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

2024-05-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精选9篇)

篇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 作者:袁峥峥 于淑文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建设 精神文化

一、和谐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在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同时,一些群众中出现了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念差异、是非观念模糊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令人堪忧,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农民教育、营造文明乡风,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文化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和活力;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推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科学文明乡风的养成,以及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农民的文化素质正在提升,为推进乡风文明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与城市的现代文化水平相比,包括教育在内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严重滞后。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乡镇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普遍存在领导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来重要,做

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文化工作在乡镇干部工作年终的考核中只占很小比例,文化干部专职极少,多是身兼数职。这种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来,甚至置于可有可无地位的有害认识,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2.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人才匮乏

文化站干部都是乡镇直接任命然后报上级文体部门,而并非从社会上择优录取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体制本身就隐含了诸多矛盾。多数文化站干部都由乡镇干部兼职,他们因常年承担行政任务,没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从而影响了基层文化事业的稳步推进。加上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文化站原有的业余文艺骨干弱化现象更为严重,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现象。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政策落实不到位,投入太少,基础薄弱

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有机构、有条件不等的办公室,但很少有独立办公的,几乎全部在乡镇政府大楼内。一张桌子、几本杂志、几件乐器便是文化站的全部家当,有的基本就是一个空壳子。有些乡镇综合文化站近几年都没有投入过一分钱的建设经费,缺少文化活动场地和器材,群众文化活动无法开展。

4.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形式比较单一

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由于受场地、经费和缺少专业干部等因素的制约,乡镇开展文化活动,手段简单,形式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

三、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1.精神文化层面

改革开放事业既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出现了文化多元相互碰撞的特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必须正确对待多元文化。只有实现文化和谐,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样”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的集体观念日益增强,才能凝聚力量,加快新农村建设。

1.1要突出共同理想教育

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就要使这一理想在和谐邻里文化、和谐村庄文化、和谐乡镇文化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激励群众斗志.凝聚群众力量,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明确发展方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2要突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要通过农村和谐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农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坚决与危害祖国统一、危害社会稳定、危害人民团结的人和事作斗争。

1.3要强化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

在建设新农村实践中要联系实际,强化实践,倡导人人知行合一、诚实守信风气,加强对农民群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依托“文明村”、“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2.物质文化层面

精神文化等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实现。

2.1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更新农民的知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空虚和情感麻木的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采取加大政府投入、重点项目倾斜、积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加快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的建设。

2.2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既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又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式,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的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小舞台构成大世界,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创新传承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不乏有价值的优秀民间艺术,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对于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

篇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

正确处理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

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的表现

(1)国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2)行政区划的调整引发的矛盾(3)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引发社会矛盾(4)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开发过程引发的矛盾(5)社会治安状况混乱引发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1)社会公平缺失引发的社会矛盾(2)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3)个别干部的本身的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行政的水平不高(4)个别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市场观念比较弱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如何解决矛盾

(1)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的调解网络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调解机制(4)加大农村法制宣传的力度。

12月8日

在完善村级治理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发挥农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面临的问题

二、在完善农村政治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服务、沟通、引导

(1)服务: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沟通:与村委会的沟通与村民的沟通(3)引导:政治引导、经济引导、思想文化引导。

11月24日

正确处理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

四、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的表现

(1)国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2)行政区划的调整引发的矛盾(3)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引发社会矛盾(4)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开发过程引发的矛盾(5)社会治安状况混乱引发的矛盾。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1)社会公平缺失引发的社会矛盾(2)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3)个别干部的本身的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行政的水平不高(4)个别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市场观念比较弱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如何解决矛盾

(1)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的调解网络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调解机制(4)加大农村法制宣传的力度。

12月8日

在完善村级治理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发挥农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面临的问题

四、在完善农村政治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服务、沟通、引导

篇3:新农村建设——社会和谐的基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社会和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占人口的2/3以上, 农村是我国的主体, 农村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然而, 长期以来, 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却严重滞后,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三农”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只有真正解决了“三农”问题,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才能使农村、农民与农业得到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从而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

