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2024-05-07

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精选6篇)

篇1: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环境保护局局长旦智才让

(2011年4月1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工作。

一、2011年的主要工作

(一)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上支持藏区环保工作发展的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约束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健全落实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综合决策,环保优先经济发展、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全力推动全县环保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快启动“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在总结“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规划。抓紧修改完善“十二五”环保规划,加快规划实施步伐。规划内容主要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土壤、放射性

等污染防治工作。

(三)突出抓好污染减排开局工作。全面完成 2010年全县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科学确定“十二五”减排基数。充分考虑“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需求,在确保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分解污染减排目标和重点任务。及时贯彻落实州上下达的2011年全州污染减排计划,以 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关停落后产能的要求。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 的督查力度,督促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尽快建成投运,千方百计确保硬指标的全面究成。

(四)充分发挥环境管理的综合作用。以经济发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加快推进水电开发、公路建设、矿产开发、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和各建设性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加强对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的统筹。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质量和效率。强化环境监管。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重点区域、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督查力度,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处未批先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不合格的企业擅自生产的违法行为。

(五)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开展核与辐射安全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核技术应用单位和电磁辐射类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强化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转入、转出的审批和备案制度,加强对核物质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安全监管,督促放射源的安全收贮,确保辐射安全许可证发放率100%。

(六)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牧村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我县农牧村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开展2011年中央农 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推进农 牧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指导、推进农牧村生态示范乡镇、村创建工作。将农牧村环境管理立工作延伸到基层,从源头抓好、管好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

1、完成碌曲县农牧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前期申报工作。

2、2010年全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已全面启动。

3、对全县境内的沙石料场开展了环保专项检查和摸底调查。

篇2: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栗木镇中心校 李典东

2010年我镇教育教学工作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教育教学管理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抓手,切实加强校本教研,狠抓学校教研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现简单汇报如下:

一、变观念,变意识

成在观念,败在观念。这是多年前从灌阳方向进入栗木街大门处,在我心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确实,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家庭要变化,观念不能守旧,要随着时代的不同不断转变,教育教学工作也一样,在科举考试时代的观念不同,在应试教育阶段的教育观念不同,在素质教育、课改春风吹了多年的现在,如果仍然用过去的教育观念来指导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现在人才的发展需要,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我镇注重利用各种培训会、各种活动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教师教研教改意识。

一是抓好青年教师的观念转变。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毕业分配的绝大部分年轻教师,上进心普遍不强,有待吃老本、自以为是的思想,工作得过且过,不奉献讲条件,把工作不当回事,只求完成任务,不求质量的好坏,只求顺利过了一个学期,不看期末考试倒数第一……针对这种情况,我镇确立让年轻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两年成长起来,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开好座谈会,给他们讲我镇教育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给他们树信心、定目标、定任务,在工作中,树立学校教师典型,多讲优秀教师的教学故事,特别是在教学中,注重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因为这部分教师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是时代造就的,可塑性较强。如我镇2009年刚参加工作的江梓伟老师,她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刚走上讲台,可以说上课是一塌糊涂,摸不着头脑,没有头绪,在听完第一节课后,学校领导也头疼了,但是,我还是鼓励学校领导,给学校领导下任务,要在短期内让该教师懂得基本的上课程序和上课技巧,一节课不要求进步多少,哪怕是进步一点点也行,比如说,原来板书乱七八糟的,你教会她基本的板书就可以了,原来写字潦草的,她写字规范就行了……经过近半学期的培养,江老师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期末考试也排名前面。

二是让年长的教师继续发挥余热,跟上时代教改的潮流。我们经常下乡,到学校与年长教师谈心,在各种会议上表扬年纪虽老、但教学仍没落下的老师,如我镇的卿凤珍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不仅自己工作卖力,还经常督促其他教师努力工作,2007年秋季学期该教师所在学校一位刚毕业的教师包班一年级,一学期下来,语数成绩均不理想,第二学期一开学,卿老师主动提出将一年级数学加给自己,经过半学期努力,成绩有了很大提升,期末考试从倒数第一前进到顺数第三。

