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2024-05-23

地区税收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税收收入现状

——税务征管成效及趋势

作者:顾文杰

2011年暑假,本人在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通过走访相关单位进行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到了阿拉善盟税收收入的相关现状。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阿拉善盟税收征管的成效和发展趋势。通过与阿拉善盟国税局相关人员的交流,以及对相关资料的阅读,本人得以完成此次调查。

一、2011年税收征管完成情况

(一)完成情况 截止上半年,阿拉善盟国税系统累计入库各税28,023万元,同比减收3,847万元,下降12.07%。其中,增值税累计入库22,935万元,同比减收6,360万元,下降21.71%;消费税累计入库296万元,同比增收282万元;企业所得税累计入库2,525万元,同比增收1,345万元,增长113.98%;储蓄利息个人所得税累计入库16万元,同比减收139万元,下降89.68%;车辆购置税累计入库2,251万元,同比增收1,025万元,增长83.61%。

(二)增减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

一季度阿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5亿元,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7.5亿元,同比增长28%。部分重点行业化工、煤炭、盐及黑色金属采选业等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各重点行业税收入库情况:

a.煤炭采选业累计入库增值税8,175万元,同比增收2,155万元,增长35.80%。从一季度的入库情况看来,煤炭行业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煤炭价格、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4%和9.52%。

今年以来,策克口岸的中蒙联检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增加联检人员和查验设备,延长通关时间,改善查验模式,大大提高通关效率,有力地保证了口岸原煤进口量的持续较快增长,但口岸实现的国内税收受报关价格攀高等因素影响增幅较慢。

b.化工业累计入库增值税3,508万元,同比增收1,679万元,增长91.30%。一季度,化工行业市场需求明显增加,纯碱、染料、金属钠等重点产品量价齐升,其中,纯碱和金属钠的涨幅最大,市场价格分别上涨38.55%和25.78%,销量分别上涨31.62%和4.22倍。

随着市场看好,企业纷纷投产,扩大产能。青海碱业对阿拉善盟的纯碱销售产生较大的冲击,受此影响,3月份纯碱价格、销量有所回落,金属钠市场受小厂竞争无序、大打价格战的不利影响,增速放缓。

c.盐业累计入库增值税1,853万元,同比增收315万元,增长20.48%。该行业税收保持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下游产品市场活跃。纯碱、金属钠、染料等盐化工产品的产销两旺,拉动其主要原材料-盐的销量稳步增长,价格小幅上扬。

d.电力累计入库增值税2,164万元,同比增收355万元,同比增长19.62%。

e.炼焦累计入库增值税4,500万元,同比减收5,683万元,下降55.81%。一季度,焦炭的价格有大的涨幅,由1月份的1,1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400元/左右,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去年底整个钢材市场库存居高及目前市场需求不稳等影响,一季度焦炭销量同比下降44.67%。

f.黑色金属采选业累计入库增值税790万元,同比增收657万元,同比增收57.28%。一季度,铁精粉价格同比上涨18.18%,销量同比增长3.06倍,该行业增收主要来自占行业税收66%的额旗地区。截止3月末,额济纳旗地区铁矿石销量实现10.2万吨,同比增长2.29倍;铁精粉销量实现0.8万吨,同比增加0.8万吨。

g.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累计入库增值税184万元,同比减收3,012万元,下降94.24%,一季度,铁合金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目前,生铁价格有所上涨,销量变化不大。硅铁、硅锰价格倒挂,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大,故开发区的大部分铁合金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政策因素

一季度,阿拉善盟国税系统强调落实增值税转型、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征收卷烟批发环节消费税增加税收283万元;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进项抵扣增值税4,1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3万元,以上两项政策因素共减少税收3,844万元。

3.征管因素

一季度,阿拉善盟国税系统针对经济环境较好,收入形势复杂的局面,多次召开税收收入分析会议,科学分解收入计划,落实领导管户制度,加强税源监控和分析预测,强化收入进度均衡入库,从上而下全面开展征管状况分析,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加以分解、落实。加强欠税清理,一季度共清理欠税2,131万元,各项征管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

二、出现的问题(一)征管效率低

据了解,最近三年来,阿拉善盟税收征管成本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税收收入的实际净收入不断减少,侧面表明了征管的低效。此外,近几年来,阿拉善盟查处的税收犯罪案件有所增长,虽然可以表明征管力度的加强,但也同样说明税收征管的质量存在问题。同时,由于税务部门服务落后,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税收征管部门由于缺乏成本观念,加剧了征税成本的增高。纳税成本高,与税收设计也有直接关系。税种越多,纳税越繁琐,程序越复杂,纳税成本越高。而且,征管部门考虑到税收实际征收率不高的因素,实行“宽打窄收”即名义税负高和实际税负低的征税机制。由于名义税负过高,照章纳税税负将非常高。如果各种税收悉数征收,将占到GDP的50%左右,如果加上各种收费,比例将非常惊人。由于名义税负太高,公民自觉纳税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纳税人为了减轻责任,会本能地选择偷税逃税,也会导致税金征收成本高。此外征管部门之间配合不力,涉及税源管理工作最密切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没有实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有的制度只流于形式。造成一些办理工商登记户未能及时纳入正常管理。导致漏征漏管的存在。同时从内部看,存在各岗位间信息传递不畅、管理责任不明、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征管效率因此而低下。

(二)公民纳税意识低

有57.3%的民众没有纳税经历,70.2%的人不熟悉纳税的程序和方法,只有5%的人说自己曾主动到地税局缴过个人所得税,近60%的人承认自己没有缴过或不愿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隐性收入不报税或不知道要报税的情况比较普遍,偷逃税面大,自主申报率低。近年来,个人提供劳务或技术服务转让时,不主动纳税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代扣代缴工作不能真正到位。城乡个体小贩偷逃税者也不少。个人购物索取发票意识不强。

此外部分企业存在避、逃、欠税现象。如通过资产重组,把税负转移出去,有的甚至改制后不申报纳税,逃避监管;企业事先将本该缴税的资金挪作它用,一旦被查则“帐上没钱”,有意欠税;企业间以物抵债不纳税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三、对税收征管的些许建议(一)强化税源管理

