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病人护理

2024-05-02

肠造口病人护理(精选8篇)

篇1:肠造口病人护理

病历汇报:

患者,周秋玲,女,58岁,因“直肠癌术后1月,为求复查及化疗,以直肠癌术后收入”于2016-03-16日入院。入科时已携带左下腹结肠造瘘口,造口周围皮肤粘膜完好。3-17,18日开始静脉化疗,期间诉无不适,于3-19日办理出院。既往史:1月前于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其子也因直肠癌1月前于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性直肠切除术+回肠造瘘术”。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崔护士长补充:此次查房患者的病历比较简单,但患者携带结肠造瘘口入科,造瘘口患者我们科最近多见,为更好地护理患者,此次查房我们重点在于了解肠造口相关知识。责任护士刘潇发言:肠造口的相关简介如下

一、什么是造口

1.造口(stom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口或开口。常见的造口有回肠造口,结肠造口和尿路造口。肠造口俗称为“人工肛门”。它是以医疗为目的,如治疗肠道疾病,而人为造成的肛门改道,建立肠道与腹部体表相通的一个通道,其开口为造口,使大或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造口表面为肠粘膜,红润有光泽。造口没有神经组织,无痛觉。由于造口无括约肌及其神经感应器,所以不能感知便意,并进行忍耐。即不能通过自己的意志控制排便这一生理过程 2.造口的分类

输入性造口:营养物质直接通过造口进入胃肠道,多为暂时性造口 转流性造口:将胃肠道内容物直接转移至体外不经病变部位 输出性造口:为清除体内废物提供出口

责任组长王园园补充:住院2床患者的“空肠营养管”即为暂时性输入性造口,按造瘘口视为中危导管护理。

二、造口术后的护理

(一)造口的观察和评估

造口的活力:呈牛肉红或粉红色,表面平坦且湿润。

造口的高度和直径:造口高度可以记录为平坦、突出、回缩或脱垂。一般乙状结肠突出腹壁1.5-2cm,直径约3-5cm;回肠造口突出腹壁约2-3cm,直径约2-2.5cm;尿路造口突出腹壁1.5-2cm,直径约2-2.5cm;

(二)造口周围皮肤的评估

正常周围皮肤是健康和完整的。

(三)皮肤粘膜缝线的评估 检查是否有皮肤粘膜分离、感染或皮肤对缝线材质敏感。正常造口粘膜位于表皮下层,没有张力。

(四)造口功能的评估

(1)泌尿造口:术后即有尿液排泄,最初的2~3天,尿液呈淡红色,之后恢复正常黄色。

(2)回肠造口:一般术后48-72小时开始排泄。最初有可能排出远端小肠储存的液体。肠蠕动恢复后,每天排出的量可超过1000ml,排泄物为流质状、持续排放,排泄物对皮肤的腐蚀性很强。要特别监测病人的水电解质情况。

(3)结肠造口:横结肠造口通常在术后3-4天开始排放,排泄物从糊状到柔软。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造口一般在术后5天开始排放,排泄物柔软或成形大便。

(五)肠造口的并发症

1.出血(Stomalbleeding)通常在术后72小时内发生。临床症状:造口粘膜表面出血,造口与皮肤的边缘渗血;肠腔内出血。

2.水肿(Stomal oedema)临床症状:造口隆起,肿胀和绷紧,粘膜发亮。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轻微者暂不用处理;

3.缺血(Ischaemic)临床症状: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往往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

4.皮肤黏膜分离(Mucocutaneous separation)临床症状:肠造口处肠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常见于术后早期。5.回缩(Retraction)临床症状: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面,引起排泄物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6.脱垂(Prola)临床症状:发生率约为8.5%,表现为肠管由造口内向外翻出来,可有数厘米至10-20cm,可能引起水肿、出血、溃疡或缺血而坏死。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

崔护士长补充:肠造口并发症对病人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希望我们加强观察,班班交接,倾听病人主诉,有问题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

(六)、造口袋更换步骤

1、使用造口尺量出造口大小

2、裁剪底盘洞口

3、贴好底盘

4、备好造口袋

5、两手捏紧锁扣,听见轻轻的“咔哒”声,就证明造口袋已经安全的装在底盘上了

(七)、健康教育

(一)冲凉(洗澡):当手术的切口缝线已拆线,切口完全愈合后,可以冲凉(洗澡),造口似口腔粘膜一样,不怕水,水也不会从造口进入身体内,中性肥皂对它也无刺激,盆浴或 淋浴都可选择。

