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2024-05-10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精选11篇)

篇1: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儒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旨,然后论述了儒家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积极作用,认为儒家人文精神仍然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可以为现代社会、现代人所继承和借鉴,为现代文明服务.

作 者:龚平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经济系,四川,南充,637002 刊 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儒家   人文精神   人本意识   和谐意识   优患意识   力行意识  

 

篇2: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摘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关键词:大学教

育,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精神体现在《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即以修身为教育之本,以止于至善为教育目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为己”之学强调个人品德的完善、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内在精神快乐的追求,以成就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当于现在的“德育”。但德育在现在的大学事实上已经蜕化成为政治教育,而政治教育不是德育,也代替不了德育,可以说德育早就边缘化了。现在有的学校提倡修身,开设修身课,有这种意识当然很好,不过提出的思想基础、出发点、实施方式和效果值得怀疑,因为德育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成果上的,是人的普遍价值的民族性体现,不能离开文化的具体形式去凭空创造,也不能当作一门具体学科从外部移植,当然更不能搞复古主义那一套。然而,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一所学校是百年老校,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改革应当针对僵化的制度和腐朽的观念,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那些东西,而不应当针对已倍受摧残的传统文化了。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吸收和消化,将其中积极的有生命活力的因素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把传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的教育实践。这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而且更是现今的大学教育缺乏和急需的。例如,人们常关注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有的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需要加强的是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而传统教育仅仅是过时的传统道德教育,应当丢到历史垃圾堆去。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传统教育尽管以德行养成为最高目的,但并不只是道德教育,更不只是道德教条的教育,而是包括技能、情趣、艺术、体质在内的全面性教育,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才真正是片面的。如孔子四科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六艺有礼乐书数射御,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文化全体;又如传统的诗教,讲究“诗言志”、“兴观群怨”、“温柔敦厚”,涉及到高尚完美的心理、人格、气质的养成;就是似乎枯燥的礼教也有可借鉴的丰富资源,因为习礼过程在古代教育家看来还有舒张身体和坚固筋骨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做体操与培养文雅动作行为的作用,这些岂是道德教育所能概括了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则更鲜明地对照出传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论追求实用技能与技术的趋向在大的方面造成由于忽视科学基础的教育和研究对国家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就是在具体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带来的弊病也是非常明显的。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广泛的交往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基础,不然很难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过去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一生中生活和工作很少有大的变化,而在现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和全面的心理素质,就会带来大量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责任。因此传统以德行统领的个人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就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也有些人虽然承认个人精神素质和德行的重要性,但又觉得德行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必然联系,认为两者要分开进行,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排斥人文道德教育。这其实也是片面的做法。具体怎么样在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当然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因人文教育影响和降低专业教育,但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把它们当作两回事。古代的工匠和艺人在收徒授艺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以德行为首的,就小处说是职业道德,就大处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近年来大量披露的学术腐败、官员腐败、医疗腐败问题以及食品卫生问题,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早就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无疑与社会整体上缺乏人文道德意识有关,而现代教育漠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难辞其咎,应负主要责任。进一步说,以担负道统自命的古代知识分子还是政统的引导、制约和监督力量,他们不仅担负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责任,而且还参加实际的政治管理和改良社会活动,并以学术研究活动探索与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坚。我们现在强调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国家,也应当继承这一“士”的优秀传统。这就是说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是各类专业人才,而且也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名学者梅贻琦说大学不是有“大楼”之谓,乃是有“大师”之谓,我们也可以说大学不单是有“大师”之谓,乃是能培养“大人”之谓。“大人”是什么人呢?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①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焉。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也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②可见,“大人”之“大”在于他能实现人所固有的普遍内在价值,大学教育的根本在此,否则配不上“大”的称号。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因此,顾炎武区分开“亡国”与“亡天下”,只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不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为“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③人性泯灭、道德意识丧失、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的沦落就是亡天下,这是无分于时代、地域和民族的,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所有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想追求和建立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就必定要以人的普遍内在价值为依据,不能简单地从各个文化、宗教、民族的伦理规范中寻找共同的戒律,因为所有戒律都具有历史性和境遇性,而人性是永恒的,只有在境遇中具体体现人性的戒律才是有生命的;人的内在本性要通过内向反省来认取,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仁义忠恕”之道可以为普世伦理的建立奠定人性论基础,这已经涉及到具体的伦理学问题,在此不必深论。近来,“以人为本”的提出、人权入宪的事实表明国家对人的普遍价值的承认和保护,可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突破并超越了陈旧的思想体系。高等教育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的状况,特别是在本科层面上建立独立而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同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贯彻人文道德教育。如新闻专业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而不能炒作新闻、混淆视听;法学专业要追求正义的实现,而不能不辨是非、一味钻法律空子。总之,每个学科都有其“道”,也就是都有其学科精神和职业道德。