我党自2000年在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以来, 就着手大力解决“三农”问题, 把农村的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天,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作出了重要的指示:“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严格保护耕地, 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发展乡镇企业, 壮大县域经济,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1]

胡锦涛同志的话掷地有声,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解决, “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不深入落实,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如果说中国革命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奇迹, 那么中国的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则延续着农村支持城市的格局。如今, 我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现在则是城市反哺农村的大好时机。胡锦涛同志的讲话, 更加坚定了公众服务向农村倾斜的政策, 国家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 全方位扶持农村的政策。农民将是十七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最佳的惠民方式, 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那么, 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2]按照统畴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加大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通信设施等的建设。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加强投入,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给农民、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农民乐于农业、安于农业、发展农业,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给农村的发展赋予新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 把最有效的资金、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中来, 鼓励其服务于农村, 使农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人才优势,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3]农村有了优秀的人才, 农业的科技含量升高, 农民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 农村的发展就有了新的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是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逐步建立新的农村管理体制。当前的管理体制是多年以前形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 难免出现不适应新农村发展之处。破除二元结构体制, 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使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使工业反哺农业。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是大多数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满足大多数农民的心愿,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出新型的农民。只有使农民的观念更新了, 才能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 使农民有文化, 懂技术, 擅经营, 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4]农民朋友历来就是埋头苦干的代表。他们极需要新的知识的指引, 极需要新的理念, 新的技术, 他们从来都愿意刻苦学习, 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5]社会要和谐, “三农”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综合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与社会竞争能力, 提高农民素质, 让农民通过自身的完善来改造农村、发展农村,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6]党的十七大报告表明:我们党将会时时关注我国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解决不和谐的问题, 将会长期重视“三农”问题, 时时关注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7]贫穷也肯定会造成不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就要让工业反哺农业, 让城市反哺农村, 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让农民、农村真正富裕起来。使农民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8]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2-23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2-23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2-23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55页;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17页;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17页;

[7]《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三卷第261页;

篇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的发展,强调文化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双为”方针。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农村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农村文化机构从无到有,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由少到多,活动日益丰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电影放映活动,戏剧演出活动,曲艺说唱活动,田间地头展开的劳动比赛,科技咨询、示范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等。这些文化形式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团结,使整个农村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文革”开始后,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农村文化也未能辛免于难,机构被砸烂,队伍被解散,整个农村文化活动被引入歧途。“文革”结束后,随着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农村文化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将文化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农村文化也由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农村文化打破了官办的传统体制束缚,农民成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农村文化设施与场所也得到了发展,乡镇基本上设立了电影院,文化室,体育场所等。电视、音响、图书、报纸等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农民了解外界的渠道不断扩大。这个时期的农村文化处于繁荣时期。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流动性加快,城市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融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衰败的景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缺乏人才和资金投入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现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逐渐消失,农民的文化活动更多表现为看电视,上网,赌博、宗教等形式。农村文化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先后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2005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7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主要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各方面的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落后。虽然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改善基层文化设施,也曾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如文化站、电影院、图书馆等,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山区文化设施极为简陋,甚至是空白。目前大多数农村缺乏足够的场所和设施来开展文化活动,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场所被占用,农民不能经常开展文化活动。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在《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中指出,农民期待政府能够提供一些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青少年活动中心(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后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文化活动网络的形成。

(二)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1年至2005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基本上在全国财政总支出的0.40/0左右徘徊,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占其中的20%到25%之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三)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由于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可能,农民特别是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纷纷涌人城市并期望扎根城市,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也同时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主体的缺失,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很多乡镇缺乏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尤其缺乏专业科班出身的文化工作人员。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队伍,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缺乏创新,不仅不能开创新的文化形式,而且导致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四)现行农村文化形式单调。由于农村文化缺乏创新和发展,农民可供选择的文化休闲方式非常单一,大多数农民在进行文化消费时首先选择是看电视,其次是进行一些打麻将、玩扑克等赌博活动,农村的妇女和老年人则是更多的从事一些宗教活动。还有就是一些婚丧文化,尤其在丧葬文化,大有攀比之风,偏离了原来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意,越来越具有低俗之嫌。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次数较少,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传统的露天电影、马戏团表演、说书唱书等形式则难觅踪影,即使偶尔有这些演出,也因为观众太少而不了了之,这些文化形式已经不像原先那样受欢迎,相比于室外,农民更愿意呆在家里看看电视。

