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2024-04-24

颅脑疾病病人护理(精选6篇)

篇1: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颅内压增高主要身体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二.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

(1)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脑肿瘤、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脓肿、脑水肿、先天性畸形。(2)颅内压增高的病理机制:(3)身心状况:

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

2、呕吐,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钝、昏睡、昏迷。

5、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增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即“二慢一高”,称为库欣反应。

6、脑疝: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我们学习了颅内压增高的身体状况表现,当面对颅内压增高病人时,我们如何护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该病人进行护理。(师板书课题: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三、教学新课 1.教学护理诊断。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该病人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问题。(教师出示案例)

⑴潜在的并发症

脑疝

⑵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障碍有关

⑶有误吸的危险

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 ⑷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⑸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长期不能进食、呕吐、用脱水剂有关 ⑹营养失调

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食等有关 ⑺有外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2.教学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15度—30度的斜坡卧位

(2)清理呼吸道并吸氧。

(3)控制液体入量。成人每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尿量不少于600ml

(4)控制高热,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冬眠低温疗法。

(二)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变化。

(三)治疗配合:

1.控制脑水肿,采用脱水治〔疗20%的甘露醇250ml(15—20分钟内输入)、呋塞米〕 2.激素应用(地塞米松)

3.冬眠低温治疗

⑴使用冬眠药物之前可使用镇静剂

⑵冬眠药物使用30分钟后再加用物理降温 ⑶降温以肛温32℃—34℃较为适合

⑷停止冬眠疗法,应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

4.防止颅内压骤升的护理: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癫痫发作(巴比妥类药物治疗)。学习课本案例,引出脑疝。5.脑疝的急救与护理:(1)快速静脉输入脱水剂和利尿剂。

⑵保持呼吸通畅,给氧。⑶可急症行手术治疗。

6.脑室引流的护理

⑴注意引流管的连接和位置。⑵注意引流速度,日引流量。⑶保持引流管通畅。

⑷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形状及量。引流一般不超过5—7天,开颅手术后不超过3—4天。﹙5﹚拔管要求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四.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作业 自学课本中(颅内压的检测)

篇2: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2、熟悉颅内压增高及头皮损伤的主要身心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

4、了解颅脑损伤的分类。

5、熟悉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急救处理。

6、掌握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教学过程与内容】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

一、概述 ㈠概念

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着稳定的压力,称颅内压。㈡正常值

颅内压正常值在成人为70—200mmHg,儿童为50—100mmHg。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地超过200mmH2O,可导致脑疝。㈢病理生理 ㈣类型

1、根据病因不同

⑴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多由于颅腔狭小或全面性脑实质的体积增加所引起 如:弥漫性脑膜脑炎、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 ⑵局灶性颅内压增高:多因颅内有局限的扩张性病变引起 如:颅内肿瘤

2、病变发展快慢

⑴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出血、高血压脑内出血 ⑵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恶性肿瘤 ⑶慢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良性肿瘤

二、护理评估 ㈠健康史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⑴脑体积增加 ⑵脑脊液增多 ⑶脑血流量增多 ⑷颅内占位性病变

2、颅腔容积缩减 ⑴先天性畸形 ⑵大片凹陷性骨折 ㈡身心状况

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

原因是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与牵拉所致 在清晨和夜间加重,多位于前额及颞部

2、呕吐 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因视神经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意识障碍

⑴急性病人:进行性意识障碍 ⑵慢性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5、生命体征变化:Cushing(库欣)综合征 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后先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和呼吸加深变慢,继之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浅快不规则,终于呼吸停止,最后心脏停搏而死亡

6、脑疝 ⑴定义

脑疝是指当颅内压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⑵常见类型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和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⑶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

①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频繁呕吐 ②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③瞳孔改变

先是患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迟钝;接着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最后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④运动障碍: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继之波及双侧,可出现去大脑强直

⑤生命体征变化:紊乱,晚期出现血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⑷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 病情变化快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 ㈢诊断检查

1、头颅X线摄片

2、无损伤性脑成像检查

3、脑造影检查

4、腰椎穿刺

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明显的患者禁用

三、护理诊断

⑴潜在的并发症

脑疝

⑵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障碍有关

⑶有误吸的危险

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 ⑷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⑸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长期不能进食、呕吐、用脱水剂有关 ⑹营养失调

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食等有关 ⑺有外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⑻便秘

与大量、长期应用脱水剂及限制水摄入量有关 ⑼排尿异常

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尿反射障碍有关 ⑽排便失禁

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便不能自主有关 ⑾思维过程改变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四、护理措施 ㈠治疗原则

