立成篇的7集,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影片拍摄制作的后期移换到北京,使用了多种新奇的拍摄手法;另外,撰稿也是有叙有议有抒情,这让不少早年从事纪录片拍摄制片的专家提出质疑并引发争论:纪录片怎么可以这么拍摄?怎么可以这样行文?其实,纪录片本身不仅担负着“真实记录”的职责,也应该有“让生活回归更本质更感性”的责任。

有人说,这是一部奇怪的片子,明明写的是食物,却看得你心里暖暖湿湿的,影片中人们淳朴的衣容笑貌,将那份一直埋藏在我们灵魂中对家、对幸福的温润给呼唤起来了。所以,抛却它是否应该使用那么多表现手法、表达意境的争论,单单那种朴素中的娓娓道来的、暗暗的情感透析,便是很多观众喜欢甚至推崇这部片子的重要原因。

当然,如果比较《舌尖1》和《舌尖2》,两部片子各有所长。《舌尖1》一面世,就给人们带来了清新、震撼、热议和争论不休,但其实,这部片子确实有很多需要打磨和修葺的地方。比如,每一集内部结构其实可以更加优化;集与集之间,有些选题是重叠的,为了避免这类尴尬,在撰文方向上给予了优化。而《舌尖2》在积累和继承前者优长之处后,更加突出了“讲故事”的特点,但遗憾的是,这也冲淡了《舌尖1》中以食物本体出发的主题。

2“情色”交融是《舌尖》贯穿始终的暗线

“情色”交融,是《舌尖》从第一集开始就贯穿到底的暗线。(没有特殊说明的话,本文中的《舌尖》特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舌尖》共7集,分别是《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原野》。既然是讲述食物的纪录片,那么中国饮食文化中对食物的基本要求——“色、香、味、形”就要通过摄像机镜头来展现,“色”是其一,更在首位。紫的茄子、绿的芹菜、橙黄的胡萝卜、雪白的面粉……各种天南地北、五花八门、鲜艳新鲜的食材首先在“颜色”上给观众呈现一种视觉美感。当然,丰富的食材产自于自然,当人们到自然中去挖藕、捕鱼、采摘时,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植被、风雪霜凌以及河流山川在四季轮回中展示荣枯变换,大自然的“色彩”更是丰富和大气天成;当食材经过人们巧手加工,白盐浸染、黄醋去腥、红酱上色、火煎、油炸等,最终做成食物,“色”再次突破原始,成为人们生活智慧的展现和延伸。风景、美食所带来的视觉感触内化于心,逐渐演变成一种情感的凝结;地大物博、人民勤劳、祖国山川好壮观等自豪感更是不少观众直观易发的感慨。

情色交融在《舌尖》中无处不在,深浅不一。人们在大自然中培育或攫取食材,劳动中蕴含着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在《自然的馈赠》这一集中,藏族姑娘卓玛采松茸时,将翻找后的松茸坑轻轻掩盖,以期松茸菌在以后再次萌发,这种不贪婪、不涸泽而渔的做法,即是顺应自然的智慧,也是对人性中的“善”的自然推崇;而职业挖藕人圣武俩兄弟转辗湖南湖北挖藕的故事中,既给了劳动者口述丰富的劳动经验的机会,也从中透露出:看似简单的菜蔬中,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和辛劳。这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劳动美的赞许。《舌尖2》职业养蜂人“老谭”20多年前对未婚妻说:带你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然而,20年的千里跋涉、辛苦“赶花”,“上了当”的妻子说:“谁知道一路风餐露宿,辛苦的很!”但是,在满山遍野的花海中,一座简单搭建的窝棚里,勤劳的妻子一边眉眼含笑的痴嗔“老谭就是耙耳朵(惧内、怕老婆)”,一边手脚不停地制作美食,家乡的味道被带到千里之外;星夜,“转场”时千里跋涉的辛苦也因那句朴素而自豪的话语:“我们就是享受这一点自由!”——感染观众的,不再是千里跋涉的辛苦,而是“自由自在”生活的愉快心情,让人不禁为朴实的丈夫、勤劳的妻子鼓掌喝彩。

当然,这种“情”的渗透不仅有明亮、鲜活、愉快的部分,也有发自深层的思索,说不上沉重,却也耐人寻味。《舌尖2》中陕甘宁广袤的黄土地上,成熟的麦浪接天连地,马万全和其他的“麦客”外出十几天,只赚取了不到1000块钱;虽然,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但是,在与现代化机械收割的竞争中,“麦客”马万全们注定将被淘汰在历史的浪花丛里。这片土地上,古老的“秦腔”会被政府抢救性发掘保护,而古老的职业——“麦客”却无法被保护和延续,最终只能被淹没。

3 味觉乃情感的延伸,乡愁记忆是沉淀在饮食文化中“根”的追寻

对美食的追寻不仅是人类“食色”的天性使然,也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再发现、再创造。舌尖上的味觉体验其实是生活对美学的眷念。在美食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想去寻找和体味“小时候的味道”,那是对母亲的追忆,也是“乡愁记忆”的根源所在。

乡愁是什么,是一条涓涓流淌的河,是一缕冉冉不散的炊烟,是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妈妈手中伺弄出来的青菜团子、糖糍粑粑……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对“根”的追寻往往容易被掩盖、被淹没,但是它绝不会终结;实际上,越是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人们越是向往宁静平缓的田园,它让疲惫的人心有个停靠、歇息的地方。“美食”满足口腹之欲,“情感”滋养人心。由味觉体验延伸出的情感体验才是“人心”满足的根源所在,没有情感的支撑和滋养,饱腹的人,内心也是“空落落”的,茫然不知“所终”。这种“所终”是什么,是内心的依靠。

《舌尖》所展现的“情色”交融境界,一部分归功于镜头展现,一部分来自于优美的撰稿行文,几乎每一集中,都有优美的词句引导人们向更深处思索、体味。这些词句有些是质朴写实,有些优美流畅,看似自然流露,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如在《舌尖1》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有一段:“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一这一句,你可以看作是写实),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写实),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这一句饱含哲理,引发观众联想和深思)。”又比如,《五味的调和》(《舌尖1》)中有这么一段:“五味最佳的烹饪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已经3年了,在这段不算久的时间流逝中,人们的热议已经慢慢平息。眼下,人们已经在平静地观看另一部美食纪录片《味道》了,这中间,也有人拿两者来比较,有人肯定,有人否定,有人调侃,有人谩骂:无论哪种,《舌尖上的中国》都起到了开创“中国近十年来纪录片中情色交融的先河”,这种创新,值得肯定、褒扬、纪念。

