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2024-04-14

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通用10篇)

篇1: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一个公认的事实,中国目前90%的刑事、民事、行政各类诉讼案件没有律师参与,北京市的这一比率更高些。笔者认为,如此众多的当事人不请、没有请或请不起律师的主要原因是:律师收费过高,绝大多数诉讼当事人将委托律师看成是“富人的奢举”。同时,法律援助标准不合理,受益面过窄,也使很多人得不到律师的援助。

在法律中介服务市场的双向选择中,一方面90%的各类诉讼案件没有律师,另一方面律师业从非诉讼领域和10%的诉讼中取得高额经济利益,在狭小市场中形成竭泽而鱼的恶性竞争局面。表现在:不适当地过高收费;为获得或持续获得案源,有的采用“挑诉”或“累诉”方式,将必然败诉说成可能打赢或有意分案连续诉讼;有的违背诉讼规律不适当地许愿;有的违背法律和证据规则一味迎合当事人的意愿;有的`根据收费高低或有无,决定案件的取舍以及尽力,尽责程度;还有一些律师不愿从事法律义务援助等。总之,个别律师没有站在委托人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没有将诉讼风险事先告知当事人和设法降到最低限度,而是在已能得到“旱涝保收”的利润的基础上,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视或牺牲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律师业似有“价值取向过于商业化的倾向”,势必导致律师业的公信力下降;导致法律中介服务市场的萎缩和当事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手段的增强。如此下去,中国律师业的前景令人堪忧。

律师是社会中介服务法律工作者,决定了律师的诉讼权利和经济效益依赖于当事人的信任及其服务质量。律师事务所是自负盈亏的法律中介服务机构,决定了律师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考虑诉讼成本和自身发展,这就更要正确处理好“法律职责和维护正义与经济利益和自身发展”的辩证关系。只有始终将“法律职责和维护正义”的服务信誉作为律师业价值取向的首位,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对律师业的极大需求与律师业的价值取向过于商业化倾向”的矛盾冲突。

篇2: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辨证视域中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体现和运用.本文立足于“辨证”的认识视野,审视和解构了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文章认为,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主体性”和“社会性”的`辨证统一;“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辨证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辨证统一;“多元性”和“主导性”的辨证统一.

作 者:白树震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001刊 名:攀登英文刊名:ASCENT年,卷(期):27(1)分类号:C912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

篇3:浅论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

1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2005年9月5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代表时强调,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发展, 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很显然, 民主法治居于这其中的首要位置, 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

1.1 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民主, 即民治, 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自己治理自己、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在制度化的民主中, 任何一项规则的设计和政策的选择都必须符合最起码的民主要求和标准;假如不符合民主的最基本要求, 那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公正性前提。民主的本质决定了:第一, 人们无论从事任何行为, 都要遵循公正、合理、普遍、透明的预定程序, 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以及对少数的尊重与保护, 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机制;第二, 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及利益主张均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展示和平衡;第三, 各种不满、怀疑和对抗都应该消化在民主过程之中并保持在一种秩序的范围之内, 各种利益冲突与争执都应该通过民主机制得以和平解决而不是诉诸强权与暴力。而这些正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1.2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法治, 是依法对国家实行治理或统治。法治要求, 一切个人和机构在法律之下一律平等。在一个国家中,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机构可以高于法律。法治首先是一种社会调控方式, 在法治社会, 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和自由不受非法剥夺;国家机关的任何职权都处在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之下;各政治主体依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使政治权力;各种错综复杂、流动不居的利益关系都通过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地调整;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都通过法律机制予以公正、合理分配;权力的失控通过法律途径加以矫正, 受侵害的权利也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用法治来调控社会, 能以较少的社会代价换取社会应有的秩序、自由、公正、平等以及利益归属的均衡和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法治还是一种为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的理性化的社会生活样式, 是一切社会主体的最根本行为准则。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对法的权威形成了一种普遍认同和信仰。法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划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并为其设定一套理性的运行规则和机制, 一切国家权力的运行都必须置于法律预设的控制之下;对权力予以有效地防范和制约是保证个人权利不受政府权力肆意侵犯的制度性前提, 是人权保障的最有效武器。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人权和自由, 人权和自由只有在公权力、私权利的边界清楚时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法治的功能之一恰恰就是界定权利和权力的边界, 所以, 没有法治的保障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

