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下的医院文化建设

2024-04-13

论和谐社会下的医院文化建设(共9篇)

篇1:论和谐社会下的医院文化建设

论和谐社会下的医院文化建设

[摘要]构建和谐的 医院 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医院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它具有导向、凝聚和服务三大功能。加强领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骨干队伍以及 科学 规划、扎实推进、全面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文化医院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医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引导价值观念,继承文化成果,整合医院资源,陶冶医生情操,提高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 的作用。可见,构建和谐的医院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意。

一、正确把握医院文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化”。它是人类社会 历史 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的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一所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也有自己的文化——即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以医患活动为主体,以医院精神为底蕴,由医院员工、患者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医患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是一所医院综合素质的体现。从结构上看,医院文化包括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它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医院文化的外在标记,是其表层文化,它包括医院环境布局、建筑雕塑风格、图书资料、医院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文化设施和文化网格,还包括医院的标志如院徽、院歌、院训、院旗、院牌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水平。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应从创建优美医院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制度和方式文化。它包括医院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服务内容、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相应地体现于人际关系中的主体的生活、行为、消费方式等,还包括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制度和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工作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3、精神文化。它是医院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由医院的院风加以体现,是医患共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

二、医院文化的功能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服务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1、医院文化的导向功能。目前,在医院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医生医德意识削弱,服务意识淡漠,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把个人拥有的技术当作商品出卖,无利不医;有的把个人利益得失看得很重,容不得吃一点亏,遇到好处争着向上伸手要,涉及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增资调级等切身利益争持不下;有的认为医院发展只是管理者的事,与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碌碌无为,不求进取;有的习惯安定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依靠医院文化建设来加以正确引导。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媒体、电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够正确对待外面世界的诱惑。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引导医务工作者参加医院文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洗礼,提高理论修养与辨别能力。

2、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是伴随着导向功能而产生的。它能够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根据美国心 理学 家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要激发人的心理内在诱因去努力提高绩效,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宽容、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实现上述需要提供文化氛围,员工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医院文化,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自我,在提升自我中感受到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常的诊疗服务工作中自觉成为医院文化倡导者、建设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提高整体战斗力。

3、医院文化的服务功能。和谐的医院文化服务于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是一个技术、知识、人才密集型的实体,它是通过各种 现代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各类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特殊行业。医疗资源可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的医疗物质资源;一类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医疗技术资源;另一类则是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基础的伦理价值资源。三者的整合转化为医疗资本,构成医院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体现了医院技术专业化的竞争力。优良的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发挥医生个体发展、发挥群体效应,真正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药有专方、人有专长”的良性循环体系,营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三、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加强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

长期以来,医院更注重物质建设,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医生和患者的需要,以人为本说的多而做的少;医院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受物欲和利益的驱使,使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所以要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领导,使全体医务工作者形成价值认同,聚合成一致的理念、追求,以及对医院目标的共识。医院党委要把医院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医务工作者灵魂精神的高度来重视,要把医院文化当作核心竞争力来抓:(1)应把医院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建设的整体规划。医院党委应将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总体任务之一,既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又要明确近期的目标,使医院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2)要建立健全医院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参与的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或相关文化活动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实施方案。还可以设立医院文化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的医院文化组织机构,具体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医院文化活动。(3)要加强对医院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要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各自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浓郁丰厚的医院文化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整体努力,那种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只是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义意识,正是目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也是阻碍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医院领导者以及全体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院文化建设应负有的责任,医院文化才能出现整体效应。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骨干队伍

医院 要在医务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医院文化工作的骨干,尤其要发挥广大医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医生是医院文化的引导者、组织者,本身又是建设者,在医院文化形成中起着一种示范、表率、组织作用,是医院文化不可缺少的主体。目前,在医院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织者往往是医院党政部门,参与者往往也是医院行政工作人员。所以,要建设和谐医院,建设高品位的医院文化,医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缺少了医生的参与,医院文化的水平是不可能上层次的,和谐医院的建设也是空想。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医院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民主。医院文化是以医生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生在建设医院文化的主体作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不仅要增大医院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医生与医院领导联系的畅通渠道,增强医务工作者的主人公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而且在组织管理上也要充分相信广大医务工作者。(2)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医院要避免因人员素质不够而导致医院文化建设或流于形式,或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缺乏创新,或者“急功近利临时安排多,长远规划战略考虑少”,“节目文化活动多,平时文化活动少”。