(五)传统农村文化不断流失。随着农村人才的不断流失,很多传统文化无法开展,面临失传的境地。如以前颇受欢迎的说书唱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年纪轻的农民可能都没有见过。还有一些传统的地方戏曲和手艺,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已经销蚀殆尽,也使得农民无从选择,最终转向了赌博、低俗、封建迷信活动。endprint

三、重建农村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持。作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文化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之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增加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乡镇、村、农户的积极性,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着力建设乡镇的文化站、村的文化活动室,使之具有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性功能。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并且把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注重建设一些老人、妇女、儿童需要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乡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农业信息。

(二)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吸引青年农民回归农村,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繁荣包括农村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在打造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同时可以通过在农村制定一系列政策,吸引城市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在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创造出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作品,使农村文化能够真正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三)丰富农村文化形式。要改变农村文化形式比较单调的问题,将农民从“黄、赌、毒”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农民定期进行读书阅报活动,农村图书室要多选择一些符合农民需求的书籍,如有关动植物的养殖、防治、增产等方面的书籍。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推广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多宣传党关于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在农村要推广信息化建设,教农民学会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加强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要防止农村传统文化过度流失,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机在农村大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来表现农村生活的新面貌。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制定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另外,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物质文明进步了,才能有更多精力进行文化继承与创作活动,才能产生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新文化。

总之,通过政府、社会、农民的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农村文化逐渐衰落的现状,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5: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立国

阿荣旗六合镇东山屯村位于阿荣旗的东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有111国道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全村6个村民小组,443户,共1864口人,2005年实绩人均纯收入4300元。近几年,村党支部、村委会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健全为目标,带领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畜牧业以奶牛业为主,特色产业以鹅、蚕为主,多业并举,多条腿走路,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一个富裕、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形成。

一、夯实经济基础,寻求产业支撑,实现农牧业产业化

东山屯村22083.5亩的耕地上,原来种植的多是大豆等便于田间管理的作物,但产值低、收入低。村干部与群众共同分析本村的地理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并把怎么调、调什么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自己掌握,村干部把精力放在服务上。2003年到赤峰参观学习后,村干部连续两年请来了农业科技人员,宣讲葵花的市场需求、种植技术、良种选择等知识,大大提高了葵花的质量和亩产量,年人均增收600元左右。葵花的种植面积大幅上升。2005年东山屯村葵花的种植比例为30%,玉米为30%,大豆为30%,马铃薯为10%。

村党支部认识到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不能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在农牧业产业化上作文章。于是村干部积极与奈伦淀粉、淳江油脂等企业联系发展马铃薯,高油大豆等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产值,建立高油大豆(良种补贴)生产基地、马铃薯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种植的高油大豆比普通大豆每公斤多卖0.04元,全村人均收入增加了35元,马铃薯订单也获得了农民的广泛认同。

为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东山屯村积极进行低等农田改造,目前已经拥有近1000亩的旱能灌、涝能排的喷灌地,其余仍有5000亩土地可变为喷灌地。发展畜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发展东山屯村目前共有奶牛162头,肉牛500头,羊4600只,猪1400头。从2003年起,东山屯村就确定了发展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的发展思路。村干部带头养牛,2004年成立了奶牛协会,促进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为扩大奶牛业发展,村委会与洛娃乳业达成协议,成立规模型奶站,建成奶牛养殖小区,牛奶收购执行厂家价格,仅奶资一项每头牛为农民增加800--1000元收入。全村有养猪厂两个,年出栏500头左右,远销到齐齐哈尔、海拉尔、扎兰屯等地。