1、去除原发病因

2、对原因不明或一时不能解除者 ⑴控制脑水肿,采用脱水治疗 ⑵激素应用 ⑶冬眠低温治疗 ⑷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⑸过度换气 ⑹脑室引流 ㈡具体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⑴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分级法:意识状态分五级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分级评分法:最高分15分,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

⑵瞳孔观察 ⑶生命体征变化

⑷头痛、呕吐及视力障碍 ⑸肢体活动和癫痫发作情况 ⑹颅内压监测

2、防止呼吸道梗阻

3、体位

床头抬高15o—30o的斜坡卧位

4、控制液体入量

成人每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尿量不少于600ml

5、控制高热

⑴使用冬眠药物之前可使用镇静剂

⑵冬眠药物使用30分钟后再加用物理降温 ⑶降温以肛温32℃—34℃较为适合

⑷停止冬眠疗法,应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冬眠药物

6、维持营养

7、肢体活动障碍的护理

8、症状护理

9、注意心理护理

10、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11、脑疝的急救与护理 ⑴立即脱水治疗

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250ml(15—20分钟内输入)⑵保持呼吸通畅,给氧 ⑶可急症行手术治疗

12、脑室引流的护理 ⑴引流管护理原则

⑵引流袋放置位置、引流速度,日引流量要注意

⑶引流一般不超过5—7天,开颅手术后不超过3—4天 ⑷拔管要求

第二节

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㈠概述

1、头皮解剖

头皮可分为五层: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和骨膜层,其中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三层连接紧密,不易分离,帽状腱膜下层和骨膜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

2、分类 ⑴头皮血肿 ①皮下血肿

②帽状腱膜下血肿 ③骨膜下血肿 ⑵头皮裂伤 ⑶头皮撕脱伤 ㈡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原因:钝器伤、锐器伤或机械力牵扯

2、身心状况 ⑴头皮血肿

①皮下血肿:常见于产伤或碰伤

②帽状腱膜下血肿:头部受到斜向暴力 ③骨膜下血肿:颅骨骨折 ⑵头皮裂伤 ⑶头皮撕脱伤

3、诊断检查 ㈢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休克

2、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损伤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积血、头皮完整性破坏有关

4、疼痛

与损伤有关

5、恐惧

与外伤刺激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㈣护理措施

1、头皮血肿

⑴较小血肿,不需特殊处理,可加压包扎,早期可冷敷,24—48小时后可热敷 ⑵较大血肿,加压包扎,一般不穿刺抽吸血肿液

2、头皮裂伤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争取在24小时内清创缝合

3、头皮撕脱伤

加压包扎止血、防止休克,应保留撕脱的头皮,避免污染,用无菌敷料包裹,隔水放置于有冰块的容器内,争取6—8小时内手术

二、颅骨骨折 ㈠概述

颅骨骨折的类型

1、按骨折的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2、按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3、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㈡护理评估

1、健康史:骨折的原因: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引起

2、身心状况 ⑴颅盖骨折

①线性骨折(发生率最高):局部压痛肿胀 ②凹陷性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下陷区 ⑵颅底骨折

3、诊断检查

头颅X线摄片:颅盖骨折可确诊

颅底骨折一般需通过临床表现加以诊断 ㈢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颅内感染

2、疼痛

与损伤有关

3、感知改变

与颅神经损伤有关

4、恐惧

与受伤无心理准备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㈣护理措施 脑脊液漏的护理

护理重点:一抗二要三避免四禁

1、一抗: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二要:要头高斜坡卧位;要保持鼻、耳道外面清洁

3、三避免:避免擤鼻涕、打喷嚏、剧烈咳嗽

4、四禁:禁止耳鼻道填塞、冲洗、药液滴入和禁腰穿

三、脑损伤 ㈠概述

1、概念 脑损伤是反映脑膜、脑组织、脑血管以及脑神经的损伤

2、脑损伤的分类

⑴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脑损伤和闭合性脑损伤 ⑵脑损伤病理改变的先后

①原发性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②继发性脑损伤:头部受伤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

3、颅内血肿分类

⑴依血肿的来源和部位 ①硬脑膜外血肿 ②硬脑膜下血肿 ③脑内血肿 ⑵依时间

①急性颅内血肿:3天以内发生

②亚急性颅内血肿:3天到3周以内发生 ③慢性颅内血肿:超过3周

4、脑损伤的机制 ⑴直接损伤 ①加速性损伤 ②减速性损伤 ③挤压伤 ⑵间接损伤 ①传递性损伤 ②挥鞭性损伤 ③特殊方式损伤 ⑶旋转损伤 ㈡护理评估

1、健康史

⑴开放性脑损伤:锐器伤或火器伤直接造成 ⑵闭合性脑损伤:钝性暴力或间接暴力

2、身心状况 ⑴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颅脑外伤后出现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临床表现:

①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30分钟 ②逆行性遗忘

③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中无红细胞,CT检查亦无阳性发现 ⑵脑挫裂伤 临床表现:

①意识障碍:受伤后立即出现,一般超过30分钟 ②头痛与恶心呕吐 ③局灶症状与体征 ④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⑶颅内血肿 ①硬脑膜外血肿 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

先昏迷,后清醒,最后又昏迷,即出现“中间清醒期” b.原发性脑损伤较重 无“中间清醒期”

c.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或无 早期无意识障碍 ②硬脑膜下血肿

a.急性:无“中间清醒期”,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脑疝症状出现较快 b.慢性: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

3、诊断检查 ⑴脑脊液检查 ⑵头颅X线摄片 ⑶CT扫描

硬膜外血肿: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 硬膜外血肿:新月形或半月形密度增高影 ⑷颅脑超声波 ⑸脑血管造影 ㈢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脑疝、出血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水平降低有关

3、有误吸的危险

与反射活动降低有关

4、体温调节无效

与脑干受损有关

5、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严重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有关

6、有感染的危险

与损伤、手术和脑室引流有关

7、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呕吐、高热、高渗利尿剂应用、尿崩症和不能正常进食等有关

8、营养失调

与呕吐、长期不能正常进食有关

9、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和手术切口有关

10、有外伤的危险

与癫痫抽搐、躁动、感觉障碍等有关

11、排尿异常

与排尿反射障碍有关

12、便秘

与大量、长期应用高渗利尿剂及卧床有关

13、语言沟通障碍

与语言中枢受损有关 ㈣护理措施

1、治疗原则

⑴开放性脑损伤:清创缝合术

⑵闭合性脑损伤:手术治疗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2、具体护理措施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 ⑵病情观察

①意识状态的观察 ②生命体征的观察 ③瞳孔的观察 ④神经系统体征 ⑶颅内压的监测 ⑷体位

⑸控制脑水肿

⑹防治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⑺预防感染 ⑻营养支持

⑼对症护理与并发症处理 ①排尿异常 ②躁动的护理 ③便秘

④高热的处理 ⑤五官及皮肤护理 ⑥外伤性癫痫

⑦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⑧外伤性尿崩症的护理 ⑽手术前后的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出血 ②感染

③中枢性高热 ④尿崩症 ⑤胃出血 ⑥顽固性呃逆 ⑦癫痫发作 ⑾健康教育 【课堂小结】

通过该堂课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好颅内压增高病人的诊断、主要护理措施以及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病人的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课后练习】

1、什么是颅内压增高?简述其主要的身心状况改变。

2、简述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3、简述颅底骨折的身心状况。

4、简述脑脊液漏的主要护理措施。

篇3: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关键词:意识障碍,留置针,护理

近几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减轻病人痛苦,使药物输注及时,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及时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通道。我科是以脑外科为主的科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抢救中,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是抢救的第一步,2006~2008年我科508例脑外伤及颅脑术后意识障碍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外伤患者482例,颅脑术后患者26例,男351例,女157例,12~80岁。其中昏迷患者135例,浅昏迷患者36例,昏睡患者226例,躁动患者85例。留置天数3~7d。

1.2 穿刺方法

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选择好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1~2cm,松开止血带,左手固定针芯,右手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塑料套管完全进入静脉,左手拔出针芯,挤压回血,证实输液通畅后用专用透明敷贴将针眼处周围皮肤及套管针覆盖并妥善固定。

2 护理体会

2.1 实施前宣教

做好宣教工作.在置管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优点,并告诉病人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

2.2 血管评估

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脑外科病人住院时间长,为保护静脉,先从远端血管进行穿刺。

2.3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时躁动患者一般由2名护士配合执行,一名护士作静脉穿刺,一名护士协助固定好患者,穿刺部位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外周6~10cm,消毒2遍。如果穿刺时,血液回流至肝素帽套管中,应在接一次性针头时将血冲刷干净。

2.4 加强输液观察

患者躁动明显,虽然进行了保护性约束,但仍应防止患者躁动将留置针挣脱,因此需随时观察输液部位固定情况、输液滴速、血管外有无红肿现象,约束时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保证血液回流通畅。

2.5 封管方法

2.5.1 常用封管液种类和用量

(1) 无菌生理盐水,每次5mL,每4~6小时冲管1次;(2)肝素盐水溶液,用1支12500u的肝素加入500m L的生理盐水,取5ml抗凝持续12h以上。

2.5.2 封管方法

一般采用注射器直接封管法;当输液完毕时,关闭输液器的调节器,将针头与肝素帽分离,消毒肝素帽,用抽有5m L封管液的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内,以脉压式冲管方法,最后边推余液边退针头斜面至肝素帽内,使其充满整个管腔及肝素帽腔,再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靠近Y接口端夹上,拔掉针头。

