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2024-05-02

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精选8篇)

篇1: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在中国当代文艺中的表现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作品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

纵观我国当代文艺作品,相当一部分表现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主题的作品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成为我国文坛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同时也极大的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历史政治等方面的风云变幻。不可否认,这一部分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意义。

首先,表现人性、人道主义和一花主题的这一部分文学作品,代表着我国作家在创作方面的一大进步,作品描写力道开始向内转,从以往的注重通过事迹描写和外在形象塑造来刻画英雄人物形象,开始转向通过对人类本性的解剖来提高人的自我认识,表现了作家们极大的人文关怀情怀。如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阿来的《尘埃落定》。作品通过“我”——麦琪土司的一个傻儿子的叙述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然而,阿来笔下的这位傻子——麦其土司二少爷,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是一个“最聪明的傻子”。这个傻子对世俗有着真实而深刻的体验,对未来有着极其清醒并且准确的预感。小说以土司家族与其余三位土司的权力之争,土司家族内部的权柄之争为主线,描写了罂粟花战争、粮食战争等主要情节,将傻子、土司、土司太太以及土司大儿子等人物塑造得形象鲜明。在一场场无休止的权力斗争中,亲情与权力相互交织,爱与恨同时并存,每一个陷入权力争斗的人们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人性,在这复杂真实的人性趋使下,每个人的所作所为甚至连自己也不能预料到。在欲望和权力的驱使下,亲情和爱情被扭曲变形,人的心理渐渐变得阴暗,对权力的追逐是那么贪婪而丝毫不加掩饰。

老麦琪土司一旦死去,大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即成为新一代的麦琪土司。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里有两对矛盾:一是父亲和儿子之间。老麦琪土司既深深地爱着他的儿子们,又唯恐失去土司的地位和权利,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他已经习惯了做一个无所不能的王者,所有的一切都被自己掌控,权力的魔力让他无法忍受失去土司之位,所以他在宣布让位给大儿子后突然的衰老,在大儿子即将死去时却精神焕发,虽已衰老却仍然将小儿子留在边地,迟迟不肯宣布将土司之位传给唯一留下的这个小儿子。他对大儿子不遗余力的培养,对小儿子无限的疼爱都是真实的,自然的。可是他身为父亲,渴望永远拥有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体现出他人性当中两种不同的人格,所以,麦其土司才做出了迥异于寻常人家的举动,人性的复杂之处,在他身上表露无遗。阿来对人物的心态把握,细腻的刻画十分成功,真实而复杂的人性给予了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二是哥哥和弟弟之间。本来哥哥是理所当然的土司继承人,而且弟弟又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傻子,根本不必有所顾虑。然而,随着麦其土司在罂粟花战争中的胜利,傻子弟弟不断表现出超凡能力,逐渐成为下任麦其土司的有力争夺者。这令哥哥对他的爱慢慢冷却,代之以忌恨,亲情被权力粉碎,以至哥哥做出了勾引弟媳塔娜的举动,深深地伤害了傻子弟弟,但当哥哥在被仇人刺杀,弥留之际,兄弟俩的感情又再度复苏,亲情在权力无法触及之地——死亡的边缘复苏,给复杂的人性又镀上了一层美好的光辉。

鸦片给麦其土司一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也使得整个土司阶级的掌权者们权欲暴涨。可其“异质”的性质势必也预示着对人性的腐蚀和异化。在这样一个虚华的尘埃世界中,人们像被飞扬的尘埃遮住了眼睛,普遍处于自我迷失的境地.内心繁杂纷乱。在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中,每个人身不由已地打转,或者由内心所驱使,或者为他人所驱使,真实而复杂的人性表露无遗。

其中,在傻子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人道主义,他怜悯下人,同情无辜者,这些都是他人性中不自觉流露出来善良美好的品质。他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问:我是谁?我在哪里?这实际上是傻子,也是作者对人性的拷问和追问。在谈及关于《尘埃落定》的写作动机时,阿来强调自已想写的是一部关于“权力”的小说,作者力图围绕川西北藏区的社会变迁,展示人类历史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权力事象,揭示出权力的秘密,看其怎样产生,有何作用,并且怎样影响人的命运。而这部作品恰好是展现了土司制度下的权力以及在这种权力制约下人性的异化:对金钱、权利、情欲的追逐,并集中体现在土司、土司太太、傻子哥哥以及妻子塔娜等人身上,他们为利欲熏心,人性的遭到扭曲、变形和异化。种种对人性深刻犀利的解剖,足以表现出作者极大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情怀。

