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堂实录王君

2024-04-25

乡愁课堂实录王君(共6篇)

篇1:乡愁课堂实录王君

王君:《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述评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3-20 8:36:54 阅读666次 【大 中 小】

整合与比照齐飞,厚重共灵动一色

——评王君老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 执教: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分校 王 君 评点: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杨正奎

【课堂实录】

(经过钻研教材,我发现《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于是,我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教学。两课时连堂进行。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朗读,质疑字词,尝试背诵。第二课时则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实录的是第二课时)

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

师:第一节课,陈禹杭就《爱莲说》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关于最后几个句子的顺序安排。同学们的争论很热烈。王悦同学的发言更是引发了大家的不同意见。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始讨论。王悦认为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有些同学不同意。看来,这个问题分歧还很大,现在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个导入直接明确。第一,这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它不仅回顾了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尊重学生,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开展后面的教学;第二,这是抓住了学生中矛盾分歧的导入。“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三,这是明确地提出了读书方式的导入。“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要求学生去咬文嚼字,直击文本。)

生:我认为周敦颐很欣赏陶渊明。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字挺有力量的,我读出了一种欣赏。

生:我也是,后文中周敦颐说自己爱莲也用的是“独”,看来这“独”有与众不同之意,含有褒义的。

师:“独”是独特,独到,“独”是特立—— 生:独行。

师:我想到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词第一句就是“独立寒秋”,好一个“独”!生:周敦颐称菊花为“隐逸者”,就是隐居避世之人,不含贬义。师:隐逸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逸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逸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生:周敦颐只在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矣”字加重情感,表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而对“菊花”的表达比较庄重,只是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陶渊明绝无贬义。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看来,作者写陶渊明,绝非反衬,而是正衬。写陶渊明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

生:他自己更美(众笑)

(教师点评语言精当。在短短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点评有三种呈现方式。第一次是用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细品“独”字,并联想到“独立寒秋”,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第二次是引导比较“隐逸者”与“花之隐者”的不同,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体会周敦颐的生活态度;第三次是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总结,这次不仅总结了讨论的主题,而且顺势追问:“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为下面的“变换身份”这一“变形”方式作好了铺垫。)

师:那好,如果你自己就是周敦颐,请你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请用第一人称。(引导学生再次大声朗读“予独爱”一句)

生:我像莲花一样高洁,生活于世俗的社会但不被污染。生:我的美名远播,像莲花的香气一样越远越沁人心脾。

生:我庄重高雅,绝不对权贵献媚求荣。我才德出众但绝不妖媚。生:我像莲花一样中通外直,表里如一,个性刚直。

生:我像莲花一样让人敬重不可侮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我不蔓不枝,心意专一,目标明确。„„

师:说得不错,再背一背这句。(生齐背“予独爱”一句)

师:现在,周敦颐们,咱们换个角度自夸,你和陶渊明都是美的,但你认为你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啊?

生:陶渊明隐居避世了,我还坚守在官场。

生:我是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是躲淤泥躲得远远的。(众笑)

(“变换身份”,变得精妙。这里呈现了三种形式:其一,变换身份夸自己读原文。这一设计匠心独运,学生变换身份读,不仅读出了是周敦颐的内心,而且读出了作为周敦颐的自豪感。其二,结合文中关键句,用自己的话夸自己。这既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周敦颐的深入理解,加深了自己的体验。其三,变换身份与陶渊明比一比。这里比出了两者的不同,读出了深度。“变换身份”,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变”得精彩,妙不可言!)

师:聪明!我们才学习了《桃花源记》,也背诵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他吟诵着《归去来兮辞》,在自己的心里幻想出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他最后选择的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周敦颐不是这样的。据历史记载,周敦颐也有“山林之志”,他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气。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微薄的积蓄捐献给了故里宗族。他不仅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为官上也有卓越建树。黄庭坚曾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板书)。

同学们,这就是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这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诗人的个性气质理想有关,也和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有关。选择虽不同,但都显著有别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都同样伟大。来,让我们再朗读一遍那流传千古的名句。

(齐深情诵读“予独爱”一句)

(教师讲析精炼,语言精美。第一,教者结合学生的发言,适当穿插引用资料,要言不烦,讲出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不同,这是对学生发言的提升;第二,教者语言精美,干净洗练。如:“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教师精美雅致的语言,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师:我们读懂了刘禹锡和陶渊明,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看刘禹锡。我们重点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呢,还是周敦颐式的?请大家注意不要空谈,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先自由朗读一遍。

(教师提出的主问题精准且直奔教学核心目标。在前面读懂周敦颐之后,这个主问题就避免了零打碎敲式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它承上启下,在前面蓄势的基础上,将讨论的焦点聚集到本堂课的核心目标:探究刘禹锡的心灵。第二,这个问题是选择问,尊重学生的认知,教师的问题本身没有倾向性和暗示性,因此能够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让学生“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眼睛始终紧盯文本。)

(生自由诵读)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周敦颐式的。你看,他对自己陋室的评价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认为自己的品德是美好的,可以让陋室生辉。

师: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

(众笑,生被问住了,不好意思地笑着坐下)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的居住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不也是一种隐居的环境吗?

生:我不同意。刘禹锡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来来往往的都是博学的大儒,他还经常弹琴看书,这种生活是隐居的生活吗?

生:老师,这地方有点儿矛盾,既然鸿儒谈笑往来,地上怎么可以生青苔呢?矛盾的!(众笑)。

生(急切地):我还是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请注意,他读的书是“金经”,金经就是佛经,金经有南华经„„(众大笑),一个读佛经的人难道不是在隐居吗?

师:有意思!再深入一点点,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 生:“调”更悠闲更随意,“素琴”说明他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师:品得妙!这个“调”让我想起了那著名的“悠然见南山”的—— 生:见!

师:对,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闲适和自得。

生:我也觉得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选择,你看他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清静优雅,自由自在,不是隐居之人是什么?

生:他的生活并不清雅,“谈笑有鸿儒”就可以证明。一个隐居之人,还会和世俗间的读书人来往频繁吗?一个真正心灵幽静的人,还会拒绝和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来往吗?我们背诵的陶渊明的很多诗歌,他可都是把自己打扮成农民的样子啊。

师:有意思有意思!确实,陶渊明过的是真正的田园生活。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包括他的文字,都有泥土的气息了。

生(急切地):我坚决不同意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以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来比方自己的陋室。诸葛亮和杨子云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看来,刘禹锡是希望自己也能像诸葛子云一样建功立业的。

师(惊喜地):好!真知灼见!生:还有,结尾点题句刘禹锡用的是孔子的名句。孔子是儒家主张建功立业的代表人物。这段时间班里读《论语》,孔子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完这个句子)。我想孔子更赞成周敦颐的人生选择,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依旧要建功立业。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也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生:对。老师讲过孔子是坚决主张入世的,他自己便是终生为实现政治理想在奋斗。刘禹锡引用他的话,可见是非常尊崇孔子的。他不可能去隐居。师:有见解,活学活用,半学期的《论语》没有白读!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

(引导学生齐读开头两遍。)生(恍然大悟):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师:哦,只不过,是和诸葛亮一般的—— 生:卧龙!(众笑)

生:一个把自己比作龙和仙的人会真正隐居吗?

生:还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禹锡并不安于寂寞,他希望自己的陋室能够“名”和“灵”,其实就是一开头就流露了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想法。这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不会是陶渊明式的。

师:这就怪了,看来《陋室铭》中表达的东西有矛盾啊!生(手举得老高):老师,我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刘禹锡他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但是,他在不知觉中又暴露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说,他当时过的的确是一种近似于隐居的生活,但是,他的心中却向往着建功立业,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教师引导无痕,追问机智;师生对话精彩。

先谈教师的引导和追问。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引导、追问使学生对刘禹锡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精彩的发言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呈现。这个环节中,教师追问了三次:第一次是在肯定学生的发言之后的追问“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让学生不仅浅尝,而且深究;第二次是在前一个学生似乎理由很充分的情况下的启发式追问“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在比较中,试图让学生自己探究出一个矛盾的刘禹锡;第三次追问时在学生抓住文章结尾,逐渐弄清楚刘禹锡主张出世为官之后,“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水到渠成,一下子帮助学生探究出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

再谈谈精彩的师生对话。精彩有三:一是,学生与学生的辩论式对话,有理有据,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平等交流;二是,老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式对话,引导即时,切中关键,发人深思,提升思维;三是,师生与文本的咬文嚼字式对话,立足文本,扣紧字词,反复比较,深入探究。

由此可见,课堂对话的精彩来源于教师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机会,适时引导、追问的能力。这个教学环节充分看出教者的功力。)

师:好一个“不知觉”!这句话像一把解剖刀,就要把刘禹锡的精神世界袒露在我们面前。现在请大家看看《名校精练》之后关于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谁来讲讲。

生:刘禹锡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知府姓策,他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命笔,又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州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他和书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师:讲得真生动!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吗,刘禹锡隐居没有? 生:他没有隐居,还在当官,只是被贬官了。他还住在城里。

师:那就有意思了!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虚假的?(生沉默,思考)

生:他这样写是为了回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你要我活得不像一个人,我越要活得像一个人。

生:《陋室铭》中的生活场景确实是经过了刘禹锡的夸张的。生活是现实的。城里的一间小屋,条件肯定很糟糕,来来往往的人也可能不会都那么高雅,环境也可能不会那么清幽,但是我认为,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分析得非常有见地。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这个周的班级古诗积累,老师推荐了刘禹锡一系列的小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老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以前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秋词》,一起来——

(生齐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师:同学们,这便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诗情盎然,他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

师: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有一个最著名的句子是沉舟——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同学们,吟诵着“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他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样乐观豁达,这样富有生命活力的一个刘禹锡,怎么可能“清高自许”“独善其身”“隐居避世”呢?所以,同学们,《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知人论世,探究深入。读文就是读人,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穿插了多个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刘禹锡的内心深处。联系资料多样,有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背景,有刘禹锡不同时期的诗句,还有刘禹锡一生的遭遇尤其是屡遭贬官后的乐观豁达的材料。这些资料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不着痕迹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无遗。)

师:同学们,暑假的时候,我们提前背诵了《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生(齐背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师:同学们,周敦颐、刘禹锡、范仲淹、苏轼都是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范仲淹们,刘禹锡们超越了孟子。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正如刘禹锡曾吟诵过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群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周敦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诵读《陋室铭》和《爱莲说》。

(在诵读中下课)(总结有力,拓展精深。这个课堂总结由探究刘禹锡到解读一类“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这里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这个教学目标。并且使这堂课由变得更加深入,教师的激情总结,让整课堂在高潮中结束。)

总评: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总是陷入“死于章句,废于清议”这两个极端。如何让文言文焕发青春?王君老师的这个课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王君老师说:“正视文言教学的特殊性,扎实地立足文言之‘言’,诗意地追求文言之‘文’,激活文言本身的生命力,文言教学就有可能焕发青春。”

读了王君老师这个课例,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如庖丁解牛似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使其心动,促其智启,引其自悟。教师的一招一式都紧扣文本、紧盯目标,紧贴人物,显得“游刃有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功高手,飞花摘叶均能伤人于无形之中,读后大呼“过瘾”,心生佩服。

这个课例,文本解读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美、学生思维活动充分、课堂对话高潮迭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味道浓郁。正如这两篇传世美文一样,这堂课本身也是一堂绝美的精品文言课。对于课堂的整体印象是:整合与比照齐飞,稳重共灵动一色。之所以说这堂文言文课是精品,是基于该课例“精”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精深 1.文本解读精深

《陋室铭》这篇传世之作,教参上把刘禹锡的形象定位为“安贫乐道,独善其身”。而王君老师通过自己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教参的“浅水区”,读出了个性化的解读:“《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不仅如此,她还把《陋室铭》和《爱莲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读出了“不同朝代不同选材的两篇文章其实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中国非常典型的一类知识分子的情怀”。这个解读直击人物精深内涵,准确、深入、独到。

2.教学目标精深 在这样的解读下,王老师把课堂定位为:“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并“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

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单打独斗、零打碎敲,而是一类文章的大整合。读懂刘禹锡也就读懂了很多如刘禹锡一样的文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应该说,这个教学内容的是精选的,而且很深入,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解读文本上的功力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大胆与个性的张扬。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得整堂课文化气息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对刘禹锡们的尊重,对语文老师自己的尊重,王君老师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样的定位。

正如王君老师所言:“这堂课,上出了刘禹锡的尊严,也上出了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尊严。”

二、解读方式精当

初二的孩子想真正读懂刘禹锡是不容易的。为了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刘禹锡的内心世界,王老师采用了下面几种可供借鉴的精当的解读方式。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最早提出这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王老师的课例中多次体现出这种方法。如: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的时候。首先穿插了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探究出他是个“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的人;然后,穿插了刘禹锡的几首诗,道出了“他是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尤其是引用学生熟知的《秋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首诗歌,帮助学生明白刘禹锡“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最后,教者联系他随遇而安,虽连遭贬官,但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得出了“《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的结论。这样一步步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在学生面前。

