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报告

2024-04-22

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报告(通用7篇)

篇1: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报告

小编祝愿:2015的新年将要到来,中国人才网在这祝您和您的家人羊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这份新年的祝愿通过电波,跨太重重高山,超出滔滔江水,擦过高楼大厦,飞到您的身边!羊年吉祥!下面请看文章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报告范文

同性恋,这类未能被尽大多数人接受的文化现象,在社会走向多元与包容的今天,它不再成为忌讳的话题。

1999年,有关项目组对中国31省市660余例男性同/双性恋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60人检测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有2人有结果呈阳性。在1997年至1998年的同类调查中,有40人查过艾滋病病毒抗体,唯一1人呈阳性。

专家们指出:艾滋病在中国同性恋人群中的流行趋势堪忧!

由于艾滋脖,同性恋开始遭到社会的关注,但同性恋人群及同性恋与异性恋人群中所包括的题目却不单纯是艾滋病。

主流社会对同性之间的***现象和当事人,最普遍的称谓是同性恋、同性恋者,或称Gay(男同性恋)、Lesbian(女同性恋);还有别棍儿、基佬等轻视性称呼。也有学者以为,同性恋一词也带有轻视性,主张并坚持用同***.目前,起源于香港的同道一词,在大陆同性恋人群中普遍流行,但未得认同。

不能再躲潜藏躲的题目

小N,某公司职员,已婚,育有一女。他与妻子长时间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每两周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与同性保持着***关系。

长时间以来,由于种种缘由,同性恋一直被列为忌讳的话题。很多人以为,他们历来都没有见过同性恋。的确如此,具有同性恋偏向的人,大多会像小N一样,以异性恋的面目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他们又有一个隐蔽的,常人都没法进进的心理世界与生理世界。

1989年底,中国发现的本土第一例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即是与多个男子有性关系的男子。另据中国卫生部分告,至1996年底,北京市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48%是与男人有过性关系的男人。

为了适应主流文化,近半数的男性同性恋者与女性有过性关系;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大陆90%以上的成年男同性恋者进进传统婚姻状态。他们婚后,几近都是既与妻子保持性生活,又与其他同性保持***往。这类情况下,假如他属于性活跃份子,并染上了艾滋病病毒,那就可能会把病毒传播给数十人,乃至成百上千的人。

中国某省会城市一大型同性恋酒吧的经营者曾询问过很多同性恋:假如你感染了艾滋病怎样办?其中有人告知他:尽量传染给更多的人。

1997年5月,北京某大医院发现的38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有12人是同性恋/双性恋者,所占比例高达31.6%,男性同性恋人群是中国性病感染者年增长率最高的人群。中国性病防治中心对全国的统计发现,1994年性病者中同性恋者的数目比1993年增加了263%,而性病病人比常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高出2?5倍。

中国已故着名作家萧乾先生40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时,曾与20世纪英国小说界三大师之

一、身为同性恋的福斯特建立了友谊。萧乾先生曾读过福氏打算百年后才出版的一部手稿《莫瑞斯》,虽然是同性恋小说,萧老先生评价说:是一本健康的书。1992年,萧老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唉,同性恋》,1995年5月14日和7月4日分别在香港《文汇报》和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题目》。尔后他在一封私人信件中提道:拟把艾滋病与同***这个题目正面提出,并大声疾呼引发关注。

同性恋,艾滋病,必定联系?

目前,同性恋与艾滋脖两个本应单独使用的名词,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已合二为一.由于美国艾滋病流行最早见于同性恋人群,所以不但在美国,而且在全球都有一种感觉:同性恋可以和艾滋病划等号。这类语境令很多同性恋者反感,特别是女同性恋者。

1999年6月,媒体曾报导了一对女同性恋者30年的生活经历。她们两人于1969年相认,1975年,其中一人假冒男性两人登记结婚。1998年,其中以男性身份生活者被意外发现为女性,为了维持婚姻和得到社会承认,她希看做变性手术。

据调查,在女同性恋关系中,感情所占的比重较大、关系的稳定程度乃至超过了异性间婚姻的稳定程度。由于女性在性行为进程中,体液交换量非常少,已有证据表明,女性同性恋人群是艾滋病及性病发生率最低的人群。

事实上,不管是传媒还是很多人习惯性的思惟中,也大多把焦点集中于男性同性恋人群当中。

小T是一位大学生,他每星期必须往一趟同性恋聚集的浴池,经常是周五晚上进往周一早上才出来。这类同性恋会聚的场地,卫生条件堪忧。当研究职员问:为何非要往那种场合?他说:那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由于生活有压力,心理有压力,必须找一种减缓方式。

据悉,同性恋人群中也有层次高低之分,这与学识、职业及社会地位有一定关系。较高层次的同性恋者偏向寻求相对稳定的感情和***关系,对家庭、社会责任感较强,对同性恋人群中存在的不良偏向深感忧愁,有人还积极投身于性病防治的教育工作。层次较低的,一般缺少社会资源和支持系统,社会责任感较弱,偏向于在浴池、公园僻静处寻觅生理满足。

固然同性恋不能同等于艾滋病,但同性恋者确定是轻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群体。有关专家学者以为,把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深进到更多的同性恋者圈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同***行为轻易传播传播艾滋病的主要缘由有两个,首先是性行为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不能建立犹如一夫一妻相对稳定的性关系,多性伴现象严重。

第二个缘由是大多数男同性恋特殊的性行为方式。艾滋病及性病病毒经常会在直肠内弱碱性环境中生存,并经制开释而血液里随着血流分散到全身。

上天的赋予还是自己的选择?

20多年之前,H因父亲历史不清在村里提亲时总被谢绝,渐渐成为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没想到他却遭到村里新任队长(近50岁)格外的照顾。队里的苞米成熟的季节,每一年都要派两个男劳力上山不分昼夜看管,看管人天天拿双工分。H从未有过这样的好机会。但那一年,H却被队长选中一起看护苞米。当天晚上,酒醉的他与队长之间有了性关系,并且尔后每一年都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山上与队长一起度过。对过往这段经历,H以为,队长对他的爱是真诚忘我的。

在一次覆盖中国31个省市的同性恋调查中,共收回有效问卷426份,据统计,这其中8870%的人首次性行为的对象是男性,首次同性***年龄中位数为18岁,均匀年龄为1838岁。普通大众中很多人以为他/她们对同性的爱情是由于少年时代被某些成年坏人教唆才走上这条不回路的。

专门研究同性恋题目的专家张北川先生还收到过一名母亲的信,叙述了自己的儿了如何在一次恋爱失败的情况下,腐化成了一个同性恋者。也有同性恋者陈说自己成长的环境是母强父弱.有些同性性行为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出现的。当长时间缺少异性的环境,如在监狱中,就可能出现同性间的性行为。

改造同性恋?