其次,表现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主题的这一部分文学作品,体现出了人们注重生命价值,享受生命欢愉的人生哲学和对人性自由的不断追求,对我国读者有着一定的教化、引导和警示启发作用。如汪曾祺的《受戒》因其焕发出美好绚丽的人性光辉,表现出对美和健康人性以及人性解放的追求,而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众所周知,在汪曾祺的这部短篇小说里,作者通过小和尚明海和村姑小英子之间纯情的初恋,把“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的佛地净界与生气盎然的世俗生活联系起来,人间的烟火弥漫于寺宇内外。作品并没有着力描述宗教对人性的异化过程或结果,而是以幽默的语言风格展示了宗教环境中世俗化的一面,好象一切都要与世俗的思维进行着某种“对抗”,“庵”里不住尼姑住和尚,和尚出家并非看破红尘而由于“经济”所逼,出家当和尚是为了学某种特殊的本领有个饭碗(和尚庙就像今日的技术学校),且出家人个个觉得堂堂正正,并不低人一等,更“惊世骇俗”的是和尚竟可以光明正大地娶老婆,如二师父仁海;可以找情人,如三师父仁渡更是相好的“不止一个”,且他还会唱,也竟敢在佛像面前唱黄色歌曲;和尚可以杀生,可以吃晕赌钱,想当和尚还得通过关系,不是想当就当得了的,甚至于这里“老板”不叫方丈或“主持”,而叫当家的,生活充满了人道和人性。他写出了和尚们的诸多的人生向往,展示了他们与普通人并无两样的生活,突现的人性的淋漓尽致。

而主人公明海,“面如朗月,声如钟罄,聪明记性好”,当和尚的三个条件他条条到位,善因寺有意挑他当沙弥尾;他喊起号子来,九转十八弯,“比什么山歌号子都好听”,“一十三省数第一”;画花画草,他能画得像活的一样。“女一号”小英子相貌标致,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小小年纪,在农田里也是个好帮手,“因为照顾姐姐赶嫁妆,田里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他们爱怎么活就怎么活,没有受到多少世俗伦理的制约和压迫。而他们之间那纯情的爱恋,没有因任何环境的束缚而消逝,体现了他们对人性自由的大胆追求。尤其是小英子,她更直白,更大胆。她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但她并不鲁莽。她是在确定了明海的心后才以身相许的。她很直白,真诚,大胆,谨慎。她深信自己的可爱灵巧一定可以打动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对那个漂亮温顺的少年暗暗倾心,于是她把这种爱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这也更是体现出她身上所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与生俱来的人性之美。

读《受戒》,关键即在于解读其中“美的诗意的东西”和“人性的解放”。俺里的和尚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娶老婆,可以找情人,可以杀生,可以吃荤,可以赌钱等等,一切有悖于佛教礼节和清规戒律的行为,正是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注重和对生命欢愉的享乐。他们大胆追求自己所想要的而且可以得到的东西,不正表现了他们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吗?事实上,作者是想借佛写人性之美、自然之美。他自己曾说过:“我写《受戒》,主要想说明人是不能受压抑的,反而应当发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所以作者认为“人是不能受压抑的”。而一切所谓的“规则”,都是对人性的摧残。即便是和尚,只要他是一个人,他就有追求人性解放的自由和权利。

最后,这些表现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主题的文学作品,深刻的折射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的生活图景,对于历史的审美有着极大的意义。再以上述两部作品为例,《尘埃落定》中,作者描述了发生在西藏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历史波澜,书写了藏民族分支“嘉绒”部族末代土司时期的历史记忆,在《尘埃落定》的个人历史叙述中,土司制度是一个情节枢纽或叙事重心,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藏族部落的政治生活图景。而在汪曾祺的《受戒》中,则展现出的是一派梦里水乡的恬静淳朴的生活。芦苇的清香轻衬的那块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子青涩拘谨少年的影子,农家女小英子水乡里养出来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纯美得惊世骇俗的初恋故事,让人心甘情愿地深入深陷于那个“出世”的幻境。那里的人们过着恬静淡然而质朴的生活,没有权利纷争,没有金钱和肉欲的泛滥,人们自由生长,无所纷扰。难道这不是最美好的生活图景吗?难道这不是人人都向往的生活吗?难道这不是人性中天性使然的追求吗?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表现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的文学作品,总的来说,不管是对我国当代文坛还是我国文学史的演进发展,也不管是从作家本人还是千千万万的读者来说,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我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都是有益的一批文学作品。

文史学院汉语言08102班 39号 方薇

篇2: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观后感

我们在马克思课上观看了《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影片分别介绍了麦田圈、都灵尸衣、圣迹、“大脚”、鬼魂、信仰治疗、人体自燃、超感知觉、UFO、Life after death这十种都还不能通过当下的科学手段来解析的谜团。

