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油画系列

2024-04-20

乡愁油画系列(通用6篇)

篇1:乡愁油画系列

李红东的航天油画作品

——中国梦飞天梦

陈军/文

“飞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飞天梦”突出科技的进步,激发青年的斗志。青年画家李红东的艺术追求正是伴随着飞天梦的实现而不断进步和提高,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感到自豪和振奋,画了一系列的航天油画作品。《神圣使命》、《飞天壮歌》、《飞天圆梦》、《中国梦飞天梦》等相继问世,表现了画家对祖国日益强大、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激动心情。歌颂伟大祖国、颂扬航天精神,作品先后参加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美术精品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和全军美术精品赴香港澳门展等重要展出。

2009年9月中旬,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美展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在展厅的中央,青年画家李红东的油画作品《飞天壮歌》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关注。作品运用扎实的油画写实语言,通过对6位航天英雄的深入刻画,艺术地再现了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巧妙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该作品同时入选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精品赴香港澳门展出,港澳媒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介绍播出。

李红东热衷于创作航天题材作品,他创作的神舟五号油画作品《神圣使命》参加全国建军八十周年作品展并获好评。这一次建国六十周年展,应当全面的反映六十年航天历程和辉煌成果,所以构思在一个画面中表现神

五、神

六、神七这三次载人航天的历史瞬间,运用三联画的构成,把三次载人航天的动人时刻巧妙的组合在一个画面中,构图饱满,视觉中心突出,生动地刻画了六名宇航员的英雄形象,坚毅的表情透露出豪迈与自信,显示了强大祖国的繁荣崛起,挥手出征向祖国和人民致意,背景是蓝色的地球与深邃的太空。画面色调和谐温暖,立意深远,主题鲜明,鼓舞人心。

李红东的这幅油画作品《飞天壮歌》不愧是一幅成功之作,是画家献给祖国六十华诞的一份厚礼。作品的展出引人注目,多家博物馆及艺术机构争相收藏,最后收藏于中国名人名家艺术博物馆。

李红东的创作是严谨的,对待每一幅作品从构思到起稿创作都一丝不苟,精心酝酿。他参加2007年“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全国美术书法精品展”的作品《神圣使命》,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开幕时,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握着李红东的手向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介绍说:“这位画家很勤奋、踏实”。

李红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结业。为国画大师崔如琢先生入室弟子,油画师承冯法祀、杨飞云先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展赛并获奖,在国内专业报刊发表作品近百件。作品被中国名人名家艺术博物馆、解放军书画院等机构收藏。为创作出好的作品,李红东经常深入生活,寻找艺术灵感和生命中让人感动、感悟的点滴。创作航天系列作品时,李红东和部队的画家朋友们深入基层,多次到航天城体验生活,结识航天员,感受到航天事业的艰苦创业、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的伟大历程,深受鼓舞,为创作一系列航天油画作品增添了无比的精神力量。李红东的创作立足现实,以刻苦的自我超越的力量,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神圣使命》

李红东 油画

《飞天壮歌》

李红东 油画

《飞天圆梦》

李红东 油画

《中国梦飞天梦》

李红东 油画

篇2:乡愁油画系列

当代油画艺术的意象审美倾向已成为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油画艺术工作者,长期以来我在创作实践中对“意象”这种神奇的审美诱惑进行了认真的探究,最终回到孤独苦涩的理性里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成为了我的一种责任,在时代的审美纬度里重新理解传统,成为了一种专业之道。

艺术生命的真正价值往往都交给时间去确证。在创作《完美季节》油画系列的过程中,我自觉地对中国画意象画风进行深层次探索,吸纳其艺术观念、形式和手段,力求在传统的模式中衍生出新的方法和思想,因为坚持民族的、开放的艺术方向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艺术的必然选择。在创作的同时,我加大了对意象素描研习的力度和深度,这种朴素的定力正如同传统的水墨意识一样,给画面植入了理性和韧性。《完美季节》并不完美,正如春夏秋冬季节轮替,秀美与苍凉、炙热与清冷都只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一瞬,喜怒哀乐情结无序,人们能放纵的只有灵魂,为理想找寻一个港湾注定是心中解不开的结。在创作中我尽量让色彩、点、线、面、肌理、笔触空间等基本造型元素都参与到融入到建构意象性精神语言的象征系统过程中,这样整个画面更能表现我的情绪。这不同于直接借鉴传统造型和色彩的“油画语言民族化”的方式,而是赋予这些纯技术性的绘画语言以精神性和意象性审美的内涵,以此来表述具体化的视觉图象。