3、科学 规划,扎实推进,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的建设还应遵从医院文化 规律,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抓好硬件,创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医院的硬件建设是基础,是依托,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到整个医院内建筑的宏观规划与设计,医院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和净化,小到院牌的制作、信封的设计、院徽图案的构思等。医院建设要注意人与 自然 的和谐,努力实现医院生态化,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医院、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医院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医生说话”。医院布局和绿化本身就是一本教材,就是一张名片,一定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

(2)建章立制,创造和谐的制度文化。医院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的正常有序地 发展。医院制度文化既有柔性的也有刚性的。柔性的包括医院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医患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刚性的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前者是医院发展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成;后者是在医院为适应服务患者专门通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所以医院的制度文化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作风、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就管理文化而言,制度是形成医院文化的“定型器”。要构建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医院群体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现医院服务目标、服务理念、环境规划、管理模式个性特征的规章制度。

(3)重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表现为医院人多年积累沉积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一个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一所医院院风的集中体现。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离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医院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一个精神文化荒芜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医院文化粗浅的医院也绝对是没有希望的医院。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建设决定了医院文化的品位和风格,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从医院服务思想、服务目标、管理理念、专业特色追求、医院传统等方面构筑独具魅力的医院精神。

参考 文献 :

[1] 顾德光.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黑龙江史志[J],2008,(3/4):114-115.[2] 李国强.试论医院文化建设.现代 医药卫生[J],2008,(3):461-462.

篇2:论和谐社会下的医院文化建设

简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语言和谐

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谐的.心灵、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要实现这一切,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素养--语言素质谈起.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知识经验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作 者:马丽 作者单位:河南许昌学院刊 名:新闻爱好者(下半月)英文刊名:JOURNALISM LOVER年,卷(期):“”(1)分类号:H1关键词:

篇3: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诚信政府建设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诚信政府建设的关系

1、诚信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把政府的诚信建好, 做好表率, 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其它主体才能更好的守信。

2、政府诚信建设有利于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

诚信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 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一个讲信用的政府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能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政府诚信建设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规则的建立、信用的构建, 必须依赖于政府和政府信用。如果政府诚信缺失, 就无法保持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 诚信政府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和谐。

二、我国政府诚信的现状及政府失信原因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的健全,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我国政府诚信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和认识上的不足, 政府诚信仍存在一些问题。

1、某些地方政府歪曲国家政策、滥用国家政策。

行政执行缺乏规范性, 滥用自由裁量权;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虎头蛇尾, 往往是招商时很热情, 落户时很繁琐, 落户后就不闻不问, 不为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

2、政府公务员素质不高, 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被老百姓称为“四乱”———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一边竞相欠款, 一边是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拿着公款肆意挥霍, 一掷千金。

3、政府盲目干预经济, 随意毁约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一旦签订了行政契约就必须依法履行, 而有些地方政府盲目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 即使签订了合同也不履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谋取部门和其他利益, 擅自解除合同。

造成以上政府失信的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 受长期的官本位思想、小农经济所滋生的政治集权化观念和习惯影响, 公民的政治冷淡、参与性不高。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权力高度集中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有些地方政府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民主政体下, 政治主体是人民, 扩大地方自治权, 首先应该扩大和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而曲解它必然导致权力主体的错位。

其次, “道德风险”现实化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由于政府本身的特殊地位, 政府拥有普通公民所没有的信息优势, 政府官员常拒绝公开某些公民本应知道的情报, 使公众陷入相对“无知”的状态;而公民个体又有“搭便车”的心态, 不能形成集体行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中, 委托人总是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而代理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那么理性的代理人就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 使道德风险可能现实化。道德风险现实化, 是制度缺失的结果。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

再者, 从政府失灵中的政府政策执行的无效率来理解政府失信。政府执行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仅在于政策的设计, 更在于政策的执行。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影响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而使政府效率低下, 进而是公民对政府失去信心。

最后, 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政府失信的法理原因。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与维持对社会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安排没有做好。

三、构建诚信政府的制度路径

1、建立以信息公开为主要内容和公民广泛参与的阳光下的政府。

要实现政府行为公开化, 要完善行政听证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行政审批制度, 并建立起各级政府财务公开制度和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

