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作业

2024-05-03

现代管理学作业(共8篇)

篇1:现代管理学作业

任何管理者想在千变万化的负责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其中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及概念技能。

本案中把引进的MBA们下放到手术室3个月,很显然是让他们了解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业务性知识,如果对业务和技术性知识一窍不通,就很难领导和指挥医院的经营活动,这就是让他们具备基础的技术技能。调回科室后为他们辟出MBA办公室,以课题组的形式,研究医院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运用了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的是在组织目标取得的过程中与人共事的能力,MBA们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有效工作,并能建立起合作的努力。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因此这些技能对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概念能力,因此虽然引进的MBA们缺乏医科背景,但是现代组织的高节奏使得管理者需要快速敏捷地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分清各种因素的互相联系,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并根据形势和问题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等管理原理性知识,而MBA们具备这一技能。

管理者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不是对企业管理者的特殊要求,但是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者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这企业管理者其他素质的发展和提升,主要的基本素质包括:远见卓识、健全的心理和真沉真诚待人。

本案中同仁医院管理层率先引入职业经理人就是具备了远见卓识的基本素质,同时他们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病人的需求为标准、简化就医流程等等的一系列措施无不体现他们他们具备健全的心理和真诚待人的基本素质。

优秀的品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和基础,管理者一定要有诚实的品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我相信同仁医院的的管理层引入MBA的这一举措,一定能使这一闻名中外的百年老“店”走的更远,迎来它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2:现代管理学作业

作业要求:

1.课程需完成三次作业,第一次作业中的两道题任选一道,第二、三次作业需全部完成。作业不需要抄题,三次作业形成一个word文档文件提交。

2.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形式提交,邮件地址:rdbj2005@126.com

3.提交作业时间:按课堂布置的时间要求。提交后以两天内得到教师回复邮件确认为准。

4.邮件主题、附件名称、作业正文均应注明学号、姓名。如:0551001王明

5.作业若出现各种形式的直接抄袭,成绩按0分计。

6.作业迟交,按延误时间,成绩逐渐降等。

第一次作业:(以下两道题任选一道,要求文字不低于1200字)

1.组织结构分析:请画出你所在单位的组织结构图,试分析你所在单位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结构的改进设想。

2.案例分析:教材第124—125页第五章案例: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选择题(阅读案例,回答案例后的选择题)

建新公司的组织改革

建新公司原是军工企业,在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为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军品的基础上,又转向民品的开发与生产,并获得了成功。现该公司共有军用通讯设备、电话机、电视显示屏、音响设备、DVD机等五大产品系列,企业资产总值10亿元,职工7600人。该公司30多年中一直采用较为传统的组织机构形式,共设有26个职能科室,各职能部门各自负责一部分管理业务。五个付总经理分别负责行政、生产、供应、销售、技术等部门,总经理直接负责公司办、财务和人事等部门。公司自上而下形成了八个管理层次。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该公司领导人越来越感到这种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组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问题有:由于产品种类多,技术差异大,而每个管理职能部门都要涉及对所有产品的管理,因此管理人员觉得工作头绪过多,难以应付;各种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在各部门和单位之间交叉进行,相互扯皮现象严重,协调难度大;公司的高层领导整天陷入繁忙的日常事务,无暇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

2002年,王志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王志上任伊始,对公司的状况极为不满,认为公司染上了不少大公司都有的“恐龙症”,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等级森严、层次繁多、程序复杂、官僚主义严重、反应迟钝等,因此改革是当务之急。

王志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消减重叠机构。将原来的26个职能部门缩减为8个,将公司职工裁减为5000千人。有人称他为“中子弹王志”,意即他像中子弹一样把人干掉,同时使建筑物保持完好无损。不过,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因为王志连建筑物本身也要加以摧毁和改造。他在裁减冗员的同时,大力压缩管理层次,强制性要求在全公司任何地方从一线员工到他本人之间不得超过 4个层次。这样,原来高耸的金字塔型结构一下子变成了低平而坚实的扁平结构。

在改革中,公司将电视显示屏业务剥离出来,通过与电视机生产为主业的光明公司谈判,双方共同出资组建了建光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建新公司拥有51%的股权,该公司的主业是研发、生产新一代的电视显示屏。在改革中,公司围绕原五个产品系列中的四个,即军用通讯设备、电话机、音响设备、DVD机等,成立了四个事业部。公司对事业部高度授权,使其

