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你最好的灵性导师

2024-04-15

梦是你最好的灵性导师(精选7篇)

篇1:梦是你最好的灵性导师

1.把做梦当作一个嗜好

做梦和看电影差不多,甚至比电影还逼真,更有趣,如果你做了明晰梦,即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就更有意思了。梦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宝库,如果你长期深入地探索梦,就会发现梦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限的延伸。

2.做梦的目的

然而,我们做梦的目的不是去挖掘个人潜能,而是将它作为灵性成长的工具,或者说是自己与大我,与道的沟通方式,就像收发电子邮件和短信一样。首先,这样的沟通起了一个灵修反馈系统的作用,可以了解自己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地方需要修正,什么地方需要提高;等等。其次,如果你在生活中产生困惑和疑问,你的问题将在梦中得到解答。

3.关于老师

灵性老师并非是什么居住在灵界的神仙。老师就是道,老师也是你的大我。这里,先解释一下大我和道的关系:还是用前面的海水和海水滴作比喻,道就是一个灵的海洋,大我就是那一滴水,你的灵,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同,都是爱,是真理。大我不能代表道,是道的一部分,大我会因人不同而担负某一独特的角色,大我在不同意识层次上也在不断地演变。

老师通过梦的语言指导你成长,传授你智慧。老师在梦中并不一定会以某个形象出现,如某个男人或某个女人;当老师以人物形象出现时,也是变化的。但是,老师始终和你保持独特的私密关系,老师知道你的人生使命,知道你的修道途径,知道你面临的困难,知道你的独特性。老师每分每刻都没有离开你,每分每刻都在支持你。因此,应该想到老师是你的父母,是你的朋友,你的联盟伙伴,是永恒的爱人。

4.记录自己的梦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梦有助于你回忆起做过的梦,同时,也是一种提升觉知意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经过日积月累,你可以发现梦中的规律,比如,反复出现的人或事,这将有助于你去解释自己的梦,了解梦中符号的象征意义。久而久之,你还可以为自己建立个人解梦辞典。

5.关于解梦

如果你把自己的梦告诉N个人,就会得到N种解释,甚至N乘N种,而只有一种最接近真相或者说是正确的,那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梦的理解,

因为你是唯一的,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你唯一的使命,梦是你与你的大我之间最亲密的沟通,只属于你和你的大我。因此,除非是对自己非常了解的朋友或者是经验非常丰富的灵性导师,你应该尽量不要请别人为自己解梦。

另一方面,灵界(道)向人类传达信息时使用一些通用的语言,象形语言。这些语言是对每个灵体都适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卡巴拉或其他灵学派都有一套解梦系统(辞典),通过了解符号的普遍意义,能帮助你去理解整个梦。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利用这些解梦资源的,你不一定去依赖于它,如果在实践中确实帮助你成长,你就可以经常使用了。

6.沟通从心开始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作为求道灵修的人,我们日常所思的都应该是和灵性成长相关的,而且是用心来思考,不是用脑来思考。用心思考就是说用心来发问,和自己的大我对话。比如,你在工作中总是和老板不和,你就用心发问: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老板总是挑剔我的毛病?我该怎么办?在自己的意识里,应该知道发问的对象是你的大我。

晚上入睡前,不妨把问题写下来放在枕头下,使劲地问心里,智慧信息就会出现在梦里,给你提示或答案。不过,必须知道,与大我、道沟通绝非容易之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等待,你的答案一般不会立即出现,根据问题的性质不同和自己灵修的程度不同,很多问题需要等很多天,很多月,甚至很多年才有答案。但是,不要放弃发问,持之以恒地用心发问,直到得到答案。坚信大我和道是有问必答的。

7.静心,冥想与做梦

但是,也不要泄气,静心练习和冥想训练对梦有非常大的影响,练习多了,觉知意识得以提升,梦就会越来越清晰,灵魂出体也会经常发生,与大我和道的沟通就会越来越顺利,你和老师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另外,一般在你精神状态好,神志放松的情况下,与大我沟通就会很清楚;如果你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下,你的梦往往不清晰,而且信息很杂乱,在这种情形下,最好不要去解梦,很容易发生误导。

8.以心领悟

得到梦中的信息后,也要用心去体会和领悟。最好,是在静心或冥想状态下回味梦中的事物,感知信息的含意。如果实在不理解,也没关系,不必绞尽脑汁去琢磨,今天没有理解这个梦,明天还会出现的。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你就会很快领悟梦中的信息。

璀璨成就的明星为何还要自杀?

粉丝们,为什么你们这么狂热?

篇2:耳朵,是你学钢琴最好的老师

一个初学音乐的人对于耳朵的训练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这里, 就用钢琴教学来说明。当你第一次弹钢琴键时, 教师就应对你的听力严格要求, 目的是要使学生明白耳朵对声音 (音乐) 的接受及反应是多么的重要。要知道耳朵的不敏感会造成对音乐表现歪曲及反映的迟钝麻木, 下面就具体地谈几个问题。

一、单纯的技术练习

从学习钢琴的角度讲, 技术是最难的课题, 因为它是演奏钢琴的基础, 是保证从弹奏初级、中级到高级作品的重要手段。

各种复杂的弹奏方法, 如非连奏 (n o n l e g a t o) 、连奏 (legato) 、断奏 (staccato) 、音阶、琶音、双音、六度、八度, 各种装饰音等等弹奏法, 它对两手十指的要求很高。能否知道自己弹得准确, 首先要求弹奏动作准确, 之后要用耳朵分辨不同的触键动作产生出来的不同的音响。耳朵的辨听能力俞敏感, 弹奏出来的声音也俞精确。