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 切实提高公民的实际参与能力。“通过在教育制度中发挥核心作用, 促进人力资源的积极开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提高公民的素质, 尤其是政治参与的素质, 从而公民能将自己的需求更好的表达给政府, 政府也能更负责任的回应公民的需求。

2、进行以诚信为核心的行政伦理建设, 特别是

对政府公务员进行行政伦理教育, 使其提高职业道德, 行为更具规范性。

进行诚信为核心的行政伦理建设就要求政府组织及其公务人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始终做人民的公仆”。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 要为公众提供公共福利, 避免或尽量避免其行为给公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2) 要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 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 法律的忠实执行者;

(3) 要为社会和公民树立具有各种美德、人情和人性、节俭等方面的道德人格的典范;

(4) 要勇于承担公共责任, 要向公民解释政府政策、法律的意图, 建立公民与政府的信任关系。

3、加强政策的科学、稳定和连续性, 并通过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益来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策出台之前反复论证, 听取专家、智囊团与政策涉及自身利益的公民的意见, 设计多种备选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效益分析、可行性分析、平等分析, 选定方案, 最后还需政策评估和回馈;通过立法规范和约束政府行政行为来促进政策的稳定, 这是政府诚信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政策的实施不能因为领导人的变化而改变, 在同等条件下, 不能因对象而异;要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益就要做到:

(1) 要破除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 树立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观念。

(2) 要破除明知政策错误, 还要继续实施的错误做法, 敢于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

(3) 要通过健全制度来化解政府的“道德风险”。

4、加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建立电子化政府, 政府要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 对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等服务;推动政务公开, 并制定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 如《政府信息公开法》等;

(2) 大力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促进惩罚机制的形成;

(3) 建立政府的问责机制, 对政府各部门及公务员的失信于民追究责任。一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行政首长责任;二是建立行政责任考评机制 (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的考评) , 强化行政首长责任。

政府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 它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特别在当今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提高政府公信力, 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要: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针对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失信的现状, 要建设好诚信政府须做到以下几点:通过推行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来建立阳光下的市民政府;利用宪法和法律规制政府, 增强公民与政府的信任关系;进行以诚信为核心的行政伦理建设;加强政策的科学、稳定和连续性, 规范行政审批制, 使其由管制转向服务;加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篇4: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财政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财政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对我国现行各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财政体制方面,应当建立和谐财政,以使财政职能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和谐财政,是指我国所特有的、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财政体制,它能够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财政要求既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财政自身的和谐循环,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财政应当做到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统一。

一、我国实行和谐财政的必要性

第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当前我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和谐财政是效率型财政,能够服从经济发展这一大局。和谐财政效率性体现在其财力始终用于最迫切又最重要的环节。和谐财政既保障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又保证经济增长有充足的后劲,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立的主要方向,就是社会福利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怕累托最优”,逐步消除两极分化,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和谐财政所体现的公平原则,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步调一致,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漫长,决定和谐财政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二是弥补“生产建设财政”和公共财政之间的空白。在现阶段,我国的财政体制正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种过渡性财政体制来弥补空白,计划经济下的财政职能有很大一部分不再发挥作用,而公共财政的职能还未履行到位,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只能依靠和谐财政来解决。

第三,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运行。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促進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目前经济推动方式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需求结构不理想会危害经济的运行,和谐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促进社会收入合理化,促进边际消费倾向合理化,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和谐运行。

二、和谐财政能在我国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1、和谐财政遵循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任何财政都必须满足效率优先的原则,即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遵循效率原则,能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和使用资金的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谐财政追求的是财政的各项支出均达到和谐状态,也可称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和谐财政遵循效率原则,会使财政支出用在最需要而且能取得最大效益的地方,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目标。市场经济机制框架内,不存在着再分配机制,需要借助于非市场方式——政府以财政手段去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朝公平方向发展。

2、和谐财政遵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原则。和谐财政政策必须注意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合理的效益价值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要避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就要注重生态效益,机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3、和谐财政遵循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以整体利益为主,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和谐财政政策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只注重某一方面和谐的损害整体和谐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与此相适应,和谐财政政策也不能只考虑到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利益,而应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出发,全盘考虑,以整体利益为主,局部服从整体,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实现局部和谐与整体和谐的统一。

建立和谐财政对于正处于过度经济时期的中国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全的公共财政之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全的公共财政之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财政将起到过渡作用,也为今后建立公共财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3] 向宏桥、张新平:和谐财政政策的抉择原则及其评价框架[J].科技创业月刊,2005(12).