强化税源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解决户籍管理和税收监控方面的问题。

阿拉善盟国税和地税管理权限多处不明确,时有争夺管户的现象发生,往往造成一些企业在国税、地税系统同时进行着纳税申报,给纳税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减少税企摩擦,彻底解决争税源、争管户的矛盾,提高征管效率,就必须强化户籍管理,明确管理权限。

此外,近几年来,随着阿拉善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涌现出了一大批矿产企业,但因为规模大小不一,财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纳税意识普遍不足,往往成为税收征管的难点。只有对零负申报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开展纳税约谈及纳税评估,才能有效规范矿产企业税收秩序,提高纳税人遵从度。

(二)提高服务质量,强化纳税服务

税收征管从具体上讲,属于纳税服务工作,无论是管理、征收或是检查,都是为广大纳税者所服务的。不认真的服务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会严重影响纳税者的纳税积极性,不利于税收征管的长期进行。所以,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加强纳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进程,从而促进税收征管的进行和发展。(三)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税法宣传与咨询

鉴于公民纳税意识的普遍缺失,要加强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务机关就应当做好相关纳税宣传工作。可以利用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渠道进行税收宣传,改善征纳环境;或者设置专项岗位提供纳税咨询服务,以及对各企业单位进行税务普及教育。本人认为,纳税宣传不应当仅仅是被动的,纳税宣传需要主动的去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公民高效全面的了解纳税事务,从而达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目的。

四、税收征管趋势

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税收征管将是以信息化、高效化发展为趋势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的工作量将日益繁重,如果没有高效率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必然会带来混乱和错漏。而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可以满足税收征管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税务征管的效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也提高了对税务征管人员的素质要求。可以预见,这将是税收征管工作发展的必然且长期的趋势。

此外,低税负、简化税目也是发展趋势之一。经济越发展,对税收征管的要求也会越高,复杂低效的征管手段必须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简化税收征管内容就成为了必要的趋势。

五、调查感悟

经过调查,本人得以充分了解阿拉善盟地区国税系统税收征管的详情。当然,税收征管工作远不止本人所见之简单易懂,只有加强学习、参与实践才能全面的了解征管工作的实质。

写完本篇调查报告,相信绝对会对本人在税务知识上的学习有所帮助。本人将会继续关注阿拉善盟地区税收征管工作的发展,以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调查人:顾文杰

班级:09税务(注册税务师方向)

调查报告完成时间:二零一一年八月十号

篇2: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偏远地区税收简并征期问题初探2007-02-02 21:54:0

2简并征期一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36条中有明确规定:”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7号)文件对简并征期做出了进一步解释:”简并征期,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采取将纳税期限合并为按季、半年、年的方式缴纳税款,具体期限由省级税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尔后,《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

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内国税征字[2003]10号)文件对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简并征期问题中又做出以下规定:”对我区农村、牧区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将纳税期限合并为按季度。对确因情况特殊、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牧区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由盟市国税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将纳税期限合并为按半年。”按照文件精神,各地区因地制宜实行简并征期后,在工作效率上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相继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此略谈粗浅的认识和建议。

一、实行简并征期的现实意义

实行简并征期,继而逐步实现集约化管理能够有效改进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收效益。税收效益,是评判税收征管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税收效率一般包括经济效率、制度效率和管理效率,效率原则是税收管理应遵循的根本原

则。

(一)实行简并征期是实现税收管理集约化的客观要求

集约化管理是当前税收管理的一大趋势,也是税收管理适应经济集约化要求的必然选择。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来看,集约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税务部门要顺应这一趋势,就必须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那种点多面广、人员分散、摊子过大、效率低下的状况,要尽力改善那种因此而造成的使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农村零散税源管理的落后情况,最大程度地充分实现集约化管理。简并征期正是对基层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牧区税收征管实行集约化的有效尝试,其核心就是通过税收信息的高度集中,逐步实现办税场所的相对集中和税款的集中征收,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在此基础上逐步收缩征管机构,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二)简并征期是加强基层税收征管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税收成本,是指在征税过程中的付出。按照西方税收学的”最少征收费用原则”,税务部门征税时所耗用的费用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降低税收成本,一直是税务部门积极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的税收征收管理,理论上我们应既要考虑其税收负担,又要顾及其税收成本,但在实际工作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却往往忽视了其税收成本问题。对于税收成本还有一种说法,也称税收稽征成本,是指税务机构为征收一定量的税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这部分费用包括税收立法费用、税收执法费用、税收相关费用。我们这里所谈的主要是税收执法费用问题,即税务机构实施各种税法所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税务业务费等行政管理费用。执法费用是衡量各级税务机构税收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笔者认

为,对于偏远地区的”双定户”实行按季巡回征收,是降低此处税收执法成本的有效途径。

对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纳税户实施按季巡回征收,能够有效降低同期税收成本。下面以一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距离税务征收单位约200公里的纳税户为例来说明其可行性。个体户a,月纳税额仅为80元,但每月由b税务机关的2名工作人员为收取这80元税款驾车前往收税要花掉汽油费高达90元。这样,从基层税务人员手中收取的并入国库的税款,与其承担的税收成本比较起来,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实行按季巡回征收,个体户a年纳税960元,b税务机关为收取其税款形成的税收成本为360元。这样,与前者比较起来,足见大大降低了征收环节的税收成本。

二、简并征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与”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税

收管理格局”发展趋势产生征与不征的矛盾

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税收管理格局理论,是顺应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应运而生的,随着经济逐步向城市集中、税源逐步向新经济转移、税收逐渐向大户收拢的趋势,它必然要求税收管理也逐步向以城市为中心的格局发展。这样,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问题显现出来。

在以往的税收征管过程中,大部分农村乡镇的税务人员占50%左右,人员开支也需要一大笔费用。而且,农村乡镇税务机构分散,网点多,基本建设投入大,致使税收成本居高不下。据通辽市国税局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近几年来,市局为改善基层所办公用房,每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从2002年开始,该局大刀阔斧改革,撤并基层税务机构,将原有的25个基层税务所分阶段撤并了14个,撤并面达56%,撤并机构后,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约经费80余万元,大大

