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

2024-05-13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精选7篇)

篇1: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

对辩证的否定观的梳理

——从其历史演变过程看辩证的否定观的发展和完善

[摘 要] 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辩证法之所以能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面临的内在困境,就在于其否定性。长期以来,在辩证法的研究中,关于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尤其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辩证法的否定性灵魂哲学界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与讨论。本文从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相关方面——辩证的否定观角度,从哲学史上经典作家们对辩证法的否定性的论述,尝试着对辩证的否定观的发展和完善进行系统的梳理。[关键词] 辩证的否定观;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现代解释

在哲学史上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自身发展过程的特点就是否定之否定,否定性伴随着辩证法发展与讨论的始终,同时,否定性的思想是哲学中较为难懂又最能体现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性的一个哲学概念,否定性思想历来受到经典作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辩证的否定思想进行梳理。

一、黑格尔的辩证否定观

在黑格尔的各种哲学中否定性占据相当重要的份量,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黑格尔,黑格尔是在批判宗教神学及机械唯物主义外因论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他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提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①从而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了扬弃矛盾、否定之否定的合理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和概念中存在着矛盾,这一点古代的辩证法家就已经认识到了,并不是黑格尔的独特的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比以往的辩证法更为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看到了矛盾,看到了否定,而且还看到否定还要被否定。这就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黑格尔并把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自己整个哲学体系构成的基本规律。在他看来,否定之否定同对立面的统一完全是一回事,黑格尔有时甚至把它抬得比对立统一还高,他说,“内在的否定性”正是“自身运

②动的灵魂,一切自然与精神的生动性的根本”。在分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过程中,黑格尔这样认为在肯定阶段时,其中就已经潜存着否定;当肯定转化为否定时,① 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6页.

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0页. 的”形式表达了人类历史运动的辩证法。“由于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①[7](P159)

二、马克思的辩证否定理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集中地讨论辩证法问题的著作之一,尤其他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清晰地表明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并凸显出马克思自己对辩证法、尤其对辩证法的理论基础这一根本问题的洞见。对此,马克思有过一段十分重要的论述,常被人引证。这一论述是:“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②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在规定人的本质时,黑格尔引入了劳动以及生成的观点,认为人是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本质的,“人的真正存在就是他的行为”。③马克思由此认为,黑格尔“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看做“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④正是由于对劳动进行了相当深刻的哲学思考,并用劳动来理解否定,黑格尔提出了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而马克思得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当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并把物质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时,否定性的辩证法就获得了一个现实的基础,成为一种“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马克思还强调,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观还有具有客观性和联系性、发展性:一方面,马克思在写《资本论》中每一概念、过程、阶段的否定时,都是以铁的事实为根据,按照资本主义的客观现实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这就是说,否定是客观世界复杂事物的真实反映,无论否定的内容、形式或特点都离不开自然界或人类 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5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30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21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63页.

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①可见,事物的外在否定同自我否定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者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要起作用,只是起作用的范围、方式和作用的结果不同罢了。因此,辩证否定应该既是自我否定也包括外在否定。

四、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辩证的否定观的诠释

想要了解列宁辩证的否定观首先要从列宁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开始说起。列宁在青年时代就对三段式的论述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反感,认为这是黑格尔的遗迹,从而否认了这一规律的存在。后来经过认真的研究列宁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把它应用到连续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质的运动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显然,列宁也是从形式上把握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由于形式上的运动表现在外部,是统一体或事物自身运动的特点,而本质的运动深入到矛盾双方之中。当列宁从事物发展变化具有的连续性这一角度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就使这一规律的内涵变成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即螺旋式上升。从认识论角度上讲,它使这一规律的内涵从本质高度下降到它的表面形式上。

在承认和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础上,列宁把辨证否定视为辨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列宁说:“辩证法的特征的和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否定,并不是任意的否定,并不是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的因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东西的、即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的折衷的否定。”②从列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肯定中有否定,没有纯粹的抽象的肯定,如果肯定一切,事物就不能发展。否定中又包含肯定,亦无抽象的纯粹的否定,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事物就会中断,就会失掉联系,亦不能发展。

因为斯大林坚持了列宁早期的观点,认为三段式是黑格尔的遗迹,因此彻底否认了这个规律在哲学理论中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他的辩证否定观了。

毛泽东刚开始撰写哲学著作时沿用了恩格斯的观点,坚持辩证法有三个规律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139—140页.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第97页. ②

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界限,又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辩证否定的实在内容,并同否定之否定规律保持内在的逻辑联系。”①

(三)正确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

之前在文中多次提到否定之否定规律,因为研究辩证的否定观与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分不开的。那么不可避免的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何谓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是否等同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如何正确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本人必须对此些问题给予说明。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个规律表明,任何事物都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曲折道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时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肯定一一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中,否定是中心的环节,它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既克服、抛弃了肯定阶段的消极的东西,又保留、继承了肯定阶段的积极的东西,并为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因而它是辩证的否定,即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关系到否定之否定能否发生,关系到事物能否发展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进行得不好,不是辩证的否定(扬弃),而是形而上学的否定(全盘否定),否定之否定成为不可能发生,事物也就不会获得发展。所以,辩证的否定观作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得以实现的核心。

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保持事物存在的肯定方面和促使事物灭亡的否定方面,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永恒的,这种否定也是不会须臾停止的。辩证的否定不但存在于一切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始终,而且必然也存在于一切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并非仿佛只是存在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发生转折的两个转折点上,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渐进过程的“催化剂”。辩证的否定存在于这两次否定之前的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的事物内部性、局部性因素和次要性因素的渐次否定,当这种辩证的否定积累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就会引起在转折点上带全局性和根本性否定的结果。显而易见,这两次转折点上的否定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在它们之前有着多次对局部性因素和次要性因素的否定为之作准备。所以,辩证 ① 张伯钦、王鹤.辩证否定、否定之否定和认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2).