依托资源,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一是拓宽致富门路,号召农民积极发展柞蚕、大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特色产业。全村共有次生林300亩,放养柞蚕30把,每年收入近40万元,柞蚕一项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左右。二是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村委会建立了600亩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无公害葵花、玉米、马铃薯。目前已能保证本村的自给自足,准备进一步向外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封山禁牧的需要,东山屯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养殖户牲畜全部实行舍饲半舍饲,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号召种植青贮饲料,养畜户每户种植青贮玉米2亩,全村共种植160亩。三是草场实行养护,轮流休作,目前,可继续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宜牧草地、荒山面积有1500余亩。

二、发展文教事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东山屯村容整洁,村路成形,街道平坦,农户院墙整齐划一,宅基地审批在按规划实施,房屋成行。村委会每年春、秋两季组织会战,修路、清理边沟、清扫垃圾,使村容整洁。

东山屯村现有学校一所,校舍占地面积390M2,有教室、办公室、文化活动室。学校已开发远程教育,电脑已经应用于教育教学。

村民有文化活动室,备有报刊,科学种养书籍,乐器、棋类等文体活动用品,电教光碟等,每到节日或农闲时节就有村民来此活动。村里也利用大型集会播放种养方面电教光碟组织农民观看。

目前东山屯村卫生条件良好,饮用井水源充足,水质纯净,80%的农户均已用上30--40米深的深井水。村里有卫生所一处,备有常用的治疗器械及常用药品,医学专业村医一名,中专学历,一般的病情可就地处理治疗。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东山屯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的组织领导作用。一是成立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农户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从2004年4月起相继成立了奶牛协会、农副产品协会、玉米协会、蚕业协会等。协会组织经纪人收购产品,保证价格,农户保证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值,农民得到了实惠。协会为农民寻求致富信息,了解致富途径,村两委为农民争取资金和项目。二是搞科技培训,注重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和素质。全村劳动力初中学历占70%,中专学历占3%。每年培训率达80%以上,全村6个村民小组均有电教播放点,实现科技入户。培训知识科学实用,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除科技培训外,不定期在种养大户之间搞经验交流会,最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让村民有一个和谐、舒畅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村规民约、村民学法守法。四是确定书记、村主任接待群众来访日,每周的周六、周日书记、村主任在村委会接待来访群众,解决群众提出来的困难和问题。此制度从2002年实行以来,每年为农民解决40--50个(起)问题,全村无一起上访案

件发生。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村两委制定了“村民十大满意”标准,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发展方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结合我村实际,确定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我村建设。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在三、六组建能容纳200户养殖800头奶牛的小区,建挤奶站一座,在四、五组建肉羊养殖基地,一组建规模养猪场。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以提供饲草为主玉米种植达30%,饲草5%,葵花30%,土豆20%,水浇地面积达60%,建设500亩的科技种植小区,建设以马铃薯淀粉粗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小区,荒山林木覆盖达90%,放养柞蚕达80把,人均收入达10000元。

二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搞好村屯规划,路村沟墙一体化,屯内街道标准化、并硬化,两侧院墙整齐划一,边沟石砌,边沟植树带,各组道路形成循环。标准砂石公路、河道架桥、路边植树、达到风雨无阻。

三是是进行改厕,建沼气池使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90%的农户要建设标准厕所,100%的畜牧养户建沼气池,使牲畜粪便再利用,既节省能源,又清洁卫生。四是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文化需求。建100M2 文化活动室、图书室,1000M2群众活动广场。

远看群山环抱的村屯绿树掩映,群山郁郁葱葱,农田水浇高科技含量的农作物茁壮成长,路边工业小区机器鸣唱,养殖小区人畜忙碌的身影,文化广场乐声悠扬,协会办公室讨价声不断,屯内路畅、墙齐、窗明几净、人人笑脸欢唱。

篇6: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金堂县赵家镇小学陈伟伟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

