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2022-07-20

第一篇: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乡愁原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篇诗作,次年随国民党赴台。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 》、《余光中诗选》。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第二篇:乡愁的滋味 赏析

《乡愁的滋味》赏析

林冬梅

摘要:离散文学,成为了这些身在异乡,心怀故土的异国作家,最好的表达。他们丰富的怀乡和复杂的原乡情感都体现在主题中,内心深处那深沉的原乡追思与漂泊情怀,却随着时间流逝而发酵,愈发的浓烈。年菜成了作者乡愁情感的一种寄托,一种慰藉,一种挥之不去的温暖回忆。

关键词:乡愁

离散文学

年菜

姚嘉为,我国当代女作家,祖籍江西萍乡,于台湾出生,旅美多年,现居住马来西亚吉隆坡。她和台湾新一代知识分子一样,先到异国求学,而后定居下来。这些漂流异乡居留的印记,组成台湾漂泊世代的主要群体。而离散文学,成为了这些身在异乡,心怀故土的异国作家,最好的表达。他们丰富的怀乡和复杂的原乡情感都体现在主题中。

乡愁,可以说是中华名族情感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名族文化在名族心理上的沉淀。自诗经的“黍离之悲”,唐宋文人的“羁旅之愁”,到李后主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黯然神伤地吟咏过他们的离愁别绪和绵绵乡思。然而,这岂是古人的情感,它已演化为永恒的文化符号。 “年菜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这一句滋味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回忆。或许,年菜里包含的美好记忆,久久萦绕在舌尖,在脑海。总在某个不经意间,让她怀想起,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作者将自己的乡愁与味觉记忆紧紧相连,使其在时间里发酵,在记忆里生长,味觉与情感交相辉映,简单的年菜,随之变成美妙的佳肴。

开篇第一句,作者就以简洁而富有深情的一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学者曾说过:与其它文学类相比,散文几乎是最不讲究技法的艺术,它应像“皇帝的新衣”那样,赤裸裸、无遮

[1]掩地抒发作家的思想情感。的确,作者毫无遮掩抒发自己乡愁的那份情感。将画面,转向记忆中的年菜,乡亲们围着炉火,放上深锅,大家有说有笑的,操着一口被母亲形容为土气的江西话,吃着那香喷喷的红烧牛肉烩粉条。简洁平实的语言,真切而生动,那一张张笑开了的脸,仿佛就在眼前。不禁让人陶醉在了那热闹而欢乐的相聚里。接下来的一段描写,似乎与作者的抒情无关,然而细细读来,却是句句关情。对于锅里那每种料,她用心去感受,细致,生动的将其描绘,不仅调动读者五官的记忆,更加折射出作者对这份年菜的独特记忆。“粗粉条就如那尾沙丁鱼,随着翻滚冲浪,一股辛辣味扑鼻而来。”平淡无奇的粉条、牛肉汤在作者笔下却是灵动而有味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为读者呈现或许不仅仅是一顿让人享受的年夜饭,更是对那份美好回忆的珍藏。我们知道美好感觉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在那,猛然回首,却不知消失在何处。

李贽曾说: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许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蓄极积之,势不可遏。在一段细腻,生动的描写后,作者以一小段’一会儿’排比描写,表现母亲父亲忙碌准备年夜饭的热闹,及其专注,虔诚。最后一句“仿佛这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一场盛宴”,道出了这节日的特别意义。整篇下来,作者没有脱离年菜这一主线,从父母的准备,到一家人分工准备,无不是围绕着年菜,过程透露着的是满满的欢乐。然而回忆越是美好,离愁越是深刻。随着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逝 ,虽然腊肉照熏,梅菜扣肉照蒸,泡菜照晒,年夜饭的客人却越来越少,来拜年的老兵也一个个凋零了,记忆中那样的氛围只能在梦里。就如作者所言“旧时代的人物及氛围,温暖中透着几许沧桑”,她的心只能沉浸在两代的乡愁里。 文章没有过多的抒情,却透着浓浓的乡愁。细读后,深深感受到,异国他乡的他们对祖国,对故乡的深厚感情。父亲的那些战友们,总在酒过三巡后,南腔北调的倾吐着自己内心的乡愁。移居异域他乡的他们不仅面临生存的压力,还面临着文化的冲突,然而这些,经过生活的砥砺,岁月的磨洗,内心的千回百转,都将云淡风清。但内心深处那深沉的原乡追思与漂泊情怀,却随着时间流逝而发酵,愈发的浓烈。对于在大洋彼岸的他们来说,大家聚在一起,吃着精心准备的年菜,那是一剂良药,医治乡愁的良药,在异国不同文化环境下,于他们而言更是对一个神圣仪式的最后坚持。

读完文章后,脑海中浮现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份思乡情结,或许异国他乡的他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得到。明月,成了众多海外作家文章中的意象。然而,每个作家所经历的,以及爱好的不同,寄托思乡情结的意象又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姚嘉为来说,一家人准备年菜,那是她成长中欢乐的回忆。一家人围炉吃年菜,浓浓的年味,是她的美好的记忆。即使后来远渡异国,也尽力去坚持那最后的仪式。或许物是人非,没有了当年的气氛,没有了当年的年味,年菜的准备已成了幻影,只能在思乡的梦中召唤,在回忆中品味。年菜成了作者乡愁情感的一种寄托,一种慰藉,一种挥之不去的温暖回忆。这也是她以女性视角,来表达对乡愁的独特情感体验与表达方式。