1.3 民主法治是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最有效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至少需要形成四种健全的社会机制, 即利益表达机制、激励动力机制、整合平衡机制和利益救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主要通过政治民主机制来实现, 激励动力机制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 整合平衡机制主要通过政府治理机制来实现, 而利益救济机制则主要通过司法保障机制来实现。而促使和保障这四种机制正常启动和运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民主法治。比如, 利益表达机制的核心是民主, 民主需要法律将其制度化, 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所以, 没有宪法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 利益表达机制就无法运行。又如激励动力机制的核心是人权和产权, 没有人权保障, 人将无法生存;产权不能清楚或没有保障, 人将失去永恒的发展动力。只有人权和产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社会全体成员才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社会才能布满活力, 所以, 没有民事法律及其相关法律制度, 激励动力机制将无法启动。民主法治还可以创造诚信友爱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心的宽容、谦让和互助友爱, 法治的完善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 引导人们诚信友爱地相处。

2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表现在:第一, 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第二, 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第三, 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第四, 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运行, 关系到社会成员内心的平衡, 关系到社会和市场环境的优劣, 关系到社会成员对未来的预期, 因此,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理念应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始终。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 要害在于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我国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的多样化, 使得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假如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以调整和解决, 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立, 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通过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 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 并对社会困难群众给予救助, 就能维护社会公正, 避免社会利益之争的激化, 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 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3 诚信友爱和布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多元意味着主体之间必须宽容、理解、谦让、诚信、友爱, 这个社会才能共荣与和谐。和谐社会要害在“和”, 而“和”的要害在于“不同”。社会多元化是社会进化与进步的表现, 也是社会富有活力的基础, 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它表现为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在多元化的社会中, 必须互相尊重, 友好相处, 这种尊重表现在个人的思想和生活中便是宽容意识, 宽容意识的本质是对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的尊重, 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这是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条件。

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 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 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还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们只有彼此信任, 相互帮助, 才能够平等相处, 合作共事, 从而保全个体的利益, 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 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 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 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 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 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假如说, 社会是一个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起来的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 那么, 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润滑剂, 它使社会布满色彩和活力, 富有浪漫和温馨。

社会活力不断增强, 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只有和谐社会才能给人一个人人想干事, 人人能干事, 人人干成事的宽松融洽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 每个人才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社会财富才能充分流动, 并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创造达到社会的普遍繁荣与福祉。

所以, 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死水一潭, 而是一个人人彼此尊重、真诚友爱, 个个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整个社会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动态家园。诚信友爱和布满活力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又是和谐社会的魅力所在。

当然, 构建布满活力的社会必须以社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 要创立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创立海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创业受到鼓励的机制;创立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创立劳动、知识、资本、土地、技术和治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都能得到社会的保障。只有每个人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保障的社会, 人们才可以激发出创造愿望并努力创造财富。

4 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

假如说和谐社会的内在评价标准是诚信友爱和布满活力的话, 外在评价应当是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个和谐的社会, 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假如社会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 人们就不可能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另外,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假如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 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便会因为自然资源的匮乏而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因而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所以,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处理好四个环节的关系:正确熟悉自然, 合理改造自然, 充分利用自然, 有效保护自然。只有正确熟悉自然, 发现和把握客观规律, 用于指导实践, 才能合理改造和充分利用自然。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难免会造成一些破坏, 所以还需要保护, 使破坏不超过自然可以承受和恢复的程度。正确熟悉自然是前提, 合理改造自然是手段, 充分利用自然是目的, 有效保护自然是条件, 这四个环节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 既是静态和谐社会的独立评价指标, 又是动态构建和谐社会的操作手段。同时, 这六大特征又构成了四个完整的具有不同功能和价值的方面, 即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诚信友爱和布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这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 对其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准确领会,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设计将是有深远意义的。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 既是静态和谐社会的独立评价指标, 又是动态构建和谐社会的操作手段。同时, 又构成了四个完整的具有不同功能和价值的方面, 即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诚信友爱和布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连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2]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5.

[3]王绍臣, 于进水.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J].学习时报.

[4]杨海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N].文汇报.

篇4: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要求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一)和谐社会强调人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以达到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和扩大,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每个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和谐社会倡导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层次上看,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多种关系,其中经济关系是最为基础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是冲突和对立的,而是相互合作、平等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存在压迫和剥削关系,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强调宽容与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既有相容互补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因此,妥善协调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方式,如按劳分配、调节贫富差距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等与和睦相处。

(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真正的高层次的和谐,它既能发挥人的主导力量对自然进行改造,又能把握好开发自然的“度”,并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此,这种和谐是长期的、持久的,是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价值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通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尊重自然、积极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向高效、节能、环保的集约型社会迈进,从而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矛盾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动力,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能展现出和谐状态。

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而是多元力量有序并存、充满活力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在承认并尊重“不同”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协调“不同”之间的关系,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之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之道。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存在着形式多样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和谐相处的机制体制,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妥善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以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在制定政策和出台改革措施时,要注意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确保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得到保护和满足。