提高了集中征收度和集约化水平。正是为解决这种由于税源分布不均引起的有些地方税收征收成本过高现象,从税收效率的角度考虑,有的税务机关认为较偏远的农村、牧区税收完全没有必要再征收,或者采取简并征期去征这些税,按季、半年或年征收,份额较小,也没必要征收。然而,由于受”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制约,税收成本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支付(税务部门征管经费),而税收收入由地方政府受益或主要由地方政府受益,从而形成了税务部门不愿意收,但还不得不收、不能不收的局面。如果这些偏远地区的税不收,乡级地方财政就可能亏空,财政预算就不能平衡。

(二)更加突出不对称信息,造成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当前税务部门面临的最主要的管理风险,其中表现在此过程最突出的就是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信息是税收活动中的一种永恒现象,或者说是对税收管理实践的一种经常性制

约因素,不对称信息和不确定性一样,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常态,也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税收管理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一样,将长期受到不对称信息的影响与限制。

下面,以税务部门与纳税人这两个主体的关系为例,来说明实行简并征期后这种不对称信息的突出性,两者都具备这种信息劣势。即从征税方面讲,按季、年巡回征收后,税源管理员定期征税,每年至多检查纳税户4次,这样税务机关就很难充分、全面、准确、及时获悉纳税人日常的经营活动和纳税能力等信息,只能根据某一阶段的经营状态进行估算;从纳税人方面讲,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税收政策、执法能力、惩罚偷逃税力度等信息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知晓。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对简并征期认识、研究、宣传力度不够,也会使纳税人纳税意识日趋淡薄。再加上日常税务管理表现为时紧时松状态等诸多因素,很容易造成”三多三难”,即漏征漏管户增多、非正常户增多、假停歇业增多,税务登记难、领发票难、注销难。这些问题不解决,”应收尽收”和”应纳尽纳”都不能很好地得到保障。因此,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既为征税人权力寻租创造了条件,也容易引诱纳税人产生博弈行为。

三、对我区实行简并征期的几点建议

(一)客观上,逐步完善管理机制,积极筹划统一规范的税源管理办法

目前,各地在进行具体的税收征管事项时,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善的税源管理办法作为根本依据,这样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很难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界定。因此,有关权威方面和部门应就此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将各地区分散的、先进的、成功的税源管理办法进行集中汇总,整理归纳,形成一套权威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税源管理办法。其中心主旨是要坚持”两手抓”原则,即一手抓征管,一手抓服务,二者要有机结

合,既要突出税收征管的法治刚性,又要体现出纳税服务的效率特性,不能将二者单独分开,孤立任何一方最终结果都会造成执法力度削弱和服务质量低下。

(二)主观上,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增强三种意识

在税收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税收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是加强税收征管中的成本管理研究,探索税收管理与降低税收成本的关系及其基本规律,以科学的税收征管成本理论为指导,把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作为当前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二是提高税收效率必须以降低税收成本为前提,对此,各级税务机关还要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快税收征管的现代化进程,合理配置税收征管资源的人力、物力、财力指数,减员增效,激发队伍活力,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三是科学客观地正视税收服务,它是融洽征纳关系、优化税收环境的重要手段,税务人员应视纳税人为”客户”,不能以权压人,态度粗暴,蛮横无礼。简并征期并不意味着简并了税款,虽然实行简并征期后,税务人员下纳税户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更应加强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纳税人不满意作为开展工作、评价工作的标准,积极推行多元申报纳税方式,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宏观上,加强对信息不对称和在此条件下产生的征纳双方博奕行为理论的研讨、学习和实践,最大范围地降低风险

我国目前关于不对称信息和税收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和不完整的,要填补这项研究和实践的空白,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税收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更需要我们广大税务干部的积极参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工作中汲取精华,积累成功经验,为税务管理中不对称信息行为的改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事实佐证。内蒙古自治区地广

人稀,农牧业占主要产业优势,城市化进程目前还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的其他兄弟省市,因此,税收不弃小,偏远地区的税收征收问题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财政问题,它关系到乡镇财政收入、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牧区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等,绝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大关于简并征期工作的研究实践力度,结合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转变管理模式,合理分配税务人力资源,将目光锁定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税收管理格局的同时,还不放松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关注。

(四)微观上,充分建立和利用协税护税网络、组织,最大限度地监控税源

实践证明,调动社会因素,合理利用纳税人的竞争心理,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纳税信誉等级评定中信誉较高的纳税人形成有效的协税、护税网络是监控税源的有效手段。如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我们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极

为关注税源管理和税收收入的财政理念需求,与各苏木、嘎查(村)的财政所、派出所、工商所、地税所、经管站、村委会等部门联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税源监控网络,让其尽力发挥各自的经济管理优势,并将具备条件的地区信息输入微机管理,做到鼠标轻轻一点税源一目了然;对个别地区不具备信息管理条件的纳税人的相关信息,也要做到监控不断、管理不乱、登记在案、查找方便。这样,既避免了税务机关一家唱”独角戏”而耗费巨额税收成本,以及疏于管理导致的税收流失,又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各职能部门的税收法律参与热情,还为更广泛和深入地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全民纳税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各级税务机关还要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做出应有的积极尝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增光添彩。这样,在各项税收法律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在各种安全网络的协助、保

篇3: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一、欠发达地区税收执法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 现行财政体制问题

表面看, 财政体制问题与执法效率似乎距离很远,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 政府对税收收入的刚性需求及期望值, 往往脱离税务部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征管法虽然对政府干预税收有严格的约束条款, 但面对有事情必须办而钱不够花的地方政府而言, 要完完全全束缚住他们对税收的干预在现实中是非常困难的。同样, 要让基层税务部门严格按照征管法一丝不苟, 执行彻彻底底不理会地方政府的需求在现实中同样是异常艰难的。这样, 容易造成执法公正性的现实性、源头性扭曲, 提高执法效率陷入现实的尴尬之中。

(二) 计划失当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 税收计划失当, 税务部门为了得到地方经费支持, 不排除超越实际完成税收计划的, 这种情形已经不是提高执法效率的问题, 而恰恰是相反, 要对计划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 执法素质问题

