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德育

2024-05-06

美育与德育(精选6篇)

篇1:美育与德育

一、美育

谈美育与德育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其实作为美育的教育思想和实施,早就存在于古代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之中。而在我国的历史尤长。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yue)”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主于礼,成于乐。”荀子也同样强调主张美的教育,他在《荀子·乐论》中说:“乐(yue)者,圣人之所乐(le)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yue•)而民和睦。”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他还提出了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的教育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但是,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真善美与假仇恶往往鱼目混珠,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粉碎“四人帮”后,美育又提到了与德、智、体、劳同等的位置。近几年来,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把千军万马引向升学的独木桥,于是,美育在许多的学校已形同虚设,甚至被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考试一般不涉及美育的内容。不仅如此,由于多年来人们对美育的疏远,多数人把学校美育简单地理解为在课表上开设一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而且这课也一般不上),这样,就使得美育在许多学校里是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加强学校美育势在必行。

二、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文革间的只强调“红”而忽视“专”固然是错误的。今天,如果我们只强调“专”而忽视“红”也是不恰当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

三、美育与德育 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了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我国南朝僧佑的《弘明集》中讲述了一个“对牛弹琴”的故事:很古的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闻名于世。有一天,他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就想弹几个曲子给牛听听,于是他拨动琴弦,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是那么娴熟动听,可是牛只是低头吃草,毫不理会。后来他又弹了简单的曲子,一会拨弄蚊子的叫声,一会拨弄小牛的叫声,那头牛竟竖起耳朵,停止吃草,摇着尾巴,留心地倾听着。罗丹的话和“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

其次,作为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使学生美的观念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美和感动。正如梁启超所言:“„„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老师对于美的解释就应像“有人”、“夫子”那样“彻底发露之”,使学生觉得与其“心有戚戚焉”,这样才能心领神会,沉醉于美之中,去追求美。

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学生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鱼是美的,但你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还应教给他们捕鱼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仅仅把美育看成是美术(图画)课或音乐(唱歌)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美学鉴赏、美学讨论、美学设计课等,培养和锻炼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是一个目标,是审美主体心灵的自由,人们在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心灵自由自在地在做一次次美的畅游。这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

篇2: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中国目前教育状况的点评,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相对于二十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与融合式教育,中国至今仍未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

教育问题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尤其是这十几年来,从高等教育的大学扩招,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再到高考制度的争论,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似乎从最初对曾经业已习惯的教育状态中苏醒过来,面对现在由上而下社会各方面深层的变革,突然发现我们在现行教育模式中收获的知识已经无法使自己能够从容地掌控自己、面对社会。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令受教育者要么如带线木偶,在装饰的舞台上做一个失魂的舞者,依然能享受来自同伴的掌声;要么如风中柳叶,在漫天飞舞的自由中渐渐褪去青春的绿色。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却总是在一个个失望中去憧憬下一个希望。人们可以在无数次的荒诞里上演人间喜(悲)剧,在令人激情澎湃的号召与激辩中投入描绘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在现实 ‚明智‛的生存法则里扭曲着初衷。也许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依赖,双方都期待着能从对方的改变得到自身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同时又担心对方前行的太远太快,使自己成为阻碍人类前进的藩篱。

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在还存在权力意志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还要继续反映其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体现国家(或政党的)意志。体现在具体的

美育与德育

教学过程中,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情感教育渗透,即德育。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上述的内容,在极左的年代,甚至直接以‚政治‛学习取代道德伦理的教育。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弃了简单空洞的说教,但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依然阴魂不散,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也更为拙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来媒体网络热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如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摘抄部分如下: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接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便把它们回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编者按【‚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这般见识,我们的语文课本一定不屑,非要拔高到‚燕子怯懦立场不坚定,竹子品质高洁岁寒而后凋,小朋友们要学习竹子‛这样恶俗混账的结论来,败坏人的胃口,才肯收手。】

此外,《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叶开炮轰小学语文教材而引发的大讨论也已经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叶开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一些现实 42

美育与德育

实例,借以痛斥目前教育的弊病。如:

‚事情还要从一堂作假的语文公开课说起‛。叶开受邀来到女儿乔乔的学校,参加一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一篇没有作者的课文《带刺的朋友》。教室宽敞明亮,一人一桌一椅。课桌的摆设六人一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气氛民主、平等、交融,这种‚典型的欧美式(圆桌)模式‛的设计让叶开感到新鲜有趣,但是随之而来的课堂内容却让他近乎绝望:与三十多年前相比,语文课的教学竟没有任何进步!

