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023-02-08

第一篇:如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建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央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快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既是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应该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我市对创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同时应当看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公共服务的施政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树得不牢,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2)、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认为管理就是审批,服务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3)、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公务员队伍的现有素质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建议: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社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强化市场监督职能,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政策法规建设。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业垄断,防止企业利用行业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予以公示,规范操作,公开透明,简化程序,大幅度缩短行政审批时间。规范收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应在媒体上公告,增加透明度。

三、坚持以法行政,提高政府行政水平。

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不得任意设定行政处罚或行政限制行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继续完善行政执法的工作标准、规范、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减少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随意性。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公务员评价标准,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奖优罚劣。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长期探索和努力。只要我们牢记为民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创新,勇于探索实践,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市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国家工商总局党组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3日 12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路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改革统领全局,加快转变职能,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正确把握改革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和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为重点,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依法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放开与管好的关系,在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中,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做到不代替、不干预本应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自我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事务,真正放权给市场、企业和社会。同时,把该管的事坚决管住管好,切实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领域和问题上。

坚持依法有序。习近平同志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推进改革的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当前和今后,凡在工商系统推出重大改革,都要先推动立法修法,再制定配套规章,确保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搞好改革的制度设计,认真总结改革经验,精心绘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保障改革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坚持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改进监管手段,坚持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为主线,以维护竞争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着力点,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手段转变,从侧重规范主体资格向主要规范主体行为转变,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监管执法向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从政府包揽向社会共治转变,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责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根本目的是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必须立足本职、着眼大局,正确把握推进改革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中心工作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通过改革达到更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

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习近平同志指出,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的决策部署后,工商总局将其作为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作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先手棋”,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举全系统之力,依法有序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

扎实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后,工商总局坚持立法先行、依法改革,积极配合全国人大修改公司法,配合国务院修订10部行政法规,总局自身也修订了7个部门规章,制定了4个规范性文件和2个技术标准,保障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深入进行政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调研督导,积极总结地方经验,认真督促各地强化落实;完善监管配套措施,保障改革有序推进,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各地采取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加强一线力量等保障措施,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取消企业年检制度,积极推进年报公示制度。8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将于10月1日施行。工商总局在发文取消企业年检的基础上,适应企业年检制度改年报公示制度的需要,及时制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公示暂行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5个配套规章,制定2个规范性文件和5个信息化标准,为实施企业年检制度改年报公示制度和加强信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为搞好信息公示、强化信用监管搭建平台。

稳步推进“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改革。工商总局积极配合中央编办,先后梳理确定第一批31项(另有5项需经全国人大修改相关法律后实施)、第二批90项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国务院已审议通过并分别于8月12日、8月19日公布。工商总局及时发文要求各地工商系统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1日起抓好第一批31项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的落实,推动“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落到实处,进一步减少登记环节、降低准入门槛、方便投资创业。

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与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制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改实施多年的市场巡查为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改进和加强竞争执法,加大反垄断案件查处力度。强化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推进广告监管机制创新,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提高了市场监管水平。近年来,全国市场秩序总体平稳,市场监管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稳步实施,降低了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改革红利。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长。今年3至8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659.59万户,同比增长15.75%;注册资本(金)10.79万亿元,同比增长66.7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对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对促进就业贡献显著。截至8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37亿人,比去年底增加1848.05万人。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步伐加快,大大缩短了申请人办事时间,节约了企业办事成本;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认缴注册资本趋向理性,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坚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开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工商行政管理涉及市场准入、竞争执法、消费维权等诸多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应当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年内再提出一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后置审批项目清单,进一步减少登记环节。积极协调省级人民政府出台市场主体住所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加快推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电子营业执照,努力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发照和公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年内启动对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试点工作。加快实施企业报告公示制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跟踪服务,积极做好新设立小微企业的扶持工作。

积极实施市场监管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着力构建信用监管机制,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强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路路畅通”的目标。强化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促进宽进与严管无缝对接;加强执法联动,探索统一执法模式,形成协同监管合力;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范案件移送程序、标准。积极推行社会共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组织、协调、规范、引导功能,促进行业自律;进一步拓展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市场监管的参与度,努力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依托大数据强化监管,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消除市场分割和行政壁垒。更加重视竞争政策的作用,促进市场主体充分、公平、有序竞争。

扎实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改革,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稳定和扩大消费,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契机,深入推进消费维权工作改革。进一步更新维权理念,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的研究,努力提高消费维权工作现代化水平。强化重点领域消费维权,着力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三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清除行业协会发展障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清除行业协会发展障碍 作者:黄剑峰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让行业协会承担政府部分的职能是大势所趋,因此政府应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培育与发展。

[关键词]行业协会;改革;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

市编办 孙大庆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其职能定位准确与否,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三农”政策能否在基层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亿万农民能否早日致富奔小康。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准确把握乡镇职能定位,打造服务型基层政府是做好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点和出发点,也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从事机构编制工作同志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印发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清晰地表述了乡镇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这为我们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尊重客观规律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10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自然环境和条件各有不同,比如按地理条件不同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按地理位置可分为近郊型、偏远型;按照产业不同可分为资源占有型、生产经营型,其中生产经营型还可再分为农业主导型和工业商贸型等等,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在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的同时,根据乡情、镇情转变职能,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不可千篇一律。根据中央精神,目前乡镇政府应该具有以下基本职能:

第一、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执行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

第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遵循经济和市场规律,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传统产业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直接的经济干预中退出来,把发展经济的职能交给社会和群众、交给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三是按照农业、农村工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培育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