我们见过很多学生在进行基础技术训练时, 尤其是练习《哈农钢琴练指法》, 根本没有认真领会和做到作曲家的练习目的, 而只是机械的动动手指头, 跑跑速度而已。在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仔细聆听自己双手所弹奏的声音是否力度一致、弹奏音阶是否均匀、弹奏琶音转指时大拇指是否有重音、弹奏双音是否流畅、弹奏八度时大拇指和小拇指的力量是否一致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 在技术练习中, 除了掌握好必需的弹奏法, 剩下的全部精力都要投入到对声音的聆听上。让耳朵做你的老师, 分辨你弹的各种声音是否合乎要求, 真正达到练习目的, 提高弹奏的技术水平。

二、弹奏练习曲的练习

练习曲练习是在技术练习的基础上又一个升华。不管这首练习曲是长是短但它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因此在速度、力度等各个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更高要求。

在一些快速的音阶式演奏和流水般的琶音, 以及铿锵有力的和弦、八度等各种复杂的练习中, 如何鉴定自己是否做到了流畅性、均匀性、颗粒性, 这都要靠自己的耳朵加以判断。

我们听到过很多学生的弹奏,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他们对音准、指法、节奏、分句没有准确的概念;其次是对于手指含糊不清的跑动、弹奏和弦时手指用力的不整齐等等, 完全没有意识和察觉,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第三是不会控制双手的力度, 伴奏部分常常盖住了旋律部以说这种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耳朵敏感度都极差, 他们全然不知如何利用自己的耳朵去认真聆听和辨别差错。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如果一开始不用耳朵——这个老师指导你的训练, 他还会起一种反向作用, 即错误的声音和动作成为一种意识定势, 要予以改正需费很大力气。

三、弹奏复调的练习

所谓复调, 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线同时进行。德国的巴赫和享德尔的作品就是它们的代表。尤其是巴赫, 世人称他为“复调之父”、“复调音乐的顶峰”。评论家有过这样一句话, “要想当钢琴家, 就必须学巴赫”。可见巴赫的作品对于学钢琴的人是多么重要。

我们一般弹作品, 都是和声式的, 基本上一只手担任着弹奏旋律部分, 一只手担任着弹奏伴奏部分, 尤其多见的是右手担任旋律、左手担任伴奏。这种练习很容易形成严重的“左弱右强”的毛病, 听觉上也会养成单一接受的习惯。

巴赫的复调练习可以避免这种单一缺陷, 他要求弹奏者时时刻刻地用耳朵听到旋律在两个或几个声部的走向, 要求十只手指必须均匀、独立地运动, 使十只手指都具备同样的演奏能力, 将作品的要求准确地表现出来。

巴赫的作品对于手指的控制能力及加强耳朵的听辨能力是一部极好的训练教材。在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里, 如果老师在指导第一课时就清楚的给学生指明双手各自所担任的声部, 尤其注意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这三个声部的旋律走向, 学生就会很容易而且习惯的用耳朵去区分和辨别, 同时严格要求手指动作、力度控制和音色控制, 这样会为学生日后弹奏巴赫的小前奏曲与赋格, 以及难度更大的二、三部创意曲, 十二平均律等中大型作品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为了使十只手指得到平衡发展, 为了使耳朵具有高度的灵敏度, 弹弹巴赫的作品是大有益处的。

一切技术性的练习都是为了能够胜任和表现更大更难的作品。乐曲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技术, 是作品更高的升华。它的弹奏手法不是单一的, 而是各种弹奏技术的组合, 同时在音响、音色、音乐形象等方面表现的更加细腻、准确而感人。

弹奏者需要用耳朵更加专注而清晰地聆听声音的千变万化, 辨别由于弹奏动作的改变而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为了音色和旋律更加连贯和流畅, 弹奏者会加入大量的踏板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同时, 对于不同作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乐曲, 需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 这些复杂的变化无非是对耳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灵敏度越高, 可以说对声音的辨别力越强, 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就会越鲜明、准确。也只有这样, 一部优美的作品才能完美地传递给听众。

因此, 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耳朵。首先在音准、指法、节奏保证1 0 0%准确的前提下, 再要求逐步做到力度的变化、各种音乐符号的准确表达, 在这几个正确的前提下, 再认真去聆听、去揣摩用什么样的弹奏动作才能准确的表达乐曲的音乐风格和鲜明的音乐形象。

五、弹奏奏鸣曲的练习

奏鸣曲是练习曲和乐曲的综合体, 因为它既有练习曲的技巧, 又有乐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从某一点来说, 正确的弹奏奏鸣曲是比练习曲和乐曲有更大的难度。

首先, 技术性要求高, 在奏鸣曲中, 快速的音阶式的手指跑动最能够体现演奏者的技术;第二, 左手十六分音符的伴奏音型, 是否能够快速而均匀的弹奏;第三, 呈示部主部和副部音乐形象和音色的对比;第四, 展开部调性的频繁变化而产生的色彩变化;第五、踏板的巧妙运用, 等等。

弹奏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耳朵才能够清清楚楚的辨别出以上这些细微的变化。

六、踏瓣的练习

关于踏瓣, 有这样一句话:“踏的地位。

踏瓣的目的是使手指弹出的音色有光泽, 更加圆润, 富于变化, 使和声效果更加丰满、优美、流畅, 使琴声更加高昂, 并可以酝酿出许多特别的音乐气氛。

踏瓣的使用法很复杂, 单是踩下的动作, 就能反映出一个人对音乐的感受、表现的能力以及对音乐内涵的领悟等。

使用踏瓣时, 需要时刻用耳朵仔细聆听, 旋律是否流畅, 乐句是否清晰, 和弦是否混浊等等。我们听到过一些专业或非专业学生弹琴, 他们完全不明确踏瓣的正确用法, 有的是不顾作品的产生年代, 作家风格, 滥用踏瓣;有的用踏瓣作为掩饰手或手指的触键弱点, 或是把自己技术上的不足、作品的难点用它做掩饰, 结果时常随便踩下踏瓣, 或是长久的不放, 使本来就很恶劣的弹奏变得更加混浊, 乱七八糟。造成上述这些原因的关键在于弹奏者的耳朵没有发挥老师的作用, 它没能听到并制止这一片混响。