据叶开回忆:‚这是一堂公然作假的公开课: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哪个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语文教师事先都安排好。我女儿说,隔壁班更夸张,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假装提问,但是只有举左手的才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经过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带刺的朋友》,叶开发现,文章逻辑完全不通。后来查到了原文,课文居然进行了彻底的篡改。经过篡改的课文,因逻辑不通变成‚带刺的敌人‛了。此后,叶开开始从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试用版)入手,进行逐篇的对比分析———总共四十篇文章中,只有一篇署了作者名,其他大部分是‚剽窃‛和‚篡改‛的,包括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王安忆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等作品。叶开又在博客上以女儿的课本中巴金名作《鸟的天堂》和安徒生《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间的差别,并发出了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小学语文垃圾教材危害远胜三聚氰胺奶粉‛的感叹。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变味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是为了弄懂语法结构;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对‚中心思想‛的提炼;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作品中出发,而是寻找‚微言大义‛。43

美育与德育

什么是语文的回归?用叶开的话说,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这个人,就是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确认,对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最新和最高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教材:更富有人性化,更具备基本常识,更靠近普世价值,更具有审美感,更有逻辑性。而叶开推崇的《小王子》乃至《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经典儿童作品所诉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将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语文教学存在着上面所提到问题,其他课程呢?基础科学数理化的教学问题相对单纯点,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明晰也较少异议,除了教学内容固定(教材的变化仍然要以人类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主观的选择只能局限在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而且标准答案仍然具有稳定的权威性。政治与历史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倒是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在教材的编撰上似乎还没有受到像语文教材那般非议,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在直接培养一种价值观,比起语文课在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度的两难把握,自己的目标还是单纯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无法去太多的指责。同语文课面临的窘境最为相似的可能就是美术课了(音乐暂且不论)。当然,美术课不必去应付高考,无形中避免了成绩与成材的矛盾,可以相对自由地去探索教育之道。

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多年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逐渐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美育也许是能掩盖以往片面强调‚智‛育的最好的一块遮羞布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前两育被畸形地放大,后三者渐渐成为形式的口号。什么原因?很简单,国家意志与高考的应试制度。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统治者而言,教育用来训练有一定服务技能(特定群体)又能服从统 44

美育与德育

治意志的人远比培养有批判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自由的人安全的多。美育兼具了上述两种功能,既辅助了‚智‛育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又又舒缓了个性自由发展上对于意识形态过多的关注。当然,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毕竟意识的觉醒不会使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本身的问题上,正是这种两难的矛盾,造成我们社会教育中美育价值取向的犹豫,即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取舍,进而影响到美术教育形式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德育和美育两者虽有联系,但不能互相替代和包含。德育是抽象的概念,是一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自成理论体系,成为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而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属于感情陶冶的工作,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潜移默化,以达教育目的。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虽然提到了美育辅助德育的功能,但也强调了美育‚与道德不尽符‛。美育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德育的附属物,美育自身的价值仍具有独立性。曾经无数次唤起的美感而最终被引向某种程式性的意识观念判断,最终‚压抑了美,弘扬了善‛。美术教育最直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感去认识世界,通过训练感性和发散性思维,与训练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性教育分别开来,授课以感性形式为主,而不是理性概念的判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不缺乏 45

美育与德育

概念式的灌输教育,缺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思维自由独立的素质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容易!美术教育要避免舍本逐末,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首先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美术教育的主旨。