摘要:味觉乃情感的延伸,美食是对生活的思索和热爱,一种食物,不同的烹饪手法,其实是对自然、对生活的不同解读。《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呈现了中国地域的广博和差异,农业物产的丰富多样,也向人们展示了那块土地上,劳动者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舌尖上的味觉体验其实是生活对美学的眷念,是人们对“乡愁记忆”的“根”追寻。

篇4:解读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情感

关键词:耽美文学 唯美主义 同人女

一.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根源

耽美,顾名思义,即“耽溺于美”之意,它的日文意思是指“浪漫、唯美”,不同于同志文学的现实性书写,耽美文学多是青年女性臆想出的男性爱情故事,且男性多以美少年为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一种以男性身体之美为载体,具有展示男性身体的“私密经验”,并具有男性身体崇拜情结的类型化文学。耽美文学是耽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90年代传入中国,最初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女性接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耽美小说借助网络平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从正面价值看,耽美文学打破了以往文学把男性身体加以政治化、道德化的工具主义修辞,还原了“身体作为人的外在表征和存在基础”[1]的主体性内涵,透露出性别解放与身体解放等多重革命意味;从负面价值看,这种对男性身体的极力展示与赏玩,又以娱乐乌托邦的文学之“轻”消解了上述重视男性身体的思想之“重”。耽美文学正是带着这种混搭、暧昧的现代主义面孔加入了世纪末文学的“大合唱”,并迅速成长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从根源上说,耽美文学脱胎于日本唯美派。上个世纪初期,唯美派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以反对自然主义的姿态进入文坛。唯美又称耽美,“耽美”一词即由此而来。“美的东西就是永久欢乐”,唯美派肯定个人欲望,追求感官享受,拓宽了当时被自然主义束缚的创作模式,为文学创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唯美派过于重视“美”,脱离现实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流于色情官感描写最终走向没落。唯美派虽然没落,但其美学主张却被后来的耽美小说继承,“和经典唯美主义文学一样,‘耽美描写情欲和死亡,着力于表现感官享乐和极致的感性之美。”[2]被认为是耽美文学鼻祖的森茉莉,正是唯美派代表作者森鸥外的女儿。

二.耽美文学的唯美情感呈现

耽美文学描写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男人之间的同性恋爱不涉及到繁殖和婚姻,相比异性恋而言,显得更加纯粹,更接近于唯美主义对“美”的追求。优秀的耽美小说,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人物的塑造,甚至在表现技法上,都不乏可取之处。

如2004年爆红各大耽美BBS的网络小说《十大酷刑》,作者小周123。该小说描写了皇帝朱炎明对臣子严小周的残酷爱情。七年前,朱炎明微服出访,只因一句“色若春花”注意到了严小周,但后者并不知情,七年后,早已高中探花的严小周却成为朱炎明的娈伴,被皇帝以爱的名义欺压,最终,严小周以死亡完成了十大酷刑的最后一刑,小说至此完结。文中的严小周兼具男子与女子双重特点,“眉心间一点红痣”是其外貌最主要的特征,行事果决手段狠毒,无论外貌还是性格,都极致的美,极致的决绝,他最后的结局也体现了耽美文学的极致审美情趣,死亡等于美。按照耽美小说“大本营”晋江文学城的分类,此种爱情属于“虐恋情深”,这种“虐”正是唯美主义者独特的人生观,是唯美—颓废主义在当今网络文学中的一种变调。

类似的还有大风刮过的《又一春》、天籁纸鸢的《风流》等,他们把故事背景放置于架空王朝,以便更好地展开想象,建构自己的唯美乌托邦。脉脉的《浮光》将同人女的凝视放到作品中,更体现出了耽美小说朦胧的美感。卢一匹的《死亡诞生在臀部之下》,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耽美文学在创作形式上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正如李银河所说:“同人女的重点在于审美,或者追求美。”

三.耽美文学的唯美叙事困境

由于唯美主义文学追求官感享受,以“情”至上,很容易沦为描写感官情欲的色情小说,日本唯美派的没落即是前车之鉴。耽美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消费男色的文学,打上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及消费的鲜明印记,一些作品不免带有性描写,加之耽美小说的广大受众群体为青年女性,性对于她们来说显得更加神秘而且有吸引力,导致许多耽美小说有色情化的倾向。同时,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程度加深,耽美写手群体不断扩大,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因为,网络文学属于以大众与市场为导向的消费型文学,它不像经典文学与精英文学那样努力寻求艺术质量与审美创造的突破,而是力争在一个时尚变化迅速、大众口味多元、思想价值平面的景观社会制造“震惊”式的阅读效应,所以,其审美指向正如有论者所总结的:“与传统灵韵艺术对应膜拜价值不同,现代复制艺术对应展示价值。”[3]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耽美小说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知,接受耽美的年龄普遍下降,许多涉世未深的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写出来的耽美作品也苍白无力甚至无病呻吟。更有甚者,将耽美作品中的男性描写得同女子一样,这类作品虽然披上了耽美的外衣,但实际上还是传统言情故事,与耽美文学所追求的纯粹的唯美主义背道而驰。

耽美文学改变主流文学家国天下的叙事模式,凡事皆以情出发,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天下,充分满足个人的私欲,极端崇尚唯美主义。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作品涉及吸毒、乱伦、背德等描写,如风弄的《太子》,讲述的就是一对兄弟之间的爱情故事,这种故事虽能享受一时的背德快感,但长久来看却使作品丧失了灵韵。

耽美文学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它虽然继承了唯美主义的浪漫传统,但目前仍属于边缘化文学样式,常常同色情文学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对耽美文学的唯美主义困境进行反思。耽美文学的未来在于,“要真正触摸生活,穿透生活,写出生活的精髓,才能有长久的文学青春。否则,只是触及了生活的皮毛,卖一点时尚的快货,到头来,只是一场文学秀和写作的假唱。”[4]耽美文学在中国发展不过一、二十年,是新兴的文学现象,它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涛.试论网络媒介影响下文学创作中主体间性的生成——以“80后”创作中的身体修辞变化为例[J].当代文坛,2016(2).138.

[2]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5).171.

[3]黄大军.西方现代城市空间观的美学建构与主体救赎——以齐美尔、本雅明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5).53.