(二)整体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整体,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的统一,是以整体之间的联系的形式存在的,宇宙就是由各种客观事物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整体。整体具有层次性,它不是由部分或局部简单地拼凑而成,而是在高低层次之间形成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整体功能具有非加和性,结构之间的合理、有序、优化程度,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整体功能:当整体结构处于无序、无规则的状态时,其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当整体结构处于有序、合理和优化的状态时,其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联系之中,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是由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服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不协调的现象,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

(三)唯物史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落脚点

唯物史观从主体的角度提示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它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完善政策和法律,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的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让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要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归宿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实行按需分配,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不断发展、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从而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并获得完全的自由个性,不断激发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活力,成为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动共生的历史过程。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动力和活力,必将促进社会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为此,我们应要努力建设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相互协调与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郑晓云.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4]俞可平.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吴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启示[J].党史文苑,2007.

篇5: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社会主体转型的价值取向及其困惑

面向世界的开放性、面向现代化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体转型的三大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的确立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符合当今社会现代化要求,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然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当今主体转型面临着种种困惑,包括主体转型的不平衡性和主体转型的时空复杂性.应努力创建社会转型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作 者:贺善侃 He Shankan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刊 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3) 分类号:B2 关键词:主体转型   价值取向   开放性   自主性   创新性   主体转型困惑  

篇6: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张艺鑫)

“清华女生铊中毒”、“复旦大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校园悲剧一次次在上演,本应是和谐宁静的校园,忽然间变得“刀光剑影”,让人扼腕叹息。我国大学生杀人的频率如此之高,举世罕见。偶然出现一两起,可以说是凶犯的个人原因,接二连三地发生,就不得拷问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忽略。

与此同时,今年全国各地多名大学生因为熬夜、少运动等原因导致猝死的情况又不得不使人产生疑惑:当代大学生到底在忙些什么。大学校园本来是大学生释放青春的自由舞台,充满机遇与挑战。然而,无数大学生拒绝人际交往,拒绝参加体育运动,拒绝汲取新鲜的知识营养,像吸毒的病患在午夜时“精神抖擞”地打游戏;像消渴症患者一样无论地点、时间地看电子书、电影,在白天时昏昏欲睡,导致身心俱疲。日复一日,面黄肌瘦,身体机能遭到严重的破坏,直至猝死。猝死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还在走在同样歧路上的一大批学生,她们失却了曾经的梦想、失却前进的动力、失却自我的节制,消磨宝贵的青春时光和健康的身心。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状况反映着个体、群体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范、解释和预测。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现状,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本论文将分析当代大学生偏失行为的呈现所隐含的价值取向的扭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以学生的视角,对学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和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虽然还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式表述,但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基本范畴,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科学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理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价值行为。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相较于70年代经济的衰弱、60年代文革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迫害,生活在当代的大学生无疑是幸福的。我,作为一名大学生,颇有这样的感受。同我们的父辈母辈相比,我们不用在学习和生计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的建成,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抛弃杂念,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我们不用经历高考制度的不健全。如今,高考的合理化、透明化、公开化,使得每一位学子都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继续学习的机会。大学更是一个充满民主的舞台;在文化上,我们专业课的设置在一步一步地被改进着,顶尖的教师队伍、浩瀚的图书收藏,无不会我们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雷锋月、志愿者的活动的开展又怎能否认大学为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付出的心血呢?一切看起来都似乎那么美好,然而平静大海下确是漩涡和暗礁,正是因为这些未放在考评和文件中的一切一切的危险心态和行为,在侵蚀着校园的精神和文化。在这里,我着重讲“和谐”。

和谐——生活方式的和谐。作为青年中佼佼者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健康、文明、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生活习惯方面。和谐所指向的不仅仅的外在的交际和谐,还指向一个人生活的和谐,尤其表现在生活习惯方面。在前文,我们看到如此多的大学生因“过度疲劳”猝死。其原因大多的熬夜。熬夜是提前消耗寿命的行为。除了熬夜,观当代学生,睡懒觉、不吃早饭、吃垃圾食品,造成身体的不和谐,甚至悲剧。其根源则是“享乐主义”的产物,肆意打发宝贵的年华,不合理的消费,不节制的放纵,刻意回避甚至完全抛却责任,实在令人痛心。

第二, 在情绪反应方面。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大学生在遇到失败与挫折时, 对情况不做分析, 有时把情绪发泄指向自己, 造成对自己的厌恶和排斥, 长久如此就会形成自卑个性。比如近期人大研究生因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即是这一心态的极端表现,而自卑心态却是很多大学生都有的消极心态,十分不利于未来的持续发展。