二、三产业的发展渠道,用服务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用服务优化

一、

二、三产业的比例结构,努力实现乡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三、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村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是着力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争取上级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下,做好基础项目建设中土地征用、关系协调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等综合治理手段,为农民建立一种农村治安机制,让农民在安全、祥和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三是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网络,完善农村养老、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强农村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服务,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四是要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服务功能,积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以实现乡风文明。

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理顺县乡之间关系

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划分,处理好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重要条件。随着我市“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三大战略的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乡镇政府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

第一,随着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已建成集镇的房产、土地升值潜力加大,集聚效应凸显,农民建房热情空前高涨,伴随而来的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现象屡屡出现,而相关的诸如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监察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乡镇政府无权处罚,尽管镇政府成立了执法队伍,也只能是延续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工作,牵扯大量的人力,效能低下,一旦工作做不下去,只得“进城搬兵”,请县级执法队伍处罚,工作周期长、行政成本高。解决类似问题,一是县级政府将有关执法权力向乡镇政府授权或委托执法,健全乡镇执法队伍,确保乡镇执法队伍的职责合法性,二是维持现有体制,壮大县一级的执法队伍。要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划分,处理好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从效能的角度看,前一种做法比较可行。

第二,随着集镇面积的扩大,工业化程度提高,乡镇政府还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市政设施维护、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社会治安维护等职责,与县级政府掌握的财力、人力相比,显得权责不对称,必须依靠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加以解决。

三、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加强自身建设

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保证乡镇机构高效运转。在行政编制允许的范围内,保持现有人员总量不增的前提下,逐年适当为乡镇机关补充录用公务员,以改善乡镇机关人员结构,同时,乡镇要着力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需要一方面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效能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级相关政策,发挥在乡镇“三支一扶”优秀大学生的作用,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第二,要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提高乡镇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现象发生;加强对社区和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严格遵守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居民、村民自治。与此同时,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上级有关部门信息通报机制;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重大灾情、疫情预防、处置等应急机制,提高乡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社情民意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和政情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政府的决策、行政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五篇:加快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调研报告

现代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资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代表一个地镇的对外形象和发展潜力。

一、青同镇经济发展环境现状和问题

良好的环境是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保障和强劲动力。近年来,青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争先创优,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回顾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并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政务“阳光行动”的扎实开展,便民服务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机关效能监察力度的不断加大,干部作风建设的持续好转,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全镇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氛围,良好的环境助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步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对照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差距还较大。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部门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从总体上看,近年来部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都有所提高,但还有些部门存在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的现象。

二是有些部门政务不够公开,办事效率低下。实施“阳光政务”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比较满意,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部门政务公开的内容还不科学,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事务性、程序性、结论性公开的多,办事过程、决策过程公开的少;事后公开的多,事前、事中公开的少;对外服务事项公开的多,对内接受监督公开的少。

三是有些部门作风不实,影响了机关形象。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加大了机关效能监督力度,对上班纪律、会议纪律、机关作风经常开展明察暗访,对违反机关效能的行为进行了及时通报。但机关作风不实的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有些部门领导和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不深、不细、不实;有些部门工作拖拉等现象时有发生。

上述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部门和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如果放任不管,势必影响到开明、开放的形象,势必阻碍和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克服环境不优、作风不良、效率不高的问题,创造一流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治理对策及措施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长抓不懈,工作力度要再加大,创优范围要再延伸,整改措施要再创新,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所有创业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镇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第一,开展机关形象测评和问卷调查工作。着眼于解决“中梗阻” 问题,要把形象测评工作延伸至执法服务单位的科室以及乡镇的站所,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执法水平、办事效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议,对群众满意的给予表彰,对群众负面反映强烈的实行黄牌警告和全镇通报,通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二,以推进政务公开为抓手,进一步促进“阳光政务”的开展。要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机密外,均要在政务公开栏内进行公开。要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着力在公开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重在决策过程、事前和事中的公开。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乡镇、村也要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采取点题公开、动态公开等形式,确保公开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镇纪委要组织人员对各单位的政务公开情况、站所集中办公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直接纳入机关效能建设,先进的予以通报表彰,落后的给予批评曝光,以推动“阳光政务”持续深入开展。

第三,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好转。要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干部绩效考评方案,将绩效考评落实到岗、到人,认真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四项要求”促进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效能督查、通报批评的警示作用,切实纠正机关工作作风、纪律、态度、效率存在的“四难”、“四气”、“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设立投诉信箱、电话和电子投诉信箱,确保各类投诉渠道的畅通。

第四,以创新机制为保证,着力健全优化环境长效机制。要全面加强优化环境机制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单位实际,积极推行机制制度创新,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执行力强的机关效能制度,把规范管理贯穿于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同时,要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强化制度的刚性,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建立健全优化环境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第五,加强领导,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强劲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又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要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

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乱抓,抓而无效等于白抓。抓好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必须形成上下互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领导到位、配合到位、督查到位、奖惩到位。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切实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亲自主持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落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其他领导既要抓好分管业务工作,又要同心协力抓好环境建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力求目标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便于操作,并严格考核、严肃追究,切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二要强化协调,形成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集中治理的强大合力。要主动找准位臵,认真履行职责,坚决克服本位主义思想,自觉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部门之间既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又要相互支持、主动配合。凡是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事情,就要自觉执行、主动落实,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围绕发展,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声音一股劲,唱响优化环境的“大合唱”。

三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优化发展环境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常抓不懈,始终坚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优化环境的重大问题上,放在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上,放在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上,切实把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要严格制度,严明奖惩。要围绕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作出具体承诺,不求全但求切中要害,不求多但求实在管用,并确保承诺兑现。纪检要开展定期督促检查,对各类投诉要有诉必查、有查必果,特别是因作风粗暴、故意刁难、推诿扯皮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环境问题,经群众举报并查实后,要从严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上一篇: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汇报下一篇: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