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024-04-12

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精选9篇)

篇1: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采用量表法以17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情绪向性(分正、负向情感变量)、情绪表达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差异检验表明:男性的负向情感多于女性,情感表达不如女性,在正向情感、快乐感上无显著性别差异;大一学生的快乐感多于大四学生,在正、负向情感、情绪表达性上无显著年级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快乐感、正向情感与多数心理症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负向情感与所有心理症状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情绪表达性与人际敏感、敌对、抑郁、焦虑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负向情感对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均构成显著回归效应,情绪表达对人际敏感、敌对、抑郁、焦虑等因子构成回归效应.

作 者:邓丽芳 郑日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心理发展与教育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年,卷(期):19(2)分类号:B842.6关键词:大学生,正、负向情感,快乐感,情绪表达,心理健康

篇2: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坚韧性是一丛能够保护个体免于应激伤害的人格特质,包括承诺、控制和挑战三部分内容.Kobasa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用以解释坚韧性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随后的许多研究证实了坚韧性对于健康的主效应,但是坚韧性的调节作用未能得到良好的支持.最后,文章对坚韧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 者:李永鑫 余凌 作者单位:李永鑫(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1)

余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上海,20)

篇3: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省2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48份,收回有效问卷225份。被试的年龄为17~22岁,平均19.57岁;其中男生120名,女生105名。

1.2 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1)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XI-2)[4]。该量表由Spielberger于1999年编制,共57个项目,分状态怒、特质怒和愤怒表达3个分量表。愤怒表达分量表又分4个因子:内向怒、外向怒、愤怒内控(对内向怒的控制)、愤怒外控(对外向怒的控制)。该量表以4级评分。其信度和效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0.95之间。本次测验中,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依次为0.787,0.901,0.702和0.826,愤怒表达分量表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依次为0.627,0.600,0.889和0.884。(2)抑郁自评量表(SDS)[5]。该量表由Zung教授于1965年编制,共由20个条目组成。其在本次测验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788。(3)焦虑自评量表(SAS)[6]。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由20个条目组成。其在本次测验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724。(4)总体健康问卷(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28, GHQ-28)[7]。又称一般健康问卷,由Goldberg于1979年编制的,可分为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适应障碍和严重抑郁4个因子。该量表在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信度和效度都较高,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8~0.91之间。在本次测验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69。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6.0,通过独立t检验,比较大学生愤怒各因子的性别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愤怒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查特质怒及3种愤怒处理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或贡献情况。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学生愤怒各因子得分比较

男、女生的状态怒和特质怒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内向怒得分高于女生。在总的愤怒控制方面,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愤怒外控上,男生高于女生。见表1。

2.2 愤怒各成分与抑郁、焦虑以及GHQ的相关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愤怒成分都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关。其中状态怒和特质怒与抑郁、焦虑以及GHQ等负性心理健康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内向怒与焦虑及GHQ呈正相关;外向怒与抑郁呈正相关;愤怒的内外控与3者的相关程度和总体愤怒控制的基本一致,都与抑郁及GHQ呈显著负相关。见表2。

注:*P<0.05,**P<0.01。

2.3 愤怒及其表达对抑郁、焦虑、GHQ的逐步回归分析

表3显示,愤怒各因子都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相关性,除状态怒外,其他愤怒因子都反映的是个体倾向性,是较稳定的愤怒特质。因此将特质怒、内向怒、外向怒及愤怒控制一起纳入对抑郁、焦虑以及GHQ的逐步回归中,以考查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特质怒、愤怒控制和内向怒依次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只有特质怒对焦虑的回归显著;特质怒、内向怒以及愤怒控制依次进入GHQ的回归方程中。由于愤怒的内外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和愤怒控制的基本一致,因此只将愤怒控制纳入回归方程。

3 讨论

在愤怒特质及其表达的性别差异方面,目前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Doster等[8]发现,在中层管理者中男性的内向怒和愤怒控制高于女性。而有的研究发现,大学男生的外向怒高于女生[9]。本研究显示,男、女生在状态怒和特质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愤怒的处理方式上却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生的内向怒和愤怒外控均明显高于女生。即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男生较女生更不爱表露自己的情绪,一般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其指向于内;而在愤怒控制方面,男生也会为防止愤怒表露在外而做出的认知努力更多一些,即对外向怒的控制较多一些。

