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病人的护理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心梗病人的护理范文

创伤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创伤的病因、类型及病理生理改变。

2、熟悉创伤的主要身心状况改变。

3、掌握创伤的主要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与内容】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损伤是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按致伤因子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 平时多见的是机械性因子作用所致的损伤,又称创伤

二、创伤的类型

1、按致伤原因分类:利于评估伤后的病理变化 ⑴锐器:刺伤、切割伤、穿透伤等 ⑵钝性暴力:挫伤、挤压伤等

⑶切线动力:擦伤、裂伤、撕裂伤等 ⑷枪弹:火器伤等

2、按受损部位及组织器官分类:利于判断重要脏器的损害和功能紊乱 ⑴颅脑损伤⑵胸部损伤⑶腹部损伤⑷盆腔损伤⑸肢体损伤

3、按皮肤完整性分类:利于了解创伤部位有无污染 ⑴闭合性损伤:皮肤、粘膜保持完整者 ⑵开放性损伤:皮肤、粘膜有破损者

4、按病情轻重分类:利于区分组织器官的破坏程度及对全身的影响大小 ⑴轻度:组织创伤小,全身反应轻,可自行修复 ⑵中度:组织创伤较大,全身反应明显,多需治疗

⑶重度:组织创伤重,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三、病理生理

1、创伤性炎症反应

⑴局部反应:有利于创伤组织修复 ⑵全身反应: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

2、细胞增生

3、组织修复反应

⑴纤维蛋白填充⑵细胞增生⑶组织塑形

四、创伤愈合类型

1、一期愈合:又称原发愈合,是指伤口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创缘对合良好,缝合后顺利愈合

2、二期愈合:又称瘢痕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创口较大,创缘不齐,主要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和伤口收缩达到愈合

五、护理评估 ㈠健康史

按致伤原因不同可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 ⑴开放性创伤

①擦伤②撕裂伤③刺伤④切割伤⑤砍伤⑥火器伤 ⑵闭合性创伤 ①挫伤:最常见的软组织创伤

②挤压伤:肢体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较长时间受挤压,严重时肌肉组织广泛缺血、坏死、变性,可导致休克及急性肾衰竭,临床称为挤压综合征 ③扭伤④关节脱位、半脱位⑤骨折⑥爆震伤(冲击伤) ㈡身心状况

1、局部表现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伤口和创面 伤口有三种类型:

⑴清洁伤口:通常指“无菌手术”的切口,也包括经清创术处理的无明显污染的创伤伤口 ⑵沾染伤口:指沾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感染的伤口 ⑶感染伤口:伤口有脓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等

2、全身表现

创伤后机体的全身反应主要表现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尿量、饮食、睡眠等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 ⑴体温升高

⑵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心率、脉搏加快;舒张压升高、收缩压正常或升高,脉压差减小;呼吸可加快

⑶其他: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食欲不振、饱胀;失眠;焦虑不安、昏迷等 ⑷并发症:感染、创伤性休克、多系统器官衰竭 ㈢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

2、影象学检查 X线、CT、MRI等

3、试验穿刺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

4、内镜检查

三、护理诊断

四、护理措施

处理原则是抢救生命,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和恢复生理功能

㈠急救: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有:心搏骤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气胸、休克、腹部内脏脱出等

㈡软组织闭合性创伤的护理

1、观察病情

2、局部制动

3、配合局部治疗:小范围软组织挫伤,早期先冷敷,24小时后可予热敷

4、促进功能恢复 ㈢开放性伤口的处理

1、清洁伤口:消毒后直接缝合,达到一期愈合

2、沾染伤口:尽早行清创术,后立即缝合或延期缝合,争取一期愈合

3、感染伤口:经引流、换药和肉芽组织形成,达到二期愈合 ㈣深部组织或器官损伤的护理 ㈤健康教育 【课堂小结】 通过该堂课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好创伤病人的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课后练习】

1、简述创伤主要的身心状况改变。

2、简述创伤的急救护理步骤。

第二篇: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 与失血、失液、体液分布异常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 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细胞缺氧导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侵入性监测、留置导尿管、免疫功能降低、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