(二)衣着:不需穿特制衣服,造口用品既轻便平坦又不显眼,只需穿柔软、宽松、富于弹性的服装即可,所用腰带不宜太紧,弹性腰带不压迫造口,背带裤可使用。

(三)锻炼:每个人每天都要运动,以保持健康的身体,造口患者也不例外。根据术前的爱好,与身体的耐受力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剧烈的运动,如打拳、举重则要避免。

(四)饮食:基本上,回肠和结肠造口的人是不需要戒口,只要进行均衡饮食便可以。但在常试某种新食物时,最好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如无不良反应,下一次才吃多些,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尽量要饮食定时,减少吃太肥腻的食物。在天气热时,应多饮水。对于结肠造口的人,啤酒会产生稀便,而汽水会增加气体的排出,应多注意。

崔护士长补充:虽然肠造口不是我科的专科护理,但是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大大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及满意度,我们应当加强学习相关知识,扩充知识面。

(八)前景展望

肠造口治疗师(EnterostomalTherapist)是指专门从事造口、伤口病人手术前、手术后的宣教、咨询,包括在术前造口部位的选择,术后饮食、生活,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等方面提供咨询的专门人员。2001年中国第一所肠造口治疗师学校在广州中山大学开班,以后陆续在北京、上海、南京、温州开办肠造口治疗师学校,每年为中国输送50余名肠造口治疗师。中国13亿人口,每年造口10万,现有造口人累积达100万之多,全国ET不足100人,当然不能满足需要,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加快ET的培养。造口护理专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由于造口、伤口、失禁治疗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专科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普通护士高很多。造口护理专科发展十年来,专科护士对患者伤口的护理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还能够对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患者伤口的护理更加系统化与有针对性,患者对专科护士更加信任;同时,专科护士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临床护士进行指导,起到教育者和咨询者的作用。它有效拓宽了护士的发展路径,能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减轻病人痛苦,在平凡岗位上体会更多的成就感。

主持人总结:通过这次查房我们要肠造口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明白造口袋的更换步骤,熟悉肠造口的相关并发症都有哪些,掌握肠造口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勤观察,认真落实,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及满意率。同时,对肠造口治疗师有一定了解,对职业前景发展有更好的理解。

篇2:肠造口病人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施行Miles手术造口的病人57例, 其中男35例, 女2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职业、文化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直肠癌常规护理, 发放性知识宣传手册, 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 调查病人性生活恢复情况。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 了解病人住院前的性生活状况, 指导掌握结肠灌洗方法、合理使用造口栓及有效防止性生活时造口溢出粪便等护理措施, 对其配偶同步进行性知识教育。采用电话回访、面谈、宣教、联谊活动、心理辅导及专家治疗等方法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于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 调查病人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1.2.2 研究工具

(1) 一般资料, 由研究者本人自行设计,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社会学资料及造口时间、排便方式、造口护理等造口相关资料。 (2)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 [3], 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Olson教授等编制的用于判断婚姻满意度、识别婚姻冲突原因的自评问卷, 共有12个因子, 124个条目。选取其中的性生活因子部分对性生活进行评估。性生活因子有10个条目, “正性”条目、“负性”条目各5个, 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评分高表示受试对夫妻情感表达满意, 对性角色的状况满意。评分低表示不满意。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Charua-Guindic等[4]指出, 性功能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导致肠造口术后病人性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有: (1) 传统的性文化观念比较保守, 性知识缺乏。 (2) 病人自我形象紊乱, 出现自卑、抑郁心理。 (3) 缺乏造口护理知识, 出现问题不能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4) 缺乏配偶的支持, 部分病人担心性生活耗费体力, 会使肿瘤转移或复发, 长期压抑会使大脑神经中枢受抑制, 从而导致性功能障碍。 (5) 受生理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造口发出异味, 排泄无节制、不定时;造口坏死、脱垂、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影响;性生活时压迫引起疼痛, 化疗药物导致性欲下降。