有研究指出,愤怒特质是引起心理疾病的决定因素之一[10]。Deffenbacher等[11]发现,高特质怒个体体验愤怒的频率高,强度大,倾向使用不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从而影响其心身健康。有人曾提出焦虑是愤怒的后果,通过认知努力可以降低愤怒表达水平,从而降低焦虑水平[12]。而在愤怒的表达方式方面,早期精神分析曾指出内向怒或愤怒受到压抑,可引起抑郁[13]。国外不少有关愤怒表达方式的研究都支持压抑负性情绪的习惯可引发一些心身症状[14,15]的观点。另外,有关愤怒控制的相关研究发现,较差的愤怒管理会为个体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16]。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愤怒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显著相关,证实了这种愤怒的特质、表达和控制对各项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这些较稳定的愤怒特质及处理方式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和抑郁主要与特质怒、内向怒和愤怒的控制有关,而焦虑则主要与特质怒有关。提示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时,可以进行愤怒管理教育,通过干预降低大学生的愤怒表达倾向、疏泄内向怒和增强愤怒自我控制能力等多个方面,来提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改善抑郁状态。而对大学生焦虑状况的改善则主要是降低其愤怒表达倾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愤怒控制是3种愤怒处理方式中唯一对心理健康有益的因素,是指个体在状态怒情境下,试图使用认知策略以处理或解决矛盾冲突,从而减少冲动行为。因此,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如宽恕干预等改善个体对愤怒情境的认知,提高大学生的愤怒控制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篇4: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ing)作为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深层变量之一。目前,国外的家庭功能研究中以Olson的理论影响最大[1],研究者们根据以该理论为基础编制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均显示:家庭功能与个体的情绪、情感特点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在家庭功能与个体情感体验的关系上,已往的研究多以幼儿、中学生为对象,并对家庭功能与各种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例如在国外,Kashani 和 Allan等人发现,抑郁症儿童的家庭亲密度明显低于没有抑郁症的儿童的家庭亲密度[2]。Bernstein发现,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和父母所报告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都较差;与平衡型家庭的青少年相比,极端型家庭的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加明显[3]。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家庭功能对个体情感的重要影响,如辛自强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同伴接受性与孤独感和家庭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5,6]。韩自力、麦慈任等人发现家庭的适应性与高中生情绪的稳定性呈现负相关,提示高中学生家庭的适应性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7]。阳德华的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对初中生的抑郁和焦虑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适应性是预测初中生无助与孤独感、绝望与无价值感和对人不安的重要变量[8]。这些研究都仅限于幼儿、中学生群体,而已有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是大学生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联系,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行为方式[9]。这提示我们,对于正处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有必要深入探讨家庭功能与他们情绪、情感特点间的联系,这不仅可以在理论上扩展家庭功能与情绪研究的年龄阶段,而且对当今大学生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情绪表达性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包括正性情绪的表达与负性情绪的表达,不同个体在情绪表达方面会存在差异。关于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的关系,以往研究者极少对此作深入探讨,然而一系列的情绪理论和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情绪表达性行为很容易受到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Malatesta发现母亲和婴儿的情绪表达方式存在积极相关[10],Cassidy研究认为,家庭情绪表露对幼儿的情绪认知产生重要影响[11]。Blurton和Jones对3至4岁的幼儿进行自然观察,发现幼儿受伤时,母亲在场比不在场幼儿表达的消极情绪更强烈[12]。国内研究亦显示,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退缩行为[13]。

另外,情绪表达性对情感体验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外已有一系列研究表明善于表达的人很少有抑郁倾向;高情绪表达者比低情绪表达者有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焦虑和内疚。情绪表达得越多,在情侣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少[14~16] 。Mantani等对乳腺癌病人及其丈夫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述情障碍高的乳腺癌病人者表现出高抑郁水平,而丈夫表现出高水平的抑郁亦与述情障碍有关[17]。目前国内对于情绪表达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18,19],关于其他年龄段情绪表达性的研究还极为匮乏,且邓丽芳,郑日昌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情绪表达性对抑郁、焦虑等因子构成回归效应[20]。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不难发现,以往研究中还有一些欠缺之处:

首先,对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情感体验三者间的关系,尤其对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缺乏综合、深入探讨。尽管已有理论和研究均表明情绪表达性可能与家庭功能、与情感体验均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大多数研究仅关注这三个变量两两之间的关系。

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情感体验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家庭功能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情绪表达是否在家庭功能与个体情感体验间起到桥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明。情绪反应、情绪表达的成熟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减少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对于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情绪体验三者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可为家庭咨询和实践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

其次,局限于症状研究:目内国内关于家庭功能的研究多针对特殊群体(如学习不良儿童),对于情绪表达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情感表达(expressed emotion, EE)[21~24],或述情障碍(alexitymia)[25~27],关于情感体验的家庭研究也仅停留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层面,更关注对心理疾病患者而非对正常人的影响。这无疑妨碍了我们对个体情绪表达、情感体验的全面了解。

另外,在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上还有待扩展。已往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幼儿、中学生,对于大学生这个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具相当可塑性的群体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社会性和情感需求的关键时期,探索青年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对当今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家庭功能理论的健全也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本研究将以青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情感体验的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一,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及情感体验具有预测作用,不同家庭功能背景下的大学生情绪表达性与情感体验具有显著差异;二,情绪表达性是家庭功能与情感体验的中介变量。建构三者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为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共919人,以自愿和不记名的方式参加,实际回收884份,回收率为96.2%剔除各种无效废卷及根据研究变量删除缺失值的问卷后,最后获得有效问卷851份,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率为96.3%。其中男生644人,女生207人;文史类344人,理工类401人,文体艺术类106人;平均年龄为17.99±1.08岁。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包括的变量有:家庭功能(包括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情绪表达性(包括乐于表达和抑制表达),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其测量工具分别是:

2. 2. 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 —CV)

原量表由Olson等人(1982)编制,中文版由费立鹏等人(1991)修订[28],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2)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环境和家庭小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该量表由被试从“不是”到“总是”在5点等级上进行评定。原量表要求被试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由于本研究把该量表作为家庭环境因素的测量指标,故只要求被试回答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在本研究中,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6和0.71。