在公司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自主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活动。但公司在某些方面又高度集权化,如资金实行统一控制和使用,每个事业部都可以按照预算计划使用资金,但所有的销售收入都必须归入到公司的统一账户上,既不能有“利润保存”,也不参与公司进行“利润分成”。各事业部发展需要的投资,均统一由公司计划安排。公司的这种资金上的高度集中体制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减少应纳税额;二是可以集中大量资金有利于发展那些有较大市场效益但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

有人问王志,在企业管理中是独裁领导好还是民主领导好?他说最好是二者的结合,即决策前应该广泛征求意见,但决策时必须一个人说了算。

请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前建新公司总经理的管理幅度是【】

A.8人B.7人C.6人D.5人

2.建新公司改革前的组织结构为【】

A.直线职能制B.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3.建新公司改革前的管理部门是按什么划分的【】

A.职能B.产品C.工艺流程D.顾客

4.建新公司改革后形成了【】

A.事业部型企业B.矩阵型企业C.集团控股型企业D.网络型企业

5.建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军用通讯设备、电话机、电视显示屏、音响设备、DVD机等五大产品系列,其表现为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多样化战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以下不属于多样化战略的优点的是【】

A.有利于企业拓展经营领域B.有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

C.有利于资源的集中整合D.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用户

6.王志上任后所作的改革主要体现为【】

A.大规模的裁减人员B.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

C.公司的流程再造D.大规模的裁减人员和组织结构调整

7.从建新公司的组织结构看,王志上任后【】

A.管理层次增加了B.权力高度集中了C.管理幅度扩大了D.以上都对

8.新成立的建光有限责任公司【】

A.相当于建新公司的一个分公司B.具备自然人资格

C.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D.上述说法都不对

9.光明公司参与对建光公司的出资。从光明公司的发展战略看,其表现为【】

A.横向一体化战略 B.前向一体化战略 C.后向一体化战略 D.纵向多样化战略

10.建新公司与新成立的建光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关系属于【】

A.母子公司关系B.直线制的隶属关系

C.规范的事业部制管理D.行政隶属关系

11.王志对决策工作的认识,体现了其领导行为属于【】

A.协商式B.参与式C.专权的命令式D.温和的命令式

12.王志连“建筑物本身也要加以摧毁和改造”的做法,从其体现的管理思想看,体现了下述哪种管理思想【】

A.权变理论B.决策理论C.学习型组织理论D.流程再造理论

第三次作业:完成以下定量分析题

1.某公司生产的某种机床,销售价格为 12万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 8万元,预计明年总的固定成本为 1000 万元。那么,问:(1)该企业不亏本的产量是多少?(2)

该公司若要实现利润 1000 万元,从生产过程这一环节看,至少需要生产多少台机床?。(3)若企业生产能力为500台,在产销平衡时,则企业生产这一产品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1.设不亏本的产量为X,算的是一个盈亏临界点!

公式:X*(12-8)-1000=0

X=250台

2.设利润为200万的产量为X!

公式:X*(12-8)-1000= 1000

X=500台

3.产销平衡,生产500台!

利润=500*(12-8)-1000=1000万元

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万元,单位产品价格为5000元,单位产品变动费用为3000元,2001年销量为900台,实现利润为160万元。

现提出2002年预测方案,单位产品价格降低20%,则销量可增加30%;进行设备改造可使单位产品变动费用降低1000元,而企业的固定费用会增加4万元,问此方案是否可行。(要求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项目可行。2002年单位产品价格为4000单位变动成本为2000

单位边际贡献=4000-2000=2000

2001年的单位边际贡献=5000-3000=2000=2002年的边际贡献所以单位产品价格下降和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互相抵消 没有影响可以不考虑这两个因素。

现在只考虑增加的销量带来的收益是否能够弥补固定成本的增加,销量增加带来的收益=边际贡献*增加的产量=2000*900*30%=540000而固定成本只增加了40000所以纯收益=540000-40000=500000

3.企业某产品的计划生产能力为6000台,固定成本为2200万元,现国内用户的订货已有4200台。每台售价为3.5万元,经核算只能保本。现有一外商要订货1800台,要求价格为每台2.5万元。问:外商的订货是否可以接受,若接受,企业全年的损益值为多少?