2.披文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够被人理解。

这个课例中,在探究周敦颐和刘禹锡的内心世界时,王老师多次要求学生品读人物时要紧扣文本,咬文嚼字,“通过文辞”找寻对人物理解的证据。这就是“披文入情”。这也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解读文章,用语文的方式来学语文。

这样的教学片断在这个课例中比比皆是。如:她引导学生对《陋室铭》的结尾和开头的深入理解,学生联系文中词句,发言非常精彩,对人物理解立体深入而有个性。对开头的理解,学生说:“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3.诵读涵泳

韩少华先生在《文学读本·现代散文鉴赏常识》说所谓“涵泳”就是充分尊重作品,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通过朗读或朗诵的方式,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这里的“诵读”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泳”,即潜心体会,精思默想、深入体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在“蓄势”部分,引导学生“变换身份”诵读“予独爱莲„„”这段名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诵读涵泳,感受体悟周敦颐的内心世界。学生对周敦颐的探究如同剥笋,层层深入,直逼其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精巧

这里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法。1.教学设计精巧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二是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第一部分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的: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基础,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陶渊明爱菊是正衬;既然周敦颐和陶渊明是属于同一类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又在哪呢?这样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部分教师以一个主问题开始: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背景和身世,深入探究了刘禹锡的内心矛盾。由刘禹锡而范仲淹,而苏轼,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这个教学设计精巧,铺垫自然,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学手法精巧

除了上述教学设计的精巧之外,王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运用的教学手法也相当精巧。她主要运用了如下精巧的教学手法。

(1)整合

“整合”是这堂课的一大特色。“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这堂课,王老师首先整合了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定位为: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前面的“蓄势”部分周敦颐与陶渊明的比较是为了探究刘禹锡作准备。这个整合不仅使教学重点突出,而且集中优势兵力很好地完成了“探究”部分的目标。其次,王老师整合了问题。“蓄势”部分两个大问题: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探究”部分一个主问题: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这些整合后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性,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再次,王老师整合了助读资料。关于刘禹锡资料的内容选择、呈现时机、呈现方式均经过了精心的整合,起到了“知人论世”的作用,对认识刘禹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铺垫

从整体上看,这堂课分两个板块——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和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既然后者是这堂课的核心目标,那么前者自然是为它作铺垫的。蓄势部分的铺垫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先由学生的问题“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吗?”入手,明确了周敦颐和陶渊明的相同;然后抓住时机又问“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周敦颐,为“探究”部分讨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作了很好的铺垫。

可以说,探究部分之所以能深入进行,精彩不断,是与“蓄势”部分的两次铺垫分不开的。

(3)比较

这堂课王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比较。

第一,不同人物的比较。先是陶渊明与周敦颐的比较。理解了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为探究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是陶渊明、周敦颐跟刘禹锡的比较。这体现了核心目标。最后是刘禹锡、范仲淹、苏轼等人物的类比,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第二,相同人物的比较。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时,学生读出了他的矛盾心理。教师此时运用了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解了一个矛盾的刘禹锡以及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真正意图。

最后写两点想法: 1.王君老师这个班级学生经过老师长期的训练和熏陶,文言水平非普通班级学生所及,因此,这个课可能是为文言水平较高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课。

2.这堂课,是第二课时,王老师运用了很多方法使“文”和“言”的教学结合起来。整体印象上看,该课还是侧重“文”的一堂文言课。文言文教学,如何让“文”和“言”更有机的结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君《纪念白求恩》济南版视频)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 [投影展示] 共鸣──争鸣

师:先共鸣。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 生:加拿大人。师:什么职业? 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结合“注释一”看看。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他来干什么? 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

生:1939年 师:39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师:注意“辗”字的读音。非常好,陈广继续读„„ [投影展示]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师:聂将军是谁? 生:„„

师:聂荣臻元帅!好,从刚才这个部分的介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

生:看到了一个不追求名利的白求恩。师:不追求名利,很好!

生:我看到了一个节俭,淡泊明志的人。

师:节俭,淡泊明志,文言基础很好啊,你来„„ 生:我看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白求恩。师:舍己为人!你来„„

生:我看到一个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白求恩。师:对金钱清清白白的白求恩。来„„ 生:我看到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白求恩„„ 师:没有私心,你来„„ 生:他们都说完了。

师:哦,说完了,我相信王曼硕还有话说。你说„„ 生:为他人着想,然后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师:好!那么现在看书,前三段。毛泽东是怎么样评价白求恩的?看大屏幕的要求──

[投影展示] 读出前三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师:好,迅速浏览第一段,找出核心的议论句。(生看书,画记号)师:找出来了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用这样的方式,毛泽东„„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非常好,圈出来。接着,请看第二段,用刚才的语句形式说话。你来试一试。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好,她知道选前半句,而不选后边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聪明。圈出来。接着再看第三段。还是用刚才的形式说话。好,你来。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非常棒,都知道在长长的句子当中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这是很高超的能力。嗯,孩子们,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来,读: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对一个外国医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和情感。抬头,看大屏幕。第二段,不仅写了白求恩,还写了另外的一些人,用了下面的这些词语。请判断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展示] 拈轻怕重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不负责任喜欢自吹 生:贬义词。

师:对,贬义词。好,现在假如王老师就是这一类的人,批评我。用上这些词语。我是批评的对象,你怎么说都可以,批评我,它们都是我的缺点。啊,你来批评我。

生:你真是拈轻怕重,对人又冷冷清清„„ 师:啊不不„„,一样就够了啊。(生笑)

师:可以加上一些其他创造性的语言。你来批。生:你麻木不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师:我是这样的人吗? 生:嗯„„你真是不负责任,喜欢自吹,你其实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至少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生大笑)师:你也来试试„„

生:一天到晚对人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工作,嗯„„

师:舍不得批评王老师,心软了。再给一个同学机会。骂人都不会呀?骂我„„

生:你这个人真是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呢?

师:像班长的样子,挺会教训人的。孩子们啊,我们周围,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有很多这样的人。对这种人,毛泽东会怎么形容他们这个群体呢?选择„„

[投影展示] ? 这些人? ? 这帮人? ? 这班人? ? 这群人? 生:这帮人。生:这班人。

师:聪明!能够体会语言中的细微差别。“帮”和“班”是略含贬义的词语。但是,白求恩不是这样的人。好,毛泽东用这样的话来高度评价一名外国的医生,来,读。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投影展示]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生读)

师:这样读书就没意思了,红颜色的字要重读。我们说毛主席很伟大,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几个能横槊赋诗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用了这样的“极端”,可不可以改成“非常”?可以说极端是最高的评价,应该怎么读?

生读书:极端(重)

师:好,读,表现在他对工作的„„预备起── 生重读(极端重读)

师:好,跟“我”的形象,冷冷清清,漠不关心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书,毛泽东用了世界上最美的句式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找一找。

生:„„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句式!第二段,这个家伙已经看到最后一段去了(走到某同学旁边)发现了吗?你说!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师:真聪明!孩子们,这些都是什么句子? 生:排比句。

师: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句子才能形成排比呢。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无不。这叫啥句子? 生:双重否定句。

师:对了,双重否定句。好,现在注意力集中,请你,你先把全句读一遍。[投影展示]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生读)

师:好,下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难。你,请你把它变成肯定句!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所有人都佩服,所有人都为他的精神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都为之感动。

师:聪明。嗯,你起来试一试。把它变成反问句!行不行,试试。生: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难道有不佩服他的吗?难道有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吗?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怎么会不为之感动呢?

师:真好,聪明。好,孩子们,用崇敬的心情来读,用崇敬的心情来读这些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预备起──

生读书: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这样。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变化,对同桌说一遍。都用肯定句和反问句来说,互相说给对方听,每个同学都要说。开始„„

(生练习)

师:好,停!停!你来。你来试一试,就说这红颜色的三个句子,肯定句,要包含感情。

生:全都佩服白求恩,全都为他的精神感动,全都为之感动。

师:好,请坐,同学们一起来。就读这三句,没有一个不佩服„„预备起── 生: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师: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人物,在本段的最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投影展示]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生读)

师:很好,但还没有把红颜色的字读突出出来。你来,你朗读特别好,节奏特别合适。你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慢下来,味道就出来了。

生慢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着的精神。

师:好,很好。向她学习。预备起„„

生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师:同学们,这个段落的写法是很精妙的。先正面写白求恩,然后反面写那些品质和白求恩相反的人,最后侧面写评价。请旁批。

[投影展示] 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 对比论证

本段最有魅力的写作手法是: 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写(生动笔旁批)

师:同学们。白求恩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白求恩其实在中国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牺牲了,在他牺牲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留下了一封信,聂元帅看到这封信,当时就泪如雨下。请你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也要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师:我做个补充,他离婚是因为他要到中国来,他妻子不愿意离婚,他坚决离婚了。好,继续。

[投影展示] 两张行军床、两双英国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马靴、马裤,请转交吕司令。贺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两个箱子,给叶部长;18种器械,给游副部长;15种器械,给杜医生;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

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

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

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白求恩

(生读)

师:白求恩去世,是因为他在抢救伤员的时候,在情急之下没有戴手套,直接伸进伤员的颅骨当中去取一枚弹片,后来就感染了,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所以他很快就去世了。这是他留给我们世界的,最后的绝笔。好,那么你通过这一封信,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如果你要给他写颁奖词,写一句,你会怎么写?想想,动笔,写一句。

(生动笔写)师:好,你说。

生:他毫不利己,千里迢迢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倾其生命为伤者付出。师:“倾其生命”这四个字用得很好。继续。

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你把奉献当作了生命的常态。师:好。大家加油。这个练习没有对错,只要是你自己的创作就好。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师:简短有力!继续。

生: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你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师:用了“鞠躬尽瘁”,真好。活学活用。

生:你把你的一切留给了无数伤病员,留给了你的同志,留给了这片华夏的土地,而你,又为自己留下了什么?

师:嗯,全部都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带走。好,后面的同学,继续。生:白求恩是照亮全部共产党员的明烛。

师:是共产党这个团队当中的明烛,这个语句非常精妙。你也来试试。(生沉默)

师:白求恩是我们男生的楷模,你得向他学习啊。毛泽东是怎么说的?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来,读,我们大家要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生读)

师:好,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开始,背诵。自由背。(生背书)师:再背。

师:好,把刚才的这句话背一遍,不会的同学看最后一段,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一个人„„预备起„„

(生背书)

师: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出来„„(生回答)[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部分:争鸣

师:好,“共鸣”阶段结束,你看你能读懂多少,现在进入“争鸣”阶段。对这个人,有没有什么疑惑,或者说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疑点没有?

生:我觉得他说他只来到中国两年,他这两年一直在做高强度的工作,但是他为什么给聂荣臻元帅写信的时候说他这两年过得非常快乐,因为那地方应该是吃的也不好,每天都接触血淋淋的东西,一个个伤员从那个战地上背送到帐篷里。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很痛苦的,然而他为什么会觉得很快乐?

师:共产党员以苦为乐,也许有一天你也会理解的。因为信仰,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快乐。你提得很好,越矛盾白求恩就越高尚。你来。

生:白求恩他不是中国人,我想问他不是中国人,为什么却要为中国人这么付出?

师:有这样的人,现在也有这样的人,比如说,苹果公司,在中国生产了那么多ipad,中国人不说话,但是外国人有很多很多人在为中国的工人鸣不平。生产一个ipad,别人也许要挣一百美元,你知道吗?中国工人只拿到几分钱的工资,中国人不说话,但是有很多外国人在帮着中国人说话。明白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有着国际情怀的人。提得很好,还有问题吗?你来──

生:白求恩来到中国,为什么要执意跟他妻子离婚?您刚才说了,但是他来中国没有必要非要离婚,他来到中国也可以„„

师:他来了,回去了没有?(没有),同学们,爱情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如果我不能够给你幸福,我就和你分开,给你自由。知道吗?慢慢理解,他不理解这种爱情,那是很纯洁很伟大很无私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肯定人无完人,肯定有缺点。怎么可能就这样完美呢? 生:我也觉得这个人物太高大了,高大得都让我不相信。他难道就从来不想念亲人吗?他难道就不想家乡吗?我觉得他像个工作机器。

师:请坐,孩子们,如果你相信白求恩是一个如此纯粹的人,而没有提出类似的疑问,孩子们,你们就太盲从了。人就是人,白求恩很伟大,但是他也有他的痛苦和烦恼。我们继续看一封信。他到了延安之后,什么信件都收不到,非常的孤独啊!请你到前面来读。

(生上前读)[投影展示]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经习惯了。又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没有带来信件。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法工作的x光机。他们还带给我一听已经开封的加拿大香烟,一条巧克力,一听可可粉和一支剃须膏。这些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宁愿用所有的这些东西换一张报纸,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顺便说一句,我从延安收到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开封。这其中包括我的所有信件。一些信件还有缺页。下次请一定将所有物品和信件多加一层保护。中国人的好奇心太强了。除了一张日本人留在一座小林子里的4月18日的《日本宣传报》,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见到过英文报纸了。我也没有收音机。我完全与世隔绝。如果不是因为一天中有18个小时要忙于工作,我肯定会有不满情绪的。

我梦想咖啡,上等的烤牛肉,苹果派和冰激凌。美妙的食品的幻影!书籍——书还在被写出来吗?音乐还在被演奏吗?你还在跳舞、喝啤酒和看电影吗?铺在松软床上的干净的白床单是什么感觉?女人们还喜欢被人爱吗?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师:好,读得很好!老师只是节选了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到了1938年的后半年,白求恩就已经非常苦闷了。因为他从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闭塞的地方,他甚至晚上要靠吃安定药才能睡去。他的内心中弥漫着无穷的孤独与苦闷,这是真正的白求恩。同学们,当你看了这些东西之后,你又如何看待白求恩?