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 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2 液体渗漏

护理人员加强基本功训练, 穿刺一次性成功, 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3.3 导管堵塞

输液前后都要用肝素钠盐水封管, 输注静脉营养输液后及时冲管, 固定留置针体外管成U型, 肢体避免下垂, 防止血液回流, 增加堵管几率。

3.4 静脉炎

长期输液病人,经常轮换输液部位, 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 结语

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中应用广泛, 对躁动病人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抢救患者时可及时打开静脉通道,同时输入或静脉注射多组滴速不同的药物,保证药物及时注入,提高抢救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长, 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操作规程, 认真落实置管的护理和维护,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明.静脉留置针在病人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5) :5~6.

[2]帅淑华.静脉留置针穿刺及冲管方法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 1998, 14 (10) :541~542.

篇4:CT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 CT 颅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 脑挫裂伤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73-01

随着人类交通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因交通意外所造成的颅脑损伤的比率增加迅速,因年龄因素所造成的脑血管疾病也相应增加,在此将着重讨论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高血压脑出血以及脑挫裂伤诊断要点。

一、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常发生于脑挫裂伤的基础上。急性颅内血肿往往是在脑挫裂伤表现的基础上出现局部高密度区、血肿量较大,多在30ml以上。颅内出血与高血压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与丘脑不同,出血点不同往往可以相互鉴別。CT和MRI都可以准确的显示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但是对于显示急性颅内出血病灶,临床上往往将CT作为首选检查手段。诊断要点:外伤史,脑挫裂伤集中在一处的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血肿即可诊断外伤性颅内血肿。

注:CT可见右侧基底节区呈现高密度影,边缘有低密度水肿带,占位比较明显,中线无明显偏移。

二、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中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表现为颅骨与脑组织间呈现出新月形高密度灶,常伴有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颅内占位明显。CT在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迅速、可靠,相对于MRI节约了大量时间,为挽救病人生命起到了关键作用。2.亚急性时随着血凝块的溶解,病灶的CT值逐渐衰退,有时可见液-液平面。3.慢性期的硬膜下血肿常表现为梭状的低密度灶。硬膜下血肿诊断要点可表现为外伤史,常位于着力点的对侧,急性期表现为新月形的高密度影,随着时间的延长,CT值不断下降,到了慢性期与脑脊液基本上接近,在临床上容易忽略,应多加注意。慢性硬膜下出血常因为病人的临床的症状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病情的延误。CT扫描的优势在于可以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形态;确诊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的新月形高密度影、等密度影或者是混合的高密度影。

三、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出血聚集于颅骨和硬膜之间的硬膜外腔内形成,多为冲击点伤,血肿的发生部位与出血来源密切相关,由于硬膜与颅骨内板附着紧密,故水肿较局限,呈双凸透镜。硬膜外血肿可以跨越中线,但是不会过颅缝。硬膜外血肿也可以继发于各种类型颅脑损伤之后,且因血肿的部位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也不同。CT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直接显示硬膜外血肿,还可以了解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的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脑挫裂伤可脑水肿等其他可能的病变。相对于MRI而言方便快捷,为病人治疗节约了时间。

注:左图CT平扫,右侧额颞顶区血肿呈梭形高密度影,边缘锐利光滑,中线明显向左侧偏移。右图CT平扫,右侧额顶区血肿呈新月形高密度影,左侧额顶区呈新月形影,边缘比较粗糙,中线向左侧偏移。

四、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内囊区及基底核,常见于中老龄男性,大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病人情绪较激动地时候或者病人剧烈活动后易发生。颅脑CT扫描是诊断高血压出血首选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的性质及大小以及颅内占位情况,对估计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诊断要点在于中老年病人在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候发病,以及出现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立即结合CT可以做出诊断。

注:CT平扫,右侧丘脑呈不规则高密度影,且进入脑室,中线向左侧偏移。

五、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其发病率也较高,各年龄阶段均有,好发于交通意外,尤其以成年人和从事户外高风险劳作者多见。CT对于诊断此病有明显的优势,其优势在于能够在于多次的CT检查可以较好反应病情的演变,表现其水肿及出血的变化。CT能反映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水肿和出血。脑水肿区CT显示低密度影,脑出血区显示高密度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肿区增大,占位明显。脑挫裂伤好转的征象是占位效应慢慢消失,水肿和出血部位慢慢减小。