(1)求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522003(万元)4400

外商的订货价格为每台3.2万元,大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根据临界收益的原理可以接受。

(2)接受外商订货后全年的损益值为:

44003.516003.2220060003320万元

答:外商的订货可以接受,此时企业可获利润320万元。

4.现有三个投资建厂方案,各自的使用期均为10年。方案一:投资1000万元;方案二:投资800万元;方一案三:投资500万元,产品投入市场,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在不同概率下,3个方案损益分别为200万、-50万;100万元、40万元;50万元、20万元;你认为应采用哪个方案。

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

方案一:200*0.7*10+(-50)*0.3*10-1000=250(万元)方案二:100*0.7*10+40*0.3*10-800=20(万元)

方案三:50*0.7*10+20*0.3*10-500=-90(万元)

篇3:现代管理学作业

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方面是成本和组织指挥协调, 如目标成本分析、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 使用减少成本的方法和使成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企业来讲有一定的意义, 其方法和经验, 可以加强企业的管理,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迅猛的发展, 我国也不断地深入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模式的改革已经不能适应企业长期的发展, 其爆出的许多弊端已经制约了企业技术的进步, 严重时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例如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只是简单的进行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的控制, 在间接的成本管理上缺少必要的合理管理手段, 侧重点不够。主要用于与机器工时或直接人工工时为基础的分配, 根据传统企业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控制、考核与评价。

因此, 传统的方法也有它的缺点, 而且是非常有限的, 它主要用于产品品种少以及间接成本小的状况下, 企业的间接费用的水平几乎是一样的。所以, 传统的制造成本的研究成本方法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生产和技术的高成本方面也是很复杂, 因为其生产量小, 技术相对复杂及产品成本低, 就会导致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企业实现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 在新的集中管理的基础下, 用以识别和进行作业成本计量, 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作业要深入到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跟踪和动态数据反映上, 详尽细致的进行成本分析, 包括原因分析、工作分析, 不仅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还可以有效地执行必要的操作, 实现价值创造, 实现降低成本, 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 成本管理可以划分为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作业成本的计算 (分配) 过程, 即所谓的成本分配观;二是作业的控制过程和操作过程, 针对其的所谓概念, 包括工作分析的原因, 才能做出识别工作和工作评价。

二、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侧重的是企业的生产, 立足的基点是生产, 主要是一种“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产品, 重点是如何减少企业的产品成本, 不涉及到企业的作业管理。但是现实方面的经济管理主要是要求成本管理的目标, 不再是仅仅限制在控制价值方面, 不仅仅是靠牺牲这种低层次的成本来换取。本文在成本管理上主要看重的是对客户的满意程度上, 注重社会福利最大化, 所以企业的作业成本管里的事项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 更要包括企业的售后产品, 还包括作业。因此,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工作”为核心和出发点, 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每个操作和成本资源上, 然后进行实证分析, 保持经济和技术之间的一致性, 才能不断地探索和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 合理优化的配置有限的资源, 最终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传统的管理主要注重的是经营管理, 以及在实际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即制造成本管理仅仅是对直接关系的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 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用于管理和生产的支出仅仅当作间接费用进行管理, 产品的成本仅仅按照经济的用途来设置有关的成本项目, 在此基础上发展好企业的非增值成本。但相对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产品成本主要是全面成本管理, 强调费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不管是否与生产、经营有关, 还是要注重效益以及与产品的关联性。

三、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的现实意义

现代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侧重的重点主要是以作业为核心, 以作业的成本管理为起点, 与企业的商品或劳务以及与企业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来讲, 现代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深层次的变革, 不仅仅是传统的, 而且也是企业发展一种质的飞跃。