篇2: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

伊斯兰教历来都是倡导两世并重的, 这在《古兰经》中有大量的记载,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人们由于过多的追求后世而不注重今世, 甚至有为了后世而放弃今世的现象发生。少部分穆斯林往往对经典进行片面的理解, 导致了人们对今世和后世的理解出现了断裂, 只注重后世, 忽略了今世的存在, 他们一心扑在纯宗教功修上, 而忘却了伊斯兰教提倡的众多的社会功修。今世和后世是紧密相关联的, 离开今世谈后世将导致退步和虚无, 离开后世谈今世将导致宗教意义的完全散失。因此不能割裂今世和后世二者之间的关联。对《古兰经》分析可以得出, 伊斯兰教是要求两世并重的。

迷惑世人的, 是令人爱好的事物, 如妻子, 儿女, 金银, 宝藏, 骏马, 牲畜, 禾稼等。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而真主那里, 却有优美的归宿[1]。

你们应当知道, 今世的生活, 只是游戏、娱乐、点缀、矜夸, 以财产和子孙的富庶相争胜;譬如时雨, 使田苗滋长, 农夫见了非常高兴, 嗣后, 田苗枯槁, 你看它变成黄色的, 继而零落。在后世, 有严厉的刑罚, 也有从真主发出的赦宥和喜悦;今世生活, 只是欺骗人的享受[1]。

从这些经文中可以看出, 伊斯兰教是注重后世的, 今世的一切只是安拉对人类的一种考验。如果过分追求今世而不顾及后世的人, 在后世是没有福分享受乐园中优美的生活的。

穆萨 (摩西) 说:“我们的主啊!你把各种装饰品和今世生活的各种财产给予法老和他的贵族们———我们的主啊!———以致他们使民众背离你的大道。我们的主啊!求你毁掉他们的财产, 求你封闭他们的心。但愿他们不信道, 直到看见痛苦的刑罚。”[1]

既然是后世重于今世, 那么是否今世就可以放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今世没有了, 后世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古兰经》中提到安拉要造化亚丹一事的记载:

当时, 你的主对众天神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治者。”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 我们赞你清净, 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1]

在这节经文中, 安拉要造化人类, 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众多的《古兰经》注解对这节经文作出了各种解释, 虽然说法众多, 但实际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安拉创造人类是有意义的, 也即是说安拉创造今世是有目的的: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 只为要他们崇拜我[1]。

安拉给人类规定了一系列的功修, 规范人们在认识安拉的道路上愈加尽心竭力。宗教功修自不必说, 穆斯林日常生活中的五大功修便是最基本的。除了纯粹的宗教功修之外, 安拉还给人类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功修。现在好多的穆斯林已经把伊斯兰教的善功局限于单纯的宗教功修, 殊不知一切社会功修也无不属于敬畏安拉之范畴内。

正义是信真主, 信末日, 信天神, 信天经, 信先知, 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 并谨守拜功, 完纳天课, 履行约言, 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 确是忠贞的;这等人, 确是敬畏的[1]。

你们当崇拜真主, 不要以任何物配他, 当孝敬父母, 当优待亲戚, 当怜恤孤儿, 当救济贫民, 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 当款待旅客, 当宽待奴仆。真主的确不喜爱傲慢的、矜夸的人[1]。

安拉交代了不仅要相信他的存在同时崇拜他, 还要孝敬父母, 优待亲戚, 怜恤孤儿, 救济贫民, 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 款待旅客, 宽待奴仆等等, 对这些社会功修的履行也是体现对安拉的热爱。

二、后世强于今世的历史原因

先知穆罕默德在宣教的时候把矛头指向了贵族阶级, 《古兰经》中对这个阶层的抨击恰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古兰经》和圣训中都称赞肯施舍财富的人, 而对吝啬的人作了批评:

至于吝惜钱财, 自谓无求, 且否认至善者, 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难的结局。当他沦亡的时候, 他的财产于他有什么裨益呢[1]!

艾卜·胡莱勒的传述:他听见安拉的使者说:吝啬的人和慷慨的人譬如两个穿着齐胸至锁骨铁甲的人。施舍的人他施舍时, 铁甲就随之宽松, 拖长, 放开他的肉体, 拖至他的脚梢, 覆盖他的足迹。吝啬的人他想施舍一点东西, 可各个环节都粘住各部位, 他想要它宽松, 它却宽松不了[2]。

《古兰经》中也直接表扬了肯施舍的圣门弟子如艾布·白克尔, 圣训中提及鼓励施舍的条文就更多。

敬畏者, 得免于火刑。他虔诚地施舍他的财产, 他没有受过任何人的应报的恩德, 但他施舍只是为了求他的至尊主的喜悦, 他自己将来必定喜悦[1]。

据苏优蒂《古兰经降示背景》记载, 这节经文中提到的他指的就是艾布·白克尔, 他是麦加的一个贵族, 跟随穆罕默德信仰了伊斯兰教, 并为穆罕默德的传教事业捐献了大量的财产。