6、潜在并发症 多器官系统衰竭(MSOF)。

二、扩充血容量的护理

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30°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改善组织灌流的护理

改善组织灌流,除迅速扩充血容量外,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扩充血容量的护理已如前述,在此主要归纳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护理。

1、血管收缩剂,因可加重组织缺氧,带来不良后果,多不主张单独使用;血管扩张剂,能解除小血管痉挛,关闭A-V短路,疏通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和回心血量,但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2、根据病情,尤其在休克早期,可联合使用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应从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开始,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用药的剂量、浓度和速度。

4、静脉滴注血管收缩剂时,应慎防药物溢出血管外而导致组织坏死。

四、其他护理

1、促进气体交换 ①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常规间歇性给氧,6-8L/分,以提高血氧浓度。③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以促进肺扩张,增加肺泡气体交换量。④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给予呼气末正压辅助呼吸,以改善缺氧状态。

2、处理体温异常 对于体温过低者,采用保暖措施,如提高室温、加盖棉被,但不可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体表加温,以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内脏器官血流更加减少加重休克。输入库血时,应将库血复温后再输入,避免加重体温过低。对于体温过高者,应采取降温措施,维持体温在38℃以下。

3、防止损伤和感染 ①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保护,防止坠床。②做好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③各种诊疗用品严格消毒,各项诊疗操作遵守无菌规程。④遵医嘱准时正确地给予抗生素,防止二重感染。⑤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4、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和亲属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三篇:烧伤病人的护理

1. 深度烧伤可引起烧伤创面脓毒症通常发生在伤后( ) A.1~2天 B.2~3天 C.1~2周 D.2~3周 E.3~5周 2.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损伤是( ) A.裂伤B.挫伤C.扭伤D.挤压伤E.切伤 3.换药用过的器械处理应( )

A.先清洗后浸泡再灭菌B.先清洗后灭菌C.先浸泡后清洗再灭菌D.先浸泡后清洗E.先灭菌再清洗

4.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应安排下列哪一位病人首先换药( )

A.褥疱创面B,下肢慢性溃疡C.脓肿切开引流D,清创缝合后拆线E.下肢开放性损伤 5.足外伤后8小时,伤口污染,处理方法为( )

A.清创后I期缝合B,只清创不缝合C,单纯清洗伤口D伤口药物湿敷E单纯换药 6.有开放性伤口者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最佳时间是( )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6小时内D72小时内E48小时内 7.挤压综合征主要合并( )

A.呼吸困难B.休克C心力衰竭D肾功能衰竭E昏迷 8.I期缝合的伤口术后换药时间为( )

A.2~3天换药一次B,2~3小时换药一次C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D每日换药一次或数次E每周换药一次

9.严重挤压伤病人应用下列何药可防止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

A.碳酸氢钠及利尿剂B稀盐酸及利尿剂C氯化胺及利尿剂D低分子右旋糖E白蛋白溶液 10.面颊部开放性伤后20小时就诊,局部处理应( )

A,伤口不清创,换药B,清创后不给缝合C清创后延期缝合D清创后一期缝合E以上都不对 11.浅II度烧伤的深度( )

A.深至皮肤角质层B达真皮深层C深至皮肤生发层D皮下组织浅层E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12.吸入性烧伤的最危险并发症是( ) A感染B窒息C心衰D败血症E肺炎

13.烧伤病人体液不足的护理诊断的依据是( )

A.创面有焦痂B.创面有感染C创面渗出过多D创面组织坏死较多E皮肤屏障作用受到破坏 14.烧伤病人输液时判断有效循环血量的最简便的观察指标是( ) A尿量B血压 C脉搏D呼吸E神志

15.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哪项是正确的( )

A.头颈面各4%B躯干为26%C双臂为5%D双下肢为46%E成年女性双足为9% 16.关于暴露疗法对病室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

A.病室温度以28~32度为宜,相对湿度70%左右B.病室温度以28~32度,相对湿度40%C病室温度以18~23度为宜,相对湿度为40%D病室温度以28~22度为宜,相对湿度30%E病室温度以18~22度为宜,相对湿度为70% 17.严重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低血容量休克B感染C肾衰D呼衰E高钾血症

18、重度烧伤后补液,晶胶液体的比例正确的是( )