三是激发中年教师的教研教改工作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到中年是一个跨越期,安于现状的现象较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较为严重。我们利用各种平台让中年教师充分展示自我,体会自身价值,感受教研快乐。如让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做经验接受,上示范课、指导年轻教师上示范课等方式激发中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如我镇的周彩荣老师多次指导教师比赛获得好成绩等。

这样,我们在全镇老、中、青教师中让其发挥各自年龄段的特长,抓住每个年龄段教师的心理特征,充分激发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工作激情,全镇教改教研氛围浓厚,每位教师每学期均有论文获得区市县各级奖励,各种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

二、早安排、早打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深知“打江山 容易、守江山难”的滋味,在我镇学生数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我镇充分利用我镇资源优势,早安排、早打算,扎实抓好各个时间段的教研工作。

1、开好教研组长会议,拟好教研工作计划

一般,我们在开学两周内就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总结一学期教研工作的得与失,商讨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做好教研工作,拟定好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为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比如我们原计划在去年上学期举行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由于毕业班工作紧张,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的检查耽误了,在秋季学期开学初,我们就把这一工作在秋季学期做了补充,效果很好。

2、按照工作安排及时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三、重过程、重实效

首先中心校明确自身职能——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所以,我们在教研工作中,更是身体力行,要求中心校教研员一周至少有两天在学校听评课,指导学校教学工作,主要突出一个“勤”字。

二是认真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及各类比赛活动。

1、每学期开学初、结束前的教学常规管理检查

2、平时的教学情况调研:着重进行随堂听课,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3、开展中心小学的教学开放周活动

4、开展每学期的教学视导活动(包括送教下乡)

5、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针对年轻教师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我们去年举行了近三年新毕业分配教师基本功大赛,项目有:三笔字,简笔画,小演讲,才艺展示等。通过这次比赛,大大激发年轻教师学好基本功的信心和兴趣,他们的基本功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是积极开展“回头看”工作。

在我们进行完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回头看”的形势继续对该教师或者该校进行一次检查,督促他们把存在的问题改进过来。经过两年的努力,全镇教学管理逐渐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教师也有了明确的责任目标,懂得做什么,懂得怎样做了。

四是注重开展总结与表彰。

在中心校的其他工作中,我们坚持每做一件事就总结表彰一件事的原则,我们深深知道,领导的重视和赏识比什么都重要,不讲金钱的多少,在乎肯定和表彰。现我镇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及期末考试的情况,每年评出5个教学管理先进单位,7个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且每学期对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激发了学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对各学校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后,我中心校及时召开反馈会,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在会上树典型立榜样,促进了我镇教学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不足与努力方向:

1、教研工作还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需更深层次的挖掘。比如对课题的开发没有起到很实质性的作用,大部分教师还是认为是一种负担,思想意识不够。今后,我们将着力抓好教育科研方面的教师培训,以点带面,力争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升。

诚然,以上我提到的工作各个乡镇都在努力地做,很多乡镇比我们做得好,我们也深深认识到与兄弟乡镇之间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与兄弟乡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相互交流经验,力争迎头赶上。

篇3: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未来的内容保护技术, 对于未涉及用户消费环节的, 特别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 将可能会比较简单。而对于涉及用户消费环节的, 必然会有第三方信任机构的介入, 可以由一家信任机构完成内容、网络、终端等统一认证和授权, 也可以由多家信任机构共同完成, 使用的内容保护技术可能越来越复杂和完善, 但用户体验一定是越来越丰富。合法用户的授权行为将会趋于几乎无延时, 即完全感觉不到内容保护技术的存在;而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行为, 或者是非法用户的侵入行为, 都将寸步难行。

4 小结

三网融合, 不是数字媒体内容产业的终点, 而是一个起点。未来, 业务的融合将更多, 渠道和终端也可能更丰富。对于数字媒体内容保护技术, 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 只有更合适的。技术不能片面地追求完美, 也不可能包罗万象, 不同环节应该选用适合自己的技术, 并且更多地考虑市场应用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南山, 陈卫, 卢宝丰.数字节目广播系

统中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国,

[2]王磊.数字电视版权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J].电视技术, 2010, 34 (6) :7-10.

[3]吴南山.真的放弃DRM这块奶酪了吗?

[J].电视工程, 2008 (1) :42-43.