[4]于文秀等.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70后、80后女作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4.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构建大学美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4XJ-16005)

篇5:与乡愁的美文

她和儿女坐在从广州开往九龙的直通车上。没满月的儿子被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小的伏在妈妈的膝盖上,大的看窗外疾驰的风景。家乡早已被抛在远方。乡村的老屋,在他们离去后只剩下年过70的太婆婆(丈夫的祖母)。这些年,是老人家帮助孙媳妇把孩子拉扯大的。车窗上洒下密密麻麻的雨点,沿途的树木、河水和稻田变得朦胧。

四岁的女儿哇的一声哭起来。妈妈惊问什么事,女儿揩着眼睛,哀哀地说:“下雨了,‘白白’(乡间对曾祖母的称呼)晾在禾堂的衣服,要给淋湿了!”是啊!老人家在井台旁洗了全家的衣服以后,晾在禾堂的晒衣竿上。平时,大女儿在家,一听到薄铁做的天井盖响起噗噗的雨点声,就跑出去,把衣服收回家。老人家有风湿病,走路困难。以后,谁替她去禾堂收衣服?

当妈的这阵子才省悟,这些日子光想着和丈夫、父母团聚,乐昏了,忘记了,他们离开后,含辛茹苦一辈子的老人要在老屋孤独度日。列车外的雨愈发凶猛,女儿仿佛看见暴雨里老人颤巍巍的身影,滴水的白发,手里抱着从晒衣竿收回的衣服。“以后没人替‘白白’收衣服了!”四岁的女儿和母亲相拥着,号啕大哭。“大女儿年纪轻轻落下眼疾,医生说,是因为曾经哭得太凶的缘故。”

乡愁原来是极具体的,小女孩对家乡的眷恋,凝缩在几个关键词上:晒衣竿、雨、老人;而不是名山大川、青史与版图。“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这是王鼎钧先生的经典之句。进一步说,乡愁的种子撒在原乡,它的芽破土以后,当然可以移植,可以嫁接,可以在异邦开花结果,但脱离了血肉相连的生命体验,以理论、以族谱和历史所建构的逻辑缜密的“理性乡愁”,不敢说绝对不存在,至少是费力不讨好。

我之所以起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前几天聚会上的一场争论。乡亲的儿子,在美国出生,名校毕业,拥有两个硕士学位,一直从事机密的国防科技工作,年过30,依然单身。他向不是亲戚就是乡亲的在座者宣告:我是美国人。身为第一代移民的堂叔反感地问:“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年轻人说:“我当然是,但我不想强调这一身份。对于‘你是谁’的发问,我的标准答案一律是这个。”顿时席间起了骚动,我从一张张脸上读到反驳和责难。数典忘祖、挟洋自重这类重话,差不多要出口了。

这个年少气盛的“美国人”要我发表意见。我说,这一表述没有错。这是第一义。一如“广东人”的前提是“中国人”。将“美国人”细化,也有亚裔、非洲裔、拉丁裔之分。第一代移民在美国繁衍的后代,对“故国的乡愁”一路递减,乃是自然规律。让他们当完完全全的美国人又何妨?我们可以让他们从小学中文,但孩子长大后忘记了父母的母语,我们不要惊诧。我们可以宣扬故土的灿烂文明,鼓励后代继承、发扬,但是,如果他们将之与其他文明等量齐观,我们不要生气。乡愁是我们的精神必需品,却只是后代的文化选项。

那位为了无法在下雨时替曾祖母收衣服而痛哭的女孩,如今已到中年,女儿不止四岁,她多半不会向女儿讲述这段经历,因为有太多隔阂,只是和已年过花甲的母亲不时谈及。

★ 伤感的爱情美文

★ 乡愁教案

★ 《乡愁》导学

★ 乡愁赏析

★ 乡愁说课稿

篇6:与乡愁的美文

冰心的乡愁,是一片漫天的浓雾、阵阵曼声的低诵、两行清亮的泪滴;三毛的乡愁,是一个清脆的`铜铃、一只可爱的小猪、一只带有中国锁的手镯;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席慕容的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一种模糊的惆怅、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北石的乡愁,是一条牵着风筝的线、一杯醇厚的酒、一颗璀璨的星斗。

现代人有飞机、动车,出行方便,乡愁便只是淡淡的忧伤。比起来,交通不便的古代,离家游子的乡愁就有些绝望和凄凉。

思想家孔子的乡愁是一顿饱腹的家乡美食。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受困于陈国。饱受断粮饥饿之苦的孔子那一刻勾起深深的乡愁,只可惜山高水远,兵荒马乱,寸步难行,他只能遥望鲁国的方向深深叹息:归去吧,归去吧!民以食为天,光饥饿就已经让人难熬,如果再把饥饿和乡愁调和在一起,那么发酵出来的必定是更浓烈的悲凉。

楚国乐官钟仪的乡愁是一袭楚袍、一曲楚乐。当他被晋国俘虏囚禁在晋军的府衙里时,晋军拿出本地衣服让他换上,他却执意不换,始终穿戴楚国的衣冠,他想藉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晋侯得知后,深为叹服。有心提拔他做自己的乐官,于是叫他弹琴一首,钟仪受命,弹奏的却是楚国的乐曲。

温庭筠的乡愁,是茅店外的三两声鸡啼、山路上的片片落叶、驿站墙角的枳花;高适的乡愁是那一盏大红灯笼;李煜的乡愁最是凄苦,一钩弯月、两棵梧桐、满园清秋,触目之处全是乡愁,噬心啃骨!

篇7:与乡愁的美文

好怀念家乡纯朴的乡土气息,一进到村口的热闹。春天的时候,春耕开播时,天刚亮就能听到农民外出耕种的声音,鸡鸣狗叫,孩子的哭声,听着这些声音,自不由然的就会起床,然后走出家门沐浴在早晨的清新空气里,神清气爽。夏天来临之即,小屁孩就开始偷偷跑到河里游泳去了,被家里大人发现就要挨板子了。小河边开着各色各样的小野花,蜻蜓在水面玩着蜻蜓点水,孩子们还喜欢去抓来玩,把线绑在蜻蜓的尾巴上,就像放风筝一样。现在孩子都没有这样的天然条件了,想当年,我们那个年代,一到放假都不知道野到哪里去了,接触的都是大自然,哪像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水泥地板的,一到厦天就整天往外冒热气,一丝风儿都没有。到了秋天,我们还会上山摘野果吃,山上红红的蛇泡果(覆盘子),吃得满嘴都是红红的。冬天还有红刺莽,一棵树上都是结满红通通的果实,非常好看,一大串摘下来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吃得甚是过隐。我们那里是南方,冬天也不会下雪,但是热天却是极热,晚上都吹着风扇才能入睡的。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训落床。故乡的花,开满墙,春花秋月四时香。故乡的水,通三江,长帆远影向何方?故乡的云,白衣裳,弯弯小路浴天光。故乡香啊,梦里香,离家日久未还乡。歌一声,泪两行,亲人远,故乡香。梦中回,夜未央,月光光,照地堂。故乡的云,白衣裳,弯弯小路浴天光。故乡香啊,梦里香,离家日久未还乡。