(一) 作业成本管理能够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仅仅关注的是商品投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往往忽视了对其的商品设计与开发,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限制了企业的商品市场竞争的能力。它还特别的注重商品设计、研究、开发和最后质量的成本管理, 坚持按照技术和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进行科学地、合理地配置相对有限的企业资源, 在此基础上进行商品的设计和改造, 进行工艺设计和管理, 创造企业的合理价值链, 目的是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商品价值, 从而实现商品在现代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完善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 目的是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 ABCM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我国80年代的企业发展, 市场的竞争愈来愈白热化。为了不断地适应好这种变化, 不断满足企业的变化要求, 企业的商品必须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推销, 例如传统的管理主要采用品种样式多、个性化以及小批量的生产经营模式。但是此模式很难适应好新的形势、不能够完全的稳定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环境。现阶段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作业成本管理, 应极大地调动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同时, 坚持设置成本控制责任中心, 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与合作精神, 从而有效地加强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加强对成本的控制。80年代是竞争的高度激烈的时代, 企业采用的模式不能适应变化不断并且生产也不是很稳定的生产经营方式。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的提高, 主要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的管理合作意识, 对企业成本实行有效的控制。

(三) ABCM能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技术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企业资本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科技的进步有了迅猛的发展, 市场变化灵活多样, 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运用好信息化和自动化, 多样化和复杂化是当前的总趋势。

现代企业作业成本管理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全面发展, 可以推进科学技术的信息化进程, 加快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 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生产出的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及个性化。逐步的向市场多样化和信息自动化方向转变, 生产工艺和制造系统方面呈现出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传统的产品必将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生产经营模式, 导致产品的成本不真实, 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

例如,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对现代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运用, 对间接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 采用新的方法, 才能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弊端, 如单一的分配标准。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成本分摊, 分摊间接成本, 才能确保真实可靠的成本计算结果, 还能够继续完善成本管理环境, 拓展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围。

四、总结

企业没有对传统的成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且未在企业成本控制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现代成本管理中, 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要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 通过对外部价值链进行分析, 了解并提高质量管理和提高顾客的价值, 以此为目标和保障。坚持以人为本, 以使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进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守信.会计核算由传统成本向战略成本转变意义深远[J].蔡会计研究, 2010.

[2]刘有云.试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途径简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0.

篇4:现代管理学作业

关键词:传统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分析

一、传统成本管理和现在成本管理的概述

1、传统成本管理对产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和控制比较重视,但缺乏对间接成本的控制,对间接成本的分配上也不够重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使用的范围较小,对产品品种少,间接费用小并且各产品所发生的间接费用比较平均的企业比较适用。传统成本管理因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关于间接费用分配的成本信息,使技术简单、但生产数量大的产品的成本偏高,而技术相对较复杂、但生产数量较小的产品成本又偏低,导致的成本信息不真实。作业成本管理对作业成本的计量和控制计算产品成本,并将成本的核算延伸到产品的作业层次,时时追踪并反应企业的作业活动,进行相应的成本链分析,从而为企业的产品销售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指导企业精简一些不必要的作业,去执行有效的、必要的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2、传统成本管理是以生产为导向和立足点,主要的对象是产品,如何减少产品成本是其关注的重点,没有涉及到作业,但是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控制这种较低的层次,而是把成本管理的内容扩展到了用户满意甚至是为社会创造福利等方面,所以现在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作业。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的起点,也是它的核心,因此对具体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每一个作业所耗费的资源就成为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通过对作业进行分析,不断完善作业方式,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的效益。

3、传统成本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发生成本比较关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而为生产所发生的管理和组织等费用则以期间费用列示,产品的成本项目是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所设置,这种情况下控制发生的实际成本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就会把实际成本中的非增值成本忽视掉。对于现在作业成本管理而言,完全成本等同于产品成本,不管发生的期间费用与产品生产是否存在直接的关系,只关注所发生费用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1、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着管理范畴过窄、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局限性,过于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而忽视了作业成本的管理,重视产品的制造费用等的控制和管理而忽视了为产品生产发生的管理和组织等期间费用。将节约成本等同于成本管理,认为节约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只要产品成本降低了就能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产品成本降低的幅度是有限的,在某些情况下,过于注重降低产品成本,反而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尽管比较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被一些企业所采用,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所使用的传统成本管理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比较陈旧。

2、当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期间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小时,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合适的,但现在生产力水平在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导致直接人工成本在同一件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由上世纪70年代的40%降到了10%,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更是降到了不足5%。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成本构成更加复杂,间接制造成本所占比重在大幅度提高,如果这时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就会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传统成本管理的重心是控制支出,降低成本,对间接制造费用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成本的目的单纯就是为降低成本。