直肠癌术后病人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恐惧、忧伤、愤怒和社交障碍,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性生活质量下降受心理因素影响。许多病人担心性生活, 促使肿瘤转移和 (或) 复发, 或者担心性生活会将肿瘤传染给对方产生性恐怖和性焦虑。也有部分配偶认为, 性是一种消耗体力的活动, 尽量避免性生活, 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性欲。长期的担心使大脑神经中枢受抑制, 从而导致性高潮障碍、性欲减退, 甚至性厌恶, 最后形成心理性性功能障碍[5]。Olga等[6]调查显示, 性问题中男性造口病人负性影响最大的是勃起射精, 女性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唤起异常及性欲异常。因此,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病人准确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根据其不同的性障碍因素采取不同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性生活质量, 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增强其回归社会的信心。

研究表明, 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家庭的支持[7]。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更利于癌症病人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配偶是社会家庭支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对病人及配偶实施同步性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采取单独面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病人性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前性生活史及对术后性生活的顾虑、期望值等信息。大部分病人并不希望获得医务人员面对面的指导, 可以通过播放光盘、文字资料、健康讲座、电话回访等方式对病人及配偶进行术后性生活的指导, 进行提肛训练、盆底肌肉的功能锻炼, 采取合适的性交姿势。提供一些可以提高性生活质量的方法和造口用品, 如迷你造口袋、造口栓等。根据男女病人及个体性障碍的不同提出具体的建议, 如性交时使用润滑剂、改变性交体位、性交时造瘘口放置造口栓等。爱人的体贴、关怀、爱抚对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同时告知病人, 适当的性生活能促进夫妻感情, 使其心情愉快, 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一般认为术后1年是结肠造口适应的分界点, 病人生理、心理处于重要的调整阶段[8]。Nichols等[9]认为长期结肠灌洗对身体无害, 还能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对于未采取结肠灌洗, 出现了造口回缩、造口皮炎、造口周围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时, 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0,11]。对于适合造口灌洗病人, 可于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培训指导, 因为此时病人生理上已经恢复, 而且从精神上也开始接受了结肠造口的现实, 并开始寻求重塑自我形象, 改善生活质量。结肠造口灌洗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较彻底地排出液体和粪便, 而在2次灌洗之间 (24h~48h) 无粪便排出, 只需在造口上盖以小巧的造口帽或纱布, 解决了性生活时控便能力障碍、臭味、渗漏等问题, 病人有一种完全康复的感觉, 可以帮助病人提高性生活质量。

美国造口师Fumbull[12]曾提出, 对造口病人应重视生命的质与量, 人的寿命由生存和质量2个重要部分组成, 不但要让他们活着, 还要活得愉快, 活得有尊严。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 可以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 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3]。护士应成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 提供家庭、社会成员之间有效沟通平台。参加造口爱心讲堂, 访问者积极、乐观、自信、乐于助人, 并能为被访问者提供一些实际知识。进行社区探访, 提供个性化指导建议。到肠造口专科门诊咨询, 学习造口相关治疗、护理、营养以及预防保健知识。定期开展同伴教育, 他们能以自己切身的体会、经验帮助新造口病人, 给他们最切实的帮助和指导。同类人在一起娱乐、交流、学习, 以激发病人对新生活的勇气。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肠造口病人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手术) 的病人5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肠造口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性生活质量。

篇3:肠造口病人护理

【关键词】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51-02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5岁的患儿中比较多见,会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和口腔溃疡,少数患儿还会发生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临床并发症。当前尚不存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特效药,近年来,我院采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的方式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该种方式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孩50例,女孩34例;年龄在4岁至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2.51±1.04)岁;病程(65.11.34)小时;患儿临床期间主要表现咳嗽、发热、呕吐、易惊、呼吸不畅、烦躁、昏迷、腹泻等,经血常规检查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共70例,心肌酶升高者56例,血糖升高者46例。根据患儿临床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病毒、退热、消炎、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每日2.5-5.0克分两次用药[1]。

1.2.2 护理方法 治疗期间加强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①消毒隔离:一旦发现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应立即就医,避免患儿与外界接触,通常需要隔离2周,使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患儿使用过的物品,不适合浸泡的物品应放置在阳光下曝晒。保证房间的空气流通,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进入房间的人员流动[2]。②饮食护理:由于患儿口腔溃疡、发热,食欲不振,不愿进食,应为其提供温性、清淡、柔软、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止患儿食用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③口腔护理:患儿会由于口腔疼痛拒绝进食、哭闹、流涎等,保证其口腔卫生十分关键,饭后应食用盐水为患儿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使用棉棒蘸用生理盐水轻拭口腔。④皮疹护理:保证患儿的床单、衣物柔软、清洁,经常更换。经常修剪指甲,防止患儿抓破皮肤。对有臀部皮疹的患儿要及时为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的干燥和清洁,对于手足部位有皮疹的患儿应在初期涂用炉甘石洗剂,有皮疹形成后涂0.5%的碘伏。⑤发热护理:保证患儿的体温正常,对发热的患儿进行散热,多为患儿洗温水浴,多让患儿喝水,当患儿体温>38.5℃时应根据医嘱降温,及时帮助患儿擦汗、更换衣物。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溃疡愈合,为治愈;体温正常2至3天,皮疹和口腔溃疡症状基本愈合,为好转;经临床治疗后患儿的上述体征和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