生:我觉得,嗯,白求恩也是一个人,但是他学会如何去克服这些痛苦,他很伟大。

师:你觉得这是人性的正常的表现。是吗?好,那么你看到这个,你刚才提出这个问题,你,你再说说,你又怎么评价白求恩刚才的那么苦闷呢?

生: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他毕竟也是一个人,就是看到他的这一面,才真正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非常完整的一个人。

师: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偶像,一个塑像,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苦闷、孤独和挣扎、痛苦,所以,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才会觉得可亲可敬。因为有了对爱人朋友的思念,对祖国的怀念,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才会更被深深地震撼。[投影展示] “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投影展示] 白求恩的各种工作和生活图片

师:孩子们,白求恩跟你们一样,那样地热爱生活。作为49岁的男子,他浑身充满了中年男性的睿智,就连他工作的时候都那样的迷人。(指着图片)这是聂荣臻元帅,这是白求恩。但是,他把他的一切,把一切苦闷都埋下来,然后,走到了我们的抗日的最前线,最后牺牲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所以毛泽东说„„来──

[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生读)师:前面的红颜色的“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这些词语很重要,但后面的这个“人”字更重要,他不是一个神,只是一个人。来,再读──

生读: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师板书:在黑板上的“白求恩”三个字上写一个大大的“人”。)师: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社会永远呼唤像白求恩这样的古典共产党人。好,下课!

对吴春来评课的回复

王君

朋友传过来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吴春来兄弟对我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纪念白求恩》的评论文章,读了,深为感激。其中有热情洋溢的表扬,也有尖锐深刻的批判。我均感恩。作为一个课堂作品,它折射出执教者本人对语文教学的部分思考和探索,集中体现着执教者本人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它天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有人褒,有人贬。这都很正常,也弥足珍贵。反而,大家都说好,或者大家都说不好,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尽管我觉得春来兄弟的表扬和批判都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还是开心地笑纳和接受。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亦乐乎!

针对春来兄弟的文章,我也想站在我的角度谈一些感受。不是反驳,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执教者的角度补充说一些观点,可能对于读者朋友们理解这堂课为什么要这么上会有些许帮助。

文章写着写着就长了。其实,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语文观点,不是完全针对《纪念白求恩》了。

第一,关于评课的心态

现在我上所有的议论文,几乎在课堂整体结构上都采取《纪念白求恩》一样的模式:共鸣和争鸣。“我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这种态度是民主社会推进民主管理必须的态度,是一种雅量和风范。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要有平和的心态,真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充分理解他人的观点的心胸。这其实比站起来张牙舞爪咄咄逼人批判他人难得多。

读春来兄弟的评课,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想从这课例中找出点问题出来的焦虑。

春来兄弟说他“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真是这样吗?我很感动,也很怀疑。

对我的课,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等会儿我再说,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完全是可以争鸣的。但是他第二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无理的,是对济南的孩子们的深度伤害。

《纪念白求恩》是一堂大型的公开课,现场听课的老师逾千。学生的课堂发言可圈可点甚多,诸多高潮之处已经进入了思维对峙的激烈交锋境界,孩子们爆发了,他们超越年龄的深度思考能力不断地激起了老师们自发的热烈掌声。整个过程感人至深。而下课后孩子们和他们的语文老师也不舍得离去,他们流着流站在舞台边等我,和我一一相拥,诉说他们的激动和感悟。虽然拖堂甚久,午餐时间已到,但偌大的会场没有一个老师提前退场。许多老师甚至一直等到最后流着泪和我交流。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标榜这堂课有多么成功,只是想证明孩子们的表现非常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能这些精彩在只有一个机位的摄像机面前得不到完整地呈现。即使如此,但我想,孩子们的出色发言春来兄弟如果看了五遍不可能都看不到听不到吧。

但是,春来兄弟偏偏把孩子们的精彩丢在一边,在评课文章中只举出了两次对话:一次位于授课起始阶段,是本堂课的第一轮对话。此刻教学才刚刚开始,你让孩子们怎么“超越老师”?一次位于课堂教学已经结束之后,是孩子们给全体老师的告别语言。这已经不属于课堂教学的本体部分了。春来兄弟用这两次对话证明我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样的以偏概全对于读他文章的老师是一种误导,而对于上课的孩子而言,已经不亚于一种诬蔑。我不相信春来老师是故意为之,我揣测是因为他太想证明这堂课“有问题”了所以才会如此挂一漏万却不自知。

再退一万步说,我也不认为孩子们在这两处的发言是低水平的。第一次对话来自于学生选择性地判断并朗读了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句后师生的对话。课文是这样的: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当时学生手上拿着陶继新老师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文章,没有任何注释。我也没有要求学生预习。可能对我们70后、60后、50后的成年人而言,读出白求恩是“男性”,推测出他来中国的大致时间和抗日背景,明白他是加拿大人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对于90后的学生,在流行文化中长大的一代人,白求恩简直无异于火星上的人,学生对他的了解比对奥特曼、对林书豪的了解少得多。甚至大部分学生,对白求恩根本一无所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这是对后面教学的铺垫。春来兄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是学生的立场上来评价此次对话,当然会觉得毫无价值可言。写到这里,我想到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把毛泽东当成了女的。因为他看了一张毛泽东的照片,觉得那是一个女人的照片(毛泽东的有几张照片确实有女像,我小时候也曾经质疑过呢)。这些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中。对白求恩,孩子们隔膜更深。所以,我们切不可以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背景估量孩子,在语文教学中,贴心多一些,呵护多一些,时时刻刻记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春来兄弟对孩子在告别阶段的那句“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更加不屑,他说,“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我更是不可理解。

这是一句多么棒的话!面对着上千的听课老师,如此自信,如此勇敢!为我们鼓掌,为我们的成功鼓掌!不是“我”,是“我们”,是一个孩子代表一群孩子发出的清澈透明的自我评价,正面的,阳光的,展示着未来和希望的自我评价。在我听来,这是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语文教学,说到终端,不过是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一堂语文课,能够让一群孩子发现了自我的力量,然后发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的自由酣畅而又纯真热烈的宣言,作为语文老师,夫复何求!

我们中国人,永远习惯于把“低调”和“谦逊”作为防身的工具,把隐藏自己、解嘲自己作为生命的智慧。于是乎,少有毛遂自荐般的自我肯定,于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绝响永远飘扬在几千年前,于是乎,当一个孩子说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时,居然春来兄弟会说“不要也罢”。读到春来老师的这些文字,我的心中真有深深的悲凉。从这些细节中,我鲜明地感受到我和春来老师所秉持的教育价值观的迥异。也是从这些细节中,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截然相反的认识。我跟春来老师的差异,不是语文教学法的差异,本质上是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差异。春来兄弟还说: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

我对春来兄弟如此的质疑很震惊。我一路走来,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类型的中学。每一届,都会遇到一部分杰出的孩子,他们的才情让我叹服,他们的胸怀让我景仰。如果春来兄弟不相信,可以到我的新老博客上去看孩子们现场创作的一些作品,不仅让我汗颜,恐怕会让很多老师汗颜。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就是这堂《纪念白求恩》中孩子们的部分发言,也足以让很多老师反思自身。因为除了那点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段落大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所谓语文基础知识,有些老师,永远不会关注文化,关怀生命,关心人性。语文对他们,不过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除了对孩子们的不公平,春来兄弟的对我的课堂语言的引用也让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和迫切。在对白求恩的还原阶段,其实我说了不少的话,有关于白求恩的事业的、理想的、家庭的、爱情的、人格的。这些话都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质疑。但偏偏春来兄弟专门引用了一句“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如果没有背景铺垫,可能会有朋友会觉得王君老师什么什么的。我不用阐述。我说这个,是因为孩子们的困惑:白求恩难道不想家吗?难道没有爱情吗?没有正常人的欲求吗?事实上《纪念白求恩》上了两次,一次是在我自己班上上的,一次是在济南上的,学到最后,孩子都这样问了。我觉得问得好!如果没有这一问,他们就算生吞活剥地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背了下去,把论点论据论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断章取义地呈现我的课堂评价,我不相信他是别有用心,我愿意以最好地善意来揣测人:他太急迫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他太急迫了。以至于采用了这样的损人利己的引用方法也不自知。

第二,关于这堂课的拓展内容 关于这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合理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课改前,是无拓展,死守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课改后,出现了乱拓展,漫无边际地拓展,课堂跟着“伴娘”跑了,教学主题偷梁换柱,教学目标模糊异化。于是,大家伙儿一窝蜂地来批判,并以此作为时髦时尚。这些态度当然都需要警惕。该不该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更好,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是一拓展了天就塌下来了,带领学生稍微走得远一点点就是大逆不道了。怎么看呢?一要看这些拓展内容是不是确实需要;二要看这些拓展内容和原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三要看最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这三个方面,我是有深入的思考和谨慎的处理的。

1、先弄清楚,我拓展的内容(春来兄弟虽然反复说他看视频很认真,但是他对课的复述和呈现几乎到处都是粗疏和错误。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视频本身不完整不清楚,和现场效果有差距。特别是因为当时我的苹果电脑和场地投影仪不匹配,最后只能用一个投影,结果学生面前的大屏幕不能用,只能歪着头看给老师观课准备的屏幕。这样一来摄像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二是我的课堂表达能力的欠缺,导致春来兄弟听不清楚,看不明白。致歉了。

我拓展的内容有三个;(1)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

(2)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是他伟大人格的集中体现。(3)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

这些拓展内容,都是我经过了充分的学情分析后确定的内容。其实我在课前阅读的关于白求恩的资料远远超过这些。我自己是相当震撼的。前面已经说过,当代中学生对白求恩隔膜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想像。你要让孩子们把文章认真地读下去,最后认同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去“纪念白求恩”,你就必须让他们对白求恩有基本的认同。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的写法,显然是为当时的人们服务的。当年,白求恩的故事广为人知,白求恩的逝世举国悲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毛泽东当然可以以政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几乎只有观点,没有任何论据。只有抽象的概述,没有具体的阐释。这种表达方式,是纯理论的,甚至是纯口号式的,是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隔着千山万水的。论据的缺乏实际上截断了当代学生的认知路径,让他们只能踩着空中的钢丝绳学课文。我想,现在只有苏教版教材还保留着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这文章不好,白求恩精神过时了,而是因为它的写法太具有时代特点了,太抽象,太难教,太难学了。

学习《纪念白求恩》,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反映:

1、懒得想,全盘接受就是。

2、嘲笑,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吗?根本就是吹牛!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炮制出了太多“高大全”的人物,制造道德偶像已经成为了愚弄全民也让全民不再感动的社会闹剧。就连孩子,对此也是嗤之以鼻的啊。

3、质疑: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显然这个世界上完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毛泽东笔下的这个“完美的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请问,你能回避这些问题吗?如果你坚持不拓展只妄想紧扣课本就让学生去“纪念白求恩”,那是对学情教情的无视,是自欺欺人。或者就是,你根本不想让学生去深度思考,不愿意面对学生的思维困惑。当然,如果你仅仅把这篇文章当成一篇工具性的教材,只满足于对“论点论据论证”来点儿介绍,再让学生积累一点儿语言材料,对学生情感世界思维方式的培养毫不在意,我也就无话可说。

如果是这样,我们根本无需对话。所以,《纪念白求恩》的链接材料和春来兄弟例举那些所谓“反面例子”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逐项明确地回答:

春来兄弟说: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

回答:“愚公移山”是寓言,而“白求恩”是真人真事,不能类比。我在教学中更没有偏离教学方向,没有“搬家式”的主题游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给白求恩那么高的评价。

春来兄弟说: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回答:我的教学目标明确集中,孩子们的质疑也直指对于白求恩品格的理解,并无旁逸。比如涉及到了白求恩的情感世界却并没有纠缠。拓展内容的使用是有分寸的。特别想强调的是,关于《背影》的这个例子已经被人用滥了,我看到就头疼,我很怀疑是人为编造的,就像那个“雪化了是什么”的语文公案一样,现在已经证明并非中国语文老师所为。再退一万步说,即使有比较差的学生提出如此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不过就是理性思维而非文学的形象思维。实在很正常。教师稍微有点儿智慧就可以挽回来,语文老师犯不着自己折磨自己的反复引用这点儿“千载难逢”的臭事自我折磨。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回答:《纪念白求恩》是政论文,中规中矩,是报告式的,其人物形象是平板的,生硬的,不鲜活的。《纪念刘和珍君》则完全不同。鲁迅先生文笔细腻,叙事生动,形象鲜明,情感澎湃。学生一读就必然动情,不会对刘和珍有所质疑。而对于杨女士,我以为,课上不用纠缠,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刘和珍,但课下可以简略补充介绍。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学首先要努力求真不是?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回答:某些观点同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项》文涉及人事众多,其母也非主要人物。这篇文章也已经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以情取胜,不比《纪念白求恩》首先必须以理取胜。不能类比。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结呢?