3、当企业实施的经营策略是通过增加产品所具有的独特品质与竞争对手实行差异化竞争,这时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通过增加产品的成本来实现,不能仅仅考虑如何降低产品的成本。

例如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传统成本管理存在以下的局限性:成本管理内容单一,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没有建立完善的权、责、利有效结合的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重视不够,责任体系需要完善,成本管理意识缺乏。

三、实施现在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1、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传统成本管理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比较重视,对投产前产品研发环节的成本管理缺乏重视,这种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现在作业成本管理却能很好的满足这种需要。现在作业成本管理遵循技术与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最后的质量进行全程的成本管理,改进和完善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现代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自80年代开始愈演愈烈,企业通常采用充分个性化的多产品样式级小批量的经营模式来应对市场竞争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完全不能适应变化不断并且生产也不是很稳定生产经营方式。现在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作业成本为管理对象,对成本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设置的成本控制责任中心,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合作意识,对企业成本实行有效的控制。

3、作业成本管理能够使企业更好的适应经济、技术环境的发展要求,我国的科学技术的信息化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而呈现了飞速发展,多样化及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需求,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逐步向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变,生产工艺和制造系统变的日益复杂和多样,这时如果仍然对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根据所占比重已经很小的直接人工成本来分配的话,必将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生产经营模式,导致产品的成本不真实,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

例如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方式就可以根据因果关系来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改变传统成本管理方式所实行的按照单一的分配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保证成本计算结果的真实、可靠,此外还能够不断改进成本管理的环境并拓展了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围。

四、结论

传统的成本管理对企业的上下游关系不够重视,而现在成本管理对供应商和销售商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零库存、零缺陷这样创新理念由此提出,企业通过对外部价值链进行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所处的发展周期阶段以及能够分享到整个价值链上的利润情况,并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情况了解寻求产品成本的降低。现在作业成本管理是把战略成本管理作为理念指导,把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系统和全面的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是一个成本管理的系统工程,以提高质量管理和提高顾客的价值为目标和保障。强调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把企业的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和成本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鞍山振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守信,会计核算由传统成本向战略成本转变意义深远[J],蔡会计研究,2010.

[2]王树、赵立军,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5).

篇5:现代管理原理作业

1.答:善用人才的标准有五条: 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用人艺术之核心。二是量才使用,才尽其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对岗位也有 不同的适应性。量才用人,需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素质才知,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 小用,浪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可见,“用人如器”。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认为是人才,就要明责授权,大胆使用,却不可既用又疑,授职无权。现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包办一切,一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四是组合人才,聚放效应。人才不仅有一个量才使用的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发挥其集聚效应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单个讲,都是人才,但如果把两个能力、经历、资历、性格、年龄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如一个当记,一个当经理),很容易 “碰撞”“不团结”;但如果一柔一刚,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地加以组合,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因此,一个领导者使用人才,不仅要重视个体的素质,还要高度重视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使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弥补,相得益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五是庸才愚才及时淘汰。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在用人过程中,再高明的领导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一旦发现庸才愚才虚占其位,就要坚决而得法地将其撤换。然而,如果在你的任期内,频繁地更换下属,问题可能就是你的了。发现庸才愚才不及时撤换,或频繁地更换下属,既影响工作与事业,又会给领导人带来负面影响,还容易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