不管艺术如何发展,它都有一个渊源,全凭主观臆造的艺术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也说明了传统的力量。尤其是对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来说,重视民族的艺术传统是非常必要的。就艺术创作实践而言,中国古代的意象造型源远流长。从距今六七千年的半坡彩陶的鱼纹意象到人、鱼混合纹意象造型,再到后来的龙、凤意象造型,这些古代的意象性图像表明了意象性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与中国文化认知结构之间的存在与反映关系。《完美季节》油画系列处在一种新的意象体验之中,大量灰空画面中游荡着灵魂自在精灵的意象,这些精灵看似某种生物的造型,无意间受到“龙纹”意识的影响。这种意象性图像结构承载着我对传统与现实的真切体悟。在画面经营方面,我力图将极简的构成及看似国画的笔墨情趣延伸至某种音乐的和谐主题,这种体验中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个体愉悦感和民族骄傲感。在色彩处理上我尝试以中明度灰色基调强化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并将一定的“中庸”情节表现于含混的色彩透视之间,制造出超自然的表情效果,为自己主张的灰调寻找到可靠的意象依据。这些作品或许仅能表达实验性的体验,而达不到终极关怀。《完美季节》并不完美,完美的情结始终存在于我的艺术探索之中。

篇3: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识小

百集多季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正是在中国大陆纪录片这样的发展阶段中完成创作与传播,以其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鲜明的影像表达、平实通俗的文化诠释,吸引了观众的收视兴趣,产生了良好的话题效应和社会反响。作为一部类型常见、主题传统的人文类纪录片,《记住乡愁》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一、 领题:俯身扣问乡愁文化

在全球范围来看,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的物质主义和达尔文的自然主义,影响了人类的思想,终而产生政治和经济的物质主义,逐渐消弭了人类内心以往所积淀的对于宇宙的敬畏感及神圣的心理体验,形成了信仰与文化的认同危机。[1]在这样的世界大潮中,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另一方面在文化精神领域,大众传媒的泛滥使得人们的美学观念、精神追求和道德倾向日趋功利,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断层消亡。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主要媒介的影视创作,在市场的影响下经常偏离政府和社会希望的文化价值导向,不少作品片面强调奇观性和收视率,导致大量失去人文关怀和精神承载的文化泡沫充斥银屏,进一步吞噬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针对这种精神文化的偏差和异化,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除了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命题和指导思想,肯定新时期以来文艺工作取得的成绩之外,更直面现实,痛陈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其中,“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问题,“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问题,热衷于“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问题,等等,都是整个文艺界亟待解决的。在此前的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中国城镇化和乡村建设也做出了这样的描绘:“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化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会议结束后,“乡愁”自然成为各类媒体的使用热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受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委托,以《走遍中国》《远方的家》《流行无限》三个栏目为班底,联合部分省级卫视,共同开启了《记住乡愁》创作之旅。央视选择这三个栏目组来建创作专门队伍,对于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走遍中国》栏目的主题词是“讲百姓身边事,看中国新变化”“小事件透视大时代,小人物见证大变化”①,该栏目组长于以记者深入现场报道、深度调查,辅以演播室嘉宾从人文视角分析解读的形式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远方的家》作为一档大型旅游栏目,主要“通过旅行体验者的亲身讲述、学者嘉宾的文化解读、旅游话题的实时互动,呈现多样化生活形态和旅行百科,彰显既有传承又具时代感的国家旅游形象”②。《流行无限》栏目则“致力于介绍当代中国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及社会潮流的引领者”③ ,由此可见,这三个栏目相对共通的文化关注与追求,确实能够为《记住乡愁》的成功提供很好的空间跨度、文化深度和生活温度,具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效果。

二、 破题:寻找特色时空景象

要想记得住乡愁,首先要理解乡愁。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主题歌中那句“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的咏唱,高度凝练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故乡难以割舍的“一生情”。从“骏马秋风蓟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愁的涵义在传统意义上表达的是游子回望家国故园的一种自然眷恋,是后世对传统文化的追慕和忧思。

从纪录片整体呈现来看,《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重在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以及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同时通过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找寻、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④。不难看出《记住乡愁》紧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这个核心主题,120集所表达的正是乡愁的传统之义。一百多个古老村落,一百多组乡土故事,确实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寻找到了传统的注脚。与此同时,纪录片这种努力阐释的“乡愁”,又被基本局限在具有“标本”性质的古村落里,记录的是当下的山乡风貌和村镇人生,反映的生活对于多数都市人而言恍如梦境,尤其是对于新生代都市人而言,距离之遥不啻于隔世。于是,纪录片的“乡愁”又有点被简单地跟边缘化、孤岛化的传统乡村画上等号的意味,而创作团队在这种思路下更是将主要目光聚焦在在那些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之地,使整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所呈现出一种“不乏想象色彩的理想图景,使作品显露出一种‘桃花源似的气象”。[2]

