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与德、智、美育的关系

2022-12-19

塑造完美的人格,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德育用以分辩善恶, 提高人的思想, 是灵魂是方向, 属于首要地位;智育用以传授和获取知识、技能, 培养人的能力, 发展智力;美育用以培养人的审美观念, 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体育则锻炼人的体魄, 强壮人的体格, 它是进行其它三育的基础。只有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的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 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唯一方法。”重视和加强体育对学生的德、智、美的发展作用明显。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在小学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集体主义教育, 三是优良品德、高尚品质的教育。而体育对这三个方面的教育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 体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主题, 体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密切联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建设祖国, 保卫祖国而锻炼身体, 把积极参加锻炼看作是自己对祖国的义务与责任;二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运动成绩, 为国家作贡献争荣誉, 或者用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和对祖国的贡献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2. 体育中渗透集体教育。

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 兴趣活动, 大都是集体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 要求有组织、有纪律, 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某一活动。体育活动中个人行为的表现, 都涉及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这就有利于向学生进行关心集体, 为集体的荣誉去拼搏、去努力, 对不利于集体的行为进行抑制, 从中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二、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由于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偏见, 往往只看到体育与智育矛盾的一面, 认为花时间锻炼身体就会影响学习。事实上, 体育与智育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

1. 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长时间用脑, 使个人处于紧张状态, 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因此, 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如果在此时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 可以放松紧张的大脑, 使它恢复成正常状态, 为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2. 运动实践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身体, 也就离不开体育。许多研究表明, 运动实践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如空间知觉的发展方面, 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发展特别高, 尤其是篮球、足球、网球运动员, 听说他们目测近物误差不超过4厘米, 目测远物误差不超过7厘米, 在时间知觉的判断方面, 田径运动员能以0.3秒的误差正确判断400米所经过的时间。

三、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美。

如体操和技巧, 灵巧、惊险, 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造型美。学生通过锻炼能感知到这种美, 情操得到陶冶。

2. 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例如, 长跑项目。要求持续、耐久, 能培养学生的毅力、坚韧和自信的品质。力量性的练习, 容易产生疲劳和肌肉的酸痛, 引起难受、厌倦的情绪。所以, 通过此项练习, 能培养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可见, 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途径。

3. 美是人类共同的爱好。

在诸多的美感中, 人体美不像装饰美那样一蹴而就, 除了遗传因素外, 它主要通过日积月累的锻炼而获得。所以, 体育活动使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更加深化, 健美将成为更多人的目标。

学校体育, 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但能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技能, 而且能发展智力, 陶冶情操, 锻炼意志,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途径。因此, 学校体育教育有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正确处理体育与德、智、美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学术论文征槁启事下一篇:中外基础教育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