回答:一篇课文,有其主流价值和其他价值之分。《孔》文的主流价值是关于爱情的,按我的解读,他的主题就一句话:爱是不可以战胜的。常规课堂上应该讨论这个问题。至于其他价值,对学术研究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和我上《纪念白求恩》,边都沾不上。因为我上《纪念白求恩》,时时处处扣的都是其主流价值,探讨的是“纪念白求恩”的问题,而非其他。如果我探讨的是“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态度”,你倒可以质问我一下。

2、关于这些拓展内容和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

春来兄弟之所以反对我拓展,他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看来,春来兄弟是觉得我已经把《纪念白求恩》教成一篇记叙文了。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这堂课,处处体现着鲜明的议论文特征。我展示一下我的课堂主体程序:

第一部分:共鸣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和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发生共鸣。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所做的事有: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我想通过对这个具体而微的段落的多角度重锤敲打,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有丰富的积累,同时又学得激情昂扬──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课比较出彩的地方之一。

四、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

第二部分:争鸣阶段。目的是激发质疑,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从而更加理解毛泽东“学习白求恩”的号召。这部分是课堂的辅助部分,但造成了高潮。所做的事情有:

一、学生自由质疑。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的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总之,我自己的评价是:我的这个设计,从头至尾,都紧扣文本内容,贴着语言在教,同时以议论文的方式来进行议论文的教学。从整体阅读到精段细品,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都落实到位。没有任何一个环节采用的是记叙文的教学方式。

好,廓清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我拓展的内容是如何为上面的主体内容服务的。请允许我用红笔标注拓展内容和呈现方式,用蓝笔标注学生行为:

第一阶段:共鸣阶段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一: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从这些文字中,你看到了白求恩的什么品质)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二: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集中展现他的伟大人格。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由这份遗嘱,结合课文内容,一句话评价白求恩)

三、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并且要求当场背诵。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第二阶段:争鸣阶段

一、学生自由质疑。

此时插入拓展内容之三: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呈现方式:诵读。

(学生再讨论:你看到了白求恩的孤独和苦闷,此刻你又如何评价白求恩)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我不厌其烦地展示课堂流程和教学内容,只是想说明一点:拓展之一,是为了引出和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二,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三,是为了解除学生疑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这三则拓展内容,其实都是论据。有了这三则内容的补充,文本就立体了,鲜活了,扎实了。这不是自立门户,和毛泽东对着干,和文本对着干,而是为文本服务,为观点服务。是为学生的思维搭建阶梯,是教学中的人道主义行为。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呈现方式就是纯粹地读了一遍,师生都没有在上面再拓展和再纠缠,这样的教法,和记叙文有何关系?这样的内容支援在我看来是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缺一不可的,是水到渠成的,何来喧宾夺主和偷梁换柱?

3、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点不细说,前边也已经断断续续谈到了。除了落实了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欣赏和训练之外,学生还应该有许多收获,比如:

培养了学生“先共鸣后争鸣”的良好思维习惯。

让学生对“伟人”和“凡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其实是一种辩证的健康的生命观。

给了学生理性为主,感性也不缺失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赋予了枯燥的议论文以青春活力,给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文本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本身就是赠予学生的一种生命惊喜。这样的惊喜,比工具性的知识珍贵百倍。

我有一个理想,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每一堂课都要努力成为一座纪念碑。这是一种追求,很难。但再难,也还是要追求。在这点上,我和春来兄弟可能也有分歧:他显然对“创新”很警惕,甚至多少有点儿仇视。我理解,因为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打破,硬把你推出熟悉的领域,让你最开始浑身不舒服。创新就是思维和行为的冒险,创新不仅带来快感,也会带给自己和他人疼痛。但是,“青春之语文”的第一条宣言就是: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俗套的课,毫无新意和亮点的课我是根本不愿意上的。重复他人和重复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说: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吾以为错也!语文教学的板子哪里应该打在“创新”身上。你到基层去调研调研,是创新太多,还是创新太少?从整体上看,何止是语文,在其他方面,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态。矫枉不能过正啊!

此中原因,不想在这篇文章中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除了创新,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都没有进步的可能。

所以,我还经常说,我要创新,请让我带着缺点前行。

至于上课的时间,也说两句。其实在视频中春来兄弟也应该看到,造成拖堂是因为学生发言太踊跃太激烈了。如果我愿意收,愿意叫停,是很简单的事。可是,这样的平台,可能对学生一辈子就是唯一的一次,在这个平台上的发言谁说就没有可能对他产生终生的影响呢?所以,就让他们多说一点吧。但这个问题,我以后应该注意。拖堂毕竟是不好的。

在我自己班上上的时候,因为是常规课,所以就只能上40分钟。当时也有录像。如果春来兄弟愿意看,我可以传给你。

春来兄弟问: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如果我算名师,我也愿意正面回答:

第一,我们的公开课,其实更是研究课,不是示范,只是展示一种可能。任何人都是不可以被模仿的,只能是借鉴和研讨。

第二,我的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前边其实我已经回答了:在于从灵魂深处尊重学生,在于执着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然后奉献给学生最美妙最精彩的语文课程。我把精神的享受、人格的塑造、灵魂的锤炼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对于工具性的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它们是基础,很重要,但绝不是终极目标。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从来无意引领。我的每一堂课,都仅仅只是探索。

说了这么多,是从教者一厢情愿的角度来阐述的。我想象得很美好,但在课堂上,未必我就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道行还太浅,修炼才开始。我相信旁观者清,春来兄弟的疑惑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表达还不准确和充分造成的。所以,我享受而又谨慎地学习着春来兄弟的课评,内心充满了真诚的深深的敬佩和感激。

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吴春来 最近在网上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示范课《纪念白求恩》,全课时长60分42秒,笔者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

王君老师是大家推崇的新一代语文名师,她的青春语文,是众多语文流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名师示范课,关键要给听课老师以引导示范之功效,王老师的课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一则学习王老师的激情。

纪连海老师曾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王老师用激情演绎她的青春语文,毫不夸张地说,听过很多名师观摩课,王老师的课是难得有激情的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青春的喷张、生命的涌动。诚如她所说:“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这样的青春状态,如此的生命激情,偌大的中国语文教育界,有几人欤?

二则学习带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堂,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贴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即要咬文嚼字。王老师设计的“琢磨词语,变换句式,反复诵读”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是大有裨益的,如: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无不为之感动。这样的句式变换,既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如今的语文课堂,很难再见背书的热闹场面了,而王老师的课堂,书声琅琅,甚是让人欣喜。如王老师引导学生背诵: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样的语句让学生铭记于心,终将会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教而达不教之目的。

让人称道的是,品读语言教学环节,师生关系水乳交融,极其和谐自然,教学艺术已至化境。

然而,听完王老师的课,仿佛若有所失,《纪念白求恩》,已然不是《纪念白求恩》,而是拼凑的《白求恩》,这节课引发笔者两点重要的质疑,如鲠在喉。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重构的质疑。

王君老师的课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块:共鸣和争鸣。共鸣环节王君老师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精读第二段体会毛泽东的感情

如果此刻你站在白求恩的墓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争鸣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你对毛泽东笔下这个人有何疑惑吗?

(本环节,老师展示白求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另一个白求恩)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那么《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从王老师的教学环节上不难看出,本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一个“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王君老师语),而不是神化的白求恩。当然王老师此种精神是值得老师们学习的,亦是全面深刻认知白求恩同志的起码条件,但此篇文章是要我们去质疑白求恩吗?读一篇纪念性的议论文如果忽略了它的时代环境,不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去解读,而站在不同的时代用另一种眼光来评价一篇文章,是有失偏颇的。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不妨想想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是为了纪念白求恩。为何要纪念白求恩?因为毛主席要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如何能让大家能学习这种精神呢?我想这些才是《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吧。

当然很多人以为上述内容是否过于俗套,缺乏新意。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也许有老师以为这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这是老师整合能力的彰显。因为王君老师曾说,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距离,也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重构上——选择、增删、提炼、整合、更换乃至创造,以生成符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她还认为,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所以她提倡老师们要积极主动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增加的白求恩的事迹材料,通过学生的朗读,加深了对白求恩那种共产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这样的整合不可或缺。

但是本文的核心是要纪念白求恩同志,而王君老师把教学内容指向了全面认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从这一点来看,这样的整合有画蛇添足之嫌。当然课堂上也涉及了纪念白求恩同志的教学内容,但是整合的方向冲淡了主题,反而削减了学生思维的张力。

试想如果整合教学内容时不从课堂文本的主题出发,根据执教者的喜好任意选择整合的角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遭遇怎样的惨状呢?

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节呢? 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逻辑起点在哪呢?

试想王君老师的教学环节稍稍调整顺序,是否更加妥当呢?如: 搜集整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你看到怎样一个白求恩? 仔细阅读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 请思考为何我们见到了不一样的白求恩?你有什么疑惑? 由此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如作文材料的组织,先后之顺序不可小觑。另外,因为时间会限定教学内容,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偏偏要花上60分钟来上,那么老师平时上课如何是好呢?

对于学生的声音与思考的质疑。

课前王老师说:“中国孩子和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教没了,孩子没有问题,只有老师在提问题,最好的教育是,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最好的课堂,我们追求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王老师说这番话,从意图上说,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们听的,而是讲给台下老师们听的。

然而我们看看这一段课堂实录吧: 老师:白求恩,哪个国家的人? 学生:加拿大。老师:聪明。老师:男的还是女的? 学生:男的。

老师:什么时候到中国来? 学生:1938年。老师:你怎么知道是1938年呢?

老师:哎呦,聪明。这个男孩具有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这样的师生问答,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也许老师会说,毕竟是初中学生,难能可贵了!

那么王老师所说:“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如此言论,岂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课堂结束了,王老师要求学生们“说一句自己的话”,学生有尴尬之色。其中一女生对听课老师说:“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如果此所谓学生的声音超过了老师的声音,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

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除非他们遇上了一群天才学生。当然王老师所云之目的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老师不要霸占学生的话语权吧,只能如此理解。

诚然,王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笔者之聒噪,委实谫陋,班门弄斧而已。不过,名师示范,首先应是教学内容上的示范,而不该以某一名师的教学理念来裁定教学内容,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失示范之意义。至于教学艺术之追求,起码当建立在科学的教学内容之上,若不然,一切艺术皆将沦为空中楼阁、过眼云烟。

名师示范,大抵在此吧。

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

——《安恩与奶牛》教学实录

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堂实录】

课前热身:

1.学生选读课件上含“牛”的成语。要求声音响亮。

2.学生用课件上本课的词语自主造句。可选用一个,也可同时选用多个。

第一部分:咬文嚼字,走近安恩

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安恩和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牲口买卖市场上。老师把长长的故事变形为了一首散文诗。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前面部分,我们回顾一下情节。

[课件展示]

瓦尔普峡集市一片喧嚣,牲口交易场上熙来攘往。

破旧的衣着散发着浓重的土味,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悠闲地打着毛线,剽悍粗野的嘈杂中,她旁若无人,闲适安然。

孤独的奶牛,静静依偎在老人身边,一身浓密的毛发,好似一幅美丽的锦缎,它的高大结实啊,吸引着过往目光的流连。

问津者实在是不少啊,就连屠夫也兴致盎然。

淡淡的神情送走许多主顾,再高的价格也是徒然,坚定不移回绝的,正是那高得吓人的大价钱。„„

(生读。每一小节结束后,老师亲切地巧妙地给于点拨,帮助学生越读越好。)

师: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现在,孩子们,我就是买牛人,请你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请你关注课文3-10段。

(学生很快找出并圈出了安恩的回答。第一句为:它是不卖的。第二句是:它不卖的!)