篇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

梁润冰

文章提要:构建和谐村落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性,以及农村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偏差,我国村落的发展不尽人意,面临种种困境。要构建和谐村落,需要我们结合村落的地方特色,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寻求一条建设和谐村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和谐村落新农村社会资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作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建新村”,而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的创新发展,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的逻辑延伸。其根基就是构建一个和谐村落。

一、和谐村落的内涵

和谐村落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其核心理念主要为: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村落的基础,其 “不仅是产出的增加,而且伴随着产出结构的改善和资源配置(投入结构)的优化”,[1] 目的是持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或防止生活条件的恶化。因此,要构建和谐村落,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济增长速度、效率、质量和资源的持续性、环境的承受力相结合,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和谐村落的构建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过程,只有在农村社会取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整个农村才能得到持续发展。但由于以往重增长,轻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致使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特别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业等。因此,构建和谐村落就应该将社会公正理念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使所有村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

3.生态发展的和谐性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是要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农村作为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的生态系统,必须协调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因此,农村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生态效益,从制度和发展模式两方面来加强对资源、自然的保护和循环利用,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生态系统的和谐性。

4.政治发展的民主性

在中国,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当前,乡政村治体制是我国农村社会最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这种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村治体制,改变了建国以来农村组织经济化的进程,标志着农村组织政治化的展开,但由于政府在农村治理中存在“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致使农村治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农村建设的重心应在基层,大力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农民权利,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促进农村和谐与稳定。

5.农民发展的现代性

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具有现代化因素的农民来推动。构建和谐村落的目标就是“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村落就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倡导新风尚,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和现代精神,推动农民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实现农民素质知识化,现代化。

二、国外农村建设的启示——日本“造村运动”

构建和谐村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需要我们立足于本国国情,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统筹兼顾,积极探索。其中日本的“造村运动”对我国构建和谐村落具有启示意义。

日本的“造村运动”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经济飞速增长,乡村人口集中到都会,城乡落差大,人口疏密失衡,对以传统的手工艺品生产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为主的农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改造农村,日本政府发动了“造村运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循序渐进,实施农村综合建设

从战后至今,日本的农村建设走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历程。日本农村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五个阶段,从消灭城乡差距开始,到推进农业生产环境整治,到提升农村生活水准,到着手营造农村景观,再到注重生态环境整治,经过了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步骤,是现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日本国内农村不断学习取经、研究总结、不断实践的结果。

2.鼓励参与,实施市场化运作

为调动农民改造农村的积极性,日本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参与政府的决策,从地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地区环境建设事业的知晓、参与,到一系列地区居民与建设事业的“共建”式活动,农民都积极参与其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得主导作用。但涉及农村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本政府实施市场化运作,农户主要通过申请向市政管理部门要求配备市政设施,对于部分呈散居化的农村地区,日本政府仅配套了水、电等基础设施,煤气则使用液化天然气。

3.结合地方特色,实施一村一品战略

日本政府注意结合地方特色,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强调内发性,由当地居民做起,以一些村庄做试点,成立生活工艺馆或建起了供人参观的民艺村落和供游人住宿的农舍,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其自然的风光和传统的文化特色吸引了大批的观光客,使村民们不离乡土,便走上了富裕之路。

三、我国构建和谐村落的困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而村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性,以及农村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偏差,我国村落的发展不尽人意。

1.农村经济的脆弱性

农业是弱质产业,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一遇天灾人祸,小农经济极易破产。2004年,我国农业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成绩,粮食总产量超额完成国家既定目标,农民增收幅度达6.8%,但这主要依赖于政策扶持和有利的气候条件,科技含量十分有限,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干扰。因而,实行农村工业化便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便是农村工业化的很好例证。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乡镇企业面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压力,其制度区位优势已经逐渐发生变化,相对城市经济而言,乡镇企业区位有效性压力越来越大,发展面临着困境;同时,农产品流通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虽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个体户、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银行等各个环节已经基本上按市场规律运作。但由于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配套改革滞后,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管理机制缺位,市场信息不通畅,农产品买卖风险增大,市场频频出现阶段性的“追涨杀跌”现象,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单个的农民难以在销售过程中确保自己的利益,市场的风险常常被转嫁到农民身上。

