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2024-04-14

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诚信观的调查报告

一、对诚信观的概述: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那么,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诚信是什么呢?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观特点有二。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二、大学生诚信观的现状及原因: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在学习方面

大学生的诚实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 在实际中存在的作弊现象很多, 诸如考试作弊, 据某高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 在考试前曾有过作弊动机的高达29%, 预谋作弊和随机作弊的占18.7%和6.2%;然后就是抄袭作业和论文,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自己独立完成, 论文更是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 东拼西凑, 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的。作弊者已经完全忘记了诚信对他们的约束。2,在经济方面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 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了高度关心, 党和政府明确承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国家拨出专项资金, 学校列出专项预算用于特困生的补助。但是, 学校对特困生的具体对象认定缺乏可操作性, 一些学生弄虚作假, 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 加之学生生源所在地方政府的某些办事人员, 出于地方保护心态, 出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虚假证明, 给学校特困生的认定增加了难度。

3,在工作方面

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 在就业管理部门组织的人才交流和供需见面会上, 聘人单位利用供需见面会的广告效应, 广收学生个人应聘资料, 而会后常常没有下文, 这种情况使学生产生上当受骗之感, 因此也就如法炮制, 不讲究诚信,把个人应聘资料广泛投递, 有接受单位就草率签约, 有更好的单位就马上毁约再签, 严重影响了学校毕业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 加大了就业过程中的成本费用。

4,在生活方面

大学生生活交往中, 出现了和自己熟悉的人之间的虚假承诺。主要包括借钱不还, 借物不归, 偷用同学的东西, 有的甚至将其据为己有。这些无不表明其道德素质的低下和诚信意识的丧失。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而很多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同时,家长与孩子存在代沟,孩子性格变得孤僻、暴躁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2,学校的因素:

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诚信的教育不够或不重视,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诚信的思想道德意识变得非常薄弱。同时,教育乱收费、文凭造假、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正面引导,也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走私逃汇、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失信现象频频出现,让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一些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4,自身的原因:

不仅仅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原因。总的来说,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比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意志不够坚定,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便放松了对诚信的要求。

三、大学生诚信观的调查分析:

近期,我在网上展开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诚信观的调查问卷的活动,这个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诚信观面向社会上各高校的大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截至目前为止,共有47名来自不同大学的大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问卷的答题活动。其中男生有23个,占总人数的48.94%,女生有24个,占总人数的51.06%,是大一年级的学生有6个,占总人数的12.77%,大二年级的学生有40个,占总人数的85.11%,大三年级的有1个,占总人数的2.13%,没有大四的学生参与答题。我对这次调查问卷的过程及结果作了一个分析及总结:

问题一:在部分大学里出现了专门替他人代考的“枪手”,这一现象,你如何看待。有四个选项:

1、市场的需求,自然有人做;

2、靠自己实力吃饭,很正常;

3、这是一个人道德、诚信的问题,应该大力制止;

4、无所谓,对我没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13个人选择选项1,占总人数的27.66%;有1人选择选项2,占总人数的2.13%;有26人选择选项3,占总人数的55.32%;有7人选择选项4,占总人数的14.89%。

问题二:大学考试中你是否做过弊。

有三个选项:

1、经常;

2、偶尔;

3、没有。调查结果显示:有4人选择选项1,占总人数的8.51%;有18人选择选项2,占总人数的38.3%;有25人选择选项3,占总人数的53.19%。

问题三:大学考试中的作弊现象你是怎样认为的。

有三个选项:

1、反对、不会接受;

2、虽然不对,但可以理解;

3、不在乎,做好自己本分就行。调查结果显示有13个人选择选项1,占总人数的27.66%;有23个人选择选项2,占总人数的48.94%;有11个人选择选项3,占总人数的23.4%。

问题四:作为一名大学生,面对毕业论文,你会怎么做。

有四个选项:

1、能抄就抄,老师不一定能察觉;

2、大部分自己写,部分应用;

3、完全自己写;东凑西并一篇。调查结果显示:有1个人选择选项1,占总人数的2.31%;有39个人选择选项2,占总人数的82.98%;有2个人选择选项3,占总人数的4.26%;有5个人选择选项4,占总人数的10.64%。

问题五:一些大学生在面试、简历中会写得好看些,你如何看待。

有四个选项:

1、没办法,竞争压力大,简历写得好看些,有很大帮助;

2、错误的做法,为人首先应学会诚实守信;

3、大家都如此,不做会吃亏的;

4、能避免就避免。调查结果显示:有12个人选择选项1,占总人数的25.53%;有18个人选择选项2,占总人数的38/.3%;有3个人选择选项3,占总人数的6.38%;有14个人选择选项4,占总人数的29.79%。

问题六:你认为大学生的诚信观情况。

有四个选项:

1、一般;

2、很差;

3、很好;