第三, 在社交方面。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以个人利益为半径, 在社交生活方面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不协调上。如有的学生希望别人理解自己, 但又不愿意主动向别人敞开心扉, 甘于在人际交往中担任 可有可无角色, 充满对社交生活失望情绪与冷落感;有的学生信奉自我设计、自我奋斗, 对他人、对集体不关心、过问, 使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有的认为自己有才能, 却不被人发现, 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产生怀才不遇的郁闷和对他人成功的嫉妒心理, 从而表现消极、甚至嘲讽同学;有的交往功利化、世俗化。

针对这一现象,我以为必须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大学生整天生活于大学校园之中, 学校的正面教育, 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具体,我提出优化校园文化, 创造合理社交环境的对策。优化校园文化必须从优化社会文化大环境出发, 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全

社会都来关注当今大学生社交方式的变革, 创造健康合理的社交环境, 这样,优化了的校园文化, 对当代大学生社交方式变革的引导才能行之有效。具体有:

1.1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 使大学生学会调适心理, 适应大学新生活。

1.2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学生社团能活跃学生思想, 也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增强了解的机会。但由于学生社团具有自发组织的特点, 有必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引导大学生课余生活。

1.3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中有健康的舆论、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集体精神, 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监督和引导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创造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全人类最大的价值共识。这些价值都属于人类文明天然继承者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形成的时代精神的真正体现。

相较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恐怕是最大限度为学生给予自由发展空间的平台了。如今,关于大学的“自由”问题存在着很多争论,有些人抱怨大学的查到问题,认为拘束了学生的选择,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另有些学生认为学校的放松是低要求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我以为:许多大学生做到了自由,却没有能够全面的发展。以高校社团为例。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体现大学生共同志趣、爱好,并依自愿原则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社团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部分社团功能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违背社团设立初衷的不良现象。如在某 大学S 学院L 同学一入学就加入了学校社团联合会,因工作能力突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并在大二被破格提拔为学校社团联合会主席。平时他大部分时间被社团工作占满,甚至经常出现旷课的情况,但是每门课程的成绩都很好,后来他向部分同学透露了其中的玄机,原来每场考试结束后,只要感觉不妙,都请团委老师出马帮忙搞定。他曾和一些同学半开玩笑的说“大学学习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与老师关系搞好了,统统的都能搞定!”以上的例子只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但真实反映了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理性应对。

社团是让大学生张扬青春,自由发展的民间组织。然而,这样的组织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相反,一系列的不平等、不公正的举措在抑制教育,污染校园精神。学生社团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以为学校应确立建设校园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保证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确立组织建设的先进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所谓先进性原则指在学生组织建设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谓创新性即组织的建设要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并自觉做到与时俱进;所谓导向性即组织在体现自身自发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质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并努力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组织活动。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最终都要落脚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上,这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果没有这些行为规范,再好的理想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再好的价值准则也不肯能得到遵守。

大学精神有不同的概括, 在此不一一列举。大学这一词汇及所蕴含的意义, 给人一种神圣、神秘的感觉。有人说,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大学是云集大师的圣地, 大学是科学发展的源泉, 大学是铸造人生的熔炉, 大学是引导社会的灯塔,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动力站, 尽管这些形形色色的比喻把大学看作经济的发动机、文化传统的保护者、国家声望的象征、个人潜能的开发者、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创造者以及知识的源泉等等。但任何对大学的隐喻都是蹩脚的, 大学的内核应是自由自治、学术研究、追求真理, 这才是大学恒固不变的精神所在。而一个自由自治的学术组织, 必须要有一批安于寂寞、皓首穷经的学者坚守, 否则精神家园将坍塌无存。

然而,我们在大学——这座曾经的象牙塔,发现了一批在“奔波”于“政治”组织,汲汲于功名利禄的有志青年。大学生重新定位本职责任的要求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现象,我以为学校一方面需抓好自我教育与典型教育, 增强监督机制。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防止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 必须进一步推动自我教育与典型教育, 建立干部评议制度,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监督力度, 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素质。树立榜样, 充分发挥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学生干部群体思想活跃, 功利性强, 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社会实践考察, 在实际锻炼和考察中, 引导学生干部学习孔繁森等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还要注重发现、培养、宣传学生中的好干部, 好事迹, 以此端正干部的参选动机;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这方面, 可以学生干部评议制度为载体,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监督, 要求每个学生干部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并在政治理论、学习、卫生、工作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干部提出具体的要求, 通过干部评议制度, 对不合格的学生干部提出整改意见, 并对性质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分。

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学术型活动,鼓励学术研究的开展,回归知识的殿堂。大学的创新精神, 一是指向科学研究, 它鼓励人们开拓科学这个无禁区、无止境的疆界;二是指向社会发展, 以新思想、新制度导引社会, 改造社会, 推动社会进步;三是指向人才培养, 它把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作为根本任务;四是指向大学自身, 它鼓励人们进行文化的积聚与交流, 加强纵向的积累和横向的联系, 广泛吸收异域新质文化作为补充养料, 从而迸射出创新的火花。马克