A,一般为1:1 B,一般为1:1.5C一般为2:0.5D一般为1:2E人度烧伤为0.5:1

19.大面积烧伤病人使用电解质溶液扩充血容量,应首选( ) A.0.9%氯化钠溶液B.5%葡萄糖生理盐水 C.5%碳酸氯钠溶液D,平衡盐溶液E低分子右旋糖酐 20.男性,4岁小儿,两下肢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 A.38%,B34%C20%D22%E24% 21.成人面颈双手和前胸和前腹部约2/3烧伤时,烧伤面积为( ) A16%B18%C20%D22%E24% 22.女性,5岁小儿,头面颈及双上臂烧伤,烧伤面积为( ) A.17%B19%C21%D23%E25% 23.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出现烦躁,多由于( )

A疼痛B烧伤创面脓毒症C血容量不足D心理因素E中枢神经病变

24.体重50KG的成人,烧伤面积,I度10%,II度30%,III度20%,伤后第一天前8小时应补晶体和胶体液的总量为( )

A1775MLB1975MLC1875ML D2975ML E 3175ML 25.成人体重50KG,头颈部胸腹会阴及双上肢均为II度烧伤,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胶体液的量为( )

A1225ML B.1425ML C.1625ML D.1825ML E,2025ML 26.毒蛇咬伤与无毒蛇咬伤的主要区别是伤处皮肤( )

A留下两排对称细小齿痕B不留齿痕C可留一对大而深的齿痕D引起小水疱E局部麻木感 27.金环蛇所含的毒性蛋白质属于( ) A.神经毒B,血液毒C混合毒D无毒E皮肤毒 28.竹叶青蛇咬伤后局部主要表现( )

A无明显炎症反应B轻微刺痛C麻木感D红肿疼痛剧烈E肌抽搐 29.毒蛇咬伤后为减慢毒素吸收应( )

A立即取坐位或卧位B立即甩动肢体C立即跑步到医院D原地走动E患肢抬高 30.毒蛇咬伤后为降解伤口内蛇毒,可用于伤口外周作封闭的是( ) A糜蛋白酶B胰蛋白酶C淀粉酶D脂肪酶E蛋白酶 31.狂犬病病毒主要侵犯( )

A中枢神经系统 B肌 C周围神经D皮肤 E内脏器官 32.狂犬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有睥危险的相关因素是()

A气道黏膜坏死B咽侯肌痉挛C口腔黏膜水肿D咽肌软竣E喉肌软瘫 33.预防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应注射( )

A狂犬病疫苗B,破伤风抗毒素C抗狂犬病血清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E抗生素

34.男性,34岁,头面部发生爆炸伤,急需行清创缝合术,清创过程中以下哪项有错( ) A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B伤后6~8小时内清创C若伤口污染重清创后可延期缝合D若受伤超过12小时,不宜清创缝合E伤后12小时,经彻底清创可I期缝合

35.男性,42岁,前臂外伤手术缝合后5天,局部伤口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T39度,伤口换药时哪项不妥( ) A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B伤口应每天换药一次C正确应用抗菌药及引流物D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E伤口应每2~3天换药一次

36.女性,56岁,阑尾炎手术3天后需伤口换药,换药时以下操作哪项不对( )

A外层下敷料用镊 子揭除B内层下敷料用镊子揭除C双镊操作一把接触伤口D宜较快揭除伤口表面下脚料E下下敷料与伤品粘连,宜浸湿再揭除

37.男性,23岁,前胸及双上肢烧伤急诊入院,主诉口渴,剧烈疼痛,尿少,体栓,脉搏细数,血压80/60MMHG,请估计病人血容量减少的原因中,以下哪项错误( )

A血奖自创面渗出B血浆染有出到组织间隙C心排出量减少D末梢血管扩张E损伤组织分解的大分子对水钠有亲和力

38.女性,35岁,双上肢烧伤后急诊入院。主诉,患外疼痛较迟钝,但拔毛时有痛感,体栓,双上肢布满小水疱,疱皮较厚,估计烧伤深度和预后时下列哪项有错( )