因此如何应用踏瓣, 一要请教师指导, 二要靠弹奏者自己的老师——耳朵, 来认真聆听并及时改正脚上的错误。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踏瓣的用法是否得当, 关系到整部作品的演奏效果。一首同样的作品用两种不同的踩法, 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效果。因此, 在踏瓣的用法上, 要慎之又慎。

以上几种粗浅的看法, 集中地谈了关于耳朵在音乐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和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在钢琴教学中, 应该常常告诫学生:“耳朵是你最好的老师。”因为它能及时地、无条件、忠实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如果你能够善于运用自己耳朵, 那就是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老师。

摘要:耳朵对于专业学习钢琴者和业余学习钢琴者都是同等重要的。在弹奏钢琴时耳朵的作用非同小可, 在练习时是绝对不能忽视耳朵的重要作用。笔者在31年的钢琴教学中, 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耳朵的重要性, 只是在机械的动着手指头, 本文就如何正确的使用“耳朵”这个强大的功能, 谈谈在钢琴练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3:谁是你职场最好的导师

导师:乔治·卢卡斯

学习重点:对工作近乎苛刻的要求

当时卢卡斯是著名导演,而卡梅隆是他团队中的编剧。卢卡斯计划筹拍《星际争霸》,让卡梅隆做剧本初步统筹,卡梅隆对自己的编剧能力一直非常自信。于是非常认真地做了一份自以为“无可挑剔”的剧本早早拿给卢卡斯。没想到卢卡斯一周后给了他一个更厚的本子,重新安排了情节。这对自信满满的卡梅隆来说是一盆凉水。但当他耐着性子又改了一遍时,卢卡斯对他说:“现在差的还很多,我要的不是一个故事,是一个能够发生这个故事的世界!”卡梅隆觉得太苛刻,可是为了能在团队里生存,还是编织了一个星际世界。没想到这次卢卡斯批得更狠,说他编的世界毫无真实可言!卡梅隆忍无可忍,拿着剧本想听听他觉得真实的科幻世界是什么样!可当他找到卢卡斯时,发现他正在翻阅大量建筑学的书,他在为“新星球”设计建筑,旁边还有音乐学、生物学的书,卡梅隆惊呆了。卢卡斯这份对工作近乎偏执的苛刻成为卡梅隆职场最好的一课。当多年之后人们嘲笑他在《阿凡达》中,用高额费用请专家为外星人设计一套语言的时候,他内心是感谢卢卡斯的,票房也证明了他是对的。

心得:如果当时卡梅隆甩下剧本转身走掉,他可能就和后来的成功无缘了。因为在其他地方他是不一定能见到对待工作这样苛刻的领导的。卢卡斯的苛刻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作为领导对事业的高度负责。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当你觉得领导的要求对你来说近似一种苛刻折磨的时候,你要知道这是一项成功的修炼,日后的成绩会告诉你这份苛刻的“折磨”是值得的。

丁永强——海尔集团年度技术强人

导师:黄伟

学习重点:对单位好的事都是自己的事

一天,丁永强接到青岛市四方区一个用户的电话,说自己家里的冰箱不通电了。丁永强和部长黄伟到了用户家,经过检查,他发现原来是用户家的电插座松动了,花了不到两分钟时间,问题解决了。丁永强收工等着用户评价,可黄伟示意他再等等。接着,黄伟又对用户家里所有的海尔电器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燃气灶有点问题,要打几次火才能点着。尽管用户表示没关系,但黄伟还是细心地又检查一遍,然后告诉用户燃气灶没问题,是电池没电了。看到用户家里没有备用电池,又考虑到用户只有一个人在家,不方便出去,于是黄伟自己下楼买回了电池。换上之后,燃气灶一点就着了。这时,黄伟又发现火焰是黄的,于是他又细心地将燃气灶的出气孔道清洗了一遍。这样一来,再点火的时候,火焰就变蓝了。黄伟的这些举动让用户非常感动。一系列的服务看得丁永强心服口服,而黄伟接下来的一句话他记忆非常深刻:“我们做技术的知道修理结束就可以收工,可是客户不知道,他们要看结果,不管是不是技术问题,产品用着不好就会说海尔不好!”这一信条一直伴随丁永强成长,逐渐得到集团认可。

心得:部长对产品的维护,对自己企业产品的负责,将产品的声誉看得十分重要,只要有利于单位的事,都是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这种意识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按照丁永强的逻辑,解决用户的问题就可以收工。领导给他上的这一课,无关乎技术,而是关乎一种职场人高度负责的品质,这一点,才是一个人在职场稳健发展的最大保证。

郭新——著名心外科专家

导师:华益慰——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主任

学习重点:对工作有高度责任感

郭新曾经是华益慰的助手,有一次,华主任给一位之前已经做过两次手术的姑娘动手术,讨论治疗方案的时候,华大夫考虑到姑娘还没结婚,肚子上疤太多很难看,于是特意从原来的刀口下刀做手术。郭新当时提醒华主任,这样做难度高,而且容易惹上医患矛盾,是否考虑稳妥的再开刀口?华主任的话是,医生不仅要给患者治病,还要为他们今后的生活着想,自己累一点没什么。因为原刀口部位大面积粘连,剥离起来难度很大,华大夫为此多费了不少工夫。得知患者家庭已经承受不起多次手术的费用,华大夫又说:“别用吻合器了,我用手给你缝。”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华大夫趴在无影灯下,一针针细致地缝合伤口,刀口光滑平整,一点不比用吻合器差。手术后一结账,还剩下了180元。患者还不知道,为此七旬的华大夫在手术室多站了两个小时。这次手术对郭新影响极大,后来他带学生,总是会讲述华大夫工作的情景。

心得:郭新的想法只是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就可以了。而华益慰的想法却是把患者今后的生活、减少消费负担都看做是自己的责任。相比之下,华大夫的要求给了自己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但也唯有如此,才能锻造出高人一等的职业素养,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职业高度。如果没有当时华主任的言传身教,郭新可能还按照一个平凡医生的要求来走自己的事业道路呢。