[4]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解放军出版社,2007.

篇5: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城市生态建设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开辟“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

作 者:刘建政 LIU Jian-zheng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 刊 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8(3) 分类号:X2 关键词:城市生态   生态住宅   自然生态系统  

篇6:论和谐社会的重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想要更加的强大,这就需要和谐的发展,和谐的进步,我认为只有和谐了,一切才会稳步上升,甚至与更加快速的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

针对这段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关于和谐发展的发言,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只有一个社会和谐了,社会才能够稳定的积极的发展,国家才能够变得更加富强,我国的社会地位才能够更加稳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就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好会议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位。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这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去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现时期”。

《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我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这样,一个国家只有协调发展,才会和谐进步。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稍有处理不好,就会危及国家大局,我们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篇7:论和谐社会以和谐为中心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世界人类的共同理想。那么,基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和谐为中心,应当如何把握和谐的精神实质?我是这样认为:⑴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三个“统一体”的综合体系;⑵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⑶经济部门和经济工作者要从经济的角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寻求在经济领域的着力点。

一、科学的和谐社会是三个统一体的综合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界定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即把和谐社会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或社会稳定问题。无疑,社会组织协调,包括发挥NGO(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远远不是这一命题的全部内容。至于社会稳定,只是和谐社会的底线——一条必须严守、不能再退的底线,但作为以“三个代表”和“以人为本”为执政理念的政党,不可采取“底线论”,和谐社会应该有比社会稳定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追求。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我认为,和谐社会内部蕴含了三个方面的统一体,或者说它是综合了三个统一体的完整体系。

第一个统一体是民主和法治的统一。和谐社会首先应是民主的社会。我们不是天天讲“执政为民”吗?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并使这种民主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应当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实现途径。这里至少有四个重要指标:1、公众的社会知情度;2、公众的社会参与度;3、公众的意志表达度;4、公众的民主监督度。这种民主要与法治相结合,而法制建设的基础是立法过程中“海纳百川”,特别是寻求“百川”在意志和利益上的最佳交汇点,进而使社会各种行为主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使整个社会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转。鉴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封建专制制度,某些社会成员现在民主法制观念依然淡薄,应特别强调民主与法制这一统一体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统一体是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在我看来,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社会,不能把它理解为“一潭静水”的社会。如何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我认为,作为基本面的东西,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当前中国的社会活力不是“过头”的问题,而是活力远远不够的问题。针对当今社会活力源不足的现状,要特别强调整个社会崇尚劳动、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创造。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与此同时,推进政府转型,改进政府的调节和管理方式缔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政府问题的实质在于政府体制转型。我在去年发表的《政府改革:从“管理型”到“服务管理型”》中指出:政府应以公共服务为主,包括:1、提供面向劳动力市场的“民生性”服务;2、提供社会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服务;3、提供非竞争性领域的“基础性”服务;4、提供促进市场主体正常运转和创新的“主体性”服务。在实施公共服务的同时,政府做好自身应当承担的管理职能,包括规划协调、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工作。通过政府转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秩序,形成社会规范,从而达到“活而有序”。

第三个统一体是多元与公正的统一。经过26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已经由过去一个力量比较单一的社会转变为多元力量并存的社会。1、经济上多元:原有的产权格局发生变革和分化,各类新的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纷纷崛起,国民财富中各自份额的区隔越来越清晰(撇开微观主体不说,仅仅是从宏观层面粗线条划分,13万亿元的GDP已成国有、集体、私有各占1/3的格局);2、政治上多元:除作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外,还有在二十多年社会变革中新出现的六组新兴社会阶层;3、思想上多元: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中国的社会结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呈现多元并存、“百舸争流”的局面。这是中国社会巨大的进步。无视这种变化、留恋传统体制下社会力量单一化的思想和倾向是可悲的。