其中的鬼魂最让我着迷,它代表的会不会是一种我们未知的物质形式或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方式呢?还是另一个世界的投影?对它的研究会不会发展出另一类科学,一门与当今任何科学都不相同,但是可以给当今的科学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并实现突破式的发展的科学。这让我想到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发展的真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不再会成为问题。

对于十大未解之谜中的另一个,Life After Death,我似乎有过影片中描述那种穿过一条长长的光眩的隧道的经历,但并非是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没有看到逝者,这是一种遗憾,但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了。也许这是我们尚未能完全了解的人体给我留下的又一个神奇之处吧。

但无论世界出现了哪些谜团,唯物主义的大势终不可挡,而作为其中最高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将带领我们揭开这个世界秘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证明,而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纲领。三者通过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能为我们解开上述谜团以及认识世界提供指导作用;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于我们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给我们揭开谜团以方向上的指导。

在这次课上,我认识到了科学的发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高知识水平,为人类的发展添上一砖一瓦。

篇3: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戏剧人物有名有姓者达700余人, 其中哈姆雷特、罗密欧、朱丽叶、奥赛罗、夏洛克等已经成为不朽的文学人物典型。莎士比亚注重人物的刻画, 特别是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而他的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莎士比亚注重戏剧的结构, 他的剧本几乎每个都可用开端、发展、高潮和收场等五部分的正规布局加以分析。他在情节设计上别具匠心, 多层次、多线索、多视角, 因而故事永远都是那样生动活泼, 不落俗套。

一、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所表现的, 可以说是纵贯古今 (从古罗马到十六世纪) , 横断洲际, 五光十色, 千差万别, 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戏剧中所描写的人物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各行各业, 三教九流, 无所不包, 无奇不有。

能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还表现在莎士比亚戏剧的形式方面:莎士比亚的戏剧打破了古希腊、罗马以及古典主义戏剧体裁上的严格界限, 他把悲喜成分融合起来, 悲喜交加、融会贯通, 真是“崇高和卑下, 可怕和可笑, 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这样从内容上可以包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 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二、多姿多彩的人物性格个性化描绘

莎士比亚所写的题材, 有的是前人已经写过的, 但到了他的笔下, 经过他的典型化的创造, 就成了不朽的文学典型, 如哈姆雷特、麦克佩斯、夏洛克、理查三世、李尔王、福斯泰夫就是其中最著名的。

我觉得, 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 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在仇”, 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 哈姆雷特、勒替斯和福丁勃拉斯做法和表现都不相同, 各自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哈姆雷特的个性特点是多愁善感、忧伤抑郁, 爱沉思。因此他在采取行动之前, 总是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 他要使自己行事确实有把握, 考虑周全应该怎样去做, 所以不善于采取迅速的行动;勒替斯的个性特点是头脑简单, 情绪急躁, 轻举妄动, 因此, 还尚未弄清父亲死因便兴师动众, 直捣王宫大门, 而听了别人的三言两语就退兵, 终于落入了别人圈套。福丁勃拉斯的个性特点是年少气盛, 雄心勃勃。他虽然放弃了为父亲复仇的要求, 但就为了争一口气, 不惜二千人的生命, 二万块金元的代价, 从挪威远征波兰, 去争夺一块弹丸大小的不毛之地。还有老奸巨滑的克佩斯、优柔寡断的克劳迪斯、残酷无情的夏洛克等等, 正是由于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 由于这一系列典型形象的艺术创造, 莎士比亚成功的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本质和特征, 以至于我们说到文艺复兴时期, 总要把它同莎士比亚联系起来。

三、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生动性就是逼真性, 引人入胜, 能使人身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所谓丰富性, 就是各种各样, 千变万化, 不单调、不雷同、不千篇一律。而这些, 的确是莎士比亚艺术的又一特点。

莎士比亚的喜剧, 大都具有线索交错, 情节曲折, 戏中有戏, 画中有画, 色彩鲜明, 语言隽永, 出奇制胜, 皆大欢喜的特点。例如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中, 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农村风俗画:作为农村特征和农村风貌的农舍、饭馆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活动的乡坤、牧师、医生, 乡村法官等以及农村青年男女。他们一出场就把主要情节、线索和盘托出:乡村法官的侄儿和乡村医生同时打算向一个姑娘求婚;福斯泰夫同时写“情书”妄图勾引两个女人。每个人都以各自独特的行动方式, 表明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使该剧线索交错, 情节曲折, 戏中有戏, 生动风趣。