学科精神和职业道德以人性为基础体现了人的普遍价值,是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但人文精神是个更广泛和全面的概念,它以人性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人文道德素质的人不会为了一己的私利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农民不会种出连自己也不会去吃的蔬菜粮食;商人不会偷税漏税、不讲信用;医生不会收取红包回扣、见死不救;官员不会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另一方面,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人文道德素质的人又是正义的守护者、权力的制约者和现实的批判者。如果没有正义,一个社会就无法维持,而正义的呼声与实现是人性的力量和文化的功能,文化则通过知识分子对权力的渗透和制约起作用。权力必须得到约束和监督,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社会的崩溃。在宪政尚未有效建立的时代,对政权的平衡主要依赖宗教和文化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倡导的“道义”为灵魂,以“名教”为形式对政权进行规导、制约、监督和调节,起到象西方的宗教一样的政治作用。君权在表面上似乎没有限制,生杀予夺任由君主之喜怒,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君主只能“替天行道”,即遵守“道义”,否则就是“无道”之君,从而丧失权力的合法性。“道义”及其具体的“是非”准则是人的普遍固有价值的体现,是知识分子立身行事的法宝,不是任何强权所能垄断和取缔的。秦始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试图用权力代替道义,用专制主宰是非,结果二世而亡,给后世统治者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曾激起无数知识分子的渴望和幻想,但他们不知道“哲学王”成为现实之日,就是他们的噩梦来临之时。政权一旦垄断了哲学,哲学就会堕落为暴政的工具;哲学若是拥有了权力,权力就会无限膨胀,失去控制。“哲学王”在实践中不仅会使政权成为独裁与暴政,而且会使“正义”异化为吞噬人的生命和灵魂的巨兽。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代、法西斯文化专制的时代之所以是人类文明史的黑暗时代,就是因为宗教和文化失去了独立性,被权力所玷污造成的恶果。在我国,孔子幸亏仅是“素王”,否则也难免象王莽一样声败名裂;他能取得不可替代的伟大的历史地位,成为知识分子效法的楷模,就在于他表达了人类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正义,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和独立精神的体现。文化的独立性是知识分子获得独立性的根据,而当伟大的政治领袖兼任伟大的思想导师的时候,知识分子就只能沦落为附在某种皮上的毛。丧失独立性的知识分子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仅仅是专业人员和一般文人,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还是现实的批判者,独立性是实现批判功能的必备前提。现实社会总是有缺陷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屑于为讨好权力歌功颂德、用理论粉饰现实,他总是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格思考现实、揭露问题,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腐化现象进行无情的批判,并找出解决办法、指明方向。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依赖于文化的独立性,文化的独立性在于体现人的普遍本性的人文精神的独立性。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是知识分子的灵魂,同样也是大学教育的灵魂,能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人才应当是衡量大学教育成败的决定性标准。

一所大学,不是想有“大师”就能有的,但如果要锐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一定能培养成的。现代社会尽管对权力的制约和对正义的维护主要靠健全的民主制度,然而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离不开人的精神素质。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近代启蒙主义的兴起和宗教势力被迫退出政权是同步的,文化的独立性及其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的反省和批判又是西方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种种问题,如民主政治的建立、法治国家的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扭转,在在需要大量具有人文精神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可叹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却难孚众望。众多的大专院校正沉溺在建大楼、扩地盘、上层次、抓效益等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把本已淡漠的大学之魂冷落一旁,屈从于世俗功利主义的浊浪下,丧失了自身的尊严。怵目惊心的教育腐败、层出不穷的学术违规和学生学习中的弄虚作假、论文抄袭现象,难道不是大学灵魂沦丧的征兆?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想要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无异于缘木求鱼、痴心妄想。因此,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首先,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大学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要认清大学的性质、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大学是传播和创造文化的重要领地,而所有文化都以体现人的普遍价值、社会正义和美好理想的人文精神为灵魂,就是说都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大学办学的最高宗旨。尤其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厚的宗教传统和普遍的宗教组织,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一级文化教育机构,而且还是道义的担负者、理想的发源地和心灵的守护神,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所没有的纯洁、崇高、超脱和神圣的独特地位,对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现在应当对大学教育的办学思路和目标做深刻反省,不能刚从政治运动的折腾中摆脱出来,就又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能只顾追求规模、档次、排名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事实上,大学的声誉、质量和贡献最终要建立在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建立在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培养上。

其次,提供大学人文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人文精神是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人文精神并不只是理论知识层面的东西,而是活在人的精神、品格和实践中的东西,如道德素质不是道德知识的理论认识,而是通过具体个人的道德实践表现出来的人格品质。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关键是有人文精神之个人的形成,而不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即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形成首先表现为思想大师的出现,这是个自然的过程,不可能由计划催生出来,但大学可以为大师的出现提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蔡元培主持北大时,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在短期内迅速聚集并造就了众多的思想大师和学术大师,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旧北大、旧清华的办学思路、模式和机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大学改革所参照,而自由宽松的治学环境尤当首先效法。因为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式和类型,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多元性,在如今世界文化多元互动的环境下,思想自由无疑是创造新思想、诞生新大师的先决条件。在没有思想大师的时代,人们靠基本的良知和文化熏陶维系人文精神;在思想大师出现的时代,人们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充实、提高与发扬,从而使社会风气得以净化,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同样,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也需要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而且还要有与人文精神形成相应的教育机制提供保障。

第三,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不等于人文课程教育,但人文课程教育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为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负载和传达的。以前除了文科院系外,担负全校人文教育使命的主要是“两课”教学,现在大多理工类院校纷纷设置人文学院,积极寻求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模式。可是,其中有些院校的目的仅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人文学科以求成为综合性大学,而不是为了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然而,“两课”教学的局限性早已暴露无遗,探索和建立全校范围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文教育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在目前情况下,可先做以下几点工作:

一、对“两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突出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

二、选定一些人文基础课程为全校通选课或必修课;

三、各专业设立反映本学科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课程;

四、形成经常性的名师交流和讲座制度;

五、鼓励教师或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组织;

六、建立高水平的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和就业辅导咨询机构,等等。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比较吸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健全完善而有效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机制。

最后,要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遗产必将在人文精神教育的重建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形成是否以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要资源决定着新的民族时代精神建设事业的成败。上个世纪前半期出现的众多思想大师、学术大师和科学大师多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的学术成就并成为令人景仰的大师就在于他们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聚集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结合的精华。而上世纪的后半期至今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整个社会不仅政界、商界而且学界的不良风气有增无减、精神失守;深究其因,也许过去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是最重要的原因。

------------------

①朱熹:《大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68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第471页。

TheiritofUniversity

Atract:Humanismreflectsnatureofhumanbeingandjusticeofsociety.Itistheiritofuniversity.Torecotructhumanisminuniversitymustrequestuniversityhavingtheideaofhumanismandthegoalofeducatingstudenttobecamearealintellect,havingfreesurroundingsforforminghumanism,havingtheeffectiveteachingmechanismofhumanity,andmusttakeadvantag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篇3:母亲的咸菜

“到南方了多吃饭, 瞅瞅你这么瘦, 哪里像一个东北小伙子, 听说那里热平时多喝水, 听邻居说广东人做饭就像那水煮大白菜, 没滋味。我在你包里装了一罐我自己腌的咸菜, 要是觉得吃不惯就放点进去, 从小你就爱吃, 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总吃上了。对了, 去了可得好好学习, 以后呀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可不能丝毫马虎。”母亲在身边徐徐地说着, 一边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她孩子以后生活的地方。她并不知道广东究竟在中国哪个方向只知道那是南方, 只是从邻居们的闲聊中依稀知道那里没有叶落, 一年四季仿佛都是春。母亲更不知道护理究竟干些什么, 只知道那是关乎人命的神圣职责, 被人们叫做白衣天使。

或许一个男生当护士, 在平常人看来总是有些奇怪。但仿佛是一种缘分将我和她绑在一起, 想摆脱也摆脱不掉。看着包裹中母亲装的一罐咸菜, 心里很甜很甜, 但也夹杂着些咸味。母亲很会做咸菜, 这源于那些苦难的日子, 东北的冬天是漫长而又寒冷的, 入冬之后几乎见不到什么青菜, 而母亲却能使单调的饭桌焕发色彩, 嫩黄的胡萝卜, 绿绿的雪里红, 红艳艳的辣椒.在盘子里生长着盛开着。这些菜是母亲采摘下来之后用细盐轻轻地搓洗, 然后码在坛子中, 青菜们仿佛如睡美人一般永远地在坛子中焕发着青春。哪怕是那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菜根在母亲手里也会变成美味, 就像她说的不论做什么, 只要认真的去付出就可以给他新的生命。不知是不是遗传, 我出奇的爱吃母亲做的咸菜, 辣白菜、辣桔梗、酱黄瓜, 入口先让舌尖打了个激灵, 然后一股淡淡的清香混合着辣味与咸香直直地窜入喉咙, 再吃上一口米饭, 实在是儿时最美的回忆, 不一会儿鼻尖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 母亲在身旁一边为我擦着汗珠, 一边满足地笑着。可能她的手由于盐水的浸泡显得有些粗糙, 而正是这双手陪伴着我走过了那么多岁月, 母亲和她的咸菜在我一次次迷茫之时为我指明了方向, 给予了我力量与温暖。

当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 好多人都背后里说一个男孩子学什么不好非学护理, 还跑那么老远, 能有什么出息, 连我也被他们的流言蜚语所动摇, 终日低个头。母亲笑着大声地说学护理咋了, 不也一样救人么, 白菜萝卜的不都是菜么, 一样都可以填饱肚子, 好好学别管他们。我被母亲奇怪却有道理的比喻逗笑了, 母亲文化并不高, 却从生活中悟出了许多道理, 那么朴实那么生动。

一路奔波, 迎接我的是闷热的天气和喧闹的人群。听不懂的广东话, 使我更加怀念我的乡音。果然广东菜的确清淡得出奇, 初来乍到的我的确难以适应。我拿出母亲给我准备好的咸菜, 轻轻开启盖子, 一阵熟悉的味道飘来, 仿佛母亲腌渍咸菜的场景就在我的眼前。或许像汪国真的诗中写的那样“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从南到北的距离阻隔不了的是一个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爱。

“同学你是哪个专业的呀?”“我是学护理的”“不是吧一个男生学护理?”这或许是我最常听到的对话, 当初对于白衣天使的崇拜, 在师兄师姐的描绘下, 在别人的嫌弃下愈加淡然。“赶紧转专业吧”“哎, 要是我当时分高点肯定不会报护理了”“当护士太辛苦了要不是实在没什么可干的我才不当呢, 更何况你还是个男生。”在种种的怀疑中, 我的热情仿佛如秋雨后的气温一点一点地降了下来。我在迷茫中对未来充满了畏惧, 想到家里面对我怀揣期望的父母, 心里更是凉凉的充满了愧疚。