他 (艾布·白克尔) 把自己的钱财施于如下两种人: (1) 真主引其走上正道, 而蒙受敌人百般折磨、迫害的弱者和不幸者。 (2) 那些因皈依伊斯兰教而遭到其主人折磨的懦弱者和奴隶……艾布·白克尔出钱赎买了许多这样的奴隶, 并释放了他们。他在信教的时候, 曾拥有从经商中赚取的四万迪尔汗银币的积蓄, 信教后仍在赢利。然而, 十年后, 当他向麦地那迁徙时仅剩下五千迪尔汗[3]。

艾布·白克尔最终和穆罕默德一同迁往麦地那。他的善举为广大的穆斯林树立了榜样。众多的圣训也说明要做不忘恩的富人:

伊本·买斯欧德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说:只有两种人值得羡慕:一种人安拉赐给他财富, 他专为真理而费用;一种人安拉赐给他知识, 他以此明辨是非, 并教诲他人

阿丁仪·本·哈提穆的传述:安拉的使者说:你们谨防火狱, 即使施舍半枚枣。

艾卜·伍玛麦·苏旦仪·本·阿吉兰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说:阿丹的子孙啊!你施舍多余的财物那对你更好!留下多余的财物会伤害你;留下够用的不受责备;首先考虑你赡养的人的生活;上面的手比下面的手更好[2]。

穆罕默德一方面谴责富人的为富不仁, 同时也劝导人民要忍耐, 通过坚韧的信仰将会获得安拉的喜悦。即使今世没有得到富贵, 但是在后世安拉却为敬畏者准备了永恒的乐园, 而今世是要消亡的。

《古兰经》中, 凡是提到完纳天课的地方, 也提到了谨守拜功, 或者力行拜功, 这两项功修同时并列出现, 也说明了天课的重要性, 有关不缴纳天课, 或者缴纳数量不够的, 也有详细的条文对其进行规范。

真主说:“我确与你们同在。如果你们谨守拜功, 完纳天课, 确信我的众使者, 并协助他们, 并以善债借给真主, 我必勾销你们的罪恶, 我必让你们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此后, 谁不信道, 谁已迷失了正路。”[1]

缴纳天课成了富有的穆斯林的一项主命功修, 这是伊斯兰教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借助这项功修, 穆罕默德团结了大量的人员, 使得社团的力量与日俱增。

三、重新界定今世的价值地位

今世是后世的桥梁。如果一个人要想在后世获得乐园的报酬, 就应该积极地面对今世。在今世不仅要抓住伊斯兰教的信仰功修———认、礼、斋、课、朝, 而且还要抓住一切的社会功修。

当礼拜完毕的时候, 你们当散布在地方上, 寻求真主的恩惠, 你们应当多多地记念真主, 以便你们成功[1]。

你说:“我的信道的众仆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在今世行善者, 得享美报。真主的地面是宽广的;惟有坚忍的人, 得享受完全的、无量的报酬。”[1]

在今天的伊斯兰教中人们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后世, 而把为今世谋利看成是不好的, 把为今世追求富足统统定为是不屑之事, 事实上先知穆罕默德也向安拉祈求富足, 求安拉保护免遭贫穷。

主啊!求你保护我, 免遭贫穷、缺失、低贱;主啊!求你保护, 不去欺凌人, 或受人欺凌……主啊!求你保护我, 免遭贫穷、昧主、作恶、不睦、虚伪……主啊!求你保护我, 不受饥饿;饥饿不是好受的……圣训“有产者拿走了最高品级……”证明, 富人倘若感赞主恩, 履行主的义务, 那么, 他们的行善机遇非穷人所能比。因此, 圣训中又说:“那是主恩, 赐予他所意欲者。”[4]

纯仪式的宗教功修是人们的内心修为的提炼, 而社会功修是维持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这些功修, 社会将不会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 伊斯兰教不主张人们向安拉祈求早死, 因为人死了, 一切善功就将终止。

先知穆罕默德说:“你们不要祈求早死, 因为人死了一切功修就终止了, 但是人活着却可以干更多的好事情。如果你们一定要祈求的话, 你们就说:‘主啊!如果活着对我来说更好, 你就让我活下去, 如果死了对我来说更好, 你就让我死去’。”[5]

因此, 今世的作用是非常凸显的, 没有今世, 就无法去谈后世。在今世做好宗教上的功修是应该的, 但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功修不能仅仅局限于清真寺或者是相关的宗教场合, 宗教功修除了纯仪式的功修之外, 还有大量的社会功修也是重中之重。

摘要: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吉庆”, 但在历史发展中, 由于过多的强调后世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今世的作用。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 研究穆斯林的今世观和后世观以及这两种观点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今世和后世是并重的, 按伊斯兰教法之观点, 不应该因为后世而放弃今世, 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今世, 今世乃后世之桥梁。

关键词:今世,后世,《古兰经》,圣训

参考文献

[1]古兰经:第3章第14节[M].马坚,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3-476.

[2][叙利亚]伊玛目闹威·叶哈雅.利雅得圣训集[R].内部资料, 1999:156.

[3][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艾布·白克尔[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5.

[4]优素福·格尔达威.穆斯林行为中的优先选择[M].罕戈, 译.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5:157.