4、不关心。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选项1的有43个人,占总人数的91.49%;选择选项2的有4个人,占总人数的8.51%;没有人选择选项3和选项4。

问题七: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的因素。

有四个选项:

1、自身的原因;

2、家庭的因素;

3、社会的影响;

4、学校的教育不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选项1的有5个人,占总人数的10.64%;选择选项2的有2个人,占总人数的4.26%;选择选项3的有40个人,占总人数的85.11%;没有人选择选项4。

问题八: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

有四个选项:

1、依靠自身的注重;

2、家庭的引导;

3、社会的宣传;

4、学校的教育。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选项1的有22个人,占总人数的46.81%;选择选项2的有5个人,占总人数的10.64;选择选项3的有12个人,占总人数的25.53%;选择选项4的有8个人,占总人数的17.02%。

问题九:当今社会上“企业做假”、“律师说假”、“商家造假”等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追其原因,不外乎人们缺乏“诚信”“信用”的观念。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你认为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多选)

有六个选项:

1、建立、健全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2、加强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诚信度”;

3、完善法规、法律体系建设,是企业、商家及普通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4、加大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5、未考虑过此类问题;

6、“诚信”、“信用”问题不至于那么严重嘛,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会解决。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选项1的有41个人,占总人数的87.23%;选择选项2的有40个人,占总人数的85.11%;选择选项3的有41个人,占总人数的87.23%;选择选项4的有30个人,占总人数的63.83%;选择选项5的有4个人,占总人数的8.15%;选择选项6的有6个人,占总人数的12.77%。

问题十:你对诚信的定义。(多选)

有五个选项:

1、老实;

2、待人真诚;

3、讲信誉;

4、考试不作弊;

5、其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选项1的有21个人,占总人数的44.68%;选择选项2的有42个人,占总人数的89.36%;选择选项3的有46个人,占总人数的97.87%;选择选项4的有16个人,占总人数的34.04%;选择选项5的有2个人,占总人数的4.26%。

四、建议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问卷,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多数学生的诚信观是值得肯定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建议一:加强家庭的教育。

家庭的教育是第一步,诚信的家风是孩子成长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在言行举止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诚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家庭的教育是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建议二:改革学校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里过着自由宽松的生活,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习,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学校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平时

考核的比重,而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习。

建议三: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氛围。

社会的环境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社会上是否具有诚信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观。首先,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体制,改良社会风气。然后加大宣传力度,分配到各级阶层,共同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氛围。

建议四:学会从自身作起。

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诚信互动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增强自律意识,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定意志,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作为深受中华传统美德熏陶的大学生,诚信是我们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品质,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都应秉承以诚信待人,以诚信处事的理念,确立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良好的诚信观。用诚信铺垫出自己光明的未来,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篇2: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一、背景

大学生的创业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是同学们理性择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长。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凸显出来。其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旧的经济计划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用人机制还健全,仍然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计划安置,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其三,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在就业问题上,许多人的就业观念落后,如缺乏到基层和农村择业创业的积极性,或者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市场需求的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日趋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造成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虽然我们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这些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很大压力。

因此,本人对我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创业观的调查问卷。现将此次调查问卷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查情况及研究方法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创业观念,调查对象包括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大一大二的部分在校生,包括城市与轨道交通系、管理系、文学系、外语系等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分别于晚自习及课余时间发放给学生填写。问卷有20个问题构成,其中19到选择题,1个开放题。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动机和态度,创业心理成熟度,创业面临的困难,创业需要的指导和支持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调查,能有效的反映出我校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

通过与同学的认真讨论,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得到的问卷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最终真实客观的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对毕业后的是否进行创业,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目标。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是树立正确创业观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创业;20%的学生选择自谋职业;16%的学生准备自己开办企业或公司;6%的学生想开发前沿科技项目;4%的学生另有

其他打算。这表明,虽然我校大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打算,但是还为做好创业的准备,其创业的动机尚不成熟,对创业的认识还不全面,对于日后创业的总体态度较差,部分学生甚至对于创业以及毕业后的打算未作任何的思考。这值得我们深思。

2.我校部分学生的的创业观有些落后,对所学专业以及所在行业的了解较少。通过调查问卷,就打算创业的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后的创业方向尚未完全明确。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的存在创业的想法,而对于如何创业,怎样创业以及创业可能会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未来的创业之路尚处于理想之中。现如今学生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下,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及书本,缺乏与市场接轨实践锻炼的机会,没有经验可积累,无论是实际应用能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相当有限,只能是凭着自己一时的激情,走一步算一步,而没有详细的思考与刻苦的钻研。对于毕业后的创业,这显然是不够的。