作者简介:

吴南山 (1980-) , 硕士, 工程师, 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主要从事电视台的技术咨询与规划工作, 长期致力于多媒体领域的数字权利管理研究。

DTV

DRM产品还未被充分重视起来。北京数码视讯基于其优异的CAS系统, 推出最适合中国的DRM, 包括域共享、超级分发、版权备份与恢复、授权转让等, 支持按次、按时间等多种授权方式, 能够满足数字媒体的可管可控需求。

4 总结

三网融合正式起步, 广电应抓住此次机遇, 借助于DRM利器, 缜密思考, 迅速行动。DRM厂商应该充分调研, 迅速完善产品, 并不遗余力地培养DRM用户群。广电应该同DRM厂商进行通力合作, 明确目标, 积极制定并实施DRM推广策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DRM可以帮助广电运营商一并解决高清内容来源、媒体资源管理以及商业等问题, 而内容商将再无盗版的后顾之忧, 从而铺平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成功之路。

(上接第11页)

(上接第7页)

在在近近日召开的全国版权重点工作专题会议上, 国家版权局对2011年版权重点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

“十一五”期间, 中国版权工作在六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版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版权执法监管力度空前加大;版权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版权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公众版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版权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明显改善。

会议指出,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版权保护工作, 对为“十二五”版权工作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今年版权工作的显著特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版权保护工作的要求十分明确, 规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把版权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作为首要任务, 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作为当前版权行政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明确版权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刚性工作任务, 把自身能力建设和版权宣传普及作为常态性基础性工作, 不断夯实版权保护工作基础, 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高效、保质完成。

2011年版权工作将突出五大发展主题:加强版权公共服务建设, 创新版权公共服务形式, 增强版权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版权贸易基础性建设, 积极探索构建综合性的版权要素市场;加强版权相关产业基地建设, 培育一批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 (基地) ;充分发挥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涉外版权认证机构和版权中介机构的作用, 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进一步规范其市场行为;认真做好全国版权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调研工作。

篇4: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摘要市场营销环境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赛事门票进行营销,首先要对赛事门票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本文分别对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营销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找出营销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关键词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一系列条件和因素。根据企业营销活动受制于营销环境的紧密程度划分,市场营销环境分为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

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根据2010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进行的中网观众结构情况抽样统计结果显示80%的现场观众来自北京,19%的现场观众来自国内其他地区(包括港澳台),1%的现场观众来自国外。北京常住人口成为中网门票销售的主要对象。

人口环境: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统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其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北京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中网的门票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中网比赛正值“十一”黄金周,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去现场观看比赛。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首先表现为人们的收入水平,收入增加,人们在满足生活必要的消费后,对其他需求有了支付能力,引起消费结构的改变。体育消费属于满足大众较高层次需求的消费,有专家指出,只有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体育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中明显活跃起来。2010年,北京市人均家庭总收入为33360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07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9934元,其中,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支出为6393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1%,这些数据为中网的门票营销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科技的发展,中网的门票销售渠道不断丰富,消费者的付款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为消费者现场观看比赛提供了种种便利。而门票也有传统的纸质门票升级为植入了芯片的门票,尽管这样做增加了球票的成本,但却杜绝了假票的出现,有效地遏制了黄牛市场。此外,中网还引入了超高速摄像机和鹰眼系统,2011年,又首次引进了蜘蛛摄像机,使中网在硬件方面紧随大满贯的步伐,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政治环境:2003年,北京市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中网是实现这一宏伟计划的动力之一。200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又发布了《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若干文件来支持北京市发展体育产业。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的发布,对于成长中的中网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社会文化环境:网球运动虽然在1885年前后就传入中国,但发展缓慢,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网球运动不断发展,以2004年奥运会、2006年澳网、温网女子双打冠军、2011法网冠军为标志的女子项目的迅速崛起,点燃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随着我国群众性网球运动的悄然兴起,网球运动在全民范围内迅速普及和提高,现代网球运动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休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男子网球运动员依然在低水平、低级别、低积分、低收入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更多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面临着比赛稀少或是全年无比赛的窘境,我国网球的群众基础还很薄弱。