H因同性恋偏向,曾有太长达7年的医治经历。1991年,在某医科大学附属院,当他把病症说出来时,女医生随口说:你是性***。医生提出的具体医治方法是,在胳膊上套橡胶皮筋,每当他对同性产生好感时,就拉橡皮筋抽打自己的手碗。H的手段被自己抽打得又红又肿。为了医治自己的疾脖,他吃过阿米替林、做过鹤翔桩气功,乃至在做讨厌医治时,一名医生给他体内注射了阿朴吗啡,使他呕吐不止。但所有的方法都没有改变他的性偏向。

据一次调查表示:同性恋中试图改变自己性取向占被调查者的31.6%;有66.7%的人感到医生的医治或力图把自己变成异***的努力反而加重了心理冲突和痛苦。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曹宁校、邵长庚等学者以为,同性恋人群中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有些人通过教育引导可以具有异性恋的生活,乃至能够放弃同***行为,有些人则是不可改变的。他们以为对有同***行为而性定向不确定的人应当帮助其开发和建创新性恋关系,而对性定向稳定的人则应留意教育他们控制自己,避免发生与法律相抵牾的行为。

据精神病研究专家先容:假如是性定向稳定的同性恋,从逼迫精神分析、激素医治到电击休克、***移植、乃至阉割和颅脑手术,从未见过一个治愈的病例。

中国心理医生接诊同性恋的调查表明:同性恋救治的缘由中,社会压力占60.5%,不能自我接纳占44.2%,想要改变性取向的占32.6%.接诊同性恋的医生以为同性恋者心理题目的类型不同,其中51.2%的心理医生以为救治者有心理障碍,属于本身心理内部的冲突(自我失谐);62.8%的心理医生以为属于同性恋与社会的冲突。心理医生接诊同性恋的医治目标顺次为:自我接纳81.4%,适应社会81.4%,改变性取向30.2%.医治效果的百分率为:康复2.6%,明显进步15.4%,进步64.1%,无效17.9%.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杨华渝以为,犹如人们没必要逼迫左撇子改成右撇子,我们也没必要要往强迫同性恋者改成异性恋者。

同性间,有无刻骨铭心的爱情?

据悉,北京有东北男孩在浴室或推拿房专为同性恋者提供性服务;成都一间酒吧,清一色的男孩坐台;重庆稍徽有些钱的同性恋,都知道往哪里找货

部份男性同性恋之间性关系的随便性,对同性恋的名誉造成了极大破坏。但对同性恋人群的调查却显示,有9/10的人曾或希看建立富有情感的单一伴侣关系。

Z和L一见钟情,但L很快回故乡往了。Z牵肠挂肚,不远千里来到L所在的城市,经历千辛万苦找到了L家,但L的父母果断不让Z进家门。Z就守在L家外在的大街上,盯着L家的大门,盼看着L一旦出门,就能够见面。这样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眯,整整守候了两天。L却被家人留住,全然不知Z在外面等待。第三天早上,伤心欲尽的Z在前往L家的路上被过往的汽车撞倒

这听起来是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潘绥铭教授流露,Z和L全部是男性。

王小波、李银河夫妻合着的《他们的世界》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男同性恋人群的性社会学专着。他们对同性恋的处境布满了同情,王小波特别同情那些有自己毕生恋人,渴看能毕生厮守的同***者。他以为,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让人敬重,同时他以为同性间存在的性乱,地点不卫生、不安全、又轻易冒犯他人,是社会的负面现象,一个有理性的人会相信,这类生活方式不可耻。

专家们也从防治艾滋病的角度,提倡同性恋之间建立一对一的伴侣关系。

通俗的说,那就是同性恋人群对自己性需求是不是能得到满足,经常处于一种惶恐与不确定的状态,这类心理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加选择性。男性同性恋之所以性伴多,很大一部份缘由回于社会的不宽容。传统上大众反对同性恋结合成稳定的同性伴侣关系,很多真实的同性恋人男人,***进进传统婚姻传宗接代。

保存性宽容策略?

P先生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某大学任教,工作非常出色,被评为优秀教师,与此同时,他情感的欲看也到达了极点,因而他找到了一个伴侣。但不久事情就败露了。那是1984年的冬天,P先生由鲜花变成了毒草。学校停止了他的教学工作,取消了出国资历,开除党籍,逼迫调离学校,被临时安排到一个施工工地。幸而他得到一名朋友的指导,逃离了那个给他带来耻辱的地市。他开始拼命研究业务,最近几年来又走出国门,在国际讲坛上用英语向同行们先容自己的研究成果。

像P先生这样有才华的同性恋者为数很多。同性恋人群都会以着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和培根、南丁格尔等为自豪,并有一派研究者以为,同性恋与异性恋者相比,更具艺术鉴赏力、更敏感而显得有修养。但这些说法其实不能摆脱生活的阴影。

1998年,准备了14个月的98华人同道交换大会在香港举行,参加大会的近200位男女同道来自17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很多人以为自己毕生都要挂着面具做人,造成了人性极大的扭曲与伤害。同性恋研究专家张北川以为,事实上目前大陆同***承受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特别对男性而言,承当着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的责任,很多心理学家也在用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社会影响、人伦道德等大道理企图纠正同***的性偏向。刘达临教授以为,中国大众对同***的熟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同***有罪论;第二阶段为同***无罪但变态、病态;第三阶段为同***与异***一样,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而中国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进程中。李银河博士以为,中国目前对同性恋的看法和做法仍停留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延光教授以为,对同性恋人群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他们所遭受的痛苦给予同情与帮助,可以赢得社会各种人群的协作,使社会集中气力减产艾滋病的危害。由于同***人群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群体水平上让他们自己组织起来自我教育十分有效。他还建议,公安部分、卫生部分及公众,在宽容策略下保存同***行为不道德的观念,暂不用性***疾病这些说法伤害同***人群的感情。

篇2: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的调查

同学你好!我们是重庆大学的学生。由于社会心理学这门课作业需要,我们需要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的看法进行了解,预计本问卷占用你两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在繁忙的学习中抽空填写我们的问卷。我们也保证所填内容不会涉及到你的隐私,且仅供我们进行这次调查分析使用,我们会将你的信息和问卷所选内容保密,也相信你一定会有理性并准确的回答。谢谢!