或许在你眼中领导并不完美,可曾想过领导身上的特质正是他有所成就的根源,你为什么不见贤思齐?对自己负责的员工,一定要把领导当成你的“职场导师”,学习他们身上的长处,你会觉得人生因此而受益匪浅。

篇4:选择最好的老师做导师

关键词:导师制,思维独立,导师选择

实现“中国梦”, 迫切需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责无旁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随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到今天, 无论是理论界、学术界, 还是各高等院校, 导师制的研究、实施都呈现出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从目前实施情况看, 本科生导师制成效显著, 但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流于形式, 没有发挥导师制的真正作用。究其原因, 除了学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本院校的教师 (导师) 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了解不够;教师 (导师) 缺乏责任心, 师生之间的交流少等来自教师本身的因素外, 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一、导师制实施流于形式, 源于对导师制的生存与发展文化脉络理解的匮乏。

就渊源而言, 导师制是绅士文化下孕育的独特产物, 它与公司文化是不相兼容的。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 高等教育在迅速市场化———尽管它的市场化发育程度还不高, 公司文化正日益渗透到我国高校中, 功利主义不断占据大学生的心灵, 商业色彩不断填充大学生的头脑。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环境下, 导师制很难发挥出真正的效用。除个别坚持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高校尚可维持导师制外, 其他各层次、各类型院校实施导师制是存在问题的。马丁·特罗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指出, 大众化阶段的教学方式将会发生质变, 精英阶段的导师制只能存在仍坚守精英理念的大学中。由此可见, 导师制的失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附生的现象, 根源在于文化的不适, 而不单纯是导师的懈怠。这要求学校根据校情大力改造导师制, 重新确定导师制的工作性质和目标, 不能一味照搬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目前, 有些高校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但尚需努力。

二、对导师角色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书院的影响, 更兼近代中国大学以前的辉煌, 现代学子对导师有一种过高得近乎不切实际、刻板的良好印象和无限期待。导师往往被描述或想象成真理的化身、道德的榜样和社会的良知。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古之学子从师受业, 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间尝思之, 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 师生犹鱼也, 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 小鱼尾随, 是从游也, 从流既久, 其濡染观摩之效, 自不求而至, 不为而成。”在梅贻琦看来, 导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从游”关系。钱穆先生在《中国学术通论》中提出, 中国的学术传统由三大系统组成:第一系统是“人统”, 其系统中心是人, 即中国人所说的“学者所以学做人也”。第二系统是“事统”, 即以事业为其学问系统之中心者。第三系统是“学统”, 即以学问本身为系统者, “为学问而学问”也。实际上, 钱先生的这一见解不仅是传统中国人对导师角色的认识, 而且与绅士文化下的导师制不谋而合。可以这么说,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做人”、“为学问而学问”, 正是英国绅士文化下导师制的精髓所在。正是这个原因, 部分学者倾向于拿英国的导师制和中国的书院制做比较。换言之, 我们对导师的理解仍停留在绅士文化下对导师制的认识。然而现实情况是, 在公司文化的浸染下, 导师日益成为“知识工作者”和“专业生产雇员”。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反差, 必然引起人心理的失衡和不满。这种失衡和不满, 自然而然会引来对导师的指责与诟骂。然而, 文化变迁给导师制带来的变迁是导师不能承受之重。因此, 重新定义导师角色的时机渐趋成熟, 应该把导师从圣坛上解放下来。

三、对导师制精髓的理解与吸取不够。

在许多高校, 无论是学生还是导师, 都简单地把导师理解为生活指导、论文指导、就业指导等, 往往单方面注重学生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际上, 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导师的引导能力, 导师不仅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更要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如牛津大学教授David Palfrey·man编写的《牛津导师制》一书的副标题为“谢谢, 你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因此, 真正领会英国导师制的精神与实质, 跳出当前狭隘、刻板的认识, 并创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中国导师制”, 才是当务之急。那种忽视文化变迁、割断历史、依样画葫芦的做法, 无疑是不可取的。

我在接触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后, 开始被安排担任学生的导师。至今还记得当时给我们安排工作的系副主任说的一句话:“导师制, 就是要求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他特别强调师生的共同成长, 我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2012年6月, 有幸聆听了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宗杰教授的讲座, 在听了吴教授关于英国高校“本科导师制下的精英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做法的介绍之后, 我更感受到在中国、特别在西部地区一些新升本的院校中实施的“导师制”实在有些“四不像”:导师的责任意识和素质水平有待考虑;学生很多时候感受不到来自导师的气息, 有同学甚至说一个学期过去了, 还没有跟自己的导师见过面, 只知道有一个叫什么什么的导师, 但这个导师长什么样却不知道。而学校或系 (部、学院) 似乎没有更好、更有效的管理、考核、评估办法。所以, 我们有必要看看别国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和做法。

吴教授在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本科生教育文化 (模式) 即“本科导师制下的精英教学”的介绍中, 总结了这种教学的基本理念如下:1.导师制的灵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在保持尊严、施展能力的同时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2.选择最好的老师做导师 (师生兴趣一致) , 3.课堂只是一种见面制度, 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汇报, 4.要求导师和学生制订共同的研究性学习计划 (学生兴趣引导) , 5.强调教师的作用是“诊断”和阅读引导, 6.强调提问甚于答案 (即提问更多的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争鸣, 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后指出, 课堂结束时, 学生不是带着知识, 而是带着需要研读的问题走出去 (他们会去向哪里呢?哪里才能帮他们解决头脑中的疑问或困惑呢?图书馆。) 。

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好像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最好的老师”应该有一些共同特征要求。用最简单的话概括, 就是“德才兼备”, 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理解, 是不是“智商+情商”呢?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 一个人成就的20%取决于智商, 80%取决于情商。“才”相对于“智商”, “德”相对于“情商”。这里的“德”不仅指一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 还包括“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等。在现代教育理论中, 如果说“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中的“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话, 那么“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就应该对应于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中的“热爱教师职业和热爱学生”。最好的老师应该除了具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素质”之外, 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当然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 。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爱, 应该是一种执著的爱 (意志品质良好) , 应该是一种理性的爱 (师生人际关系协调) , 应该是一种充满期待的爱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充满期待) 。这是我理解的最好老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兰英, 周克勇.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7) .