2. 2. 2 情绪表达性量表

采用由Kring,Smith和Neale(1994)编制,陈会昌等译定的情绪表达性量表[29]。量表采用5级记分制(1=从不,5=总是)。量表由17个完整的描述性语句组成,其中有6个项目正向计分(如“我在别人面前表现情绪”,“我掩藏不住自己的情感”),此6个项目的得分计为“乐于表达”维度;其余11个项目为反向计分(如“人们认为我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我隐藏自己的感情”),此11个项目的原始得分计为“抑制表达”维度,总分得分越高,表示越乐于情绪表达。己有研究表明[30],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一致性系数为0.87,乐于表达和抑制表达各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4和0.85。

2. 2. 3 情感量表

采用由Kammnn和Flett (1983)编制、辛自强等人修改而成的情感量表[31],由20个完整陈述项目测查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快乐感用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之差表示,量表采用5级记分制(1=从不,5=总是,负向情感项目反向记分)。己有研究表明[31],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在本研究中,量表正向情感维度各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负向情感维度各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年级等。

2.3 研究程序

由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主试在校内进行团体施测,所有被试全部匿名,要求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完成。数据采用SPSS16.0和Amos 4 .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1列出了本研究中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

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抑制表达、负性情感均存在很显著的负相关,与正性情感、快乐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高家庭亲密度或适应性的学生更少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而乐于表达只与家庭适应性之间的相关尽管达到显著性水平,但相关程度较弱,正性情感与乐于表达及抑制表达的相关均不显著。

3.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家庭功能、情绪表达性与情感体验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考察家庭功能的不同方面,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不同的情绪表达向性(乐于表达和抑制表达),以及正、负性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自变量为家庭亲密度与家庭适应性,因变量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中介变量为乐于表达或抑制表达。测量模型分析表明,测量模型的非标准化参数估计和标准化参数估计均比较理想,即本研究的测量模型是有效的。

根据已有研究者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本文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皆遵循此程序)[32] ,作了对图2所示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乐于表达与抑制表达均在家庭适应性与负性情感体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该模型也显示出较为理想的拟合指数,表明该关系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如表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正性情感体验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5和0.45,与大学生负性情感体验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6和-0.21,说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大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显著的影响,对正性情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家庭适应性与乐于表达和抑制表达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5和-0.13,说明家庭适应性得分越高,大学生的乐于表达得分会越高,抑制表达得分会越低。家庭适应性还会通过情绪表达性对大学生负性情感体验产生影响,而对正性情感并无显著影响。此外,家庭亲密度对情绪表达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情绪表达性在家庭亲密度与情感体验间并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4讨论

4.1家庭功能与情感体验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情感体验均关系显著,可见高家庭亲密度或适应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亦显示家庭功能对情感体验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Cashwell [33]发现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满意度对学生的自尊的预测力最高,家庭适应性次之。牟映雪[34]等的研究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与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本研究结论,家庭亲密度可以说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能给予大学生温暖的情感交流与支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高家庭亲密度的大学生对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情感有更深刻的体验,也更容易体验到正性情感。反之在亲密度低的家庭中,成员间缺乏情感交流与支持,家庭气氛不融洽,易使大学生体验到较少的正性情感。而家庭适应性描述了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适应性高的家庭遇到家庭处境变化或不同发展阶段而出现的问题时,能较易随之作出相应改变,在这样的家庭中大学生也更容易调整自身作出适应,正性情感体验也高于家庭适应性低的大学生。

4.2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的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家庭适应性对乐于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抑制表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家庭亲密度对情绪表达性的预测作用并不明显。

Wagner 和Lee[35]在研究中指出,当在场的其他人是被试的朋友时,个体对情绪的表达会增加,但是如果在场的是陌生人时,表达就会减少。多数研究[36]亦表明积极情绪的表达会因熟悉的人在场而变得更为容易,而消极情绪的表达则会因为不熟悉的人而受到限制。

前人关于情绪表达性的研究并未多涉及家庭,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应性较高的家庭中,家庭系统结构、角色分配及家庭规则等较为完善,善于随家庭处境和不同发展阶段作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并不会对其他家人造成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不会过多压抑自己的情绪,比较善于表达。总之,家庭适应性是一种在动态发展中体现的家庭功能,而家庭亲密度是一种在静态稳定中体现的家庭功能,前者更需要家庭成员的自由表达,以便于家庭能更好的“适应”发展需求。

4.3 情绪表达性与情感体验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乐于表达或抑制表达与正性情感体验的相关均不显著,而与负性情感体验的相关均显著。这一点在前人的研究中尚未发现。

国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37]发现:高情绪表达者比低情绪表达者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焦虑和内疚;发现善于表达的人很少有抑郁的倾向,高情绪表达者自尊水平高于低情绪表达者。Gross[38]的研究发现,不管是降低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的表达,都会掩盖重要的社会互动信息,因而会对社会沟通和社会互动产生消极影响。大量实验和调查研究证明,降低情绪表达行为,不但会降低情绪的心理体验,甚至会增强情绪的生理反应,如抑制消极情绪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或者患癌症的易感性。

相比之下,本研究中情绪表达性与负性情感的体验相关显著,而对正性情感体验间无明显影响,是否情绪表达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会因情感的不同属性而有所区分?这一点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今一步探索和验证。而负性情感的压抑,会使个体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因此,善于情感表达有助于负性情感体验的减弱,而抑制表达会加重负性体验。

4.4 情绪表达性的中介作用

情绪表达是连接个体内部体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乐于表达与抑制表达在家庭适应性与负性情感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的大小有限。