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大都以死亡作结, 但是每个死亡的情节并不相同, 而是各有特点, 丰富多彩。

哈姆雷特为父报仇, 错把大臣波娄人莪菲莉亚父亲, 这就导致情人莪菲莉亚疯癫溺水而死。而莪菲莉亚的哥哥因此与哈姆雷特决斗, 结果二人同归于尽。哈姆雷特是在格斗场上被毒剑刺死的, 这种死令人感到残酷;《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 但全剧却洋溢着一种青春和欢乐的气氛。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是那样纯真, 那样圣洁, 那样地充满着深情和诗意。他们的死, 却是出于误会。善良的法老本来已经给他们定计做合, 让朱丽叶服安眠药假死, 只等她醒来后便可与罗密欧成亲。只是由于报信人误期, 致使罗密欧以为意中人真死了, 于是也自杀殉情, 当朱丽叶醒后发现情人已死, 又用短剑自刎而死。这种死使人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在《安东尼与克奥佩屈拉》中, 安东尼迷恋于埃及女王“这个古老的尼罗河畔的花蛇”, 忘记了自己远在罗马的妻子和政敌。后来反对派来攻打他, 这时女王却临阵脱逃和投降, 他失败了。但是女王还是仍然深爱着他。她假装移居坟墓, 差人告诉安东尼说女王已经死了, 等到安东尼自杀, 女王于是用一个农民的一篮无花果 (毒蛇) 把自己咬死。这种死, 使人产生一种奇特和神秘感。

四、利用故事、场面、情节自然而然地表现作者的倾向和理想

《哈姆雷特》的主题是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赞颂和对封建帝王的否定。但它的主题却是隐蔽在一个个情节之中。剧中有三条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 对照之下, 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威尼斯商人》则通过高利贷资本的代表夏洛克与商人资本的代表安东尼奥的曲折复杂的斗争, 通过对夏洛克的贪婪、嫉妒、仇恨、残酷和安东尼奥的慷慨、无私、友谊、真诚的性格特征的刻画, 通过安东尼奥的胜利和夏洛克人财两空的结局, 使作者的倾向性在情节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那就是反对旧式资本即高利贷资本而歌颂新式资本即商人资本。莎士比亚认为前者坐收高利,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而后者冒险于海外,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莎士比亚后期的《暴风雨》更是一出表现社会理想的戏。在他以前, 托马斯·莫尔曾在《乌托邦》里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理想。他用一个葡萄牙航海家讲故社会里没有私有制度, 财产公有, 人人平等, 大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乌托邦》是一部社会政治论著。与它完全不同,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则用文艺形式表达自己的理想。在他的理想国里, 没有私有土地、继承权和税收, 没有富裕、贫困和奴役, 没有官吏、刁民和叛变, 甚至没有文字。大自然产生一切, 所有的人都无须劳动。这理想国, 要靠人的纯贞的本性, 靠道德的改善, 宽恕和悔悟来建立。这当然是空想, 所以, 莎士比亚只能用魔术手段来实践这一点。这一切作者都不是通过说教, 而是用戏剧形式, 通过场面、情节, 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

综上所述, 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化”, 至少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要从客观社会生活出发, 通过广阔、生动的艺术图画真实地、正确地反映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本质;二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要使情节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而且要使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四要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叶隽.马克思“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化.”中华读书报.2008年12月17日

[2]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文集.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

[3]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1975年

篇4: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这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马克思文艺理论对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形式及内容上都有所突破。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极大的受到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影响,推动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马克思文艺理论;数字媒体技术;电影

《龙种》这部影片拍摄于1944年,而最让我惊讶的是出演这部影片的竟都是白人!这部好莱坞影片出自米高梅公司,女主角是那个年代在好莱坞红极一时的凯瑟琳·赫本。这部影片极大地震撼到了我,不仅因为它摘得了1945年的奥斯卡奖,而是因为在我抱以娱乐观赏的态度看完影片后对这部电影所产生的深深敬佩之意,我无法相信西方人也可以拍出这么一部地道的中国影片。其实看到我们很多华人导演在好莱坞的成绩也不难想象艺术真的是可以打破国界的,无关种族与国家。就拿李安导演和吴宇森导演来说,他们所导演的好莱坞电影是被西方所接受认可的,即使他们作为华人导演但依然指导了多部好莱坞巨制并获得了成功。今年大热的《少年派》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龙种》这部西方人所拍摄的中国影片,可见在那个年代中国在对反法西斯抗争中对世界的影响,而产生这种巨大影响的根源我想正是因为中国有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我们在1945年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同时《龙种》也凭借影片极具意义的故事内容也获得了奥斯卡。我想正是马克思主意其独有的文艺理论塑造了《龙种》里的灵魂角色从而支撑了整个故事的结构。《龙种》不仅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对电影的影响,其对世界的影响亦是及其巨大的!

