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2024-04-17

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通用14篇)

篇1: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陕西华远医药集团:

为了贯彻执行《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采购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管理办法》以及《华远集团工作管理制度,我们临潼药品第一配送中心对2011年开展药品“三统一配送工作做以汇报:

一、货源组织:

我们临潼一配自去年四月加入华远集团,就严格按照集团的规章制度办事,规范配送行为,不越雷池一步。保证临潼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我们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只采购、配送“三统一“中标的基本药物,没有采购、配送非中标的药品,也没有用非入围的药品代替入围药品进行配送。我们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养护、销售等记录。

二、规范配送流程,确保配送准确、及时、到位:

1、我们严格按照所辖的区域配送,注重药品质量和效期,按规定的价格,不加价,采购、配送一个价。

2、我们配送药品从基层医疗机构报计划到终端,渭河以北、山区不超过48小时;城区在10小时之内。急用药品在2小时之内。

3、库存品种322种,品规693,基本满足“三统一“配送要求。

4、急救药品我们有专车,按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需要及时配送,没有因节假日耽误临床用药。

三、做好药品“三统一“配送工作,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我们临潼一配全部从华远集团物流中心采购中标药品,没有从其他供货渠道采购非入围或未中标药品。

我们一配有比较合理的药品储备库,建立了快捷、安全、便利的配送服务网络,满足医疗机构的临床需要。

对于配送计划,我们完全可以百分之百的接受,并且配送率已达到100%。

关于药品款项支付,尽管我们有一部分货款不能按时收回,但我们却能想法设法支付华远集团药品“三统一“的货款。

四、严格按规范要求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我们有以徐敏总经理为首的配送工作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具有稳定的配送人员队伍,从而保证了药品运输质量的安全可靠。

我们有区药监局、卫生局三方共享的配送网络信息平台,同时配送服务质量也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和促使我们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药品三统一配送出现的问题,随时报告,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

五、存在问题:

1、我们一配去年四月加入华远集团,试试药品“三统一“配送。起初基层医疗机构对”三统一“配送认识不组、配送计

划较少,有些医疗机构还在使用标外药品。

2、去年七月我们与基层签订供求合同。要求用网络报计划,大部分客户对业务不熟悉,报不上计划,漏报、重报比比皆是,为解决此问题,各村卫生室将计划交与乡镇卫生院统一报。对此我们派出专人下基层培训。现在各卫生室完全可以用网络报计划。

3、供货品种不全,并且有的品种经常缺货,如:甘草片、板蓝根等,影响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

临潼医药第一配送中心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篇2: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配送中心2011工作总结

一、2011年配送中心工作业绩汇报

1、配送工作量:2011年1月至11月,配送中心包装配送蔬菜类农产品872万斤,大米、黄豆、花生等其它农产品约6万斤,合计总配送量878万斤。至今有固定配送网点共68家,其中超市专柜44家、加盟店12家、自营店2家、酒店客户8家、机关食堂1家、企业食堂1家。

2、人工成本方面:1月至11月,配送中心总花费人工成本176.7万元。其中配送管理人工成本29.4万元,占比16.6%,;包装人工成本95万元,占比53.8%;搬运人工成本52.3万,占比29.6%。2011年蔬菜配送均摊成本为0.203元/斤,最高时3月到达0.319元/斤,最低时11月达到0.133元/斤。详情见附件《2011年配送中心人工成本总结报表》。

二、2011年配送中心工作进展情况汇报1、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1月初,配送中心跟着公司的的发展脚步成功从原淡水古屋配送中心搬迁至平潭新配送中心。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以及相关部门的协助,从新布局配送中心,低温操作间1间,预冷设备1套、大中小冷库各1间,简易真空包装机械1部。2、1月至2月,由于年关将至,新配送中心面临着菜量多,招工难,并且还需配合公司完成菜心节蔬菜包装配送工作,以及50吨稻谷的晾晒的工作。因此,配送中心从新完善了《配送中心岗位工资结构表》,迅速招工,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全体员工全力以赴,通过长时间加班,高效率工作,并且大部分员工为了工作而没回家过年,最终完成了所有配送工作。顺利度过年关。

3、3月至4月,配送中心调整完善《配送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岗,让配送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该承担那些责任,不但会安排自己的工作,还要安排并带动自己下属高效率工作。由于3月平潭农场人员紧缺,配送中心临时成立了15至30人的生产小组,到平潭农场协助生产,收菜工作一个月左右。

4、5月至7月,配送中心再次规划收菜区、包装区、配菜区,并开设多一个出货区的大门,配送开始执行5S管理,要求各区域无论是工作中还是非工作中整洁有序,产品、包装材料、工具、机械按要求分区摆放,并在各个区域制作显眼的标识。每日下班前对配送车间进行全面的清洁,整理。

5、8月至11月期间,配送中心重新完善《配送中心员工管理制度》、《配送中心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改进了农产品包装配送流程。并按公司要求,部门管理人员每周要求集中开一次例会,对上周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协商去找解决、改进的工作方法。8月中旬配送会议上明确了9月之后的均摊成本控制目标在0.15元/斤以下,并在之后在管理岗位中裁减了2名审核员工作,将该工作增加到配送主管、2名助理、1名文员的工作范围内。工人方面,每日给包装工、搬运工制定每日包装蔬菜数量任务,不达标者不但得不到奖金,还会受到相应的罚款,相对,超标完成包装任务的超出部分,给予更高的绩效奖励。配送中心通过不断的给员工施压与激励,成本控制虽然在8月至10月未能按照0.15元/斤达标,但对比上半年成本控制工作有明显的提升,并在11月以0.133元/斤的均摊成本超额完成了当初拟订的目标。

三、2011年配送中心工作方法及配送流程管理总结

1、员工绩效管理方面

在2011年7月左右,整治配送中心时,张总在开例会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公司的60%的收入来源于深圳区,各区不管好坏,我只看数据说话”。从这句话中我们总结到一种更好的管理方式,数据管理。以前管理方式,一但出现问题,只是单纯的改变操作方式,并没有考虑到为此而造成的成本数据增加。后勤人员是花钱的,奖金就应该与成本挂钩,由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来源于成本控制,所以我们现在采取的管理方式是:“操作方式”与“成本数据”双管齐下相互结合的管理方式。

因此我们针对配送的绩效管理,又从新做了一次调整。

A、设置每天最低绩效数量的要求“电网”:

就是要对每一份工作岗位,每天做最低的绩效要求!把每一份工作岗位都设立电网,碰到电网就受处罚或被淘汰!