在执法过程中徇私枉法, 胡乱执法, 知法犯法, 执法效率不仅趋零, 而且出现负数, 优化纳税服务很难再产生什么实际效果。

(四) 外界干预问题

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一些来自外部的执法干预, 一些该移交司法机关没有移交, 一些该从重处罚而从轻处罚, 要么没有处罚, 一些该征收的税款没有征收, 出现如此现象, 没有办法谈执法效率的提高。

(五) 纳税户自身问题

脱离税务部门视野管控的纳税户, 在脱离期间, 优化纳税服务没有平台, 提高执法效率没有土壤。对欠发达地区而言, 税收计划的主要承载者是这些龙头企业, 尤其是前些年, 这些纳税户对税收计划的承载时有不堪重负的现象。这样一来, 执法的公平公正性自然受到扭曲, 谈及执法效率的话题也自然离这样的主题似乎很远。

(六) 求稳怕乱问题

二者互相割裂, 各守各自田, 很少互相往来沟通共享, 影响整体效应。更忧虑的是在执法过程中, 一旦发生纠纷, 只要纳税人投诉到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往往以纳税服务名义平息事态, 这样的事情多了, 影响依法行政, 进而影响执法效率, 反过来扭曲纳税服务的正常功能。这种情况以各地的车购税办税大厅最为典型。

(七) 执法考核问题

在执法内容的工作数量与质量的分值设置上, 有不均匀、不科学的问题。在执法内容考核方面, 上级要求的文书资料报送的务虚的工作分值较高, 实际为纳税人解决问题的务实工作分值不足。另外, 出现执法过错对个人的惩戒力度不够等问题。类似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执法效率的提高, 而且反过来也影响纳税服务的进一步优化。

(八) 现场失灵的问题

最能通过现场执法过程中提醒的、解决的、纠正的, 恰恰没有做, 让最大化提高执法效率失去最好的时间空间环境, 这种一旦将本丢了、将源丢了的做法令人痛惜。

二、提高执法效率对策及建议

(一) 完善相关法律,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首先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预算法》, 让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 从源头上校正基层政府对执法公正性扭曲的可能性, 预防其不当行为, 只有这样, 提高执法效率的环境与土壤才会更好, 才会有最合适的空间。

(二) 明晰《征管法》相关条款

建议在征管法中增加这样的文字表述:“地方政府不准下达超越实际税源的税收计划, 对违反者将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从法律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三) 让指导性税收计划真正落实到实处

税收计划对执法效率有一种指挥棒的作用, 有一种路标的作用, 计划与税源匹配了, 执法效率会在一种理想的区间和状态摆动, 否则, 不仅失控, 甚至出现负效应。以铜川国税为例, 从1994年分家以来, 税收收入计划曾经有过两次大幅调减, 这无疑对正常执法是一种先导性的、前提性的帮助。

(四) 公平公正执法, 科学使用自由裁量权

税务机关对自由裁量权的掌握, 主要体现在对滞纳金罚款尺度的掌握上, 如果出现“松紧带式”的随意处罚, 不仅严重影响执法效率, 而且会给纳税人造成不好的印象:不管你怎么优化纳税服务, 纳税人都会认为是作秀、是搞形式主义、是做表面文章, 是搞一厢情愿式的服务, 是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服务。与此同时, 还有司法机关对涉税案件的公平公正处理。如果司法机关在涉税案子的判决上有失公正, 也影响税务执法效率, 所以公平公正执法, 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五) 注重现场办公, 放大执法效应

我们从455户电话调查表明, 98%的纳税人认为, 税务机关在深入纳税户执法过程中, 现场发现的问题如果当场及时通过解释、讲解、辅导, 能帮助解决的, 让纳税人不受损失, 少受损失, 或者挽回损失的, 这种服务是纳税人最欢迎、最需要的服务, 同时是最高效的执法。各级领导带头督查示范, 注重现场办公, 现场解决问题, 能为提高执法效率开辟坦途。

(六) 调整考核视角, 促进执法效率提高

在国家税务总局、省国税局、市国税局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中, 考核分值中, 分值权重较重的是人事、纪检、办公室;其后才是相关业务部门。我们认为从管理型税务机关向服务型税务机关转变的要求出发、从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 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税务机关两大核心任务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分值权重, 尤其是税收执法的权重。要将核心任务与其考核权重、重视程度、工作力度、结果效度相匹配, 避免理念上是核心任务、考核上不是核心分值、操作执行上更是打了折扣的各环节的错位现象。只有这样, 提高执法效率落实起来才有地位、有力量、有效果, 否则, 容易出现“种的庄稼不少, 打的粮食不多”的结果。

(七) 提升人员素质, 向素质要执法效率

提高执法效率, 法律、机制、制度、环境固然重要, 但是税务人员的素质更重要。没有高素质的税务人员作保证, 执法效率提高不上来。以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工作人员中有些不懂税收业务, 不能准确解释税收政策, 税务稽查人员不会查账。出现这种现象, 有组织的原因, 有个人的原因, 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有培训方面的原因, 但不管什么原因,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尊重规律, 以老带新, 以岗代训, 岗位练兵, 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等等一步一步、一人一人往出带。只有素质过硬了, 业务精湛了, 搞税收执法工作才有可能。

(八) 定期评估, 做好预防和矫正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分析研判提高税收执法效率方面的问题。立足当地经济、税源、征管、人员实际, 从正与反的例证、从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研究影响的主要因素, 力求探测出不同阶段规律性的变化轨迹。比如:一方面, 在经济处于下行阶段, 税源与税收收入计划出现错位时, 对提高执法效率会出现一定影响, 因为组织税收收入的重任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另一方面, 当税收收入形势特别好时, 容易出现有税不收导致的执法效率影响的现象等等。针对这种类似的、有可能形成规律性的、周期性、人为性的东西或预防或对症下药, 将可行的矫正措施与目标融入到每年的年度工作报告中, 落实到工作部署中、体现到工作绩效中, 长此以往、赢得预期的效果。

篇4: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全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塔城地区风力发电产业所享受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效益、存在困难及出路,期望给塔城地区风电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塔城;风电产业;效益分析;调研

近年来,全球石油、煤炭等石化能源的资源压力加剧,新能源产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发展前景广阔。《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1亿千瓦左右。

一、“五大关键词”表明风电“风头正劲”

1.“背后推手”:发展风电不仅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国家能源局不仅将地方风电消纳情况纳入地方政府风电管理考核。