实际上,不论是居乡还是离乡,不管是思乡还是怨乡,也不管是穷乡还是富乡,人们对家乡总怀有一番特殊的情感,所以乡愁不应该拘泥于乡村,而应该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于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家园故土的依恋,因而需要具有对具体时间、空间的超越和升华。简单而直白地说,对比那些传承有序的历史古镇或城市孤村,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苏州的街巷以及各种单位大院,还有为数众多相对贫瘠落后且没有名门大户人家的小村落,即那些目前还是很多中国人的典型居住空间,同样承载了大量生活记忆和文化基因,同样值得关注和呈现——只是难度较大而已。现代与传统,都市与乡村,看似二元对立,但是对“乡愁”而言,都只是共同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时空差异而已。不论是在哪个空间成长或居住,都一定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文化的浸染,所以说乡愁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文化思潮,是永久的集体潜在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所播映的纪录片《记住乡愁》,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忽略了对相当部分城市生活或缺乏显性看点内容生活中乡愁文化的努力采撷。

三、 解题:长于声像融合表达

作为栏目纪录片,《记住乡愁》的声像表达,除了特别感动人的那深情精美的片头曲以及以此为旋律的主要使用弦乐演奏的背景音乐,确实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一)恰到好处的画外音叙事

人文纪录片一直是中国影像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丝绸之路》开始,《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望长城》等大批纪录片,不断吸收国际主流纪录片创作理念,“以宏伟的气势,深沉的文化反思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并掀起了纪录片的观看热潮”。[3]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理念更加兼收并蓄、趋于多元,各种表现手法更加成熟多样,《昆曲六百年》《故宫》《大国崛起》《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等作品在不断创新中突破一门一派的藩篱,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了“按需选用”的艺术自信。作为以访谈和片中人自述为主体内容的纪录片,《记住乡愁》有限使用“画面+解说”的格里尔逊模式,其画外音叙事一般主要发挥总体交代或关键时刻画龙点睛的作用,比重不是很大,效果非常显著。其最主要的特点和效果在于,一方面很容易让观众跟随进入纪录片所引领的规定文化历史时空,另一方面又可以简化不同叙事单元之间的勾连,还可以点明主题和升华感受。

(二)寻找村落生活人生故事

“人文纪录片需要故事,不仅是商业策略的要求,更是文化表达的要求,只是不能像故事片那样去进行虚构想象,而是要脚踏实地去行走在中国大地寻找各种比较有意思的真实故事。”[4]《记住乡愁》要对“信、温、良、恭、谦、让、诚、勇、睦、和、善、俭、廉、仁、义、礼、智、忠、孝、勤”二十个主题进行充分的阐释,肯定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的辨析,要想打动观众,就必须从题中之义着手,在古村落里寻找能够揭示主题的人物和故事,结合现代社会活动和历史传统,让历史故事可信,使现实人物真实,从而实现多角度的表达。比如“诚信”主题,在第一季第19集《静升村——无信不立》中,开篇从眼前孙氏父子的豆腐生意切入,围绕晋商王氏700年传奇,利用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作为背景,将静升王氏始祖王实、第十六世王寅德、王世泰以及第二十世王廷仪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随后镜头依次贴近静升村内的月饼作坊和豆腐厨师,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令人信服地把“学吃亏”的诚信理念生动透彻地表达了出来。

人文纪录片的优势在于能够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视角反映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和文化现象。[5]《记住乡愁》吸收了《舌尖上的中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细节的方法,通过平常人、寻常事,揭示出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思维,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象。这种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既是“格里尔逊模式”与“真实电影”在某种程度的有机融合,也是综合使用各种纪录片理念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创作自觉。尤其是其中追求效率为先的表达策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我国目前人文类纪录片创作的理性追求及艺术自觉。

(三)营造诗意情境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升华思想,往往还能给人带来视听方面的享受,而这种生动活泼的视听美感离不开诗意情境的营造。《记住乡愁》中有很多表现敬天、祭祖、拜师、祈福等典礼的生活仪式,在传承数百年的深宅大院中,父老子弟按照传统礼仪举行主题活动,要想生动地传达出仪式现场的情感气氛,都是通过诗意的镜头语言来实现的。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井然有序的场面调度,敏锐抓取的细节活动,配合小景深、摇臂、升格、航拍、第一视角跟拍等陌生化摄影技巧和符合现场情感的剪辑节奏,“既保证了影像的品质和美感,又有效地塑造了画面的气氛、情绪,使叙事有力地传递了古村落仪式中所蕴涵的文化品质和美学特性”。[6]