包装工设置了包装绩效数量最低要求500斤/人,超出部分以每100斤1.5元给予奖励,不足500斤的无绩效奖,低于500斤且排名最后三名的,就触动电网必须扣除当天绩效奖1-3元。

B、设置月绩效“排行榜”:

每个月针对末位员工进行一次排行榜,前八位分别给予120-50元奖励,后三名且未 达到标准数量的分别扣除10元、20元、30元。

C、数据透明化、对比化管理:

配送中心员工个人绩效,实行的是:天天公布、天天对照、天天得比。

天天公布---每天都把绩效公布在光荣榜上。绩效数量越高排名就越前,荣誉感就越强,绩效

奖励金额就越多。

天天对照---今天对比昨天,明天对比今天。天天有对比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动力。

天天得比---透明绩效可以使员工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对比,相互竞争。让员工明白:效率就是

一条“黄金路”,冲到排名榜越靠前,收获的“金子”就越多。有光荣榜的名,又有绩效奖金的利,名利双收。效率自然就高。

D、搬运实行包工包岗制:

管理给员工的承诺:个人利益必须与公司利益对接,你能给我省多少个人工,我就能给你相应比率的绩效奖励,有付出必有收获。比如:10个人的活你5个人能做完,我们就加入2个人的人工成本到绩效奖金内。公司节约了成本,个人的收益才能高。

E、实行员工淘汰制

“会耕田的牛多犁地,会哭的孩子多喂奶”的年代早己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江里了。配送中心现实行绩效考核原则是:“会耕田的牛多犁地就多喂草,不会耕田的牛就让他自然淘汰到屠宰厂,”。执行的口号是“看谁落后”。配送中心每半月统计员工绩效排名,做工满3个月的正式员工,在之后半月排名中,如果连续3个周期都在倒数5名之内,配送中心将无条件劝退该员工自动离职。

F、对配送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施压,有压力才有动力。

配送会议明确“0.15元/斤”的目标后,要求配送管理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岗位任务后,还必须积极参与到指定的其它配送环节的工作,各小组互相帮忙,以“精、准、快”的配送理念展开配送中心各项工作。

此绩效调整后所产生的效益

(1)、包装工方面,工作效率较快的优秀包装工为了争取更高的奖金,以及担心其它包装工超越自己的绩效,工作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工作效率更快。效率较慢的包装工,为了不“落后”,不被“淘汰”,采取“笨鸟先飞”,每天下午主动到岗加班争取更多的绩效数量,并不用任何加班费。8月至11月期间,包装工的平均包装量为:7月542斤;8月591斤,同比7月增长9% ;9月679斤,同比8月增长15% ;10月770斤,同比9月增长13% ;11月988斤,同比10月增长28%。实现了包装效率每月都大幅增长。

(2)、搬运工方面,采取承包责任制后,还制定了保底包装菜任务,超额完成的包装任务还有对应的绩效奖金。搬运工不但要做搬运的活还要参与包装的活,这样减少了无谓的搬运加班费用,并且还让搬运工为了得到更多的奖金,能积极主动的抢活做。搬运工从7月之前25人减少至11月17人。搬运成本从7月之前的5.4万元降至11月的4万元。并且搬运工作量增加了20% 左右。

(3)、管理人员方面,通过任务分工的合理安排,保证各管理人员各尽其能,各尽所职。将工作量少的管理人员劝退或调离其他岗位,让有能力的人保质保量的干两人的活。配送管理成本从7月之前2.9万降至11月的2.5万。

2、蔬菜包装、配送、保鲜流程方面

去年年底,配送中心参考ISO的管理模式,拟订了《四季绿如蓝农产品配送、保鲜流程》,并在之后逐步执行,期间大力监管农场采收流程,保证蔬菜从采收到进冷库的周期在一小时之类,并盖湿麻包保证蔬菜水分不流失。包装方面重新设计了新款OPP袋,引进了蔬菜保鲜袋,真空包装机等,让各类农产品的精品包装更加美观。

3、包装材料以及周转物控制方面

A、包装材料方面,严格按照要求执行领用登记管理办法,要求包装主管每月必须对所有的包装物进行盘点,以及用量核算,保证包装材料无浪费情况。

B、周转箩筐,严格持续执行去年拟订的〈箩筐周转管理制度〉,保证每一个箩筐在周转过程中有登记,有盘点,并落实到对应的销售门店、送货司机、配送管理员、农场场长责任处罚制度,谁丢失一个箩筐处罚款20元/个。配送中心每一个脏箩筐有专人负责清洗。同比去年与前年的箩筐采购数据,2009年采购箩筐8000个,金额约25万元;2010年采购箩筐6000个,金额约20万元;2011年采购箩筐2000个,金额约7万元;箩筐成本上与去年比较为公司节省13万元。

4、对生产、配送、销售之间的协调管理

配送中心分为3大组,收菜组、包装组、配菜组;收菜组管理人员必须每日在蔬菜入库后,与各农场场长电话沟通当日蔬菜采收质量问题,如何解决。配菜组负责每日与各农场调配蔬菜采收计划,并将其数据汇总,然后在与各区经理以电话或邮件形式一起整理第二天的销售订货量,并将当日发生的配送、包装问题反馈配送组。配送组接到问题反馈后,及时针对对口负责人协调解决。

5、关于“农”对“超、企、校、酒店”对接工作。

A、2011年4月,销售与配送各经理到东莞参加了由农业局与家乐福总部组织的“农超对接”工作的培训会议,并在之后本公司与家乐福展开了“农超对接”的相关销售活动,取得了满意的销售成绩。由于政府与公司高度重视“农超对接”发展前景。销售部与配送中心相

关人员对“农超对接”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反思,最终决定2011年发展新销售模式,不但要做“农超对接”还需开展“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将计划开展酒店、机关单位、学校、企业配菜业务。

B、有了“四季绿如蓝”品牌的知名度,配送中心结合公司的生产模式以及配送模式与各潜在客户展开业务联系,在从“试着合作”到“稳定合作”。截止11月此类业务客户有惠州宾馆、鑫元大酒店、深圳茗兰酒店、四季渔歌、小隐山庄、惠元三宝等8家酒店客户。机关单位有惠阳区政府迎宾馆,检察院食堂、惠城区经信局、市发改局、区农业局等单位,主要以配送礼品菜类为主,企业方面有大亚弯核电,主要以礼品蔬菜为主。2011年此类客户销售金额约20万元。

四、配送中心工作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方面总结

1、安全管理不足,本年配送中心出现工伤事件3次,累计经济损失约2万元左右。主要发生事故为搬运工扭伤、跌伤;上下班车祸、以及包装工被刀划伤等事故,以后配送中心要重抓安全生产,以防范于未然。每周配送例会强调工人注意安全,并在配送流程中避免危险作业。