《龙种》的故事是根据赛珍珠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个原本平静的小山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的村民小玉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为了民兵带领村民勇敢的同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故事。鉴于当时的拍摄技术,数字影像还存在很大的局限。但就是这样的黑白成像手法的展现在我看来则更加表达了影片的庄重。在这部影片里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对中国在对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的尊重与思考。

首先,影片的社会背景正处于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阶段,影片的拍摄手法也遵循了这一点。从故事发展的基调来看,主线莫过于女主角小玉,围绕小玉自身的发展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周围的一切乃至于整个村子的村民都受其影响,对侵略者由恐惧转变为勇敢的反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首先,新旧社会交替是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新的社会因素自旧社会母体中产生,在旧社会的斗争中逐渐强大,最终成为旧社会的颠覆力量,取代旧社会,实现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的作用下,经历由旧到新、由低到高级的发展演变。会和社会的政治、哲学、法律和宗教等意识形式紧密相连的文学艺术,其存在和发展也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尽管多少会受到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仍然伴随历史的变革而变革。

其次在《龙种》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在每一位人物的塑造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很深入的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普通农民群众的质朴与纯真。在影片的前半段里,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角小玉在脑后挽着一个利落的发髻,朴实无华的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思想的追求在那个年代着实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正是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1944年的中国正处在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最后阶段,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文艺理论强调的实践性是极具探讨价值的,一切艺术理论的价值都是通过艺术的实践性来完成展现的。无论媒体技术或是电影创作都要以实践性为最终目的。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实践性对电影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也直接影响到了电影的发展与进步。

这部电影的创作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是一个思维的启发,而这个思维又是受到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中国革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文艺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1944年的世界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全世界的人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定。中国无疑在这次争取和平的斗争中发挥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西方国家极大的关注。社会地位的上升以及中国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对当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媒体技术已不仅仅是用来拍摄记录所用,而是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龙种》出现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受新思潮的影响下创作的。中国人民奋勇反击外来侵略者的精神鼓舞了每一个有正义的人,无论肤色种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之后共产党的成立对当时的人们的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文艺理论并非教条化,他是包容的积极地。所以西方文艺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影响。

《龙种》获得的巨大成功归功于其内在的艺术美,通过一个年轻女子在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下敢于反抗敢于为自己争取权利。女主角小玉在电影下半段中是典型的民兵造型,故事也以中国典型的小山村为开始。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文艺是以文艺家的审美情感为心理中介来反映生活的。在现实生活中,引发文艺家创作冲动的,首先不是他理性上认识到的,而是他心灵所直接感受到、体验到的东西。这就决定了文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并非某种抽象的思想观念,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的意志、愿望、企盼、梦想等活生生的心理事实,文艺作品与社会心理这种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它虽然不像其他意识形态那样致力于对社会心理做理论上的概括和提炼,但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却是最直接、敏锐,也是最丰富生动,因而也最有利于我们认识它所反映时代的社会现实。

篇5: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一、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A.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B.都依靠雇工经营 C.都是小农经济

D.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部分

E.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得分:2

2.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曾经指出()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贫穷 E.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满分:2 分 得分:2

3.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A.产权明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决策民主 E.管理科学 满分:2 分 得分:2

4.现阶段,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依据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满分:2 分 得分:1

5.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得失“三个有利于”标准是____ A.是否以利于安定团结

B.是否以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 E.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分:2 分 得分:2 6.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包括()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E.社会互助 满分:2 分 得分:2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满分:2 分 得分:2

8.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A.机械、电子 B.石油化工 C.汽车制造 D.建筑业 E.加工业

满分:2 分 得分:2

9.我国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A.对社会主义初级分阶段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由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 D.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需要 E.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满分:2 分 得分:2

10.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A.思想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D.组织建设 E.作风建设 满分:2 分 得分:2

二、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满分:2 分 得分:2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执政兴国 满分:2 分 得分:2

3.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是()A.叶剑英 B.邓小平C.华国峰 D.毛泽东

满分:2 分 得分:2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满分:2 分 得分:2

5.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A.马克思主义 B.“三个有利于” C.实践 D.生产力

满分:2 分 得分:2

6.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的是()。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的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2年党的十四大 满分:2 分 得分:2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满分:2 分 得分:2

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上 满分:2 分 得分:2

9.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A.初步形成时期

B.逐步发展并形成轮廓时期 C.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时期 D.萌芽时期 满分:2 分 得分:2