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体育企业内部环境、商品供应者、竞争对手、公众等。

体育企业内部环境:中网推广公司设置了包括竞赛球员部、宣传部、组委会办公室、安保部、志愿者部、观众服务部、票务部、商务部等对多个部门。中网的门票营销主要由票务部负责,但同时需要其他各部门的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工作的好坏也会影响门票营销,如观众服务部等部门对现场观众的服务质量不高会影响门票的销售。

商品供应者:商品供应者是指为体育经营部门提供所需资源以生产其产品或服务的单位、公司或个人。中网的商品供应者包括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中网门票的商品供应者是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和中网票务总代理水鸟票务。

竞争对手: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网球赛事除中网外主要还有WTA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和ATP上海大师赛,这两项赛事举办地都离北京有一定距离,而且举办时间不同,与中网互相基本不构成竞争。在每年中网举办时间前后,北京几乎没有其他商业赛事,中网缺少竞争对手。而在中网的举办地北京,除中网外,还有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欧洲足球俱乐部夏季北京行商业比赛等,这些比赛时间和中网并不冲突,而且比赛项目完全不同,但如果消费者每年用在体育娱乐上的消费有预算,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中网形成竞争。

公众:公众主要是指对中网有着实际或潜在兴趣或影响的群体,公众既可能对中网有正面影响,也可能有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具有广泛影响的大众媒体、负责中网的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体育团体以及一般市民等。

中网门票的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具体见表1:

篇5:2011年全县环境监察工作要点

壶关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2011年环境监察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股(室)、站、队:

为切实加强全县环境监察工作,进一步提高环境监察能力和水平,促进治污减排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经研究决定,现印发《2011年全县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主题词:环境监察 工作要点 通知 壶关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1年4月1日印发 2011年全县环境监察工作要点

为切实做好2011年环境监察工作,不断夯实“十二五”污染减排基础工作,按照省、市环境监察工作要求,2011年我县环境监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为主线,以强化环境执法和队伍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环境监察新模式,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改善重点区域环境质量,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环境执法保障。

一、认真谋划部署“十二五”环境监察工作

1、详细评估“十一五”环境监察工作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查找问题和不足。根据全省“十二五”环保工作规划,谋划部署我县“十二五”环境监察工作,制定环境监察信息化建设方案,努力提升全县环境执法能力和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加强环境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靠制度运转的良好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程序,规范环境执法行为,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能。

3、加强学习。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同事,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业务、法律法规学习,定期组织案例分析、现场执法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污染源监管、现场调查取证、排污量核定、污染纠纷处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强化行风建设,以“创先争优”和“向田洪光学习”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顾大局、守纪律、讲奉献、爱岗敬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单位”、“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创建活动,激励环境监察人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提升环境监察队伍形象。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使命教育、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监察人员职业操守教育,树立环境监察清风正气。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全国环保系统“六条禁令”和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规定,认真梳理环境执法权的廉政风险点,大力推行环境监察廉政卡制度,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健全环境执法权的运行监控机制,确保廉洁执法。

三、深入开展环境监察执法活动,促进污染物减排目标落实

6、紧紧围绕全县“十二五”期间SO2、COD、氨氮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目标,继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监管,保障“十二五”开局之年污染减排 工作顺利推进。

7、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巩固“十一五”环保专项行动整治成效,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沿河化工企业(园区)专项整治。开展汽车4S店和修理厂专项检查,全面加强危险固体废物环境监管。

8、认真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国控、省控企业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化生态监察工作,认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大峡谷旅游开发区及周边环境、生态环境、农村秸秆焚烧、畜禽养殖业等环保专项执法检查。

9、完善环保执法联动机制,深化联合执法效能,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实施严厉打击,促进重点环境问题解决。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动,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强化环境刑事责任的追究力度,严厉打击环境犯罪。

10、继续强化国控重点污染源和工程减排项目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国控重点污染源日常监督管理系统。建立环境执法基础档案库和动态数据库,推动环境执法信息化、科学化发展进程。

11、继续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总体规划,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

四、开展环境执法后督查,巩固提升环境执法效果

12、开展关停淘汰项目执法后督查,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工作落实,为优势产业腾出环境空间。