2、蔬菜包装、配送流程的“精、准、快”做的不足,配送中心还有充分的改进余地。

3、不够融入公司,与公司各部门沟通工作做得不足。

4、机械化操作太少。

5、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太弱。

6、配送、包装的创新意识不够,采取的新包装配送方式偏少。

7、绩效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2012年工作计划

1、拟订与执行更完善的〈配送中心绩效管理办法〉,让有能力的人更强,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进步。

2、以“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准、快”的工作目标,全力完成2012年每日的农产品配送任务。

3、采取多元化管理,及时适应以及配合生产部、销售部的工作,力争做为前线销售部的优质“供应商”。

4、引进更科学,更高效的机械包装设备、搬运设备。

5、研究更利于农产品保鲜、美观的包装方式。

6、加大力度扩展配送直销业务,让配送中心变成一个盈利部门。

7、大力向员工灌输“四季绿企业文化”“食品安全理念”。

8、加强对生产、配送、销售的协调管理工作,让产销更科学的结合,产生更高的利益。

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配送中心

篇3: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一、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

1. 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安全。

世博会的整个水产品物流配送是为所有参会的人员提供安全水产品食物, 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 才能考虑其他的目标。水产品物流配送一方面要达到较高的食品安全配送标准, 保证水产品物流配送作业的标准, 保证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水产品物流配送必须做到有效监督, 如配送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监控, 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导致水产品变质。

2. 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效率。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 将有7000万人员参观世博会, 这将对上海的吃、住、行都帶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水产品一类的生鲜食品, 其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时间越少就越能够保证其新鲜程度与品质, 这就再求水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 克服人员拥挤、交通堵塞的困难, 以快捷、便利、有效的手段把水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3. 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成本控制。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水产品的需求是一种突发性与暂时性的需求, 参与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各个企业需要在短时期内为世博会支付较高的物流成本。如新购水产品冷藏车, 建立新配送中心, 招聘员工等, 从而保证世博会所需的水产品物流配送标准。但一旦世博会结束后, 先期投入的设施和资金会闲置, 还要有一大笔维持成本。因此, 对于参与世博会的水产品物流企业要考虑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成本控制。

二、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几项工作

1. 政府指导、水产品配送行业协会监督、水产品配送企业自律来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安全。水产品物流配送与其他食品配送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鲜活、冷藏、易腐, 对质量安全要求很高, 世博会又是世界性的, 周期短, 人员流量大, 各种要求多。这就要求对世博会期间所配送的水产品数量、质量安全要做到精益求精, 万无一失。要做到这一点, 政府要有相应的整体指导方针, 水产品配送行业协会要出台具体的行业规范、措施, 水产品配送企业要做好迎世博企业计划。从政府、水产品配送行业协会、各个水产品配送企业三方联动来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安全。

2. 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经验来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效率。水产品是生鲜食品, 其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时间越少就越能够保证其新鲜程度与品质, 这就要求水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我们可以用活水车运输、冰鲜海产品运输、冷库及冷藏车运输技术;在水产品的配送中, 以高速公路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使水产品物流在能力和技术上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效率。

3. 整合社会水产品物配送资源, 造就一批水产品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建立水产品物流配送公共信息平台来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成本控制。目前许多用于水产品物流配送的运输车辆, 除了一部分水产品物流企业自有的和由专业物流公司拥有集装箱卡车等大载重车外, 其他的小吨位车辆大多是挂靠在各个公司名义上, 管理、发展、效率低下, 而且不稳定、不规范。这就要求政府出面、行业协会协调, 使之整合形成合力, 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保险、统一执行行业规范, 提高效率;同时政府与行业协会要重视水产品物流配送龙头企业的培育, 造就一批规范标准、产能巨大、效率良好的水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最后区域政府、水产品物流配送行业协会和水产品物流配送龙头企业协同, 建立水产品物流配送公共信息平台, 把世博会期间各地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服务信息进行公布, 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最大可能的提高水产品物流配送效率, 保证世博会水产品物流配送的成本控制。

2010年上海世博会长达184天, 全球将有7000万人, 汇集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 我们要把上海世博会办的“成功、精彩、难忘”, 这就要求各行各业共同努力, 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作为水产品物流配送行业更要结合行业特点、难点、具体问题开展工作, 努力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产品

摘要:水产品物流配送是一项专业性很强, 又关系国计民生, 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文章针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产品配送, 保证参加世博会人员的水产品消费需求, 应该做好的几项具体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水产品配送,世博会,具体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季芳.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1.

[2]朱伟伟, 陈蓝荪.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J〕.时代经贸2006.8.

篇4:2011年气象工作总结

我局气象台工作人员调用历年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参考对比,与上级业务部门及时沟通、共同商讨,在做好今年气候与农业生产总结的基础上,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使种植户可以依据气候趋势制定明年种植计划。

2011年至秋,建三江分局气象台气象成员组织召开了短期气候分析会,对前期气候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综合分析认为:今年降水偏少,气温正常,生长季热量够用,总体气象条件好于常年,属丰年年景(与近五年平均比较)。

一、天气气候总趋势

2011年3~10月气候总趋势:气温较正常,生长季热量少于常年;降水偏少。

春季:2011年春季降水量为89.2mm,常年降水量为99.0mm,降水量略少于常年:2011年春季3,4月气温略低于常年而5月气温略高于常年,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气温正常略低;终霜晚于常年1~3d。

夏季:6月7月降水量为66.5mm少于常年109.7mm,而8月降水量为127.9mm,略高于常年8.9mm,夏季降水少于常年。2011年夏季气温略高,平均比常年高0.7℃左右。

秋季:秋季降水正常;秋季气温略高,比常年高0.2~0.5℃,终霜为5月15日,平均比常年晚1~2d;初霜期为9月20日,平均比常年晚1~3d。

二、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1.播种期

根据上述分析,今年春播期气象条件对播种有一定不利影响。重点是前春的阶段性低温,影响大部地区大棚的正常播种和出苗,可能降低出苗率,这样就要做好大棚的保温措施,保证了播种质量。

2.大田生长期

今年的气象条件对大田作物生长是比较有利的。整个夏季降水正常,气温略高,大部地区作物都能旺盛的生长。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末,因此階段性旱、涝和局地病虫害、冰雹、暴雨突出,将对局地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3.灌浆成熟期

秋季气温略高,降水正常,对作物籽粒灌浆成熟十分有利。

三、重视气象工作提高气象服务形象

1.加强人工防雹增雨工作的管理和作业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管理制度,包括高炮作业管理制度、炮弹管理制度、电台通讯管理制度、炮点固定资管理制度、出勤学习制度。年初对炮点作业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进一步掌握了人影作业操作规程,为更好的发挥人影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2.重视气象的宣传,在今年的“3.23”世界气象日,我台组织职工进行了以“人与气候”为主题的气象日宣传活动,在网站上发放气象知识,防雷知识等,通过此次活动向全场宣传气象知识,宣传气象日,提高了全场对气象的关注程度,提高了气象部门的知名度,引起各农场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的更大程度的关注和爱护。