胡思乱想中偶然看到摆在桌子角的咸菜罐子, 透过玻璃, 里面的菜仿佛闪着光, 像翠玉一般。想起了母亲在泡菜坛前用双手搓洗青菜, 想起了那双手为我擦拭汗珠, 想起了在家里吃着咸菜的满足感, 想起了母亲笑着大声说着那萝卜白菜的理论。我从罐子里夹起了一块咸菜, 淡淡的苦涩, 说不出的味道。或许生活就像腌制咸菜, 只有经得起苦难的腌渍, 才会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或许今日的一切质疑与迷茫, 就是生活正将盐水沁入我们的体内, 只有默默忍受, 像母亲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 永远笑对一切问题, 才可能找到更真实的自我。

篇4:浅谈好教师的品格与育人之道

案例一:

一名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经常无故旷课,学习成绩差,三天两头违纪,经常欺侮人。

普通教师做法:认为这名学生“品学双差”,经常找其谈话,严厉批评,指出其不足,希望其改正,效果甚微。最后上报学校,劝其转学。

线索:这名学生转到另外一所学校,开始时起一直“重复昨天的故事”。

好教师做法:

试去心灵的尘埃

一个周日的下

篇5:傅斯年的人文品格阅读答案

A.由第二段傅斯年身上的墨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读书极为勤奋的人,但其成就还得归功于天生的禀赋。

B.傅斯年爱书不仅指他爱读书更表现在爱买书。在西南联大时,即使自己的生活异常困难,他都不想卖书。

C.傅斯年整天埋首于书本之中,平时连电影也难得看几场,可以看出除读书以外他的人生了无乐趣。

D.这篇传记主要采用了引用、类比的艺术手法,通过平实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傅斯年的精神品质。

E.文章从多方面叙述了傅斯年先生的种种轶事,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做人品行。

16.第⑤段中傅斯年说:“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傅斯年是做了哪些事?请简答。(6分)

17.第⑧段中,作者说:“至于他的做人之道,就更需要我们来学习了。”傅斯年“做人”具有哪些的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说。(6分)

篇6: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有<论语>之忠恕,有<中庸>之忠恕.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大大发展了忠恕学说.忠恕之道既有丰富的`古代实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 者:吴长庚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4(5)分类号:B82-09关键词:儒家 忠恕之道 当代价值

篇7:儒家文化中的孝亲之道(精选)

丰满二实验 王桂秋

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文”,以重视教育著称。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若要成为“君子”,“文”(后天的文化教育)与“质”(质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学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不过,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儒宗孔子认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学文”更加重要的是“孝”与“弟”,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仁义”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孝弟”则是“为仁之本”。在“孝”与“弟”两项中,更为根本的是“孝亲”。在这一点上,儒教与基督教有很大区别。基督教也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爱上帝、爱基督。《圣经》上记载,基督要求信徒们爱天父和基督超过爱自己的生身父母。孔子则认为,凡是不能够将爱父母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者,就是在做人的根本上还没有立起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儒家文化对人的生命来源的看法与基督教有所不同。犹太教和基督教认为,一位男性的天父———上帝———创造了一切,与天地万物一样,人也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人最该爱戴与感恩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造物主天父。儒家文化则认为,天地孕育万物,父母生育儿女,我们生在天地之间,既要敬畏感恩造就了这一切包括人类的天地大父母,又要孝顺感恩养育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在基督教徒的婚礼仪式上,感恩与顺服上帝是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则一拜天地(人类和万物的大父母),二拜高堂(自己的生身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男女合德。

正因为中国儒家文化认为生身父母是个体生命的来源,所以对父母极其感恩,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神圣,“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主张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父母在生时要在物质上尽力供养,在态度上恭敬和顺,父母过世后依然要如同他们在生时一样供奉祭祀。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同情,宽恕,主张推己及人,仁人爱物,“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又肯定“爱有差等”。“爱”之所以有差等,是由血缘的远近所决定的。最该爱的是父母(自身生命的来源),其次是兄弟(自身的同胞手足),因而,“孝”与“弟”就是最重要的家庭道德,是一个人能否仁人爱物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也弘扬博爱道德,致力于培养“民胞物与”的境界与情怀,不过,儒家认为,要求一个人“爱无差等”,即爱别人跟爱他的父母兄弟一样,是不自然、不合理、不近人情的,因为血缘关系才是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我”的爱是从跟“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依次扩展出去的。

在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中,对生身父母的爱是最重要的。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位正在上课的高中老师在地震发生瞬间不顾学生,只身逃离。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当时的情况,引发强烈谴责,因此得到了“跑跑”的绰号。事后,“跑跑”先生公开声称,如果当时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同时在场,他很可能会救女儿而不是自己的母亲。按照儒家的传统道德理念,在危难中,儿子毫无疑问地应该先救生养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生养之恩与生命价值高于女儿。这种把母亲生命的价值放在女儿和自己之后的言论,在传统中国社会无疑会被视为忤逆不孝,这就好像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时期,有人敢公然宣称不信上帝一样的可恶。