(师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读得较为平淡,基本一样)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两句都读得很重)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对比度很大)

师:大家很聪明啊,看来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基本相似的句子其实有很大不同。请比较一下哪些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后面是句号,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号。语气不同。

(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句号和巨大的感叹号)师:

真好!咱们这节课啊,就来破解这个句号和感叹号之谜。为什么同样是买牛,但是安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继续讨论。

生:第一个句子多了一个“是”字。

师: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第一句应该比较平淡,第二句语气很重。

师:具体揣摩一下说这两句话时安恩的情绪。

生:回答第一个买牛人时安恩很平静,回答第二个买牛人时安恩很生气。师:

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老师建议你读读“它是不卖的”的后面两个句子。

生(读):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儿地把鼻孔擦个不停„„

生:哦,安恩的语气中应该还有谦恭。

师:她为啥谦恭?

生:她可能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买牛人。

师:那你试一试读出谦恭的语气好吗?

生(读):它是不卖的。(读得很诚恳,大家鼓掌)

师:请比较着读,再读“它不卖的”这句。

生(读):它不买的。(读得很生硬冷漠,大家鼓掌)

师:你为啥把这个句子处理得生硬冷漠呢?你有理由吗?

生:安恩说这话前有这样的神态描写: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生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师:好!能够用老师刚才说的联系前后文的方法,很棒!同学们,远处到底有没有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这处神态描写的用意在哪里?

生: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使她感兴趣。安恩朝远处看其实是为了不想看那个买牛人,她在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师:哦,看来安恩不喜欢那个买牛人,但是也不想太过于表现出来,她只用自己的眼光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请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安恩的在努力掩饰的不满和冷漠。

生(读):它不卖的!

师:再体会一下,“它是不卖的”中的“是”字的作用。

生:“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这个“是”字在这里让语速变慢了,语气柔和了。

师:好!孩子们,这样学习语文就对了,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就会趣味无穷。同样都是要买安恩的牛,为啥安恩的态度截然相反,一谦恭一生气呢?同学们深入下去,再找找理由。

(生自由朗读)

生:第一个人问得很有礼貌,他问的是“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而第二个人是这样问的“喂,这头母牛多少钱?”,他没有礼貌。

师:好!找得准!你尝试把两个人的形象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生读,惟妙惟肖)

师:刚才找的是语言,大家继续找原因,是啥导致安恩态度截然相反?

篇2:乡愁课堂实录王君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

师:这节课呢,是一个研究课。我们会上45分钟左右。写完了没有?好,放笔。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背刚学的《海燕》的第一段。预备,起!

生: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师:停!高傲的飞翔是一种很浪漫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向往。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爱开玩笑,就像《老王》当中,个体的生命状态很多时候不是飞翔的状态。而是这样的──读这个句子,预备,齐![投影展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读)

师:这是老王的状态。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 生:活命。师:为什么?

生:我们平常都拥有很多东西,而他就只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所以他生活很艰苦。师:活命意味着艰苦。我们平时不是活命,是什么? 生:生活。

师:没错!我们是过日子,我们是生活。但是老王是── 生:生存。

师:对,生存状态上的生活。活命。什么是活命?这就是活命── [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一个人以活命的状态走到生命的尽头就是这样的。来,你来朗读。注意那个很复杂的字“翳”是读“yì”。我给你配点乐,慢点,你先酝酿感情。(师打开音乐。指示学生开始)(二生诵读)

师:你的状态肯定不是“活命”,她的状态也肯定不是“活命”,因为你们都读笑了,你们还不理解文章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活命”。[投影展示]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学生浏览)师:我们先听一听老王自己的解说吧!现在你们就是老王。请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他车上的杨绛听。动脑子,王老师帮你开头。唉![投影展示]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生:唉!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师:他?

生:我!我脑袋慢,就进不去了,我感叹自己 师:他这样的倾诉对吗? 生:不对。

生:人老了,没用了。

师:好。请坐。谁在他的基础上,把语言组织得更好一些?唉!开始„„

生: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啊,我脑袋太慢啦,就晚了一步,然后就进不去了。人老了,就没用啦!师:你这个老王,精气神还挺足。不像老王,像小王。我很怀疑老王有没有你那样的精气神。再读,你来。生:唉!唉!

师:这丫头很有创意啊。她做了创造性地提炼。她把所有文字都变成了“唉”。服!其实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就是生命的无数个“唉”。这就是什么?活命啊!首先被社会抛弃。其次呢,比较第一段末尾,读一读,他的家庭状况如何。看看王老师大屏幕上的表达可以么?比较![投影展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我觉得不如原文中写得好啊。师:原文为什么好?

生:原文中想表达的就是他没有什么亲人。然而下面他直接阐述有一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但是他说他有一个哥哥,有两个侄儿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还有一点依靠。师:你看书很不仔细,你还没有真正地读书,还没有进行比较仔细地比较。你来试试!生:原文是“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而大屏幕上是“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师:哪点不一样? 生:就是说,前一个显得平淡一些,而后面则更加强调“死了,没出息,就没有”。

师:好,强调!听出差距来了吗?词语换了顺序就起到了强调作用。他发现的玄妙你没有发现。他读书比你仔细。向他学习。来,我们配合一下。你现在是老王,我是杨绛,你慢一点儿啊,我们来对话。师: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 生:还好„„(众反对)

师:结合前后文想想。生:哎,我没有老伴„„

师:老王啊,你孩子都长大了吧? 生:哪有孩子啊„„

师:哎哟,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 生:唉,有个哥哥

师:哎呦,有哥哥真好啊。生:可是死啦。

师:怎么就死了呢?那还有什么亲人吗? 生:还有两个侄儿。

师;那两个侄儿也能够经常走动走动帮衬帮衬你吧? 生:但是,没出息。

师:那还有其他可以照顾你的亲人吗? 生:就没有什么亲人了。(生鼓掌)

师:孩子们,这就叫做“活命”啊!没有家庭。没有亲人。再读大屏幕上第一句,预备,齐![投影展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生读)

师:停!如果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会同情我么?(环视大家。孩子们故意淘气,说不)师:都不?唉,世道人心哟。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不同情。那如果老王只有一只眼,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指指点点呢。我想起讨论过的小悦悦事件。鲁迅说中国人有很多„„ 生:看客!

师: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看客是如何对老王指指点点的。[投影展示]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师:你,你来。我看你喜笑颜开的,挺会幸灾乐祸。你来说。

生:你这老光棍,太不老实了,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活该!

师:他把大家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活该!造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学们,这就叫做,读!生:活命。师:好,我们继续读书。现在我是杨绛,你们都是老王啊。如果我是杨绛你们怎么回答我啊? [投影展示]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师: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 生:住那儿很多年了。师:发现了问题没有? 生:发现了。师:你说。

生:他没说他的家在那儿,那就是一个房子。家是一个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但是他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

师:好的。只有他的破败的小屋。没有家。这就是什么?读? 生:活命。

师:这就是活命的状态!再读大屏幕上的文字。预备齐![投影展示]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生读)

师:好多同学在wiki(我们的网络学习的平台)上提问,为什么不准人拉三轮,现在很多城市还有人拉三轮呢。因为那个时候说拉三轮的是无产阶级,坐三轮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够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所以说,不准拉三轮。这就是那个有些荒唐的时代啊!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 生:只好。

师:只好!来,我们把这个句子读好。你来试试。生: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你读得喜笑颜开啊。你家里苹果电脑就八台,你哪里就能体会到这一点。你家大奔驰就三个,当然不知道“活命”是什么状态。同学们,一起来,预备起!生读: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啊,老王生命当中除了这些“只”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读啊,每个“只”都要重读。他靠着活命的~ [投影展示] ?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 他只有一只眼

?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

(生读)

师:不能读成这个丫头刚才这样。太雄壮了,太有真气了,像每天都吃鱼肝油一样。老王一辈子可只吃了一回鱼肝油啊!(众笑)重来„„他靠着活命的,预备齐!(生再次动情读)师: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如选择,这就叫做什么──活命。那你现在再来读老王临死前的这段文字,不会再像刚才读那样边读边笑了吧![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音乐响起老师示意再开始读。慢点啊。这是他临死前的,是他活命状态的最集中表现。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预备,起!(生读)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是像海燕那样处于飞翔的状态,而是杨绛笔下的老王这样的“活命”的状态。所以,有同学说这文章一看没什么可看的,太平淡了。这就是杨绛作品的典型的特色。[投影展示]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在经过了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

师:读她的文字我们只有沉入词语里,你才能够感受到平淡文字底下的、背后的、深藏着的一些东西。[投影展示] 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里。

──南帆

师:其实刚才我们在分析老王的时候,用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 [投影展示] 文本细读方法小结 ? 咬文嚼字 ? 深情朗读 ? 重现情景 ? 发现空白 ? 探究疑点 „„

第二部分: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

师:老王有幸的是,他遇到了杨绛,杨绛,何许人也?读作者。[投影展示] 杨绛,生于1911年

她是清华学者

一代才女

他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 他们夫妇

都是建国初期中国最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 可悲的是

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 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 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生读)

师:这个女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女子之一。你看,她不会对着拉三轮车的那位老人说“这老家伙”,她叫他什么,读出来![投影展示] 老王

(教生反复读)

师:当你听杨绛叫他“老王”的时候,你感觉出来杨绛心中什么样的情怀? 生:我感觉应该是亲切、博大的情怀。

师:博大,包容他,亲切,真好!你感觉呢? 生:我感觉就是街坊邻居,像一家人一样。师:街坊邻居,就像一家人一样,是吧?你呢? 生:特别的亲切,特别地包容。

师:对。当你们叫我“老王”的时候,老师也会感觉到亲切温暖呢。杨绛这一代才女对活命的老王,很温暖很亲切。但是,还有其他的复杂情怀。看,文章的开头。[投影展示]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我们说,杨绛的文字,特别简洁,但是这个文字好像特别不简洁。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预备,起!

生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师:这段话中哪几个字完全可以不要? 生:他蹬,我坐。

师:对。你说杨绛她怎么了,她惜墨如金,为什么还要写个“他蹬,我坐”?这难道还需要说么?你从“他蹬,我坐”当中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是对老王的一种感谢之情。

师:他拉着我,他在使劲儿,很劳累不是?很感激你,请坐。有没有其他的感觉。他蹬着,我坐着。

生:我感觉好像每次就杨绛一人坐老王的车。而且一个“蹬”字,就显出老王特别费劲。师:独特!还有其他的感觉么?他蹬,我坐,我坐在高处,他在下边蹬,我们之间„„ 生:有一种身份地位的差距。生:杨绛好像不安„„

师:哟,她说她读出一种不安。有同学说有身份地位的差距。很矛盾。一方面,和老王很亲密,另一方面又在着意地表现这种差距。玄妙在哪儿?慢慢体会。老王后来去世了,杨绛写了这篇文章。那么杨绛内心的情感是什么呢?读第一句,预备,齐![投影展示]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生读)

师:她的感觉是什么?不安?为什么,孩子们?接下来请再快速地把全文浏览一遍,努力地用老师平时和今天讲到的一些方法,我们从第三者角度思考一下,你来评价老王和杨绛交往的点点滴滴的那些小事,老王已去了,杨绛可不可以心安?好,请静静看书![投影展示]

请默读全文,尝试用“咬文嚼字、深情朗读、重现情景、发现空白、探究疑点”等文本细读的方法研读思考老王和杨绛之间发生的那些事,然后进行课堂 争鸣:

老王去世了,杨绛的心“不安”,你认为呢?她该不该“心安”?(生读书)

师:好。停。现在我们是站在第三者立场上来看待他们交往的故事。请举手告诉王老师你的观点。(生各自举手)

师:好,请你说你的观点。

生:应该心安。因为我觉得她已经为老王做了很多。首先她给老王钱,只要用三轮车的时候一直叫老王的车。师:给钱没有?给了,一分都不少。

生:这应该算帮助他,因为其他人不敢坐老王的三轮。还有一个,我觉得就是老王这样子,还是因为当时社会底层太艰苦了。她也救不了。

师:是,有时候我们不能救大海里所有被冲上海滩的小鱼,甚至连一条你也救不了。但我们还是要救啊。你认为杨绛已经做得够多了,是吧?好。其他同学意见,来!你先说。

生:我认为她是不应该心安的。因为她麻烦老王那么多,她明知道老王有那么多的病,是为了活命硬撑着来做这件事情。但是她还是烦老王。她基本上每次都是麻烦老王,帮她去做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不安的地方。

师:你认为她一直在“麻烦”老王。她内心里边内疚是吧?这是你站在杨绛的角度去体会她的情怀,是吧?好,请坐。好,其他同学,你说!