2.答:人才是麦当劳最重要的资产,人是麦当劳最重要的资源,麦当劳致力于成为员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麦当劳视员工为麦当 劳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麦当劳的资产。不仅提供培训及升迁的机会,还设有完善、良好的员工福利。麦当劳的人才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为系统的最佳利益而行事、开放的沟通、积极聆听、接受个人责任、教练他人也向他人学习。在招聘方面,麦当劳实行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多渠道吸收人才;注重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公平——麦当劳所有的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性别、年龄、肤色、民族、信 仰等歧视;按录用程序及条件进行面试考核过程;有计划的面试安排,麦当劳的面试是根据 开店及整体发展情况,按、季度和每月的计划进行。麦当劳对新人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三个词汇来形容:要做、想做和能做。要做是指提供让每一位顾客感到满意的服务,充满热情;想做的含义是人可以被启发,但必须喜欢做和想做才有动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时能很好地利用公司的有利资源;能做指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在顾客没有提出帮助要求之前,就要给予帮助。而且,新员工要把这份工作当成职业生涯来看待,用轻松的心情面对,要学会找出工作中的快乐。麦当劳对员工的要求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为别人提供服务。并从中体会服务中的乐趣。麦当劳认为对工作的热情、对麦当劳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应聘者 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素质。麦当劳对人才的考察主要是三大能力项,即:核心能力――任何职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领导能力――领导团队、管理团队的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在考核激励方面,麦当劳采用绩效发展系统,它是为促进麦当劳雇员的绩效表现和个人发展而设计的。利用绩效发展系统,麦当劳可以准确的鉴定出人才,并针对人才制定特别的发展计划,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他们成长的同时也能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人才的培养方面,麦当劳为员工的发展进行投资,在员工的每个成长阶段都给予相应的培 训和发展机会。麦当劳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麦当劳内部专业课程培训(初级、中级、高级);部门间的交叉培训;外部的专业培训及营运方面的系统培训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训练不断开发人的潜能,指引员工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发展。

篇6:现代饭店管理作业

班级:旅管一班

姓名:卢彧平

学号:2011059528

题目:国内外饭店管理集团的比较

一、中外管理模式对比

中国的管理集团公司目前,仍以“带资管理”模式为主(注:资产集团的特色),“委托管理”(注:经营集团的特色)为辅,“顾问管理”为次,“联销经营”为末;

外国的管理公司则以“联销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注:美国的PEGASUS SOLUTIOS 目前拥有8700家酒店和180万间客房),“特许经营”为辅(如:美国的CENDANT集团目前拥有的6400余家酒店中有别于6300余家是通过“特许经营”方式管理的),“委托管理”为次,“投资管理”为末(注:全球性酒店供过于求及投资回报减缓使然)。

二、外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与中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的策略

1、外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

现代饭店集团这一泊来之物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美国家,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之中,外国的饭店集团在市场需求的驱动和经济利益的牵引双重作用下,逐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

元,从国内到国际的成长发展过程。今天,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观察并客观分析其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时,我们会发现:外国饭店集团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或教训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并对我们发展中国的饭店管理集团颇具指导意义。

1.区域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之间)

2.洲际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间)

3.全球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间)

未来发展趋势: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国际饭店集团必将会在世界饭店市场被基本瓜分完毕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出现新一轮的“二次集团化”过程;新一轮的“二次集团化”将主要表现在饭店集团之间的兼并收购与优胜劣汰和饭店集团与其他相关企业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超级饭店集团将具有国界淡漠化,行业互补化,规模全球化,品牌交叉化,经营多元化,商务网络化等特征。这种饭店集团不断向大而全方向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如:BASS 将从八月份更名为SIX CONTINENTS)。

2、中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

中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管理进程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在此之前,无论是古代的官方驿站或民间客栈,还是现代的中式宾馆或西式饭店,没有一家中国的饭店是正规集团化管理的。在二十多年前,“饭店集团”这一概念,无论是对中国大陆的普通百姓还是对旅游饭店的业内人士都是十分陌生的。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战略方针之后,中国的旅游饭店业才开始步入了集团化管理的轨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期间,中国的饭店集团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扶持,引导和鼓励下成功地跨越了开放引进阶段和吸收模仿阶段,并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步入了推陈出新阶段。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来重新回顾中国饭店业所经历的集团化管理进程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温故知新,继往开来”的涵义。

1.开放引进阶段(1978年-1987年)

2.吸收模仿阶段(1988年-1997年)

3.推陈出新阶段(1998年-至今)