本人信息: 性别___; 年级___; 专业_____;来自地区___

1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同性恋的?有了解多他/她交往少? B即使想和往常一样,但交往中总有点心理障碍 A网络B杂志书刊及其他书籍C电视电影C把你们原本亲密的关系变成普通友谊 D学校课程E其他 2对“gay”“同志””拉拉”“lesbian”“BL”“GL”这些词 A都知道B基本知道C有些知道 D较少知道E都不知道。3请选择以下选项中符合您的情况的选项 A无教派人士B团员或党员C有宗教信仰 D少数民族E不回答此问题。4你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 A很传统B比较传统C一般 D比较开放E很开放。5.你认为,“同性恋”的准确含义是指 A相同性别的两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B男的和男的常常在一起C相同姓氏的两人相恋D不太清楚 6.你觉得同性恋者是什么样的A男不男女不女,一望而知B长相猥琐,不健康 C长相俊美,漂亮D和常人一般无二7.关于同性恋,你认为以下最合适的描述是:A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只是性取向不同B一种 另类的时尚潮流 C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D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罪恶的8在你看来,社会对待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会朝哪个以下方向发展?__A接纳同性恋者,人人平等B不接纳也不反对 C打击反对同性恋者D其它9若你接受,会比较接受那种::A男同性恋者

B女同性恋者C双性恋

10.如果有天你发现你的亲密朋友是同性恋,你会怎

样?___ [多选题]

A当面或背后讥讽、嘲笑他/她,厌恶、避免或不与

D 和往常一样,没什么差别 E试图帮助他/她扭转性倾向,让他/她变“正常”F关心他/她,帮助他/她克服困难,消除压力11.现在有一些同性恋自己的或者后援的社团和组织成立,您的看法是:__ A很佩服组织者,并十分愿意加入B会考虑加入,但不会有什么大的作用C讨厌,回避或无视此类组织D无所谓,对此不关心12.你认为导致同性恋的原因是什么?A先天形成或者基因决定B异性恋感情挫折,对异性失望 C后天环境及教育影响D恋父恋母情结 E性压抑没有正常发泄渠道F其他。13.您认为,同性恋者不被一些人接纳,下列因素影响力大小怎样 A传统观念因素B同性恋自身品行不良 C宗教因素,圣经就反对D同性恋群体过于私密,缺乏对外界的沟通 E接纳新观念新事物需要一定的时间 F其他 14.你知道已经有一些国家承认同性恋的婚姻,对于相关法律 A很期待B比较期待C不期待也不抵触E比较抵触F很抵触。

篇3:关于中国同性恋最新调查报告

在12平方米的小屋里,捏着一瓶拉米夫定片,小勇(化名)向老王建议:“去检查一下吧。”这种几乎所有艾滋病第一次抗病毒治疗方案中都有的药片,是小勇坐了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从地坛医院免费领取的。这是2008年的3月,他和他,已经在丰台区南苑乡的这个四合院里同居了7年。

和以往一样,老王拒绝了小勇的请求。

与此同时,为摸清全国男男同性恋中的艾滋病感染率,在中国的61个城市,同时启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由卫生部主导的专项调查(以下简称“61城调查”)。调查分为三轮,历时1年半。

“全国男男同性恋中,感染艾滋病的比率是4.9%。”全程参与了“61城调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对记者说。

2004年调查所得,北京市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感染艾滋病的比率是0.4%,到2009年,这一数据在5年内翻了近10倍。而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该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至2009年为止仍在1%以下。

“61城调查”完成至今,已经超过半年,依旧是“暂不公开”状态。“卫生部不会随意公开,国家也有顾虑,顾虑之一是为了防止人们将HIV感染和男同性恋人群划上等号,导致社会对这一特殊人群的歧视进一步加强。”一位参与过“61城调查”但不愿具名的艾滋病防治专家解释说。

小勇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调查,但他一直是报告里那些统计数字中的一个。

感染艾滋的“Money Boy”

“我们是一见钟情。”2004年初,小勇在北京某洗浴中心遇见了老王。

这时的老王还有妻子和儿子,家里新盖的四合院让老王负债累累,小勇追求老王的方式是帮他还钱,“我就在浴池做Money Boy(依靠性交易赚钱的男同志)帮他还。”在3个月内,小勇频繁出入北京市的多个洗浴中心,每天至少都会跟一个顾客发生性关系。这段时间,小勇平均每个月可以挣1万多块,为了讨老王的儿子开心,“一千多块的飞机模型,我也给他买”。

在小勇做着全职“Money Boy”的时候,赵金扣博士正在为针对中国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感染率的常规监测系统初次运行做准备。这位师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既是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的高级顾问,同时也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61城调查”的筹备。与卫生部合作开展“中盖艾滋病项目”多年的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61城调查”中也资助并参与了其中14个城市的调查。

“61城调查”之前,全国部分城市就做过类似调查。北京最早的一次男男同性恋艾滋病调查是在2001年底2002年初,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同性恋之都)分校的崔京姬博士来到北京,抽查了酒吧、公厕和浴池里的481位男男同性恋,通过唾液检测的方式得到了艾滋病感染率3.1%的惊人数据。

“从2004年开始,北京就建立了常规监测系统,每年一次,调查300到600个男男同性恋个体。”

为了搞清楚干预工作最好在哪个环节进行,与赵金扣博士一起参与了常规监测系统建立准备工作的唐宇(化名),辗转打听同志洗浴中心的地址,并成了北京同性恋酒吧的常客。“连(同性恋)圈子里的人,有的都不愿意去,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因为工作去洗浴中心。”唐宇说。

为了不暴露身份,唐宇必须像去洗浴中心的正常顾客一样脱光衣服。同志圈里,30岁以上就算老年,但40多岁的唐宇依然会被很多人搭讪。“他们喜欢来浴池,因为这里很直接,就是冲着性来的。”一边推挡化解一边观察,唐宇意识到“问题非常严重”。

洗浴中心的前台、吧台和更衣柜里都放置了安全套,供顾客自愿取用,但是真正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却没有放,圈内人管这个地方叫“黑房子”。想要发生关系的顾客多半会来这里,房间有大有小,小的刚好容纳两人,大的可以容纳十几个人,里面没有灯,两人借手机屏幕的微光看一下对方模糊的轮廓,“觉得还不错,就发生关系了。”

唐宇从来没有真正进入过“黑房子”,小勇却是这里的常客。“除非顾客自己带。”小勇说,在洗浴中心的“黑房子”里交易时,是没有免费安全套提供的。

“我们不敢放,用过后残留着精液的安全套被随便乱丢,很容易引起警方注意,一查一个准。”北京市某洗浴中心老板说。

2004年4月初,常规监测系统第一次运行。全职“Money Boy”小勇从同志圈子里的朋友处得知,地坛医院有一个检测梅毒和艾滋病的项目,接受检测的人还有钱拿,30块到50块不等。

