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哲学解读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历史命运

摘要:近代以来,以“革命”与“改革”方式呈现的“现代化”,构成中国社会嬗变的主旋律。进入21世纪,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三大历史任务”之首。现代化的源头,可追溯至马克思主义诞生时代的欧洲。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大举东渐,以物竞天择的理论气度,成为历史和人民的最终选择。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指导。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流为同步的历史进程。 远离马克思谈马克思,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被误读和被遮蔽,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失真”,造成“官方举旗”而“大众迷失”之困窘,也赋予“回到马克思”以迫切性。 由六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的本文,立足于中外现代化实践,以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为基础,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原典阅读和原理回溯相结合、将加法与减法相结合、将内史与外史研究结合、将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交织、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杂糅,就宏观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观论域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微观角度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做纵横双向多维分析。具体操作路径是:以概念的辨析为楔入点,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不同阶段;对马克思被误读和被曲解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再读与重释;对马克思被遮蔽和被消融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去蔽与复原;对有关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命题,进行二阶观察;围绕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中国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诸理论之逻辑关系、以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新型现代化理论的理念与路径、“方法至上论”与“内容至上论”的功能及限度等问题,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是马克思思想生成的背景,也是马克思审视社会实践的视域与论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抽离出来,不仅是对历史的遗忘,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遮蔽。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是复杂的理论系统,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在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存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而视之,以及重“马克思哲学思想及其中国化”而轻“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之偏颇,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呈现应然性上的实相强势和实然性上位相弱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至尊化和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虚空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真”的重要原因,又赋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以必要性。相关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研究内容稀薄化、水平初浅化、成果零碎化、方法线性化、状态隐性化等“热而不熟”的状态,使本研究具有恢弘的探索空间。基于西方情境和中国情境,重读、复原、走近、思考、对话、推进马克思,是弥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鸿沟的尝试。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范式而言,强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研究,不是“溢出”和“添加”,而是“回溯”与“还原”,是“回到马克思”的学术努力。 如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视为一条精神之河,那么,处于争议中的相关“概念”是其“滴滴水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是其“筑底河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不同“阶段”是其“各个河段”。对“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传统现代化”与“新型现代化”、“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与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和大众化、“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等概念作发生学和诠释学的解读,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黑格尔的成就,为马克思的著论提供了知识框架、概念词汇和分析线索。在批判黑格尔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以“人类解放”为最高诉求的现代化理念,并以“哲学”向“社会实践”的转向,倒置了黑格尔的认识。因此,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发,体现了哥白尼革命式的演进路径。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既反映“时代”之“时势”,又受“时代”之“时势”之制约。作为“观察社会生活大师”,如果马克思对鲜活的现代化实践无动于衷,是不正常和不合逻辑的。依照库恩的范式理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旧范式。《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危机期”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拉开“革命期”的序幕,《共产党宣言》最终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进入“新范式期”。 在现代化的缘起层面,市民文化是马克思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眼中的现代化之源头。 在现代化的过程层面,马克思隐性地区分了“文明有中心”和“文明中心论”。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现代化设想,以及对“先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关系的认识,蕴藏着冲击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价值。“生活的生产”、“世界生产”和“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等,均为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和被消融的现代性维度。于乱相中解蔽和去蔽,有助于确证“物质生产本体论”的偏颇。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后现代意蕴,使在后马克思时代的现代化实践中处于“物理缺场”的马克思,仍然能够以“思想在场”方式展示其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在现代化的功能层面,“双刃性”与“吊诡性”是马克思现代化观的基调。以英印美中四国作为诠释“双刃性”与“吊诡性”之空间视域,马克思明示了“主观目的”和“客观功能”的不同。在充分肯定科技和经济现代化进步作用的同时,马克思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异化现象。 马克思生前,默认或间接使用了“现代化”。“无产阶级”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主体向度,“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图式。在主观契机上,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掘墓人”。而在客观功能上,马克思则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功臣”。马克思研究的立足点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马克思最早最完整地描述资本主义型现代化。对亚洲现代化,马克思虽然给予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却是马克思思想的弱图像。对防卫性现代化,马克思不以为然。并且,由于他的分析主要限于德国,致使中国和俄国的同类现代化成为其思想的漏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西方现代化理论之间,有分歧,也有相近,有彼此交织,也有重复与耦合。如果忽略这些而作孰优孰劣的判断,是非历史主义的。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阐释”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双向互动两部分:一是以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化”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二是以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前者重“继承”,后者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一起,构建起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现代化理论之间,既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又具有承继性与修葺性。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现代化在根本旨趣和意向结构上的契合,赋予以科学发展观孵化中国新型现代化并由此构建新型现代化理论的合理性。揭示新型现代化之与传统现代化所发生的模式转换,是当下中国新型现代化实践的现实需要与理论期待。 基于“批判视域”,以“时间”和“空间”为建构性变量,有助于指认“方法至上论”和“内容至上论”的合理性与功能限度。作为一种新解读范式,“回到马克思”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内容及其方法论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也是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现代化思想研究“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诉求,具有一定理想性,体现应然性层面的学术理想与实然性层面的学术现实之间的内在紧张。否认之,难免陷入“学术乌托邦”之藩篱。因此,在“回到马克思”口号下,做“走向马克思”和“贴近马克思”的尝试,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成果与本真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对称度,更具可能性与可操作性。 协调“文本主义”和“现实主义”,沟通“当年”的“著述者”之“原本”和“当代”的“解读者”之“释本”,关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马克思的恩格斯化倾向、马克思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术间距,是现代化思想研究“回到马克思”的题中之意。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与时代化、当代化和大众化相结合,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相沟通,是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应有之念。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显性化,有赖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由“隐性自在知识”向“显性自为话语”嬗变。其中,从“隐性知识”到“显性话语”的嬗变,反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存在状态”的变化。而从“自在知识”到“自为话语”的嬗变,则揭示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状态”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隐性自在;显性自为;回到马克思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1.1.1 论文选题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其特点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其特点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背景与阶段