正因为个体生命来源于父母,在儒家传统中,父母对儿女行使体罚就具有正当合理性。“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子底下出好人”,父母既然生养了儿女,当然有权对之实行责罚。对于父母的责罚,儿女应该痛悔己过,顺受无怨。《圣经·旧约》记载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无条件服从。亚伯拉罕毫不怀疑上帝的绝对权威和其要求的合理性,遵照上帝之命,用独子献燔祭。同样,在中国传统孝子们的心目中,生身父母就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与绝对权威,父母的任何要求责罚都有其合理性,都应该和婉顺应。

胡适成名于上个世纪初期全盘反儒家文化的激进新文化运动,他逝世时,蒋介石在挽联中称之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位新文化运动大将是深受传统儒家孝亲宗教陶冶同化的孝子。在《四十自述》一书中,胡适生动描述了童年时代寡母对他十年如一日的孝亲“布道”,以及在做人和学习方面的严格督导,包括犯错时所受到的训责和体罚。中年胡适深深感激母亲,赞美自己的寡母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将自己做人和为学的成就归功于母亲教子有方。青年时期,胡适曾一度因失意而酗酒浪荡,一次大醉后与巡捕争斗被关押了一夜,清醒后,他看着镜中狼狈的自己,想起了在家乡时时期盼他成才的母亲,决心痛改前非。不久,他考取了官费留美,数年后学成归国,迅速在学术文化界爆得大名。胡适广受到异性青睐,在婚姻问题上却惟母命是从,对母亲包办的发妻始终爱护不弃。三岁丧父的胡适对父亲毫无感性印象,却致力于从父亲遗留的文字中追寻其思想轨迹。在《四十自述》中,他称自己明理性重经验的为学路径是步父亲的后尘。他不仅学成后扬名显亲,还整理出版了父亲的全部遗著,晚年在《口述自传》中,他进而大量补述了父亲一生的主要事迹。综观胡适的生平可见,父母在他生命中的地位近乎神明,母亲的“布道”内化为他的人生动力,他的生命可谓是实践父母期待的一生。胡适的作为正是儒宗孔子所主张的君子当“善述父之事,善继父之志”的具体实践。

因为“孝亲”,孝子必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荣誉。“孝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儒家认为,生命是父母给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损毁,应该爱惜。人生一世,要好好做人,努力做事,在家尽孝道,在外行忠信,为父母争气,为祖宗争光。记得曾看到美国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的电视访谈节目,赵女士说自己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社会上做事,都有一种很强烈的心理动力,那就是要为父母争光。赵小兰是姐妹中的老大,她的几个妹妹也都很出色。在她的家庭教育中,中国传统“孝道”仍然起着作用。

篇8: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忠信与经略之道--诚信之道纵横谈(二)

儒者诠释“主忠信”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其<论语>中虽然也讲到“诚”(仅出现三次),但是他并没有把“诚”与“信”联系起来,正式提出“诚信”这一伦理学范畴.他是把“忠”与“信”联系起来,提出“忠信”这一概念,用以表述这一“诚信”思想的.正如陈淳所云:“忠信两字近诚字.忠信只是实,诚也是实.”(<北溪字义・忠信>)孔子在<论语>中,多次阐述了“主忠信”的伦理思想.

作 者:葛荣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刊 名:石油政工研究英文刊名:SHI YOU ZHENG GONG YAN JIU年,卷(期):2003“”(3)分类号:B2关键词:

篇9: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秦晓波1, 郭秀丽2(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化工学院, 辽宁沈阳110023)[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方法论原则, 主要有:“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执中知权”、“和而不同”等基

本特征。和谐社会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 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在, 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这恰恰是中庸之道 的精髓所在。因此, 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中庸之道;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26(2007)05-0008-03 [收稿日期] 2007-05-20 [作者简介] 秦晓波(1960-), 女, 辽宁沈阳人,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7 年第5 期

第31 卷(总第143 期)№5,2007 Vol.31 General,№143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 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 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 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并不能自动消除社会矛盾, 目 前我国社会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存在着许多 不和谐现象。如何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现象, 缔造一 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成为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贯穿儒家思想始 终的方法论的中庸之道, 其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 矛盾关系、促进事务的和谐发展。今天, 重新审视“中庸 之道” 这一哲学理念时发现它有许多适应这个时代需 要的东西,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 意义。

一、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中庸”既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又是儒家的方法论 原则。中庸作为一种方法, 通常称之为“中庸之道”。从 现存古籍来看,“中庸”一词是由孔子首先提出的,“中 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 反对在行为上走极端, 主张 “中行”。后人对中庸概念的理解, 通常采用朱熹和程 颐的释义。朱熹在《中庸章句》题下注曰:“中者, 不偏 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颐曰:“不偏 之为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 定理”(《中庸章句》)。概括起来, 中庸之道有以下四 个基本特征: “过犹不及” 的适度原则。“中庸” 思想包含着 “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记载: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 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 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过”和“不及”都 是不对的。《论语·子路》篇也说:“子曰:‘不得中行 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儒家认为, 人的思想和行动冒进或保守都不好, 与之 同流合污也不符合“中庸”的原则。因此, 必须在“过” 与“不及”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正确合理之点, 以做到 恰如其分。