席慕容说:所谓的乡愁 ,所谓的家国之思,在太平的年代里 ,也不过是随时渴望知道有一块特定的土地在四季中如何慢慢变的消息而已;也不过只是问一问田里的桑麻 , 或者是窗前的一株梅花。然而 , 这样普通的幸福为什么对今天的中国人说来却是如此珍贵?[3]是啊,为何如此普通,却又如此珍贵?看来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有时候却显得那么的无力,难道仅仅是所谓的物是人非?我想,那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2]参考文献:

[1] 文艺理论与批评 [J] .1991,第四期

[2]席慕容。七里香 [ M ] 。 广州 : 花城出版社, 1989 [3 ]李贽.杂说

第三篇:乡愁余光中赏析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第四篇:《乡愁》赏析二三事

张晓垒 郭飞亚

内容摘要: 《乡愁》已然成为“乡愁体”的最佳代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笔者试从真实性、古典与现代性、口语化三个角度展开分析,解读《乡愁》成名的原因。与此同时,呼吁多角度阅读,展现艺术的包容性。

关键词:真实性古典与现代性口语化

1982年流沙河出版的《台湾诗人十二家》将余光中介绍到大陆,其中就有《乡愁》。不久,《乡愁》便写入中学语文教材。这首诗曾经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吟诵,尤其成为海外游于思念故乡的最佳“代言人”。为何这首诗如此家喻户晓?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诗歌的真实性

李元洛先生说:“诗歌创作,是最个性化最富于个人才气的事业,它要表现诗人对于生活新鲜独特异于常人的艺术感觉和美学思考。”可见,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作品,甚至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作品所呈现给读者的是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诗人的个性所在。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与诗人同一主题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诗歌的真实性。余光中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邮票是写实,那时寄宿于学校,离家十几里山路,有时候周末没回家,就写信与母亲联系”;长大后余光中与范我存新婚不久就去了美国,经常来往于美国与台湾之间:而“母亲的逝世使得北回归线成为余光中灵魂中一根最敏感的神经”。这一切都是事实,都是人生。虽说这是二十分钟写出来的诗,诗人却酝酿了二十年。这首诗不仅仅是诗人二十年情感的沉淀,更包含了诗人四十多年的人生故事,这些就是围绕着余光中自己真实的四个人生阶段展开的。亲情、爱情、爱国情,情感的真实坦露来自于诗人内心的剖白与人生经历的深思。正是因为这首诗是诗人真实的情感体验,才使得这首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诗歌的古典与现代性

余光中在评论诗歌时说过:“一位当代诗人如能继承古典的大传统和‘五四’的小传统,同时又能旁采域外的诗义传统,他的自我诗教当较完整。”正如他所说,余光中的诗便是融汇古今,贯穿中西。他的作品无不体现着古典诗歌的韵昧,甚至“能用中国古典文学的标准来衡量新诗”。而这种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意象层面。

分析诗歌必然要分析诗歌的意象,在这首诗中诗人就将思念浓缩成了一个个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其中“船”、“海”这两个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就已经出现,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余光中自己也说,之所以采用船票不用机票是因为船票有古典诗歌的意味。而这两个意象传承到本首诗中则变化为“船票”、“海峡”,这些是现代化的代表,但含义仍与古代相近,这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三、诗歌的口语化

笔者赏析本首诗时特别注意到了“这头”、“那头”这几个字。众所周知,原本“这”的读音是zhe,“那”的读音是na。但是在听过所有的朗诵音频,甚至余光中先生自己朗读《乡愁》后发现,朗读者都将这两个字的读音处理成了“zhei"、“nei”。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在第1595页中为“这”字释义时,特别提到:“在口语里,‘这’单用或者后边直接跟名词时,说zhe;‘这’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时,常常说zhei。以下【这程子】、【这个】、【这会儿】、【这些】、【这样】各条在口语里都常常说zhei。”同样,在908页为“那”字释义时,也如是解释。“这头”“那头”自然也属以上情况。这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自然很容易触发所有敏感的心灵,让愁绪直逼每一个有着离乡经历人的心头。

《乡愁》的巨大成功虽然使得余光中一下子家喻户晓,却也遮盖了他身上其余的光芒。的确,余老写诗近千首,其中乡愁题材的占据了十分之一,除了《乡愁》其他写乡愁的诗却成为了遗珠之作,无人问津,比如《当我死时》。此外,除了余光中先生,席慕容,戴望舒也都有乡愁题材的佳作,虽然在技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上与《乡愁》相比稍有逊色,但是笔者认为在文学评论中少不了“艺术容忍力”,更少不了对比阅读的价值。所以笔者建议不管是在中小学教材中还是现代诗歌乡愁题材的范畴中,可以打破“乡愁体”一家独大的局面,百家争鸣。

第五篇:赏析余光中《乡愁》的写法

细读余光中先生的诗歌,惊喜地发现其竟也极其巧妙地运用了双线连接艺术,使既具诗歌特有的洗练隽永,又兼小说、剧本的生动迷人,实为难得.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上一篇:侠盗飞车秘籍大全下一篇:乡村旅游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