“我就是冲着钱去的。”小勇说。正是这次检测,让小勇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感染者5年翻了10倍

“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那时我人还在新疆陪客户。”小勇用6 个字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受不了”和“不知道”。“受不了”的是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不知道”是做“Money Boy”而导致自己感染。

那一天,小勇坚持与客户完成了“交易”,交易过程中仍然没有使用安全套。

“我是哭着给他(老王)打电话的。”得知自己感染,小勇一直在南苑公园流连。老王一直守在失魂落魄的小勇身边,为了照顾小勇,老王不得不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

2004年至今,赵金扣参与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常规监测系统的持续运行。每年的4月到6月间,都有一班固定的医护人员和同志圈里的志愿者守在北京市CDC旁边的“检测咨询中心”。除了洗浴中心的“暗访”,CDC的工作人员和专家还一起展开“明察”。

“我们说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人群,是指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有感情,也有的完全是为了钱。”赵金扣博士向《新知客》记者介绍道,“而男同志之间的高危性行为,极易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在这里,高危性行为被定义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肛交。

男男性行为通常采取肛交的方式,肛肠的黏膜较薄,其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发生性行为时极易引起破损出血,在没有安全套的情况下,病原体从肛门或直肠的破损处侵入,直接进入血液。

为了估算北京地区有多少同志人群,参与常规检测系统建设的相关专家走访疾控中心、同志民间团体,摸清楚有哪些热门的同志酒吧和同志网站。在同志圈子内比较流行的固定日子,比如4月19日(419,for one night,一夜情)、2月14日情人节,通过统计一些酒吧当天的客流量和网站的浏览量,估算该地区同志人群基数。

但怎么样让同志人群自愿现身,成了最棘手的问题。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这些人群被称作“难以接近的人群”,他们不会自愿现身。

“于是我们采取了‘同伴推动’抽样法(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RDS)进行调查。”这种基于社会网络的调查方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北京的调查工作中很快被采用。犹如“滚雪球”—通过同志组织里的志愿者,告诉身边的同志朋友,有这么一个检查以及检查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一个人劝说三个人接受,这三个人再发展更多的朋友接受检查。

小勇就是这样接受检查的。“我是2004年初,在检测咨询中心做的检查,主要检查有没有梅毒和艾滋病。”3个月内,像小勇这样来接受检查的男男同性恋有300多位。

2004年北京市的第一轮调查数据显示:男男同性恋中,艾滋病感染率是0. 4%。

小勇既是那300位当中的一个,也是0.4%当中的一个。

因为老王的债还没有还清,身为感染源的小勇,2004年到2008年之间,仍然在接待客户。“他们都是在洗浴中心认识的熟客,(感染)之后,我就很注意,戴安全套了。”直到2008年,小勇才正式告别“Money Boy”身份。

而到了2008年时,常规监测系统运行得到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男男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率已经攀升到5.0%以上。

“有重复的人,但是不超过总数的10%。”逐年上升的感染人数令赵金扣震惊不已,“美国1981年报道的全国第一例艾滋病就是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发现的,那个时候的比例已经很高了,达到20%以上。”

中国会不会重走美国的老路?

61城“大摸底”

2008年3月,全国范围的“大摸底”开始了。

“‘61城’包括4个直辖市、各个省会城市以及省会城市以下、有男男同性恋人群基础的县级城市。”吴尊友说。

“大摸底”共分三轮,2008年4~6月是第一轮,9~10月是第二轮,20 09年4~6月是第三轮。“我们总共调查了全国61 个城市中,56000多位成年男男同性恋。”吴尊友说,“最严重的地方是西南片区,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的感染率都在10%以上,在西南地区的几个城市里,过去100个人当中检查,有1个感染,现在一查就有10个人感染。”

“其他比较集中的地方还有长三角地区,比如上海、浙江,这些地方是5%~10%;北京周边,比如天津也在5%以上;还有东北地区,比如沈阳、哈尔滨也是5%以上。”赵金扣博士参与了这次大摸底的方案制订,同时作为专家组成员亲自到访了61个城市中的20多个。“西南地区最高的一个点,感染率甚至达到20%!”这个数据,已经到达了1981年时美国加州的水平。

在调查进行的同时,小勇的CD4数量骤降(注:CD4: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正常成人的CD4细胞在每立方毫米500个到1600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会不规则性下降,当CD4低于200时,可能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2008年3月,小勇的CD4突然降至刚过100,他的双手和胳膊开始起皮疹。此前,每隔半年,小勇就去佑安医院接受免费的CD4检查。“医院规定,CD4低于200,可以申请免费吃药”,但拿药之前的一系列检查还是要花钱的,“我检查了肝功能、肾功能,还有心电图和血常规,我遇见的医生挺好,这些检查一共花了300块左右,如果遇见不好的,可能需要600甚至上千。”

小勇所说的“不好”是指“乱收费”,“ 有些不用检查的项目,他也要你检查。”2008年3月,小勇拿到了他的第一瓶拉米夫定片,一天一次,一次一粒,直到现在。

开始服药的第一个月,小勇心烦、浑身不舒服,根本下不了床,偶尔吃点流质食物,老王一直照顾他。“就在这张床上。”小勇拍了拍身下1.5米的双人床,“一个月之后就好了,现在就跟吃普通的药差不多,但是因为吃药,记忆力下降的很厉害,你刚才问我具体什么时候感染上的,我一直想不起来。”小勇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一瓶拉米夫定片—药瓶上的标签已经有点褪色。

吃药的同时,小勇也不忘劝老王去检查。事实上,2004年得知自己感染上之后,小勇就开始劝老王去检查,但寡言少语、足不出户的老王“根本就没奔那儿想”,迟迟不愿去。

“已经达到集中流行水平”

“大摸底”一直持续到2009年上半年。调查采用的方式与北京的常规监测系统的调查方式一样,都是由同一批人组织,用统一的方法,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

以城市为单位,调查在各地疾控中心的门诊里进行,每个门诊点至少需要5个工作人员,每周7天轮岗,他们包括组织填写问卷的医务人员两位、负责抽血的护士一位,以及负责快速检测的护士和登记协调者。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外围工作的,比如在实验室化验检测的医生、同志圈子里的志愿者、在酒吧等地帮助宣传检测活动的工作人员。