思曾讲过, 自由是创造的前提。人们进行科学研究, 正是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求得自由的一种战斗。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学家、技术专家也需要自由, 这里的“自由”可理解为有更多的时空和在身心上有更多的松驰。减少对权力政治的杂念和渴望,方能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的研究和创造。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总体来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刻苦学习。品学兼优,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敏于创新,勤于实践,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发展。保持个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人民日报,2004-1 0-1 5.[2]熊磊.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22.[3]包卫党,陈东.高校学生干部中功利性思想状况的调查及分析.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6 [ 4] 郑义臣.当代大学生社交方式重构导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5] 雷焕贵, 段靖.大学生性观念导向的人性化思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6] 杨晓慧.中外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比较 外国教育研究

篇7: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一、当前社会文化转型的描述性考察 当前的社会文化转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改革开放为重要标志。在转型的.前提条件上,是以经济变革,全面开放为前提,从封闭于本国内部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向国际社会开放的市场经济。在转型的方向上,是拓展到全球背景。在……

作 者:赵宴群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 200433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JOURNAL 年,卷(期):2003 “”(3) 分类号:B82-064 关键词: 

★ 转型升级工作总结

★ 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 城市发展转型经验交流

★ 经济转型发展心得体会范文

★ 产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

★ 现代服务业转型工作总结

★ 市场转型的演讲稿

★ 浅谈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 改善对策 范文

篇8: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一、从造成价值观多样性的原因看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造成社会价值观多样性的原因,是价值观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从宏观角度考察,价值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时代的产物,发展水平也是由时代所决定的。同时,基于对未来价值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性把握,还有可能建立超前性的价值观;而在一般情况下,价值观的变化比社会条件的变化要相对滞后。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考察,即使处于同一社会和时代甚至担任相同社会角色的人,价值观念也可能是不同的;即使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已经形成和稳定,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形成之后同样可能会因社会环境改变、个人经历和所接受信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些决定了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差异性。因此,在同一社会和时代,不同价值观的存在是正常的现象。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处于变革之中,很多新事物、新现象都是前所未有的,需要人们逐步认识、了解。在这一过程中,价值观的冲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有着其存在的客观社会条件。

那么,这一切是否意味着,同样也是社会个体的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是可以多元化的呢?或者说,社会工作者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吗?答案是否定的。价值观往往植根于特定的哲学之中,为了说明上述问题,我们简单地谈一谈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

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孔子主张恢复和建立在他看来最为完美的一套社会制度:周礼。周礼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规范和各种仪式等,以此为基础建立完美的社会秩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是为最完美的社会制度“礼”服务的,为了达到“礼”,个人必须约束自己,牺牲个人的需求和个性。孔子的主张长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制度的主要思想潮流和价值准则,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思想财富。但是,由于孔子所理解的个人是孤立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是机械的,牺牲个体特征之后主体之间的联系也是无机的,因此,尽管孔子试图解决人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问题,但由于理论自身的局限,最终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后来儒家学说越来越走向对个人主体的否定,在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宋代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另外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其核心观点是“道”,道是事物的总规则、总规律,它循环往复运行,并通过事物的变化体现其自身。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无为”的体系,认为应当通过对自然的规律和法则的遵循,达到“无不为”的状态。老子的思想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他提出“绝学无忧”以及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等观念,否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鼓吹社会倒退。

这两种学说尽管曾经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价值观目前仍有相当的部分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但显然也有很多不再适应现实社会,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否则,我们敢想象一位鼓吹着“三纲五常”而从事家庭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是什么样的吗?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时代性,必须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而不能是陈腐的、过时的,也不能是主观的、推理的、基于臆造或想象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应该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其价值观可以是带有前瞻性的。

二、从社会工作的目的看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是这样定义的: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活动,它帮助个人、群体、社区提高或恢复其社会功能运作的能力,并创造有利于它们的社会环境。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从最初的对处于生活困难中的人们的救助工作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起源于1601年英国颁布的《济贫法案》的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自此以后,在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济贫制度和组织相继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参与社会性的救助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

为什么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最终起源于17世纪后的西方社会,而未能在这之前形成,也未能在东方社会形成呢?据《宋史》记载:“常平、义仓,汉、隋利民之良法,常平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周显德中,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宋兼存其法焉。”可以说对贫民的救济和帮助工作在古代社会也是长期存在的,可是为什么这些救助工作最后都没有形成社会工作体系呢?根据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观点,一切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特定的条件,如果以此考察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就不难发现,社会工作的出现及发展有着独特的社会和思想环境。