篇8:一切乡愁都是文化的乡愁

爱恋乡土,进而爱恋祖国,是人类共同的情怀。所以在这个题目下,我们看得到各种慷慨高尚的志节,乃至悲壮凄婉的情感。用各位习惯的说法,因为故乡是人自身的确证,是人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起始。中国人当然也是如此,只不过,因受特殊生存环境与社会意识的影响,它有一些独特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它背后所深藏着的文化意味,更值得人探讨和发扬。

“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是有不得不然的道理的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同属于“中纬度文明带”,但因为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考察,它除了有一面临海的大河大陆型的基本地貌,它主要的文明地区地势低平,加以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造成了特殊的农耕社会之外,仍无法掩盖其实际存在的近乎封闭的性质。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从早先的原始部落,一直到春秋战国,广大中原地区的文明几乎都可归因于封闭状态下的农业发展,由此造成的“重本抑末”的治世方规,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整套家族宗法制度,都无不与之相密合与相适应。

譬如,因为前者,中国人主要采取劳动力与土地自然结合的方式生产。又因相对而言的民众土寡,迫使人必须精耕细作;而这种精耕细作所造成的技艺与工具的完善,又反过来促使人更注意适应土地的生命周期,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另行开辟屯垦之事。由此,它所建立起的自然经济社会,基本上就是与外部世界关系松散甚至隔绝的区域性小社会。因为后者,中国人会在土地提供的现实的知足感基础上,达成高度的情感与知觉的认同,由对土地生命周期的体认,进入到对乡土习尚礼俗的沿遵。如此世世代代固守土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最后造成一种独尚伦理的内倾的文化气质。对既等级森严又上下亲和的宗法权威的维护,对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对一种顺天乐俗的生活情趣的崇尚,都是其表现。这与早先中亚游牧民族或欧洲海上民族通常更热衷向外拓展相比,区别很是明显。

我们要说的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与情怀,正是基于上述文化传统产生的。这种意识与情怀有一个基准性的情感表达,就是“安土重迁”。中国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此曾作过讨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从表层看去就是乡土的,它的特点是“不流动”,它所重视和追求的是“稳定”。因此在那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排列关系孤立而隔膜,不以个体为单位,而以集团为单位,大而言之是同宗同族,小而言之是家庭与亲人。至于这种稳定而不流动的关系之所以能够确立,就是基于上述农耕社会的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一套家族宗法制度。所以,这个社会不需要创造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了的,它关注的只是如何不破坏这种关系。而类似远离乡土的行为,就意味着“流动”,就是对“稳定”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土重迁”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与当然的选择,是有不得不然的道理的。

也正因为是这样,才有类似“物离乡贵,人离乡减”、“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等谚语出现。或许有人会问,中国不是还有一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吗,那又怎么讲?其实那主要是就一个人的行当选择讲,而不是说人可以随意背离故土。

尽管中国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

说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会想到孔子讲的“父母在,不远游”了。确实,这种不离弃父母远走他乡,也是出于对宗法社会人伦血亲和礼义孝敬的遵奉。因为所谓“宗”,依《说文》的解释就是“尊祖庙也”,汉字的书写从“门”从“示”,“示”谓神,“门”谓家。自周天子行“家天下”,《周礼·大司徒》就明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当然,“不远游”不等于绝对不让人出门,只是说,当你一定要外出时,对父母必须有一个妥善的安顿,自己则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不然无目的地游荡,会徒增父母的困扰。是所谓“游必有方”。

至于为避乱、逃灾、求仕、谪居和从军,种种现实的原因,使得中国人更不免经常要离开乡土。尽管如此,他们全部的情感与想象仍会留在自己的乡土,他们感觉中最好的人事也仍然是乡人与乡情。这一点,对今天更乐意周游世界的各位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还有,你们都不愿做所谓的“困守者”,更愿意领略与自己不同的生活,并乐意与不同生活中的人交朋友,你们的说法是,“有友谊的地方就是故乡”,甚至认为,“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人总会遇到故乡”。我所喜欢的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就这样说过。但中国人不这样,只要你有留意,乃或与中国人有交往,你就知道,尽管他们也追求并珍惜这种友谊,但乡土的一切仍无法代替。所以,通常是这样,当他们离家越远,心反而贴得更近。

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固然主要是对家人、乡土和母国,但本质上说,更是对历史,对文化

由此可见,乡土情怀对中国人心灵的植入,是那样深切地扎根在人心底,以至于成为其情感最深层的底色,认识世界最稳定重要的“内结构”。这种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固然主要是对家人、乡土和母国,但本质上说,更是对历史,对文化。

与其他古老的传统一样,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中国人所有的边缘焦虑和生存痛感,不仅基于“生活在别处”的不习惯与不方便,还基于文化身份的失落,包括由此引出的被“他者化”的痛苦。中国很大,中国的古人很容易在各自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场域体会到这种痛苦。一旦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种内在的基因不可避免地被激活。此时所谓乡土意识的文化根性就会逃无所逃地显现出来,以至于有时人已慨然赋归,心仍不能平复。自几个世纪前东西方文明初度交往,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敏感而真实的文字记录,都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

现在,各位在世界各地,一定到处可见读书、旅游、做生意的中国人,有的人已获定居。你起初觉得讶异,继后略感不安。但当你了解了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进而家国情怀,你就会理解,这基本上与你为生活和事业去中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受传统的影响,这个中国人的乡愁可能更强烈一些,他更容易在乡愁中感受自己的过去,并更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文化。“乡愁”这个词的西语词源本不仅指思乡,还包含对过往的难以言说的疼惜。汉语中没有这层意思,但中国人心里都有。

尤其是今天,全球化特有的“统合”、“压缩”性质,使得现代人普遍产生出一种类似罗兰·罗伯森所说的“现代性乡愁”。这种乡愁依托深厚的文化母体,对每个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而言特别易于感受。故当对乡土的眷恋凝结成浓稠的乡愁,这个乡愁虽可能沾带有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中所说的“家的意识形态”,但从根本上说,更与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关。说到底,一切的乡愁,都是对文化的乡愁。

这种对乡土的怀恋,其实就是对广义的中国文化的怀恋。用中国学者李大钊的区分,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动的文化,那它就是静的文化;再依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一书所讨论的,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游而求食”的“动物文化”,那它就是“植根于土壤”的“植物文化”。中国人对乡土的怀恋,就像树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