2.“一亿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正式标志着我国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并网装机一亿千瓦的规划。

3.“弃风限电”:全国弃风限电形势进一步恶化,并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全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

4.“电价下调”:2015年12月24日正式发布《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决定适当降低新建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

5.“海上风电卡壳”:在陆上风电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时,海上风电最终也没能完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既定任务。按照规划,到2015年底,我国将建成500万千瓦海上风电,但实际上,只完成了1/10左右。

鉴于以上情况,国家针对风电产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给风电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风电企业税收政策及效益分析

1.国家对风电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风电企业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和所得税:

(1)增值税税收优惠方面:电力销售收入增值税税率为17%,根据《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其销售收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

(2)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方面:新疆的风电企业执行以下优惠政策:享受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风电企业同时享受 “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2.风电企业经营期间税收情况

按一期4.95万千瓦项目为例:

(1)增值税:风电企业建设期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享受抵扣政策资产约38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额约6400万元,按企业目前发电量计算,年销项税额1200万元,则年抵扣增值税(进项税)1200万元,抵扣期约为6年。抵扣期结束后,按年均应缴增值税1200万元计算,即征即退50%实际每年减免600万元。同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应缴增值税税额的5%、3%、2%计征。

(2)企业所得税:按一期4.95万千瓦项目平均年利润3000万元计算,3年免征期间企业每年减免750万元;3年减半征收期间按7.5%征收,企业每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225万元,减免525万元。“三免三减半”政策到期后减按15%税率征收,每年缴纳企业所得税450万元,每年减免300万元。

3.风电项目效益分析

由于风电企业运营的特殊性,一期风电项目在正常发电情况下,所需人员在10人左右,管理费用相对较低,企业运营成本主要为设备折旧,约占运营成本的75%。费用低、又同时享受多项产业优惠政策,风电企业在经营初期投资收益非常可观。

但从长远看,风电企业的效益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风力发电企业投产后,前几年主要的成本费用是设备折旧费和财务费用,但是随着项目运行时间的增长,设备材料费和维修费会逐渐增加。由于对风电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时限较长,待企业优惠期满、按正常税率缴纳所得税时,企业的效益比投产初期有所下降,税收贡献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为此,还应在投资初期最大限度地解决“弃风”问题,在其收益较高时期,使得风电企业利润、税收实现最大化。

三、塔城地区风电产业基本概况及存在问题

1.基本概况

(1)塔城地区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北四县常年多风。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加依尔山、巴尔鲁克山之间的塔额盆地及玛依塔斯地区,年平均风速在5.9m/s以上,部分地区大于7.9m/s,年平均风能密度达742w/m2。塔城地区有效风速出现频率较高,且风力资源具有分布范围广、平均风速高、空气清洁度高、稳定性较好等特点。

(2)2015年,塔城地区并网装机容量达到61万千瓦时,按照2014年塔城地区风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2400小时计算,塔城地区满负荷上网电量应达到146.4亿千瓦时,实际上网电量102.5亿千瓦时,弃风43.9亿千瓦时,弃风率为29%。按照目前执行的上网电价0.58元/千瓦时和行业税负测算,塔城地区风电企业减少利润25.5亿元。

2.存在主要问题

(1)风电场的限电、窝电现象没有消除。近年来,新疆风电开发过于集中,受现有电网网架送出能力影响,风电被限输出。加之新疆地处北方,系统峰谷差较大、系统调峰能力有限,风电在电网低谷时段参与系统调峰。由于局部地区电源相对于用电负荷严重过剩,即使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风电仍无法全部消纳。

(2)配套电网建设速度滞后于风力电站建设速度。塔城地区辖区内2013年度以前基本全部为火力发电,电源结构单一,调峰手段有限。风力电站接入电网后,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在风电规模占电网负荷比例超过15%后,电网的可靠性会降低,目前的配套电网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风电接入,已经成为风电并网的制约因素。

(3)风电政策和冬季供暖等因素限制风电企业发展。受经济放缓因素影响,企业用电量大幅下降,而发电装机容量在逐渐增加,也相应导致风电的减少。塔城地区冬季寒冷、无霜期较长,为确保冬季供热稳定,进入供暖期后对热电联产电厂采取了优先和满负荷发电的措施,而冬季又是风电企业的发电高峰期,对风电企业的限电比较普遍,未达到“捕风捉银”的效果。

四、促进塔城地区风电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完善配套电网建设。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做到风电场和电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风电接入电网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一、二百公里以上,不但需要加大500千伏主网架的投资,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电网结构的改造。电网建设要与风电场建设同步,甚至是先于风电场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弃风限电”。同时增加风电入网配额,减少有效收益的流失。

2.鼓励“以电取暖”增加风电的本地消纳能力。塔城地区冬季取暖时间长,目前主要是采取燃煤取暖方式,在取暖方面存在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转变取暖方式,鼓励“以电取暖”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风电的本地消纳,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篇5: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促进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根据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操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和田地税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税收执法过错责任是指全地区地税系统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税收政策的规定,导致税收执法行为不当而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是指给予税收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行政处理和经济惩戒。

对过错责任人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合法、公正、公平、公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对税收执法人员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时应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到位、手续完备、定性准确、处理适当。

第六条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由县以上地税机关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

第二章 过错责任追究的形式

第七条 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形式分为行政处理和经济惩戒。

行政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待岗、取消执法资格。

经济惩戒是指扣发奖金、岗位津贴。本办法中经济惩戒的金额,以扣分分值与单位分值对应的金额的乘积计算确定。单位 分值对应的金额由和田地区地方税务局另行通知。

第八条

批评教育适用于执法过错行为性质较轻,后果轻微的,本办法列举的在一个检查期内合计扣分在50分以下的责任人,以正式谈话方式指出错误、提出批评、进行教育。

第九条

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适用于执法过错行为性质一般的,本办法列举的在一个检查期内合计扣分在50分(含)以上80分以下的责任人, 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

第十条

通报批评适用于执法过错行为性质一般,但可能导致较重后果或者一定社会负面影响的,本办法列举的在一个检查期内合计扣分在80分(含)以上100分以下的责任人, 以公文 “通报” 的形式,点名指出错误、提出批评。