在调查地,入口处有一个男男同性恋志愿者,专门负责鉴别前来检查的人是不是“同志”(通过观察凭借以往经验识别)。专人发放协议,向前来接受检测的人解释保密性,并监督签名—当然,签的是化名。

每一轮、每个城市的调查结束,当地疾控中心和医院都会跟“圈内人”一起讨论数据的可靠程度。由羽毛球小组、游泳小组等兴趣小组,以及防治艾滋病的民间同志组织组成的“圈内人”,分析判断他们看到的圈内人士中,有多少是学生、有多少是结过婚的、有多少是流动人口、多少是本地的,与调查结果是否相符。

三轮调查都是如此。

“我当年接受检查时,也有‘鉴别’(同志)的人。签名时,我用的是化名。”小勇说。小勇知道,老王不愿接受检查完全是“鸵鸟心态”,他开始用这些细节说服老王。终于,2009年下半年,小勇陪着老王,在佑安医院接受了检查。

僵持了5年之久,老王最终收到了跟小勇同样结果的化验单。阳性,CD4是500多。

“我从来也不跟人接触,哪儿也不去,就跟着他,也不胡来,所以我就没奔那儿想。”在小勇接受《新知客》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老王一直没有说话,提及何时感染,他终于忍不住了。

在小勇已经感染而老王拒绝接受检查的一段时间里,老王仍旧会与妻子发生关系,“还是会有,但是很少很少”。至今,老王的妻子不知道老王和小勇均已感染艾滋病,老王也不知道妻子的情况。按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教授的估计,男男同性恋9 0%以上会选择结婚。男男同性恋的妻子,通常被称为“同妻”。

老王的检查结果出来时,是2009年的11月。“61城调查”总共三轮的调查已经结束,各地疾控中心的疫情数据汇总至卫生部。调查结束已经半年,报告依然是“暂不公开”状态,除了一些零星数据,再没有更多消息出来。

项目负责人吴尊友等人审核的调查数据中包括—2009年,全国新增感染者估计为4.8万人,同性性传播飙升到32.5%,占新增感染者人数的三分之一。2008年,全国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是4.9%。

4.9%代表了什么?

赵金扣博士解释说:“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有过规定,如果特定人群当中HIV感染率达到5%,那么这个病在这个人群中就达到了集中流行的水平,简单说,男男同性恋群体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老王,也成为了这“4.9%”中的一个。

“每年都有新增的”

与小勇和老王同住一个院的“夜来香(化名)”,和小勇一样是“零号”(男男同性恋中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称为“零号”,扮演男性角色的称为“壹号”),他已经60多岁,2005年查出感染,现在也开始吃药了。

四合院里的4个受感者,除了“老玉米”,现在都聚集在“夜来香”的家里。2008年,他们搬到了一起,为的是“讲话、有点什么事方便”。“夜来香”的家比小勇和老王的家还小,除了一台13英寸的电视,再没有其他家电。

此后,每隔3个月老王都将要去医院检查一次CD4,小勇则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拿一次药。除此之外,两人几乎不出四合院,而“夜来香”偶尔还会去乡里甚至市里参加一些活动。“夜来香”是民间防治艾滋病小组的志愿者,平常除了发放安全套之外,也去感染者的活动现场发资料,有时也打电话劝身边的朋友去检查、去听课。

“夜来香”在丰台区自己所在的村里参加感染者聚会,这个地方的同志差不多有几十个,感染者占80%。

“平常感染者聚会上,好多都认识。”夜来香说,“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感染者。”

针对情况的不断变化,北京市常规监测系统的调查人员还在修改或新增问卷上的问题。“比如,原来的感染率年纪大的同志比年纪轻的多,但现在年纪轻的多了。”赵金扣说,“我们要搞清楚,不同年龄段的同志是否存在交叉感染。”

为了寻找感染源,在20 08年的调查问卷中新增了这样一系列问题:最近的5个性伴侣是谁?化名是什么?大致年龄是多少?在哪里发生的性行为?对方是不是感染者?

篇4:中国物流市场最新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掌握供需情况,中国仓储协会于2001年2月至4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物流供求状况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生产、商业和储运及物流企业,通过邮寄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2000家,回收答卷230份,(其中,有效答卷219份其中生产企业问卷74份,商业企业问卷46份,供给问卷89份)。

物流需求市场分析

一、企业基本信息。

为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根据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企业性质及行业性质,对问卷样本进行了合理分配。

根据问卷对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87%的商业企业的经营品种集中在L万至10万种之间,7%的零售企业商品品种超过10万种。经营产品呈多样化,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存置成本,需要对多类型货物在存储上加以区分,物流对象的复杂化也给物流经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生产企业中,43%的企业销售范围在全国范围,57%的生产企业销售范围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需要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支持。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生产企业的地域覆盖范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要求物流执行机构认识到跨地域作业能力必须不断提高。

二、物流运作现状。

1.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调查表明: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期为20天,生产企业成品平均库存期为5L天,商业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34天,基本说明了我国商品在库时间长、周转馒的现状。

2.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非常成本有所上升。

调查表明,生产、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货损率都高于2%,不良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配送的及时性和一致性是客户创造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目前工商企业的配送及时率低于90%,有待于提高。

横向来比,商业企业的作业过程略微优于工业企业,与协会上次调查结果相

似。

三、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调查表明,不同行业的物流量和物流费用差异较大。生产企业原料平均运量为9.7万吨,平均运费为574.8万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3.75%和6.69%;原料仓储面积为3.7万平方米,仓储费用为293万元,同比分别上升6.22%和1.7%,原料质检和包装费用较去年略微有所上升。在生产企业成品物流中,运量为83.8万吨,增长19.74%,运费为5502.8万元,增长17.9%,仓储面积为14.38万平方米,仓储费用为2150万元,包装费用为1802万元。在商业企业销售物流中,平均年周转量为11.7万吨,平均年运费为49.1万元,仓储面积为1.15万平方米,仓储费用为57万元。今年,根据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物流进行预计,生产企业的原料物流量和成品物流量会有10~20%的增长,商业企业有12%的增长。

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平均物流量相近,但物流费用支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供应物流一般都由生产企业来承担,物流从业者要把握这一特征。总体来看,物流量的增长率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说明物流业的成长性较好。

四、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71%;第三方占21%。2.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21%是第三方,36%是采用两种形式。与协会第二次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方全部代理的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的企业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二)目前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集中于传统项目。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高增值、综合性服

务未出水面。

(三)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1.对3PL物流和自理物流的满意度,已形成明显差距。