[2]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10 (9) .

[3]赵吉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03) .

篇5: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因此,课堂教学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有“疑”敢问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压抑和焦虑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和顾虑。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解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

例如,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卢沟桥的狮子有501个,书上为什么说有498只?”这一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理解“卢沟桥的狮子真是千姿百态,不好数清楚”这句话。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还极大鼓舞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有“疑”善问

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有限,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有个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只有在某方面具有超群才能的人才称得上‘家’。而小扬科只是酷爱音乐,大伙儿就管他叫小音乐家扬科,这个称谓是否合适,是否应该给小音乐家加上引号。” 他的话语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响应。当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展开辩论。学生从质疑中捕捉到了思想的火花。正方同学从扬科能用树皮和马鬃制作小提琴,把各种声音都能听成音乐加以辩论;反方同学则从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的定义或具体的事例来论述扬科不应称为“家”。学生之间的这种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想“疑”会问

学生由于对提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所以不能主动提问或所提问题价值不大。对此,教师要循序渐进,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逐步掌握提问的技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正是引导学生质疑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花潮》时,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理解后,有的提出:“课文写海棠花的海洋,为什么不以《花海》为题?”这正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好机会。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读、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潮”为主线安排文章结构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看花人如潮,最后写看花人心如潮。在此过程中,学生互问互答,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氛围,使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的互动参与中得到解决。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走探究式的、自主学习的道路,才能使学生成为最好的学生。

篇6:身边人是你最好的“名片”

在进入娱乐圈初期,刘德华接到的第一个角色是在《夜来香》里演一个嫖客。虽然只是一個跑龙套的,但他也非常重视。拍摄结束后,主角林子祥笑着对他说:“小伙子,不错,演得很好。”接着,他在《鳄鱼潭》中接演了一个杀手的角色。众所周知,演杀手最难的是表情。为了演好,刘德华对着镜子练得脸都快抽筋了,并且经常向其他演员虚心请教。而这一切正好被该剧的男主角周润发看在眼里。

后来,导演夏梦要拍《投奔怒海》,便找周润发来演主角,但是周润发档期排不开,便说:“不如我给你推荐个人吧,在《鳄鱼潭》里演杀手的那个小伙子,我看挺不错的。只是不知道他叫什么。”于是,夏梦回去后查了一下,可是演员表里没有刘德华的名字,无从联系,便只好放弃。她又找到了林子祥,不巧,林子祥也没有时间。林子祥向她推荐了一个人,但也是不知道姓名,只记得是在《夜来香》中演嫖客的那个小伙子。夏梦只好再看录影带,她惊奇地发现,林子祥和周润发推荐的竟是同一个人。夏梦心里一震,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竟然两位明星都推荐了他,这个小伙子肯定不错,一定要找到他。几经周折,夏梦终于找到了刘德华。最后,凭借着这部戏,刘德华一炮走红,成为了大家喜爱的明星。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在想:和林子祥、周润发一起演过戏的跑龙套者不计其数,为什么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地推荐了刘德华呢?原因就是刘德华无论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敬业,这种品质最终感染了他身边的人——林子祥和周润发,促使他们热心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你的言行举止会被许多身边人看在眼里,一旦折服了他们的心灵,你的名声就会通过他们口耳相传,呈几何倍数向周围迅速扩散,并最终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就是说,身边人就是你的一张“名片”。

一次,李开复准备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小聚一下,可是当他和一位熟人说了准备宴请的客人名单之后,对方忽然说道:“可能有一个人你不用请了。他在金融投资上栽了大跟头,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大家都知道了他的事情,你就算把他请来了也只会让他心里更加难受。”对方说完,李开复坚决地摇了摇头:“当一个人发达时,我们是朋友;当他倒霉时,我们还是朋友。不能因为朋友出了事情就故意绕开,而且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这个朋友我不仅要请,还要亲自把请柬递到他的手里。”

李开复说到做到,当天晚上就开着车来到这个朋友的住处。当他向朋友说明来意,朋友在经过短暂的诧异后,立刻明白了李开复的良苦用心,他张开双臂紧紧地将李开复抱住,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在那次聚会上,落难的朋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知道了事情经过的客人们都被李开复的举动深深感动了。从那之后,为人厚道的李开复在商业圈里拥有了更好的口碑,有越来越多的商界同行找他合作,洽谈项目,因为他们觉得:李开复对一个落魄之友都能那么上心,那么与他合作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篇7:最好的相机,是你手中的那部

最好的相机,是你手中的那部。这是一种心态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或者说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同样是一支笔,可以写个“记着买牛奶”的便条,也可以写出震惊世界的名作。手机身为最方便的记录工具,之所以被我们当做“最好的相机”,理由也是如此。著名摄影师Chase Jarvis的《The best camera is the onc that’switll you》一书中,那些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就用实例征明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来说,用心观察身边的环境,把它们撷取到手机之中,并不需要摄影家的眼光,需要的只是随时随地都有拍摄的欲望。

最好的相机,是你手中的那部。之所以如此给手机带上这样的桂冠,是因为手札通常会是我们惟一的拍摄工具。哪怕它只有微不足道的30万像素,或者连自动对焦都没有配备。能抓到老鼠的描才是好猫,1的-100次方也大于0,而再不清晰的照片也好过没的可拍。当然这话说得有点儿极端,手机的拍摄性能早已不是当初的水平。继续看下去吧,随后的实拍结果会证明,即使在萧索的京城冬日,也能用“最好的相机”,拍摄到最美的景象。