此外,在教育、美育问题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的时候,我们对于美术课教学的评价最好不要去尝试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地绝对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用经验的方式,但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一位再出色的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人生成长教育中阶段性的胜利,良好的开始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一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前期的良性开端是否还能延续下去?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了人生的成长时期,每一个人都期望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教育环境,以得到相对公平有益的教育。受到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校,都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敢奢望能达到一种普遍公平、健康、科学的教育水准,而且从个性的培养来看,教育最好选择合适的,而不是所谓‚最好的‛(还是标准的判断问题)。因此,对于老师教学评价也要因时而异,避免在意义本身还亟待辨明的情况下,过早地从形式上建立一套绝对的样板标准。

教育本身经常是错误的,及由于施教的方法不善,造成本来不好不坏的教材成为了客观的阻碍因素。换句话说,因为教育是在服从人类的传统和习俗,所以它又在反方向上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劣根性。我们成年人已经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且不论科学与否)去‚指导‛未成年人,以己之经验积累替孩子们提前预设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牺牲精神的可贵)诚然可以使青少年们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地达到大人们心中期望的社会性安全临界点,但对孩子 46

美育与德育 的独立无益,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的发现快乐,而挫折教育正是我们缺少的。正如伊斯拉尔〃舍弗勒所言:‚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许许多多前人留给我们的大厦中。这些大厦是我们努力生活于其中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改进的地方‛。

篇3:武术的德育与美育教育价值探讨

1 研究现状

1.1 武术文化背景分析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 原始先民为了“以达求生之目的”, 出现了最早的技击术, 主要是用来与野兽和敌人进行搏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生存需要在基本满足以后, 开始有了更多的精神生活需求, 逐渐出现了具有御敌自卫功能及健身和娱乐手段的武术。如果说武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是因为武术是集强身健体、攻防自卫、修身养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其主要表现在:它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格斗、套路和功法三大部分;它的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养生学及医学密切相关;它的用武之道体现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它的拳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1.2 研究的紧迫性

学校体育开展武术教育, 对于学生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 强身健体, 磨练意志, 激发爱国热情, 适应社会发展与促进自身的身体、心理和谐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武术列为传统体育中的必修内容。这也体现了国家在构建现代基础课程体系中对发扬和保持民族性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但是, 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许多“舶来”体育, 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受到许多青少年的青睐, 而传统武术发展遇到很大的考验。因此, 传统武术的现代教育价值, 特别是传统武术的德育与美育教育价值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紧迫了。

2 传统武术在现代教育价值的的德育价值

武术在历史的长期延绵中, 一向讲道义、重礼仪。“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 武德是武术的传统美德。“精忠报国”的岳飞, 燕赵侠义之气的辛弃疾, 抗倭南北征战的戚继光, 抗英血染沙场的关天培等, 都是从武艺中汲取了一种独特的精神营养而立功、树德、流芳百世。在武术教学中, 学生在习武过程中, 从礼仪举止到行为规范, 从培养观念到建立意识等也同样能从中得到启示。总之, 通过练武习德不仅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勤俭自强、勇敢创新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且还能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自觉树立爱国守法的优良品质。

2.1 尊师重道是“仁”的社会继承

“仁”在道德范畴里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孔子以之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武术界一直有“尊师重道”的美德。古语有云:“人有三尊, 君父师是也”,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重道”, 即崇尚武道, “敬重师长所传之道”, 泛指武术技能与品格同步达到的境界。正是有了这种特定的师承关系的严格约束, 武术才有了在民间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实现。

2.2 讲礼守信是“礼”和“信”的时代呼唤

“礼”即礼仪, “人无礼则不立, 事无礼则不成”;“信”, 即讲信义、守承诺, “人无信而不立”“信誉是金”。“讲礼守信”是新时代的要求, 也是衡量武林侠士的一条重要标准。比如:武术中的抱拳礼、持械礼等, 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即使在现在也应该严格要求、规范传承。武术的礼仪和信义是武德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长期提倡和颂扬的传统美德。