篇3:辩证否定观的教学策略探究

关键词:高中;哲学;辩证否定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高中哲学教学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正确三观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自我否定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热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为根本的因素。因此,在进行“辩证否定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由于哲学知识高度概括、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融入生活化元素的情境,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辩证否定观”的教学中,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出发,可以用生动形象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中美日”三国关系漫画导入,从辩证法角度启发学生思考“三国之间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的什么观点?从而引出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及矛盾这个实质与核心,达到既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又体现新知与旧知之间关系的效果。导入新课后,可以以当地学生非常熟悉、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为切入点,并以”果核—果苗—果树--果花—果实”一例到底,形象生动地解决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自然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立竿见影。

二、设置探究问题,促进自主探究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高中哲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又非常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在“辩证否定观”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点掌握力度,并在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为正确三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果核—果苗—果树--果花—果实”的发展一例中,设置“从核到果是事物辩证否定的结果,这一过程还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观点?”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突破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这一认知上的难点并自然推导出其“扬弃”的实质。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明白自我的每一次进步既离不开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联系,又都是一种发展,进而启发学生明确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想不断进步,必须善于自我否定。

三、丰富教学手法,突出教学重难点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采取丰富而新颖的的教学手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突出教学重难点,让课堂由以往的单一教学转变为丰富活跃的教学。这就要求,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教师在讲解“辩证否定观”这一内容之时,必须把巧妙的教学构思寓于丰富的教学手法之中,消除学生对该知识的抵触情绪,深化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真正理解学习该知识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演绎、归纳、对比等方法突破重难点知识。例如,在辩证否定的含义的教学中,通过对比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分别成为矛盾主要方面时所引起的不同结果,演绎推导出当否定方面成为矛盾主要方面时,一事物转变成了他事物,以引导学生明确“事物发展是在自我否定中实现的”,而这种否定就是“辩证的否定”,从而瞬时达成教学目标。

四、进行平等教学,创造学习氛围

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所奉行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从而在课堂上出现教师“一言堂”现象,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无法做到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因此,教师在“辩证否定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平等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和平等的沟通交流,以及更加便利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而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利用情境导入及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为教学营造热烈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思考。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言,并针对学生答题错误的知识进行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并在自我否定中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作为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脚点之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难点,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姜凤.寓“情”于境 立德树人——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6):17-19.

[2] 马新颖.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J].新课程(中学),2010,(12):117-118.

篇4:关于物理课堂提问的辩证思考

一、提问内容方面, 即“问什么”, 要正确处理好以下矛盾

1. 多和少. 有一位特级教师曾对其所听的一节课做过统计, 教师频频发问累计达48次, 学生应接不暇, 没有了思考的余地, 这种课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其实, 提问与启发并不等同, 问题的数量也非“多多益善”.设计问题的前提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真能如此, 即便寥寥数语, 也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 相对而言, 在“多”和“少”之间应求其少. 善问、巧问, 以简驭繁, 以一当十的提问, 正是课堂高效率的体现. 如, 有一位教师在讲完“惯性”的概念后, 他设计了下面几个题目让学生回答: ( 1) 惯性是力吗? ( 2) 什么物体具有惯性? ( 3) 物体什么时候具有惯性?显然, 这样几个问题就排除了学生对“惯性”理解上的障碍, 有着以少胜多的效果.

2. 难和易. 关于提问内容难和易这对矛盾, 一位特级教师有过一段相当精辟的论述: “教师提问的内容, 如果过于浅易, 则学生无须动脑; 如果过于深奥, 则学生无从动脑; 如果不疼不痒, 则学生无意动脑. ”

有位教师在上“重力”一课时, 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当中有人不受重力吗?”于是, “教师, 他不受”, 一片热闹. 试问: 如此简单的提问有何教学效益可言? 一切教学手段都应该以其实效为最根本的归宿. 同样是这节课, 另一位教师这样问: “你们坐在上升的电梯里时受重力吗? 你们站在斜坡上时受到重力吗? 如果受, 方向各是怎样的?”如此一来, 学生就不敢轻易作答了, 为后文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好铺垫.

当然, 提问也不能太难. 过于深奥的问题会让学生望而生畏, 乃至望而却步, 从而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如, 复习“弹力”时, 问: “弹力的方向怎样?”还不如这样问: “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前一问过于笼统, 且缺乏提示, 学生无从作答; 后一问则相对具体, 又有提示内容, 学生只要想想, 完全可以顺利回答, 显然更适宜些.

3. 有和无. 针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设计一些问题, 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为生动、具体, 从而使知识成为思维的必然结果. 特别是在一些“似无实有”的“可疑而不疑”的关节点上, 更需要教师独具慧眼, 及时启发, “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 而这种“无中生有”的问点, 极有可能是这个抽象概念的精髓. 于此处设问, 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

例如, 讲完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后, 可以针对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有什么关系? ( 2) 系统内部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影响系统的总动量吗? 经过讨论, 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认识便比较透彻, 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领悟更深了. 实际上这可以认为是“无中生有”的问题, 却能使抽象的规律明朗化, 称之为“匠心独具”是毫不为过的.

二、提问形式方面, 即“怎样问”, 要正确处理好以下矛盾

1. 直和曲.“是什么”, “对不对”, 直接发问, 单刀直入, 一目了然, 但是一味如此, 难免乏味; 迂回曲问, 旁敲侧击, 只要得当, 就能以其生动的情境, 别具一格的问法, 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 在复习“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时, 直接问法往往是: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当然也可以回答, 可是如果变换方式这样发问: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经过3 s落地, 它在第3 s内的运动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这个曲问由于提供了一定的情境, 不仅能突出问题的重点,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品质, 当然比直接问更好. 可见恰当地运用曲问是必要的.