未来发展趋势: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饭店集团必将逐渐从政府主动型发展模式过渡到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并将根据“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即:发挥规模与范围经济的双重优),按照饭店管理市场的自然运营规律来完成“二次集团化”进程,最终做到在全球范围内同外国的饭店管理集团展开全方位的公平竟争。在此过程中,中国饭店集团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国际化(即:饭店管理市场向国际化发展),网络化(即:饭店经营手段向电子网络化发展)和个性化(即:饭店模式向个性化发展)的三个过程。可以预见: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中国超级饭店集团必将会给中国旅游饭店业带来第二个春天。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旅游饭店业曾借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成功地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并坦然迎接了来自三资饭店和外国饭店集团的挑战,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如今,在世纪之交的千禧新年里,中国的旅游饭店业应借助中国即将“入世”的东风,抓住中国申奥成功的机遇,迎接世界一体及知识经济的新挑战,并为中国旅游业最终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出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衷心地希望诸位与会代表能够充分地利用此届中外酒店论坛所搭建的供需见面平台,努力寻觅各自的理想合作伙伴,并力争在论坛闭幕之前,能够签署几份合作意向书。

三、中外酒店经营环境的比较

在国际上,国际饭店管理集团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最多,其次为委托管理以及早期形成的少数带资管理。但是它们在我国采用委托管理方式多于特许经营方式,目前还有带资管理增多的发展趋势。这种差别有历史环境和市场机遇的原因,如下所示:

特许经营为主,较少的特许经营,中国酒店业初期缺少特许经营作为授权人的加盟条件,缺少特许经营的管理人才和技术经验

委托管理为辅,委托管理为主,中国酒店业发展空间大,利润回报比特许经营高,经营风险比带资管理低

很少量的带资管理,带资管理渐增,认为中国酒店业投资回报高于世界平均水品,能获取更高的利润

四、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酒店运营的体制特点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酒店管理的体制特点为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本运作与经营运作分离,以及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1、所有权与经营权。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坚持酒店经理受聘于管理集团,以业主与管理集团签订的管理合同中的规定为业主工作,同时代表管理集团的合法权益,如果酒店经理受聘于业主,则容易放弃经营者该坚持的原则而倾向于业主利益。

2、资本运作与经营运作相分离。更有利于明确经营者责任和经营效益,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酒店经理只负责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不为企业的资本运作负责,在酒店管理合同中跨国集团不承诺有关资本运作或还本付息的责任。一般在管理合同中只规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经营毛利润这一阶段之前应负的经营管理责任。至于酒店业主对因投资酒店所负的债务是否有偿还能力,与经营无关,这样较容易判断经营者的成果。如果业主想争取更好的经营效益,只能从审批营销计划和预算中想办法。国内酒店总经理既是资产所有者代表又是经营者,两者职能没有明确分工。

3、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总经理拥有的权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酒店的指挥系统上实行一个船长制度,也是酒店的突出形象代表人,遇到问题的最终决策人。副总经理和驻店经理都是总经理的助手。其次,管理体系上实行一条线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向上只有一个领导。再次,总经理对直接下属和他的助手有充分的任免权,保证令行禁止的有效系统指挥。总经理只向管理集团和代表集团向业主公司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也依据依据管理合同和雇用合同掌握总经理的命运。

篇7:现代管理学第一次作业

1.P39,案例1-9百年老院的现代管理启蒙,回答问题第3题

------结合案例,谈谈对医院管理者技能和基本素质的理解

读了百北京同仁医院引进MBA的现代管理制度的案例结合了我们刚刚学的现代管理知识个人对于目前医院的管理有这样的理解——

首先现代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管理的内容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我们的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而且需要通过收集数据和经验对未来的未知的东西进行预估和探索。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情制宜,是动态的、不断适应新形式的。

我查了一些资料,看到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包括那些知名的所谓的大医院,名医院都具有同仁医院相同的“病症”——所谓的行政编制大、员工超编严重、医务人员的学术技术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并且这些医院都还仍然还处于低层次的管理状态,绝大多数医院并没有营销意识,而且根本没有或者说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常识。而且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的理念仍然停留在“医院只需要完成救命治病的本质,没有盈利是正常的”这种想法听起来和救死扶伤一样的高尚,然而在当前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

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下同仁医院通过引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对医院进行企业化管理包含了经营战略、服务营销、服务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等等。无疑给医疗界注入了一股清风,我们知道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的过程。它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有自己的一整套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管理的职能具体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同仁医院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引进了这样一批管理者或职业经理人,当然有效的管理者不仅仅是理论掌握,还要注意技巧的运用,管理的实践性要求职业经理人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去展现自己的能力。