2.运作质量和物流信息成为企业对现行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3.不同运作主体作业表现行业差别明显。通过行业与企业对现行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的相关分析可知,家电和日化等行业对自理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是专业物流公司未来目标市场;日化、食品和家电等行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专业物流公司进入该行业的难度较大,但其物流量大、代理比例低,也说明其潜力很大。

(四)新物流商的选择。

1.新的物流代理商依然是企业“不变”的选择。调查表明,在调查企业中有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根据目前企业物流执行主体的现状,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自理物流将转交第三方物流运作,另一方面说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物流供求关系极不稳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市场机会广阔且变数较大。

2.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代理商的行业分析。

3.需求市场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内容。

4.选择新型物流代理商最主要的标准。调查表明,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作业质量,其次是综合物流满足能力,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商业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也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说明企业已经在意识上开始重视物流能力的问题,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物流供给市场分析

一、样本企业构成。

二、物流供给能力。

此次调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物流供给企业,仍然以手工作业或半机械、半手工作业为主,企业员工数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与协会上次调查相比,企业员工规模上升,物流从业人员的增长,又说明物流业规模和供给能力在逐步增长。根据物流设施设备的保有量计算出的物流作业能力分别为,公路年运

力18万吨公里,最大周转量为1.8万吨;铁路年运力6万吨公里,最大周转量为O.6万吨;仓储能力4.7万平米;搬运和输送能力处于半机械化水平。从上述数据来看,现有物流供给能力要大于物流市场需求。

物流供给企业规模较小,供给企业运输能力要远远小于需求企业运输需求规模,能力分散,规模集成度较低,未形成大流通格局。仓储供给能力略微剩余。

三、物流服务水平。

1.物流供给企业作业能力末保持足够的优势,供需难以平衡。

物流作业质量是企业选择新的物流商的首要标准,与物流需求企业相比单据准确率和运输及时率略低,供需难以平衡。

2.物流设施设备总量过剩,结构失调。

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供给企业,敞车与厢式车的拥有比例为15比2.6,厢式车保有比例太低,难以满足目前我国工商企业运输过程安全、环保的需求;其次冷藏车拥有量不足车数总量的千分之一难以供应城镇居民日常生鲜食品的配送需求。搬运设备以手工叉车为主,机械化程度太低。

3.物流设施利用率低,物流供给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成本的降低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

4.物流信息系统--竞争力的“瓶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也是需求企业考量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又是信息系统优越性的重要衡量特征,从上图可以看出业务功能不完善,远程通信能力低,缺乏必要的决策功能。

5.未来计划向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项目。

未来物流服务内容物流市场需求分析--设施设备

一、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设施保有情况。

(一)设施设备保有率高。

(二)物流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1.运输设施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的主要原因,是数量不足、不符合客户的特定

需求、接近使用寿命。与去年的调研相比,环境和技术装置导致的原因有所上升。

2.搬运设施不满足作业需求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数量不足、不符合客户的特定需求、接近使用寿命及运行成本太高。与去年相比,数量不足引起该情况的比例有所上升。

3.仓库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依次是数量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客户的特定需求、库房老化。与去年调查结果相比,不能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比例有所上升。

根据以上调查:

(一)物流设施总量不足与利用率低下并存,说明利用不均匀,有可能是时间上或空间上的不均;

(二)技术装置落后;

(三)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

(四)不能满足客户特定需求是物流设施设备不能有效满足作业要求的障碍之一,说明日前设施设备缺乏有效的差异化,存在功能缺陷。

二、未来1一3年内,各类型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需求调研。

1.各类设施需求旺盛。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购买汽车和计算机,购建仓库、装卸设备的需求依次全部增量。

2.仓库的需求类型,是低成本或高容量。

篇5:辩论赛关于同性恋

首先,社会是什么?社会是许多个人的结合体。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可以说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其次,性倾向是个人的取向选择,并不能由他人决定决定。并且同性恋本身是一种恋情,和异性恋一样。既然是一种恋情,就是感情问题,就是个人之间的事情。

再次,即便是周围的人对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那也是反对者个人的观点。说到底,仍是个人问题。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同性恋的产生。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很多研究辨明,先天因素在同性恋的产生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同性恋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绝非一个社会问题。同性恋自古就有,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群体和我们一样,并不能把其视为社会问题,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同性恋是社会问题呢?这恐怕就像传播学中所说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当一个人提出一个观点,其他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就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大胆表达观点,反之,一般人就会屈于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强迫更多的持不同意见人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而对于同性恋问题来说,当一个原本平稳的个人问题,经过一些人的大肆渲染后,就变得轰轰烈烈起来,甚至盲目夸大为社会问题,这严重偏离了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是对同性恋人群赤赤裸裸的歧视。

篇6:关于同性恋家庭子女收养问题

纵观各国立法,一方面,许多国家都有亟待救济的不幸的儿童渴望有完整的家庭,而同性恋家庭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社会舆论也乐于接受高度残疾、感染艾滋病以及接近成年的儿童,这往往是普通家庭不愿接受的。由于担心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而剥夺了那些不幸的儿童的可能拥有永久的、有爱心的家庭的权利,显然是不合理的。而同性恋者由于自己本身受到歧视,往往比非同性恋者有更多爱心和包容心,这也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包括英国、瑞典、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大多数具有类似文化的国家都已通过同性恋者领养法,美国的部分州最高法院也通过法令允许同性恋家庭收养子女来实现他们的生育权。尽管如此,这些国家对于同性恋家庭收养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严格的考察制度以及“二次收养”制度来规范“父母”的行为。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有完善的监督机构和调查人员来不断对同性恋家庭进行监督,能及时有效的保护被收养子女的权益。

我国有许多孤儿和残疾儿童需要人们去关注,因此如果我国承认同性婚姻,那么通过同性恋者收养法并不是不可行的。除了收养法中规定的五项条件1外。为了保护被收养人的利益,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以下规定:

一、收养人应定时向民政局等有关机构汇报被收养人身体状况、智力发育状况等情况以方便有关监督机构监督保护被收养人利益。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可以针对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情况向民政部门提出相关收养建议,民政部门可以委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使监督权。

二、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有权对被收养人的情况向民政部门提出建议。民政部门应健全相应的信息系统方便教育医疗机构查询被收养人的情况。对于被收养人,民政部门应完善保密工作,禁止由于其“父母”是同性恋者而受到各界的歧视。

三、针对收养是否应取得被收养人同意,我认为对于有五周岁以上的幼童的收养,应由有相当经验的医师介绍收养情况并取得其同意;并且在收养前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试养”以确保被收养人确实同意被收养。