第一,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处于变革期的欧洲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自英国15世纪末期开始的“圈地运动”造成了很多农民破产,相当多的无地农民进入城市,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状态,社会矛盾突出,已经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使得统治阶层不得不将解决社会矛盾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工作的社会(Social)一词涵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社会性,属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由一定社会原因造成的,或者是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第二,社会工作是被社会支持认可的(这一问题将在第二点进行说明);第三,社会工作肩负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仅仅是被救助者的需要是无法产生救助行为的,只有当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对被救助者实施救助时,才有可能产生与之相关的社会性的救助工作。法律是阶级意志的体现,作为社会工作出现伊始的《济贫法案》绝不是统治阶层“良心发现”的结果,其根本目的还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即使对贫民的救助在道德层面被认为是合理的、必须的,这种道德观或价值观也是只能在特定历史时期客观环境下才会出现的。即使有个人对需要救助的对象进行救助,这种行为也是个人的而不是社会性的,也不可能产生社会工作。

第二,主流社会对个人价值和救助行为的认可。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日趋发展成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14~16世纪的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有权享受和追求现世幸福,反对封建专制,宣扬个性解放,主张自由平等。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对贫民的救济工作不再是封建社会那样建立在单纯的救助者对被救助者的同情或怜悯基础之上,也不仅仅是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维护统治的需要,而被加入了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满足个人需要的内容。被救助者不再是在封建社会被禁锢的、认为是应当忍受痛苦的人,而被认为他们也是有着与其他人平等的、可以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的权利,而救助者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传播这些新的价值观的任务——这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使得自身立足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武器,因此社会救助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第三,科学的方法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

社会工作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科学发展的先进成果。比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L.V.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等,都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正是在16世纪欧洲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以来科学巨大发展的基础之上,社会工作与过去由个人自发或政府组织的对贫民的社会救济和帮助有了本质的不同:社会工作不再是仅凭经验指导的工作,科学的、系统的社会工作方法的建立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社会工作的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工作开展的前提,而科学的方法则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支撑。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的也必然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也应有适当的超前性,以体现发展的需要。如果一名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不能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他就不会是合格的社会工作者。

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并注意的是,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之间是处于竞争状态的,如果持有某种价值观或规范的人或人群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那么这种“成功”一方面将会成为一种范例被效仿,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将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源(权力、法律及各种舆论工具),来倡导或推广这种规范。不管这种规范是不是最“合理”或最“有利”的,甚至其“成功”是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占据主导性地位后都可能成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大潮流。社会工作的目的和社会工作者自身在某种程度上对被帮助对象的榜样作用,也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必须符合这种“大潮流”。

三、现实中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作为社会工作者来说,其工作既要代表着社会公正与正义的主流价值方向,同时还必须维护案主的切身利益。因此,价值冲突不可避免,社会工作者也常常需要在价值的基础上而不是在知识或工作技巧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选择。

通常来说,在面临价值冲突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采取案主自决的原则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即社会工作者将案主面临问题的各种解决方式一一列出,在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之后,由案主自己决定如何选择。比如面对准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主,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违反国家政策和不违反政策的两种选择方式的结果与案主一起深入分析,然后由案主自己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尽管超生这一行为是违反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者本身价值取向的,但是在超生行为发生以后国家机构对违反者的处罚措施,同样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案主自决的方式一般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在案主存在伤害他人可能性的前提下并不完全适用,比如面对虐待儿童的案主,显然社会工作者不能赞同案主继续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

库少雄教授在《社会工作实务》一书中引用了Loewenberg & Dolgoff的社会工作价值序列:一是保护生命(个人与社会的基本生存需要);二是维护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三是营造平等的机会;四是提高生活质量;五是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隐私权;六是讲真话,并开放所有相关的信息;七是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行动。根据这一序列,当社会工作者面临价值冲突难以取舍的时候,应首先服从重要性排在前面的价值原则。这些原则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可以考虑作为信誉。

从本质上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需要以人为本。而社会工作者作为这一行动的主体,本身也有着自身的主观意识。在面对不同的案主和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要求社会工作者按照某一固定的“程序”进行精确的选择和工作。社会工作者只有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在遵循当前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和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妥善地为自己所面临的各种价值冲突找到最佳的选择和处理方式。

摘要: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支柱,但现实生活中价值多元化和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却使得社会工作者常常陷入价值取向的两难境地。针对这个问题,应从造成价值观多样性的原因和社会工作的目的两方面进行分析。相应的对策是:在遵循当前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和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价值冲突中找到最佳选择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冲突,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谢立中.价值冲突背景下的行为抉择: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C]∥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2004.