篇8:现代管理学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始终, 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在于它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 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作业”, 改进“增加价值作业”以及提供有用信息, 从而促使有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业成本法使产品成本分配有技术依据, 能将直接归属于有关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 而按照人为的标准间接分配与有关产品的成本比重缩减到最低限度, 使得产品成本尽可能与产品实际成本接近, 提高了成本计算的相对正确性。

作业成本法程序与传统成本法计算程序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库是作业而不是产品成本中心;二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的基础是成本动因, 这一点在传统成本制度下是没有的, 或者说还没有定义过作业和成本动因。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过程具体划分为以下3步:

(一) 确认主要作业, 划分作业中心

一个作业中心即生产程序的一个部分, 作为作业成本计算, 首先要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业加以确认, 作为作业中心, 以便按作业中心汇集费用, 披露成本信息, 便于管理当局控制作业, 评估业绩。

(二) 将归集起来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

成本库是指以某一成本动因解释其成本变动的成本。成本库按作业中心设置, 每个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其作业中心的作业所引发的成本。为简化计算, 可将同质作业的成本库合并为同质成本库。同质成本库是指可以用一项共同的成本动因解释其成本变动的成本。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可以合并分配以减少计算工作。这一步骤的计算反映了作业成本计算的一项基本原则, 即作业量决定资源的耗费量, 资源的耗费量与作业直接相关, 成本应按作业进行汇集。

(三) 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出 (产品、劳务或顾客)

成本计算最终要计算出产品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由作业成本构成, 汇集的作业成本按各产品消耗的作业量的比例分配, 计算出各产品的作业成本, 确定各产品成本。产品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

二、作业成本法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传统成本法下, 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成本往往高于其实际发生成本;产量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往往低于其实际发生成本。而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毛利信息。作业成本法可改进原有成本会计的许多不足:

(一) 改进企业战略决策

由于作业成本法对间接成本不是均衡地在产品间进行分配, 因而有助于改进产品定价决策, 并为是否停产老产品、引进新产品和指导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 此外, 还有助于对竞争对手“价格”———“产量决策”作出适当的反映。

(二) 改进定价决策

管理当局通过作业成本法对那些产品规格特殊且无明显市价规则、价格弹性也低的产品, 可以提高其价格水平;对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应顺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降低售价, 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 改进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在费用控制上的应用体现在, 从以人工为基础的弹性预算转向以作业为基础的弹性预算, 从以差异分析为基础的变动预算转向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变动预算。

(四) 可以改善业绩评价

首先, 作业成本法的使用产生大量有助于业绩和考核的数据和信息, 如作业成本可用于评价个人或单位的现任履行情况。其次, 有助于完善现任会计, 因为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和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准更易于区分责任。最后, 通过使用合适的成本动因, 使得成本指标更为可靠。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一) 现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原因有:一是管理会计是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基础, 而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 各种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持续性。二是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还较低, 适应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制造环境还不具备或不充分。三是我国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也难以应付这种全新成本计算系统的挑战。因此,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只能采取有选择地试点, 逐步推开, 进而达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二) 未来思路

虽然目前我国的应用条件还有些欠缺, 但也不能对作业成本法继续停留在起步阶段上, 而应创造条件在应用上下功夫, 应把着眼点放在实务操作上。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条件及企业科学管理的现状, 在推行作业成本会计时, 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1.建立企业科学管理制度, 这是应用作业成本会计的基础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实行作业成本会计的基础和保证。因为只有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才能有效地划分费用产生的环节和区域, 准确地分析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只有企业管理实现了科学化, 才能对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才能对成本信息的准确率要求得更高, 才能使作业成本会计的实施具有客观保证。

2.建立不同行业的应用模式, 以便于推广和应用

示范模式的介绍和推广, 更有利于管理能力较差的我国财会人员按图索骥掌握作业成本会计的精髓。应用模式应按行业建立, 例如, 产品生产企业、软件开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商品批发零售企业等。同时应按成本动因类别、作业流程程序、作业环节资源消耗标准、作业对象确定模式、作业费用归集分配方法等, 确定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缩短人们认识、理解的时间, 又可以加快应用操作的步伐。

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还应得到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上一篇:巾帼示范岗事迹材料下一篇:分管后勤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