2.行为边界的交叉性

行为边界,是为规范行为主体活动,而界定其行为的活动范围,即是指行为主体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给予一个明晰和确定的范围。清晰、明确的行为边界,有利于规范行为主体的活动范围,避免行为主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模糊、冲突;从而促进行为主体自身发展。在农村,随着乡村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村庄的行政边界、经济边界和社会边界不再清晰,不同乡村地区组织形式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其行为边界往往相互交叉、重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中确立“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由于乡村自治权力的边界模糊,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常常干预村的自治权,导致政务与村务不分,而村支部、村委会和村落的民间组织的行为边界模糊、交叉,容易引发村落的冲突、矛盾,不仅不利于村落发展,反而使乡村在治理过程中更加混乱。

3.集体行动的非理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排他性和独享性的价值观,配合着工具理性的影响,逐渐改变了农民的行为模式,形成了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自我观;农民个人理性的增强,致使传统共生互惠的村落利益关系网络迅速解体,形成了主要以利益为导向的交往形式,组织和个人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村落分化日益加剧。在市场竞争态势下,村落内行为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组织整体利益的实现,必然构成各种竞争的博弈框架,从而导致“囚徒困境”,引发社会冲突,影响村落整合。

4.乡村话语权的缺失

话语“体现了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优势也会构成一种权力关系,即话语权”。[1] 传统的乡村是血缘和地缘融合体,社会成员的关系表现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网络状态。这种关系网络在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身份的人根据其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话语权。在村落中,某些能人、精英因其身份、财产、人际关系网络等方面占据优势,在村落的“公共空间”握有更大的话语权,支配、影响着村落公共资源的占有、分配,而多数村民处于弱势,被排斥于许多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之外,未能有效地参与村落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进而未能形成一个村级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机制,不足以形成对损害公众利益和集体利益行为的有效制约,影响村落的整体凝聚力。

5.村落文化的边缘化

村落文化是村民在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传承和现实生活在村民内心的反映。它具有全方位性和系统性,使村落从物质到精神,从以个人为载体的习俗到以社区族群为媒介的活动,结构性地构建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但70年代末以来,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三种力量的推动下,新的生产、就业方式与原有社会、文化基础产生断裂式移位,加之乡村社会的分散性和经济文化的落后,在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文化的强势渗透下,村落传统文化日益边缘化,村民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人格分裂,价值冲突,从而消解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心理基础,致使乡村因缺乏文化支撑而出现社会涣散,整合乏力,影响了村落的和谐发展。

四、我国和谐村落构建的有效路径

构建和谐村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目前,我们应在加大农村投入,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协调城乡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以下几方面:

1.发展农村新经济,提升农村竞争力

农村竞争力是农村为自身发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是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农村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根据比较优势和要素资源禀赋原理,要提升农村竞争力,就必须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在我国,发展农村经济,不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简单化,其关键应是结合地方特色,可借鉴日本的一村一品战略,调动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断

地将农村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并不断地转化或回避劣势,提升农村竞争力。

2.发展社会资本,破除“囚徒困境”

构建和谐村落,实现村级民主治理关键在于将村民个人理性整合为集体理性。社会资本作为“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的自然产物”,[1] 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通过与内部、外部的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规范”,[2] 它是沟通个人和制度,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和谐,解决集体行为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农民的公民权利,有意识地培育积极的社会资本,改善农村的非制度性参与渠道,使乡村社会网络进一步扩展,直至全体村民,同时,向村落公共空间注入公共资源,调动村民关注并参与村落的共同性话题,形成有利于村落良性发展的舆论监督机制,实现村落的和谐发展。