1.4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30例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患者中20例治愈,12例好转,1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5.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1.42±4.20)min,通气时间为(4.03±4.22)min,发热时间为(1.70±0.81),神经系统受累时间为(2.03±0.74)min,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依次为(16.32±4.11)min、(6.12±1.92)min、(2.64±1.51)min、(2.64±1.41)min,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中十分常见的多发病,多数患儿的临床症状较轻,个别患儿的症状严重,进展较快,很容易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和重症脑干脑炎的发生,甚至死亡。人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取的,主要成为免疫球蛋白,其次为麦芽糖,具有明显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加强对患儿的消毒隔离、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发热护理、皮疹护理等可有效帮助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焱,宗文凯,崔盘根,等.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18(07):109-110.

[2] 孙凤莲.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13(04):198-199.

篇4:肠造口病人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5月—2008年6月的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46例, 男26例, 女20例;年龄36岁~72岁, 平均52岁;既往均无精神疾病以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史, 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两组出院后仍加强联系, 采取电话回访, 定期随访, 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2.1 调查内容

采用《中国癌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QLQ) 》 [1]进行调查, 采用1990年制订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试行草案》为标准[2]。选择与心理因素有关的食欲、精神、睡眠、日常生活等内容, 采用1级~5级评分, 1分最差, 5分最好, 得分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

1.2.2 心理干预方法

由专门护士负责, 注重与病人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病人信任, 根据病人病情及理解能力制订个体化干预计划。①支持性心理干预。密切接触病人, 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咨询、发放造口知识宣传材料等方式向病人解释造口相关知识, 并告知病人造口只是排便方式改变, 对病人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深入了解病人心理动态, 与家属一起安抚病人, 及时调整病人情绪反应, 控制其不良情绪的发生。②认知行为干预。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 如看电视、阅读书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如参加造口联谊会, 与造口病人一起交谈、娱乐, 减少孤独感, 尽快回归社会, 重返工作岗位。

1.2.3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输入PEMS3.1医学统计表,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进行永久性肠造口, 改变了正常生理排便方式, 需要终生使用人工肛门, 给病人心理、生理带来了痛苦, 病人出现了自我形象紊乱, 严重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本调查显示, 对造口病人进行有目的的心理干预, 可以减轻病人焦虑、抑郁心理, 从而增进食欲, 改善睡眠, 日常生活趋于正常。肠造口病人康复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生活三方面康复。国外大量文献显示, 肠造口病人在术后6个月内若不能重返社会生活, 包括以往工作和社会活动, 病人康复机会大为减少。心理康复可以加快其生理康复, 更有利于其社会生活康复, 从而提高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以心理干预为重点, 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病人适应疾病本身和肠造口带来的变化, 使病人面对现实, 达到最大限度自我照顾目的, 从而促进肠造口病人心理康复, 增加他们回归社会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冠青, 孙燕, 罗健, 等.我国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初步调查[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5, 4 (2) :1.

篇5:肠造口患者的居家护理

什么是造口人

造口人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保住患者生命,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直肠、肛管、膀胱等)后,在患者腹部左侧或右侧开一个人造口,这样的患者在医学上被称为“造口人”。造口手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其中肠造口是最常见的造口,其次为泌尿造口,另外还有气管造口、食管造口、胃造口等。

造口患者以恶性肿瘤患者居多。据统计,我国每年施行肠造口手术和其他造口术的人不少于10万,造口人大约100万。造口手术挽救、延续了不少患者的生命。但人工造口后,他们的大小便通过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出院后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泄物。这种排泄方式的改变,带给患者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不便,更是心理上的自卑。一些不得不接受造口术的病人,往往承受着社交、性生活、饮食、异味处理、造口袋安装方法、局部皮肤护理技巧等问题的困扰,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对生活感到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变得孤独、抑郁和自暴自弃。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教会其自理,可使患者重新有尊严地生活。