这一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既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又通过影响情绪表达性间接影响情感体验。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路径,但是其中介作用机制的适用范围有限,这提示我们既不能忽视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中,大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所起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情绪表达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又需要认识到情绪表达影响作用的有限性,进一步探索和关注在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中,其他因素可能起到的作用。探索情绪表达性在家庭功能和情感体验之间的中介作用,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本研究初步探明了三者关系,有助于完善家庭功能及情绪理论,提示大学生情绪困扰中有可能存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依据。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表达指的是人们交流体验和影响人际关系的方式。个体对表达内容、表达方式、表达对象的选择,决定了他人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并将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本研究仅将情绪表达性简单地分为乐于表达和抑制表达,而情绪表达性实际上可能具有多因素的结构。如Cross提出情绪表达性的三个核心因素:正面表达、负面表达、冲动强度,且Cross认为有必要再细分为各个分量表来描述更加具体的情绪(如喜悦、伤心、愤怒等)而且,情绪表达性与情感体验有可能是相互影响的两个变量,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5结论

(1)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及情感体验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家庭亲密度或适应性的学生更少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

篇5: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一、学业情绪概述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保证着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并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有着重要的影响。[1]

Pekrund等人(2002)最早把学业情绪定义为与学业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情绪(学习时感到愉快、成功时感到骄傲、考试时感到焦虑等)的总称。[2]我国学者俞国良等人(2005)指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3]它不仅包括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体验到的各种情绪,而且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学生424 人,其中男生222人,女生202人,涵盖从初一到高二共5 个年级。

2.测量工具

(1)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本研究采用俞国良等人编写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作为测查学业情绪的工具。[4]该问卷共包括72个项目,四个分问卷:第一个分问卷(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分为自豪、高兴和希望3个维度,共包括16个项目;第二个分问卷(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分为满足、平静和放松3个维度,共包括14个项目;第三个分问卷(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分为焦虑、羞愧和生气3个维度,共包括17个项目;第四个分问卷(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分为厌倦、无助、沮丧、疲乏—心烦4个维度,共包括25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情绪反应越强烈。

该量表用LISREL8.70进行模型修正,修正后的量表删去了因子载荷不符合的第9题(<0.3),但仍保留了原量表的维度结构(四个维度分别包含15,14,17,25个项目),因子载荷范围是0.36~0.92。包括71个题目,总体的α系数为0.835,各维度的α 系数分别为:积极高唤醒为0.776,积极低唤醒为0.826,消极高唤醒为0.838,消极低唤醒为0.916,该量表符合对问卷信度的基本要求。

(2)学业成绩

从学校教务处获得学生语数外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把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转化成Z分数,再合并为一个总分。以平均分以上1个标准差和平均数以下1个标准差为界,把学生成绩分为优秀(A)、中等(B)和较差(C)三个等级。

3.测试程序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主试现场指导、发放和回收问卷,发送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在期末考试之后,获得相应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原始成绩一份。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1.中学生学业情况的现状

(1)中学生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在学业情绪4个大维度上,女生在消极高唤醒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学业情绪的13个子维度中,自豪这一维度,性别差异极其显著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焦虑和沮丧这两个维度,性别差异极其显著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羞愧和生气这两个维度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厌倦这一维度性别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

(2)学业情绪的年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学业情绪的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比较(LSD)显示,在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维度上初一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年级;而在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维度上,初一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四个年级;在积极高唤醒上初三高于高一,而在消极低唤醒上初三却低于高一。

(3)学业情绪的家庭氛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显示来自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的学业情绪也有显著差异,其中在消极低唤醒、高兴、厌倦和无助上差异显著。事后检验(LSD)显示,来自争吵冲突家庭的学生在消极低唤醒上得分高于来自和睦家庭的学生,且差异极其显著;来自争吵冲突的家庭和紧张压抑家庭的学生在厌倦和无助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和睦家庭学生的得分,且差异极其显著;来自和睦家庭的学生在高兴上的得分高于争吵和压抑的家庭,差异显著。

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学业情绪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业情绪各维度上的差异也不显著。

2.学业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1)学业情绪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学业情绪的总分与学习成绩总分相关不显著,但是学业情绪的各个维度中除了自豪和生气以外均与成绩相关显著。总成绩与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等积极唤醒呈显著正相关,与羞愧、厌倦、无助这些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而各个与科目情绪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2)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分析。根据学业成绩总分把学生分为成绩优秀组(Z>1)、成绩中等组(-1<Z<1)和成绩较差组(Z<-1),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上差异极其显著,事后比较显示:在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上,优秀组高于较差组和中等组;而在消极低唤醒上较差组和中等组的得分高于优秀组。

(3)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效果。学业情绪总分作为预测变量对学习成绩做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不显著,把学业情绪的四个因子(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作为预测变量对学业成绩做逐步回归分析后,得到了1个回归方程,只有积极低唤醒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极其显著,正向解释了成绩总变异的6.8%。

把学业情绪的13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对学业成绩做逐步回归分析后,厌倦、焦急和满足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他9个因子由于容忍度超过了0.05,被剔除在外,得到了4个回归方程。