生:我是站在外人的角度来看的,开始几个月,他都是经常到我们家,以后都是让老李来传话,我觉得这话有留白。也就是说,老王来找她,但是杨绛好像并没有去找过老王。就是说,如果我们关系很好的话,你有生病了,我肯定会去看你的,但是她没有提到去看老王,所以说她应该是不安的。

师:你看,她就运用了老师教学的方法,留白,她抓住了空白,她发现其实他们的交往当中特别主动的是老王,杨绛显得要勉强一些。

师:在你们初读提的问题中,有很多同学问,为什么老王都这个样了,他还要去送香油和鸡蛋。两个班的同学都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他为什么要去送? 生:老王觉得杨绛平时对他比别人好,所以他要回报杨绛。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鸡蛋么?我知道你们看不懂这个细节在于,包括我儿子在内的大部分小孩现在一提到要吃鸡蛋了就要被吓得逃跑。但同学们,你们要知道啊,在老王那个年代,鸡蛋是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王老师那个时候,一年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能够吃两枚鸡蛋。从来没有把鸡蛋吃够过。香油呢,太油腻了哦是不是?同学们,春雨贵如油,在那个年代,香油是最珍贵的东西啊!在临死之前,连活命都艰难的老王把香油和鸡蛋送到杨绛的家里,他是在表达什么,表达深深的谢意啊!我们看一个细节。最后老王死了,杨绛还不知道。前面的浏览,最后一句读!预备,起![投影展示]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也不懂,没

多问。

(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 没脸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问„„)(生读)

师:我要问的是,他们是那么关系亲近的朋友,为什么“我”居然不问?你认为是没怎么多问?

生(小声地):没敢多问。

师:你怎么看的?你认为是没敢多问?请起来说。

生:我之所以觉得没敢多问,可能是因为别人看着他们像朋友,就是„„(生说不下去了)师:再组织一下语言,请坐。好,你说的是没想多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我觉得从文章的多个角度看,都是老王更关心作者一些。从这个角度讲,是没想多问。师:好,你认为是她本来就没有那么关心老王。其他同学呢,你说你的观点。生:想想。

师:好。你说吧。你认为?

生:我觉得是没有心情多问。因为杨绛听说老王第二天就死了,她心情肯定很坏。回家又看到老王送她的香油和鸡蛋,心情更坏,所以她没心情多问。

师:没有心情,好,你在努力触摸杨绛的内心深处。请坐。你说呢?

生:我觉得是没有勇气去问。因为老王死了,他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活生生一个人,他怎么会突然死了呢。老王死了,她可能回想认识老王以后,让他做的事情,很不安。首先就是当时的那个阶级不同,老王蹬,她坐着。她想着我要帮助老王,但是她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他知道老王是知道的,但是老王没有说破。

师:你的意思是说觉得杨绛没有勇气问,啊?很深刻了。生:对。

师:好。请坐。我们看当时的背景。当时的杨绛是个什么状态?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疯狂的时代。杨绛作为一代才女,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投影展示]

“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年,那是中国的一个荒唐的年代。当时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 经受了漫长的苦痛折磨。

(学生浏览)

师:下面的文字是杨绛回顾文革岁月,你来,帮大家读一读。老师给你配点乐。[投影展示]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杨绛回顾文革岁月(生读)

师: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女子,最有才华的女子,中国最高贵的家庭,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最高层次的家庭,他们当时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哪里是老王是活命的状态啊,杨绛以及他们一家人也是什么„„ 生:活命。

第三部分:总结──活出生命的高贵

师:你现在再回过头来,我们站在杨绛的角度,她当时没有问,也许,有很多原因。也许没有勇气问,也许没有时间问,也许没有胆量问,也许没有心情问,甚至没有体力问„„孩子们,如果我们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杨绛该不该心安?那个时代,人与人互相背叛。妻子背叛丈夫,儿女背叛父母。就连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瑗,要回去看爸爸妈妈也要先把大字报贴了,说我跟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然后才能够回到家,去看自己的父母。而更悲惨的是,杨绛的女婿,钱媛的丈夫,因为不愿意无辜诬陷别人,最后被逼得上吊自杀。同学们,就是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岁月里,杨绛说,一定要给钱;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老王在去世前,把极其珍贵的香油和鸡蛋,也把更珍贵的信任和感恩要送给杨绛。但是,同学们,所有这些都不能够安抚杨绛的心。你猜一猜,我给你们的课文上没有最后一段,86岁的杨绛回顾那段岁月,她是怎么样剖析自己的呢?看大屏幕,预备读![投影展示]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读)

师:孩子们,杨绛是幸运的人吗?她也是一个活命的人啊。当我们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为什么她也活命,她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为什么她还愧怍?你们现在也许还不会太懂。但有一天,你们会懂。请看投影。这是一篇读后感。王老师写的,最后送给同学们。作为你们去读懂这篇文章的一个起点。请一个同学„„我来放音乐,请你做好准备。[投影展示] 老王和杨绛

王君 你只有一只眼

但你把这世界

看得多么明白 你的房屋荒僻塌败

但你的心里却充满了温暖

你的三轮车都拉不动那破破落落的日子了 但你还是伸出双手

捧出了 你的大冰块 还有大鸡蛋 你呢

你不安

一直不安

他蹬

你坐

你不安

他只有一只眼

你不安

他要半价收费

你不安

他送人看病不要钱

你不安 他的香油和鸡蛋让你不安 他的悄悄去世让你不安 „„

真的 真的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慷慨 于是在被命运流放的日子里 你又把自己送上了灵魂的祭坛

你们啊

活命的你们啊 在那个时代

一样卑微

一样艰难

但你们彼此的牵挂好像那大瓶的鱼肝油 是疯狂岁月里的 热血和肝胆 而这个世界

也因为一位百岁老人的愧怍 让多少曾被嘲笑遗忘的珍贵 涅槃 „„

(生动情读)

师:孩子们,我们有时候会无可奈何地处于“活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高贵的内心,进入生命的高贵的状态。老王是如此,杨绛也是如此。(板书:在“活命”之间板书:出高贵的生)[投影展示] 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 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 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爱得越多,隐忍就越多; 爱得越多,愧疚也就越多。„„

[投影展示] 卑微的生命即使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了花来„„ [投影展示] 愧怍

(学生浏览,老师配合ppt做最后的点题)

篇3:乡愁课堂实录王君

一、课堂之源———链接师生的思想

语文课堂的开始, 笔者认为应该是师生之间思想的链接。 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 老师一进课室便是打开书籍, 进入课堂的教学内容, 长期如此, 这种教学行为会让学生的思想变得麻木, 甚至有点机械化。 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呆滞、麻木、机械的课堂中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 因此, 笔者认为, 课堂伊始, 师生进行思想的链接是非常重要的。 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伊始进行思想链接, 是师生思想磨合的开始, 对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王君老师的《老王》给我的深刻启示之一。

在王君老师的《老王》中, 课堂一开始, 首先, 王老师建立了课堂规则, 告诉孩子们, 在她的课堂中不会有被遗忘的学生。 这种方式在我看来是她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思想链接的第一步。 其次, 她叫学生回答问题, 并非像传统课堂那种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推进而进行号数、队伍的轮流, 而是随机的。通过几个学生的回答, 与学生建立了第二步的思想链接, 即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被叫到是随机的, 随时都有可能被叫起来回答问题。 为了回答好问题, 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要不断进行思考。 这种思想的链接保证了整个课堂不冷场, 也不会仅剩老师一个人的声音。 最后, 王老师在课堂上无时无刻地不在链接学生思想。 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 她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 再反问其他学生对这种回答的认同、看法, 实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 以课堂开始前的热身为例, 让学生就“骷髅、愧怍、荒僻……”几个词语造句。 个别学生一开始有些腼腆, 王君老师立即落实了她课堂的规则, 随机让学生回答问题, 并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运用激将法、鼓励法、表扬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得整个课堂由一开始学生的局促不安到渐渐热烈起来。

总之, 通过对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录像的观察, 结合传统语文课堂的缺陷, 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让课堂成为全体总动员的课堂, 首要的便是链接师生思想。 要明白理解了学生之需、让学生理解语文课堂之需, 建立在这两个基本点上, 课堂才能动员全体学生。

二、课堂之根———倾听心灵的声音

传统的语文课堂, 多是语文老师自导自演, 加之受语文应试影响, 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 总被应试答案的思想牢牢捆绑住, 在问题的回答上总是追求一个完美答案。 渐渐地, 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失去了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这种现象导致语文素养与人文气息的培养迟迟无法落实, 甚至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对此, 基于对语文素养和人文气息培养的理解, 我觉得一个语文课堂, 应该创设情境, 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心灵, 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这种观点上, 王君老师的《老王》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让我更加坚信这种教学方法的正确性。

王老师在未进入《老王》的教学时, 就用辩证事实的方法告诉学生要说出自己心灵的声音。 她将全中国的孩子在课堂开始时便借助教参书的现象抛给学生, 循循善诱, 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不好甚至毒害学生的现象, 让学生收起教参书, 试着独立思考, 并对其中发出与众不同声音的学生予以表扬。 这其实是王老师引导学生发出自己心灵声音的开始, 也是王老师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老王》学习中, 王老师不断创设不同的情境, 比方说她自己是老王, 学生是杨绛, 或者学生是老王, 而她是杨绛, 甚至联系社会病态, 以“小悦悦事件”、鲁迅对看客的评价等, 将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抛给学生, 让学生思考站在看客角度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老王、看待杨绛的不安、看待社会的冷漠的。 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自己读课文, 自己表达自己的感悟, 自己深挖对文本的理解。 另一方面, 将开拓的探讨与文本内容联系, 就像在探讨杨绛该不该心安的时候, 要求学生从文本找, 而不是单纯联系实际泛泛而谈。 此外, 她的教学还普及了杨绛的遭遇, 让学生在了解杨绛的一生后, 再次探讨这个问题。 并且, 在课堂情境教学中, 王老师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 老师的任务是负责提问题给学生思考, 而非告诉学生答案。 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思考, 教学目标在无形中得到了真正落实。

综上所述, 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使我意识到一个符合新课标的课堂, 应该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的课堂、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这引导着我在今后的语文实践教学中, 课堂要始于链接学生的思想, 重于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心灵声音, 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全体总动员。

摘要:语文课堂在很多学生看来一直索然无味。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教学的目标, 迟迟未实现。本文通过观看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实录进行分析, 深刻意识到一个好的课堂、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应该是师生全体总动员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素养,人文教学,全体总动员

参考文献

[1]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2) .

篇4:再观王君《老王》课堂实录

摘要: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实录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地方: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背景呈现恰到好处,情感态度有效内化,是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难点突破;背景呈现;情感态度

《老王》作于1984年,是杨绛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关于王君《老王》课堂教学视频,很多论者都曾撰文谈自己的看法。笔者以王君老师在“全国第四届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的公开课《老王》为例,谈一些浅陋之见。

一、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关于《老王》的教学难点,即理解文中这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很多老师会直接问同学们“杨绛为什么愧怍”?王老师却是转了个弯儿,在体会老王的“活命” 、介绍杨绛之后,让学生静静地读书,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体会“杨绛该不该‘心安”?不要小看“该不该”这三个字,它的提出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王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情,杨绛是在“几年过去了”之后,才“渐渐明白”,你怎么能要求初二的学生在两节课体会到一位七十多岁老人的“愧怍”?争鸣 “该不该”,学生必然会回到文本,运用之前学到的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字里行间咬文嚼字,请看第一位学生的回答,他站在两个角度谈问题,其一是“假如我是杨绛的话,我确实不应该心安”,其二是“假如我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老王和杨绛的关系的时候,我觉的杨绛应该心安”,该生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第二个学生认为“杨绛她是不该心安,而且不会心安的”,他提到了不平等,并且引用原文的话来佐证;第三个男生“我也认为杨绛应该是不能安心的”,并且抓住了文章的一个细节,“过了十多天”,才问老王同院的老李,“老王怎么了”;第四个是女生,她可以说是“侃侃而谈”,她认为“应该心安”,而且理由充分:心安和心不安重点取决于老王对她的态度;第五个女生(第四个女生的同桌)认为“如果我是杨绛,在他(老王)死之后想明白这件事情(指“我把他当朋友对待,她却拿钱来亵渎我的尊严”)我内心仍旧是不安的”;在老师补充完有关香油鸡蛋的背景知识后,第六个男生认为“因为此时杨绛给他的关心其实是很少的,给他的关心是人与人之间平常的一种关心,所以说我觉得此时杨绛的心是不安的。”此时我们可以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①此时的王老师并没有将自己的理解与同学们分享,但是此时同学们大都体会到了杨绛的不安,以及为什么不安。可以说王老师打了个迂回战,先争鸣“该不该心安”,再到体会到不安,但此时王老师并未就学生的答案给以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只是说:“孩子们,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也没有办法去问杨绛。……”其实此时的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与理解。

在同学们思维进入“科尔伯格的两难境地”②时,王老师请同学们读课文中我与老李的对话那段文字,并思考问题:我们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感受一下杨绛是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没脸多问?没工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问……,还是其他原因,你选择哪一个?“让他们在无法抉择中必须抉择,在必须抉择中去感受煎熬。”③其中一个同学选择没勇气多问,一个同学选择没脸多问,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文字表层,即认同作者应该是不安心的,基本上体会到了作者的愧怍之情,即散文的“我之心”,但到此似乎还不够。关键的人物出场了,一个女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她是没工夫多问。杨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已经自顾不暇了……”,到底是没__多问,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至此难点已彻底突破,教师适时补充背景知识,学生获得了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正因为有了学生“该不该‘心安”的争鸣的铺垫,及“没__多问”的“百步九折萦岩峦”,才能理解到文革期间,杨绛一家也在“活命”,此时王老师适时推进教学进程——他们都“活出了高贵的生命”,至此才有王老师的小诗一首,把同学们引进《老王》的大门。教学难点的突破,之前老王的“活命”状态的体会这一板块儿功不可没,但王老师问题的设计也不得不令人佩服,不能不说是大手笔。不也正体现了陶行知所说的“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吗?