《记住乡愁》的解说词充分借鉴了《走遍中国》《远方的家》两个栏目之长,语言朴实客观,讲现实生活要言不烦,说历史故事简洁明了,对村规祖训的核心要诀反复阐释,同时也不失时机地结合具体事物对“乡愁”主题进行了诗意解读。如第二季第58集的《宝藏岩村——不忘根本 和谐共生》中,在台北大陆老兵聚集地——眷村菜馆一节,解说词韵味悠长:“故乡是那么遥远,却又是如此的近,它在思乡人的味蕾上跳动,被小心地安放在心灵的深处,始终未曾离开。”

篇4:乡愁油画系列

乔治·莫兰迪执着于油画静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他对于相似画面组合秩序的深入实验却鲜有人进行发掘和整理。上百幅不同类别的系列作品是体现其卓越价值的重要保证。这些作品的外观非常接近,长久凝视才能察觉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他常利用几种有效的手段来完成它们,如利用画面尺幅比例的变化、物象位置的挪移和色彩的配置来使作品富有变化性。创作于1958-1959年的4幅《静物》,画面尺寸各不相同,分别为30厘米×18厘米、30厘米×20厘米、30.5厘米×20.5厘米和35厘米×20厘米。这些作品在长宽比例上的不同使背景空间的色块面积分隔开来,进而产生出了不同的变化。比如,中景前排居中的细颈条纹瓶的位置变化便极为明显,其左右两件物体在造型细节和色彩上则略显不同。莫兰迪以不同的观看方式观看同一组对象,对同一母体秩序进行反复调整重构,充分发挥出视觉经验和图式变化的多重可能性。其他静物画家,如夏尔丹和威廉·贝利也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系列作品。

19世纪法国印象派核心人物莫奈留给我们的《卢昂教堂》是风景画之中颇具艺术性的系列作品。1892-1894年间,莫奈从三个不同的位置对卢昂教堂进行写生,完成了三十余幅油画,最多时他同时创作14幅。除尺寸和角度有所不同外,这些作品均敏锐地捕捉到了教堂在晨曦、正午、黄昏、阴霾和丽日下变幻着的迷人色彩。灰暗阴冷的无生命建筑在阳光的照射和作者饱含激情的粘稠笔触下处处洋溢着生命跃动之光。这些作品被莫奈冠名为《蓝色和金色的和谐》、《灰色的和谐》与《白色的和谐》等。其中《蓝色的和谐》描绘晨光之中的教堂入口和圣罗马塔,以蓝紫和橙黄的弱补色对比使建筑的巨大身影蒸腾于清晨的薄雾之中。《棕色的和谐》创作于天气阴冷的下午,以赭石、棕为主色,用浅灰、深灰色的厚重笔触塑造出教堂的结构,这件作品光线晦暗,气氛忧郁,沉稳大气。相似的画面结构、充分的色彩表现力,生动鲜活的笔触把这一系列中的各件作品统一起来。除此之外,藏于橘园美术馆两个圆形展厅中的《睡莲》也是他重要的系列作品之一。

我创作于2010年前后的油画系列作品《低层年代》共6幅,是我童年生存环境和生活记忆较为准确的表达我选取了同样的画布尺寸,以及和缓的横向构图,将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低矮平房、供销社、小卖部、小区门房等现实事物静静放置于非现实的空间之中。并采用相对理性的水平、垂直线和硬边的平涂色块元素去描绘它们,色调上以沉稳、柔和的棕色系为主,以在土红、赭石、褐色之间呈现出差异。这一系列作品展示时横向一字排开,长3.6米,似传统中国画中的长卷,缓缓低沉地叙述着过往岁月的残留痕迹,同时画面还弥漫着浓浓的怀旧情绪,极大地发挥出了该系列作品的强烈感染力。