注:双额叶出现片状不规则高密度混杂影,边缘可见片状低密度水肿带,中线无偏移,双侧额叶可见头皮血肿。

【结论】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了解CT在颅脑疾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优势所在,对于其中部分疾病比如急性脑外伤,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其快捷,方便,诊断效果良好,越来越被一线临床工作者所认可。

参考文献

[1]王书轩,范国光.CT读片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1

[2]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

篇5:颅脑疾病病人护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

颅脑疾病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颅脑动静脉畸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及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中国颅脑疾病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水平,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并改善患者术后转归。由于该领域循证医学证据有限,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照本专家共识实施个体化麻醉管理。

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管理目标是既要维持足够的灌注压防止脑缺血,又要控制过高血压导致动脉瘤破裂或加重颅内出血风险。

1.术前评估: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等,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如脑动脉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减少,以及后天因素如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术前常合并颅内出血、高血压、脑水肿、迟发性脑缺血、电解质紊乱、脑积水、癫痫以及心肺功能异常,对上述合并症进行评估有助于指导术中和术后麻醉管理。

早期颅内再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导致的脑缺血、低血容量和颅内压升高均可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风险。对于术前高血压,建议控制收缩压低于160mmHg(1mmHg=0.133kPa),推荐降压药物包括尼卡地平(负荷剂量0.1~0.2mg,静脉注射,持续输注剂量:0.5~6.0μg·kg-1·min-1)、拉贝洛尔(负荷剂量0.1mg/kg,持续输注剂量:20~160mg/h)或艾司洛尔(0.5mg/kg,持续输注剂量:0.05~0.30mg·kg-1·h-1),应避免使用硝普钠。

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其可减少迟发性缺血及改善神经功能。罂粟碱虽能逆转血管痉挛,但不能改变患者预后,不推荐应用。

血管痉挛引起的迟发性脑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推荐维持正常血容量,而不是预防性高血容量预防迟发性脑缺血。不推荐经典的3H疗法(高血压、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释),必要时可给予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以降低脑缺血风险,根据心肺功能状态推荐使用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可以应用胶体液和晶体液;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期,白蛋白通过逆转脑皮质小静脉内的血液瘀滞、血栓形成以及血球黏附,发挥其治疗效应,并且支持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常伴有低钠血症,发生率达30%,给予生理盐水有助于改善低钠血症,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由于垂体后叶加压素可降低血钠水平,故不推荐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其术后死亡率显著增加,可给予呋塞米(速尿),严重者考虑使用透析疗法。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甚至儿茶酚胺风暴,易引起心肌损害,应检测肌钙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及心电图。术中应注意防止儿茶酚胺风暴造成的心源性血流动力学异常(每搏量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常发生贫血,建议术前血红蛋白维持在80~100g/L,对于存在迟发性脑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推荐维持在120g/L。谨慎使用术前用药,对于紧张焦虑患者应权衡高血压和出血风险,适当应用镇静剂。

2.麻醉管理:

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之前,90%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40%~60%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先兆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80%~90%的动脉瘤患者因为破裂出血被发现,多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性神经症状,以及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意识障碍及胃肠出血等全身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将可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9.8%~30.0%。根据临床表现,可将颅内动脉瘤分为5级,以评估手术的危险性:(1)Ⅰ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2)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3)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4)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Ⅴ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

对所有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常规建立5导联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以及体温监测。如果条件允许,强烈建议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监测心排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率(SVV),按照容量-血压-SVI流程管理术中血流动力学。对于儿茶酚胺风暴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建议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

全身麻醉是血管内介入操作首选麻醉方案,可以保证患者不动,使数字减影成像更加清晰。喉罩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可用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需要早期拔管行神经功能评估的患者,但其可能存在漏气和误吸风险,因此不推荐用于急诊饱胃患者以及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动脉瘤患者。对于急诊饱胃患者推荐实施快速顺序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推荐给予快速起效罗库溴铵,剂量为1.0mg/kg,静脉注射。

围麻醉期应该重视颅内压管理,可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推荐剂量0.25~0.50g/kg,注意输注时间>20min,避免短暂升高颅内压,峰效应时间持续30~45min,根据临床表现,4~8h重复,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谨慎应用。速尿可以同时应用,但应密切监测血容量、电解质、酸碱度以及血浆渗透压。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mmHg,可以通过脑血管收缩效应减少脑容积,适用于轻中度颅内压增高患者。推荐在全麻中维持正常通气水平。

笑气以及高浓度吸入性麻醉药物因扩张脑血管应避免使用;除氯胺酮外,大部分静脉麻醉药均抑制脑代谢,减少脑容积。围手术期应防止低血压,因其会增加神经功能损害风险。

围手术期需保证患者足够的肌肉松弛。使用弹簧圈进行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充分肌肉松弛并无体动反应,建议监测肌松程度,满足肌松水平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计数(PTC)为0;同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麻醉期间不推荐诱导性浅低温,低温会增加老年患者病死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加重脑血管痉挛。因此建议维持血糖水平在4.4~11.1mmol/L。