手机影像的顶级风景

最好的相机,是你手中的那部。其实单从配置上看,手机已经足以匹敌几年前的数码相机了。如今拍照手机的像素量最高已经达到1210万像素——今天请来的sony E13CSSOFi u_1就有看这个等级的实力。

Sony Erlcssorl U_1正是当初代号为Idou,又改名为Satio的那位。对于这款机型,评测人员和手机色友们可算是期盼良久。由于急着一睹顶级风采,我们争取到了在2010年才会上市的sonyEricsson u_1的工程样机,请各位一起来欣赏评判。

DC范儿

从背面看,它完全就是一副数码相机的风范。大型滑盖把镜头保护得严严实实,滑动时的弹力带来的手感也让人颇感爽快。这款手机拍摄时的感觉几乎和卡片机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大个儿的快门键手感很好。在激活拍照功能后,快门键还带有一圈蓝色背光装饰。它的正面是触控屏手机流行的简洁风格,只在底部带有3个弧形隆起的狭长按键,键程都很明显,操控舒适。

界面风格

这款手机的操作系统是Symbian S60第五版,和Nokia N97、Nokia 5800等使用的系统类似。不过界面采用了Sony Ericsson自有的风格。主界面采用标签页式设计,除快捷联系人、网页书签、快捷功能列表外,专为照片设立了一个标签页,该页面Logo是动态更换的,显示的是最新一张拍摄照片。点击进入后,通过在屏幕上滑动手指来浏览相册。它依然提供了类似PSP的娱乐功能界面,可以用多种方式管理照片,其中还带有网络相册,它对照片的调整项目也很丰富,包括了添加文字、剪贴画、更改亮度/对比度/色调、锐化等功能。

拍摄功能

它的快门手感极佳,不仅尺寸较大,而目键程高度也比较合理,半按与全按之间的分隔也很清晰。机身右侧还提供了变焦、回放、视频/静像拍摄的切换钮。再加上氙气闪光灯、对焦辅助灯,在硬件配置上它已经很接近一般的数码相机了。它采用microSD作为存储介质,舍弃了以往sony Erics-son惯用的M2记忆棒,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其拍摄反应速度相当迅捷,而且存储速度也完全可以接受。要知道,1210万像素下每张照片都有4~5MB大小,能做到在两秒内完成存储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里要提示用户的是,在使用时,尽量选择高速存储卡,从我们测试的结果看,有些低端存储卡在拍摄后需要超过5秒的存储时间。

Sony Encsson u_1拍摄界面设计合理,屏幕左侧快速调节按钮,可以方便地调出场景模式[包括正常、纵向、横向、运动、微光风景、微光人像、文档等)、拍摄模式(包括正常、全景、BestPic、人脸识别、触摸拍摄等)、闪光控制、曝光补偿和全自动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触摸拍摄,它可在屏幕上任意选取目标,只要在该点点击即可自动选为对焦点,这在复杂场景下拍摄很实用。

样张分析

1210万像素这个数量级代表着什么?从右页的背景图您可以有个直观的印象。这张照片正是Sony Ericsson u_1所拍摄,用在300dpi的高精度印刷下,依然足以铺满整个对页。

这次拍摄时,我们同时也用Fujifllm最新的S205EXR拍摄了相同场景,二者之间都采用了1210万像素的配置。不过除了像素量相同外,拿它们比较或许有些不太公平,毕竟这部相机比普通卡片机还要高一个档次。不过这也是我们对比评测的目的所在——这样正好可以放大手机和相机之间的差别之处。从实拍效果来看,索尼爱立信U_1的拍摄效果让人相当满意,如果两张照片缩小了放在一起,二者之间的差别很难找到。不过把局部放大后就能发现,在画面的细节表现和通透性上Fujiflm S205EXR的优势相当明显。毕竟,成像质量受制于镜头口径和感光器件的尺寸,这是手机暂时无法企及的。

我们在各种场景下进行了试拍,Sony Erics-son U_1基本都能做到曝光准确、色彩真实。细节还原效果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它的微距表现一般,最近对焦距离在10厘米外才有较好的准确度,而且有时单凭自动对焦无法准确找到焦点。另外,由于我们拿到的是工程样机,在正式上市时界面、性能还会有一些改进。

小结

手机的拍摄效能已经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让我们更有信心给它冠以“最好的相机”之名。作为顶级配置的拍照手机,Sony Ericsson U_1采用了Symbian S60操作系统,这说明它还属于智能手机的家族。我们向来推崇智能手机,本刊读者中智能手机的用户所占比重也很大。下面的内容,就是最新的主流智能手机是如何印证“最好的相机”这个称号的。

智能化色影之乐

最好的相机,是你手中的那部——这句其实还可以加个注解,“尤其是智能手机”。看完了如今顶级拍照手机之一的索尼爱立信u_1的华丽亮相,接下来我们来瞅瞅智能手机的作为“最好的相机”表现如何。对于智能手机的用户来说,往往会有拍照功能是其弱项的印象。因此各平台的最新产品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更让人关心。这次我们选择了三大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 M0bile、Androld和svmbian s60的最新代表作加以评测。智能手机除了本身就有着强大的功能外,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它可以自由扩展了,可以利用下载、安装软件的方

式来增强拍摄功能。结合其本身特性,我们会教你如何选择扩展软件来提高拍摄效果。

WINDOWS MOBILE平台LG GM730E

windows Phone来袭

在windows Mobile 6.5操作系统发布时,微软将使用该平台的手机命名为Windows Phone,而LG GM730e正是我们拿到的第一款正式使用该系统的手机。虽然使用了新操作系统,不过这款手机还提供了另一个选择——LG的s-class 3D界面。除了看上去更漂亮外,在易用性上表现也不错。另外它还有个好玩的功能就是屏幕背景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切换显示状态,下雨、下雪、刮风都有对应的效果。

windows Mobile 6.5中内置有MyPhone服务,可以方便地访问、管理和备份手机上的个人信息备份到网络上。这样即便手机丢失或损坏,我们拍摄的照片也能从该服务的网站上找回来。