二、背景呈现恰到好处

我们更多见到的是讲课初始,老师讲解或由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但王老师的课并没有先入为主,而是随着教学的推进,在“我没__多问”时之后,在学生思维激烈碰撞之时,在一位学生提到文革时,教师通过自己的深情讲述,再现历史情境。这样提供文章背景,就比开课伊始使学生了解杨绛一家在“文革”时的遭遇要好很多。原因在于首先这样的教学顺序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的——既然关系很好,又为什么“没__多问”?正是有了这样的矛盾,即孙绍振教授撰文说的:“要突破表层的天衣无缝的统一性,抓住意脉中的矛盾和差异。”④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愤”“悱”之时,至此,一连串的“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没脸多问、没工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问”便如重锤敲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王老师恰到好处地提供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中的一段文字,并由这位发言的女生深情诵读,使同学们体会到了“活命”的杨绛;其二在于它也是后面学生理解“高贵的生命”的有力推手,是引领课堂高潮出现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这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才会有王老师的“幸好你,勇敢站起来,像你发言的那种气势,面对老师们的那种自信,还有你的深度,你的知识面,你应该多发言”的评价,这就难能可贵了。其实,在第二板块儿老师介绍杨绛的时候,ppt 上有这样一句话“可悲的是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不过在此王老师并没有耗时讲解文革时杨绛的遭遇,但这未尝没有启发那位女生,可见王老师对于学情的谙熟。

三、情感态度有效内化

阅读教学,仅仅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是不够的。新课标对于第四学段的学生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⑤当然这种启示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王君老师的课堂,并没有告诉同学们老王与杨绛怎么“苦”,如何“善”,但是教给了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深情朗读,再现情景,发现空白,探究疑点”体会到了两人在那个疯狂年代里的可贵的“高贵”,并且巧妙地从作者的“不安”升华到“我们的生命还是要像鲜花一样,一朵一朵地绽放!”王老师自创诗歌一首,可以说是课堂的亮点。有了前文的铺垫,学生思维的大门已经大开。班上一位男生的配乐深情诵读,可以说推波助澜,将整堂课推向了情感的至高点,至此戛然而止。即王老师说的:“出示教师的阅读作品,既是点睛,更为开启,以求推进高潮升华思想,为未来的思考做好铺垫。⑥王老师这一才情展现之处,也可谓恰到好处,可以说创造了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目标得以落到实处。

这堂课整体来看,是很成功的。这只是笔者的浅见,希望会给大家启发与思考。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22.

②③⑥ 王君.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老王》教后感[EB/OL]. [2012-07-29].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afc40b0101576o.html.

④孙绍振.隐性抒情意脉与叙述风格-读杨绛<老王>[J].语文建设,2012(09):5.

篇5:王君《敬业娱乐业》课堂实录

[课前思考] 这是一堂有很多外地老师来听的“家常课”。备课的时候就要求自己有平常心,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准备这堂课,我思考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敬业与乐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算长文,难文。从思想意义上来看,涉及到生命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很容易上成政治课。二是课文本身涉及的语料丰富,事例多,文言句子引用多,名句警句多。初中生学习议论文本就有障碍,而这样一眼看去内容庞杂的议论文,如何在一节课里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收获?

我们首先必须对这样的文本进行文本特质定位。我必须想清楚:学生最可能在这篇课文里学到什么?我最好在四十分钟里让学生学什么?教什么最有效?学什么最有效?

把它作为主题型文本吗?我觉得不必要。道理不再多说。有许多问题是语文课解决不了的,那就点到为止。部分精彩的文学作品具有微言大义的审美特征,可以在主题研究上下点儿功夫。但这篇文章观点明确,是梁启超一家之言,没有必要去深究。

把它作为写作型文本吗?也不妥。初中生写议论文还在启蒙阶段,如果文本具有规范性的议论文特点,值得学生模仿,当然可以一试。但显然,《敬业与乐业》不属于这样的文本。

那么,《敬业和乐业》的文本优势在哪里呢?

我觉得是大量的名言警句,大量的精彩的语言材料的集中呈现。

学生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就把这些语言材料背记下来,也是了不起的。所以,《敬业与乐业》可以定位为积淀型文本。这种文本的处理的特征在于:难文易上。不着力于鉴赏,更不着力于分析,而着力于积累。

于是,这个课的课堂设计就出来了。教学内容很集中,步骤也很简单。

第一部分:速读课文,学字词

第二部分:再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第三部分:共鸣。尝试现场演讲。诵读记背共鸣语句 第四部分:争鸣。发表不用意见。教师适当拓展

四个步骤中,最体现我自己的“文本特质研究”理念的是第三个步骤,也是课堂的核心步骤。“现场演讲”和“记背语句”事实上都是积累层面的活动,目的都不是为了分析。这和我自己在平常教学中注重咬文嚼字的特点是迥异的。“争鸣”部分也不展开,教师点到为止,以免冲淡本课的学习目标。

当然,这是一种尝试。这样上,自己也诚惶诚恐。习惯于追求深度的老师可能也会很失望。我理解。我的观点是: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要去“深”的。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本文本特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抄一抄,记一记,也是不错的教学方法。

每一篇课文都去深挖,每一堂课都要有广度,揪住“文”不放,我们会被累死,学生也可能会学得“拉肚子”。

简单一些,清爽一些,务实一些,扎实一些,效率高一些,也是一种追求目标。这堂课没有预习,现场读练,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在课上学得很主动。教学层次还是比较有梯度。不同学习基础的孩子我想都有收获。

我还有一个观点:课堂教学是有成本的。成本低肯定比成本高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预习不预习,做不做“导学案”,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我在一线,我太知道现在的学生有多忙碌。他们深陷应试的泥沼,作业永远做不完,考试永远应付不完。所以,预习当然好啦,但事实上这可能是我们当老师的一厢情愿。

对一般难度的课文,我比较赞成不预习。

对一般难度的课文,我也比较赞成一节课处理完。

让学生多一点儿自由阅读,自由写作的时间,善莫大焉。总之,教得简单,活得简单,现在的我,很向往这样的境界。

最后,谢谢我的徒弟金艳老师听着录音一句一句整理课堂实录。好辛苦!鞠躬了!(2013/6/9补记)

难文易教,繁文简教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执教者:王君 整理:金艳

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

师:现在开始上课。第一件事情,翻到《敬业与乐业》,因为我们没有预习,现在快速把全文浏览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内容。请给自然段标上小序号。(学生看书)

师:快速浏览完课文之后,在随记本上抄写字词。字要写规矩,这个时候是可以出声的,一边写,一边读背。抄完之后可以读读注释。(学生抄词,读词)

师:抄完之后读注释,大声读,读出声。(生读注释)

师:好,停!我看了,聪明的孩子一边读注释的时候,他就知道把注释上对你而言比较难的词语,用笔勾一勾,告诉自己这是难点。史卓昕,这个词语读啥?

[ppt展示字词。略]

生:赦。

师:赦,很好!不要读成“赫”了。倪爽,请读这个词。生:骛。师:下边部分是啥? 生:马。

师:对,马,跑得很快!陈曲,这个读什么?(师指“强聒不舍”的“聒”)生:聒。

师:聒,好。同学们把这些词语一气儿读给自己听,开始!(生大声读词)

[Ppt展示梁启超的简介。略]

师:这个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师是要经常读他的作品的。他是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而且他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个,还是九个孩子,每一个都极为出色。我经常看他的家庭教育信件,很受启发。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贯中西的人。你们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什么文章? 生:《少年中国说》。

师:好,来,最后一句。美哉我少年中国„„预备起——(生背诵)

师:今天学他的《敬业与乐业》,也是一篇好文字。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速读,梳理基本内容 [投影展示]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

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

分论点在第三段和第五段,快找„„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比如„„

全文有很多事实论据,比如„„

本文用了讲道理论证„„

本文用了摆事实论证„„

本文用了对比论证„„

可以把“敬业”和“乐业”交换顺序吗?

师: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用红笔圈出来。中心论点在第一段。

生: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

师:常青怡聪明,正是!请用红笔圈出来,这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下边还有两个分论点,一目了然。第一个在第三段,第二个在第五段。都在段首。张雪晴请说。

生: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师:看一个段落的中心句要先看它开头,然后看它的结尾。开头结尾都没有,再看中间。啊,老师教的方法要用啊。分论点记下来没有?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文中运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论论据。看谁找得快,找到一句勾一句,找到一句勾一句。加油!请钱诚先说。

生:第一段的“敬业乐群”和“安其居,乐其业”。

师:好了,找一句就够了。大家一起来。请圈出来。继续,郭正秋。生:主一无适便是敬。

师:很好,第二句了。勾画。继续,刀琪。生:(沉默)

师:不要急。你行的。沉着!扫视课文。再看看。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师:真好,继续!贾翔宇。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师:真准确!请坐。类似的这些引用别人的话就是理论论据,还有,再找一句。闵佩南——

生: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师:说话一点自信都没有,重新说!生:(大声地)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师:很好,请坐!以此类推。全文还有很多事实论据,就是别人的故事。师:常青怡最聪明,你来。

生:就是有一个老爷爷,特别„„ 师:其实你说的是成语—— 生:佝偻承蜩。

师:从课文的呈现方式来看,这个成语其实应该算做什么论据啊? 生:理论论据。

师:嗯,理论论据,不是事实论据。自己纠正了非常好。好,还有吗,举了那么多例子。刘佳妮说。

生:嗯,那个„„(声音非常小)

师:你的声音太小,我相信后面没有一个老师听得见。我离你远点啊,今天你说的我听不清楚,就别坐下去,说吧,老师相信你。

生: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

师:很好,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了。请坐。好孩子。大声说话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能力。请继续。

生:当木匠和当政治家比较。挑粪的和当军人比较。师:这些都属于事实论据。它们也就对应着相应的论证方法„„再问,孩子们啊,先说的敬业,然后说的乐业,语言表达的形式上是一模一样的,请问,可不可以先说乐业,再说敬业?换一换,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谁来说理由。请折振尧。

生:如果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职业的话,他也不会从这个职业当中获得乐趣,获得乐业要比敬业困难度更高一些。

师:很好,他有一个内在的顺序,内在的逻辑。必须是先“敬”,然后你才能到达“乐”的境界。很好。

[投影展示全文结构图。略]

师:大家不用抄,这个文章结构,看一下就可以了。这是最典型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一点玄妙都没有。全文就是一个什么结构啊? 生:总——分——总。

师:梁启超这样的大学问家,你看,写文章的时候都讲究总分总,都讲究把分论点表达得那么清楚,眉清目秀。所以,要学习。

第三部分:共鸣

[投影展示]

学习方法:争鸣——共鸣

师:刚才我们梳理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接下来我们还是采取“共鸣和争鸣”的议论文的学习模式来学习。先努力共鸣。我们为共鸣做点儿热身运动。这是一篇演讲稿,好,现在我们就尝试演讲,在演讲中感受作者的观点。请听要求。

(老师布置不同的组承担不同段落的演讲任务)

师:待会儿每组派代表上来参加现场演讲比赛,每人只有一分钟的演讲时间。不用全部都讲完,选取其中的某些部分就可以了。好,开始准备。

[投影展示]

尝试演讲:

如果你是梁启超,你正站在演讲台上„„请各自选择3、4、5、6段的部分内容,设计现场演讲。语气、神态、动作都要恰当。每人讲一分钟。

(生分小组准备)

师:提醒,每个人都要有准备,可以尝试着讲给同伴听听。(几分钟之后)

师:好,最后20秒准备„„最后10秒„„上台的演讲者一律不要拿书哟!(学生做吃惊状,啊!)