存在儿茶酚胺风暴导致心律失常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持续输注β1受体阻滞剂,控制窦性心动过速,阻断儿茶酚胺风暴对心肌的损害,如艾司洛尔5~30μg·kg-1·min-1;如果患者同时伴发低血压,可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0.5~5.0μg·kg-1·min-1。

围手术期应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波动,以预防颅内再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可给予利多卡因、艾司洛尔或拉贝洛尔减少气管插管反应,穿刺部位局部麻醉药物浸润阻滞可减少疼痛刺激,拔管期间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舒芬太尼0.1~0.2μg/kg,静脉注射)、止吐、预防寒战、抗高血压等药物的应用,维持稳定的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手术结束前40min也可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1.0μg/kg,输注时间至少10min,有助于维持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循环稳定;艾司洛尔静脉注射也可减轻拔管期间循环波动(0.5mg/kg,静脉注射);停药时应先停用丙泊酚,然后再停用阿片类药物,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性。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预防再出血;高度警惕使用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时发生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征(HIT);应继续给予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减少迟发性脑缺血。

二、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麻醉管理

管理目标核心是在生物胶栓塞动静脉畸形时严格控制血压,减少通过动静脉畸形的血流以及防止生物胶扩散引起的肺栓塞。1.术前评估:

脑动静脉畸形属于先天性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除小儿常规评估外,还应注意神经功能状态,有无过敏反应史(药物如鱼精蛋白,食物如鱼虾等),是否应用类固醇激素,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是否合并癫痫发作等。

2.麻醉管理:

除常规监测外,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注意所有动、静脉通路应确保足够长度,以满足C形臂的检查。使用温毯或加温设备以及输注加温液体保持患者体温>36.0℃。放置尿管监测尿量,注意观察造影剂高渗利尿作用对血容量的影响。

术中栓塞动静脉畸形所用的生物胶可能导致潜在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严重支气管痉挛,可在麻醉诱导前静注甲泼尼龙1~2mg/kg,静脉注射,并准备肾上腺素,以备意外。

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利于快速苏醒。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肌肉松驰药应避免应用琥珀酰胆碱。

脑动静脉畸形较少发生血管痉挛,注射栓塞剂前可以实施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及防止全身性生物胶栓塞,建议收缩压不超过100mmHg,或平均动脉压低于术前基线血压的20%,可应用拉贝洛尔或乌拉地尔。必要时可用腺苷减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使用Onxy胶栓塞血管畸形时易致心动过缓和高血压,也可发生过敏反应致气道痉挛,因此在注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前,预防性加深麻醉或使用阿托品降低不良反应;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用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缓解气道痉挛,也可合用甲泼尼龙1~5mg/kg,静脉输注,同时适当补充血容量以弥补液体渗漏至组织间隙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麻醉药物选择以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介入操作结束后快速苏醒为目标,以利于快速进行神经学检查。注意围手术期体温监测和保温。应在栓塞后特别是在麻醉清醒气管拔管期间,使用艾司洛尔以及乌拉地尔严格控制血压。

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生物胶过敏所致的气道痉挛或休克、心动过缓或高血压,处理如前述;栓塞所致的颅内出血需要立即使用硝普钠控制降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其他处理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支架、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以及急诊动脉溶栓术或联合机械取栓术。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各种慢性病,部分患者在局麻下完成,但风险较大;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治疗有利于气道控制,避免误吸和体动。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全麻有更高的不良神经功能预后及死亡率,因此麻醉方法选择应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沟通,基于患者个体化选择相应的麻醉技术及药物。

1.术前评估:

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30min),避免延误血管内治疗时间窗。麻醉方式的选择应与神经介入医师密切沟通,采用监护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循环呼吸状态是选择何种麻醉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监护麻醉有利于介入治疗期间神经学评估,但患者易发生误吸、呼吸抑制以及体动等风险。全身麻醉有利于控制气道以及患者制动,但要注意诱导及麻醉维持期间易发生低血压,且术中无法进行神经学评估。建议对不合作患者、大部分后循环脑卒中患者以及饱胃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术毕是否拔管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血管内治疗情况,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确定。

2.麻醉管理:

核心是目标血压管理。推荐血压监测方式采用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如果采用无创血压,至少3min测量1次。血管再通前应维持收缩压在140~180mmHg,舒张压<105mmHg。研究表明,过高(收缩压>200mmHg)或过低(收缩压<120mmHg)的血压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气道管理首选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期间避免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对于低血压应根据原因如血容量不足(PPV)、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律失常等因素进行及时治疗。血管升压药物的选择应基于个体化,推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等。闭塞血管再通后,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确定降压目标,但控制血压下降程度不应低于基础值20%。

通气管理目标是避免过度通气,研究表明,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卒中患者不良转归有关。推荐维持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避免高碳酸血症。吸入氧浓度应该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92%,动脉氧分压>60mmHg。

液体管理建议维持等容量输液,避免使用含糖溶液。麻醉学与危重医学-神经科学学会(Society of Neuroscience for Anesthesiology and Critical Care,SNACC)建议血糖控制目标应维持在3.9~7.8mmol/L。若血糖水平>7.8mmol/L,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管内治疗期间应该维持体温在35~37℃。

四、颈动脉支架手术的麻醉管理

1.术前评估:

围手术期脑卒中风险与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其代偿程度密切相关。术前应注意维持基础(线)血压水平,监测双上臂血压,取较高一侧作为血压测定部位。同时注意患者有无锁骨下动脉狭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通道应建立在非狭窄侧。

评估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详细了解用药情况及控制目标。对于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神经功能状态,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在上述评估基础上,给出脆弱脑功能是否合并脆弱心功能、肾功能的判断,以便设定术中监护标准及术中心、脑、肾共保护的管理方案。

2.麻醉管理:

能合作的患者可以在局部麻醉或者监护麻醉下完成介入治疗。高龄、紧张焦虑、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血压控制不理想或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常需实施全身麻醉,控制气道,保持患者制动。喉罩可安全用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手术,但对于饱胃及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禁用,可以考虑实施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狭窄解除前,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不低于基础值水平至基础值水平的120%,或者控制收缩压在140~180mmHg,舒张压<105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收缩压不宜低于160mmHg。麻醉诱导期间应用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连续输注,减少低血压发生风险。

支架打开前实施球囊扩张常会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预防性应用阿托品0.5mg/次(累计不超过2mg)可减轻迷走神经张力,提升心率,有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血管再通后,宜与神经介入医师沟通目标血压值,合理确定血压控制范围,尤其对于高龄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低于基线血压20%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术后高血压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目标血压宜控制在术前水平或收缩压在140~160mmHg,当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时,宜控制收缩压在110~140mmHg。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有助于增加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脑灌注,维持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增加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五、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麻醉管理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的靶点主要包括丘脑底核、苍白球腹后部以及丘脑腹中间核,此类手术患者Ⅰ期在局麻下安装头架进行CT扫描,计算目标核团的靶点,然后进行微电极记录及刺激以确定靶点位置,监护麻醉或清醒镇静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配合手术;电刺激疗效满意后进行Ⅱ期脉冲刺激器植入,全麻或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均可满足手术要求。

1.术前评估: 应了解病史以及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情况。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60岁,多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应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完成体格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呼吸肌强直和不随意运动造成的呼吸功能异常;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吩噻嗪类药物、丁酰苯类及甲氧氯普安具有抗多巴胺神经能作用加重症状,应避免使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及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可以应用。

2.麻醉管理:

患者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后主要进行微电极记录和神经学测试,此期间的麻醉目的在于保证患者的舒适、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处理相关并发症;使用任何镇静药物需考虑对微电极记录以及患者症状的影响。丙泊酚以及芬太尼也可安全用于微电极记录期间的镇静镇痛,γ-氨基丁酸(GABA)类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已被证实对微电极记录有抑制作用。

右美托咪定能产生类似自然睡眠的镇静效应,对口头指令反应灵敏,对微电极记录及症状影响较小,同时其对呼吸抑制较轻微,能缓解钻孔时患者的紧张焦虑,减少血压波动,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推荐在钻孔前15min开始持续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2~0.5μg·kg-1·h-1,微电极记录定位核团时可减小至0.1~0.2μg·kg-1·h-1,直至完成电极植入,在此期间维持Ramsay评分2~3分,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80,当BIS<80时会抑制微电极记录,用药后密切观察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如果脑深部核团微电极记录出现明显抑制,可以降低输注剂量或者停止输注,可使微电极记录恢复。高血压是此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微电极插入脑深部核团过程中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建议的血压维持目标为平均动脉压(MAP)不超过95mmHg,其他医学中心以收缩压低于140mmHg作为血压控制目标。可应用乌拉地尔、艾司洛尔实施降压,但应注意与右美托咪定的协同作用,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应用,避免低血压的风险。

测试期间患者处于半坐位,应确保患者头架固定于床头时,气道通畅,适当镇静镇痛,仔细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注意保温,避免过度液体负荷,减少膀胱充盈,使患者舒适地耐受手术。