2. 庄和谐. 谐趣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可以起到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思维深入的作用. 教师提问寓庄于谐、寓问于趣, 只要问得熨贴, 就能诱发提问的“艺术魅力”. 因此可抓住问点, 有意为之. 如, 笔者在讲授“楞次定律”时, 针对定律中表述的“阻碍”非“阻止”的含义, 问学生“可借用一句唐诗来深入理解, 哪位学生知道?”课堂气氛顿时高涨, 在笔者的引导下, 得出“相见时难别亦难”, 众生哗然. 如此提问, 妙趣横生, 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阻碍”的含义. 但是庄与谐是一对矛盾, 教师必须善于观察, 分析判断学生神态变化, 掌握火候适时发问, 要做到谐趣而又得体, 需要长期揣摩.

3. 主和客. 提问一般是教师为主, 学生为客. 有的问题由教师提问, 请一位学生作答; 有的问题由教师提问, 学生集体作答;还有的问题由教师问, 教师自己作答等. 这些都是常见的提问方式, 但是能不能考虑学生成为主体呢? 实践证明完全可以. 例如, 有的教师狠抓预习环节,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 尝试去了解” ( 叶圣陶) 课本, 进而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 让“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转换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这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篇5: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

一、用辩证的否定观提升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哲学境界

首先,立足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前进和上升的机制,联系市场经济中的辩证的否定机制即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机制的认同教育。这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社会历史观前提。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其实质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它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它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第二,它又是联系的环节,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辩证的否定而来的新事物,一方面吸收、保留并改造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旧事物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东西,并增添了适应新环境的新东西。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扬弃”出活力,“扬弃”促进步,因而成为事物发展、前进和上升的内在机制。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肯定发生在大麦、大丽花或兰花、地质的发展过程的辩证的否定的“结果是十分积极的”。积极的即前进的、上升的。毛泽东同志认为食物之所以使人充满活力是因为肠胃消化食物有一个辩证的否定的机制。他说:“我们消化食物,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市场机制是辩证的否定的机制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进而优胜劣汰的结果。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也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优胜劣汰的过程。由此我们联想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机制中最有活力的机制,它与辩证的否定作为事物发展和上升的机制具有内在一致性。辩证的否定是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相互竞争中实现的。竞争若抽掉其辩证的否定功能,竞争立刻毫无生气,辩证的否定失去竞争作用,则不表现为事物前进和上升的机制。我们之所以要搞市场经济,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市场经济有一个促使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辩证的否定的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新的事物、新的产品之所以能“优胜”,是因为它实现了对旧事物、旧产品的辩证的否定。

其次,用辩证的否定观提升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哲学境界,关键是教育大学生树立良性竞争意识,摈弃恶性竞争意识,自觉运用辩证的否定实现自我否定和超越。

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无疑需要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这种竞争意识应该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所谓良性竞争,就是竞争双方相互“扬弃”、促使双方都表现为前进和上升的辩证的否定式的竞争,是实现“双赢”的“君子”间竞争。大学生的市场竞争不应该是“小人”式的尓虞我诈、假冒伪劣、挖墙脚式的恶性竞争。良性竞争要求竞争者努力实现双重的辩证否定:既否定对手又否定自己。当竞争表现为两个市场对手之间的对抗,就要从产品数量、质量、服务、特色等方面互为否定,既以自己的优势战胜对手,又吸收对方的优势以发展自己。当竞争者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则要求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和现状,从优势中找劣势,保持辩证否定的态度,审时度势,防患于未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竞争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则要求痛定思痛,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毫不留情地深刻反省,从逆境中鼓起勇气否定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企业和个人处于劣势时可以自我反省,战胜自我,但是处于优势时却不能自觉地用辩证的否定对待自己,满足于现状,不思否定和进取,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这里,优势时的自我否定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竞争意识的哲学境界。

辩证的否定的基础上的良性竞争方式体现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哲学境界。它是“君子”的境界。要用蕴涵辩证的否定机理的良性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市场人格。

二、用辩证的否定的方法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辩证的否定是在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从而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否定方面之所以能战胜肯定方面是因为:在事物内部,否定方面在与肯定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矛盾同一性过程中吸收、利用、学习、借鉴、继承肯定方面的合理的有用的东西以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在事物外部,否定方面比肯定方面更善于适应和利用周围的环境、吸收外因中的新因素、在新的环境中把外因和内因进行创新性结合,从而使自己的力量壮大。这样,否定方面不仅在事物内部逐渐发展壮大而且在周围环境中如鱼得水,最终在与肯定方面的矛盾斗争中取得胜利,实现事物的自我否定,产生新事物,从而事物发展到新的阶段。可见,辩证的否定的过程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过程。

辩证的否定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方法论,辩证的否定告诉我们既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不是对前人认识和实践成果的简单继承,而是继承基础上的突破和超越。对于大学生来说,国家寄予其希望之一是要创新,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成为国家的创新型建设者。大学生应当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只继承不创新意味着原地踏步。总是跟在别人后就不能满足国家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期望,大学生个人也难以实现人生的理想和超越。只创新不继承,创新就会成为失去基础、割断历史线索的空想。当然,大学生在大学里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全面的学习。学习即继承。这种继承是辩证的否定,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这并不排斥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相反,很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的方法论教育。因为大学生毕业后,仅有在大学里继承的东西远远不够成为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向实践学习,向对手学习,必须联系新的工作环境的需要开展创新。把工作环境、工作目标与所学知识创造性地结合进行创新。