但要看到,多元力量的崛起给社会运转带来新的严峻的课题,因为多元社会力量之间既有价值一致的一面,也有价值差别甚至是价值冲突的一面。经济上多元,使利益关系复杂化;政治上多元,使政治诉求“博弈”化;思想上多元,使价值冲突“显性化”。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境界”(周谷城先生语),而恰恰在于面对多元力量的社会现实,摆平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同样,多元横流,方显出和谐社会的可贵境界。这里的关键在于制定、采取以“社会公正”为灵魂的社会政策,而“社会公正”则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为此,政府要摆脱、超越新老既得利益集团的束缚,站在社会公正的立场来处理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给和谐社会列出如下公式:和谐社会=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

二、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把握和谐社会的精神,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把握关键。所谓关键,在我看来即是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要明确,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这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撑点。这是不可回避的。离开这两大支撑点研究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将会走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

中国现在处在矛盾的凸显期,但这些矛盾基本上属于在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有其新的特点。一是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特别突出(这从信访部门反映的案件即可得知),其中也包括已经露头、但尚未引起重视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矛盾(即劳资关系矛盾);二是聚集性较强,往往是矛盾一旦爆发,即形成大规模的群聚事件(这在不久前爆发的重庆“万县事件”和四川“汉源事件”即可看出);三是矛盾的爆发与党内和政府内的腐败问题关联度高,矛盾的背后,往往有腐败分子隐藏其中。这些新特点都大大强化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

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紧紧抓住善解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症结问题。例如:针对部分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矛盾,应爱护和扶持这一重要的社会群体,使广大工农群众都能(至少是大多数)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夯实共产党执政的基础;针对征地、拆迁、改制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诸多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切实采取措施,维护相关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针对“吏治”领域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坚决而切实地打击腐败,缓和干群之间的矛盾。

善解人民内部矛盾要有新思路,不能沿用改革开放前原有的思路,即使对以前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也不要固定化,而要根据新的社会背景进行探索,例如,鉴于农村已开始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建立诸多社区,要学会发挥城乡各类“自治”组织的作用;鉴于不少人正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和“社区人”转变,要学会发挥各类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

近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这一有社会价值的探索,可惜后来被其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所打断。今天,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新的基础上破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历史性课题,我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三、经济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某一部门的事情,社会各界都担负着相应的责任,经济部门和经济工作者尤其要意识到自己担负的重要责任,并切实为此作出贡献。这里有四个着力点:

第一,寻求社会所有制关系的和谐。我认为,社会财产关系的和谐是经济领域最大的和谐。这里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调整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在诸多的非国计民生行业和领域,还存在着官商“与民争利”的现象,为此必须继续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毫不动摇地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在诸多行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存在对非公有资本的“非国民待遇”问题,为此除继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外,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所有制“歧视”,支持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构建“国(国有资本)、民(民间资本)、外(外商资本)”等“多足鼎立”的财产格局。尤其要学会用“混合所有制”这一新型的财产组织形态来包容和整合不同资本的和谐发展。

第二,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中的和谐。这里的关键是实现市场主导与宏观调控的结合。从近几年的社会实践看,二者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之处,这里既有市场微观主体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调控方式方面的原因。为此,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来统一企业主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要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对于宏观调控既要加强,又要改善。从实践中问题来看,对其内涵要全面把握,不能把宏观调控简单等同于“宏观紧缩”,去年流行的所谓“改革开放以来第五次宏观调控”说,有一定片面性,其问题在于把宏观调控和宏观紧缩完全等同了起来,从而扭曲了宏观调控的内涵,影响了宏观调控的声誉。须知,紧缩、扩张和不缩不扩(即中性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因时因地制宜。特别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同时为了促进经济运行的和谐,还需要对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畸形双轨制”进行改革。

第三,寻求经济发展格局的和谐。这里的基本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近一段时间,人们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等五方面存在的不和谐乃至某种程度的冲突,有所披露和剖析,但是,如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整体“筹”之、内在“统”之,却没有完全“破题”,现在要探索这五方面之间的“内在通道”,真正从“板块式的拼接”走向“胶体式的统筹”。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五个统筹的一部分,可放在此方面一并解决。