(摘编自《文汇报》2010年4月18日)

篇9:乡关万里载乡愁美文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这么一片云,它随着风动,随着幡动,随着见证了我们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桑梓影动。

因而,它听过我们一生得意春风的急驰马蹄声,也听过壮志未酬无路请缨的慨叹。它见过我们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的风发意气样,也见过你我华发早生冰河入梦的人间孤影。它梦过隔着万里的你我,回到了那个门前有镜湖水的地方,也梦过归去那个屋后有追蝶路的地方。

尽管这片云是如此的了解你,积年累月地陪伴你,但隔了万里的天涯路还是让你中心摇摇,行迈靡靡。所以你安慰它也安慰自己,心安处即是故乡,日久他乡也是吾乡。

就这样岁月忽已远,那片云也一点一点触动思念的琴弦。最终那片云变成了千朵万朵的云压在故乡的天空,就等你无意识间注意到老父母的霜鬓额纹,拾到一片与故乡泪眼相似的枫叶,看到家乡的白帆耕牛关帝庙状元楼,这千朵万朵的云便一下子聚拢起来下起了倾盆大雨,将思绪远去的`你带入一个叫做“乡愁”的无边原野中。

这时,你会发现,你的心头软软的陷进去一块儿,隐约是正好能装下故乡那片云的位置,是恰好能嵌入“乡愁”这两个字的空间。

如同从早春到初夏的绿,自然按照时间过去一旬春重一分,给世间涂上一分新绿,直到初夏绿的透不过气来,便换了一副乐在其中的初夏的景象那样,你我壮士断腕,远去他乡,任由一分一分的思念叠加蔓延,直到乡愁重的喘不上气来,无以消解,才始知乡愁滋味。

与故乡的关系,不管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还是一时失志略显困窘,它都会一如既往地接纳我们,为我们敞开怀抱。而我们之所以可以无所担忧的在外拼搏,是因为我们从心里明白有一个地方我可以回得去,而且就算失败也不会漂泊难行无所依。

我们深知有个地方属于我,我也属于这个地方,我熟悉它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知晓它的前世情缘今生故事。它也熟悉我,陪伴我数过天上的星星,看过月光下摇曳的竹尾,迎来过旅人的间歇,目送过故人的离去。这些都慢慢的酝酿成对故乡的思念,发酵成些微可见的乡愁。

旅游 户外 分割线

月台上人潮涌动,行李凌乱,早春扑面的寒气从呜咽的车鸣声里沁过来,冷的每个人面色仓皇而瑟缩。在结成冰花的窗户前,我望眼欲穿,寻找着一位好友的身影。她曾经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要来送我远行,还巧笑着告诉我她会穿那件最喜欢的、如同初春迎春花一样青春明亮的鹅黄长衫来,这样我就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她。所以我迟迟等候,在人群中寻找那抹鹅黄,想和她珍重道别。可是直到“鹅黄辞了新蕊”,还是没有等到她,我只好匆匆上车。

隔着远去的山峦,车渐渐开往茫茫前路。想到故乡日暮远,故人已弃我,新境千万里,凄冷无衣加,不禁悲从中来,茫然失措。

就这样,故人作为乡愁的一盏青灯,每次踏上月台,乡愁便被点燃思绪悄然而起。每次都会倚台而靠驻足片刻,想着能不能幸运地碰到那位许久未谋面的好友,寒暄一二,可世事并不会有那么多似是故人来。隔了很久才知道她的消息,原来她已经抛下父母和故乡,追随他人做了远嫁的姑娘,与我相仿的年纪生儿育子,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不知她近况如何,是否记得年少旧友。唯知好友家中老父母深为女儿远嫁,三年五载回来一次的思念所折磨,而她也因未能父母年迈生病时近前侍候以尽孝道感到愧疚,这份离家之苦便愈深乡愁愈浓。

一处离愁,两种相思,故乡故人总是见一次少一次,纵使乡关万里也该跋山涉水去踏一踏乡山乡水听一听乡音乡话,看一看乡容乡貌,拜一拜乡祠乡人。

旅游 户外 分割线

近年来台湾著名乡愁诗人于右任先生,余光中先生相继逝世,但属于他们那一辈渴望团圆明月归故的赤子之心国念乡愁,这般的芳华遗香却永远不会消散,反而会如同古人的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相思那样历久弥香,沁透每个思乡人的心脾,为我们带来希望和慰藉,成为每个人心从底对故乡的祈愿和思乡时的支撑。

篇10:年过半百的乡愁伤感美文

乡愁似树,也会年年生长,越长乡愁越浓。特别是临近年关,那乡愁犹如耳边吹拂的风,越刮感觉越重。

年幼的孩子是没有乡愁的,他们只有父母宠爱。年轻人的乡愁也不会很厚,他们得为事业为前程奔波,难得有闲暇来撩拨乡愁。人到中年,乡愁的意味可能会浓些,但依然会被家庭事业所羁绊。

只有人过半百,那乡愁才会更加浓烈。或许只有到了半百,才有悠闲时光,多年积存的乡愁情节才会慢慢地长出土来,迎接阳光雨露。才会在一幕幕的思乡雨丝中,长成参天大树。

,如无意间洒落湖面的石子,总会在渐渐变老的心海里荡起一阵阵涟漪。少小离家的泪水早已风干在人生的奔波路上,而孩提时那个小山村在脑海中也慢慢变得时隐时现。偶尔回到家乡,待在家里的时间却是越来越短,看见的依旧是那山,淌过的依旧是那水,堆积的却永远是那份推不开卸不掉的乡愁。

半百人的乡愁是陈年老酒。数十年的漂泊,用坚实的思乡茧子烧制成一樽酿酒的老窖,用储存了多年的思乡泪水便成了那酿酒的源水,再从记忆深处拿出故乡的记忆做酵母,就可以酿一坛名曰乡愁的美酒。这酒虽难见形,可它也是那样烈那样醇那样使人醉。好酒的人很难戒酒,乡愁酿成的酒也是。它会像酒一样深入骨髓,产生无可去除的强烈依赖,没有人能够彻底地戒了它。

半百人的乡愁是浓浓香茶。那种叫记忆的物件,犹如一片青青的茶叶,被时光蒸干了水分,在心底慢慢搓揉,便可成为一片上好茶叶。当乡愁弥漫开来的时候,就用思乡的泉水冲泡,然后就成了一壶香浓的茶。这不,年轻人不太喜欢喝茶,手中升腾是咖啡味道。中年人的茶,也多是那种不太苦涩的红茶。只有年过半百的人,才会沏一壶或浓或淡的茶,让沾染乡愁的茶香萦绕在柔弱的心头。