“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

为“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中庸》), 提出了“两端” 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 载:“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 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孔子阐明了自己在回答别人提 问时不单纯片面地看问题, 而力求在分析综合后予以 解答的思想, 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 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 事物的本质。

·8·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5 期(总第143 期)“执中知权”的权变原则。“权”即“权变”, 即具体 情况具体分析。孔子首先提出“可分立, 未可分权”

(《论语·子罕》), 即立足于具体情况, 既不违背常规, 又

能有所变通。孟子认为“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举一 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执中”必须依据不同 情况, 有所变化, 才能恰到好处地坚守圣人之道, 正所谓 “嫂溺不援, 是豺狼也”(《孟子·离娄上》)。由此可见, 儒家中庸思想的“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而不是一成 不变的僵死的原则。

“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对“中”进行规定性的定 义, 离不开对“和”的本质界定。因为衡量“中”的最终 标准还是“和”。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 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表层状态下蕴 含着中庸的理性精神, 所以两者相互联系并互为依存, 故此, 孔子曰:“和为贵”(《论语·学而》)。但孔子的“中 庸”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有标准的和谐境界, 主张的 是不同之“和”, 正如他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 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可见, 孔子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其追求的是一 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因此, 中庸思想表达的“和谐” 观, 是一种“异中求和谐”与“变中求和谐”的思想。

二、中庸之道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四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孤立、不相关 联的, 其中, 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哲学上, 和 谐本质就是质与量的统一, 事物只有处于“度”的范围 之内才能和谐, 无过无不及的现实特征就是和谐。但是, 和谐并非孤立事物的和谐, 而是事物置身于一个系统内 的和谐, 是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追求 的是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己和谐就 是个体保持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需要具备控制情绪的 能力。与人和谐就是个体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获 得人际关系上的和谐, 首先, 个体要能被他人所接纳;其 次, 个体要具备与人为善的意愿和爱人的能力。与环境 的和谐, 通常表现两种情形: 一是人能够操纵环境;二是 在无法操纵环境的情况下, 人能够改变自身以适应环 境。可见, 保持事物在“质”上的相对稳定, 获得整个系 统内的和谐发展, 是整个中庸之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 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和谐。建设和谐社会, 就必须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 在, 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矛盾存在和解决方式的多样性来看, 在一个以非 对抗性矛盾为主的社会里,“和而不同” 的方法是解决 矛盾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社会的大多数矛盾都不是用 你死我活的方式解决的, 而是通过包容对立面、在矛盾 双方之间寻找中介这种中庸方式加以解决的。从事物的 系统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 中庸之道坚持“执两用中” 提倡普遍和谐, 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主体与 客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系统观为调整人际 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提供了有益 的借鉴。从事物的质量关系来看, 中庸之道的本义在于 “执中”、适度”, 反对“过”与“不及”, 因此, 它具有普 遍的方法论意义;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看, 中 庸之道强调“执中知权”, 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 顺应 时宜, 灵活处置,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三、借鉴中庸之道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就意味着承认不同、尊重不同, 意味着更多的

“兼顾”与“协调”。社会的“不同”、“多元”正是现代 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中庸之道是实 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手段, 它要求恰如其分地 把握事物、协调矛盾, 达到事务的平衡与稳定, 实现最合 理的和谐状态。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借 鉴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解决好以下四个重大问题: 第一, 整合社会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的运动 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 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面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 问题: 首先要调整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 系。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 美元之间是社会矛盾尖锐、问题多发、容易出现杜会动 荡的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社会的和谐, 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目标就是要使 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和 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 相反, 和谐社 会应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 益大致均衡、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利益均衡, 利益均衡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其次要协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 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某些为官者 疏于政事, 腐败严重, 影响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从 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原 因很多, 但关键在于政策和制度。合理的政策和完善的 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制定合理的政策 和建立完善的制度, 必须做到统筹兼顾, 整体协调, 公平公正。对于不和谐的现象, 只能运用和谐的方法去化解, 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兼顾多元化利益, 制定出良好有 效的制度, 这样才能形成公民与政府、人与制度的和谐 状态,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 促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 ·9·

【责任编辑默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5 期(总第143 期)展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特征。现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 分配公平等三个方面: 权利公平是公平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公平的逻辑 起点和实践起点。它体现的是不论社会成员所属阶级、阶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及资本占有状况 等因素如何, 社会应赋予他们在享有参与各项社会活 动方面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使他们在平等的起点上融 入社会。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存在着 地域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教育等等发展的不平衡 性, 这就使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时还面临诸多不尽公平之处。只有首先保证权利公平, 才能够调动起社会成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规则公平是公平的存在形式, 是实现公平的重要 环节和必要保障。它所要求的是社会主体在参与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遵循公正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 则。因为即使社会主体获得了权利上的公平, 而当他们 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由于规则的不公平而导致他们 与其他人付出相同最终所得却不同, 或者要获得相等 的结果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时, 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严 重受挫, 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 不仅要保证 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权利平等, 还要保证社会主体所遵 循的活动规则平等。