3.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合理。通过调查问卷,我校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创就业准备不够充分。例如,英语专业的一名学生准备毕业后开办一家外语培训机构。但是,其在大学期间,本专业的知识未能很好掌握,对于专业课的学习缺乏必要的专注与投入,导致其一些必要的语言类证书无法拿到。其选修的课程与企业的管理没有关联。这些必将给其将来的创业带来困难。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处在大学这一象牙塔中,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无法专心与学业,或着接受到一些错误的创业信息,从而导致其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出现误区。

4.学生接受的创业培训有限。虽然学院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每位学生的通识课程必修课,向学生提供有关职业的视频教学并要求每位学生于学年末提交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自身的自觉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应的监督与检测。学生从中真正学到的创业知识有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由于校园活动以及学习要求,学生参加校外兼职的机会不多,学生得到创业锻炼的机会较少。调查结果也表明,一部分学生苦于无法找到适当的创业培训。这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关注。

四、方法与对策

1.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做好创业准备

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并且具有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还能帮助别人就业。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艰苦磨难多,因此,只有创业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创业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创业需要勇气,但需要智勇,而不是蛮干,创业不是追求时髦的感觉,而是获得成功的果实。大学生在创业的问题上除了要具有立足创业、勇于创业的思想准备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既要不拘泥于陈式,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各种现实的因素,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四要积极储备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在校大学生应学好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习之余应积极参加

学校里的相关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的引导,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和机制 创业是各种社会知识的集合,是包括法律、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税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更是创业者个人的团体协作意识、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的综合运用与展现。大学四年,正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普及的长效机制,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加强培训,把有志于创业的学生组织起来。一方面要帮助他们理清创业思路,为其提供系统的知识培训。如通过计入学分的创业课程、课题研究,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们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如通过举办职业规划大赛等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进一步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3.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以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创业宣传力度,形成认同创业、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以缓解创业资金的瓶颈,成立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深化户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之中。要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一方面,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领导和协调高校的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网站,搭建创业教育平台,为创业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培

训、项目支持、开发和技术支持、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另一方面,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企业做好沟通。通过对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的成功案例,激励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利用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

五、小结

篇3: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教师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最终执行者, 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一般业务技能, 更主要的是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影响着《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效果。

基于课程改革的深化,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我们要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观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法, 调查涉及到的学校规模大小兼顾, 教师年龄分布均匀, 接受调查的对象共计102人。问卷设计了三个问题, 其中一、二两题是封闭题, 第三题是开放题。问卷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下表中有33个词汇, 如您觉得这个词汇与数学有关, 则在空格内打“√”。

二、在上表打“√”的词汇中, 请您选择认为最能体现数学教学的2~5个词汇, 把它们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用一句话表达您的数学观:_______________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第一题的调查结果按每项选中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百分比的高低排列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下面几点结论:

1. 大多数数学教师具有较先进的数学教学思想。数学留给教师的印象不仅仅是概念、公式、定理、计算, 数学是能解决问题的, 它充满辩证法的因素。表中“解决问题”和“辩证法”所占的百分比均超过90%, 具备这样观念的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2. 遗憾的是所有数学教师都选中“逻辑”这一项。诚然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数学本身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但数学亦可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 数学也需要猜测、想象。选择“逻辑”这一项本不错, 只是“逻辑”选中率最高, 且是100%, 就有失偏颇了。从这一现象的另一面可以看出:早期的教师培训工作, 关于数学与逻辑特殊关系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当初是成功的, 但现在需要调整“逻辑”在数学教师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3.“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两项都位居前10位, 这一现象表明: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这一论断已深深地烙在数学教师的头脑中。数学教学尤其要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 但小学阶段空间观念的培养不可轻待, 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表明空间观念地位的重要性。从表中看出小学数学教师重“数量关系”轻“空间形式”。

4. 悲哀的是“计算”选项选中率是99%, 说明数学教师的头脑中还有根深蒂固的旧观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是计算为主体, 而是数学思想、数学模型为主体。

5. 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不全面, 选中“美”这一项的只有53人, 仅占52%。其实数学中的美是广泛存在的, 它有统一美、奇异美、对称美、简洁美等。通过数学教育渗透美育, 是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

6. 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还有不小的问题, 选中“繁”这一项的有35人, 占总人数的34%。

第二题的调查结果按每项选中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百分比的高低排列如下:

第二题的调查结果与第一题是相关的, 从很大程度上验证了第一题的分析结论。从表中可以看出:“思维体操”选项凸现出来了, “数字”选项的选中率下降, “科学性”选项已跃居第二, 取代“计算”选项。这些现象说明, 数学教师回答第二题 (对数学的本质把握) 比回答第一题 (对数学的初步印象) 更慎重, 教师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也更纯、更准了一些。

第三题是开放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情况:

1.传统型的数学观念。教师们的表述有:“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数学是思维的科学”、“简洁、实用, 具有逻辑性”。应该说持这类数学观的教师只是缺少不断的学习, 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2.畸形的数学观念。教师们的表述有:“数学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是用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数学是科学性很强的逻辑文化”。这样的教师有点走入极端。