第十一条

责令待岗适用于执法过错行为性质较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或者较大社会负面影响的,本办法列举的在一个检查期内合计扣分在100分(含)以上的责任人。待岗期限为一个月,待岗人员需接受适当形式的培训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十二条

对责任人员的追究决定,由该责任人所在的县以上地税机关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集体研究,以地税机关的名义作出。取消执法资格由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决定。

第十三条

对责任人的追究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至第十一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理,同时给予经济惩戒。

第三章 过错责任追究的范围

第十四条 税务登记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事项的,每户每日扣0.1分。

二、擅自办理税务登记或遗漏重要登记事项的,每户扣0.5分。

三、未按规定程序认定或者解除非正常户的,每户扣0.2分。

四、已经认定为非正常户的纳税人实际上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未申报纳税的,或者已认定为非正常户的纳税人重新办理设立税务登记未追缴欠税的,每户扣5分。

五、未按规定期限核发《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或者未按规定办理外埠纳税人报验登记的,每户扣0.5分。

六、未按规定期限结报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的,每日扣1分。第十五条

发票管理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发票及存根、非税收入票据保管不善,造成损失的,每份扣5分。

二、发票领发、缴销(税务机关内部及纳税人)过程中,领发、缴销记录不清或记录错误的每次扣2分;未按规定在领、销记录上签字确认的,每次扣3分。

三、无正当理由不发售发票的,每户扣3分。

四、未按规定期限对发票、非税收入票据的本局库存及所属库存进行盘点的,每次扣1分;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实不符的,每次扣5分。

五、未对中奖金额在50元(含50元)以上有奖发票中奖信息进行核实的,每票扣1分;未按规定期限兑付奖金的,每日扣0.1分。

六、未按规定期限鉴定发票真伪制作《发票鉴定结果证明书》的,或者无法鉴定未及时转送鉴定的,或者经鉴定为假发票未及时转送处理的,每日扣0.5分。

七、未按规定处理纳税人领购发票事项,不符合领购发票条件而准予其领购发票的,或者核准纳税人领购的发票与实际经营范围不符的,每户扣2分。

八、未对纳税人发票违章行为进行处理的,每票扣1分。

九、未按规定作出停供、收缴发票决定的,或者未依照《收缴、停止发售发票决定书》而停供、收缴发票的,每户扣1分;纳税人接受处理后未及时解除停供、收缴发票决定的,每日扣0.5分。

十、未按规定代开发票,开具发票业务与开具发票种类不相符的,每票扣1分;超范围开具发票的,每票扣2分;未在代开发票中备注完税凭证号码、税额的,每票扣0.2分;全部联次未一次性填开的,每票扣5分。

第十六条

核定、调整应纳税额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期限核定、调整纳税人应纳税额的,每日扣0.2分。

二、未按规定程序核定、调整纳税人应纳税额的,每户次扣1分。

三、对不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纳税人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每户扣3分。

第十七条 委托代征管理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签订委托代征协议,签订的委托代征协议中代征范围、期限、票款结报缴销等内容不符规定的,每份扣2分。

二、因政策调整等因素需要调整代征协议而未及时变更协议的,每日扣0.2分。

三、代征条件发生变化需要终止代征协议而未及时终止协议的,每日扣0.2分。

第十八条

纳税申报征收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纳税申报的,每次扣2分。

二、应征未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税(费)款的,每次扣8分。

三、擅自改变征收范围的,每次扣10分。

四、应加收滞纳金而未加收滞纳金的,每次扣5分;滞纳金计算征收不准确的,每次扣1分。

五、混淆税款入库级次的,每次扣5分。

六、未按规定汇缴税款的,每次(日)扣1分。

七、未根据纳税人申报信息开具完税凭证,申报信息与完税凭证内容不符的,每份扣1分。涉及税款、入库级次的事项除外。

八、设立税款过渡帐户的,扣50分。

九、单次征收税(费)款(印花税除外)或者加收滞纳金不足1元(不含1元)的,不予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第十九条 延期申报、限期缴纳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办理延期申报未按规定预征税款的,每户扣5分。

二、未按规定期限审核延期缴纳税款事项的,每日扣1分。

三、不符合延期缴纳条件而审核上报的,每户扣10分。第二十条

减免税及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管理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纳税人减免税及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申请的,每户扣1户。

二、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的,每日扣0.1分。

三、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每户次扣0.5分。

四、未按照税收政策规定的权限或者条件审批减、免、退税的,每户扣2分。

五、制作相关批复文件适用依据不适当,或者意思表达有误的,每户扣3分。

第二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管理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备查备案规范性文件的,或者未按规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公告的,每次扣0.5分。

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违反政策规定的,每次扣5分。第二十二条 欠税管理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对欠税未进行会计核算的,每笔扣1分。

二、未按规定进行欠税公告的,每次扣0.2分。

三、未按规定核销欠税的,每笔扣2分。

第二十三条 税收会计统计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账证、账账、账实、账表、表表之间不一致,每一项扣0.5分。

二、未按照税收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使用税收会计科目的,每次扣2分。

第二十四条 纳税信誉等级评定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程序评定纳税人信用等级的,每户扣0.5分。

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不实的,每户扣1分。第二十五条 税务检查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实施税务检查,未按照规定出示税务检查证件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每户扣2分。

二、对达到立案标准而未立案查处的,每户扣3分。

三、违反税收征管法规定权限、期限实施调账检查的,每户扣5分。

四、违反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权限查询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或储蓄存款的,每户扣5分。

五、税务检查所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依据不当的,每户扣5分。

六、达到重大案件审理标准未移送审理的,每户扣2分。

七、未按规定期限审理重大案件,每日扣0.5分。

八、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税务案件而不移送的,每案扣5分。第二十六条 税收违法行为处理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未处罚的,每户扣1分。

二、实施行政处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违反法定程序的,每户扣0.5分。

三、适用一般处罚程序,在做出处罚决定前未依法履行告知程序的,每户扣0.5分;制作的告知书所表述的纳税人违法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依据不适当,或者未告知当事人依法享受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权利的,每户扣0.5分。