第四,寻求民生方面重大关系的和谐。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目前,失业问题比较严重,虽然个别地方存在“民工荒”,但这是由劳动力价格和体制带来的局部现象,不应被“民工荒”的扭曲现象所迷惑,尤其不应对此夸大和渲染,要看到劳动力整体供大于求问题是中国就业的基本问题;同时收入差距过大也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种收入差距表现在城乡、地区、行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鉴于国家正采取措施,通过支持“三农”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通过西部开发等来缓解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因此克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可重点放在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上。解决的思路应既要考虑“保障下段”,也要考虑“调节上段”和“扩大中段”,当务之急是“保障下段”,即解决弱势群体的收入问题,制止弱势群体的“被边缘化”趋势,同时,着眼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制定“扩大中段”的相应措施,也要制定“调节上段”的预案,待条件成熟时推出。同时还要推进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可靠的社会“安全网”。总之,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直接因素,必须着力解决,使人民群众获得最切实、最直接的利益。这是在经济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落脚点。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和谐为中心。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篇8:论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民事审判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明显分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 甚至有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我国社会发展目前处于“矛盾凹陷期”, 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在这矛盾突出期间, 社会稳定很重要, 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老百姓, 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对此,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应当也必须有人民法院的参与。人民法院要通过审判、执行等司法活动的开展, 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中, 民事审判是与人们生产、生活至关重要的一项系统工程, 是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公正、公平的审判结果能有效的制约和完善和谐社会的司法基础,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民事审判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 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更加突出和增强, 大量的民事纠纷需要通过司法手段来解决, 民事审判为此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笔者所在的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人口少、面积广、群众居住分散。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 2009年当地法院的民一、民二庭共审结民商事案件206件, 民事案件占全院案件总数的66%。在这些案件中除了传统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案件外, 房屋买卖纠纷、医疗损害纠纷、产品质量纠纷等案件不断上升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难点。此外, 涉农案件、拆迁纠纷、征地纠纷、房屋产权纠纷、草原使用权纠纷、邻里纠纷无不因牵涉面广、处理难度大, 而引发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致使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与建立和谐社会现状息息相通, 公平、平等在实现社会和谐中显得至关重要。所谓公平是从利益均衡的角度出发, 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应当享受的民事权利和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关于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如弱者的保护、利益的调整等, 在民事法律中多有规定。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和谐, 这时的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就是国家权力对无法解决的民间纠纷的一种干预, 是公民意思自治原则的一种补充, 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平息社会矛盾的需要, 它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民事审判工作的公正

在我们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对于一个判决原告认为是公正的, 被告却说这是一个不公正的判决。这里所说的公正, 实际上是人们在追求利益平衡时的一种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水平不同, 因而, 公正观念也不一样。我们在民事审判工作中, 当个体公正与社会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侧重维护社会公正;当客观公正与法律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维护法律公正;当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侧重程序公正;当公正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应该侧重于维护公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事审判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才能为西部开发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笔者曾办理了这样一件案子, 原告因管理不善使自家的牲畜跑到相邻的被告家被被告收养 (当时不知主人是谁) 。第二日原告找到后赶回家, 不料第三日牲畜死亡, 为此俩邻里之间因牲畜死亡发生纠纷, 为维护邻里和谐人民法院主持调解, 最终使原本无责任的被告方自愿承担了牲畜损失的40%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告损失, 使原告感到法律的公正与社会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民事裁判

民事审判活动最终是通过正确履行审判职能, 通过对每个具体案件的正确审理, 通过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民事裁定书来实现的。民事法律文书是经过法官对案件审理、思想过滤后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解决案件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所做出的具有权威性、结论性的处理决定。法官的素质、水平, 在判案中极为重要。为此,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增强司法能力的决定, 通过增强司法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推动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民事案件的审理是先对事实进行认定然后适用法律, 法律适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裁判结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 裁判民事案件时法官如何适用法律、解释法律呢?笔者认为法官审理案件, 在案件事实查清后, 应综合把握案件的实质, 结合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价值观念等, 对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作比较、衡量, 做出案件当事人哪一方应当受保护的判断。这就要求法官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利益衡量的判断标准:一是关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二是正确解决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三是关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困难阶层, 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推进社会公平, 调和穷富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进行利益衡量而审理民事案件, 特别关注裁判的社会效果, 是切实可行的。

