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

2023-01-20

第一篇:马克思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50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年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成为人们近年来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研讨中,有的人认为过时了,必须代之以多要素价值论,有的人认为必须原原本本地坚持,我的观点是,核心思想必须坚持,同时必须有所发展,这两方面都是时代的需要。

一 认清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从事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时代的要求,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代替的历史规律,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斗争提供理论武器。而要科学地进行批判,就要用科学的抽象分析法,首先在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体中找到一个切入点,构建一个明晰的始基范畴,这个切入点就是作为经济细胞的商品,这个始基范畴就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理论枢纽的、由人类抽象劳动为惟一源泉和实体的商品价值。这样一种分析和规范的科学性何在呢? 第一,它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即劳动作为一种有意识和能动性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世界。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惟一的创造性的动力和源泉。

对此提法,有人会问,马克思不是明确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是错误的,肯定了人的劳动与物质资料都是财富的源泉吗?是的。但请注意,马克思在这里把物质资料也看成是源泉,是说任何物质财富的生产都是劳动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并受到相关物质条件的制约,以此强调工人阶级的解放不能只在劳动、分配上兜圈子,要重视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这里决不是说物质资料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财富的源泉与创造财富的源泉这两个提法的涵义是有区别的。前者包括多种生产要素,后者则专指人类劳动。马克思在分析财富的生产过程时,就明确指出:“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资本论》中多次出现这个提法——引者注),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1-1]。所以,某些人以马克思肯定了人的劳动与物质资料都是财富的源泉为根据,就宣扬劳动与土地、资本等多种要素“都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是错误的解读和引申。

第二,价值作为商品经济的一个核心范畴,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即商品生产不同主体之间一种特殊的劳动交换关系,它的实现要求有一个平等的交换尺度,这个尺度只能是完全由人类抽象劳动凝结的价值。因此,“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别的任何‘物质’。”[2] 第三,商品价值作为商品价格的基础,不能等同于由市场交易直接决定的表现为一定货币量的商品价格。价值的内涵必须具有基础性、同质性和公约性,显然,只有把价值归结为人类抽象劳动才能做到这一点。多要素价值论在价值层面上永远做不到这一点。

总之,只有把人类抽象劳动规范为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和实体,才能清晰地合乎逻辑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所以,马克思说: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作为“资产阶级生理学——对这个制度的内在有机联系和生活过程的理解——的基础、出发点,是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3] 二 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观点

1.区别使用价值与价值两种财富及其源泉。前者为物质财富,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历史的一般性,后者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特有的财富形式,表现不同商品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包括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性的源泉)和物质资料(物质性的源泉);形成价值财富的源泉则是惟一的,只是人类的抽象劳动,价值的实体就是劳动者的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凝结。

2.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4]。资本家个人作为经营管理者的劳动也包括在内。随着分工协作的发展,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外延必然会扩大。

3.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各种非活劳动因素(机器、土地等)不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它们只是把自身既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但它们是劳动创造和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而且,这些物质条件的质量和效率,对同一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量的大小,具有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但不能把这种作用归结为创造价值的作用。马克思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指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这就像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但不是它的原因一样。”[5]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就单个商品而言,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2]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由优等或劣等条件为主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就一个部门的同种商品总量而言,其价值总量不是由该部门随意投入的劳动总量决定,而是由该部门为了满足社会对它提供的使用价值总量的需要而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决定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另一种意义。从世界来说,商品的国际价值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总之,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这是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正因为如此,个别企业或个别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5.价值向价格的转化。劳动创造价值是在生产过程进行的,而价值的实现则必须通过市场和流通过程,从而使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格。这是商品的本质形态到现象形态的转化。由此,就出现了本质与现象的不一致甚至掩盖本质的假象。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来说,从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看,商品的价值构成表现为C+(V+M),其中,C是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V+M)是劳动新创造的价值,V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因而明显地表现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生产资料只是前者的必要条件。但从商品的流通过程看,则直接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和自行增值,商品价格的构成为(C+V)+M,其中,(C+V)只呈现出成本的性质,因此,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价值形成和增值中的不同作用,从而劳动创造价值的本源规定性就被掩盖了,M代表全部资本自行增值的结果。马克思进行这样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告诉人们,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本源规定性,在价值转化为价格以后,必然会被掩盖,歪曲地表现为单纯资本的投入和自结的果实,如果稍加扩展地说,就是资本、土地、劳动加上各自的收益决定商品的“价值”。从思维逻辑上讲,长期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就是建立在这种假象之上的。