三、用辩证否定的价值链培养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事物是自己发展自己的辩证否定,一方面它是事物自身发展的中断和另一发展过程的开始;同时它又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继续,是为完善自身发展过程所必须的一个环节。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第一次否定的时候,就必须使第二次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每一次否定都着眼于事物未来的发展,这是辩证的否定的价值诉求。由于辩证的否定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从事物发展态势的价值链条上看,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构成了辩证的否定的价值链,它是事物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力量。

这里,我们可以用辩证的否定观从世界发展的长时角度来界定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一个东西经过辩证的否定能为新的更高级的事物所继承,则这个东西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是即时性的,而是继时性的。这个价值既存在于个体事物中,又能超越这个事物,为下一个新事物所继承,被不断传递下去。一种创新是否有价值,不是看它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多少,也不是仅仅看创新本身,而要进一步看它能否为下一个创新所继承。继承的链条越长,该创新的价值就越大。反之亦然。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具体事物,但是,无处不在的辩证法又驱使着我们在承认没有绝对永恒的事物的前提下去追寻某种相对的永恒。辩证的否定恰恰为我们追求这种永恒提供了一条可理解的线索。这就是从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辩证的否定的价值链条中去理解。所谓“永恒”就是能贯穿这条价值链。例如,我们常说:爱情是永恒的,那是因为忠贞不渝的爱情总是为一代又一代的有情男女所传承和创新。又如,说某个革命先烈或英雄人物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须知“永恒”的决不是他的肉体,而是他的精神,是他的精神、思想或文化成果能为我们所不断继承。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也是如此。永恒的东西是价值性的、传导性的,而不是实体性的、静态的。

用辩证的否定的价值链培养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辩证的否定的历史长时角度来培养大学生的人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引导确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二是在搞清楚到底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在人生的长河中以继承――创新方式追求某种永恒的价值。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继承――创新的方式为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历史上“永恒”的人物莫不如是。

篇6:《圣经·旧约》中妇女观的再解读

一、《圣经·旧约》中的妇女观:传统阐释

对于《圣经》的阐释, 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一个热点, 几个世纪以来, 人们从宗教、哲学、伦理、历史、政治、文学等各个方面去解读《圣经》, 而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无疑为我们认识《圣经》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就是站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重新解读《圣经》中的妇女观。

在对圣经的传统阐释中, 主要有两种妇女观, 一种是认为妇女是人类灾难的始作俑者, 是原罪的象征。这样的阐释集中体现在了基督教文化中, 女性变成了“污秽”、“不洁”、“邪恶”的代名词。“她是不吉利的阴谋家……原罪是从一个女人开始的, 由于她, 我们都得死亡”。1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宣称:“没有什么东西比女人的拥抱和接触女人的身体更能降低男人的智商”, 2他把女人看成是“祸水”, 是危险和邪恶的。阿奎则那公开宣称妇女是“迅速生长的杂草”。而后, 德尔图良写道:“女人啊, 你是魔鬼的大门, 你把连魔鬼也不敢直接攻击的热引入歧途。上帝之子不得不死是你的罪过;你要永远举哀, 永远衣衫褴褛。”3圣·约翰·克里索斯托说“在一切野兽中, 没有一种像女人那样害人。”4这几位著名的神学家都把女人看成是极其危险的, 是害人的, 是有罪的。他们的依据很大程度上是对圣经的过度阐释, 在《创世纪》中, 夏娃偷食禁果, 并让自己的丈夫也吃了, 这一举动触犯了上帝, 上帝把他们赶出伊甸园, 从此人类开始了痛苦的生活。由此他们认为女人是引诱男人, 给人类带来罪恶的祸根。

而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 我们很容易了解到, 夏娃并不是自己去吃禁果的, 而是由蛇引诱的, 蛇对神说:“Gen3:5你们不一定死, 因为神知道, 你们吃的日子, 眼睛就明亮了, 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5而当夏娃听到了这些话时, 她也是进过心理活动的“Gen:3:6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 也悦人的眼目, 且是可喜爱的, 能使人有智慧, 就摘下果子来吃了。”6夏娃首先是因为看果子是可以作食物的, 然后觉得看起来很好看, 最重要的是能使人有智慧, 这说明, 夏娃作为人类的祖先, 她不是像地上的野兽一样, 只有本能的欲望, 而是具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她想到“能使人有智慧”, 这说明她是上进和积极进取的, 她的这些美好品质是被人所忽略和消解的。所以, 通读创世纪, 夏娃给我们的认识是美好、善良并且追求智慧并赋予勇气的女性形象, 而不是像一些传统认识“不洁”、“邪恶”, 这一传统阐释是有失偏颇的。

另一种传统妇女观是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 女人从属于男人。圣·保罗告诫女人不要抛头露面, 要处处小心谨慎。他认为女人应该从属于男人, “因为, 男人不属于女人, 但女人却属于男人;没有一个男人是为女人创造的, 但创造女人却是为了男人。”7圣·托马斯忠于这种传统, 称女人是“偶然的”、不完整的。他写到“男人在女人之上, 就和基督在男人之上一样, 女人要在男人支配下生活, 这是命中注定的、不可改变的, 她无权离开她的丈夫。”8这一观点也是建立在对圣经的过度阐释上, 他们认为夏娃是用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的, 在时间上夏娃的诞生也晚于亚当, 理应从属于亚当, 因此, 女人也应该依附于男人。

我们都知道, 亚当是用尘土造的, 而夏娃是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的, 但是, 为什么上帝要用肋骨造女人, 很明显, 也是出于男女平等。因为神没有用亚当的头骨或者脚骨, 就是女人既不要凌驾于男人之上, 也不要被男人踩在脚下。并且肋骨乃是贴近心的地方, 让女人和男人的心彼此贴近。