3.1—10月宣传及信息报送工作在内容上丰富,时效上报及时,每日向农业科上报信息3~5条。

近几年,我气象台不仅在春种、夏管、秋收的农忙季节为各级领导干部发送网络邮箱天气预报、天气记录,而且还在农忙季节提供24h天气预报咨询服务,使广大农业生产人员及时了解天气动态。另外,气象部门还运用网络技术,将气象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使农业生产人员根据天气情况指导农业生产,此举得到了生产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一是我台的基本建设已适应不了气象现代建设,气象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服务手段还待加强。

二是现有工作人员数量编制不够,一人兼多职,顾此失彼。积极实施人才战略,采取自主教育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多引进人才,增加新鲜血液,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使我场人员的整体素质继续得到提高。

五、明年工作安排

1.继续狠抓基础业务,包括地面测报、农气观测、自动站监测,提高业务质量,加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2.科技服务,要加强与农场各部门的联系,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用气象科技优势为农场服务,取得农场各部门的认同,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3.继续加强安全主产工作,各项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加大力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

篇5: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2011年,按照公司的整体部署,结合我中心自身的拓展需求,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关心与指导下,由中心人力资源部会同各业务管理部门,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职工培训教育工作。现就全年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工作概况:

截止2011年12月18日,我中心送外部培训21个批次,69人。内部培训共办班22期,900多人次,月平均75人次,培训范围涉及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类人员培训、员工转岗培训、质量管理类培训、党纪政纪相关业务类培训等多个方面。按参加培训的人员分类:管理系列人员培训13期,340多人次;技术业务岗人员培训7期,280多人次;操作维护岗人员培训23期,350多人次。

二、培训工作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1、与2010年度培训工作相比,我中心进一步加大了内部培训力度,增加了各业务管理部门所举办的各类培训的频率,在培训项目、培训课程次数、接受培训人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增长。

2、按照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培训,按照培训科的要求,我们选送有关人员参加北京的降低铁前系统成本技术专题讲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培训、英语口语中级和初级培训、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计算机培训、科级干部轮训等。

3、为了贯彻落实公司确定的2011年度以“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管理精细化”的工作主题,我中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了作业长

现场观摩培训班、作业区标准化知识培训、岗前培训、政策理论知识培训、作业区建设管理知识讲座、QC知识培训、提高贯标能力培训、管理过程及业务流程知识讲解等课程。

4、建立并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今年我中心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培训教育制度,鼓励职工参加业务培训,并要求受训人员将培训成果带回所在部门或站,以促进所有员工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

三、存在困难

虽然我中心2011年度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在于我中心各站点多面散,并对一线生产单位进行保产供料,无法放弃现场工作参加业务培训,能参加培训人员对应范围有一定偏差,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致使培训效果还不尽人意。

四、2012年培训工作计划

(一)培训原则

1、坚持适用性培训与提高性培训相结合。

2、面向全员,突出重点。

3、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4、合理利用资源,注重实效。

(二)、培训重点

1、根据公司要求,有计划的安排中心中层管理人员送外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

2、加强作业长培训力度。结合中心管理实际与要求,以《作业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安排培训时间为2天的脱产轮训班。从生

产实际出发,分别以《作业区成本管理》和《作业区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组织相关作业长脱产2天培训。

3、为规范设备管理,减少设备事故,提高专业点检员、操作工的技能,采取自主办班、送外培训方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与操作维护岗人员的技能。

4、根据各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采取集培办班的方式,继续分层次开展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审集中培训,采取自主办班、公司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中心员工的各项素质,为完成公司下达中心的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6:2011年卫生工作汇报

2011年.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在指定下,我局结合开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积极推进全区卫生工作,开展了社区基本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受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工作情况如下:

(一)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管委会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已建成新居华府社区卫生服务站,该站按照“六位一体”功能的要求设置相关科室,配置专职医护人员和心电图机、血糖测量仪等较先进的诊疗设备。以新居华府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窗口,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00余册,跟踪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15人,随访血压达标人数8人,随访空腹血糖3人,开展常见病防治和戒烟宣传十余次,上门巡诊二十余次,接受教育人次数110人次。今年10月,协助市卫生局开展了开发区35岁以下外来务工人员 1 麻疹疫苗免费强化免疫接种活动,为3000余人进行了接种。

依照《东营市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努力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

(二)开展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新居华府社区服务站为区内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和换药,900余种药物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

(三)培训学习

根据东营市卫生局有关要求,参加每年一次的网上远程教育,并以优良成绩通过考试;参加了全市居民死亡报告工作培训班,为全面启动我区居民死亡报告工作培养基础;选派护士到机关门诊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护理技术水平。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水平,加大服务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理论及技能水平。依法对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抓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财务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患者满意 2 率。

(二)为进一步方便开发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完善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功能,并计划于明年5月份前向东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设立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医疗机构。

(三)下一步开展延伸服务,增加为老年人健康查体、为困难群体中的妇女查体、为中小学生进行牙病普查等服务项目,让社区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四)协调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建立覆盖城区和新增代管区域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开发区公共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7:2011年社保工作汇报

我村2011年社保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镇社保所的具体指导下,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我村于2011年1月成立了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办理村低保工作。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我村于2011年3月开始对原有39户低保对象进行复查,并对新提交申请的20余户群众进行分片入户调查,经调查,通过村低保领导小组研究、核算,村组织了有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低保领导小组成员等共计20人召开了低保听证会,经评议,原39户无异议,新增对象中8户全票通过,共计低保对象45户、66人,发放低保金123452元/年。同时,对申请大病(临时)医疗救助的33户困难群众,进行了调查,经村两委研究决定上报镇社保所,现已审批30户,还有3户在审批中。同样,对申请临时困难救助的8户困难群众,进行了入户调查,并上报社保所,现已审批3户,还有5户在审批中。

在申请、入户、评议的过程中,我村两委成员积极主动宣传、讲解低保,社会救助的相关政策,解释相关业务办理程序及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同时工作开展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开举报电话、设举报箱,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同时,不定期组织低保对象、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集中学习医疗救助、困难救助、农村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等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相关人员业务;再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两委成员以分片走访、开院坝会的形式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尽量做到各项惠民政策都家喻户晓。

一年来,我村在社保工作中,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真施行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各项惠民政策真正的落在实处。当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村还是体现出一些不足的地方,相信在党委政府、镇社保所、村支两委的领导下,在广大老百姓的支持下,在今后,我村的社保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篇8:2011年“三农”工作要点解析