半百人的乡愁是那条流经村子的`小河,是背负家乡延绵的山脊和茂密的树林,是风吹雨打印记沧桑的老屋旧宅,是春天的花开青苗,夏日的稻香蛙鸣,秋日的金黄田野,冬天的飘飞白雪……

年过半百的乡愁,是在思乡中反复沉吟中沉淀的故乡情愫,是一种深深地坚守,是一种对故乡不离不弃的精神眷念。那种或淡或浓乡愁,总有那种熟悉的味道,也有那种熟悉的温暖。这一刻,总能够记得住自己的乡愁,就像家乡田角路边疯长的野草,秋枯春荣,没个尽头。

年过半百的乡愁,会和着席慕蓉的《乡愁》,时时在耳边响起: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篇11:有关乡愁的美文欣赏:老屋

快乐的春冬之外,是恐怖的夏秋。

每到夏天,父亲就早早地准备好长长的井绳,狂风来袭,他就和大哥把长绳勒在草屋的屋脊上,怕风头把整个屋面掀掉。尽管屋外电闪雷鸣,母亲和姐姐总是拉着我的小手坐在木门口,一任雨水溅湿衣衫,以便在房倒屋塌前及时地逃出去,防止被屋梁砸着被土墙埋没。

我15岁考取师范那年,家里的老屋已经换成了青瓦,高过屋顶的青桐树,不厌其烦地把青白的花籽撒下瓦楞里,仿佛那儿是最适宜长出小青桐的地方。

父亲挑着我的小木箱和小棉被,送我去师范学校,走到故乡的南武桥的时候,村口忽然响起密集的鞭炮声,那是父老乡亲红色的祝愿和叮咛。

此前几天,队里的彭二爷就对我说:伢子啊,你是生产队的第一个举人,不要再放牛了,晒黑了,我们脸上也无光。今后你就是城里人了,吃计划粮的。

老人执意拿走了我的牛绳,把我放的“老倔犟”并到他的牛群中。

离乡回望时,看到老人、老屋,还有老牛。老人黝黑成一尊铁像,身后的老屋茅草间夹杂些红瓦灰瓦,分不清谁是谁的补丁。都说大牲畜是通人性的,“老倔犟”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我和父亲走远,渐渐模糊了。

少年第一次故土难离的泪落在桥头的穷乡僻壤。

篇12:浓浓的乡愁

策划:刘彤

艺术总监:郭禹廷

本期人物:郭全忠

【人物简介】

郭全忠,1944年生,祖籍河南。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原陕西国画院人物画家、副院长。

自1979年以来,作品《万语千言》《自乐班》《选村官》《自习》等先后参加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获一个二等奖、两个铜奖。应邀参加上海1998美术双年展,深圳一、二、三、四,七届都市水墨双年展,北京首届、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2011杭州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文化部与中国美协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开放的时代”“农民、农民”“都市。田园”等画展,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笔墨经验谈”等画展。2007年获《2006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大奖。同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其作了专题节目。

(一)

有位思想家说,创作者是美丽的。

记得我认识画家郭全忠,是从那幅获得广泛赞誉的《万语千言》开始的。1987年的春天,陕西国画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一位领导来到展厅,看到家乡美术界出了这么多好作品颇为欣喜,谈笑风生。当走到作品《万语千言》前时,他不由停住了,定定地看了好一会儿,说请邓大姐一定要来看看这幅画。那是一幅浸透着作者心血与时代痕迹的精品创作,画面上周总理在陕北的乡间村头,侧耳倾听着两位老农对乡间今日明天的忧虑,其情也真,其意也切,就连在旁边围观的孩子也被这种凝重的氛围所感染,悄悄地注视着总也述说不完的爷爷们。领袖的眉宇与老农的神情交相衬映,尽管画面上领袖与老农的眼睛没有对视,但你阅读画作,会感觉到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的感情是交融的,看得出领袖对来自乡村的反映格外关切,俏瘦的脸颊上,两道剑眉微微扬起,凝重的眼神里不仅有愧疚,更蕴含着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命运的焦虑。我置身在那幅巨作面前,一种凝重而纠心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画是1979年创作的,当时我国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折磨,农村已是一片肃杀和贫困,我们的百姓见到了与人民休戚相关的总理有多少话要说啊。画家便从这个角度精致地抒写了对那个时代的呼唤,把画家敏锐的观察与细腻的笔力交融在一幅力作里,笔墨厚重,力透纸背,所以作品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理所当然的被第五届全国美展授予银奖。之后,他的《选村官》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早读》又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画家开始以特立的风貌展现在中国画坛。

后来,我见到画册上他的一帧照片,那被秋风吹拂起的长发,既规则又杂乱地飘浮在脸颊上、眼睛上,恰把画家那么一种潇洒而又豪迈的性格表现出来,眉宇间更凝结着对社会状况的关注,这让人多了些许渴望。终于,我在一次笔会上见到画家,他挥毫泼墨,一提一落,格外地严谨和细腻,便对那灰白长发掩映下的脸颊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我请他去厂里辅导青年绘画他从没推诿,不论谁请他题字都会欣然提笔。我懵懵懂懂地感觉,他对底层百姓充满真情,认识得久了,才知道他就是从社会底层走上画坛的艺术家。

似乎要准确把握这位胸有成竹的画家,有必要介绍一点他成长的片断。我们的画家生活在那个穷困的时代和穷困的家庭。也不知什么缘故,他很小就喜欢上了画画,在地上用泥画,在石上用水画,甚至用粉笔把屋里所有墙壁和木柱上都涂满“人物”。后来他在墙上糊上捡来的报纸,又用毛笔涂鸦满壁,一个个小人人摆着各种姿态,或哭或笑或闹,把个家里的房梁都快闹蹋了。但父亲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了句让他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话,“我娃是个天才啊”。老人可能没想到,就那一句赞美的话,便决定了儿子一生的道路。父亲随后出门买回两张上山虎和下山虎,还捎回几页白光纸。年仅十岁的郭全忠就摹着招贴画绘起了威风八面的老虎。那时候一张纸二毛五分钱,他画上老虎五毛钱一张,这个惊喜给全家带来了持久的喜悦,也让小小的画家对绘画充满了憧憬。

后来郭全忠背着铺盖进了西安美院附中。这个行为腼腆的学生,很快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一天,那位后来成了美术杂志主编的教师惊奇地把一张素描拿到教室,“你们看看郭全忠同学,能把石膏像画得这么结实,简直能敲得铛铛响,可真是太伟大了。”这“伟大”一词居然会跟他的画连起来,这让小画家始料不及,他在掌声中羞涩地低下头,心里坚定了从事绘画创作的信念。