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民事案件的调解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一种好方式, 可以及时化解矛盾, 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民事案件的调解是法官对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及法制宣传, 做好思想工作, 使双方对争议的民事权益和法律关系通过平等协商, 达到互相谅解终结诉讼所进行的活动和结案方式。我们有些法官有忽视调解工作的倾向, 认为调解耗时费力, 影响办案效率, 不愿做调解工作, 喜欢一判了事, 这是极其错误的。和谐社会重在“和”字, 中国人一直有自己维护社会秩序, 保持社会和谐的传统方式, 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和谐所借鉴, 即主张中庸、调和、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对立的双方相辅相成, 相互依存, 这是一种寻求共存和共同发展。人民法院通过调解, 使原本对立的各方握手言和, 既解决了案件, 又融洽了关系, 这种“双赢”的结果自然各方都欢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应加强调解工作, 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整合各阶层利益, 整合社会资源, 避免矛盾激化, 维护法律秩序, 增强社会公信力, 努力达到构建“权利受尊重、利益有保障、纠纷可诉求、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目标。通过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方针, 逐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篇9: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诚信道德

[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校 诚信道德

[作者简介]黄治东(1970- ),男,安徽庐江人,淮海工学院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工作。(江苏连云港22200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86-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它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能否和谐发展,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和维护。“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①”“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诚信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它既是和谐社会做人的准则,也是和谐社会做事的基本准则。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的主体,必须重视和加强诚信观念,提高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

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笔者针对当下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进行了“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对连云港市高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2份,有效问卷占95.25%,较全面地掌握了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并撰写了内容比较翔实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一、诚信道德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理念的认识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儿女历来尊崇的道德规范,

也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准则。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1显示:诚信道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近90%的大学生的赞同,只有10%左右的大学生持非肯定的态度;75%的大学生认为,诚信为人是当今社会为人处世的主导性原则。调查显示:有超过1/4的大学生认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为诚实人”不现实,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这是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不和谐音符。高校要通过有效的诚信教育,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建设诚信社会做出贡献,为振兴中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大学生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状况分析。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诚信道德作为大学生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立身之本、成功之道,而且是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基础。中国传统诚信以道德为支撑,重感情,重视熟人基础上的人格信任,希望良心上心安理得,要求单方主动实践,不求后果,仅仅是隐藏着一种希望得到回报的期待,可称为德性诚信传统③。调查显示:有近80%的大学生认为诚信道德在当今为人处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表2第2项显示:现在的大学生中诚信意识一般和不强的比例占到了85%,诚信意识强和诚信意识很差的比例相当。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希望对方必须讲诚信的占75.85%,而自己能做到诚实守信的只有27.43%,这种只要求别人诚实守信与自己的诚信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大学生在学术和学业方面的诚信状况分析。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的积累之上的,学术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学术兴,这个民族一定是个蒸蒸日上的民族;学术衰,这个民族的精神一定受到了损害④。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大学教授剽窃论文非常反感,有70%以上的同学认为该给予批评,这说明大学生认为大学教授应该是有知识和水平的,不应该剽窃和造假,反对学术腐败。同时也说明: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调查显示:对大学生做论文,涉嫌剽窃和抄袭的,表示同情和可以理解的占到约50%。对考试作弊表示理解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约60%,仅有0.13%的同学会向监考老师反映。调查显示,表示从不作弊的学生有64%,而有过作弊行为或经常作弊的学生却高达近四成。

4.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诚信状况分析。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当有利益诱惑时,部分大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诚信道德准则,导致大学生的经济不诚信,违背了和谐社会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大学生经济不诚信主要表现在申请补助时不能如实反映家庭收入情况,不及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恶意拖欠学费(具体调查情况见表4)。近年来,大学生恶意欠缴学费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假称家庭困难,拖欠学费,将父母给予的用于缴纳学费的资金用于个人的高消费。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区政府加大了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确定发放对象时,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资助。在大学生中,有拖欠学费经历的学生比例为30% 左右,其中有恶意欠费倾向的近14%。正是大面积的欠费,导致每年10月份,一般高校学生欠费总额高达千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原本是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推行的一项以大学生的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由政府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但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以各种理由拖欠贷款,甚至隐瞒工作单位,更换联系方式,恶意逃款。大学生贷款按时还贷率理应高于社会上其他群体,但实际上,倾向于不还贷的大学生近4%,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千分之一的比率。