3.空泛的数学观念。教师们的表述有:“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甚至有3位数学教师不会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数学观。这样的教师缺少学习, 观念模糊, 甚至是空白。

4.先进的数学观念。教师们的表述有:“数学是一门科学的、简洁的、美的学问”、“数学可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用数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数学是有逻辑性, 也是有辩证法的”。

三、思考与建议

1.重塑学科观念。教师培训不光要注重一般性技能的培训, 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科学的先进的观念。教师培训要从大的本质观念入手。要使教师们确立全面的数学观, 即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既有其科学因素又有其人文因素。纠正把数学教育只当成逻辑思维训练甚至是解题训练的偏狭的教学观。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的数学教育。教师对于数学的认识远比对数学教学的认识更加重要。

2.组织专题研讨。教科研既要有常规的大众型的听课、评课活动, 也要有深度的观念方面的交流与碰撞。事实上, 教育教学中的很多差异归根结底是认识上的差异。通过确定专题组织教师进行讨论, 提高认识, 提升素养。如专题:计算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小学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数学美在何处等。专题研讨能够直指问题核心, 矫正认识差异。

篇4: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摘 要 《蜗居》热播带来的社会效应不同凡响,通过《蜗居》了解目前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并分析这种观念是对传统择偶观的冲击还是一种文化适应。通过调查解读80后女大学生的思想,对于了解这一代群体的行为也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择偶观 门当户对 80后

一、导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择偶观逐渐发生变化。《蜗居》这部电视剧主要是借着郭海萍买房这个主线故事写出当前都市人群面临的普遍困惑,这种困惑不仅仅来自于房子、工作等物质压力,还有婚姻、情感上的精神压力,此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看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是否受到了《蜗居》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从<蜗居>看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问卷调查资料,在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5份,有效问卷95份。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分析与择偶观有关的文献资料(如专著、调查报告、论文等),在借鉴基础上把课题研究推向深入。2.定量研究。对问卷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并通过spss软件统计包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图形分析等。3.定性研究。在访谈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取精去粗以弥补问卷的不足。

三、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1980年—1990年之间出生的郑州女大学生,以大学本科以上为主,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在所调查的100份问卷中,看过《蜗居》的有81人,有效百分比为86.2%;没有看过《蜗居》的人有13人,有效百分比为13.8%(见表1)。

(二)分析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是为了探讨80后女大学生择偶观以及《蜗居》给她们带来的影响,《蜗居》不仅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更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在现实面前是该坚持爱情,还是追随现实?“小贝”和“宋思明”是否会影响她们择偶的判断力。根据调查分析如下:

1.喜欢的对象与选择结婚的对象二者之间的对比分析

在选择结婚的对象中,选择小贝的更多,其次是宋思明,选择苏淳的人明显低于二者,兼具“选择结婚的对象”和“喜欢的类型”两者的是小贝。可以得出,80后的女大学生并不是所谓的只知道享受生活却不懂得奋斗的一代人。

2.对学历的要求情况

在对学历要求方面,以大学本科以上居多。可以看出,在择偶时女生还是会考虑对方的文化程度,大部分女生都希望自己的男友与自己的文化程度相当或者是高于自己的文化程度,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3.在择偶时是否在意门当户对的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很多人注重门当户对,但主要体现在精神上。从分手的原因来看,并不是因为对方经济条件差而分手,更主要的原因是俩人的感情不合,这说明80后女大学生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共鸣,这与传统社会以经济条件划分的门当户对是有差异的,体现了现代婚姻的内在要求。

4.房子与爱情的关系

80后女大学生在崇尚爱情高尚的同时也很注重房子的现实意义,从调查可以得知,80女大学生在爱情和房子二者之间会选择“鱼与熊掌兼得”,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会选择和男友结婚,只是结婚的时间会晚些。

5.对“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的看法以及择偶依据分析

对于“干的好不如嫁的好”这句话,2%的人“非常赞同”这种说法,39%的人持“赞同”观点,27%的人认为“无所谓”,25%的人持“不赞同”观点,2%的人“非常不赞同”这种说法。可以看出很多女性还是认同这句俗语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一定非豪门不嫁,在择偶时更多的人考虑的是个人品质,经济状况并不是首要因素。

6.对“老少配”的看法

对于老少配,更多的人选择的是“顺其自然,只要有感情基础就好”,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以5岁左右居多。“影响婚姻家庭稳定的因素之一是人们‘观念的变化’”①。过去的婚姻基本都是夫妻二人年龄相当,以老少配为耻。目前,大众对老少配持宽容态度,认为老少配已经属于平常现象。可见,择偶观的变化与人们观念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四、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传统的择偶观与80后女大学生择偶观的对比