6.区别价值的创造和收入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相应地获得利润和地租,是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的。决不能把这两件事情混为一谈,误以为利润和地租是由资本和土地创造的。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有权占有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可是它们并不因此成为它们的所有者占有的价值的源泉。”[6] 三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必须坚持

马克思的价值论的内容是丰富的,但它的根本和核心的思想是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指出:“使用物品当作价值,正像语言一样,是人们的社会产物。后来科学发现,劳动产品作为价值,只是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物的表现,这一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划了一个时代。”[1-3]可见,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的思想,在劳动价值论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否定了这一核心思想,就没有什么科学的价值理论,更谈不上发展科学的价值理论。

近几年来,在我国价值理论的讨论中,有些人极力否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把西方经济学早已提出并受到马克思着力批判的多要素价值论加以打扮,重新抬了出来。其主要理由,一是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机器、资本、资源等非活劳动因素在生产社会财富中的作用更大了,必须承认它们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二是马克思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多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而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市场经济,这就要求调动多种所有者的积极性,实行按要素的贡献分配收入,因此不能再抱着劳动价值论不放,必须承认多要素价值论。笔者认为这两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关于第一个所谓理由,笔者认为 1.各种非活劳动因素作用的变化,没有改变人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惟一的创造源泉。例如,机器的进步使物化劳动的效能增强了,从而使同一活劳动能够形成更多的价值,但这并不表明机器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因为,第一,机器在生产中只是活劳动的工具,“机器不创造价值”,它只“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1-4]劳动作为价值创造者的地位没有变。第二,即使先进的机器具有增加价值生产的潜在可能性,而要把它变成现实性,惟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活劳动。马克思以自然条件说明:“良好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从而只提供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可能性,而绝不提供它的现实性。”[1-5]活劳动始终是直接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2.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并未改变商品价值的本质规定性,它仍然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平等交换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因此,价值的实体仍然只能由具有基础性和同质性的人类抽象劳动构成。讲到这里,有人会以石油为例说明资源也创造价值。不能这样看。石油作为自然资源,不是劳动的产物,因而没有价值,但它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旦被人占有和垄断,并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就可以高价出卖,获取高额利润,然而这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当然,石油在开采的过程中,也要付出劳动,形成价值,并成为价格的组成部分。事实表明,现今石油的高价在相当程度上是价格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资源的日益重要性只是表明它作为社会财富的物质性源泉的作用增强了,但不能导致资源是创造商品价值源泉的结论。

3.在当代,由于知识作用的大大提升,特别使活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作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著增强,以致出现了高科技劳动吸引资本、“雇佣”资本的新趋势,各种人才越来越成为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本流通,推动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否定人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和实体这一商品经济的根本规定性呢?!

4.科学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性的反映,其根本观点(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不会因为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社会基本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而改变。

关于第二个所谓理由。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并实行多要素参加收入分配的制度,这的确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问题是,这一新情况能不能导致否定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和实体呢?我认为不能。

1.价值的生产和收入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规定性,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生产条件的所有制或所有权是收入分配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能倒过来,由于非活劳动要素的不同所有者有权获得收入,就认为他们投入的多要素都创造价值,否定劳动价值论。这是明显的背理。

2.社会主义经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承认和保护资本等非活劳动要素的合法收入(此外,如果私营企业主参加劳动,还可以获取劳动收入)。但收入的合法性与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不是一回事。私营企业主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的利润,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质,这是一切以资本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的共性。不能说西方的或历史上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有剥削,我国现阶段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没有剥削,这是讲不通的。决不能用否定其剥削性质进而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办法来调动私营经济的积极性。

3.从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剥削不完全是负面的现象,而是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这个限度内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如此。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实行“三个有利于”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私营企业依法获得的利润,无疑是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因此,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利润具有二重性,即剥削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统一,甚至可以说后者是主要的方面。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将理论上的分析、政策上的对待、宣传上的重点适当加以区别。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我们党将资本的收入规范为非劳动收入(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否定有剥削),将私营企业主规范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正确的,有利于在新的形势下合理合法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既不无原则地掩盖矛盾,又不夸大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种做法,与坚持劳动价值论不矛盾。 4.即使是剥削收入,也可以转化。其一,给社会主义国家交纳大量的税收;其二,将积累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客观上成为社会的财产;其三;逐渐发展职工持股,与公有制经济实现多种联合,大力发展混合股份制经济,不断增强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其四,自愿将一定的收入和财产捐献给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大资本家就曾把积累的数亿、数十亿、数百亿美元的财富捐献给社会。随着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社会的捐助会逐渐增大。