肠造口患者的居家护理

心理支持

由于结肠造口患者肠内容物、粪便、液体会无规律地自由排泄,产生粪臭,污染衣物,损害周围皮肤,给社会活动及家庭生活方面造成诸多不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家属应该开导患者接受造口的事实,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生活上的照料。只要体力允许,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与他人沟通交往,如参加造口联谊会,可与众多的造口患者一起交流、娱乐,充分感受其他造口患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使造口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衣着 可与术前衣着一样或适当宽松些,避免腰带压迫造口。

饮食 饮食调理原则一是术后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简单到多样。简单地说就是循序渐进,少食多餐。一般在术后7~8天(即出院时),可以过渡到软食,如软粥、面条、面片、豆腐,每日3~4餐;术后约1个月,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其次是合理选择食物,为减少异味,保持大便通畅,应以低渣、无刺激饮食为主,尽量少吃易胀气食物如豆类、汽水、啤酒,易产生异味的食物如洋葱、蒜、番薯,难消化食物和易发生腹泻的食物,容易引起造口阻塞的食物,等。

洗澡和游泳 患者可佩戴造口袋淋浴,尽量不要在浴缸中浸泡;在需要更换造口装时,可摘除造口袋直接淋浴,淋浴结束后再贴上新的造口袋。只要小心不用力擦洗造口,洗澡对造口周围皮肤清洁有好处。至于游泳时,可用便袋覆盖。

工作 在身体状况恢复的情况下,肠造口者可重返工作岗位,但要避免重体力活,以免形成造口旁疝或造口脱垂等。

运动 平时可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及有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等,可以选择太极拳等项目。

外出活动或旅行 鼓励造口者外出活动或旅行,但在行前要将造口用品准备充足;造口者在外地如急需造口处理或造口用品时,可以找当地的造口机构寻求帮助。

性生活 造口者在身体康复的状况下可恢复性生活,但在性生活前双方除了要做好心理准备外,造口者还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造口袋贴稳妥、不渗漏;或使用迷你型造口袋。

排泄与气味处理 造口者定时排放排泄物并清洁造口袋,气味较大时可使用带有碳片的造口袋;或在造口袋内放入适量清新剂除味。

造口皮肤护理

造口周围皮炎是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表现为皮肤红肿、糜烂,伴有疼痛,甚至溃疡。主要由于大便稀,次数增多,造口周围皮肤受刺激引起。另外,造口回缩、造口平齐或低于皮肤表面,排泄物容易外泄,也易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回肠造口可使用凸面底板+腰带,抬高造口基底部,便于排泄物收集,避免皮肤受到排泄物的污染。更换造口袋时,动作应轻柔,同时调节饮食和肠道功能使大便成形也非常重要。其次,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正确使用,使用护肤粉、防漏膏、皮肤保护膜等,可降低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当造口周边体毛较多时易引起毛囊炎,应经常用电子剃须刀剃毛,以防皮肤受伤。再次,造口狭窄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避免造口狭窄,术后1周开始用食指戴指套涂润滑剂后缓慢插入造口,至第二关节处在造口停留6~8秒。每周1~2次,使造口内径在2.5厘米左右为宜,每天扩肛先从小指开始,扩肛可持续到术后半年。

相关链接

一般来说,造口患者出院后一个月要到医院复查。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伤口/造口专科门诊,有专业的造口治疗师对伤口和造口进行护理。从术前开始,专业的造口治疗师就可介入其中,根据病人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外科医生一起选择造口的位置,方便患者术后护理。术后,造口治疗师不仅会为患者教授造口护理技巧,而且还会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这些肠造口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篇6:肠造口病人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68例, 男32例, 女36例;年龄3岁~79岁 (58.5岁±3.8岁) ;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0例, 初中及以下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4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 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 即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 协同完成造口护理的过程。 (1) 管床护士评估病人病情及需求, 根据病人的需求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建立护理目标;尊重病人及家属的建议, 在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协商选择适合病人的护理方法;定出方法后再协同制订护理计划及如何实施护理计划;4个月后对病人进行效果评价。 (2) 协同护理模式的内容:护士对病人要全面了解, 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心理状态及病人对造口护理的认知程度等。护士、病人与家属进行协同护理。认知护理: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需终身携带造口袋的知识, 说明病人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指导病人如何处理和应对并发症。心理护理方面:造口病人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 受病人性格、疾病、文化背景、社会和家庭的影响[4]。护士与家属协同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共同在生活上、心理上、生理上关心体贴病人, 护士还要指导家属如何排除其厌烦心理, 使家属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的支持者。饮食护理方面:管床护士与家属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协同制订一个饮食计划, 达到既无便秘, 又无腹泻, 还能定时排便。健康教育: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人工造口袋, 怎样清洁造口及其周围皮肤, 及时倾倒排泄物和更换清洗造口袋。每次更换造口袋时, 用清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 自然凉干后, 涂皮肤保护粉, 切忌用消毒液刺激造口皮肤。鼓励并指导病人及家属协同掌握造口护理技术, 掌握活动强度, 参与适当的社交活动。病人出院后定期复诊, 定期电话随访, 4个月后回院复查时填写生活质量调查表。