2.3 见义勇为是“义”的历史演绎

“义”本指合理、公正而应该做的, “义谓天下合宜之理”。它是武德的重要内容。武林中所倡导的“义”, 主要体现为主持和伸张正义。在法治健全的今天, 人们所要践行的“义”应该是对凡是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敢说敢管, 见义勇为, 并主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 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借传统武术的“义气”, 创造建设美好的家园。

2.4 勤俭自强是“勤”的传统回归

“勤”, 即做事尽力、不偷懒。“勤”乃习武的基本条件, “拳练千遍, 其理自现”, “功到自然成”, “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古人云“勤, 德之共也”“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自强”即奋发图强。要实现自力更生, 就必须要同时做到辛勤劳动和俭朴节约, 此即为勤俭自强之意。所以, 人们的任务就是要虚心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 认真钻研, 刻苦练功, 磨练出智、勇、信、恒的坚强意志, 做到“文武双全”, 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2.5 勇敢创新是“勇”的自然升华

“勇”, 在儒家伦理范畴是指果断、勇敢。要知道, 真正的武林高手, 基本上都具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的气质。“勇”是成功者的品质, 也是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首要条件。创新, 是祖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中华儿女追求的共同目标, 要把“勇者不惧”的精神用在创新上。

2.6 爱国守法是“忠”的现实定位

“忠”是武德的首要内容。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倡导的“爱国守法”就是“忠”的现实定位, 其本质就是一种责任, 即每一个中华儿女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伟大祖国紧密联系, 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忠于祖国和民族, 自古以来就是武林的优良传统, 熟知的人物和故事不胜枚举。

3 传统武术的现代教育价值中的美育价值

传统武术是一项独特的表演艺术, 这主要体现在武术套路上。武术套路是将许多武术技击动作与艺术动作巧妙地结合。观看武术套路表演, 不仅给人有从这些动作中获得外在形体的“神韵美”感受, 而且还有从这些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节奏变化中获得“意境美”的感受, 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这种联想的产生, 又能使人的感情得以尽情抒发, 从而得到“精神美”的情感体验。现阶段, 武术界对武术套路的技术研究比较多, 但对传统武术套路的美学价值研究的比较少。近年来我国武术中的搏击竞技类项目发展比较快, 而传统武术套路却关注点不高, 有错误地认为传统武术套路动作只是花拳秀腿的观点;还有在套路比赛中为取得高分而片面追求动作难度, 而忽视了传统武术套路中的“精、气、神”的内在表现, 所以忽略了传统武术的美学价值。传统武术套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审美特点, 在传统武术套路中有着集中的反映。

3.1 传统武术套路的“精神美”

早在1987年的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 就将武德概况为“尚武崇德, 修身养性”。因此, 武德可理解为习武者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武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伴随着武术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着传统武术套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传统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出现了心意拳的“三传三不传”、武当内家拳的“五不传”、少林功夫的“十不传”和“十戒律”等武德标准, 其内涵都体现了武术的“伦理化”“文明化”和“理想化”, 突出了“仁、义、礼、智、信、忠”的儒家思想。今天, 传统武德已赋予了新的内涵, 像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 及“唯师命是从”的师从行为等已不复存在, 新的武德观就是对传统武德的继承和发扬。

3.2 传统武术套路的“意境美”

“意”是情与理的统一, “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二者统一过程中情理与形神的相互渗透, 即“意境”。传统武术套路是按一定的目的取向和审美需求, 将具有攻防意义的技击动作进行艺术加工, 然后再与创编者、演练者的情感精神进行融合, 从而达到“情理”交融和“形神”交融, 具有节奏美、神采美的特征。传统武术套路表演要求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做到气概坚韧、气势如虹、气质贯一、气韵生动, 将武术套路表现的“意境美”展现出来。

3.3 传统武术套路的“神韵美”