四 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

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其依存的生产力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劳动价值论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1.关于脑力劳动在价值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包括高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等,特别是创新性的劳动,在价值生产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那个时代不可比拟的。 2.关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当年主要看到的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劳动,“服务”部门的生产劳动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现在,以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各种服务业日益成为创造社会价值的主要生产劳动部门。

3.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马克思有一个论断:“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总量总是相同的。”[1-6]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严密的。其原因与马克思分析的假定条件有关。马克思指出:“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的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1-7]如此一来,自然会得出上述的论断。实际上,由于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一活劳动量在生产力提高的条件下,往往会现为比较强化和效益更高的劳动,从而导致相应范围所生产的社会价值总量的增加。这种情形,可以发生在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国家。

4.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格论的科学结合。劳动价值论是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主要是服务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发展的历史趋势的论证,因此,当运用于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时,尽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却显得比较一般,缺乏操作性。要素价值论宣扬多要素共创价值,是错误的。但要素价格论——即认为多个相关所有者投入生产的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总值,加上它们各自获得的收入(工资、利润、地租),构成商品的价格——则有可取之处。从本源上说,价格的基础是劳动创造的价值,但价值对价格的决定是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各个当事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看得见的是由供求和竞争决定的投入生产经营的货币和收回来的更多货币的流程。而且,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他的地位、利益和市场感知必然趋使他把获得的收益看成是他投入的要素“贡献”带来的,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从社会角度上说,由于物质要素是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并对同一劳动形成价值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由于要素的投入者拥有所有权,承认他们合法合理地获得相应的收入,承认多要素的投入在商品价格上的一定决定作用,对实际地调动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便于现实地评价投入产出的效益,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如此看来,将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格论科学地整合起来,可以优势互补,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五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重大现实意义 1.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需要。马克思一生的最大贡献是通过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论证了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就由此而来,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也与此一脉相连。而劳动价值论在这个论证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历史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如果否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核心思想,就会动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从而动摇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歪曲人类社会发展史,因为按照多要素共创价值的逻辑,任何阶级社会的财富一般都是劳动与生产资料共同创造的,这样,一切阶级社会的剥削本质都要被抹煞,其思想混乱的后果不堪设想。

2.搞好社会主义现阶段收入分配的需要。社会主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生产条件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不是由商品价值关系决定的。但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对搞好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例如:

(1)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可分配的年总收入原则上只能是当年劳动新创造的价值,而且是通过商品销售得到实现的价值。超过了这个界限,分配的收入就不能完全实现。就每个劳动者个人来讲,只有联合劳动体生产的产品通过销售实现了价值,才能够进行按劳分配。

(2)由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包括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普通劳动与高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特别是创新性的劳动,它们创造的价值量或者说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大小,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中,真正合理地体现各种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差别,不搞平均主义。

(3)在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内(这里以国有经济为代表来分析),年总收入要在国家(国有资本的所有者)、企业(国有资本的使用者)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按劳分配的要求,无论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还是企业的集体提留,原则上应该是同劳同得。但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表明,由于各个企业实际的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同一劳动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按照国有制的性质要求,这些级差收入应完全归国家统一支配。实践证明,为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承认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的要求,让一部分级差收入留在效益好的企业,以适当地增加企业提留和职工收入,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过,如果主要是依靠垄断价格获取的高利,则应主要上缴国家。另一方面,如果由于国家(国有资本的所有者)的责任造成企业严重的亏损和职工工资下降,那就首先要由国有资本的所有者负责调剂。

3.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部分的剥削关系的需要。前已说明,只有运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才能如实地认清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从而才有可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这里就人们关注的社会主义与剥削的关系问题谈几点看法。