分配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实质所 在。它赋予每个劳动者获得正当利益和社会保障的权 利, 不因素质、知识、能力、性别等的差异而使其政治地 位、经济地位、生活享受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或本质上的 差异。分配公平体现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 性, 是人们评判社会公平与否及公平程度的直接和主 要依据。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虽然利于 实现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 但却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 生产积极性, 降低效率。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率的, 但是 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引起部分企业的破产和劳动者 的失业, 引起贫富悬殊, 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因此, 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 兼顾公平尤为重要。一方面, 效 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就离不开效率的提 高。另一方面, 公平又是效率的前提, 是促进效率提高 的强大动力。分配公平关系到效率的高低, 也对社会秩 序的维护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 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 序。没有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和 谐社会是一个既要改革、发展, 又能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的稳定社会。和谐要求稳定, 稳定为了发展, 发展必须 改革, 改革促进发展, 发展推进和谐。改革是发展的动 力, 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正是在改革中取得的, 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能在改革中构建。只有深化经济 和政治体制改革, 才能扫除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加 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构建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 只有靠发展来解决。物质贫 困, 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只有发展, 才 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稳定是改革与 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稳定, 就无法搞改革, 更谈不上发 展;如果改革偏激就会造成不稳定, 同样影响发展。稳定 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程度支撑和 制约着社会稳定。因此, 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 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即坚持“适度”原则, 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在改革、发展中实现 社会政治稳定, 也就是在和谐中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 作,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四,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 会进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经济与社会高速 发展的同时, 人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工业发展对自然 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已经达到 相当严重的程度, 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要彻底改变这种 状况,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发展不应 该限制自然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也不应建立在奴役、掠 夺、破坏自然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的位置应当是平等 的。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应当是并行不悖的。和谐社 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万 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 是中庸所要达到的理想 社会和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一点上, 产生于2000 多年前的中庸理念与21 世纪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很 好地交汇在一起。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对“中庸之道”这一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彻 底根除过去忽左忽右, 趋于极端的流弊。目前, 我国既 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又处于矛盾的凸现期, 各种社会矛 盾错综复杂。因此, 更加需要借鉴“中庸之道”的精髓 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以缓和各种对立情绪, 保证社会 的健康、稳定与和谐发展。

篇10:儒家人文理念与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摘要: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等。人文教化是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传统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经典教育、礼乐教化等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人文;人文教育;成人之道

在汉语中,“大学”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尽管现代大学的理念和建制主要来源于西方的“universi-ty”,而非传统儒家的“大学之道”。与现代社会教育的知识技能化相比较,传统儒学的教育理念最富于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提出的“大学之道”实际是为了落实儒家的人文理想①。在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大学理念,实际上并未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就无法从本民族的文化生命中汲取营养。所以,理解儒学的人文精神,或许能为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寻找到启示性的智慧。易言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为现代大学“正名”的作用。

一、儒家人文理念的核心

今天,多数学者在使用“人文”一词时,基本以西语的“humanism”为文化背景。然而,“人文”一词却并非是舶来品,其在中国历史上起源颇早,且意义重要。《周易贲彖辞》提出了“人文”的说法:“刚柔交错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即自然界的规律、标准,《程传》:“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迁改也。[1]808”刚柔即阴阳也,《易》以阴阳之道推理天地万物之规律,所以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明白自然界的规律,可以知道天象、节气等变化。《程传》:“人文,人理之伦序[1]808。”所谓人文,即本于道德理性之觉醒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价值规范。“文明以止”,“止”应为“依止”义,当联系“止”《礼记大学》“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来理解。由此道德理性觉醒而建立起来的价值规范是人类社会必须遵从的,所以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明白了人伦之道,就可以用来推行社会教化,从而实现“天下化成”的理想。可见,在传统儒家的思想视域之中,“人文”即“人理”,其核心就在于人之作为人的生命意义、价值规范和伦理要求等等。人文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做人的教育。

二、儒家对人文理念的践行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人文教育,缘于其对人生命之独特性的理解。“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孔子所开创的仁学,其核心即在成人之道。《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此处所谓成人,显然非生理意义上的成人,而是说在人格上相对完善的人。人皆有天生各异的资质和禀赋,或聪慧(知),或性情淡薄(不欲),或胆气过人(勇),或多才多艺(艺),只要在此基础上,经过礼乐的教化,自然各有所成就。而礼乐教化的核心,就是成人的教育。《礼记坊记》所谓:“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因任人天生的性情而导之完成其人格,此是礼乐教化的根本精神。在传统儒家看来,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不同,物的存在则都是现成性的定在,而人的存在则是有待于去完成的存在。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的存在永远是“去存在”[2]。而这种“去存在”,若无人文的教养,则必然是沉沦在世的。所以儒家特别重视“学”。孔子对学生最高的评价不是其他,而是“好学”,子不敢以仁圣自居,但对“好学”却当仁不让。《论语》开篇即以一个“学”字压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对此“学”的理解存在颇多分歧,例如,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的内容是什么?这自然决定了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其实这些内容在《论语》中自有答案。首先,儒家之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孔子经常教育学生说“志于道”,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述个人的人生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朱子解:志于学即志于道,即大学之道也[3]。从根本来说,即是以大学之道来作为人生的志向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其实作为做人的教育,最为根本的就在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所谓人生观,并非是一种设计人生的技术性知识,而是就一个人来说,启发个人的生命自觉,从而让其自己从切身的生命体验和具体的人生境遇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准则,找到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样才是成人的最核心之处。至于学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实现此人生之道的具体方式。《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由夫子教的内容,当然即能知道学生学的内容。文、行、忠、信,文,即诗书六艺之文,简单说就是当时的经典教育,由经典教育而明白道理;行,即礼仪教育,有礼仪教育而知道如何行事;忠信则是德性教育,开启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格世界。这也就是“学以至成人”的`基本方式。儒家虽强调人文精神,但绝非不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相反,在人文素养扎实的前提下,知识技能教育反而是很受重视。因为在儒家看来,若无人文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则不能受其成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孔子说:“君子不器。”这是《论语》中最短的一章,但是却最具有分量。器者,器皿也,此处引申义为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义为“君子不能局限于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学习”,或换句话说“君子不能做一个工具”。在职业分工以后,人们必然有各自的职业和社会分工,这是一个现实的人生境遇。但是,各种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本身只具有工具性,无所谓目的性。人之为人,成就其生命本身才是目的。“君子不器”的核心精神是“人必须先成为人,然后才能成为某种人”。[4]若因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忘记人的生命本身,即会导致生命的物化。