神韵, 即自然传神、韵味深远, 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传统武术套路运动中应培养“神韵”, 使其具有形神和谐、节奏鲜明的美。武术套路演练就是要“快如风、缓如鹰, 起如猿、落如鹊, 轻如叶、重如铁, 坐如钟、站如松, 转如轮、折如弓, 动如涛、静如岳”, 做到“攻守兼备、进退有度、动静结合、徐疾相间、刚柔并济、虚实分明”, 充分体现出武术套路的神韵美。

4 结语

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国粹,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精神和思想, 特别是儒家思想;它注重形神兼备, 内外整体合一;它强调修德养身, 有很强的传统美学教育和民族道德教育的价值。如果说武德是武术的魂, 那么武术套路就是武术的形。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是集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武学体系。随着新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 传统武术的科学性正在不断发展, 传统武术的现代教育价值会更加凸显。在未来的文明进程中, 传统武术的德育价值、美育价值将会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2011.

[2]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5.

[3]李年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4]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0.

[5]佟岩.周滨.谈武术的价值、现状及未来的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17-19.

篇4: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一、德育与美育的辩证关系

从中西教育史上看,融善于美即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自古以来就有机地联为一体。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统一。孔子认为,诗、礼、乐三者是统一的,诗、乐等美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乐可以治内而为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是诗赋予人们各种情感,并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它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由此而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而乐则可陶冶人的情操、德性,改变人的不良习俗,把理智上认为应该这样做,变为在情感上自觉去做。从而使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到了近代,更是将德育和美育相提并论。比如,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启蒙者,他根据西方近代心理学原理,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和美育,认为“三者并行逐渐达真善美的理想,又加体育,便成为完全之人物”。[1]与王国维同时代的大教育家蔡元培是第一个把美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人,他当教育总长时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中“忠君”和“尊孔”这两条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提出了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即体、智、德、美四育)五项教育方针。他还把美育的作用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认为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奏效,因而主张借助美感教育来实现。他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2]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便以善论美;柏拉图则明确地把“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3]主张美和善的统一说;亚理士多德也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一种善”,[4]因而他十分强调音乐的陶冶、净化功能,“音乐应该学习,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5]近代以来,德国古典美学家、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提出,“美育”的初衷便是通过美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进而拯救整个社会。他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6]强调美育对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现代西方德育界所盛行的“行为技术学”更是与儒家的德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反对灌输与过分的约束,反对与人为敌的清规戒律,注重暗示与心理感召,强调创造出一种舒适而富有美感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的行为能被有效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又能提高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综上所述,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他们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融美育于德育之中,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今天,德育和美育仍然是中国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区别,但又互相联系。《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审美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内容之一。德育与美育应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首先,德育与美育有着重要区别。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致力于人的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健康、愉悦,以实现自身的美化,因而美育更多体现为一种情感教育,着重于对人的感性激励,影响人的趣味、性情、心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丰富,美育的内涵已不仅仅限于认识美、感受美,它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既有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还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按照时代社会的理想和道德要求来规范、养成个体的品质、思想、行为,它所要承担的是受教育者理性的教育内容,致力于调整和发展人的道德意识,建立有序、有礼、有节的人际和谐关系,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具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够用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这才是德育的本质属性。目前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施主要是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更多采取正面的、科学的理论灌输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兢兢业业,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强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从中我们看到,德育解决的是道德信念等理性问题,美育则是一种生命教育、美育与之既不是从属关系,也无法相互替代。只有遵循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本质规律,才能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科学的教育。但是,美育与德育又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7]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美育对于道德的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诗歌时认为:“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养成这样的品格:厌恶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8]在德育中导入美育,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一个人只了解了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或熏陶,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由于美育能激发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能动感受,使人产生激情,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思想情操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9]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而且是美的,甚至是崇高的。

可见,德育和美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美育有赖于德育的指导和升华,从而使审美意识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德育则有赖于美育丰富其内涵,由此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德育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人的内心世界是最丰富而又最易变化的。塑造人的灵魂,雕琢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件非常艰巨和复杂的艺术创造,用简单呆板的说教方式是不能奏效的。因此,进行德育工作,既要有思想性和逻辑性,又要有情感性和形象性;既要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又要融理于情,以情感人。