有人认为,我国私营经济有剥削,是歪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恰恰相反。进入完全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彻底消灭剥削制度,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只能首先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在这个阶段,只能基本上消灭剥削制度,不能完全消除剥削关系。而且,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还要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主体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因此,我国现阶段实践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而是包含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它以社会主义为主导方向,结合了“社”“资”两种制度的优势,其长期发展的目标正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根除剥削等一切阶级差别,达到共产主义。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绝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有人认为,说我国私营经济有剥削,是给建设和谐社会添乱。这是颠倒是非。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必须是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其前提是如实地承认和科学地分析客观存在的矛盾,否则,绝不可能使社会关系达到和谐。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充分证明,私营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其制度的剥削性质也是客观存在,特别是部分企业残酷榨取工人血汗的恶行触目惊心。早在198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私营企业主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私营企业主同工人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进一步实事求是地分析私营经济资本收入的两重性(资本剥削性和社会功利性的统一),正是有利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劳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还有人认为,说我国私营经济有剥削,会导致对私营企业主的剥夺。这个担心完全可以打消。剥夺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这种办法尽管有当时的理由,但大都效果不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党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日益认识到保护公、私财产和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经过学习研究领悟到,按照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多种非公有制不应该是强制废除的,通过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逐渐扩大资本和劳动的双重联合,是在经济社会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所有制向社会所有制过渡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国私营经济虽有剥削,但尽可以放心长期合法发展下去。

4.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当前,在一部分人群特别是一部分年轻人中,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轻视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拜金主义浓重,盲目崇拜大款,追求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潇洒生活”,少数人甚至走上坑蒙拐骗的犯罪道路。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恐怕与相当一个段时期以来宣传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世界、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劳动光荣、劳动人民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不够有关。因此,要重视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贯穿其中的劳动创造世界的唯物史观的教育和宣传。实际表明,这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篇: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范文模版]

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

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内化和发展,它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更进一步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各项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成就,现阶段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形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取得支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新中国的建设之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正是我党领导人的正确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起来并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中指出了我国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如何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指导,同时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胡锦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当前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增强了人们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和谐社会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使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现阶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这样我党才能在和谐社会中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和构建和

谐社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我党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群众的拥护,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息,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巩固共产党员在和谐社会中的执政地位。

第三篇:论马克思人与环境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并提出科学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论断,突出了人创造环境的主体作用。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应重视并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 人与环境 群众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的有关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环境决定人的观点必然导致唯心史观,他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并得出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经典论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①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对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重视人在改造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自从古代猿人开始直立行走,将劳动的伟大使命赋予了自己的双手,自从人真正地成为人,与客观环境开始了真正的物质交换时,人类即开始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直至马克思揭示了科学的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古希腊哲学里包含了人为宇宙主体的思想,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该命题确立

1 了人相对于客体的主体地位。近代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进一步阐述了主客观二元论,强调了人的理性的至上地位,主张征服和驾驭自然。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性格,进而决定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他将环境狭义地理解为地理环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此外,爱尔维修提出“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教育所致。”②他们都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重视社会环境特别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人的影响作用。

马克思以唯物辨证法为指导,对环境决定论作了扬弃,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③马克思承认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但反对环境决定论者否认人的社会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教育者本人必须受教育,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归跟到底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这个道理必然会陷入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的唯心史观,如爱尔维修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法律造成一切”、“一些伟大的君主在那里召唤天才,天才召唤幸福”,⑤他重视法律、制度对人的决定作用,认为法律、制度是由个别的精英人物

2 来制定的,他们凌驾于环境之上,人民群众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受少数人的支配。这样,便将人分成上等人和下等人,把解决社会矛盾的希望寄托在上等人身上,由此陷入唯心史观。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说“历史……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产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⑥这表明: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历史而存在,每个时代的人都带有其时代的烙印,包括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对每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影响、制约以及启发,因此特定的时代会造就特定的人,即所谓的时世造英雄。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⑦另一方面人创造环境,一切的“生产力、资金、环境”都是由人的活动来创造的,离开人,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马克思从实践观的理论出发阐明人对环境的创造作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⑧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表明了人和环境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实践在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中所体现的

3 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与环境发生联系的过程,就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体现的。人的实践活动取决于主观意识的指导和客观环境提供的可能性,人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可能性相统一的。主观能动性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怎样做,而客观可能性则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人经过一定的价值判断,权衡主体的需要以及客观环境能提供的条件之后,便能够做出相应的做什么的决定,从而指导人们开始真正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体现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人在变革的实践过程中,既改造了客观世界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实现了人的发展。