10.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是在()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的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2年的南方谈话 满分:2 分 得分:2

1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长期的基本国策 C.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 满分:2 分 得分:2

1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C.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满分:2 分 得分:2

1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依据是()。A.底子薄、生产力落后 B.人口多、耕地少

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资源相对不足 满分:2 分 得分:2

14.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三资经济 满分:2 分 得分:2

15.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是()。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官僚资产阶级 满分:2 分 得分:2

16.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满分:2 分 得分:2

17.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满分:2 分 得分:2

18.()结合军队建设实际,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毛泽东

满分:2 分 得分:2

19.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南北问题 B.东西问题

C.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问题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问题 满分:2 分 得分:2 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早发表在()A.《光明日报》 B.《人民日报》

C.中央党校《理论动态》 D.《红旗》 满分:2 分 得分:2

2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满分:2 分 得分:2

2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 分 得分:2

23.解决国内和国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 B.靠自己的发展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满分:2 分 得分:2

24.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A.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 C.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D.是曾经正确现在变得不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 满分:2 分 得分:2

2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香港问题开始的 B.台湾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满分:2 分 得分:2

26.按劳分配的尺度是()。A.工作能力 B.需要 C.劳动 D.资本

满分:2 分 得分:2

2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满分:2 分 得分:2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A.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C.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辅助作用

D.计划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满分:2 分 得分:2

29.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A.各地区齐头并进发展 B.经济发达地区放慢发展 C.由发达地区补贴欠发达地区发展 D.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满分:2 分 得分:2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D.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满分:2 分 得分:2

3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的本质论 满分:2 分 得分:2

32.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时期 B.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时期 C.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时期 D.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时期 满分:2 分 得分:2

3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满分:2 分 得分:2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启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满分:2 分 得分:2

35.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D.毛泽东

满分:2 分 得分:2

36.社会主义改革是()。A.改变基本制度 B.改变表面的规则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是一场政治革命 满分:2 分 得分:2

37.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在教育,核心是()。A.人才 B.技术 C.政策 D.稳定

满分:2 分 得分:2

38.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海内外各界以各种形式悼念小平同志,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纪念小平同志,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发扬他的()A.敢于碰硬的精神

B.“三落三起”,百折不挠的精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D.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胸怀 满分:2 分 得分:2

39.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2 分 得分:2

篇6:马克思作业

5.0

一、论文题目:《》观后感

二、论文撰写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阐述你观看纪录片《 》后的收获、感受。要求文章言之成理,观点正确,逻辑清晰,体现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哲学智慧。•

2、用A4的打印纸,正反两面写,必须手写,打印者没有成绩。纸的上下边距各留3厘米,左右

留2厘米,便于统一装订存档。

3、字数在1200以上。

4、系、专业、姓名、学号写在标题的下面。

5、交作业时间在第17周,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后,再交给老师。

6、不遵照上述要求者,此次成绩为零分

课程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5.0

第一、每个“课程学习小组”在小组成员充分酝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本组成员普遍感兴趣的某个与课程相关的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并将课题题目报与老师协商确认。

第二、围绕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收集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充分讨论交流、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形成一份较为详细的较高质量的课题讨论提纲或者讨论记录(类似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第三、课题研究成果或小组学习心得汇报。老师根据各小组提交的课题讨论提纲、综合给课程学习小组一个分数。

小组自主学习题目

1、对世界各国成立孔子学院的理性思考

12、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冲突的文化根源

2、提高劳动收入是解决内需不足的关键

13、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的哲学思考

3、人类应该和自然界和解

14、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4、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15、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不在教练

5、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6、打破垄断主要靠市场调节还是行政干预

6、青少年犯罪相关分析(现状、原因与对策)

17、现代社会健康与财富孰轻孰重

7、大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更好融入社会?

18、如何看待网络红人

8、如何看待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

19、如何看待重庆的打黑与唱红歌

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中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20、安乐死是否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房信贷政策?