二、实现德育与美育完美结合的基本途径

如何将美育与德育完美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高校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以塑造美好心灵为宗旨,实现德育与美育目标的统合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育的目标提出过各种各样的主张,诸如培养君子、真人、绅士乃至于全面发展的人。无论如何表述,实际上都是对人格理想的一种诠释。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道德和审美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存在主辅、本末的问题。因之,在实施过程中,德育和美育的培养目标理应统一起来。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完美的人生状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的统一,首先在德育目标的取向上,要克服社会本位的偏差,扭转泛政治化的工具论倾向,应把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作为学校德育的追求。其次,在美育目标的取向上,要克服“唯艺术美”的倾向,树立大美育观,将人性之美作为美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美善结合的原则,包括美育为德育服务和德育采用审美形式两个方面。从美育方面来看,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人一生下来就会审美;虽然美善价值的同一性决定了美的道德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并非人人都能从美的载体(如艺术)中体验道德情感,这正如贝多芬的音乐和毕加索的绘画只对于“具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人来说才有价值一样。而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觉到形式美的眼睛只能由美育来造就。所以在大学里应抓好美学、美育艺术欣赏等课程的教学,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开展诸如校园艺术节、文艺晚会等课外活动,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来看,为了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实施审美化的道德教育。德育课程的教学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德育课教师,首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要能以情感己,再以情感人。否则,如果教师把德育理论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果和空洞的教条,自己都不相信,学生又怎能不兴味索然甚至对其生反感呢?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欣赏一些高尚的文艺作品以增强感染力,通过选择生动形象的对比事例和真实可信的榜样以增强说服力,通过播放好的影视作品以加强震撼力。这种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讲授方法,贴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容易激发起大学生的审美兴趣,实现其道德心理与审美心理的融合,使道德教育既合理又合情,从而到学生的认同。

2.以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统合

道德和德育的价值在于在人和周围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的关系包括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的标准就是人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相依相伴、互为条件、彼此依赖的良性互动关系。而这种和谐的关系,恰恰体现了美的精神。关于美是和谐的观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提出并系统地阐发过,他们提出的“黄金分割率”,对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和谐为内在精神统领德育与美育内容,是德育与美育得以整和的契合点,最终达到“天人和、人己和、己己和”的至善大美境地。为此,第一,要增加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和谐、心理和谐和身心的和谐。第二,要体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学生学会在交往中通过沟通、对话、分享,达到不同主体的和平共处。第三,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道理。

3.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为催化剂,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统合

人是理性的存在,也是感性的存在。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智育目标的达成,而且是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提供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充分利用情感的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滋暗长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与升华。首先,要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在高校里,德育美育互渗互补,主要是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德育观过分强调社会规范和纪律约束,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需要,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一味地对其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教育,难以达到好的效果。为此,现代德育应该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悟,以达到德育的效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看成有丰富情感的人,积极组织、创建轻松的育人气氛,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形成师爱生的情感氛围,这样既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又能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交流打基础。只有德育美育互渗互补,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感染教化功能,使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其次,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生活。再次,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表演中,理解作品积极的思想内涵,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最后,通过精心设计、入情入理的德育课,利用美的教育手段,吸引学生沉浸于其中,以不直白显露教育意图的间接方式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

总之,高校应将德育与美育完美地结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达成德育和美育的双重目标。综上所述,只有在目标、功能、途径等多方面,把德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善与美的统一、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相统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安仑.美学研究与应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9.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

[3]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1.

[5]伍鑫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95-96.

[6]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7]艾迪生.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2.

[8]樊莘森等.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73.

篇5:论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针对美育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实际状况,分析美育与德育的`区别,阐述美育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将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

作 者:张红  作者单位:阜阳师院思政室,安徽,阜阳,236032 刊 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 分类号:B821 关键词:美育   德育   教育  

篇6:浅谈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万江区滘联小学

陈秋婵

西奥多罗斯福指出:“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忽略道德,无异于给社会树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现代社会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基础教育要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完美人格的一代新人。而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的能力。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变得更健康、高尚。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在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成效呢?