的确,郭全忠对绘画有一种天然的觉悟,他后来果然是风顺水顺,一幅幅贴着地气的人物创作呈现到大家面前,即使在混乱的文革期间,他也没有放松艺术钻研,所以当那幅饱蘸激情的旷世之作一出手便赢得满堂彩便是不奇怪的了。我以为郭全忠会顺着这条已经成功的绘画道路走下去,可想那将会有一幅又一幅直面生活的写实创作呈现到人民面前,那是我和许多人良好的期待。

然而,没想到的是,我后来见到的一系列署名为郭全忠的作品,却呈现了另一种风格,苦涩、丑陋、虚妄、杂乱成了他笔下竭力夸张的意象。坦率地说,有的作品我看不懂了,不由地为如此有才华的艺术家在创作风格上的走向不禁扼腕长叹。我按传统的美学观念看待他的这一极具探索性的嬗变,不理解他笔下的画面怎么变得那么灰暗,不理解他笔下的人物怎么变得那么丑陋,不理解他竭力想表达的主题总蕴含着深深的冷漠,不理解他那自由的笔墨变得抽象而迟滞。还有人认为,画家是将西方颓废与没落的艺术理论移植到中国人物画创作中,试图闯出一条别样的新路来,却不小心走进了死胡同。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疑问与画家做过探讨,他却淡淡说,我的画终究是给能读懂的人看的。此话颇为自负,也有些自信,我想大凡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喜欢发表这样的“豪言壮语”。君不见一些才气逼人的艺术家信誓旦旦地说:我的作品就是留给后代后几代人欣赏的!

受他这句话的刺激,我阅读了中国绘画史论,品读了琳琅满目的中国人物画。我发现用笔墨来表现的中国人物画,跟西方的绘画实践是相反的,是从表意而走向表象的,现在表象的手法已日臻完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如此再往前发展,便又要从表象走向表意。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回复,不是艺术的回归,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创造了又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nlc202309041302

画家郭全忠正是这一卓越变化的实践者。

(二)

如果我们的视线在画家呕心沥血的画廊里稍作停留,对他的貌似杂乱的创作略做整理就会有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收获。

首先,郭全忠的创作紧紧地贴近现实生活。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的确像走到了死胡同,好像用笔墨来表现现实生活总感到有些做作,有些异样,比如那些现代城市的现代设施,那些穿梭在水泥森林里的男人女人,让画家们表现起来总是没有表现田园风情来得生动,也没有表现仕女和隐士那样让人回归宁静。所以如今多数的中国画艺术家喜欢在故纸堆寻情找乐,喜欢在古人的举手抬眉间表达今人的情感,于是他们的创作便与现实生活隔了厚厚一层。这种创作,实质上是一种重复性的模仿性的制作,不管笔墨多么精到、多么老辣,都只会昙花一现让人唏嘘不已。

而郭全忠的创作饱含对底层民众生命价值的关注。我注意到大多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直面现实的,标新立异的创作实践都蕴含着对社会的人文追求,尽管有的艺术家会标榜自己的纯艺术追求,其实说到底这个纯艺术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倾向。郭全忠说他的作品都是蘸着血和泪画出来的,听来不由让人心动。其实不管郭全忠自己怎么解说自己的创作,我以为郭全忠用他的创作实践说明他是一位高度关注民生、关注人文价值的艺术家,他笔下的每一条墨迹、每一块色彩都是在描写底层百姓,反映着农民兄弟的渴望与需求。这也可以说画家内心深处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画笔为底层的百姓改善生存环境而鼓与呼,释放的是一种强烈的正义感。他的成名作《万语千言》是这样,他后来创作的《黄土高坡》《陇东麦客》《洗衣妇》等等一系列作品都是这样。而且画家专注的描写对象大多是被生活边沿化,被艺术忽略的基层群体,那幅《村中小学》意蕴深厚,在那个拥挤的狭小课桌前的农家子弟们,有的家境贫寒,有的孤儿寡母,有的农活繁重,画面上十几双变形的眼睛在齐刷刷地朝面前的老师看着,饱含着深深的期待和渴望,当然是渴望能回家见到在外劳作的爸爸妈妈,渴望田间的农作物长势茁壮,渴望久病在家的爷爷奶奶走出小院去晒太阳,多么善良无邪的孩子,又是多么稚嫩和渺小啊。眼睛盯着这幅作品,对人心灵的冲击总是那么强烈,以致很多人驻足良久,竟会潸然泪下。画家的笔意是在呼唤人们关注农村孩子们的生存状况,笔墨情深让人感动。更有些作品,画家直面农村现实敏感问题,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态和情感,让人在阅读作品时自然地去思考和认识那些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比如那幅《选村官》,你说他是在表达对农村这一选举现象的重视呢,还是为农村的民主历程而欢呼,抑或二者兼而有之。那排队等待投票的父老乡亲,有的是麻木的,有的是平静的,有的是微笑的,更有几位等待结果的候选人表现出难抑的焦虑。可见画家对农村的现实是有思考有认识的,反映了中国农村前进中的突破。那幅直面三农问题的《农民问题》,更把画家对农村现实生活的认识直白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农民问题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基础,面对这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画家用麻木的线条、冷漠的色块、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自己的观察,恒久的艺术感染力使站立在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可以探寻到一个问号来,阅读这幅倾注着画家激情的作品,观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读,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当然,近年郭全忠的画风发生了些微变化,笔下的人物已不似早年那么龇牙咧嘴灰头脏脸,变得平静而温和,这实质上也是画家对时下农村问题的反思。以他的长卷《根》为例,在村头的老树下,石碾、木车与玩耍的孩子、歇息的老人、闲谝的媳妇悠闲自得,洋溢着田园的温馨,使人会体会到这是画家在呼唤那些忙碌在霓虹灯下、高楼丛中的人们,不要忘记童年,不要忘记农村,浓浓的乡愁是我们的根脉啊!那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的巨幅画作《自乐班》,应该是画家自己对中国农村这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讴歌和感叹。整幅画面满满当当,那些手拿简陋乐器的老农们就在村头,摆开了场子,有老人,有孩子,更多的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庄稼汉,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苦难只在人们的皱纹里略微可见,人人脸上都表现出满足的愉快,一举手一投足更把喜悦淋漓尽致地渗透出来,连到处摸索的孩子都洋溢着幸福。这是中国农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人们刚刚从繁重的劳作中挣脱出来,从苦恼的贫困中解放出来,村头的演奏很是投入,田园的笑声很是忘情。尽管画家只表现的是一个村庄的一个角落,一个角落的一个瞬间,但是你不能不佩服画家有如此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多么真实的自娱自乐,正是中国农民在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中国梦啊!在这样一幅激情四射的画作中,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而鼓掌,这也就是艺术的魅力。当然画作依旧用那特有的绘画语言在提示着这个变化还是初步的,中国梦的实现还在前边。其实,画家的绝大多数创作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对象的,试图去反映和揭示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对拜金化泛滥的一种有价值的抗争。