1.传统的择偶观

(1)注重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

在我国相当长的社会里,人们的择偶观一直受制于封建思想,婚姻当事人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观念渐行渐远,但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择偶观念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已符合了现代人的择偶观念,为现代人以爱情为主的择偶观服务。

(2)讲究门当户对

在择偶观念上,传统的门当户对是指欲结成或正在结成以及将要结成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的家庭,在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上处于基本相当的水平。门当户对是中国封建社会男女择偶的重要条件和标准。它要求男女双方家长在子女择偶时要相互考虑双方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等。这种婚姻的观点是只重门第的高低,而不重爱情,是封建等级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2.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

在思想开放的今天,门当户对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80后女大学生更重视价值观、文化、经济条件、心理等多方面的门当户对。

(1)价值观上的门当户对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这样,传统择偶观门当户对的合理性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具有类似社会背景的人习得了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而具有相似价值观的人更容易互动,因为双方具有共同语言,易于有效的沟通和达到最小限度的紧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80后女性很注重价值观上的相通。如果在择偶时忽视对一个人的价值观的考察,这对以后的婚姻生活必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如果郭海藻对宋思明个人品质有所深入了解的话,也不会出现后面的悲剧。因此,对价值观的认同也成为了80后女大学生考察对方的标准之一。

(2)经济上的门当户对

经济上的门当户对是指在择偶时一般要考虑到双方家庭的经济平衡关系。经济条件的大体接近对婚姻的稳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郭海藻和小贝条件相当、郭海萍和苏淳亦是如此,都是奋斗中的大学生,因此他们有共同话题,容易交流沟通,在奋斗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面对现实,房子是必须的,物质是必须的,80后女大学生在注重感情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经济的重要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80后的理性思考。

(3)文化上的门当户对

文化上的门当户对是指男女文化程度相当,或不会有太大的悬殊。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择偶,可以发现,人们在择偶时总是受社会和文化规范所左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研究生一般不会选择高中生,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会让两个人的沟通产生困难。一个长期生活在美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一个长期生活在中国社会农村文化背景下的人,一般是很难在婚姻生活中找到良好互动的感觉的。文化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会导致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影响两个人感情的进一步发展。从调查中得知,在择偶时大部分80后女大学生都希望男友与自己的文化程度相当或者是高于自己的文化程度,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4)心理上的门当户对

人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譬如一个哲学家与一个下岗工人是不大可能产生心理共鸣的;同样一个科学家与清洁工很少会发生婚姻关系。他们之间可能会有爱情,但结成婚姻的概率不会很高。爱情会在不同的人群中产生,良好的婚姻更多的在相似的人中间产生。古德有语:“一切择偶制度都倾向于‘同类婚姻’。②”背景和出生类似的人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走得长远。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反映出来的异源文化差异,成为夫妻关系中最难逾越的一道心理鸿沟,妨碍着双方最终的接纳、亲近和融洽。

(二)由调查结果所引发的思考

80后女大学生在选择结婚的对象时依然是“小贝”居多,“小贝” 是80后男性的写照,他无论在年龄上、思想上还是经济上和郭海藻都是门当户对的,从调查中可以得出目前80后的在择偶时很理性,表现在:

1.以爱情为基础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是产生男女择偶的内驱动力。恩格斯有语: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可以说,爱情是婚姻的新娘,婚姻是爱情的归宿。如果处理不当,婚姻将会成为爱情的坟墓。常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婚姻,同样,没有婚姻的爱情也是不幸的爱情。80后女大学生很看重双方之间的感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

2.以物质为保障

爱情和面包都是婚姻关系存续的保障,物质条件决定精神生活,物质基础是婚姻关系的一大基石。如果仅仅谈感情,唯爱情至上而忽略物质条件,那么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爱情乌托邦。在生活中,柴米油盐是客观存在的,在注重爱情的同时,80后女大学生很理性的思考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只有物质有了保证,才能够为爱情保驾护航,使爱情的帆船驶向美好的未来。

随着房价的飙涨,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在大多数人眼中,80后女大学生大多数都持有“吃现成饭”的思想。但是通过对《蜗居》的调查得知,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并没有被金钱腐蚀,反而使她们更好的给自己的择偶标准定位。她们的择偶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对传统择偶观的一种冲击,而是一种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1]梁青岭.现代婚姻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骆晓戈.女性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5]朱力.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朱力.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篇5:关于大学生理财观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理财观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大学生就要从理财开始。测您是不是一位优秀的理财专家?下面让我们社会调研协会为您测一测!