5.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状况分析。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诚实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品德。有的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日益滋长,由此导致的大学生就业时的诚信缺失也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自荐材料缺乏真实性,弄虚作假,就业协议随意签订,随意违背。毕业生为了吸引用人单位,虚构个人信息,伪造证书,隐瞒其不良表现,涂改学业成绩,极力美化个人简历和毕业推荐表。表5显示:要求坚决制止履历造假的学生仅占45.28%,有54.72%的学生认为,为了吸引用人单位不惜履历造假是可以理解的和无奈之举。认为履历造假与道德品质无关的占到了11.42%,而把履历造假的原因归结为外界客观因素的竟占到了一半以上。更有甚者, 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随意签约、违约,视违约如寻常之事,只有38.58%的被调查学生会履行合同。这种把诚信当成儿戏,曲解双向选择含义,将自己的违约行为说成与道德品质无关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心安理得地拒不兑现承诺。

二、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展开和执行均离不开诚信。没有诚信,就无法实现民主法制;没有诚信,公平正义便失去了基础;没有诚信,就无所谓友爱;没有诚信,整个社会将不正当运转,缺乏活力;没有诚信,整个社会将杂乱无章,动荡无序;没有诚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也就成了空话。因此,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高校是培养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基地,加强诚信道德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义务。诚信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也是全民族迫在眉睫的事业。诚信道德素质重在养成,重在把诚信的要求逐步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习惯。

1.更新诚信道德教育理念,增强诚信道德意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实际上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外部反映。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树立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体系,和思想品德课结合起来,纳入“两课”教学大纲和计划,充分利用“两课”阵地,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让学生真正了解诚信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格信誉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当代大学生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杜绝弄虚作假、欺诈伪善的行为。教师也要做到既教书,更要育人,教育学生做人做事不仅要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身教。教师要面对学生群体的审视和检验,因此他们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职,是否公平、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诚信意识。只有教师做到自尊自重,视诚信如生命,学生们才可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才能真正了解诚信的真谛。要增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使大学生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信誉。⑤

2.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舆论是公众道德选择的引导者,是人们道德实践的评价者,是全面道德行为的监督者⑥。大学生是文明的传承者, 是国家的希望, 诚信道德的弘扬要从大学生开始。要在大学生中形成以诚信为荣、以不诚信为耻的良好舆论氛围,让诚信深入人心,让诚信成为大学生的立身之本。高校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同时要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来辅助宣传,如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赛、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先进人物典型,形成人人学诚信、处处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浓厚氛围。

3.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情感,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诚信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诚信道德的认知,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去对照、衡量、评价自己和他人诚信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诸如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仰慕或鄙视、爱好或憎恶等情绪态度。“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⑦。”要把对诚信的道德认识提高为诚信道德情感,对诚实守信的行为进行赞扬和对失信行为进行无情地鞭挞。同时,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的诚信实践,要通过诚信道德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将课堂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的要求,修正不符合诚信的思想、行为,才能使自己真正具有诚信的道德品质。

4.加强诚信立法,实现道德与法在诚信建设中的良性互动。“法律和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⑧,因而道德与法在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道德侧重于自我约束,是行为主体“应当”的选择,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与社会舆论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不具有国家强制力;而法律侧重于国家强制,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用以调整、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的权威性规则。在中国历史上,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而存在,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诚信二者连用表明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所谓“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⑨,即以信释诚,又以诚释信。我国诚信法律规则体系还有待完善,法律规定还比较笼统,一些规定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诚信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诚信原则作出更具体、也更切实可行的规定。

5.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对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以诚信评价。要通过道德评价,使诚信作为社会道德要求在大学生心里得以反映和积淀,逐渐形成诚实守信的义务感和背信弃义的羞耻心,使大学生不再视遵守规则、履行契约为强制约束,而是一种值得践行的生活方式。在塑造大学生诚信人格的过程中,要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使之能够约束大学生的各种行为。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基本经历、奖惩情况、学杂费缴纳、助学贷款、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违纪情况的诚信记录,并将其与奖学金、助学金、干部选拔、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环节联系起来,使这份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

[注释]

①②朱熹.四书集注[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79,168.

③吴潜涛,赵爱玲.诚信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01-13.

④胡文彬.学术腐败是民族的耻辱[EB/OL].http://www.cuepa.cn/cate_12/detail_

79.html,2007-05-29.

⑤范晓峰,苏醒.修身立业、诚信为本[J].观察与思考,2004(1):12-13.

⑥李国春.高校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5):87.

⑦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

⑧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99.

上一篇:免疫调节知情同意书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佳句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