2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9、网络淡化还是密切人际关系

22、当今网络与道德

10、恐怖主义是否会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23、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作用

11、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24、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调查与分析)

期末考试试卷结构

10.0

篇7:马克思作业要求

实施方案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拟抽出18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实践教学的成绩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占30分。本学期实践教学安排采取自主选择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项实践课题,按要求完成。

特别提示:若所选择课题所用原理尚未学习,可先收集调研材料,待学过原理后再撰写报告。

一、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

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吸收、内化,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增强广大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

1、社会实践动员活动 学时:2学时

内容: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计划安排、要求等事项。

2、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时:12学时

内容: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指定的选题,也可以自主设计社会实践题目,具体实施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收集、获取社会实践资料。、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活动 学时:4学时

内容:运用理论对收集、获取资料进行阐释论述,形成一份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社会实践报告,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及相关的理论内容,做好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选定社会实践的题目,确定社会实践对象、方法与时间,确定个人社会实践实施计划。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及时整理调查成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最终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具体要求如下: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环节活动,无故不参加者,社会实践成绩按0分记。

2、为保证安全,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每组以四人左右为宜,各小组必须明确指定一名同学为小组长,负责本小组调研活动的开展。

3、社会实践报告禁止他人代写,禁止网上下载,禁止抄袭、雷同,正文字数在2000字以上,A4纸打印,标题黑体,四号字;正文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封面要有社会实践的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4、社会实践报告必须在本学期第15周,以班级为单位,由学习委员收集,并按学号顺序排序,上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任课教师。

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守则

1、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如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的,不能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可以提前向指导老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可以酌情考虑该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如不提前申请,一律视为能够正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行要选择乘坐公交工具或正规运营车辆,调研地点要选择安全的地方,严禁在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地方、自然灾害易发地、各种疾病感染高发区及其他危险场所从事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带必要证件和证明,带好手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过程通讯联络正常。

4、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如遇突发情况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或向有关部门汇报。

5、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注意衣着得体,礼貌待人,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为保证安全,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尽量避免独自一人进行,对于因个人不注意日常安全引起的事故,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六、社会实践成绩考核标准

实践教学以学生的表现和态度、能力和水平、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等几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实践课成绩按优秀(30)、良好(25)、中等(20)、及格(18)和不及格(10)五个等级评定。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的实践教学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调研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良好:达到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大纲中规定的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较全面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及格:态度端正,完成了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对待实践教学虽有一般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改正。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不及格:(1)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者;

(2)未按规定时间上交社会调查报告者;

(3)社会实践期间严重违反纪律要求,造成严重安全责任事故或恶劣影响者;

(4)社会实践报告严重抄袭或非本人完成者,内容有明显错误;(5)几个小组报告内容雷同者。

七、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选题,可以是老师指定题目,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提到的理论观点相关的题目,注意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并具有可行性,开始拟定社会实践调查提纲,选择社会实践调查的方式方法。

2、实施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选题和调查提纲,实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注意选择多种方式和方法如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文

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方法,通过观察和判断,收集获取资料。

3、分析研究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收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社会实践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然后,根据事先设计的目标要求着手拟定报告提纲。

4、撰写报告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社会实践报告结构、规范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要求理论正确、内容真实、主题突出、言之有物。

5、总结提高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个人社会实践综合情况作总结分析,肯定成果的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次更好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八、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结构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导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

(一)社会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如《关于潍坊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如《感情越拉越近——对山东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导言 社会调查报告的导言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

1、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调查的对象、范围,3、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叙述。真实准确地列举调查所得的确凿事实、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对资料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把它上升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证实一种观点,或推翻一种观点。

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

(1)基本理论概述。对报告所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进行概括说明。要求理论选择准确,概括精炼,切忌照搬照抄。

(2)实践调查概述。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叙述概括。要求材料全面、客观、精确、具体,具有代表性。

(3)分析阐释。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对实践调查概括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议论、说明。这是报告的重点,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说服力。

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结语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主要包括形成结论、提出看法和建议。这部分可长可短可无,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这是报告最有价值部分,要求内容精炼,字数不宜过多,结论正确,建议切实可行。

尽管调查报告的结尾可长可短,但一定要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附录

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

总之,调查报告的格式在结构上相对固定,包括标题、导言、正文、结语四个部分。

九、社会实践活动参考选题

社会调查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具体实际,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1)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写一篇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调查家乡所在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深入社区、乡村,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调查一部分人群,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6)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7)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和费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析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8)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9)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设的突出做法和经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10)就近深入农村、企业,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视角,提出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11)调查了解所在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12)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写一篇关于当地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调查报告。

(13)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

(14)调查一个村庄、企业、城市社区的环境生态状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所在地区生态的现状、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的设想等,撰写调查报告。

(15)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调查所在单位、社区、乡村人们的上网状况,写一篇关于人们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6)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教育给予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加深,一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又存在下降趋势,调查所在地区若干家庭教育投入的情况,写一篇关于“教育投入与人的发展”方面的调查报告。

(17)调查所在地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18)调查所在乡村中小学撤并情况及其影响,写一篇关于义务教育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19)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0)调查近年来所在家乡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2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个专题,就自己身边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撰写调查报告。

(22)调查家乡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变化,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发展状况调查,撰写调研报告。