四、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明知应当回避而未要求回避的,每次扣2分。

五、查处税收违法案件达到稽查立案标准而未移送稽查部门处理的,每户扣2分。

六、制作的《税务处理决定书》或者《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所表述纳税人违法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依据不适当、定性不准确的,或者意思表达有误的,每户扣2分。

第二十七条 税收保全措施及强制执行措施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未按规定的程序或权限实施税收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的,每户扣2分。

第二十八条 税务听证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的期限组织税务听证的,每日扣1分。

二、未按规定的程序组织税务听证的,每户扣5分。第二十九条

税务行政复议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规定处理复议申请的,每户扣5分。

二、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每日扣2分。

三、未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每户扣10分。

第三十条 其他有关事项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

一、无正当理由不受理举报案件的,每户扣2分。

二、泄露保密信息的,每次扣5分。

三、无正当理由不办理退税的,每户次扣1分。

四、违规提退代征手续费的,每户次扣2分。

五、未按规定保管税收业务档案,造成案卷、资料丢失、毁损、缺页的,每卷扣3分。

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复议机关撤销、变更的,每户扣15分。

七、执法过错行为导致税务机关行政诉讼终审败诉的,每案扣20分。

八、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每户扣30分。

九、未按《税收执法检查处理决定书》的要求进行纠正的,每项次扣10分。

十、在执法检查工作中,被检查机关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据实提供情况,或以任何理由进行拖延、阻挠、拒绝检查的,每人次扣15分。

第三十一条 执法检查工作过错行为追究的责任追究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实施执法及过错责任追究的,每日扣0.5分。

二、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执法及过错责任追究的,每次扣5分。

三、作出的处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处理不当的,每次扣5分。

四、帮助调查对象隐瞒执法过错行为的,每人次扣20分。第三十二条 其他应当给予责任追究的执法过错行为 以上未明确列举但确需给予责任追究的过错行为,可以由该责任人所在的县以上地税机关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集体研究作出决定。

第四章 过错责任的划分原则

第三十三条 执法过错责任按承担责任大小的不同,分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共同连带责任。

第三十四条 执法过错行为按照下列方法明确责任:

(一)因承办人的个人原因造成执法过错的,由承办人承担全部过错责任;承办人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根据过错责任大小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二)承办人的过错行为经过批准的,由承办人和批准人共同承担责任,批准人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承办人的过错行为经过审核后报经批准的,由批准人、审核人和承办人共同承担责任,审核人承担主要责任,批准人、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

(三)虽经审核人审核、批准人批准,但承办人不依照审核、批准事项实施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导致税收执法过错后果发生的,承办人承担全部过错责任。

(四)承办人提出方案或意见有错误,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导致税收执法过错后果发生的,审核人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批准人承担次要责任。

(五)因经办人弄虚作假导致批准错误的,由承办人承担全部过错责任。

(六)经复议维持的过错行为,由承办人和复议人员共同承担责任,复议人员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经复议撤销或者变更导致的过错行为,由复议人员承担全部责任。

(七)执法过错行为由集体研究决定的,由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其他责任人承担次要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不予追究税务执法人员的责任:

(一)因执行上级机关的答复、决定、命令、文件,导致执法过错的;

(二)有其他不予追究的情节或者行为的。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行为人不承担执法过错责任:

(一)因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不明确,导致执法过错的;

(二)在集体研究中申明保留不同意见的;

(三)因不可抗力导致执法过错的;

(四)因纳税人或者其他税务管理相对人的过错,使案件事实认定出现偏差,导致执法过错的;

(五)其他不承担执法过错责任的情节或行为的。

第三十七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轻责任或者不予追究过错责任:

(一)主动承认过错并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挽回影响的;

(二)有其他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或者行为的。

过错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对责任人免予追究。

第三十八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按照执法过错责任所扣分值的0.5倍至1倍加重责任:

(一)在检查期间内同时具有本办法规定的两种以上过错行为的;

(二)同一内发生两次以上根据本办法应追究责任的同一过错行为的;

(三)转移、销毁有关证据,弄虚作假或者以其他方法阻碍、干扰执法过错责任调查、追究的;

(四)要求限期整改的执法过错行逾期仍未整改的;

(五)因执法过错行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其他恶劣影响的。

第三十九条 责任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后果能够纠正的,应当责令限期纠正;能消除影响的,应及时消除影响。

第五章 过错责任追究程序及实施

第四十条 对执法过错行为的调查和对过错责任的初步定性由过错责任追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第四十一条 对各县市局行政负责人执法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由和田地区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地区局)决定。

第四十二条 地区局发现各县、市局在执法活动中有执法过错行为,且未进行责任追究的,可以将有关证据、资料、线索交由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责任追究,也可以直接追究责任人的执法责任。

第四十三条 各县、市局有关部门应当将工作中发现的或经举报的执法过错行为,及时提供给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责任追究。对发现的执法过错线索,应以书面形式列明责任人及责任人所属部门、执法过错行为等情况,并于发现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 提交本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十四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应通过评议考核、执法检查、执法监察、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等渠道发现执法过错线索;也可以通过财政、审计、新闻媒体以及其他渠道发现执法过错线索。

第四十五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根据掌握的执法过错线索或有关部门提供、移送的证据材料,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初步排查;对认为需要调查的,经本局负责人批准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案执法检查。

第四十六条 调查组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人员可以调阅案件材料,也可以向纳税人、当事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调查取证。

第四十七条 检查终结后,检查人员应当制作执法过错案件调查报告,并听取被调查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部门的意见。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案件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执法过错行为的事实;

(二)执法过错案件定性的分析;

(三)过错责任的划分;

(四)有关过错行为的证据材料;

(五)拟作出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意见;

(六)被调查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部门的意见;

(七)检查人签字及报告时间。

检查人员应于检查终结后2日内将调查报告、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被调查人员及所在部门陈述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第四十八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自接收检查人员报送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从以下方面对检查报告进行审核:

(一)执法过错行为的事实是否清楚;

(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三)性质认定是否准确;

(四)责任划分是否明确;

(五)拟作出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依据是否准确、意见是否恰当。

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审核调查报告时,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关人员的执法责任不明确,应当责令原检查人员在限期 进行补充调查或者重新调查。

审核人根据各检查小组检查情况,根据本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要求汇总、整理形成本局的检查报告。