一、选择题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每月的生活费有多少?()

A.400以下B.400~700C.700~1000D.1000以上

3.您每月生活费是否结余?()

A.有B.月光族C.经常入不支出

4.如果您的生活费有结余,您一般会怎样处理?()

A.存起来B.丰富精神生活C.改善物质生活D.进行投资

5.如果您零花钱超支时,您经常会?()

A.省吃俭用B.向父母要钱

C.做兼职赚钱D.向同学朋友借E.其他_____________

6.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赚钱来养活自己?()

A.乐意B.勉强愿意C.不愿意

7.您认为一个好的理财方法对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盈利B.保值C.合理花钱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您认为您自己的理财能力如何?()

A.花钱没计划B.一般C.较强理财能力

9.您对个人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何?()

A.十分了解B.知道大概C.不太清楚D.完全不知道

10.是否希望自己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理财方案?()

A.迫不及待B.需要C.不需要

11.您目前具备的理财知识大部分从哪里获得?()

A.从家人那里学来B.从课堂中学到

C.自学D.其他渠道 ____________

社会调研协会团支部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12.如果您在逛街的时候见到自己超喜欢的东西,但目前的财务状况不太好,那么您一般会怎样做?()

A.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没钱时我不会逛街B.勒紧腰包,坚决不买

C.向别人借钱买D.制定计划,赚钱买E.这个说不准

13.对于大学生理财您持什么态度?()

A.大学生应重视理财,培养理财的意识和习惯

B.需要有理财观,不过不用太关注

C.理财就是为了赚多点钱

D.大学生没什么钱,没有理财的必要

14.您觉得大学生应该进行炒股等投资吗?()

A.大力支持B.可以尝试C.不应该

15.您认为具有良好的理财观对自己在未来工作生活作用如何?()

A.没想过B.作用不大C.有一定作用D.作用很大,是必备技能之一

16.若学校有机构专门为大学生投资或创业提供相关的资金理财服务,您觉得怎样?()

A.赞成,能帮助大学生B.不赞成,可行性不高C.中立,有待考察

二、主观题

1.在如何理财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表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调研协会团支部

2011-12-12主管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篇6: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

课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及绿色习惯

学院:专业: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2013年6月25日前言 1

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动力来源,而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生态文明观教育。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大学生的肩上,大学生理应成为护绿的卫士、环保的先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学生本身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此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更是值得关注的。大学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校园内生态环境的改善。但目前,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尚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生态文明观及绿色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以探究出更为合理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3年6月,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载体,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份,回收问卷24份,其中有效问卷24份,回收率80%,问卷容量为24。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过度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寝室废品浪费,有91.67%的同学经常或偶尔一次性筷子的餐具。62.50%的同学会直接把寝室废品卖掉。41.61%的同学认为学校内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41.61%的同学认为学校内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45.83%的同学认为学校内找不到电池回收箱,66.6%的同学几乎不或者偶尔会注意节约用水,还有其他一些同学认为学校内还存在着其他较为棘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如传单乱扔、污水乱倒,食物浪费、装饰性的灯光太多等等。

调研结果显示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不足。学校没有对一次性餐具的过度使用、水电浪费、乱扔垃圾等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奖惩措施,也没有进行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教育,而是听之任之,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正因如此,高校更加应该做好校内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减少过度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水电浪费等不良现象,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习惯,从而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2.大学生对待随身垃圾的态度也是令人不太满意,仅有37.5%的同学表示会一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62.50%的同学表示会尽可能的扔进垃圾桶。然而,经过我们于校园及其周边区域的走访,我们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校园道路两旁的小草坪上,垃圾随处可见;商业街道路上的垃圾更是四处散布。并且,在我们的问卷中亦有显示,在位接受此次问卷调查的本校大学生中,共46.61%的人认为校园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并认为其是学校生态文明建中的的主要问题。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只有16.60%的大学生表示会很乐意参加环保实践活动,62.50%的大学生表示一般般,即不太愿意。20.83%的大学生表示很不喜欢或者看情况。

由上述数据可知,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普遍有“要环保”的意愿,但大部分没有做出相应的环保举动,因此可以说大学生仍旧缺乏真正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消费模式是面向未来的消费模式,是消费模式升级的具体表现。从结果中可知,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不足以真正指导其形成良好的绿色习惯。

(三)调查结果思考

调查表明,一些大学生环保意识淡化,现实生活中即使看到有人浪费水电和扔垃圾的现象,也不会去阻止,原因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感不强。如果大学生有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明确的生态责任意识,那他们在行为上就会有强大的动力。

1.在教育方式上,传统德育过于注重理论灌输,不可否认,灌输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缺乏人文关怀,因此显得被动性较强,而主动性、自觉性不够,甚至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因此要改变以讲授法为主的局面,大力推行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等基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德育教学中,只有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高校生态科技道德教育才能从平面走向立体,才能提高实效性。我国传统的理工科院校过于重视专业技术和技术的课程设计,忽略人文素养的课程规划,导致高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性,造成一些大学生漠视生态科技道德,缺乏对待专业技术的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行为的功利性倾向较为突出。这种以专业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代替了全面发展的教育,造成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目前高校教学偏重于生态知识介绍,忽视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和文明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曾经有教授提出:环境伦理教育要顺利进行下去,就必须抓好意识的培养、榜样的感召和行为的引导三个环节的工作。在调查中,62.50%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多形式宣传教育,29.16%的同学认为学校要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还有同学认为可以增多一些关于环保的标语提醒,加强有关生态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及形成良好的绿色习惯的对策