厌倦作为预测变量对学业情绪做逐步回归分析时,回归系数极其显著,解释了学习成绩的7.5%;厌倦和焦虑共同作为预测变量对学业成绩做回归分析时,回归系数极其显著,解释了学业成绩总变异的9.4%;厌倦、焦虑和羞愧作为预测变量对成绩做回归分析时,回归系数极其显著,共同解释学业成绩总变异的12.9%;厌倦、焦虑、羞愧和满足共同作为预测变量对学业情绪做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极其显著,解释了学业成绩总变异的14.3%,具体情况见表4。

四、分析讨论

1.中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从结论可以看出,女生在消极高唤醒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面对问题或未知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更容易感受到羞愧也更容易生气。与俞国良(2006)的研究比较一致,即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男生。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情感表达细腻,也比较敏感,容易感受不良社会刺激,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而男生比较有解决问题导向,相对于女生自豪感要强,但他们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倦。由于这个时期情绪不稳定,一旦他们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就容易烦躁,产生厌烦情绪。女生相对来说对于学习比较有耐心,则不容易产生这种体验。

(2)年级差异分析。在学业情绪的各个维度上,年级差异都很显著,主要表现在初一年极。相对于其他年级来说,初一学生感受到的积极情绪比较多,如自豪、高兴、满足、平静和放松等愉快的情绪体验;而初二、初三、高一和高二学生则较多地感受到厌倦、无助、沮丧和疲乏等消极的情绪。这与国内学者俞国良、董妍[5]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在他的研究中初中生的积极情绪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消极情绪高于初中生。[3]刘慧娟[6]的研究中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情绪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孙士梅[7]在研究中也发现,除愉快情绪外,悲伤类、恐惧类、厌恶类等学业情绪都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可见学业情绪的年级差异是存在的。

学业情绪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体验不同。初一的学生,对新环境充满向往,处于过渡期,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到了初二开始有学习的压力,到了初三随着中考的临近,老师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比较严,遇到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产生的消极体验也就多;到了高中就面临高考,学生很难放松心情,因此相对于初一学生愉快情绪比较少。

(3)家庭氛围差异分析。本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在消极低唤醒维度上和高兴、厌倦、无助有显著的差异。来自争吵冲突家庭的学生和紧张压抑家庭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厌倦和无助,而来自和睦家庭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高兴。

和睦安宁的家庭有利于形成孩子积极、开朗、自信的心态和开拓、灵活的思维习惯。紧张压抑的家庭缺乏愉快的情感交流,子女对父母往往敬而远之,这些孩子比较内向,遇到困难时也不主动寻求帮助。争吵冲突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表现出在人际交往上退缩或攻击性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少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容易产生无助感。

2.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消极情绪对学习成绩有反向预测作用,即消极情绪的唤醒水平越高,成绩水平越低。俞国良和董妍[5]的研究中指出情绪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在积极低唤醒情绪下,学业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优于消极情况下的被试。余粤[8]认为学生学习情绪障碍的特点主要是由于消极的知识情绪体验和错误程序性知识的运行造成的。资源有限理论也指出,有限的资源用在情绪上的话,分配给认知的就会少,特别是高唤醒的情绪体验需要更多的资源,不利于当前从事的任务活动。消极情绪通过哪些因素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建议与对策

首先,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愉悦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态,以积极愉悦的言行带动整个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能够用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气氛,让学生在兴奋愉悦中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因材施教,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师生间宽松和谐的关系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有利于他们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再次,创设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天然是孩子的教育者、保护者、最亲密的朋友,融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关心孩子的生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行为,宽容他们的过错。不要给予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客观地看待孩子身上的优缺点,悦纳他们。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的作用,特别是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培养自己的兴趣,找回自信和快乐。学校和家庭要提供积极的成长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为了解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24名中学生为被试,以中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了中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学业成绩与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等积极唤醒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羞愧、厌倦、无助等消极唤醒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上差异极其显著,而且中学生学业情绪在性别、年级和家庭氛围方面差异显著。建议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及和睦的家庭氛围,使每个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学业情绪,学业成绩,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彭耽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0.

[2]PEKRUN R,THOMAS GOETZ,WOLFRAM TITZ,et al.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2,37(2):91-105.

[3]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41-45.

[4]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39):852-860.

[5]俞国良,董妍.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4):679-687.

[6]刘慧娟,张景.高中生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60-63.

[7]孙士梅.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特点及其与白我调节学习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篇6: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情绪宣泄宣泄方式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062-02

当前,我国社会急剧转型,不断呈现出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竞争激烈化、关系复杂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等新的趋势。这些趋势相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心理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与此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和潜在的危机。人们在面对人生固有的烦恼和时代变革带来的种种困惑时,不良的情绪体验油然而生。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健康的情绪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促进心身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过度的、不适当的情绪可以导致心理活动能够失去平衡,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对不良情绪不能正确对待,不加以及时调节疏导与释放,就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继而导致身心疾病,危及人的健康。那么,怎样来排解生活中遇到的不良情绪呢?