第四十九条 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后2工作日内,对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后,提请本局负责人召开会议进行审议。

明确日常考核发现问题的处理

第五十条 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经审议,应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责任明确的执法过错责任人员,作出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决定;

(二)对事实清楚,但情节轻微或者具有从轻情节,可以不追究过错责任人的执法责任的,作出免予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决定;

(三)对执法过错责任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涉嫌刑事责任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对执法过错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责任不明确的,退回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调查。

第五十一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的决定在3个工作日内制作相应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有关单位、部门或个人。

第五十二条 对执法人员的追究决定由局领导、人事、财务、法制等部门分别实施;责令待岗的,自执法过错责任人收到追究决定之日起开始执行。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应附资料记录在卷。

主管局长负责对过错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以及过错责任人员书面检查的审阅;人事部门负责对过错责任人员办理责令待岗及相关培训事项;法制部门负责对过错责任人员通报批评事项;财务部门负责对过错责任人员实施经济惩戒。

作出经济惩戒的,收取款项用于奖励先进执法单位(部门)和执法人员,不得挪作他用。由地区局作出经济惩戒决定的,由县市局收取款项后交地区局。

第五十三条 被追究人员如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作出处理决定的地 税机关申辩,也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直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地税机关的上一级地税机关申辩。

接受申辩的地税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辩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申辩期间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五十四条 处理决定执行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全部资料立卷、归档,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地区局。

第六章 附 则

篇6:地区税收分析报告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 农业税收附加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3]654号)

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财政厅(局),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连市地方税务局:

为了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业税收附加收入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03〕12号)精神,需对《农业税收会计制度》(国税发〔1998〕216号)中有关农业税收附加收入的核算办法及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会计科目

在《农业税收会计制度》中,资金来源类增设“农业税附加收入”、“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牧业税附加收入”3个一级科目,编号分别为107、108、109;在“农业税附加收入”科目下设本年收入、尾欠收入、其他收入3个二级科目;在“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牧业税附加收入”科目下, 分别设本年收入、尾欠收入2个二级科目;在“应退税款”科目下增设“应退农业税附加”、“应退农业特产税附加”、“应退牧业税附加”3个二级科目。资金占用类科目增设一级科目“划解附加”,编号为307;在原“待解税款”科目下增设“待解农业税附加”、“待解农业特产税附加”、“待解牧业税附加” 3个二级科目;在原“待退税款” 科目下增设“待退农业税附加”、“待退农业特产税附加”、“待退牧业税附加”3个二级科目。

二、新增科目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

(一)来源类

1.编码107,“农业税附加收入”

本科目核算征收的农业税附加收入。收到时,记“贷方”,退还和年终结账与“划解附加”科目冲兑,记“借方”。期末余额反映已征收的农业税附加。年终结账后应无余额。

本科目各级通用。下设本年收入、尾欠收入、其他收入3个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设置“粮食”、“代金”两个明细科目。本科目要明细核算到村。

2.编码108,“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

本科目核算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收到时,记“贷方”,退还和年终结账与“划解附加”科目冲兑,记“借方”。期末余额反映已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附加。年终结账后应无余额。

本科目各级通用。下设本年收入、尾欠收入2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当年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附加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的农业特产附加。本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农业特产税征收的具体品目设置明细科目。

3.编码109,“牧业税附加收入”

本科目核算征收的牧业税附加收入。收到时,记“贷方”,退还和年终结账与“划解附加”科目冲兑,记“借方”。期末余额反映已征收的牧业税附加。年终结账后应无余额。

本科目各级通用。下设本年收入和尾欠收入2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当年征收的牧业税附加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的牧业税附加。本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牧业税的征收的具体品目设置明细科目。

(二)占用类

编码307,“划解附加”

本科目核算上解上级征收机关或划解同级地方财政税费附加专户的农业税收地方附加。上解、划解时,记“借方”,退还和年终结账与附加收入类科目冲兑,记“贷方”。期末余额反映已经上解、划解的地方附加。年终结账后应无余额。

本科目各级通用。下设划解农业税附加、划解农业特产税附加、划解牧业税附加3个二级科目。本科目要明细核算到村。

(三)其他补充

1.增设的其他二级科目的核算方法,与一级科目相同,核算内容为附加。

2.“农业税收入”、“农业特产税收入”、“牧业税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均不包括附加。

3.没有实行税费改革的地区以及税费改革后,继续将附加入基金预算科目的,可沿用“入库农牧业税附加”科目核算。

三、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完税证修改样式见(附件),内容按格式要求修改,尺寸大小及使用方法,与原办法相同。

四、征收农业税收附加操作程序要求

各乡镇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在发放纳税通知书时,要明确农业税收正税、附加及征收总额。在完税证上要填写清楚正税、附加、征收总额。征收应用明细账分别核算到村。乡镇农业税收征收机关应根据征收的季节性特点实行夏秋两季核算,全年结算;要确保农业税收正税与附加在征收环节按比例同步征收、减免、入库、划解,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平调、挪用附加,不得将附加作为正税入库。收到农业税灾歉减免款,减正税同时要减附加。

五、科目应用举例(以乡镇征收农业税为例,假设附加不入基金预算科目,用“划解附加”核算)

(一)乡镇已设待解账户

1.收到各村农业税附加时,会计分录为:

借:待解税款?农业税附加

贷:农业税附加收入?本年收入 ?尾欠收入?其他收入

2.将暂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待解账户上的附加划出时,会计分录为:

借:划解附加?农业税附加

贷:待解税款?农业税附加

(二)乡镇未设待解账户

收到各村附加,直接划解,会计分录为:

借:农业税附加收入

贷:划解附加?农业税附加

(三)农业税减免从县级下拨到乡镇

1. 乡镇收到县级拨来的减免退税款时记:

借:农业税附加收入

贷:划解附加?农业税附加

借:待退税款?农业税附加

贷:应退税款?农业税附加

2.退税完毕(假设全部退完)

借:应退税款?农业税附加

贷:待退税款?农业税附加

3.年终结账冲兑时记:

借:农业税附加收入

贷:划解附加?农业税附加

(农业特产税、牧业税略)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三年六月十一日

上一篇:转变政府转变职能下一篇:五年级体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