(23)调查一个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理性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24)调查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25)调查家乡所在地的“弱势群体”情况并说明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26)我校毕业生就业成才的典型事迹调查

篇8: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业

(一) 商品价格的概念与本质

1、商品价格: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价格。商品价格是一个历史范畴, 随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 发展而发展。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本质。

(二) 价值与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内容: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也依据等价交换原则实行等价交换。

(三) 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由部门内部的竞争而形成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它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的形成和决定抽象掉了供求关系等因素, 而市场价值的形成和决定考虑了供求关系。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后, 市场价值决定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决定供求, 而供求关系引起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上下波动。

(四) 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 就是商品的生产价格。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3、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联系: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 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全社会的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的变动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

二、新古典的均衡价格理论

(一) 新古典的均衡价格理论体系

1、创立标志: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

2、主要学派:奥地利学派, 数理学派, 英美学派, 瑞典学派, 现代数理学派等。

(二)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理论

1、提出:《经济学原理》 (1890)

2、主要观点:

马歇尔在假定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 单独研究某一种特殊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的关系。认为, 在短期内商品价值或均衡价格由供求决定;在长期上, 它主要由生产成本决定。

3、缺陷:

主观评定供求;局部均衡分析割裂了经济各部分的联系

(三)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1、提出:《纯粹经济学要义》 (1874)

2、主要观点:

瓦尔拉斯将经济系统抽象为居民和企业两部门的封闭经济系统, 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假定。他认为, 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联系的, 一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其它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所以不能仅研究一种商品、一个市场上的供求变化, 必须同时研究全部商品、全部市场供求的变化。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个别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 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 它们的产出和供给, 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他还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 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该理论的实质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

3、缺陷:限于静态均衡分析;假设条件远离现实

三、新剑桥学派的价格理论

1、新剑桥学派:20世纪30年代以剑桥大学为中心的经济科学“研究集团”所形成的经济学范式, 主要代表人物罗宾逊、斯拉法等。

2、新剑桥学派的价值价格理论主要是斯拉法体系。斯拉法于1960年发表代表作《用商品生产商品》, 对单一产品和联合产品的价格决定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 单一产品生产部门体系的价格决定

斯拉法认为, 当统一利润率确定后即工人和资本家的分配已定, 价格才能确定, 而统一利润率可以从生产体系以外决定, 可以由货币利息率水平决定, 统一利润率的变动也与生产技术选择相联系。

(2) 联合产品的价格决定问题

联合产品:一种过程或方法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 或几种过程或方法所联合生产的产品。

四、三大价格理论的比较

(一) 建构方法:

1、马克思在分析生产价格的形成时所使用的方法, 是平均分析的方法, 而西方经济学使用的是边际分析方法。

2、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相比较, 马克思主义生产价格理论是一种长期均衡价格理论。

(二) 价格与商品空间

马克思、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建立在商品概念的基础上, 并从生产角度考察商品价值;

新古典均衡价格理论建立在财货概念基础上, 从消费和效用的角度定义物品。

(三) 价格与供求

马克思与斯拉法主要应用“有效需求原理”, 新古典均衡价格理论应用的是“萨伊定律”。

(四) 价格理论与利润率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 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利润率不断下降。马歇尔:市场均衡时, 超额利润是零, 只存在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资本家管理的报酬。斯拉法:统一利润率由生产体系以外的“货币自利率”决定, 货币自利率是时间的函数, 表明财货因时间的不同而形成的利息的损益。

(五) 价值与价格

马克思价格理论体系: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新古典均衡价格理论:暂时均衡价格﹑短期均衡价格和长期均衡价格。斯拉法体系:主要研究生产价格, 价值是其体系的特例。生产价格体系为P=AP (1+r) +LW。P是价格列向量, A为投入系数矩阵, r为统一利率, W为统一工资, L为劳动列向量。当r=0时, 即不使用资本, P=LW, 即为价值体系。

摘要: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价格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等。它们都认为商品具有价值, 但对价值的本质却作了不同的阐述。劳动价值论认为, 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 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 从质上看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从量上看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费用论认为, 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所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共同创造的, 并分别获得相应的收入, 即工人得到工资, 资本家得到利息, 土地所有者得到租金, 以作为自身耗费的补偿。这些收入构成生产费用, 决定商品的价值。边际效用论认为, 商品价值是由物品的稀缺性与效用决定的, 即认为价值并非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 而是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他们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 也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条件, 同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 稀缺性与效用相结合, 才是价值形成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价格理论,均衡价格,比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75年。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下) 》,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上一篇:潘先生在难中好课件下一篇:文员的岗位职责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