1.2.2 评定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JQOL-74) 进行评定, 量表主要反映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共74个条目, 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维度20个因子。以100分计算, 得分越高, 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提高生活质量对结肠造口病人非常重要

结肠造口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必要手段, 结肠造口的存在及造口手术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了病人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改变, 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5]。有研究报道, 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病人的心理生理健康水平、收入情况、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2]。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造口对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均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高生活质量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管床护士和专科造口护士鼓励家属及对病人的直接帮助也成为社会支持的源泉。可见选择一种适合病人的护理模式进行综合干预, 协同护理模式在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前提下, 同时也给予造口病人更多的心理支持, 使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恢复正常工作和社会生活, 达到身心健康, 从而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3.2 选择适合的护理模式能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更重要的是改善其生活质量[6]。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该模式强调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协调者, 重视病人参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6]。协同护理模式充分发挥病人的自主性及自我护理的能力, 培养病人及家属最大限度地参与健康护理能力, 提高了护理质量[7]。本研究显示, 应用管床护士、专科造口护士、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病人预后, 是一种适合造口病人的理想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病人出院4个月后,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JQOL-74) 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J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采用护士、病人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 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协同护理模式,永久性结肠造口,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爱玲, 张美芬.肠造口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30-432.

[2]覃惠英, 郑美春, 温咏珊, 等.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癌症, 2004, 23 (11S) :1589-1592.

[3]朱永洁, 侯桂英.协同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9) :428-429.

[4]陈俊霞, 李淑然, 陈书爱.家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22) :64-65.

[5]高友褔, 沈浩.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状况和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1, 21 (4) :40-42.

[6]向秀芳.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1 (5) :51-53.

篇7:肠造口患者人文护理的体会

【摘要】 目的 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患者尽早适应造口,更快回归社会。方法 对50例患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开展肠造口宣传护理。结果 50例均能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面对造口。结论 通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开展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人文护理:肠造口 :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13-01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 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随着肠造口患者逐年增加,针对其心理护理特点,越来越重视对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充分运用“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理念,通过提供全面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我科2013年对50例肠造口患者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我科通过对5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 50例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岁,通过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更好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2 护理

2.1心理人文护理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 ,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对人类对医学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实践过程中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就是护理人文关怀。它体现了护理学对人们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重视。针对肠造口患者自卑的心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人文护理的重要方面,把聊天当成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告诉患者肠造口治疗其疾病的重要性,使其认识术后生活的不便,消除自卑,更有信心回归社会与人交往。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等,用自己的爱心和亲人般的护理赢得患者的好感,拉近护患间的距离。当他们出现焦虑、激动时,护理人员应理解并尊重他们,安慰、鼓励、消除他们的无助心理,唤起他们的积极乐观情绪,勇敢面对疾病。动员家属经常陪伴,探视患者,避免产生孤独感。

2.2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经常主动与患者交谈,护理人员在每一护理环节都要使患者感到亲切,消除陌生感、恐惧感,善于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耐心热情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将医学术语变通为常人能听懂的语言进行表述,语言亲切和气。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来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在为患者更换造口时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使其产生羞涩及自卑感,同时对病人的饮食进行指导,特别用亲人般的情感为他们做医疗所需的护理。

2.3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尽早回归社会

病人首先要面对的是家属,病人的心理问题要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家属也是病人社会交往中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对病人的态度极大的影响病人的心理。积极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发挥家属对患者的影响,鼓励家属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患者病情,指导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往,生活上多帮助,态度上不能有丝毫的嫌棄感。同时鼓励患者的亲朋好友对患者进行探望,让他们多讲一些克服困难、战胜疾病、重返社会的病例,争取病人家属和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使病人能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有助于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适应肠造口,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勇敢面对社会交往。