2.1 相关概念的发生学与诠释学解读

2.1.1 “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理论”

2.1.2 “现代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2.1.3 “传统现代化”与“新型现代化”

2.1.4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2.1.5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

2.1.6 中国化与当代化和大众化

2.1.7 “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

2.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因素

2.2.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哥白尼革命式逻辑

2.2.2 基于实践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社会条件

2.3 基于范式理论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划分

2.3.1 库恩范式理论的内涵及其变迁规律

2.3.2 以范式理论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

第3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再读与重释

3.1 市民文化:马克思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

3.1.1 市民文化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定位

3.1.2 将市民文化视为现代化先决条件的合史性

3.1.3 “市民文化催生现代化”之命题的有限性

3.2 “先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的关系

3.2.1 发达-不发达:马克思现代化命题之框架

3.2.2 跨越卡夫丁峡谷:马克思现代化道路之设想

3.2.3 欧洲中心论:引发马克思现代性论争之论域

3.3 双刃性与吊诡性:马克思现代化观的基调

3.3.1 “双刃性”和“吊诡性”的内涵及功能考辨

3.3.2 三种现代化观:特点与性质的评价

3.3.3 关于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争论:介绍与分析

3.3.4 马克思对“双刃性”和“吊诡性”的阐释及价值

3.4 马克思眼中的现代化与殖民主义关系

3.4.1 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3.4.2 英印美中:马克思诠释的四个空间视域

3.4.3 马克思阐释现代化与殖民主义关系的特点

3.5 现代化思想研究何以“回到马克思”

3.5.1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内涵之厘定

3.5.2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背景与意义

3.5.3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思路和方法

3.5.4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功能及限度

第4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去蔽与复原

4.1 生活的生产: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的现代性维度

4.1.1 “生活的生产”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定位

4.1.2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蔽与去蔽

4.1.3 “生活的生产”的理论功能及其现代性情愫

4.2 流动的现代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薄弱环节

4.2.1 “马克思“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内涵与定位

4.2.2 全球化层面马克思“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素描

4.2.3 “世界生产”和“交往生产”:两种流动的现代性

4.3 马克思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4.3.1 “马克思哲学化”与“马克思哲学至尊化”之弊

4.3.2 平行及并列关系:人文社会科学框架内的解读

4.3.3 交织和寓于关系:以“现代化”为问题域的诠释

4.3.4 一般与特殊关系:基于方法论的阐释

4.3.5 争论及诘问: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否终结?

4.4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何以显性化

4.4.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显性化的应然性

4.4.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显性化的实然性

4.4.3 弥合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鸿沟的路径

4.5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后现代意蕴

4.5.1 “主义”话语中的马克思与后现代

4.5.2 质疑和诟病现代性危机的批判精神

4.5.3 解构与建构:“批判”与“发现”的逻辑

4.5.4 “非物质性”与“生活的生产”的契合

4.5.5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歧

第5章 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相关命题的二阶观察

5.1 马克思从未以特定方式使用“现代化”

5.1.1 对本命题及现有相关意见的商榷

5.1.2 马克思默认或间接使用了“现代化”

5.2 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掘墓人

5.2.1 无产阶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主体向度

5.2.2 人类解放: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图式”

5.2.3 主观契机-客观功能:“掘墓人”抑或“功臣”

5.3 西方现代化理论无法企及马克思现代化理论

5.3.1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结构

5.3.2 两种理论的多维比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5.3.3 比较的维度及比较的方法论思考

5.4 马克思最早最完整地描述资本主义现代化

5.4.1 命题来源及其合理性判断的依据

5.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缘起的分析

5.4.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阐释

5.4.4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结果的认识

5.5 马克思对“防卫性现代化”深表怀疑

5.5.1 “防卫性现代化”与“分裂的现代化”辨析

5.5.2 马克思看“防卫性现代化”:以德国为例

5.5.3 马克思的漏点:中国和俄国的防卫性现代化

5.6 马克思对研究亚洲现代化不感兴趣

5.6.1 马克思对中国和印度现代化的表述

5.6.2 亚洲现代化:马克思思想的弱图像

第6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实践与方法

6.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中国化

6.1.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内涵

6.1.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何以可能

6.1.3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何以必要

6.1.4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6.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诸理论之逻辑关系

6.2.1 诠释框架:不同理论系统及其关系形态

6.2.2 起点与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2.3 中国化诸理论的同一性和统一性

6.2.4 中国化诸理论的承继性与修葺性

6.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6.3.1 缘何以科学发展观孵化新型现代化理论

6.3.2 “多位一体多重多向非线性转型理论”的图像

6.3.3 新型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6.3.4 新型现代化理论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

6.4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方法论思考

6.4.1 “时间”与“空间”:两个建构性变量

6.4.2 “方法至上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功能限度

6.4.3 “内容至上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功能限度

6.4.4 方法内容有机统一:诠释方略的理性抉择

结语

一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 选题立意层面的创新

2. 框架结构层面的创新

3. 学理路径层面的创新

4. 方法运用层面的创新

5. 认识观点层面的创新

二 论文的理论实践价值及成果运用构想

三 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提升的思路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

后记与致谢

上一篇:设计教育艺术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建设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