四、由于男女两性各有不同,我觉得在同性家庭收养时还应对家庭组成进行区分,具体来说,男同性恋家庭不宜收养女性被收养人,女同性恋家庭不宜收养男性被收养人;被收养人应由异性医师进行定期调查咨询。据此,同性恋者家庭性别构成会比较单纯而不至于使被收养人产生性别认知混乱等情况。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性恋的结合仍是一个亟待我们用新的眼光来面对的问题,即使立法通过了同性恋的结合,距离我国确立同性恋家庭收养子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那之前,相信会有很多国家通过同性恋者收养法,到时,我们可借鉴的经验就更多了。1 第一、必须年满30周岁。如果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

第二、收养人无子女。《收养法》要求收养人无子女。这里的收养人无子女是指夫妻双方或者一方因不愿生育或不能生育而无子女,或因所生子女死亡而失去了子女,或者是指收养人因无配偶而没有子女的情况。

第三、有抚养教育被抚养人的能力。为保证被抚养人的健康成长,对收养人抚养、教育能力的要求包括3个方面:

一、收养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收养人有保证被抚养人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

三、收养人未患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第四、有配偶者收养子女,必须夫妻双方共同抚养。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被抚养人能在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篇7:中国高校性恋调查

节目制作人刚刚说:“在中国大城市,同性恋者其实和你我一样,参加体育锻炼、游泳、上班、唱卡拉OK,他们聚在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27岁的Didier郑(同志身份)成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曾留学法国的他此前在一家救助艾滋孤儿、防治艾滋病的公益组织工作。

凤凰的这个节目一开播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评论人士认为这个节目的开播意味着中国开始包容这个以前视为禁忌的边缘群体,但更为重要的是“同志”开始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在“同志”这个群体中,高校大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去年中山大学批准成立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研究同性恋现象的学术性学生社团“彩虹社”,就是高校“同志”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把校园里的同性恋现象称作“校园里的粉红色”。他在2001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心理上不同程度地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在男生中占到7.9%,女生的比例则达到16%。

拼命飞却不知飞往何处

小可,23岁,是山东某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学生,通过QQ志愿者招募,他愿意向我们提供他的境况。

在外人看来他很时尚,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很有绅士气质。

他告诉记者,他是“精神恋爱”。“我不会为了追求刺激去做那傻事的,我是一个保守的人。”

小可告诉记者,尽管他学习很好,又担任学生会干部,取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人后的他是很空虚、寂寥的。

“我很矛盾,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有那样(同性恋)的想法,在别人面前我都是很积极努力的,我也认识许多和我有一样倾向的人,他们的生活很堕落,我不喜欢那样的人,我一直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尤其是父亲不在了,家里只靠我,我必须为我妈争气。”

“你说你很寂寞,是精神恋爱,那么你有没有真正爱上或者喜欢上一个人呢?”记者问。

“大二的时候,我在QQ上结识了一个人,我们聊得很投机,当时从视频上看,他很帅,很有修养,于是我们就在青岛见面了。”

“见面时,理想中的情形和现实有差距吗?”记者问。

“差距其实挺大的,首先他个子不是很高,长得不如视频上看着帅,但是他很有气质、很有修养,很关心我,比我大5岁。”他已经结婚了,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当天就想走,他拦住我,告诉我他其实并不喜欢他的妻子,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在一张床上躺了一晚上,他征求我是否要那个,我拒绝了“临走时我们交换了内裤。”

“现在你们的关系怎样?”记者问。

“不怎么样。我们再也没有联系,因为他欺骗了我,他没告诉我他结婚了,这是我无法忍受的,我渴望纯真的恋爱。他之后又约我,我拒绝了,他很痛苦,我也是。现在我已经对网上交友不感兴趣了,我想在学校里找。”

“你觉得你能找到吗?”记者问。

“‘同志’当然有了,只是没有我想要的那种。”

“你想要哪种?”记者问。

“比较帅,精神支柱。”

小可的世界就像一个阴阳体,白天很上进,晚上很痛苦。

在采访中,小可表示,他没有勇气把这些告诉家人和朋友。

“我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我是家中唯一的希望,如果我妈知道我是这样的,她肯定会痛苦死的。如果我告诉‘直人’(异性恋),他们肯定会不理我,甚至成为他们的谈资,在他们看来同性恋是恶心的,或许他们也就会觉得我恶心,不再理我了。”

“别人没看出你和其他男生不一样吗?”记者问。

“我平时都在极力掩饰自己,晚上宿舍‘卧聊’,谈论的大多是女生和性,起初我觉得挺恶心的,一般不参与其中,后来一个舍友说我要么是假清高,要么是同性恋。我当时很紧张,因为我害怕他们看出我是GAY(同性恋),以后我就有意识地找点两性的东西和他们谈,或者对某个女生评头论足。我其实对那些不感兴趣,没办法,装呗。”

“你没尝试找个女朋友谈谈?”记者问。

“谈是谈过,不过不是真谈。以前我都是和男生一起上自习,并且喜欢去帅哥多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后来同学都有了异性朋友,我的压力就大了。有时我会找个女生和我上自习,尽管很不舒服,但这一招挺灵的,几天后就有同学说我与某某女生谈得火热,对于这种评论我是高兴的,那个女生则很反感,因为她给我的定位就是好朋友,不是那种关系。后来我又找到借口和男生上自习,我说我失恋了。”

要娶漂亮新娘的女生

小单,21岁,现在做着网管的工作,每天晚上上班,“生活自在,无拘无束”。身上是女士香烟的清淡薄荷味道,见面就说:“不要太拘束了,整得大家都不太自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换了个坐姿,她继续说着,“我是天生的,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将来娶一个漂亮的新娘,但是,其实这个圈里天生的很少,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

大学时代的小单是学校的焦点人物。她的大学生活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受到影响。然而,大学的顺利生活并没有这样继续下去。为了一个女生,她决定放弃学业。

“她不算是我的初恋,是我第二个用心爱的人,我们同在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她的专业是两年,我的是4年,第一年过得挺平常的,彼此都很关心对方,第二年她和我说她要去广州,在那就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她父母就她一个孩子,我不能耽误她,所以我离开了学校。我们已经分手了,偶尔还是会联系,我想她现在应该过得很好。”

在聊天的过程中,小单时常提到她现在的女朋友,她比小单大3岁,南方人,现在在另一个城市工作。两人通过手机保持着联系。

“基本上是一天一个电话,每天30多条短信,偶尔也会上网把平时不好说的话发给对方。”

她是唯一一个小单有过性接触的女生,“爱到情不自禁处吧,其实女生不太有那种需求,我们是决定私订终身了,我这个月底去她那里工作,以后就不会分开了。”