从创世顺序看, 是在有植物、动物之后有亚当, 而后有女人的, 上帝创造万物是一个先低级后高级的过程, 先被创造的, 并不就是最好的, 最具权威的, 而后创造的, 就是不好的, 就是附属的。而往往因为先前的经验教训, 后来的会更加具有优越性。正如特丽波认为, 女人的最后被造是整个创世过程的巅峰, 是叙事的高潮。确实如此, 女人被造之后世界就被造就了, 创世纪由此转入另一叙事主题。所以认为夏娃从属于亚当, 女人从属于男人, 这个观点是武断的。

二、《圣经旧约》中的妇女观:重新认识

当我们认识到传统阐释的偏薄与武断后, 我们来通过细读《圣经·旧约》来重新阐释其妇女观。《圣经》当中确实有很多反面的女性人物形象, 这往往成为了历代阐释者与研究者关注的对象。而另一方面, 圣经中也有很多正面的女性形象, 是被忽略和弱化的。这些人物形象, 甚至是圣经名篇中的人物, 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与肯定。

《出埃及记》是圣经中的名篇, 主要讲的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挣脱埃及人的奴役回到迦南之地的故事。在这一篇中提到两个伟大的女性形象——两位希伯来接生婆。埃及王命令这两位接生婆:你们为希伯来妇女接生, 在他们临盆的时候看看, 如果是男孩, 就把他杀死。这两个接生婆并没有按埃及王的要求去做, 而是与埃及王周旋, 很好地保护了希伯来民族。很令人欣慰的是, 圣经中也记载了这两位希伯来接生婆的名字“一名施弗拉, 一名普阿”9, 这两位接生婆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护了希伯来民族的繁衍与发展, 使得希伯来民族避免了一场没顶之灾。但是这两个女性在以往的阐释中往往被忽略了, 其实这两位接生婆是被赋予智慧与勇敢品质的人物形象, 她们是希伯来民族的民族英雄, 她们在希伯来民族历史上应该永留史册, 应该引起应有的重视和肯定。

圣经中的另一名篇《约书亚记》中也塑造了一个对希伯来历史有重大贡献的女性形象——妓女喇合。约书亚在攻克耶利哥城前, 先派了两名侦探来到这个城邦侦查, 这两名侦探在一位叫喇合的妓女的掩护下躲过了国王的追杀, 顺利地回到了约书亚那里, 向他汇报了重要的军事情报, 对约书亚顺利攻克耶利哥城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约书亚记》一章中, 喇合对两名侦探的掩护有详细的记载“先是女人领两人上了房顶, 将他们藏在那里所摆的麻秸中”10, 在这一章中, 喇合虽然是一个妓女, 但是却有着高贵的品质, 她有胆有识, 当国王带领军队来到她家里进行搜捕并对她盘问的时候, 她都能够保持冷静, 既保全自己又让两个侦探化险为夷, 这一人物形象是高大的, 是被圣经所肯定的。

在《士师记》中提到, 当以笏死后、以色列人都在耶宾王的统治之下, 他大大欺压以色列人二十年、以色列人就呼求耶和华。这时, 一个叫底波拉的女先知, 她帮助巴拉打败了耶宾王的将军——西西拉, 使西西拉和他的军队全军覆没, 从此以色列人很容易的胜了耶宾王。这一位女先知, 她身负民族使命, 当巴拉由于畏惧不敢上战场时, 她毅然决然的和巴拉一起上战场, 并运筹帷幄, 掌控全局, 争得了有利地形与时机, 把耶宾王的干将——西西拉打的片甲不留, 使得以色列人早日脱离痛苦的奴役生活。她是《士师记》中12位士师中的唯一一位女士师, 她在以色列人的民族历史上熠熠生辉。

可以看出来圣经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并不是邪恶的或者无能的, 上述举出的人物形象都是善良和有作为的人物, 而且她们是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女英雄, 他们的名字也清楚的被记载下来。《圣经》中塑造了很多男性英雄形象, 同时也塑造了很多男性的负面形象, 而传统阐释往往抬高女性正面形象, 而淡化负面男性形象。与此同时, 放大女性负面形象, 而忽略女性正面形象。笔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圣经旧约中正面女性典型进行重新阐释, 从而打破男性中心的圣经文本对女性的控制, 恢复一个被人们遗忘或忽视的女性主义传统。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对《圣经·旧约》中的妇女观的传统阐释把女人认为是“邪恶的”或者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 这两种观点是对圣经的过度阐释, 圣经中并没有对女性的歧视, “问题是父权制下男性对圣经的翻译和阐释”11。圣经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著作, 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的去阅读和阐释圣经, 我们将会发现, 圣经是一本基督教经典, 他并没有歧视女性的观点, 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 是没有区别的, 都是上帝的顺民, 而他对以色列人的恩待是一视同仁的, 并没有对女性和男性进行区别对待。

摘要:在对《圣经·旧约》的传统阐释中, 主要有两种妇女观, 一种是认为妇女是人类灾难的始作俑者, 是原罪的象征。另一种传统妇女观是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 女人从属于男人。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中的文本细读, 从而表明了传统阐释是带有父权制色彩的阐释, 这些观点并不是《圣经·旧约》中本身的观点。通过重新阐释《圣经·旧约》的女性形象, 从而对《圣经·旧约》中妇女观的传统阐释提出进一步的质疑, 也表明了《圣经·旧约》并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