宣泄(abreaction),即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此种紧张与抑制冲突、记忆或观念有关,常伴有对痛苦经历的回忆。宣泄就是从情绪本身出发,通过减少或排除不良情绪而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情绪宣泄是基于生理需要,对自己情绪释放的适应性表达,包括替代表达和直接表达。替代表达指通过间接表达情绪,使情绪得到释放的一种情绪调节方式。例如,通过倾诉、哭泣等方式宣泄不快的情绪,从而使情绪恢复平静。直接表达指面对激发情绪的事物,直接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情绪调节方式。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人与人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各异,采用宣泄的方式也不同,从小小的一声叹气,到大声痛哭、疾呼、怒吼以及打球、散步、聊天等都可以起到宣泄作用。

本研究从情绪的多种宣泄方式出发,了解居民情绪宣泄方式有何特点?其性别、年龄的差异如何?在实证、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探讨,以便分析情绪的宣泄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居民心理健康自助和教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08年在湖南、广西、上海、山东、甘肃等五省市采取随机拙样的方法,对五个省市的1500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样本的性别构成:男性674人,占总体46.9%1女性759人,占总体52.8%1样本的年龄构成:覆盖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最小年龄为9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年龄集中为18岁至27岁;样本的职业构成:学生有977人,占总体68.7%。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SCL-90、社会支持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幸福感指数、非理性信念量表、非理性思维方式量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调查表,由受过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按照统一指导语,指导被调查者自己独自、无记名填写。对涉及个人隐私或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内容予以严格保密。保证了所填内容的真实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I1.5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频数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

2、结果

2,1情绪宣泄方式的特征和差异

统计表明:55.2%的居民选择听音乐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听音乐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旋律优美、恬静的音乐,可以将注意力由原来的负面情绪和思绪中转移到美妙的音乐欣赏中,避免情绪和思绪的继续恶化,使身体从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等高度警戒状态,回复到低度警戒状态。

找人倾诉也是居民选择性较高的一种宣泄方式(47.6%),沙莲香(2002)认为说出来是最好的缓解方式,如果有人可以倾听的话,效果会更好。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找人谈一谈,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用。因此,建立个人支持网络,在需要的时候,有家人、亲戚或者好友可以倾诉,这是很重要的。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做事情、上网聊天、唱歌、写日记等宣泄方式也是选择比较普遍的一些方式。

居民的情绪宣泄方式在性别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跑步和打球等体育运动类的宣泄方式,男女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1;女性则比男性更倾向于找人倾诉、写日记等这类与他人对话和与自己对话的倾诉型的宣泄方式,以及在逛街、吃零食等情绪宣泄方式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P<0.001。另外,在哭泣这一方式上,男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对情绪宣泄方式的选择与性别特征是相符合的。

情绪宣泄方式在年龄上也有差异:不同年龄的居民在听音乐、唱歌等十一项情绪宣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居民相比,少年和青年更倾向于选择听音乐的情绪宣泄方式,而中年居民更倾向选择做事情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分析结果如是,与居民的年龄特征是相符的。在对老年人的选择宣泄方式的统计过程中,由于调查样本年龄的异质性不强,所以并未显示出显著的倾向。见表1。

2.2情绪宣泄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得知在在a=0.05水平上,将情绪宣泄方式作为自变量与心理健康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不同的情绪宣泄方式对居民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的影响,说明情绪宜宣不宜堵,宣泄是处理情绪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情绪宣泄是优化现代居民心态,是居民心理保健的有效方法。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所讨论的关键是从情绪的本身出发,通过宣泄排解不良情绪,能够实现调节人们情绪,保持人们心理健康的目的。宣泄是处理情绪的一种基本方法,它的基础性表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对情绪适度宣泄后方能较理智、合理的处理情绪。情绪的宣泄方式很多样。按照情绪宣泄方式是否合理的标准,可将情绪的宣泄分为合理宣泄和不合理宣泄。合理的宣泄能够起到调节情绪,维持适当的正性情绪,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而不合理的宣泄只会雪上加霜,因此提倡合理宣泄,反对不合理宣泄。

研究表明,情绪的宣泄方式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即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在进行情绪宣泄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方式不相同的。这说明情绪宣泄的不同方式的功能及使用范围都各不相同。从功能上说,不仅不同的宣泄方法适用不同的情绪,而且不同的方法也往往适用于不同的人或场合,所以人们在选用宣泄方法的时候要因情而异、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从适用的范围来说,有的宣泄方法适用多种情绪,适用范围稍大,如倾诉。而有的宣泄方式适用范围稍小,甚至只适用于某一种情绪。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多选择听音乐和倾诉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说明这两种方式对情绪宣泄的作用较强,而且它适用的范围是最大的,可以说,听音乐和倾诉是首要的、基本的宣泄方法。

通过研究得知,在调查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宣泄方式对居民的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这说明适当的宣泄情绪,对人的精神健康具有保健作用。不同的情绪宣泄途径都能在不同程度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找人倾诉,说出烦恼和苦闷,将情绪通过语言的形式释放出来,具有稳定、缓和情绪的效果。因此,人们应当积极发展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致力于发展、保持和拓展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转移注意力非常有利于改变情绪,如做事情、听音乐或从事体育运动等宣泄方式,是将注意力由原来的负面的情绪和思绪中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可以避免情绪继续恶化,是情绪得到调节的一种先行关注策略。所以,居民应该注意培养自身驾驭情绪的能力,在力不从心之时学会暂时转移注意力。缓解过度和不适当的情绪。但值得注意的是,情绪的宣泄要适度,过度的情绪宣泄,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居民在对情绪进行宣泄的过程中,要掌握宣泄的度的问题。