拍摄功能

LG GM730e搭载了50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但是并没有提供自拍镜和闪光灯一这也是一些智能手机的通病。它的快门按键比较轻,这样在拍摄中避免了按下时对机身造成过大的震动,有利于提高画面的稳定。它的拍照设置界面相当漂亮,尤其是设定时出现的虚拟转轮使用起来很方便,在按下快门时还会显示出光圈闭合的动画。在拍摄中,这款相机的自动对焦速度表现不错,可以迅速完成对焦动作。该机最大支持2560像素×1920像素的照片,支持质量调节、曝光补偿。它的场景模式也比较丰富,包括连拍、夜间模式、风景、肖像、夜间肖像、海滩、相框、延时等。

样张点评

从实拍样张来看,其画面的通透感很好,色彩表现厚重,但稍微有些夸张,物体的实际质感还原得都不错。它的照片没有明显的紫边现象,图像锐度适中,只是其曝光控制有时不太准确,过曝情况偶有发生。

软件推荐

汉王摘抄/识译/名片识别:这套软件可以把摄像头变成一个扫描仪。其中摘抄可以将文字内容识别出来,识译功能则可以翻译这些文字,名片识别功能用来把名片上的各种资料识别出来,转化为文字并导入通讯簿中。

Pocket Artist:这是一款绘图和图片制作软件,可以编辑和润色照片和图片,并且添加一些照片的注释以便管理,还可以创建网络图片,增添特殊的视觉效果等多种功能。

Depth of Field Calculator:实用的景深计算器软件,通过光圈系数、物距和允许弥散圆直径来计算不同相机的景深并支持图表显示,很适合那些单反和胶片机用户参考。

TIPS/Windows Mobile 6.5的新特性

Markelplace

Windows Mobole 6.5内置了软件商城,可以直接从手机端查找、下载各种游戏应用软件等,其中有丰富的免费,收费内容。它也可以从电脑上访问并下载。

全新界面

Windows Mobile 6.5的“今日”中采用了新式列表界面,通过手指的轻松滑动即可快速进入常用功能,每个条目中还支持左右滑动,可以快速的进入相应功能。程序主菜单则采用了蜂窝式设计,每个程序的图标都可以自由移动位置用户可以将常用功能放在顶部以方便进入。它支持全触摸操作,图标尺寸更大,很适合手指操控。当锁定屏幕后,如有未接来电或短信在“解锁块”上会出现相应数字,长按“解锁块”可以弹出“未接来电”“新短信”的图标。

My pnone

这个服务让用户可以借助具有密码保护的网络服务,轻松地访问、管理和备份手机上的个人信息,从而更便于对手机硬、软件进行升级与更新,无需担心丢失重要信息。通过自动同步和备份,用户可以确保联系人、约会、短信及其他信息随时得到更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网页浏览优化

Windows Mobile 6.5的Internet Explorer 6浏览器采用了全新的引擎,不但界面更加漂亮,还加入了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可以通过浏览器右侧的一个滑块条放大或缩小网页,浏览器地址栏也可以进行搜索,且支持Adobe Flash Lite,可以兼容显示页面中的Flash和视频片段。

ANDROID平台DOPOD A6288

这款弯着小腰的机器很得Geeks的欢心,代表看Android平台手机的高端水平。我们在前几期已经介绍过这款产品的基本特性,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展示的是它的拍摄功能。

拍摄功能

dopod A6288采用500万像素摄像头,它的快门键是由按下机身底部的轨迹球来实现的,由于它的操作精度很高,反而容易出现按快门时不小心成了变焦操作的情况。

和以往的gPhone相比,它的拍照调节项目有了进步,提供了亮度、白平衡、图像属性等方面的设置,但是和其他几款手机相比还是有些简陋,比如缺少人脸识别、场景模式等便利功能。这款手机在没有插入存储卡时无法进行拍摄,有时会造成一些不便。

样张分析

这款相机的细节还原能力让人出乎意料,很适合表现枝叶、绒毛的层次感。相对来看,其照片在锐利度上给人的印象也很好。色彩表现上,其还原能力非常准确,和人眼看到的真实效果很接近。只是在阴暗环境下,画面噪点控制稍弱。

软件推荐

SnapPhotoPro:它可对相机的曝光度、白平衡、照片特效、夜拍模式、定时拍照、自动对焦、照片大小、连拍模式、防抖共九项参数进行详细的设置。相机打开后,在屏幕上还会显示电子水平仪。

Time-Lapse:它让手机可以实现延时摄影技术,可以抓获比播放速度慢的每帧画面,这样延时摄影可以制作出微妙的摄像效果,比如夜晚里星星的移动可以用慢动作清晰的显示出来。

iLomo:这款相机软件的功能很简单,但对LOMO爱好者来说可称得上宝贝,它能把照片的色调加以调节,得出很有格调的画面效果。

SYMBIAN S60平台NOKIA N97 MINI

NokIa N97/mini相当于N97的廋身版,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紧凑的机身带来了更好的握持感觉,它的快门手感不错,只是稍有些深,在用力按下时可能会引起机身震动,这点是拍摄中要避免的它取消了N97的镜头盖设计,让人稍微有些不爽。

拍摄功能

这款手机依然采用了卡尔蔡司认证的500万像素摄像头,带有双LED补光灯,能够适应各种拍摄环境、它的反应速度很快,对焦、存储过程一气呵成,设定方面,它支持白平衡设置、曝光补偿、色调控制、自拍定时以及微距功能,由于内置有AGPS功能,也允许用户在照片上加注拍摄地点。其界面设计也比较合理,参数调节能够迅速实现。拍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快门按钮键程过深,确认拍摄时往往会造成机身抖动,另外,LED为光灯让它在黑暗环境下拍摄距离也受到限制,这款产品的扩展性很强,而且系统预置的软件也对照片处理有着极大的帮助,