13、开展环境执法后督查。一是对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后落实情况的后督查;二是对群众多次重复举报的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专案检查;三是对2008年以来环保专项行动中挂牌督办的企业进行后督查;四是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环境违法案件进行后督查,巩固执法成果,防止污染反弹。

14、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行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和《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加强对环境行政处罚工作的指导和评议,适时对案件进行后督查,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条件、种类、幅度实施行政处罚。

五、认真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核定征收工作,进一步提升排污费管理水平

15、加强对排污费征收制度执行的日常管理,摸清摸准企业排污底数,强化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数据汇审工作。扩大申报面,提高申报质量。积极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在环境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综合参考在线监控、实际监测数据,从严计征排污费,充分发挥排污收费经济杠杆作用。

16、建立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费征收全程信息化管理网络系统平台,提升电子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征收数据的动态管理。建设国家、省重点监控企业排污费公告在线填报平台,实现国控、省控重点监控企业“阳光收费”。

六、加强12369环境举报热线建设和管理,妥善处置群众信访举报

17、加强12369环境举报热线建设,强化12369环境举报热线管理,坚持领导带班制和24小时值班制,重视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的信访值班,促进制度落实,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8、加大对信访举报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重点对领导批示案件、群众反映强烈信访案件、重复信访案件进行督查督办,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首问负责制,明确办理时限、程序、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高案件办结效率,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环境污染举报投诉查办率达100%,满意率达90%以上。

19、组织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扰民的违法行为,确保考生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和考试环境。

七、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20、加强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企业应急预案动态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工作机制,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把企业应急管理作为日常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作为项目试生产、“三同时”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

21、深化尾矿库环境风险排查,督促、指导重点矿山企业加强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严格执行《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规定,做好尾矿库溃坝等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防控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源专项检查工作,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责令立即停产整治;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与研究,逐步建立、完善环境风险源档案库。

22、全力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立即采取响应措施,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23、进一步晚上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与指挥决策能力;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以大型企业、常平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和物资储备新模式,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八、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24、深入贯彻落实省环保厅《关于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意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保障落实措施,推动环境执法实现“三个转变”。在环境执法工作中,一是实现环境执法从事后补救、被动执法向事前预防主动执法转变,做到源头控制、全过程监管。二是实现环境执法从工业污染监管向全方位执法转变。实现对工业污染源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全过程的执法监管。三是实现环境执法从粗放式执法管理向精细化执法管理转变。

25、在2010年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2011年底前要通过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三级标准。

26、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监察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环境监察培训五年规划和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培训格局,广泛开展案例研讨与展评、现场执法模拟、岗位技能比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培训活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九、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工作,建立完善环境守法自律机制

篇6:2011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永昌县林业局 2011年5月10日

一、林业重点工程进展情况

今年全县共组织实施了金永高速公路绿化、武当山水云山绿化、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造林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9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目前,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有序推进。

金永高速公路永昌段绿化工程。按照市县统一部署,结合金永高速公路总体绿化方案,我局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班子,明确工作职责,坚持高起点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严格制定工程进度安排表和工作流程图,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600万元,签订耕地流转协议126份,流转耕地512.21亩,发放补偿资金23.05万元,新打机井2眼,架设输电线路520米,配套变压器2台,加筑林带边埂20公里,铺设低压主管道43.4公里、支管2.85公里、毛管203公里,平整土地1050亩,开挖树沟138公里、大坑4.8万个,换填客土13.8万方,栽植各类苗木10万余株,建成高标准景观防护型绿化带40.6公里,现正在组织实施2处绿化节点苗木栽植工作,预计5月15日前完成草坪种植工作,8月30日前完成管护房屋和封护围栏建设任务。

武当山水云山绿化工程。坚持把武当山水云山绿化工程作为提升县城品位、建设宜居环境、发展特色旅游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当年建设、当年成景”的要求,采取干部职工投资折劳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423万元,架设灌水管网23.4公里,硬化景区道路2.2公里,铺修沙石道路3.6公里,新建封护围栏2.8公里,开挖树坑7.5万个,栽植各类苗木7.5万株,全面完成两山绿化面积1005亩。

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今春抽调专门力量对全县9个乡镇、5个农林单位退耕还林地逐小班、逐地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核实,现已补植各类苗木27.2万株,完成补植补造面积4000亩。10000亩封育任务已在东大河林区完成作业设计,计划于6月份组织实施。