另外,宣泄不是万能的,宣泄多是针对消极情绪而言的,且宣泄多是情绪调节的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或情绪调节的若干策略中的一种。宣泄只能疏导发泄情绪,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情绪会宣而复生。因此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在不良情绪产生以后,适当宣泄从而缓和情绪,之后仍要找出不良情绪的根源所在,立足实际,综合运用情绪调节的策略,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篇7: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主要选取的玉米试验材料为从黑龙江半干旱生态区玉米密度区域试验地选取的编号从2MQ01至2MQ10的试验材料, 该试验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的方式, 共设置株距分别为20和25cm的2个密度水平。每个区组共设置5个行区, 行长和行距分别为10cm和65cm, 每个区组重复测定3次。

根据玉米的成熟状况来测定不同的性状, 其中乳熟期主要测定玉米植株的株高以及穗高等性状;成熟期则在各区组的中间3行各自选取连续3组, 待风干后测定各区组的穗长、穗粗、单株产量、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等。

此次选取的实验材料所选取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苏方宏的玉米耐密系数计算公式来进行分析的。

实验过程中观察的数据以Excel2003软件进行记录, 以DPS数据处理系统来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玉米杂交品种耐密性的分析

从收集的数据结果中我们发现, 所选取的15个品种组合的耐密系数相差较大, 最大的为2MQ03, 最小的为2MQ14, 较大的为2MQ07、2MQ10、2MQ05, 较小的为2MQ15、2MQ08、2MQ06;且在不同密度下其单株产量的差异不同, 差距最大的为2MQ06, 最小的为2MQ03, 较大的为2MQ08、2MQ15、2MQ04, 较小的为2MQ07、2MQ10、2MQ01。

因此, 我们可以断定, 相同密度条件下, 不同品种植株的单株产量差别不同;相同品种对于不同密度条件的适应能力也不同。且单株产量差别大的植株耐密系数较小, 说明其耐密性较差, 反之则说明其耐密性较好。

2.2 玉米植株耐密性与相关性状的分析

由于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农艺性状, 其生长过程中各部位的性状对其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玉米植株的耐密性, 我们还对耐密系数与相关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的耐密性与玉米植株的株高、叶向值、倒伏、茎粗以及穗高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中与株高、叶向值、茎粗以及穗高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 与倒伏有着负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在选择玉米品种时, 可以选择株型较为收敛的品种, 其耐密性较好, 但是也应该注意选择品种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要好。

除此之外, 为了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我们还分析了各穗部性状与耐密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穗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包括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等相关穗部性状。通过分析发现穗长、穗行数、出籽率与耐密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与耐密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在选择玉米杂交品种时可以特别注意穗长、穗行数、出籽率这三个性状, 选择穗长、穗行数、出籽率较为稳定的植株。除此之外, 为了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 还可以进行人为的试验, 通过耐瘠薄试验来选出抗性最强的品种, 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3 总结

耐密系数大意味着植株的耐密性较强, 在栽培时可以适当加大栽植密度, 因而我们在选种时应该选取耐密系数较大的植株品种。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选取耐密系数较大的品种时应该选取株型收敛且穗长、穗行数、出籽率较为稳定的耐密系数较大的品种。

玉米的耐密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农艺性状,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培育工作中在选种育种的过程中应该从遗传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耐密自交系中来选取最佳的品种, 这不仅能增强品种的耐密性, 而且也关系到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以及结实性等问题。

此外, 关于玉米植株耐密性与光照条件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 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杂交种耐密性与农艺性状关系。

篇8: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 情绪智力 调节模型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39-01

1 情绪调节与心身健康

情绪是个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它影响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方向、行为的选择、人格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长期持续的不良情绪还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心身的健康。同时所有的心理活动又都在一定的情绪體验基础上进行,因而情绪成为心身联系的纽带。

情绪致病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疾病发作或复发的诱发因家;二是直接作为致病因亲或疾病的促发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哮喘和偏头痛等多种疾病,都与不良情绪有关.并称此类疾病为心身疾病。实际上,情绪作为一些疾病的诱发因素在临床己被肯定。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从弗洛伊德开始,许多学者都强调生理健康需要恰当地控制情绪冲动。有综述表明:Gross&Munoz(1995年)认为灵活地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组成部分。Gross(Gross,1998年)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不良影响,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与之相反,不良的情绪调节则对身心健康有碍。

2 情绪的产生

正常情况下,情绪的产生和发展应该具备下面3个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诱因。情绪的发生、发展不是无缘无故地、莫名其妙的出现和延续。(2)反应适度。情绪产生应该与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原因相关,强届程度互相匹配。(3)恰当的表达。第一,紧张适度,心身和谐。第二,适当表现,疏导有方。要使自己的喜怒哀乐有适当的表现,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无克制的发作。但是控制并不是无限制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反应.因为持续的压抑会导致心身疾病。有时精神压力需要情绪表现以求解脱,疏导发泄。第三,乐观开朗,面向光明。乐观的人习惯从光明看问题,对生活对事业对未来充满信心,不退缩也不逃避现实的挑战,积极应对,努力进取。在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情况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情绪,就需要调节。情绪调节的目的是为了使个体在情绪唤醒情境中,保持功能上的适应状态,使情感表达处在可控制且灵活变动的范围之内。

3 情绪的调节管理

3.1 情绪调节的内涵

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使其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是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Gross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间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与情绪唤起一样,情绪调节有时是显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从有意识的情绪调节(需要意志努力、可控制的)到无意识的情绪调节(无需意志努力的、自动的),是一个情绪调节的连续统—体。Thompson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的过程。