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认真研判“三农”形势,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慎重做出的重大决策, 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进全省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今年, 我省继续把“稳粮”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将着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力争全年新增粮食50万吨, 粮食总产迈上1000万吨台阶。粮食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头等大事, 粮食问题也是始终关系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尽管2010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958.3万吨, 但只是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加上我省旱灾、雹灾、山洪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易发频发重发, 一些地方靠天吃饭, 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为此, 我省将深入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大力推进河西及沿黄灌区新增2亿公斤粮食生产建设项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突出发展玉米和马铃薯;稳定油料种植面积, 优化油料生产布局和品种;稳定发展小麦、大麦和小杂粮生产。继续推广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工程。如何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省上将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

中央和省上高度重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我省财政支出重点将向农业农村倾斜,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城市资源为农服务的长效机制。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的服务, 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 加快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今年, 我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因在于, 在连续几年快速发展的背后,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各种支撑力量已绷得很紧, 农产品提价增收空间越来越小, 农业传统增长方式增收潜力越来越弱, 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加之我省现有贫困人口349万, 数量居全国第三, 贫困发生率为16.7%, 居全国第一, 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今年, 我省将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力争2012年全省农民收入达到全国2007年平均水平, 2015年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成为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重点。将继续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 推进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 建设全国一流的元帅系苹果和优质红富士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国家级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 发展蔬菜、葡萄酒、陇药产业, 做优小杂粮、食用菌、百合等地方性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休闲观光农业、林下经济和农家乐”成为新亮点。

篇9: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1.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合理合法使用农、兽药的行为,完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三品”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强化“三品”企业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三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群众消费安全,更好地促进我省“三品”事业健康发展。

2.监管工作重点与进度安排

2.1“三品”蔬菜农药残留监管

结合“三品”质量抽检工作,对“三品”蔬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重点抽取白菜类、绿叶类、豆类类蔬菜,特别是豆角、芹菜、韭菜、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检测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并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2.2畜产品、水产品监管

一是以生猪、肉牛和肉羊为重点,深入开展“三品”中畜产品“瘦肉精”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制度,建立活畜出栏无“瘦肉精”承诺制度,加强兽药使用监管,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活动,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规范兽药使用环节。二是在“三品”水产品主产区,以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严厉打击在水产养殖和苗种繁育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并对“三品”中的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产品检测。

2.3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管

严禁“三品”加工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禁止在“三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三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4记录档案的监管工作

“三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落实相关记录、查验制度。对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督促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记录档案的管理工作。

3.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三品”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林

副组长:苏洪波李蔚

组员:各业务科室科长

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分成3个组,将适时到各市(州)检查验收,各小组检查结束后将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总结。

4.时间安排

4.1自检和排查阶段

5月1日~5月31日为各市(州)、县(市、区)自检和排查阶段。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按照本方案重点,在辖区“三品”企业中进行自检和全面排查。县(市、区)工作机构对“三品”企业要逐一排查,市(州)工作机构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即查即改。各市(州)将各地检查情况汇总后,于6月10日前将自检和排查报告上报省绿办质量管理科。

4.2省里检查、抽查阶段

6月1日~7月31日为省里检查、抽查阶段。“三品”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产品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督查和重点抽查。

4.3全面验收阶段

8月1日~10月31日为全面验收阶段。省领导小组要对各市(州)的“三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和总结,各市(州)工作机构于11月15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4.4省督导组检查验收

省农业委员会按照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年底前对各地“三品” 质量监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验收考核,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5.工作要求

5.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明确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指定专门责任人员,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5.2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监管任务

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根据辖区“三品”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解监管工作任务,明确各工作阶段的监管目标,严格时限,细化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逐级开展监管工作,确保不走过场。

5.3强化“三品”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

“三品”生产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

5.4加强沟通协调,及时报送信息

各市(州)“三品”工作机构要加强工作信息交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坚持信息双重报告制度,在每月的26日上报监管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确保及时准确反映工作进展情况。

联 系 人: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质量管理科张金凤

联系电话:0431-87980046

篇10:2011年医改工作汇报

情况汇报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我院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度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医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建设

2011年我院根据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适时对新农合补偿政策的调整,及时调整医院的工作导向,严格控制自费比,努力扩展这项惠民政策的覆盖面,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1.强化政策宣传

在补偿政策调整的第一时间里,除了通过宣传单,横幅等宣传手段外,最主要采取医患面对面的宣传。通过事先组织对临床一线人员进行政策学习,使每个医护人员都熟知新农合的新政策,从而在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时更好的进行宣传,并在诊疗过程中切实按照政策执行,使农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对新的补偿政策信任无疑。

2.慢病管理工作不容懈怠

强化慢病的管理工作,每位临床医生实行分片包村,对相应村的慢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确保慢病患者的管理率;再者结合社区医生进家庭活动,加大力度进行慢病筛查,确保每个慢病患者都能享受这项惠民政策。

二、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我院认真组织临床一线人员进行培训,使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医务工作者熟练掌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知识,达到优先、合理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确保采购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达,切实将党和政府的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2.从2011年5月31日起,我院正式实施了药物零差价政策,全部使用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药物,并进行集中采购,药品价格降幅约19%,平均每月减少医药费用1.05万元(平均每方费用减少14.3元),群众就医切实得到了实惠。

三、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1.结合我院实际科学设置工作岗位,突出丙类卫生院“少而精”的用人特点。因卫生院规模小,不能切实按各岗位配置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岗设人,优化资源配置,主要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为主体。

2.建立以工作岗位性质,技术含量和风险程度,服务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全院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考核分配的基本原则为:坚持院组两级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坚持确保结余的原则。个人收入增长低于卫生院收入增长,以收定支,确保结余;坚持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向临床一线和技术风险高的科室倾斜,重技术,重实绩,重责任,重贡献,向关健岗位培训和优秀人才倾斜;坚持绩效工资分配不与药品收入挂钩。

四、扎实有序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篇11:2011年环卫工作汇报

在城建局的正确领导下,环卫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全国文明城”活动为契机,注重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窗口单位”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城区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城区环境。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环卫处“三清”工作基本情况

1、道路清扫保洁:现有主次道路39条,清扫总面积154.36万平米;机械化清扫道路13条,总面积60.92万平米,洒水降尘12条,总面积55.41万平米;

2、垃圾清运:现有清运车辆辆,清扫车1辆,洒水车1辆,另设3辆小拖负责城区8座居民转运站、平房居住区 101个散点、113 个垃圾斗、13个拉臂斗的生活垃圾清运,日清运垃圾总量186.5吨。