AI度烧伤愈后无瘢痕BIII烧伤愈合后有挛缩C浅II烧伤如无感染不留瘢痕D深II烧伤可产生瘢痕E深II度烧伤仅有色素痕迹

39.男性,38岁,头面部烧伤入院,主诉:患处剧烈疼痛,烧灼感,体栓:有大小不一的水疮形成,疮壁较AIG .考虑为浅II度烧伤时,下列哪项有错( )

A去疮皮后创面潮红B愈合后有轻度颜痕C伤及表皮的生发层D伤及真皮乳头层E伤及真皮深层

40.成年男性,矿井瓦斯燃烧,烧伤头面部,双下肢和双手,估计烧伤面积时,下列哪项不确切( )

A头面颈部各为3%B双前臂6%C躯干为27%D 双手为5%E双大腿,双小腿为32 % 41.男性,2岁,与小儿玩耍后,家长到医院咨询是否可能感染狂犬病。评估狂犬病病毒唾液侵入机体途径以下哪项有错( )

A伤口 B抓伤C舔伤的黏膜 D舔伤的皮肤E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42.男性,42岁,在山丛中割草,不慎被蛇咬伤,现场急救时以下哪项有错( ) A抬高伤肢B伤肢下垂C就地取村,绑扎D伤口排毒E移除肢体上可能的束缚物

43.某男孩,10岁,清晨上学路上,被犬咬伤小腿,伤品流血,应急处理时以下哪项做法有错( )

A清水彻底冲洗伤口 伤口加压包扎止血C伤口暂开放引流D伤口及时清创E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

44.一胃大部切除术病人,术后切口红肿,有硬结和压痛,但未化脓,经换药后愈合 .(1)此切口应作下列何种换药处置( )

A. 用3%氯化钠溶液湿敷B用70%乙醇湿敷

B. 切开引流.D.10%硝酸银烧灼E用过氧化氢溶液湿敷 (2)如何安排换药时间( )

A.2~3日换药一次B.每日换药一次C。每日换药四次D每日换药数次E隔日换药四次 (3)此病人切口愈合后应属于( )

A.甲级愈合B.乙级愈合C丙级愈合D无菌愈合E感染后愈合

45.甘农民,男性,46岁,右下肢因房屋倒塌被砖墙压伤,4小时后被救出,6小时后入院,主诉尿少,呈暗红色。体栓,脉搏次/分钟,血压86/66MMHG。右肢体明显肿胀,有瘀血斑,化验血钾5.9MMOL/L (1)应考虑为( )

A.创伤性B,右下肢挫伤C挤压伤综合征D右下肢闭合性损伤E右下肢血栓形成 (2)严重损伤后及时处理的代谢异常为( )

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 (3)静脉输液应首选( )

A低分子右旋糖酐B5%葡萄糖溶液C3%高渗盐水溶液D全血或血浆E等渗盐水加入碳酸氯钠溶液

46.女性,双手双前臂,右上臂和前胸膜有3手掌面积的烫伤,创面可见较大水疱,疮壁较薄,疼痛较剧

1.此病人的烫伤面积估计为( )

A15.5%B.17.5%C.19.5%D21.5%E23.5% (2)此病人的烧伤深度为() A浅II度及深II度BIII C浅IIDII E深II和III (3)对此病人处理方法中不妥的是()

A及时补充血容量 B止痛

C 防止发生感染D采取包扎疗法E必须采取暴露疗法 (4)此病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为()

A营养失调B恐惧C体液过多D疼痛E自我形象紊乱

第四篇:发热病人的护理

【摘要】:对发热病人,根据发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关键词】发热 感染 护理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因疾病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1]。病人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以及体内水分和 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精神倦怠、胃纳差等症状。因此,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护理,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

1发热的分期

发热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温上升期,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病人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续战,第二阶段为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 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转状态,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第三阶段为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水 平,体温趋于正常。2发热期护理

护理原则为根据发热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病人的舒适。

2.1体温上升期

因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可出现畏寒、颤抖、皮肤苍白等。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脚部放热水袋,同时给服热饮料,以造成较温暖的内部及周围环境,从而缩短畏寒、颤抖的时间,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