马克思揭示的关于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的理论及其提出的人创造环境的思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继承这一思想,重视劳动人民创造环境、改变世界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政治地位和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认可人民群众改造环境的主体地位,就要改正那种夸大少数精英人物社会作用的错误思想。现今社会仍有大量持英雄史观的人认为只有思想家、理论家等精英人物才是改造环境的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多数人民群众则是受环境制约的人,是受少数人支配的人,这样必然将人分成了

4 两个等级,少数人凌驾于多数人之上。现实生活中一些拥有权力的少数人,忽视下级和广大群众所应享有的权利,独断专行,甚至以权谋私,将权力看作自家的财产,成为特权阶层。虽然精英人物由于所拥有的权力、对社会资源量的占有优势、或者拥有特殊的天赋,与普通群众相比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但精英人物毕竟是少数,而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任何精英人物或者精英阶层都无法比拟的,人民是改造环境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承认了人民群众改造环境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存在着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阶层之间收入水平不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城乡之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发挥了主体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而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大环境下,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使得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民人均耕地的劳动投入量很大,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投入回报率很低,但国家对于农业的实际补贴明显不足。中国的农村以及城市都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民的就业压力很大。各大城市的大多数农民工干着最苦、最累

5 的工作,收入却得不到保障。再者,在农村农民所交纳的各种费用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虽然国家已制定了免交农业税的政策,但这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应该给予农业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从源头上以及动力机制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保障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三,承认人民群众改造环境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关注人民群众政治地位的确立和保障。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依靠少数人的能力,而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争取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所应当享有的政治权利,首先就要给予农民以国民的待遇。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事实上把农民划为非国民待遇的二等公民。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劳动群体,基本权利和社会地位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民的基本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国家劳动法明文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而农民实质上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享受不到这种权利。农民实际上的政治地位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和要求明显不相适应,要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

此外,还要关注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

6 群众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自身的实践、社会舆论的引导以及教育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有能力改造自身、并促进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的。现实中存在着鄙视人民群众意识能力的现象,如一些官员不认真听取群众提出的意见和监督,搞一人专制,使得民主制度不能够顺利地运行,更有甚者实行愚民政策利用歪理邪说蛊惑、欺骗人民,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我们相信人民群众具有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就要给予每一个人以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每个人都有完善自身思想、文化水平的空间。对于因贫困未能接受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政府应完善教育制度,加大教育投入,每个公民都伸出援助之手,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思想文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①③⑥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22页、2页

②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467—468页、第4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M].高光、阎树森、马迅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第45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50页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现实知道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所创立,并由后

人依据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不断发展了的政治经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以揭示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 经济运行的规律为目的,以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

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为己任,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

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

展。

从上世纪70 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

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

成果中的经济理论部分,即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已经被

实践证明和被广泛认同,并正在用以指导实践的科

学的经济理论。它们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

结晶,其中也包含着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辛探

索和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任

务,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定含义而言,就是要

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实践为依据,以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

败得失、矛盾与态势为参照,以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

展、产业革命与结构演进、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着

重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

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中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适合我国应用的部分加以

整合和疏理。一方面使其由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学

术理论,获得稳定的科学形式;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从中吸取理论营养和时代精神。做到既继

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勇于学习

借鉴,实现理论观点和学科体系的全面创新,充分发

挥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有关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该以这

样的思想为指导加以认识和处理。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第五篇:浅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创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的品格、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为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我们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大的现实实践意义。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创新。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创立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共产主义、科学发展观产生和贯彻的动力都是人民群众思想和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要破解这些矛盾与问题,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这样理解发展的:增长不等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社会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增长。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国家产生经济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带来了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不等于增长,但离开了经济增长,发展就无法体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基本条件的,在增长的前提下,才能呈现发展的内涵和成果。

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论述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和全面的指导作用。作为战略思想,它将成为谋划所有工作的准绳,为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引领全体人民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加以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这正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发展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程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受益者,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为了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本真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众所周知,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路在于发展,希望在于发展,前途命运系于发展。然而,怎样发展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是几代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有加快发展的经验,又有发展受挫的教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走了不少弯路,这一切都与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执政兴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理论,使之成为包括发展指导思想、方向与目标、实现途径与评价标准在内的一整套发展理论,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无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总体到局部,都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逐步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对指导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罗文东 山东社会科学 2009,(7) 《科学发展观基本价值取向探析》潘先建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2006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胡锦涛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构建探析》 毕红芳,李丁宁 求实

2010,(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锦涛

人民日报,2007.10.25(1)

上一篇:煤矿爆破安全员的职责下一篇:煤矿年度安全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