篇7:大学生阅读观的再塑造

“阅读文化”的研究起始于八十年代。王余光、徐雁等众多专家历时四年编纂的中国图书史上第一部以读书为主题的百科辞典《中国读书大辞典》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标志着中国的阅读研究进入了社会学与文化学领域。

良好的阅读观启蒙和阅读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无疑是儿童时期。当今社会也非常注重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 社会各教育机构都大力为儿童阅读提供阅读指导和阅读资源, 确实城市的大多数儿童养成了阅读习惯。然而在进入有升学压力的初高中学习阶段之后, 大多数青少年因受制于繁重的课业, 埋首于教科书和教辅试题, 逐渐放弃课外阅读。长此以往, 儿童时期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也渐遭摈弃。据调查显示, 只有38.6%国民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表示满意, 61.2%的国民对自己阅读的情况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65.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少或很少。阅读率的低下与青少年时间长期阅读失缺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旦阅读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 外界因素就会极大地影响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念。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当下的阅读方式越来越趋向多样化, 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多媒体、视觉影像等等, 大有代替纸质文本阅读的趋势。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是阅读文化的极大进步, 但是其快速、浅显的特质也使部分青少年的“浅阅读”成为大流。浅阅读作为顺应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兴阅读方式, 虽然与传统阅读分立而不对立, 青少年大量的浅阅读可以快速地积累阅读量, 但要真正的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养成更为高远的阅读价值观, 浅阅读并非良策。“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使阅读者自身获得思想上的升华。阅读价值取向作为阅读观念中深层的、核心的内容, 它直接影响着阅读倾向、阅读兴趣, 唯有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才能使人读有所思, 思有所得, 并且使阅读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阅读观的再塑造

阅读观也是“观念”的一种特定类型, 它有“观念”的一贯特性。“观念”同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密切, 它存在于精神层面, 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化结果。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 观念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综合的认识。它一方面反映了客观事实的不同属性, 同时又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色彩。所以观念是人们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 由于人们自身认识的阶段性, 观念也会随着时间的变迁和阅历的增长而出现不同, 既然观念存在可改变因素, 那通过对阅读环境的建设和阅读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时期阅读对大学生阅读观的再塑造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来, 随着我国“全民阅读”的倡议, 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载体也随之加强了对大学生阅读观引导和塑造的重视。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贮备力量, 围绕着他们产生的教育思考历来是高等教育的主题。大学生阅读观的培养作为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引导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 成为了高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学生阅读观的培养可以借鉴阅读文化发展和研究中产生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由于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特殊性, 大学阅读文化显示了其自身的一系列特点。首先, 大学生阅读行为发生在大学校园中, 必然会与校园文化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每所大学相似而不尽相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 他们所形成的阅读价值观会直接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 因此, 在大学生阅读的引导的过程中, 高校应履行其教育职责。再次, 相比较与少年时期的阅读而言, 大学时期的阅读因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大学校园的阅读环境而产生了弥补早期阅读不足或纠正以往不良阅读习惯, 在这一时期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 使他们进入社会后终身保持成为可能。

阅读环境是影响人们阅读活动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在阅读文化体系中起着支撑作用, 为阅读理念的实现、阅读实践的完成提供相应的条件。而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载体, 其校园内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学术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越环境。图书馆是高校阅读环境的重要阵地,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 大学阅读环境建设以图书馆为主要载体,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和信息中心, 是开展大学生阅读的基础, 同时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重要责任。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书目涵盖各个专业, 学生可以获得的阅读资源远不局限于自身的专业;图书馆的电子网络系统也日趋成熟, 电子信息库和数字化资源不但使阅读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更为突出, 阅读场地的局限性也大大降低。阅读便利性的提高使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 实施有效的阅读行为, 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阅读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在近年来逐渐完善了阅读推荐和阅读引导的职能, 如馆员导读、图书推荐、阅读指导期刊等等, 对于帮助大学生重新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功不可没。

大学阅读的软环境主要由在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大学教师作为读得其法、术有专攻的专家学者, 对于学生的阅读影响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他们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大多数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推荐与交流就可以影响学生的阅读倾向和爱好。教师的阅读品位也很容易感染学生, 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对学生的读书行为产生影响。博士、教授的阅读推荐往往经过谨慎的甄选,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格养成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阅读互动, 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有益的思维锻炼, 一旦学生参与到这样的思维互动中, 求知欲会极为自然地得以增长。

另一方面, 大学生由于其群体性较强, 阅读氛围非常容易相互影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非如大多数阅读者一样是非常个人的感受, 而是会在校园或班级的群体交流中形成交错、互动的阅读体验和知识网络。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远胜于一般群体, 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与交锋中更为活跃, 视角更为深远。诚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校园内的阅读氛围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的软资源, 对于大学生的阅读观再塑非常重要。

在大学时期重塑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弥补早期的阅读缺失, 这一点对于前期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学子来说尤其重要。农村教学因其较为匮乏的教育资源而普遍产生课外书刊稀缺。继南方周末做出“高等教育院校中农村学子的现况”报道之后, 时下讨论得如火如荼的“农村学子是否难有春天”?这些讨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源于农村学子的早期学习受制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农村学子的阅读意愿往往更为强烈、阅读潜力更大。大学时期的阅读引导为众多来自农村的学子提供了弥补早期阅读缺失的机会, 大学内的阅读环境将为他们敞开一个教育资源平等的世界, 毫无疑问, 这正是一个为农村学子阅读再塑造的优良平台。

上一篇:高一下期政治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经典新年快乐祝福朋友圈句子(通用14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