出生于丹麦的威尔汉姆·哈默修伊是斯堪第纳维亚地区极其重要的画家之一,也是20世纪曾被世人忽略,而后又被重新发现的优秀艺术家之一。在其短暂的艺术生涯之中,他留下了超过六十幅以位于哥本哈根特兰格德大街30号一幢砖砌古老公寓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些系列作品中,单个女性人物处于气氛静谧、简朴陈设的灰色室内空间之中。墙面和天花板呈冷灰色,地板呈深褐色,门窗、木饰镶板和装饰线条全部为纯白色。此外,深红色的木质家具摆放在室内,偶尔还有绘画作品和简单器物点缀在墙上。在室内场景的中央是穿着优雅黑衣长裙的作者妻子伊达的背影,她或坐或站,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精心安排的构图、薄雾般的朦胧气氛、富于节制性的棕灰色彩、柔和清淡的弥散光线,使这一无时间性、无情绪性的凝动空间满布沉默的诗意,让观者过目难忘。正是该系列作品中简单元素的反复经营组构,才使得每件作品熠熠生辉,也恰当地诠释出了该系列作品的丰富内涵。

从1999年开始,毛焰以一个来中国学汉语的卢森堡人托马斯为对象进行系列作品创作,至今已创作了百余幅肖像作品。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系列绘画对于一个当代艺术家的重要意义,这些作品又可分为三个小的系列:草稿式小头像系列(36厘米×27厘米左右),中幅胸像系列(75厘米×60厘米、110厘米×75厘米左右)和大幅全身像系列(400厘米×200厘米)。在形象的经营布局上,既有常规的角度,又有非常规的俯视、仰视和极端透视、变形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可谓形随势走、游刃有余。这些作品在色彩上相对单一,各种色阶的灰色弥散于画布的各个角落,局部偶尔也会使用弱倾向色。形体塑造上,既有潇洒灵动的笔触,也有自己独特的光斑和泡沫画法。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系列作品共同构筑了一个虚幻、飘渺、异样的艺术世界,也准确地体现出了艺术家隐晦但深刻的艺术观念。其他艺术家如忻东旺的《村民列传》系列则通过生动鲜活的形象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

除以上常见题材之外,抽象绘画中的系列作品也屡见不鲜。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系列和罗斯科为休士顿八边形教堂创作的大型系列绘画由此可见,系列作品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油画之中,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列作品往往代表了艺术家的风格,并体现了其主要艺术成就。通过多次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向度的反复探索研究,系列作品能够生发出多种可能性。

二、同系列作品的创作时间相对集中,但时间跨度却有很大差异。短的历时几年,长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和作品本身要解决的问题复杂有关,也和艺术家对这一系列的执着程度相关。

三、系列作品在尺幅大小、题材、形式和主题上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同时,每幅作品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身的研究倾向和艺术价值。

四、系列作品在陈列展示时,可依据作品特点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较好的氛围,充分发挥系列作品的强大表现力。

篇5:一校一展学院油画艺术系列邀请展

进入艺术之殿,首先,步入眼帘的是钱塘潮涌,浪涛滚滚的壮观景象。翻滚的巨浪,缭绕的烟雾,仓皇的人群,似乎让你觉得有千军万马怒吼着朝你奔来,既让人紧张又觉得兴奋,让你真正体会惊涛拍岸的恢弘之势。画面一转,呈现在你眼前的竟是奇幻迷人的岭南风情,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神奇飘逸的潮连纱龙,生动鲜活的市井百态,犹如一首热情奔放的小诗,读来让你热血沸腾。当你还沉浸在南国的意韵中时,西北汉子雄厚的歌声已经在你耳边响起了,那雄关漫漫的风雪与冰川,那大漠深处高扬的一股孤烟,那拉弓取箭的强健手臂,如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你袭来。除了震撼就是敬畏。接下来,让我们紧绷的神经轻松一下,去体味一下天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泥人张”精湛的彩塑艺术配以学院风洒脱的绘画风格,简直就是前卫和传统的完美交融。

不仅仅如此,深厚悠远的长安秦风,意境深远的北国神韵,耐人寻味的梦萦楚风,也经过学院画家的妙笔,做到民族和现代的融合,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风格明快的画作。

一城一地的文化,一校一展的呈现,学院与传统的融合,将会让油画艺术开出更为灿烂的花朵。

篇6:《乡愁》拓展阅读——乡愁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一九七八

(选自《河流之歌席慕蓉诗作自选集》,席慕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鉴赏空间

席慕蓉将“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第三节写乡愁的永恒,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到逐渐鲜明。诗人将乡愁比喻为“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充分表达了“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读有所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愁油画系列】相关文章:

集体乡愁范文05-16

诗歌乡愁范文05-17

乡愁优秀范文05-17

乡愁地图范文05-17

乡愁创意范文05-17

乡愁诗歌范文05-17

《乡愁体》范文04-26

乡愁教学重点04-29

乡愁课文解读05-01

【乡愁】情感美文05-03

上一篇:正邦集团网站管理制度下一篇:著名诗人李商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