3讨论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承受着不仅是各种病痛,更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精神压力。现实中,人与人的疏远及人与自然的隔阂一步步加深了人的孤独感、压抑感,人的健康需要情感的输导和和宣泄。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治好病人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真诚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服务观念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关怀不仅是医院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护理行业中,人文护理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任务。人文护理既关注患者的身体层面,又对患者的精神层面给予关心和关注。人文护理的实质内涵是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要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爱护患者,要体现对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对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1,2],人文心理护理可以使肠造口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抛弃自卑心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肠造口对生活带来的不便,尽快融入社会 。

。参考文献

[1] 粱立.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护士人文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实用临床医 药杂志,2005,9(2):5455

篇8:肠造口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共救治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病人27例, 其中男21例, 女6例;年龄20岁~78岁;均经临床病理确诊。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首先消除病人对造瘘口的恐惧, 积极参与造瘘口的护理。行造口术的病人心理反应分4个不同的阶段, 即震惊、恐惧、消极和适应, 常表现为:烦躁不安, 喜怒无常, 拒绝, 食欲不振, 失眠, 不配合治疗开始阶段护理人员不着急, 鼓励病人去做, 而是细致、耐心地为病人做好造瘘口的护理, 观察病人的不良表现的根源, 护士要尽量摆脱护士的角色, 以病人的朋友和兄弟姐妹的身份交谈, 加以引导, 运用已出院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的病人现身说法, 如病人主动提出问题, 应抓住契机, 给予详细解释和指导,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2 肠道准备

①饮食准备:术前3 d指导病人进低渣半流饮食, 术前1 d进流质饮食, 术前晚08:00开始禁食, 00:00开始禁水;②药物准备:术前3 d口服肠道消毒剂以抑制肠道菌, 首先抗生素, 甲硝唑0.4 g, 每日3次口服, 庆大霉素8×104 U 2 d口服1次。③肠道准备:术前晚口服甘露醇250 mL, 水1 000 mL~2 000 mL, 2 h内服完。手术前晚及术晨给予清洁灌肠。

2.3 术后护理

2.3.1 观察造瘘口有无异常

结肠造瘘口一般于手术后2 d~3 d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造瘘口开放前注意观察肠管有无回缩、肠管的血运情况有无出血及坏死。

2.3.2 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

造口开放初期, 有黏液和少量气体排出, 当进流食后排泄物稀薄且排泄次数多, 对腹壁的刺激性大, 极易引起皮肤糜烂, 因此要及时彻底地消毒造口周围 (常用盐水棉球) , 并在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油保护皮肤。外翻的肠管及周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待造口与皮肤愈合后改用造口袋。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造口的血运情况, 肠黏膜有无发暗发紫。为预防造口狭窄, 术后1周开始用手指扩张造口, 每周2次, 每次5 min~10 min, 持续3个月, 每次操作时指套上涂液状石蜡, 沿肠管逐渐深入, 动作轻柔, 忌用暴力, 以免损伤造口及肠管, 对于便秘的病人, 术后1周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锻炼定时排便, 进食3 d~4 d未排便而发生便秘者给予低压灌肠, 肠管插入不超过10 cm, 常用液体为液状石蜡或肥皂液, 注意压力不能过大, 防止肠穿孔。

3 健康指导

3.1 造瘘口袋的种类

橡胶制品, 半年型和永久型, 根据病人造口位置及经济条件选择。

3.2 造口袋的使用

使用前要测量造口的大小, 并记录其是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选择合适的口袋, 示范并教会病人及家属使用的人口造口袋的安置, 倾倒清洁及消毒的过程, 最好在出院前基本做到可自我护理, 直到病人生活要有规律, 按时灌洗可训练肠道有规律的蠕动, 达到与正常人同样的习惯化排便为目的, 从而便于清理人工肛门。

3.3 饮食指导

肠道功能恢复后进流质2 d~3 d, 继之半流→软食→普食。进易消化食物, 避免太稀或粗的冷硬食物, 减少豆类、葱类、大蒜、牛奶、冷水等产气过多的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冷硬的食物,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适当运动, 防止腹泻、便秘发生。

上一篇:重阳节活动的优秀致辞下一篇:一般现在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