其次,郭全忠的创作努力创新着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中国画创作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在人物塑造方面技艺已经精湛,已经可以精致而准确地描画创作对象的神情风貌,这是现代国画家在吸收与借鉴西方绘画技巧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然而用抽象的手法来创作具象则是一个可贵的探索,郭全忠后期创作的各色人物,几乎都是抽象的,以至有些变形,这也让许多习惯了用传统目光审视和欣赏中国画的人们,对画家的这一变化颇为遗憾,认为画家不应把人物画得这么难受,走进了绘画道路的歧途,让阅读者顿感压抑。本来他在《万语千言》已形成的风格上坚持走下去,凭他的笔墨功夫也会取得不俗的艺术成就。但是他却与那个方向渐行渐远,坚定地抛却了甜腻的程式,将笔下的人物用非常规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一个个人物变得晦涩与丑陋。其实这个变化正是画家美学观念的变化,他对美的认识是深入骨髓的,通过夸张的怪诞的丑,来体现深刻的主题,以表现绘画艺术的美,这是郭全忠的一个创造。他好像对这一变化格外钟爱,除了那幅以母亲为内容的《慈母手中线》还清晰流露着以往的痕迹,其余的创作都将描写对象扭曲化,似乎渐渐成了一个独特的范式,比如《不再偏僻的村庄》,比如《情系西部》,比如《聚集》,有幸阅读得多了,我们就会发现画家已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画家正是用这种晦涩的表达方式,来为自己的创作主题服务的。坦率地说,用这种颇为抽象的笔墨技巧来描画正面人物形象,人们还不很习惯,但郭全忠明白创作不是照相式的拷贝,而是要刻画人物的神韵和思维,而能够刻画出描写对象的思维绝对是当今中国画创作的一个艺术的高度。当我仔细阅读了郭全忠一幅幅的画作,才真切感受到这位画家对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理论的认识和探索,而这种感受就是从那酣畅而自由的笔墨中逐步感受到的,且已渐渐成了他的思维定式,从而融会贯通到画家笔下,可谓丑中有美,涩中有雅,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夸赞的艺术的进步。

nlc202309041302

(三)

在一个雾霾笼罩的下午,我静静地坐在他的画室,画家言之凿凿地总结自己的绘画创作坚持着四条根脉,一条是通向传统的,就是笔墨要有传统有修养,由写实转变为写意;二条是通向现代文化的,要与现代美术创作实践相联系,反映现代思维与意识;三条是通向社会百姓的,注重关注现代人群的生存状况,体现人文情怀;四条是通向自我的,要发掘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人间沧桑正道。其实,一个艺术家能否在画坛上站住,核心是能否总结出自己的创作个性,独树一帜,形成风格,展示出与前人与今人相对的进步和追求,郭全忠对此是异常的执着。

我记得那年,他受文化部委托创作的那幅《南泥湾记忆》,一反许多主题创作大义凛然的造型和阳光明媚的气氛,而是创作了一幅颇有些韵味的画作。在一块横亘在画面上方的乌云下,领袖与战士在辛勤地劳作,自信中透着曙光,坚毅中隐含着忧虑,不似其它作品那么朝气蓬勃。我曾建议他将那一块象征性的乌云去掉,使人物形象俊美些,以显示解放区的明媚和光明。但画家拒绝了我的建议,他认为南泥湾就是在乌云笼罩下给人们带来的光明和希望。当时的那个红色岁月,面临着敌人的四面包围,随时可能遇到围剿和攻击,所以领袖与战士在快乐中存在着忧患,在恬淡中蕴含着危险。因此出现在画面上的所有人物都体现着郭全忠独创的造型风格,没有执意美化,也没有刻意提炼,只有深沉的思想表达。也就是说,延安的岁月是艰难中的幸福,是奋斗中的自信,是抗争中的笑容,要准确体现这一特征,才能创作出具有历史真实性和穿透力的作品来。《南泥湾记忆》艺术地把握了这一点,把人物和时代凝固在一幅画面上,给人们以隽永的思索和享受。如此创作风格的主题创作,应该是绘画艺术上的有益探索,可惜的是他的这一探索充满了争议。

但是,中国的美术界却始终记着他的名字。

那是2007年的初春,由勒尚宜、潘公凯、邵大箴、刘勃舒等十八位国内顶级美术家和评论家组成的“吴作人造型艺术奖”评委会,将大奖颁给了三位画家,郭全忠是唯一的中国水墨获奖画家。当时评审严格没有透露获奖的消息,当中国美协副主席詹建俊宣布颁奖词:“他立足于中国黄河流域乡村大地的真实生活,数十年如一日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探索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形态,成为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获奖者,是郭全忠先生。”全场顿时响起持久的掌声,他从席间走上台接过一枚木雕的奖杯,内心的激动是无以言表的。这是中国画坛对郭全忠多年来在绘画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一个肯定啊!然而,颁奖会后我们的画家却意味深长地说,纵观中国的绘画史,山水花鸟画家是越老越辣,而人物画家却人老式微,我这辈子要走一条与前辈人物画家不同的道路。

这个道路就是不断向上攀登的道路吧?我为郭全忠的探索和坚持而鼓掌!

【专栏介绍】

《艺术观察.美术星空》专栏是《市场观察》杂志社邀请中国美协《美术星空》摄制组制片人郭禹廷担任艺术总监,以提升企业家艺术的鉴赏力和修养,扩大艺术的影响力为目的,以纪实的手法,全方位展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创作;以艺术家的创作为中心,表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作为文献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视角将全景式呈现中国艺术家对艺术追求的理解,认知,诠释和表达,通过艺术家浓墨重彩地勾勒,近距离感知作品的巨大美学价值与内涵深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愁】情感美文】相关文章:

乡愁情感美文范文06-02

表达乡愁的美文:一棵通神的古树04-17

自问情感美文04-07

情感美文范文05-17

定数情感美文04-10

七夕 情感美文04-14

独白情感美文04-15

醉情感美文04-17

静思情感美文04-19

花期情感美文04-20

上一篇:中储粮管理提升年(仓储)下一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