3、公厕:旱厕136座,水厕19座,按文明城创建指标要求,19座水厕全部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及内部设施设备、地砖进行维修维护;136座旱厕全面进行了房顶、地面、便池、尿池等大中小型维修;五一、十一期间旱厕进行了全面粉刷,投入5吨多药粉及消毒剂,针对所有公厕进行消毒、灭蝇、除味,确保良好的厕容厕貌,保证了居民群众如厕方便。

二、基础工作完成情况

1、加强各项卫生作业管理力度。

坚持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按创建指标要求,细化分解,责任到人,使得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日产日清、公厕清掏清扫保洁率达100%;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率达40%以上,确保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等各项工作完成对标达标。保证了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加强环卫设施维修维护:

维修果皮箱 30个、安装新果皮箱 50个、维修拉臂斗10个,更新维修密闭斗45个;9座转运站进行门窗更换、地面维修、屋

顶防水、室内吊装架、集装箱、地坑板设备维修保养;对车辆认真保养,自己动手进行大中小维修,并积极及时完成各项修理任务,节约资金5万余元。

加强转运站、垃圾中转站、垃圾池点夏季消杀管理,严格按照创建文明城责任目标制定标准,做到对标达标,确保卫生环境全面提高。

3、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严格按照文明城创建指标,开展卫生治理活动。迎接省市检查10多次,清除治理城区街道、外环路、税务庄、唐钱路等地段死角四面、居民乱扔乱倒垃圾达2万多吨。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结合数字化管理,针对城区主要路段,实行了电瓶车快速保洁专管员,及时处理各路段突发的飘洒、垃圾乱扔等事项,有利保障了城区街道环境的洁净。道路清扫市场化管理近一年来,使得城区道路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同时对每个清扫保洁小组,按照《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考核扣分标准》,实行日检月评。每月评比结果的头名和末名予以奖励或罚款,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2、将文明创建指标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成立检查考评小组,每天对垃圾转运站、公厕、道路、垃圾池点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日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反应处理情况,有效地保证了文明城创建成果的持续发展。

3、于10月底,越河王盼庄农村垃圾中转站竣工,即将验收投入使用。

4、加强考核管理制度。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负

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人、定责、定进度、定时限,实行目标管理。

严格按照测评标准,成立全天巡检小组,定期和不定期的进

行全方位检查,各责任部门互查,对工作负责到位达标的队及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对工作力度不大,任务落实差,进展滞后的队

或个人给与通报批评,严肃追究责任。严格地把城市卫生管理工作推向精细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2012年工作计划

1、借鉴市路北、路南各区道路保洁市场化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合理的管理目标,全方位提高我区环境卫生质量。

2、加强水厕、旱厕、垃圾转运站、垃圾池斗、果皮箱等环卫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

3、加强清运队车辆的维修保养,强化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4、争取市财政投入资金,旱改水厕3座,建垃圾转运站1座。

5、坚持精细长效化管理机制,巩固发展文明城创建成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开展健康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目标。

环卫处

篇12:2011年配送工作汇报

2011年11月

一、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博山镇政协在区政协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基本要求,按照全区“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发展思路,团结和依靠各界委员,紧紧把握团结民主的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富有成效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提升境界、提升层次、提升标准,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建设有机农业镇、生态旅游镇、和谐新城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增强做好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的自觉性

采取多种形式把学习区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引向深入,主动召集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精神。采取定期学习座谈、不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加深对上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学习,使全体委员们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政协工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了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履行政协职能

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服务民生、有机农业及生态旅游的发展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多次组织委员进行深入调研,将基层的情况如实向上级及时做出反映,切实体现了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今年3月份,组织镇内部分政协委员、镇政协联络员先后到上瓦泉博山润成有机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杨峪蓝莓基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颜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察看,并召开座谈会,对全镇有机农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部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多次组织政协委员、政协联络员视察镇内骨干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三)抓好政协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内部活力

坚持“以作为优环境,以制度促规范,以服务聚人心,以创新注活力”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一是优化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开展工作,协助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在有所作为上狠下功夫,确保政协工作环境不断优化。二是坚持各项制度。落实工作例会制度和学习制度,定期召开政协工作联络组座谈会,搞好集中学习、开展协商议政、交流工作经验、总结部署工作;落实联系委员、联络员制度,分别于3月份和10月份,集中开展联系委员、联络员活动,了解委员、联络员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落实政协工作,为委员、联络员参政议政、干事创业和自身成长进步提供多方位服务,切实增强政协的向心力、凝聚力。三是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提升境界、提升层次、提升标准的“三提升”活动,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做好新形势下乡镇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政协内部活力不断增强。充分运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为推动和促进我镇的政协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做好考评工作。按照区政协统一安排部署,做好镇域内区政协委员的年度考评工作,将开展“三提升”活动与开展政协委员“述职考评”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努力做到工作有突破、有特色、有亮点,推动我镇政协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011年,在区政协的指导下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政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对新阶段政协工作的重要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理论研究工作还有待强化;二是政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还不够创新,路子还较为传统,探索政协工作的新思路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社情民意收集的渠道还不够全面,知情、沟通、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这些不足和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努力加以改进。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奋进之年,更是博山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施大征迁、服务大项目、谋求大突破的攻坚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博山镇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落实各级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促进发展、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强镇政协工作室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为开创博山镇经济社会发展全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筑牢思想政治基础

大力发扬人民政协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重点抓好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保证政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政协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充分运用集中学习会、研讨会、经济形势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加强理论研讨、邀请专家学者辅导、对外考察交流等形式,积极探索人民政协工作规律,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服务大局,为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

组织政协委员参加区政协十届十五次全体会议,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进行协商讨论,就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强政协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少而精、专而深、出精品、求实效”的要求,加强领导、丰富形式、汇聚力量、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政协调查研究工作的水平。在深入基层、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协商会、提交建议案、报送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渠道,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针对切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协商,提出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突出重点,推进政协民主监督

一是开展视察工作。围绕博山镇有机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布局、农村土地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好政协委员视察。认真做好视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切实发挥政协委员视察的作用,努力提高视察实效。

二是探索民主监督新形式。在运用提案、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搞好经常性民主监督的同时,拓宽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法,政协监督工作坚持主动联系、加强沟通,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民主监督工作,提高民主监督实效。

三是提高提案工作质量。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切实增强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加强提案工作的前期调研,帮助政协委员知情知政,为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精品提案创造条件,保质保量切实完成博山区政协十届十五次全会提案工作。

四是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进一步拓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渠道,拓展信息来源,规范工作程序,为党政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广泛调动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开好政协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交流会,积极主动向上级反映基层民生。

五是做好区政协委员换届的各项工作。

(四)夯实基础,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水平

篇13:2011年商业工作的重点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精神, 结合国内商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现状, 我认为今年的商业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 第一是稳定市场, 第二是扩大消费, 第三是完善体系, 第四是构建机制。