可以进行图像裁切、缩放、修正等,一般编辑无需电脑参与即可实现。

样张分析

它拍摄出的照片画面细腻,比起另两款500万像素的机型有着明显的优势,其色彩给人的感觉柔和而真实,还原效果颇为完美,反差强烈的环境下明暗阴影表现也很出色。

软件推荐

PhotoRite:这是个相机、图像处理、相簿三合一软件,可以支持自动修正、无限相框、瘦身、增肥、哈哈镜、柔焦等。

Nokia Magnifier:它对于视力不好的人来说很实用,把摄像头变成了放大镜,而且内置防抖功能,可以减少阅读时候的不稳定性。

PanoMan:只需要握着手机并原地转一个圈,就会自动的对已拍摄的相片进行360°的拼合。

手机摄影之七大法则

稳定压倒一切

要说拍照,我们永远会把保持稳定放在第一条。户外光线足够时这个问题可能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一进了室内,经常发现手微微一抖,立马得到一张很朦胧、很后现代的艺术作品。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用双手拍摄,并利用周边可用的一切依靠。如果你是坐在餐桌前想给女友来个佳人饕餮照,拍摄时就用手肘支撑在桌上。站姿拍摄时,则可以倚着墙壁、柱子之类的物体,背靠大树不仅好乘凉,而且还能得到好照片。

稍等一会儿

这“稍等”可不只是用在赶公车时的台词,在手机拍摄中按下快门、听到“喀嚓”的提示后,要有点儿耐心,等到回放画面出现后再松那口气。手机和相机相比,快门时滞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黄金分割

构图第一步就是确定照片的横坚比例。对于手机而言,一般都会依着快门位置选择最顺手的横向构图,这种更适合比较空阔的景色,尤其是那种水平线条多于垂直线条的场景。其实换个角度考虑一下也不错,垂直构图往往更有张力和冲击感,让画面更加充实,比较适合拍摄建筑物、人物等。

拍摄取景,自然要从画面中撷取虽美丽、最养限的那一部分。在取景时要注意画面的平衡性,首先照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次分明才能避免画面杂乱。找到这重点所在后,确定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就是传说中的“构图”。这时候可以简单地应用一下“黄金分割”的原理,把画面横竖都均分为3块,拍摄重点位于上下、左右的1/3分割线上即可。这个看似墨守成规的方法很有效果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构图就是测光

由于手机的曝光没法手动设定,这在拍摄反差强烈的场景时往往会造成画面主体过曝或者过暗。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图时注意,让取景画面稍微偏移一些,观察并确认其中主体部分的明暗对比后再按下快门。其实拿卡片相机拍摄时这招也很实用。

尝试一把特效

对于数码相机的拍摄来说,我们一般不建议采用相机中的各种特效。毕竟它是要导出到电脑上看的,把原图PS一下什么都有了。而对手机来说,很多照片往往只在手机屏幕上观看,这时候用点儿特效功能会更加有趣,而且特效还能掩饰画面的缺陷,这在用来给别人炫耀自己的收藏时很管用的。除了老照片、黑白照片等内置特效外,还可以把白平衡改改,让画面显示出独特的效果。

擦亮你的镜头

你有没有发现照片里面经常有炫光存在?或者拍出的人像不明不白的有一块儿曝光不均匀?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你的摄像头脏了。在握持手机时,位于机背上的摄像头经常会得到手指的“爱抚”,上面一点点油污或许在顺光拍摄时不是很明显,但在逆光拍摄时就会造成光线的散射,在画面上形成炫光的“特效”……

有些摄像头没有保护盖,有的则是凸出于机身,这样放置时会很容易划伤,如果你的手机正是这样,那么平时就记看别把它放在危险的地方、包括和钥匙之类的东西混放、平时放在手机座上或者买个保护套,这不仅是美观的问题,而且可以让它能够青春常在。

放大好才是真的好

由于手机屏幕在细腻度上要比电脑更出色,在手机屏幕里看上去很美的照片,到电脑上看或冲印出来不一定立好,最明显的就是那些夜景照片,评价影像产品的拍摄质量,在屏幕中放到原大时一切就明白了。

小结

以上这些是通用的拍摄技巧,无论什么手机拍摄都用得上,而且那些无法扩展软件的非智能机也只能遵循这些方法。虽然这些技巧看似很简单,不过你拍摄时要是都能注意到的话,绝对会让你的作品上升一个台阶。

总结

最好的相机就是我们手中的手机,这个论断如果单从拍摄手感、画面的素质来看多少有些偏颇。但正如我们在开篇中所说,随时随地都能用得上的手机,在拍摄的自由度和方便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看看现在网上的各种最新新闻,手机照片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各种突发事件中众人举着拍摄的,手机远远多过相机。正是它的方便止普通人成为了最有时间优势的记者。

对手机来说,拍摄能力自然是越强越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手机的管理、分莩功能远远超过了数码相机。它让拍出的照片得以方便地跨越空间障碍,直接传递给各方好友。即使单从拍摄能力上看,这次评测中的各款都是智能手机,比起以往的产品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次实拍体验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如今的手机,尤其是高端智能手机的拍摄能力已经达到了足以让人满意的水准。正常光线下拍摄出的照片,基本和相同像素等级的数码相机接近,反应速度和操作感觉的差距也缩小了。虽然限于感光器件和通光量,其夜景很难达到相机的水平,但是基本能够胜任一般生活中的需要。

在文章中,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好玩的软件,大家在Googlc上一搜就能找到众多下载链接。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价值就在于软件的无限扩充,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制手机的功能。这也是数码相机绝对无法比拟的能力。更方便的是,如今这三个平台都提供了自家的软件应用商城,选择、下载软件时更加方便。这也是把手机推上“最好的相机”宝座的动力之一。

上一篇:办理赴港澳商务单位登记备案指南下一篇:必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