(一)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及良好的绿色习惯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

“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全国上下践行这份理念,并落实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理解生态文明,具有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推进我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课堂教育。课堂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多开展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现代文明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觉性;

2、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现代社会,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逐渐认识到树立科学、进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并辅之以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有效提升我们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具体实行措施

学生方面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生态

文明建设意识的提升虽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加强生态保护的执行转化能力。

1.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大学生要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认真听讲,勤做笔记,查漏补缺,加深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生态文明报告、讲座和研讨会等,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2.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提高践行能力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等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自身的一份力量。不断强化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提高知行转化,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在生态环保上做到知行合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学校方面

1.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

当前,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开设内容中,并没有针对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知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在少数通识课中做了些较为基本的介绍,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部分«形势与政策»的教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来给学生们讲述。但是,这样的讲述和教育,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的提高从现实情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世界环境日不清楚或认识错误,有许多学生要求学校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正是学校在这方面做的不足的表现。

2.多组织开展生态环保志愿者活动,优化志愿者活动结构

通过组织、指导和协调全校志愿者活动,提供多种社会服务,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是推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针对学校生态环保活动数量不足、宣传不够、规模不大等问题,要加大对生态环保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的力度,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规模,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数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质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影响力,让每个有意愿、有热情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大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知识在志愿者活动中得到提升,进而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

3.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

我校在生态环保监管上还做得不够。乱扔垃圾、过度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破坏花草树木,这些不良行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加大监管和奖惩力度而解决。在新加坡,哪怕是随意吐口痰警察都要处以高额罚款。我校由于种种限制性因素,虽不可能像新加坡这样做,但可以加强监管,对乱扔垃圾、破坏花草的行为进行及时阻止,奖惩手段和教育手段并用,从而让人和环境更加和谐得相处。

4.进行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

校园内可以增加一些关于环保的标语提醒,校电视台、广播台多一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多开展些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竞赛等等。学校可以进行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提升校内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用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进一步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四、结语

本调查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从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及绿色习惯、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及绿色习惯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

篇7: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调查

一,选择题

1.您的年龄是()

A.12岁以下B.13-25岁C.25-35岁D.36岁以上

2.您经常观看动漫吗?()

A.从来没有B.偶尔C.经常(如果您在这里选择A的话,感谢您的参与,本次调查结束;如果您选择其余选项,请您继续完成下列调查)

3.您最喜欢观看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动漫()

A.中国B.日本 C.欧美

4.您为何喜欢观看上述动漫?(可多选)[]

A.情节有趣生动B.人物形象符合自己的要求 C.体会生活中很难遇到的感情D.有超现实的情节能满足快感 E.有教育意义的内容F.其他()

5.您关注中国动漫吗?()

A.有B.没有

6.您对中国的动漫产业抱有希望吗?()

A.有B.没有

7.你认为国产动漫适合那个年龄层观看?

A.学龄前儿童B.学生C.工作者D.全年龄

8.下列动漫您最喜欢哪一个?()

篇8: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观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49-03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观的含义和特征

学习是学习主体(学生)对各种知识不断接触、理解、吸收、消化、内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对知识和观点以及蕴含其中的原理、定理或理论的把握和应用,锻炼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追求,从而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与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状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自主学习,即自觉主动学习,简言之,就是自己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学习主体(学生)自己主导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学习进程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实施、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

自主学习观具有三层含义。1.自主学习是针对被动学习而言的,是学生自主意识的外化和显现,也是个体内在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主见地进行整体规划,自激学习热情、自主安排时间、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内容、自营学习氛围、自创学习方法。2.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和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自觉、自律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人、时间的主人,是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必然选择。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从自主学习观的含义,归纳出自主学习观具有四大特征。1.自主性。自主学习不同于被动学习、依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启发引导学生,学生的角色转变为积极主动思考,教学双方良性互动,共同优化和完成学习过程。2.主动性。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用高度负责任的精神、热情和蔼的态度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产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断趋向主动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3.创新性。自主学习过程不仅体现了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而且体现了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这种创新性是相互融合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共同默契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教与学的整个过程。4.协调性。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如认知、情感、个性、意志、爱好等,这些心理品质相互发挥作用的过程,需要学生全方位协调自身的心理状态。同时,要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过程,师生双方必须进行良好的互动和配合。所以,学生的心理品质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就至关重要。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熟悉和了解大学生自主学习观的含义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自主学习观,这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乐学、好学和喜欢学习的情感;有助于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小窍门,不断推动学习进程,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智商水平,为智力发展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情商水平,使学生自身内在的人格个性、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情商因素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的意义