三、儒家人文理念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市场导向的社会大环境中,人文教育本身被缩减了生存空间。因为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知识技能教育可以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人文教育的效果则更加隐形,故而市场经济导致的短视则很难正视其意义。因此,就整个时代大环境来说,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体制,都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然而,随着市场导向性社会的变革,单纯教育知识技能化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整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在当代高校,人文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概括起来,最为集中的问题恐怕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往往模糊了人文教育的内涵,没有抓住人文教育的核心。如前所言,人文教育的根本乃是做人的教育,乃是人生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然而,很多高校却常常以文艺教育代替了人文教育。诚然,不能说文艺教育一定与人文教育矛盾,但是,诸如音乐、影视、绘画等等文艺形式之中,并非必然具备人文的内涵。其实人文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内涵,在有此内涵的基础上,人文教育才需要更丰富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文教育本身的知识理论化。

如前所说,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形成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个人的生命自觉,从而形成其人生信念和安顿生命的价值理念。在这方面,单纯的的知识理论教育是不够的。人文教育应该重视情感的感染,重视个体性。而传统儒学的人文理念则恰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能够启发新的人文教育思路。从教育理念上说,儒家的人文理念对今天高校的人文教育具有观念上的启发作用。其一,儒家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抓住了人文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的教育不息是启发性和文化养成性的,而非是一套宏大叙事的理论。人文精神的养成,必须建立于对人之生命特性及其现实人生深刻洞见基础之上。在这方面,传统儒学可以提供给当代人文教育很多的思想资源。其二,儒家的人文教育理念,合理地定位了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关系。强调以人文教育为本,以知识技能教育为末。本和末本指树根和树梢,对于树木而言,本和末虽有区别,但两者属于同一生命体。

本末关系超越了非此即彼或谁主谁辅的思维定式,按着人文与知识各自在人类生活中本有的地位而安排之。人文教育是知识技能的根,根扎得深,文明之树才能健康,才能枝繁叶茂。而仅仅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则是短视的,甚至是饮鸩止渴。从人文教育的方法来说,传统儒家的人文教育也具有重要经验。第一,增加儒学经典教育的比重,以经典教育推动人文教育。所谓“经所以载道”,经典乃是儒家人文化成之道的文化载体,所以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最直接的形式。儒家的经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例如经典教育的顺序、经典诠释的方法原则,等等。而经典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人文教育。朱子教育学生说:“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5]经典教育即是做人的教育。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对传统人文经典存在颇多偏见,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说过:“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任何人都不是抽象存在的,必然存在于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不从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而安顿自己的人生信念,这本身就容易导向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高校课程设置之中,应该适度增加儒家经典的相关课程。并且,在课程讲授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从合理选择的基础上看,应创造性地恢复传统的礼乐教育。中国古代有着礼乐之邦的美誉。然而今天国人的礼仪素养却经常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中断了本民族的文化教养以后,人们甚至常常误把粗野当成了率真。其实这是值得反思的。传统的礼乐教育从形式上说,是一种行为教育,或说生活教育,是给人提供一种普遍的、人文化的生活样式。

传统的礼仪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于人生命的全部历程,例如传统待人接物之礼,起居饮食之礼,冠、婚、丧、祭之礼等等。在礼宜乐和的生活环境中,人“日善徙远罪而不自知”。因此,礼乐教育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局限,以更具体、更实践化的形式来推进人文教育。礼乐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例如,礼乐教育的课程可以与学生社团合作,这样就不受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教育的成败,决定民族的未来。人文素养与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是人才必不可少的两方面。但两者绝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对于成就人才而言,人文教育具有不可争议的基础性。人文教化作为儒学的核心宗旨,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传统儒学为人文教育进行了系统地设计。随着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回归,从官方到民间,对传统儒学越来越重视。深入探究传统儒学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有助于推进当代高校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42.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

[5]黎敬德.朱子语类(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2.

篇11: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1、在长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工人阶级形成的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

2、劳模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3、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您是如何理解并在工作中践行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

答:

1、勤奋劳动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艰难创业、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体现,是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诚实劳动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创新劳动是开拓创新、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这些事中国工人阶级在长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形

成地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

上一篇:我的宠物八哥优秀作文下一篇:网上申请营业执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