三北防护林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整体打造,综合示范”的要求,以防护林建设和防沙治沙为重点,今春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造林地块及面积进行了核实,现已栽植各类苗木65.3万株,在红山窑、城关、东寨、水源、河西堡5个乡镇和花草滩林场完成造林面积6000亩(红山窑乡300亩、城关镇1100亩、东寨镇1692亩、河西堡镇508亩、水源镇2300亩、花草滩林场100亩)。15000亩封育任务已在东大河林区完成作业设计,计划于6月份组织实施。

公益林建设项目。根据公益林管理管护要求,今年以来,组织管护单位及乡镇进一步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127人,与管理(管护)单位签订合同14份,与管护(技术)人员签订管护合同127份,完成林地补植抚育4173亩,现正在组

织购置农药、护林站选址及防火道路维修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计划于5月中旬组织实施。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严格按照作业设计和实施方案,结合春季造林,组织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各乡镇及有关单位对各项建设任务进行了进一步落实,目前,在朱王堡、水源、六坝、红山窑、河西堡镇和喇叭泉林场、百里生态管理站等乡镇和单位完成补植补造4000亩;在喇叭泉林场完成经济林改造600亩;在喇叭泉林场、新城子镇完成日光温室葡萄建设任务;在百里生态管理站完成600亩林木种苗基地规划设计工作,正在组织实施围墙修建、苗木移植、道路建设等工作;基本口粮田、沼气池、节柴灶等建设任务已分解落实到乡镇(单位)、村社,正在进一步落实到退耕农户。

天然林保护工程。今年计划完成封山育林5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目前,由于工程建设任务尚未下达,为确保完成建设任务,现已组织专门力量编报了项目实施计划,待计划下达后,计划于5月底在东大河林区完成造林任务;9月底在东大河林区完成封山育林任务。

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按照方案批复内容,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东大河林场后院落实无偿划拨供应工程建设规划用地9520平方米,减免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结建费等相关政府性基金和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130.5万元,认真开展入户调查和登记工作,确定符合条件入住对象,预交个人出资889万元。严格按工程建设要求,于2010年9月完成地质勘察、防震审批、工程招投标、开工建设等手续办理工作,工程自10月17日开工建设以来,现已完成工程基础

开挖回填,正在组织实施主体工程建设,预计10月底前可完成150户危旧房改造任务。

造林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坚持“统一规划、谁造补谁、自愿公开”的原则,现已在人工造林更新任务相对重、造林比重大、造林积极高的喇叭泉林场、花草滩林场、百里生态工程建设管理站、一品弘植物油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造林补贴任务8000亩。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突出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职工收入为目标,现已在喇叭泉林场完成森林抚育任务5000亩,正在组织开展自查工作,为省市检查验收奠定良好基础。

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情况

今春,将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在城镇、乡村划定不同层次、规模、数量的义务植树基地,大规模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新农村绿化工程。在武当山、水云山、金永高速公里、三干渠等3处义务植树基地,组织发动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3000多人次,完成荒山绿化410亩、道路绿化5公里,渠道绿化3公里;组织各乡镇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与新农村绿化工程相结合,按照每个乡镇规划完成5处以上绿化重点工程,每处工程植树在3000株以上,每个村规划有1-2处重点工程,每处工程植树1000株以上的要求,以集镇、新农村示范点、通道、文化广场和“四旁”绿化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农村绿化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完成乡镇广场绿化3个,万只羊场绿化8个,绿化面积2500亩;累计植树80万株。

三、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以现有的5个特色林木种苗基地为基础,组织国有林业场圃及部分农户完成林木育苗2300亩,其中新育1000亩,出圃各类合格苗木200万株;新发展葡萄、软儿梨、大接杏为主的经济林500亩,改造低产果园600亩;营建永昌金良生态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1200亩;以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后续产业培育为重点,组织国有农林场、圃和退耕农户充分利用林间、林下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经、林药、林草等林下种植产业,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饲草基地7500亩;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和养羊大县建设,鼓励、扶持国有林业场、圃和退耕农户、造林大户依托林草资源优势,发展舍饲养羊达6万头只。