师:好,时间到,只有一分钟,我们看哪一组讲得最好。我负责计时并且评价。评价标准是看你演讲的内容是否饱满准确,还有你演讲的姿态等等。现在开始。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参加比赛,各有特点,风格迥异,教师点评表扬。气氛非常热烈)

师:好,小组比赛结束。很精彩,很享受。现在开始自己演讲给自己听,时间也是一分钟。

(学生各自活动演讲,做语言训练)

师:好,停。我特别欣赏这个小组的同学演讲,他们小组的每一位同学演讲的时候都手舞足蹈,很有激情,很有教育别人感染别人的风范。现在我们就尝试“共鸣”。梁启超这篇文章好,年龄越大越感觉几乎每一句都是警句。

[投影展示]

“梁氏”警句整理:

请勾画背诵至少五句„„

师:好,现在找出一句你觉得特别有感触的,圈出来,然后,很大声地朗读出来。不用解释。朗读,背诵,宣传。一句即可。常青怡,带头。大声读。生: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师:要专一,要持恒。生: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师:你可不太“敬”哟,特别是对于语文学科,作业一次不交。希望从此改变。继续。

生: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师:专心致志战胜一切。你说话速度可以略慢一点儿。生: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师:真的是这样,比如我们平凡的教师工作。

生: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师:这话深刻。我们都要慢慢理解,用一生的时光去理解。

生: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师:是这样的,啊。温家宝做总理是个职业,王老师做个小语文老师也是个职业,一点不比他差,对不对? 生:„„(声音非常小)

师:你可是要出国留学的孩子,这样说话,在外国可难混。重新来,大声。生:„„(还是声音小)

师:出国从清清楚楚地说话开始。加油!大声!

生:所以说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对于人生最为有利

师:很好,大声说话没有问题。请坐。周鹏,你呢?有没有引发你共鸣的。生:„„(速度太快)

师:重来,不要急。一字一句说清楚。生: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师:这个话对你挺适合的。好,来,郭青读,第一句。

[投影展示]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组织学生单独朗读,男女生配合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名句,记忆名句。气氛非常热烈)

第四部分:争鸣

师:梁启超真的很了不起。你们长大一定更要多读他的书,多听他的演讲,这个人太有智慧了,所以他才能够把他的九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中国近代的生物学家、数学家等等。好,现在,我们进一步思考,刚才我们说了梁启超的很多好,现在,我们进入“争鸣”阶段,“梁氏”的观点,你是不是都同意?有没有不同意的?有吗?好,常青怡有,了不起!王老师对你刮目相看,请说。

生:我觉得他那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我觉得趣味这东西不是会自然发生,而是需要你去发现,需要你一点一滴发现,你才会得到。

师:哦。其实你的观点和梁启超一样。他的前提是“继续做下去”。生:哦,对,是我没有看明白。

生:老师,我觉得他的48页倒数第九行有问题,他批评法国人在公事房里叼着烟卷不专注。我觉得工作的时候,只要自己把当做的事情做完了,自己就可以发发神什么的。走路只看脚底下,太专注了,还是像法国人那样比较放松。太专注了生活的乐趣就没有了。

师:要走走看看,看看走走,是吧?生活应该更休闲。生:对,生活就应该充满乐趣,不能太专注了。师:我懂你的意思。你是说工作的状态不能太拘束,对吧?这个我同意你的意见,人许多时候不能够太执着了,有时候确实需要停下来看看风景。所以我很欣赏折振尧。建议你再仔细读读梁启超的表达,也许和你的观点并不相悖。

生:梁启超说“不论做什么职业都要特别爱这个职业,而且一定要做到最好”,但是我就觉得不一定。我就想,比如说,山西煤矿里面的小孩,他们做着特别苦的工,但是也得不到很多吃的之类的,那他还要爱他那个工作吗?难道,就像他累死在山西煤矿里,那他死还要带着微笑,特别想挖那个煤吗

师:这其实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了。小孩子挖煤,那不是他们的职业。他们是被迫的。但同学们的思考很宝贵。咱们今天没有时间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下来之后大家可以在随记本中说说。苏致雅,你有没有不同观点?说说吧。生:“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绝对不是同一价值。我不同意梁启超的说法。生: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捍卫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这绝对不能在同一价值上。

师:这有不同的评判标准的问题。很好,提出问题就好。李愫,你有问题,请说。生: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该敬,有些业就不能敬,比如小偷,像小偷那样的就不能。(众笑)

师:那个叫“业”吗?那个可能不叫“业”啊。好,好,带着问题进课堂,然后,带着问题出课堂。我带来了几个故事,看对你们的思考有没有一些帮助。好,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去思考。

[投影展示]

野田圣子是日本现内阁最年轻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邮政大臣。她的工作经历是从负责清洁厕所开始的。现年37岁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既是日本现内阁中最年轻的阁员,也是惟一一位女性大臣。然而有谁能想象得到,她的事业起点却是从喝厕水开始的呢。野田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国酒店当白领丽人,在受训期间负责清洁厕所,每天都要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才算合格。是自出娘胎以来,她从未做过如此粗重的工作,因此第一天伸手触及马桶的一刻,几乎呕吐,甚至在上班不到一个月时便开始讨厌这份工作。有一天,一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清洁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满满一杯厕所水,并在她面前一饮而尽,理由是向她证明经他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也可以饮。此时,野田圣子方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根本没资格在社会上肩负起任何责任,于是对自己说:“就算一生要洗厕所,也要做个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结果在训练课程的最后一天,当她清洁马桶之后,也毅然喝下了一杯厕所水,并且这次经历成为她日后做人、处事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师:再看,这个我们前段时间我们看了,这是龙应台的故事。

[投影展示]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师:这个涉及到生命的价值观,可能会和大家刚才提到的一些问题产生碰撞,给你一些思考。你可以在今天的随笔中谈谈看法„„好,以后慢慢去理解消化。这句话,大家一起读,预备起——

[投影展示]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自己也会随之充盈而美丽起来。

(生读)

篇6:乡愁 王君

——余光中《乡愁》教学片断五则

美读与咀嚼,应该是诗歌教学之魂。和学生一起学习《乡愁》时,他们的发现和质疑不断制造着新的教学契机。这促使我不断变幻对话方式,导引学生通过反复揣摩语言进入诗歌的情感境界。课后回味,这堂课中的“咀嚼”多用的是比较的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的比较,还真让《乡愁》的教学更多了一些纯正的语文味儿。

一、新与旧比

生:非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 师:您想换作什么呢?

生:可不可以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作“乡愁是一句热热的叮咛”。师:有意思。同学们评评。

生:我觉得可以,“叮咛”也是母亲常做的事情。生:可以,但不太好,不够含蓄。

生:不好,很普通,大家都会这么想这么写,没有创意。

生:根本不行。余光中写《乡愁》的时候,恐怕电话还没有那么方便,母亲的叮咛不容易传达到吧。

生:“叮咛”不好,主要是引不起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不像“邮票”,这词语让人遐想联翩的,让人想像这一封封信里传递着母亲和儿子多少故事啊!

生:“邮票”标志着分离与挂念,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会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而且这个比喻很新颖别致。

生:如果不用“邮票”而用“叮咛”,后边的“这头那头”也不能用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被破坏了。师:讨论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中地涉及到了诗歌意象选择的要求,比如要新颖,要含蓄要引发联想等。来,读这一小节,把你们的感悟用朗诵表达出来。

(生反复读)

师:如果你现在来写《乡愁》,你会怎么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呢? 生: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生:乡愁是一封淡淡的e-mail。生:乡愁是中央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生: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

【反思:小切口,大空间,这为以后的诗歌教学作下了比较好的铺垫。不足是材料的引入还不够,切口有了,切面还没有形成。积累是有的,但临时的调动还不力。】

二、重与轻比

生:我的发现是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师:你是不是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但因为语音的不同而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是诗人情感的必然选择。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

(学生换读比较)

【反思:喜欢这个片断。学生能够从语音的角度来解读一个词语的应用是非常细腻而独到的。为他们喝彩!】

三、有与无比

生:四节诗中的四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有意思。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都很普通,但我觉得很耐人寻味。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是如果删去“小小的”,味道会如何呢?读一读。(生读:乡愁是一枚邮票)

生:不好,好像差点儿什么东西似的。师:差什么?

生:“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

师:有意思。“大大的”什么呢?加上“小小的”,再读一读。(生加上反复读)

师:再说“小小的”中间有什么“大大的”? 生:小小的邮票,大大的空间。生:小小的邮票,重重的离愁。生:小小的邮票,深深的思念。生:小小的邮票,长长的距离。

师: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蚱蜢舟—— 生:载不动许多愁。

师: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越沉越深。这实际上是诗人一种痕迹不露的情绪暗示吧。再来读,读出你们感觉到的小与大之间的辨证。

【反思:“’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说出这话的孩子已经有比较敏锐的语感了。我以读来让学生明晰这种模糊的感觉,方法比较俭省,效果也不错。】

四、奇与平比

师:我年年回老家去给妈妈扫墓,我妈妈的墓并不高大,但是我每次站在妈妈墓前,心里头都总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如果我来写诗歌,我只能写“思念是一座高大的坟墓”。老师和余光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评一评谁写得更好呢?

生:诗人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和王老师的“一座高高的坟墓”都写得好,虽然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

师:谢谢你的肯定。我们的情感相同在哪里呢? 生:都很苦闷。

师:那我们的表达为什么却恰好相反呢?

生:您站在高大的坟墓面前,您就很渺小。您的母亲睡在高大的坟墓里面,会很孤独。师:很好。高大的坟墓衬托出了—— 生:您的孤单。

师:是的,母亲在坟墓里边那样孤独,而女儿在坟墓外边同样孤单。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另外,坟墓那么高大,似乎——

生:您和母亲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师:对,每年,就是这种孤单和遥远让我每一次扫墓的时候都泪如雨下。而余光中呢,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又暗示了一些什么感情呢?

生:“一方”的意思就是小,母亲睡在那么小的坟墓中,会不会很逼仄,不舒服? 生:“矮矮”也是一样,坟墓这么小,但诗人和母亲的距离却是天人相隔,那样遥远。这些词语表达出了诗人的心痛。

生:“矮矮”也表达出了诗人情绪上的极端压抑。

师:其实第四节中的“浅浅”的运用也是一样的。换个人,他写的诗歌就可能是“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没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海峡本来就是深的,不可能浅,浅只是诗人的一种错觉。生:不是错觉,是希望,希望那海峡浅一些,再浅一些。

生:我认为这个“浅浅”,比“深深”表达的感情更为厚重。海峡虽浅,但是台湾和大陆却不能团聚,这和那“矮矮的坟墓”表达的无奈和痛心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诗人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真正地读诗了。那我们来读吧,读出这两节诗中沉沉的压抑和绵长的叹息。

(生反复读这两小节)

【反思:以前讲《乡愁》,探讨得多的是“浅浅”的含义,没有想到这次却在“矮矮”上做出了一些文章。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带动学生去体会诗人的独特感受,有些意思。】

五、直与曲比

生:我发现这四节诗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第一节的开头是“小时候”,第二节是“长大后”,可是第三节开头变成了“后来啊”,第四节又变成了“而现在”,诗人为什么不一直保持一样的语言形式呢?

师:您的意思应该怎么变呢?

生:第三节这样开头“中年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第四节这样开头“老年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小时候”到“长大后”到“中年后”再到“老年后”,这样诗歌形式上不是更整齐吗?

师:您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这样,按照您的改法,我们来读一下,大家体会一下看行不行?

(生读)

生:我觉得把“后来啊”改成“中年后”不好,“后来啊”,有点像讲故事那种味道,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

生:一个“啊”字,给了我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长长的一生就在这“啊”字中了。而“中年后”比较死板,没有那种一声叹息的沉重感。

生:“后来啊”还给人一种联想,母亲的去世带给诗人的惆怅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此刻,还会延续到未来。总之,我觉得“后来”是一个时间不确定的词语,这会让人联想到作者一生的坎坷,这就使全诗更有了一种沧桑在里面。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几个词语用得好,“娓娓道来”、“一声叹息”、“不确定”、“沧桑”,这表明大家对这个“后来啊”的体会比较深刻。“而现在”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就把什么东西定格了。

生:我的感觉是“后来啊”,把人的情绪和思维拉得很远很远了,突然在最后一节来一个“而现在”,思路也就突然凝固了。

师:你们的感觉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突然定格突然凝固了,需要定格和凝固吗? 生:最后一节是情绪的高潮,需要定格,需要凝固。

生:如果说“后来啊”把情感拉得很长很长了,最后一节猛一用“而现在”一收,就把诗人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恨推到了读者前面。

师:您的意思是这就像电影中的—— 生:大特写。

生:而如果用“老年后”,因为语言形式和前边完全一样没有变化,那么情感也就是一根直线,没有形成起伏,这也就不能凸现全诗情感的高潮。

师: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根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体会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思绪。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就被“宕”出来了,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高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愁课堂实录王君】相关文章:

王君乡愁课堂实录07-18

乡愁课堂实录教案05-12

王君作文教学课堂实录05-15

集体乡愁范文05-16

诗歌乡愁范文05-17

乡愁优秀范文05-17

乡愁地图范文05-17

乡愁创意范文05-17

乡愁诗歌范文05-17

乡愁油画系列04-20

上一篇: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下一篇:大姑姑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