[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9:论和谐社会律师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法;价值理念;与时俱进

和谐社会就是要求社会各阶层、各要素之间都能够达到稳定平和的状态,想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同时入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完善法律体系,以民主法制为基础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中国梦,经济法是我国重要的部门法律之一,其价值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谋而合,在某种程度上经济法及其价值理念能够有效保障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目标

经济法是我国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为了调整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关系而专门制定的一部法律法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经济法具有独立性,即能够地利发挥调整和平衡社会利益的作用,并且具有持久性。现阶段关于经济法的定义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具体表象的部门法,其根本目的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或其他综合性措施,调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利益纠纷,兼顾效率与公平,促使市场经济能够在平稳和谐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与增长。根据经济法的定义不难看出,其价值目标主要是公平与效益,在经济法当中最为重要的价值目标是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增加社会公共效益,而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我国经济法中的《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众多相关法律法规均是用于约束和管理市场中各主体的实际行为,在保障市场主体权益不受侵害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实现经济市场无障碍,促进市场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增长[1]。经济法本身具有经济性,因此在和谐社会当中其价值目标必然离不开效益,但是在和谐社会中,则具体指的是社会效益和整体效益。反垄断、维护正当竞争、平衡经济总量、收入公平分配、规避经济危机等均是和谐社会经济法的效益目标,在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情况,此时和谐社会中经济法效益价值要求适当牺牲个人效益,合理优化分配社会资源从而保全社会效益,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

(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当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竞争为市场经济带来旺盛的活力与生命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经济中各阶层利益的不平衡,市场内部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等中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需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公平的竞争也就丧失了竞争的最初目的,反过来恰当的市场竞争能够推动社会公平,离开了竞争的公平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市场经济永葆活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拥有公平的竞争,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当中公平竞争正在变得不公平,恶性竞争、暴力竞争等现象充斥市场经济当中,各种虚假信息、虚假广告满天飞、无良商家制作黑心产品,行业老大垄断市场等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实现构建和谐和会的伟大中国梦,经济法的價值目标要求兼顾效益与公平,因此我国经济法建立了一系列的市场规制法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采用国家宏观调控配合市场自身调节功能来维护和保障社会的公平竞争[2]。

(二)平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

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价值理念需要平衡社会总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筹兼顾并且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总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为了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道路,专门制定了国家产业政策法、计划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目的在于能够优化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作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的法律法规,财政税收法的出现和推行不仅承担着维护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稳定,更是承担着公平配置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谐的重要任务。财政税收法关乎着社会财富分配的敏感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国家通过财政工具避开政府实现直接干预,完善和落实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经济法中的价值理念不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同时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能够调节社会总体经济,缩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在维护各地区和平团结的基础之上实现共同富裕[3]。

三、结论

总而言之,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核心,法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保障,经济法中的价值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相互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需要经济法,因此我国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经济法,并且充分发挥经济法平衡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利用市场规制法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本锦. 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金琳.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作用探讨[J]. 法制与社会,2015,36:227-228.

[3]李长健. 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A].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2015:3.

作者简介:

篇10: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

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一、“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

“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等相区别,是指社会的内部结

构均衡稳定、社会运行安全有序、社会管理(自我调节)有效顺畅、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即一种高度有效的“自组织化”状态。就是说,和谐不和谐,并不在于有无内外部差别、矛盾和冲突,而在于自身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地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和对抗。所谓社会和谐,指的主要是这样的社会结构、机制、运行方式及其效果。可见,“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特殊社会形态,而是每种社会形态下都力求达到的一套整体状态,一种文化境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并不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目标之外,再去构造一种什么不同的社会样态,也不应该理解为,它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突出问题而采取的一套权宜之计。而是说,在沿着既定方向前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营造和保持应有的社会和谐,以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稳定、积极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应该说,这里就包含了一个更深层、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

“和谐”有不同的性质,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等,每一种社会都有自己和谐不和谐的状况,而每一社会的主导者都力图实现和维护特定秩序下的和谐,这是不言而喻的价值选择和文化导向。但马克思主义指出,在人们所寻求和实现的社会“和谐”之间,有着两种根本性质的差别:建立在阶级分裂和根本利益对立之上的社会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和谐”,与建立在消灭阶级对抗、实现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之间,属于根本不同的文化性质和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对这一任务的目标、特征和原则的阐述,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在于指出各个领域的和谐之间共同的、内在的条件和特征。就是说,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和谐,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同时又覆盖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从而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这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总体上就是广义的文化和谐。对于我们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

二、用改革和发展打造“和谐文化”

“文化和谐”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即各个文化领域及其相互之间的和谐,呈现出“和谐文化”的面貌;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思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使社会达到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和谐”。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的;这一文化体系与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导向和生态环境之间也是和谐一致、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离、对立和相互抵消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解决。例如:

(一)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的“一元与多元”问题。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整体的根本利益上看,我们的文化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不能是多元的;但从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看,由于有多元的经济和政治主体(种族、民族、阶级、阶层、宗教、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等)存在,社会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的,并不是一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事求是地构建和谐文化的积极态度,就是要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先进文化,并用它去面对多元文化,以求更有力地影响和引导多元文化,在国内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和谐,在国际上不断增强和扩大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

(二)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首先意味着要进行文化体制的重大改革,将我国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文化体制包括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场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力来自经济政治发展对文化发展与之和谐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就提出

了文化体系内部“事业”和“产业”的和谐问题。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各自有其特殊的性质、条件和发展规律,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但它们都是文化发展的社会形式,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文化内容,所以也就存在着彼此和谐统一的根本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

在首位。”就是说,必须围绕先进文化的内容来发展壮大两大文化形式,才能保持它们之间根本的和谐一致。在所有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措施中,决定性的关键都在于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内容及其前进方向,全面贯彻“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

(三)文化发展的两大环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关系。对于在社会上被广泛议论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俗文化与雅文化”、“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不要以主体分裂和对立的观念,而是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中“消费与生产”的理论来把握,才能更切实地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促进文化整体和谐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所谓“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主要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合理价值,主要在于通过专业化不断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探索和创新,因此应视为代表精神文化“生产”(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基于此,我们打造文化和谐的重要任务就是: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要、特别是它的发展需要,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产生的成果,尽可能快地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使优秀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就是说,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大众消费型(含次生产和再生产型)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调动整个社会资源,着眼于高层次文化的发展,实现生产型(原创型、创新型、提高型)文化体制的健全完善,以造就“文化生产与消费积极互动、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不断上升、和谐发展”的良性机制。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战略要领,也是在面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防止出现“文化沙漠化”不良后果的关键。

三、讲究“做法”艺术,提升和谐程度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包括我们要“做什么”,即保持任务和目标的和谐与先进,更包括我们要“怎样做”,即注意“做法”的和谐与先进。所谓“做法”的社会表现,包括依据一定理念而形成和执行的一套制度、体制、机制,运行的方式、程序、方法,行为的规则和规范,以及相应的作风、习惯和风格等。文化并不神秘,也不琐碎,“做法”正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它比“做什么”(事物)更能代表一种文化的性质和面貌。在这层意义上,构建“文化和谐”意味着我们在努力做好一切事情时,都要自觉地注意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去改善、提高“做法”的合理性先进性,使它们更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不仅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需要,也是从文化层面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需要。

打造文化和谐需要有一个普遍化的视角,着眼于更高层次的境界。

首先,要密切关注事物和工作中的“隐形”层面,即文化状态,通过改善深层体制和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正面文化的建设。文化作为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生活“样式”,普遍地渗透在社会体制、调节机制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之中,常常表现为某种“隐形”的因素,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正面或负面作用。例如:我国传统中有“重人情,轻规则”的弱点,它在许多地方产生了“潜规则胜过显规则”,干扰民主法治建设的不良效应。我们要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能无视或简单化地对待这种文化现象,更不能停留于表面,讲空话或搞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而要深入到“潜台词”、“潜规则”的领域去,通过改善管理机制和发挥管理的示范作用,以正确的新观念、新做法去取代旧观念、旧做法。以此为目的的思想理念和各种措施,包括管理体制改革、反馈和调节机制的健全、乃至工作人员行为的自律和监督机制的完善等在内,正是这个问题上先进文化建设的实际要求和具体体现。

其次,要走出“路径依赖”的误区,拓宽文化发展的渠道,营造多样化统一、生动活泼的文化和谐。“路径”是通向目标的过程载体,目标能否实现往往取决于路径是否对头。当人们基于经验或其他原因而对某一路径形成习惯性、专一化的依赖时,这条路径往往就成了束缚思想和眼界,造成“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的渊薮。这就是被学界称为“路径依赖”的文化现象。我们要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首先就要更新路径,变单一的行政化管理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多样化渠道,包括政治和行政管理与经济和法治管理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领导与群众自治相结合,等等,总之是要增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分量,让人民群众(包括各行各业专业人员)的力量和智慧成为最可靠的路径基础。路径单一的实质是主体特化,而重视文化多样性则是与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力与责任相联系的。文化发展渠道和产品的多样性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也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判断力、鉴别力。不要以为文化多样化就一定会乱,相反,群众的积极性起来了,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起作用了,文化反而会更蓬勃地发展,呈现它本身应有的多样化统一和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上一篇:三字经解读下一篇:只为追随你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