四、科技兴林工作情况

一是深入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工作。结合“科技富民专项行动”和科技“三下乡”活动,聘请林业专家、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讲座、现场指导培训和技术服务,举办林业技术培训班20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00人次;二是大力开展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围绕林业产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结合生产实际,示范推广节水抗旱造林及育苗实用技术2000亩、经济林高接换优和丰产优质栽培技术5000亩、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3万亩;正在组织实施《国家公益林干旱荒漠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鲜食葡萄栽培示范》等科技项目4项。三是着力实施林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切实抓好林业科技试验示范生态园建设工作,全面加强科技园各区域抚育管护,重点实施了经济林、5

花卉设施栽培引种工作,完成经济林、花卉等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试验20座,并完成防沙治沙示范区等建设任务。同时,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计划在百里生态管理站改造种苗基地1处,面积600亩。现已完成基地规划设计工作,正在组织实施围墙修建、苗木移植、道路建设等工作,预计10月份可完成种苗基地建设任务,努力把城郊苗圃打造成富有城市蕴涵的新型苗圃。

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全县林改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严格按照《永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坚持“二十个环节”、“四签字”、“五会定案”、“两个三分之二”、“四榜公示”等方法步骤和相关制度,通过发布公告、宣传发动、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动员培训、深入督导等方式和步骤,积极行动,认真安排部署,狠抓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完成9个乡镇34个村、75宗,13893.15亩集体林地登记勘察工作,发生矛盾纠份1起,调处1起,调处率100%;按程序批复村社会集体林改方案43个,其中村级方案24个,社级方案19个,村社方案批复率达到100%。采取家庭承包形式改革的林地29宗,面积 12602.85 亩,占林改总面积的78.3%;采取拍卖形式改革的林地6宗,面积326亩,占林改总面积的2%;采取股份制形式改革的林地26宗,面积2295.3亩,占林改总面积的14.3%;个人承包形式改革的林地13宗,面积874亩,占林改总面积的5.4%。签订家庭承包合同8120份、拍卖合同204份、个人承包合同36份、发放股权证9276本。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核权发证工作,预计5月底可完成发证工作,6月份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10月份

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

六、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防火会议和通知精神,及时组织召开了我县新一轮森林防火工作专题会议,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与各乡镇及国有农、林场等有林单位签订防火责任书519份,护林公约186份,组建乡级联防委员会7个村级联防委员会32个,群众义务扑火队33个,11306人,组建半专业队伍5个,队员125人。加大防火宣传工作力度,全县先后召开专题会议30多场(次)、签订防火责任书500余份、出动护林防火车辆4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3500余份、护林公约190份、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和发布森林火险天气预报150天(次)、制作宣传标碑21座、宣传牌258个、刷新宣传碑牌196块。加强森林防火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继续保持了全县自建国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监测、防治林业有害生物21万亩次,检疫各类苗木200万株,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销售点)47家,依法查处林业案件7起,依法处理当事人7人;严格林木限额采伐,审核、审批林木采伐4 起,采伐林木206株,立木蓄积72.4527立方米;森林资源管护责任、措施进一步落实,林地、林木管护抚育不断加强,林业“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止,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的目标。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全县水势十分紧张,加之气候干旱少雨,林木灌水 7

矛盾突出,造林质量将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成本远远高于中央补助资金,加之市县财政紧张,配套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工程后续管理难度大。

三是新农村绿化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而国家和省上没有专项补助资金,现只靠多方筹资进行建设,建设资金短缺,影响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进程。

四、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逐年增多,危害面积逐年扩大,防治难度逐年增强,而防治经费短缺,防治机械简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特别是杨树黄斑星天牛和苹果蠹蛾疫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性除治,严重威胁全县林业生态安全。

五、各基层场圃大部分生产设施老化、破坏,带病运行,森林防火设施设备落实短缺,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加之现行财政预算体制,使各场圃既要吃饭又要建设矛盾突出。

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工作经费短欠,加之部分乡镇、村社不够重视,缺乏得力工作措施,造成全县整体工作滞后,进度不平衡。

七、林业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农户积极性不高。

上一篇:特殊的圣诞礼物周记下一篇:会议指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