一、培养审美感受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以美启真、以美扬善”。

1、在艺术美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运用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如:画家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中民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画家借鉴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采用了大红、金黄和碧蓝的大块色彩,调配得既融合又强烈,既庄严又热烈,表现出古国新生的气象,歌颂了新中国的似锦前途和无限生机。又如:宋代画家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卷》用大青绿设色,表现了丛树竹林、寺观庄院、茅舍瓦屋、桥亭舟楫以及各种人物等等,描绘了祖国雄伟的壮丽河山。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还有画家关山月描绘的《长河颂》则是用中国画写意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富有变化的线条表现了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观赏这幅作品好像听到了如万马奔腾的黄河在咆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这些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在现实美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凡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如:学校里那几棵高大的古榕,体现着苍劲、顽强的美;斩新的教学楼、功能楼向我们展示着现代的美;在学校的生物园里,青青的树、绿绿的草、红红的花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如在上二年级《给树爷爷画像》一棵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围在大榕树下观察、联想,然后自由地在大榕树下玩耍、读书,最后用色彩或线条、文字来描绘自己的感受。一些学生说:我们学校的大榕树就像一位可亲的老爷爷一样看着我们、为我们遮阴,让我们快乐地在大树下玩耍;也有同学说:大榕树就像一把大大的伞,为我们遮挡太阳。好些同学还用鲜艳的色彩、丰富的线条描绘了同学们在大榕树下玩耍的情景。同学们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丰富了美的内涵,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培养审美鉴赏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必须引导学生收集生活经验,创造新的形象,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1、美术课要让德育的具体内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得到教育。如:《雨来了》主要表现雨景和在雨中的人民,启发学生回忆和联想发生在雨中的故事。在这一课的作业中,有的同学表现了同学们在雨中互相帮助的情景,有些同学则表现了给老师让伞的故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思想感情。二年级《巧救小昆虫》一课讲述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巧救小昆虫的故事,同学们都为达尔文的机智鼓掌,从这个小故事中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提高了对事情对错的判断力。五年级上册《搭架子》一课,则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运用各种方法搭成可以装东西或装饰的水果篮或杂物篮。在上课的过程中,教者强调小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带着审美的眼睛关注生活,提高自身分辨是非的能力。学校里有个别同学看到爸爸吸烟感到非常好奇,偷偷地从家里拿烟来吸。对于这种现像,洪梓杰同学创作了漫画作品《吞噬》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香烟对人体的危害,对吸烟的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上个学期在东莞市小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的小学生漫画创作大赛中,同学们纷纷运用画笔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评为了“先进组织单位”。本学期学校还开展了给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配插图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作画的技巧,而更重要的是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得到了美化,学生在欣赏一幅幅出自自己或同学之手的画面时,得到了熏陶。这些活动在美术教育中淡化了教育痕迹,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真正的教育。

三、培养审美创造力,锻炼不挠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青少年片面与畸形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日趋严重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大量事实证明,通过美术学习能使青少年这种身心状况大大改善。“美术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造型力量和自由的形式力量,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自由的感受和愉快,其教育成果——学生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使他们得到一种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审美愉悦,这种愉悦必然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有所反应。”

然而,美和艺术的创造是艰苦的事业,技能技巧是长期实践的结晶,必须在生活和艺术的实践中进行培养和提高,只有在长期刻苦的学习和锻炼中,方能进入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的境界。如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硬是将花园里的十八缸水用完,洗笔的水将整个池子都染黑了,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代书圣。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负出汗水和心血。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素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如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和形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展兴趣活动如:书法兴趣小组、国画小组、儿童画小组和科技手工制作小组等等。不仅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在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锻炼。近年来,美术科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国家级奖的有9人次;省、市级有30人次;区级有11人次。这都是刻苦训练的结果,归根到底是学生具有了顽强的意志品质。

上一篇:入团申请书书写要求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 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