父母知道后,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小单认为他们是尊重她的选择的。

“其实我感觉我们这个生活圈子没什么不好,也许我们上一辈的人理解不了,不过,等我们这代人岁数大点,社会就会认同的。”学美术的小单打算把拉拉(女同性恋者)的故事做成FLASH发到网上,并做成个人的网站。

关于未来,自称是“乐天派”的小单并不确定。她说她不会结婚。但是她的恋人有些犹豫。

“她比较喜欢小孩,不过,她喜欢什么都好,如果是她自己生的,和谁,我都无所谓的,我还当我孩子养。”

对一向被认为不够稳定持久的同性关系,小单也同样不是那么满怀信心,但她的乐观仍然占上风。

“现在结婚还有离婚的,我们在一起,也许有

一天也会分开,就当是离婚吧。”

只要幸福就好

见到小凯,他耳朵上戴着的3个银光闪闪的耳钉,引起我的注意,他的个子不是很高,长得很帅,看不出他是20岁的大学生,用他的话说就是“很可爱滴”(网络用语)那种男生。

在外人看来,小凯属于“都市美直男”,穿名牌服装、抽名牌香烟、去高档餐厅、玩惊险游戏,他告诉记者,他就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逃课是家常便饭,期末考试也是在最后一个月“恶补”一下,“只要过了就行”是他的学业目标。

“你是怎么和你的男友认识的?”记者问。

“我们寻找同伴的方法有很多,”小凯告诉记者,“在学校教室的书桌里,常常在隐蔽位置写着带有同性恋含义的‘暗语’,还有QQ号。我和他是在校内网(大学生互动空间网站)认识的。我‘踩’(网络用语,在网页上留言)到他了,他的名字和我一样是特殊符号外加外语,我开始就认定他和我有一样的倾向。”

“你怎么和他进一步发展的?”记者问。

“聊天呗,日久生情嘛,他在某音乐学院学表演,每天晚上我们都通电话,他很关心我,尽管我们不能经常见面,但是听见声音、看到他的照片我就很满意了。”

“你这么时尚,你的父母肯定知道你花钱很多吧?”

“知道,所以我妈每个星期给我打1000多块钱,她不敢把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全部给我,那样不到一两个月我就会饿肚子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对象会打钱给我的。”

小凯喜欢跳街舞和健美操,他经常在学校的这类活动中得奖,这也成为他唯一能让记者觉得他生活积极的爱好。小凯很自我,“我从来不关心别人说什么,只要我高兴,什么都行。”他向记者含蓄地透露了他和他的“男友”以及其他“同好”做“游戏”的事情。“只是玩玩,我们都知道艾滋病,不敢乱来,只是亲吻和抚摩。”

当问及未来的路怎么走时,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们可能会坚持下去,在暑假的时候我就和他约定:一生只爱我一个人,不能和异性结婚。”

“你觉得家人和社会会认可你们的行为吗?”记者问。

“这个我不管,他到哪儿我也到哪儿。”

“你觉得这是不是很理想化?”记者问。

“其实我们只是嘴上说说,至少10年内不会结婚,能拖就拖,如果国家允许同性结婚,我会考虑一下,估计不会吧,就算会那时我也老了。”小凯调皮地笑着说。

沉默郁闷的一类群体

在记者采访的10多位校园“同志”中,他们对于自己的性取向大都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是一种自我防御,他们担心自己被孤立,被边缘化。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是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因此李银河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要评价中国同性恋族群整体的精神风貌有相当的难度,因为这个族群中有些人生活得极为自信,充满创造的活力;另一些人却很自卑、压抑,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之中;有些人属于社会上层,甚至是精英人物,过着雅致的生活;另一些人属于社会的下层,甚至是底层,在贫困和屈辱中挣扎。他们除了拥有共同的性倾向这一点之外,可说毫无共同之处。

在记者接触的其他“同志”中,他们对感情都是持悲观的态度,大部分人表示他们会迫于道德和风俗压力选择和异性结婚或者独身。

卫生部艾滋病咨询专家委员会政策组成员、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说,他每天都会接到全国各地“大同”(大学生“同志”)的求助电话或信件。他们面临的苦恼和困惑主要包括:担心暴露性取向后受到歧视;希望像一般男女同学那样也找一位恋爱对象(同性的),但或是不敢找,或是没有渠道去找;为未来能否结婚而焦虑,特别是这一代人主要是独生子女,他们很担心将来不结婚要遭受到来自父母的沉重压力;因为希望改变自己却又改变不了而焦虑;偶然出现同性性关系后,担心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张北川说,这些焦虑和困惑使“大同”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影响学习,个别人因此出现抑郁倾向,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另外,由于校园里缺乏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很多年轻的同性恋者只能通过黄色网站等不良渠道涉猎相关知识,这也是同性恋者出现违法行为的重要诱因。

张北川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跟踪调查,他得出了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钱款等)。

“同性恋不再是个问题”

针对高校同性恋问题,一般高校都是通过学校的“心理指导中心”来进行心理疏导,但是接受采访的同学均表示他们不会去那里,因为尽管老师说他们会保密的,但是在心理上肯定会存在顾虑,并且他们也担心心理指导中心的老师对同性恋也存在偏见,按一个同学的话说,“我们的取向是定了,我们需要的是理解”。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进行尝试。2003年11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开设选修课《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这在中国高校中尚属首例。据传,这门课也成为复旦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向校党委书记征询报批意见的课。

自复旦大学为本科生在全国首开同性恋研究课程以来,北京高校学生组织了不少这样的主题志愿工作。从2005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就同性恋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开始,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举办了同性恋知识论坛等主题活动。

中山大学去年批准成立一个学生社团“彩虹社”,就是一个关注同性恋现象的学术性学生社团,彩虹社负责人廖明珠说,他们不是同性恋组织,社中的成员多是关心同性恋现象的学生志愿者。这个研究社团成立最直接的意义是“同性恋学生也能找到互相诉说痛苦、互相安慰的地方”。

张北川认为,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已经十分必要,关键问题是要弘扬科学,一方面在恋爱、性心理课程及各种讲座中渗透相关知识,并融入有关反对性取向歧视的课程,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创造积极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

李银河说:同性恋不是犯罪,不是疾病,不是道德低下,而是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性取向。

《同性相连》制片人刚刚说:“我们希望播出这个节目后,同性恋不再是个问题,社会可以更认识、理解和容忍这一群体。”

上一篇:烟草专卖管理2018工作总结下一篇:查看图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