一、稳定市场, 确保重要商品供应

为什么要把稳定市场放在第一位?去年以来, 老百姓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 CPI几次打破人们的预料, 最终全年增长3.3%, 超过了原定3%的控制目标。物价上涨较快,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现在银行利率低于CPI, 等于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反而贬值, 这种状态短期可以, 长期下去对政府形象很不利。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 今年要把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最紧迫的任务。对商业工作而言, 也要把稳定市场作为商务工作的最紧迫的任务。

为什么物价稳定不住, 原因是比较多的。国际上, 美国搞量化宽松政策, 大量印票子。日本原来也想搞, 后来看经济形势比较紧张没敢搞。它们都是国际储备货币, 可以在全球流通, 印完之后很快流到发展中国家去了, 流到新兴国家去了, 这就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本来就这么点矿石、这么点粮食在国际上流通, 钱多了肯定价格就上涨, 这个压力非常大。

目前, 国际市场的原油、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期货价格和去年这个时候比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现在进口依存度很高, 比如原油需求一半以上要靠进口。进口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多, 国内肯定要涨。国外小麦、玉米涨价对我们影响不大, 但是我国大豆也是大量依靠进口, 涨价影响很大。棉花进口, 一个原因是总量不足, 还有一个品种问题。我国的棉花品种比较杂, 纺织厂用起来很不方便, 好几个品种的棉花混在一起, 对纺纱影响很大。不管是由于质量还是数量需求, 进口商品价上涨, 肯定要影响到国内。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货币存量规模也比较大。从2008年开始, 我们国家投入四万亿元启动经济, 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这是很必要的。中央政府增加投资, 地方政府也跟着投, 国内货币需求大幅度增长, 去年下半年我国广义货币超过70万亿元人民币, 成为全球货币存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 可是货币存量超过了美国, 钱多了肯定价格就要上涨。尽管当时这么做是必要的, 不这么做经济就要萎缩, 但是现在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以来各地提高最低工资, 劳动力成本上升, 直接增加了成本。这几个因素导致今年我们国家调控物价难度非常大。国务院要求不要再调价了, 但是油价还是调了。水价、电价、气价虽然没有动, 但受成本制约, 老不调也不行。考虑到这些因素, 以往我国CPI控制目标一直是3%, 今年要提高到4%。为什么?据统计, 去年价格上涨因素有两个百分点, 新增长因素如进口原材料上涨、国内工资上涨等, 可能要超过1.5%, 这就是3.5个点了。另外,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影响也要考虑。所以即使提高到4%, 完成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要完成稳定价格的任务, 商务部门的难度也是很大的。作为商务主管部门, 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加强监测。商务部现在直接监测的企业已经超过两万家, 而且都是在行业、业态方面有代表性的企业, 能够实现每日报送销售、价格等信息。政府通过发布信息, 让生产者、流通企业、消费者知道价格走势, 特别是肉、菜、糖、油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达到指导生产、引导需求、调节购销的目的。

第二项工作是完善商品储备。商务部门管理的储备商品, 过去只有储备肉、储备糖两种, 而且储备肉规模很小。现在, 储备糖、储备猪的数量都大大增加了。根据国务院的要求, 对部分蔬菜也搞了一些季节性储备, 必要时进行应急供应。

第三项工作是建立应急调控机制。不少地方的商务部门已经做了, 比如逢年过节组织一些大型超市多进点货, 特别是小包装的粮油食品, 增加部分商业储备。一旦发生短缺立即投放市场, 不发生短缺则正常销售, 对于企业占压的资金, 政府进行补贴。

有些地方还在考虑, 建立政府有较强控制力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比如重庆把原来的国有蔬菜公司等企业, 组建了一个集团, 负责重庆的“菜篮子”商品供应。有人说这是倒退, 又回到计划经济了。我认为不能急于下结论, 像蔬菜这种关系到民生的生活必需品, 政府如何能够增强影响力和控制力, 完全可以也应该进行探索。

二、扩大消费, 拉动经济平稳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投资和出口。但是, 很多人在思想认识上一直没有看到消费的重要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 我国的投资增长率一直很高, 国家的钱主要用在投资上了, 对消费支持不多。

2008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后, 中央及时采取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经济政策, 对于我国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也增强了全社会对扩大消费重要意义的重视和共识。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 明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放在投资和出口前面, 提的是“消费、投资、出口”这样的顺序, 这在我国的指导性文件中还是第一次。

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几年来, 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提高最低工资、退休工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等。但是, 对于大部分劳动者来说, 工资提高还没有看到很明显的迹象。为此, 国务院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逐步增加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特别是要增加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达到这个目标, 涉及一系列的问题, 如要求企业提高生产者工资, 国家能不能对其税收减一些?国家手里没钱不行, 但是客观现实是税收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 这些问题都应当统筹考虑。

对于商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来说, 要把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任务。其中, 特别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研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的政策。鉴于持久扩大消费的内生性因素仍然不足, 商务部门及企业要巩固刺激消费政策的成效, 努力扩大消费总量;同时要根据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不同的消费水平, 适应消费升级的总体趋势, 研究新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如今年取消了汽车下乡补贴政策, 能不能适当增加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总之, 要不断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二是努力开拓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消费多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业企业要认真研究不同消费群体的具体需求特点, 进一步细分市场。比如现在80后、90后的消费群体到底是什么样的消费需求?对于80后研究得很清楚了, 90后也马上步入二十岁了, 很多人参加工作有了收入,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消费需求。再比如, 国外老年人消费都是很好的市场, 但是中国的老年市场始终不热。有人说中国国情不一样, 中国老年人把钱都给孩子花了。但现在很多中国老年人也想开了, 觉得孩子是无底洞, 给多少他也不满足。老年市场今后几年将会有很大增长, 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是扩大进口商品销售。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顺差很大, 各国意见很大, 在汇率上老是对我们施压, 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国务院已经决定把扩大进口作为重要的外贸政策, 尽可能多进口一些国外商品。由于高科技产品很多国家还是限制对我国出口, 估计消费品进口会明显增长。除了适当降低关税以外, 我们特别要研究什么样的国外消费品适合中国人的消费需求, 不然盲目进口卖不出去, 也会带来损失。再有, 我们还要研究国内的进口消费品销售渠道问题。现在不仅外国生产的进口消费品卖的贵, 在中国生产的iphone4等为什么也比国外卖的贵?这反映出渠道的问题, 因为渠道掌握在外商手里。进口商品今后肯定要明显增加, 我们如何销售, 如何满足国内需求, 要认真加以研究。