“按照现代学习论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本质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在学习社会中,教育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1]

大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自主学习观。目前,国内高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建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教学重“教”轻“学”;重视“教”的研究,轻视“学”的研究;注重如何“教”,忽视如何“学”。教学,教与学,本质上是一项双向活动,但现在却退变为教师“教”的单向活动,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即“要我学”,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发挥出来。这样的被动学习状态,不仅影响学习效果,同时阻碍个性发展,严重束缚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新世纪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高要求相去甚远。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强化以“教”为主导、“学”为自主的教学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共同构成的双向互动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学的实质,首先是教师的指导,然后是学生的认知。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转化过程。换言之,在教学这个双向互动活动中,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很难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教学所能让学生学到和掌握的知识必然极为有限。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激励学生主动驾驭学习活动,确立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整合知识、内化知识、批判知识和创造知识。教师是学习的向导,而不仅仅只是机械式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只知道机械式吸收知识的一块海绵。学生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这样才能吸收、消化、体会、领悟、内化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实质,进而创新创造知识。

(二)强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

从人的成长规律角度考虑,大学生已经具备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具备初步的专业理论知识。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迅速增强,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审视、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优缺点都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心态、个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自主学习所具备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协调性等特点是一致的。通过自主学习,大学生能够获取、积累、整合和内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将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综合素质。同时,自主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困难艰辛的求知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磨砺和锻炼,进而能够培养坚定不移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一切知识和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就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身的认知结构的筛选和转化,所学的知识必须被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所吸收、结合和同化,知识和技能被纳入到学生自己的理解、解释和记忆系统中,并且经过自己的转换,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2]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在自主学习观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又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大学生自主学习观的造就不是朝夕之功,需要长期培养和积累才能建立起来。对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进行启发式教学指导;对学生而言,更为迫切的则是自己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同时注重提高学习能力。

(一)学校管理方面

第一,学校宣传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校报采访、新闻报道、电台广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观的宣传力度。第二,学工部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大学生讲座、大学生论坛,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第三,教务部门可以从学籍管理入手,实行弹性学分制或完全学分制,使大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学习年限,鼓励大学生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校选课,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自主支配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第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课余活动,比如第二课堂、学术讲座、实习实验、社会实践等,启发思维、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而言,面向全校一年级新生,我校结合课堂教学,开设大学学习课,开展“学习与研究”为主题的创新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同时,结合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如外语、数学、物理等课程的改革,编写相关导读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加强渗透自主学习观教育。另外,我校还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学基地、实验中心、工程中心等场所,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验实践场所。这些具体措施能极大促进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

(二)教师教学方面

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理解、吸收、消化、实践、质疑、探索、创新等学习过程来实现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强调接受式学习,简单认为教学只是单向活动,即教师讲学生听,习惯于提供不容置疑、固定不变的现成答案。由于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只会闷头傻学,不会主动思考,更不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极大束缚了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导致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缺乏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

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改变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启发式教学和激励式教学,调动和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主动学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获取吸收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自身方面

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身也必须对此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多数大学生在生活方面已经能够自主,但在学习方面却还没能完全自主,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多数高校已经实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推行弹性学分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部分学生却没有珍惜和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而是整天无所事事,沉迷于网吧、电子游戏,浪费大把的宝贵时间。因此,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主体意识、主动精神、自我发展的动力,以及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有效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活动,就成为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此外,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锻炼也能够帮助自己树立自主学习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和课程的传统特点以及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各种实验课、实习课、社会调查等学习方式,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提出独特见解,在实习实验和社会实践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以之来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

“如果是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就会把自己固有的各方面的内在的本质力量调动起来、整合起来,积极推进自己的心智结构的更新、完善和提高。如果学生不是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而是不情愿地被动地学习,那么他自身具有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各方面的内在的本质力量就焕发不出来,他就不可能促使自己的心智结构实现自我完善。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难转换为学生自身的东西,不能被学生所接纳和同化。”[3]

四、结语

中国古代有凿壁借光、囊萤夜读、高凤流麦、温舒编蒲、牛角挂书、映月读书,讲的都是珍惜时光勤奋好学的典故,至今这些故事仍能不断激励菁菁学子主动学习。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唐朝大诗人韩愈说过:“学知不足,业精于勤”;现代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法国著名科普作家法布尔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习主要是自己的事情,他人的作用有限,正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人的内在动因,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内在潜能,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进行大学生自主学习观教育,努力开展启发式学习、激励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索式学习,通过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合格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韩清林.论自主学习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教育,2000(8).

[2] 张红丹.“慕课”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评论,2015(1).

[3] 张俐,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4] 李黎明.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教学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

上一篇:定性资料分析课程论文下一篇:大学学生代表军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