情绪调节没有必然的好和坏,在一种情景中是好的、在另一种情景中则可能是最差的,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的说来,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就是良好调节;相反,当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就是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也是个体的一种能力。不同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是有差异的。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情绪的激活阈限、情绪的易感性、情绪的生理唤醒等方面。

3.2 情绪调节的内容。

格罗斯还指出:情绪调节不仅仅是降低负性情绪,实际上情绪调节包括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无论是正性情绪或负性情绪(例如快乐、兴奋、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都可以是情绪调节和控制的对象。人们很容易把情绪管理理解为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其实,正性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节,在处于悲伤的人面前过度地表现出自己的愉快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情绪调节可分为负性修正调节、正性维持调节和临床增强调节。

4 情绪调节的方式

4.1 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从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情绪调节可以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包括来源于范畴内部的调节和来源于范畴之间协调作用的调节.即范畴内调节和范畴间调节。

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道基提出(1991年),外部环境对个体情绪的调节有支持和破坏两种可能性,因此,划分出文持性环境调节和破坏性环境调节。

4.2 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

Gross依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过程中的时机,将情绪调节分成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

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即情绪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的,是先行关注调节,这是原因调节。调节策略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以及认知改变。

反应关注调节则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调节策赂包括增强或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3个方面进行调整。

4.3 认知重评调节和表达抑制调节

Gross提出,在情绪调节的策略中,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认知重评是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表达抑制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篇9: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2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确诊为癫痫的120例16岁以下患儿为调查对象, 治疗在1年以上, 根据临床发作和 (或) 脑电图发现各种痫样放电诊为癫痫。

1.2 调查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采用面对面或电话的调查方式, 由调查人员填写。调查内容包括:癫痫患儿的一般情况, 患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高中以上为高, 以下为低) 、家庭人均月收入 (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上为高, 以下为低) 、患儿病程及复诊频率 (≤3个月复诊一次为高, 3个月以上复诊一次为低) 、患儿及家长对癫痫知识的了解情况、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及药物选择、患儿及家长对药物的了解、患儿家长对患儿治疗及管理执行情况。

1.3 依从性评定

依从性好:患儿的服药、复诊、检查与医嘱一致;依从性差:患儿的服药、复诊、检查与医嘱不一致。

1.4 疗效判定标准

至少1年无发作为控制;发作频率减少≥50%为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为无效[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在调查的120例患儿中, 男80例, 女40例, 男∶女=1.5∶1, 确诊1年内者占20.3%, 1~2年者占62.7%, 2年以上者占17%。在抽搐控制状态下, 11.9%癫痫患儿1年不复诊, ≤3个月复诊一次者占60%, >3个月复诊一次者占28.1%。父母的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占69.2%, 高中以下占30.8%。83.8%的家长认为抗癫痫药物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有影响, 其中48.5%认为有严重影响。

2.2 调查对象依从性情况

120例对象中, 依从性好者为88例, 占73.3%, 依从性差者32例, 占26.7%。

2.3 调查对象依从性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间的关系

本结果显示, 依从性好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明显好于依从性差者 (χ2=12.54, P<0.01) , 见表1。

2.4 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

本研究显示, 患儿家长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和患儿癫痫控制状态下的复诊频率高, 治疗依从性好。见表2。

3 讨论

癫痫发作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 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严重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 抗癫痫药物仍是癫痫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在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下, 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使患儿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工作能力[4]。80%以上的癫痫患儿通过药物治疗, 发作可得到满意控制[2], 但抗癫痫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用药依从性起重要作用。儿童作为一个用药依从性差的特殊群体, 常常由于漏服、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而导致血药浓度的异常波动, 家长作为患儿的监护人, 在治疗过程中应每天监督患儿用药, 并且在长期的服药过程中坚持定期复查, 这将对疾病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5]。

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显示, 依从性好的疗效好。家长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好、随诊及时者依从性好。抗癫痫药物对患儿所带来的认知功能的受损, 使患儿学习困难、自我评价下降, 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感失调症状, 这一方面是因为癫痫患儿情绪的波动性及有些症状被误认为是抗癫痫的作用, 另一方面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缺乏信心、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不愿多接受药物治疗[6], 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低, 对癫痫缺乏认识。不复诊的原因有很多, 一部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 也有的家长因为经济原因不愿随诊, 不按医嘱用药, 甚至放弃治疗。另外, 由于广告的作用, 一些家长轻信治疗的偏方, 不规范用药, 导致药物浓度过高或药物浓度下降, 引起癫痫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

抗癫痫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患儿的家长必须配合医师治疗, 持之以恒[7]。癫痫虽临床表现复杂, 若能坚持治疗, 可长期控制或治愈[8], 让患儿回归社会, 提高社会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850-1851.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91.

[3]刘从云, 秦炯, 韩颖, 等.癫痫患儿预后与相关因素的远期随访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2) :106-107.

[4]王治平.癫痫分类和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2) :903.

[5]孔晶, 龚磊, 田应彪, 等.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 (11) :879.

[6]王佶, 王艺, 吴冬燕, 等.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6) :496-500.

[7]邹丽萍.提高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最终目的[J].临床儿科杂志, 2009, 27 (11) :1006.

上一篇:公司门卫值守管理制度下一篇:用月亮寄托相思之情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