四是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其中, 服务消费应该有很大发展。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超过日本, 现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但是, 如果按最终消费比较, 就是商品消费加上服务消费, 我们只排在全球第六、七位。这说明中国人消费主要是买东西, 商品之外的消费如旅游消费、娱乐消费、文化消费、医疗消费、教育消费等占的比重不高。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服务消费应当进行拓展。除此之外, 还有什么消费热点也需要研究。比如家政消费, 现在保姆非常难求, 需求很大。养老服务也是个非常大的市场, 独生子女无法解决家庭养老问题。这不是很遥远的事, 非常快就到了。

三、完善体系,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品市场供需两旺, 销售额增长很快, 但市场比较乱, 商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特别是政府的可控性削弱, 国家有时候想伸手都不知道劲怎么使。商品流通中存在种种问题, 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计划经济流通体系已被打破, 但新的市场经济流通体系还不够完善, 很多问题背后都可以发现体制性、政策性的因素。从长远看, 要逐步建立高效、有序、安全、可控的现代流通体系。从当前实际出发, 应首先抓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完善专业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协调发展的工业消费品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不仅要做到高效流通、有序流通、低碳流通, 确保商品质量安全, 还要把增强政府对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流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作为重要的目标。

当前, 应当特别关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问题。温总理今年一月在一份批示中指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 急需加强。”总理要求商务部会同发改委、农业部研究, 尽快提出政策措施报国务院。我认为, 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解决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产地的信息指导。现在为什么农产品“卖难”“买难”现象交替发生?根本原因是绝大部分农民非常盲目, 上年什么卖的好今年拼命种, 周围邻居种什么我也种什么, 这样当然会造成滞销, 然后又都减少种植面积, 结果又出现短缺。政府要提供信息, 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信息。同时, 要控制主要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 政府要求种的如果滞销给你补贴, 自己乱种种多了, 自己到市场去解决。二是要在农村建预冷设施。生鲜果菜采摘后, 在冷库放十小时, 拿出来就可以延长几天的新鲜度。现在农民自己建不起, 造成果菜大量损坏。必须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流通企业到产地去建冷库, 政府也要有必要的补贴。三是政府投资建设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蔬菜批发市场收取的高额进场费、摊位费、交易费等, 对菜价上涨有直接影响。高收费的重要原因是批发市场由企业投资、经营, 为了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 只能采取高收费的办法。建议借鉴国际经验, 把农产品批发市场视为流通基础设施项目, 由国家投资建设, 或由银行贷款、财政贴息, 也可以由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四是减少流通环节, 提高流通效率。商务部推行“农超对接”几年, 效果已经显现。物美超市、家家悦超市、家乐福超市等通过“农超对接”, 生鲜果蔬同农贸市场相比都很有竞争力。

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的重点, 是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工业消费品市场体系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此外,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比如, 百货店的经营方式问题。目前, 国内百货店基本上全部采用“联营”方式, 自营的比重极低甚至完全没有。从常识上说, 大家都清楚自营可以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经营特色、避免同质化, 好处很多。但在实际经营中, 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为了避免经营风险, 选择自营的越来越少。到底应该如何增加“自营”比重, 需要什么样的扶持政策或限制政策予以配套, 这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但是, 百货店如果老是像现在这样联营, 自己的经营能力、采购能力、议价能力逐步萎缩, 最终完全变成商业物业经营, 恐怕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从我国商业引进外资的历史分析, 外资百货店首先进入我国, 但经营业绩普遍较差, 很快让位于外资大型综合超市和专业店, 但近年来又开始卷土重来。据了解, 外资百货店的自营比重很高, 两种经营模式的是非优劣, 将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来。

再比如, 专业批发商问题。计划经济时期的批发体系是“一、二、三、零”, 现在完全多元化了。一部分工厂自销是批发, 连锁店统一配送也是批发功能, 各种批发市场更是在从事批发业务。为什么我国专业批发企业大量萎缩呢?一是目前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为了规避经营风险, 普遍采取“引厂进店”的联营形式, 按照向供应商提供的营业面积收取租金, 实际上成为商业物业经营商。由于自己不再进行采购, 对专业批发企业也就没有了需求。二是各地大办各种类型的批发市场, 并实行定额定时纳税的办法。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企业, 实际税负远远低于按照17%的增值税率纳税的批发企业, 使得专业批发企业根本无法与批发市场进行竞争, 难以生存。三是专业批发企业商品大进大出, 需要大量的自有资金进行周转。由于当前商业信用缺失, 专业批发企业经营风险很大, 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因此没有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商品采购和批发销售。四是各种大品牌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进口商, 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分区域逐级代理的排他性批发体制, 直接面向零售企业供货, 其他专业批发企业很难进入等。上述这些问题不解决, 专业批发商很难得到发展。

中国到底需不需要专业批发企业, 目前争论很大, 有些人认为不需要, 表示中国目前的现状就是合理的,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不行, 认为缺少大型专业批发企业造成批发效率不高, 流通环节较多, 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政府调控也缺少抓手。总之, 在完善流通体系工作中,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四、建立机制, 理顺政府管理商业的体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证明, 商品流通不仅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性, 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在政府的商业管理中, 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而不去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 面对严重灾害等突发事件, 政府更需要有所作为, 这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也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突飞猛进, 商品短缺、凭票证供应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商业的市场化改革功不可没。但实事求是地看, 政府在商业管理中的完全退出, 包括内贸管理机构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撤并, 不能不说是个美中不足的“瑕疵”。目前, 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在社会上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法规约束、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的政府管理体制。应该看到, 宏观调控只是非常情况下的政府特定行为, 而政府的常态行为应该是加强流通领域法律法规标准建设, 对流通基础设施进行财政扶持, 并在金融、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等方面, 为流通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当前实际, 希望国务院加强内贸立法, 尽快出台大宗商品交易管理条例、商业网点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条例等急需的法规, 并着手制定同《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类似的商品流通基本法或流通产业促进法。同时, 要增加各级政府对流通业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2009年起设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改变了用外贸发展基金扶持内贸发展的尴尬局面, 效果良好。建议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 扩大专项资金规模, 并逐步减少用于直接刺激销售的资金支持, 增加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

篇14:娄底市总科学谋划2011年工作

倡议要求,全市工会工作者要树立“发展为先”意识,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深化“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切实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上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争当推动科学发展的先锋,争做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楷模,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立新功。

倡议要求,全市工会工作者要树立“基层为重”意识,提升工会昂扬战斗力。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实现“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积极推进非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工会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战斗力。

倡议要求,全市工会工作者要树立“职工为本”意识,培育工会强大亲和力。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產率同步增长。要主动顺应时代要求,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快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推动“四化两型”建设提供更多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要健全维权帮扶网络,完善维权帮扶体系,加大维权帮扶力度,增强维权帮扶实效,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

上一篇:猎狗的故事分析表下一篇:关于农副产品安全的民意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