脉冲发生器埋置术常采用全身麻醉,复合头皮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全麻用药,加快苏醒。喉罩全麻可以满足手术要求,误吸风险高危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于微电极记录期间采用降压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在全麻诱导期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容易出现低血压,建议给予去氧肾上腺素或甲氧明,避免围手术期严重低血压发生。麻黄碱可间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降低脑内浓度,不推荐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升压治疗。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或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避免应用安氟烷,其可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异氟烷和七氟烷由于血管扩张作用容易导致低血压;肌松药宜选用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首选顺阿曲库铵,不经过肝肾代谢。5-羟色胺能神经元可以将外源性左旋多巴脱羧成多巴胺,因此,高选择性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应慎用。吞咽困难、食管肌力障碍的患者应在全麻前置入胃管防止反流误吸。术后镇痛推荐局部伤口局麻药浸润加非甾体类镇痛药联合镇痛。

3.围手术期并发症: 脑深部电刺激术中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为颅内出血和癫痫,循环系统并发症为高血压和静脉空气栓塞,建议行心前区多普勒超声监测空气栓子。怀疑空气栓塞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Trendelenberg体位,叮嘱外科医师灌洗伤口,骨蜡封闭骨孔,充分止血,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吸空气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吞咽肌群受累时,应警惕镇静期间舌后坠导致的气道梗阻。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应注意全麻期间知晓的风险,BIS监测可有效预防,对于全麻苏醒延迟的患者,有可能存在颅脑积气,可经CT/MRI检查证实,并加以处置。

执笔者: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成员:组长: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副组长: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邓小明(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麻醉科);董海龙(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韩如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麻醉科);刘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刘清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马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王英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科);熊利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袁红斌(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张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篇6:颅脑术后护理

是整个病程护理的重点,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及预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除少部分病人监测颅内压外,其他主要依靠临床观察来了解病情变化。重点观察生命体征、颅内压、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如血压、脉搏、颅内压出现较大范围的波动,术后意识有恢复但又逐渐变差甚至昏迷,一侧或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均提示有颅内继发性出血、迟发性血肿、脑水肿所致的颅内高压,以及未发现的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外伤出血、骨盆骨折等)或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早期严重并发症,应立即报告医生,尽早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交叉感染: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导致误吸或坠积性肺炎[5]。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是术后护理中的重点,术后均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呼吸道梗阻,便于吸痰,同时也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及时、正确地进行吸痰并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舌后坠。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能稀释痰液易于咳出,同时能控制感染、缓解或解除呼吸道痉挛,我们根据不同病情适当增减雾化药物。给予侧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及防止误吸,适度的头高位(15~30°)可避免体位性窒息,同时可促进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淤血和脑水肿。注意颅内引流管的护理。大部分患者由于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躁动,常常无意识地用手拉扯引流管,严重时可将颅内引流管拔出,而产生不良后果。另外在使用冰帽、翻身、更换敷料等操作时也可因疏忽而发生此类情况。因此,我们对未完全清醒的病人,注意四肢的固定及保护。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随时注意保护引流管,以防意外脱落。同时注意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一定时间内的引流量。颅内压监测:动态监测颅内压波动情况,术后48小时内是早期并发症及脑水肿发生的高峰期,应密切观察瞳孔的变化。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立即抬高头部30°,并充分给氧,以改善脑缺氧。在颅脑损伤的早期尽量减少翻身、吸痰,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一旦出现颅内压突然升高或峰值上升后波动小、常规使用脱水、利尿药物无明显效果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防止继发性损伤:在合并有颈椎、腰椎及四肢骨折、肋骨骨折时,有时为了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可能要适当变换病人的体位,此时操作要轻柔,妥善固定并严禁骨折端移位。对燥动的病人,用药物镇静,防止坠床、撞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冬眠疗法:使病人保持安静能降低血压、减少氧耗,保护脑神经细胞,同时配合亚低温治疗(降温床、冰毯),则疗效更佳。注意保持患者敷料及衣被干燥,每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

防治应激性溃疡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特别是位于丘脑下部及其附近或该区手术之后,可出现神经源性胃肠道出血,尤以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曾有溃疡病史者更易发生[6]。要注意了解既往有无消化系统溃疡或出血病史,慎用激素类易引起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对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不能进食的病人,术后2~3天可留置胃管进行鼻饲饮食,以加强营养及降低胃内酸度,减少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同时也可观察胃内有无出血。对出现应激性溃疡可通过

胃管直接将药物注入胃内进行治疗,注意引流物量及性状。出血期间禁止饮食。

上一篇:读《跌跌撞撞的幸福》有感下一篇:密钥交换和认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