2.2高热持续期

因皮肤血管开始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脸色出现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加快,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降温有物理和 药物两种方法,发热不超过38.5 ℃,一般用物理降温,如降低室温,温水擦浴或温水浴,酒精擦浴等,同时需要少穿衣服才能达到降温效果。体温38.5 ℃以上,要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在未服药或药物还未起效时,主要靠物理降温,若穿太多衣服,物理降温不能起效。进行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时,对体弱、发热 时间长、对冷刺激敏感的病人,可采取根据病人体温调节水温,根据病人体温,配制较病人体温低2℃左右的水进行擦浴。这样可以防止因水温过低引起病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诱发病人发冷甚至寒战。同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表散热起到促成作用。

2.3退热期

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病人大量出汗。应更换汗温的衣服、被单、适当减少病人的盖被。以防止病人出汗较多引起虚脱。

3一般护理

病人在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病人体力的消耗;保持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风直接吹在病人身上,保持室内安静,光线不易太强。在饮食方面给予高热 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持病人有足够的液体量,鼓励病人多喝水,遵医嘱静脉补液。加强口腔、皮肤的护理。协助病人在饭后、睡前漱 口,病情重者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病人在大量出汗应用温水擦拭,及时更换衣裤、床单、被套,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受凉。

4心理护理

发热可引起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紧张、不安,或由于持续高热引起不明确诊断可引起的焦虑,或因住院经济负担过重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

第五篇:??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折:骨的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中断。

一、分类

1.根据骨折处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 ①闭合性骨折: ②开放性骨折:

2.按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分为:

(1)不完全性骨折:骨质的连续性部分中断 ①裂缝骨折: ②青枝骨折:

(2)完全性骨折:骨质的连续性完全中断 ①横断骨折: ②斜形骨折: ③螺旋形骨折: ④粉碎性骨折: ⑤嵌插骨折: ⑥压缩骨折:

3.按骨折处的稳定性分为: ①稳定性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

4.按骨折后时间长短分为: ①新鲜骨折:1~2周内 ②陈旧骨折:2~3周后

二、治疗原则

?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复位:是用手法或手术使骨折部位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

? 1.复位:是用手法或手术使骨折部位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

解剖复位:对位和对线良好

1 ?功能复位:对线基本良好 (1)手法复位: (2)手术复位:

2.固定:是用外固定方法(小夹板、石膏绷带、牵引)或手术切开内固定方法将骨折稳定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以良好的对位对线关系达到牢固愈合。 (1)小夹板固定:

??? 适用于四肢长骨的较稳定骨折。 优点: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缺点:太松易致骨折移位甚或畸形愈合,太紧影响肢体血运甚或造成严重并发症。 (2)石膏绷带固定:

广泛使用于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及畸形的预防和矫正。

优点:可按肢体形状塑形,固定可靠。

缺点:无弹性,不可调节松紧度,不宜加用固定垫。固定范围大,不利于肢体功能锻炼。 (3)持续牵引固定:

常用于手法复位有困难或夹板、石膏固定有困难、有明显软组织损伤或开放性骨折者 皮牵引: 骨牵引:

优点:可解除肌肉痉挛,利于复位,有利于开放性损伤伤口的观察及换药,便于关节功能锻炼。

缺点:一般不能早期下床活动,牵引力太小而不能复位可致畸形愈

2 合,牵引过度而骨折端分离可致愈合障碍。 (4)手术切开内固定:

如髓内针、螺丝钉、接骨钢板等。 优点:固定牢靠。

缺点:需二次手术去除内固定物。 (5)经皮穿针外固定器:

是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3.功能锻炼

三、骨折的愈合

1.血肿机化期:纤维愈合期,大约需2~3周。 2.骨痂形成期:临床愈合期,大约需3个月左右。 3.骨化塑形期: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肌肉牵力因素:

4.积累劳损因素:疲劳骨折 5.骨骼病损因素:

二、身心状况

1.创伤的一般表现 (1)疼痛和压痛: (2)肿胀及瘀斑: (3)功能障碍:

2.典型的骨折专有体征 (1)畸形:

(2)假关节活动(反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3.骨折常见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①休克: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

3 ??如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肱骨骨折等 ②血管损伤:

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损伤肱动脉;股骨下1/3或胫骨上1/3骨折可损伤腘动脉;锁骨骨折可损伤锁骨下动脉。 ③神经损伤:

如肱骨干骨折致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肢关节周围骨骨折致尺神经或正中神经损伤;腓骨颈骨折致腓总神经损伤;脊椎骨折可致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 ④内脏损伤:

骨盆骨折可致直肠、膀胱或尿道损伤;肋骨骨折可致血、气胸或肝、脾破裂;颅骨骨折可致脑损伤等。 ⑤骨筯膜室综合征:

多见于前臂骨折和小腿骨折。 ⑥脂肪栓塞综合征:

可引起肺或脑栓塞。 ⑦感染:

(2)晚期并发症: ①关节僵硬:

②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③愈合障碍:

④畸形愈合:

⑤创伤性关节炎: ⑥缺血性骨坏死: ⑦缺血性肌挛缩: 4.心理状态

(1)受伤初期的心理反应: (2)受伤治疗期的心理反应: (1)受伤康复期的心理反应: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 • X线 ?血常规

? [护理诊断] 1.焦虑

2.躯体移动障碍 3.便秘

4.有感染的危险

5.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8.潜在并发症:休克、内脏损伤、脂肪栓塞、缺血性肌挛缩、创伤性关节炎等

9.其他常见的护理诊断:如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营养失调、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的危险、有意外损伤的危险等。

? [护理措施]

一、急救 1.抢救生命

2.防止继续损伤和感染 3.转送医院

4.开放性骨折应尽早实施清创,并使用抗生素和TAT

二、心理护理

三、 病情观察

肢体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 生命征变化,颅脑、胸、腹部症状和体征 观察患肢肌群和关节的形态与功能状况, 定期X线复查

四、一般护理

1.做好卧床期间的相关护理

2.多饮水,供给富含营养的易消化食物 3.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4.根据病情进行理疗 5.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

五、手术前、后的护理

?执行外科围手术期一般护理和骨科一般护理 1.术前严格备皮,术后做好伤口护理 2.注意防止意外损伤

3.手术后注意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及早发现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4.术后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

六、骨科外固定病人的护理 1.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

(1)选择相应规格的预制夹板,准备软质固定垫 (2)夹板外梱扎的布带松紧应适度

(3)应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 (4)抬高患肢

(5)对门诊病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①如有患肢远端肿胀、疼痛、青紫、麻木、活动障碍、脉搏减弱或消失等随时返医院复诊。

②应根据病情告诉病人复诊日期。 ③固定后2周内应及时做X线检查。 ④指导病人做好患肢的功能锻炼 2.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护理

(1)配合医生进行石膏绷带包扎:

①清洗患肢皮肤,如有伤口应提前换药

②用棉织套、棉花或棉纸衬垫以包裹患肢将要固定的区域,在骨隆突处适当垫厚,以免引起压疮

③协助维持病人肢体于功能位或固定所需体位 ④准备好石膏绷带备用 ⑤协助包扎时应注意:

6 ?自远而近包扎;松紧均匀,并随手将其按抚妥贴;用手掌托扶石膏型;应露出远端指(趾);最后将石膏型边缘修齐,注明包扎日期;有伤口的区域应事先开窗;10~20分钟内垫妥肢体,避免肢体活动而使石膏型折裂。 (2)石膏绷带固定后护理 ①抬高患肢

②48小时内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 ③保持石膏型清洁,避免受潮,经常检查有无松脱可或断裂 ④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⑤折除石膏后用温水清洗皮肤,指导病人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3.牵引病人的护理

(1)做好牵引术的配合工作: ①清洗患肢皮肤

②准备好各种牵引装置

③摆好病人体位,协助医生进行牵引术 (2)牵引术后护理: ①设置对抗牵引 ②保持有效牵引

③应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 ④骨牵引时应注意预防牵引针孔处感染 ⑤做好皮肤护理

⑥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1.骨折初期教育病人及时就诊。

2.骨折固定期要适时进行宣教工作。

3.康复期应指导病人做好患肢的功能锻炼 4.社区护理中教育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加强生产生活环境安全保护措施,预防骨折的发生。

7

上一篇:土建施工员习题范文下一篇:铁建人的列车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