3.科学界定边界,构建多中心治理网络

“农村民主治理改革的方向,应当是逐步走向以民主、自治、法治、参与、公正、透明、责任和稳定为要素的农村善治”,[3] 而要实现农村善治,使农村获得全面的、持续的发展,“靠的是地方社群的自主治理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中心治理的多层次的制度框架”。[4] 针对我国农村治理中边界模糊、交叉现状,我们应通过立法,科学界定农村治理主体的行为边界,明确职责,着力整合村落治理权威的多元结构,使村落治理权威既有合理的分工,又能形成统一的合力,进而形成一个多中心的治理网络。

4.分化与整合,促进村落文化和谐发展

村民是村落的主体,也是村落和谐的核心,实现村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村落的根本目的。文化作为影响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实现。现在,我国农村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村民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种分化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正当的,是构建和谐村落的基础,因为只有村民充分而平等地享有权利,这种分化或多元化才得以存在,村落才得以发展。在文化分化进程中,我们也应注重文化的开放与兼容,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整合,实现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现代制度与传统风俗相结合,构建新农村文化,培育新型农民,实现村落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黄英

作者:梁润冰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法政系讲师(佛山528225)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156页。

[2]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3]曹荣湘选编:《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86页。

[4]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6页。

[5]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篇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也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总体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农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部分农村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把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当作唯一任务,其他建设都被忽略了。很多干部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近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伴随着的是他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但由于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陈旧,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数量极少,有的农村甚至是空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更是不愿意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农民几乎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村里几乎没有文化活动中心,农村学校这块文化建设的阵地也没有让村民们充分的利用,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2.农村文化建设机构不健全,工作队伍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农村文化建设的干部队伍一直不稳定,甚至流失。村里几乎没有兼职的文化建设宣传员,乡里即使配备了文化建设干部,也往往用作它途,在文化建设上投入的精力很少,而且素质不高。有的文化站虽然有人有地盘,但待遇差,没人愿干。有的长年没有正常活动经费,文化活动难以为继。

3.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活动内容、形式和手段单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阵地发挥的作用不够。对于有本乡本土特色的文化活动不够重视。一些地方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展花卉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我国农村一些传统节日如农民喜闻乐见的灯会、花会、艺术节等也没有得到重视。这些优势资源如能开发利用,既可创造经济效益,又可对文化本身进行发扬光大。

4.一些不健康的落后的文化影响在加深。在一些农村封建迷信盛行,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色情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

以上种种,说明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长期坚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1.提高认识,明确意义。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志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年轻干部队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者服务网络。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3.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活动场所的农村要充分利用这些场所,建成科技活动站、读书室、健康活动室,能够吸引农民走健康的文明之路。乡镇可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农村学校可腾出一些闲置校舍,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

4.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转变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积极创建特色文化村,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深入到千家万户和亿万农民的心中。坚持送健康文化下乡活动,利用电影、文艺演出等媒体,赋予作品积极、健康的内容,传播先进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农民评选星级文明户活动,给评上星级文明户的家里挂匾。通过这种示范作用,影响周围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在农村形成一股树正气、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大张旗鼓地开展适合农民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锣鼓、旱船、高跷等传统文艺表演;也可利用其他农闲时节组织农民举办农民喜欢的文艺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戏曲、曲艺、歌曲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农民向往先进文化的动力。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5.文化活动立足于农村实际,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例如,许多村屯可以通过包装,与旅游相结合,能够拉动这些村屯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的村屯有民间艺人,可以组织剧团走村串屯演出,不仅解决了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可以催生专门制作演出服装道具的“道具村”和为文化节活动搭建戏台的专业村。农村文化活动对文化经济的拉动,使农民群众非常直观地认识到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力量。

6.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实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文化年建设要与服务农村经济相结合。一是要利用宣传文化阵地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政策宣传和科技普及活动,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技文化知识深入人心。二是要把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开展直观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以乡村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三是把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从农民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入手,开展文化服务、扶贫帮困等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篇9: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探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只有在广大的农村社会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方能全面实现。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维系社会稳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上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呢?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

和谐文化如同和谐社会一样,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结合体。所谓一统,是指有一个兼容并蓄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多元是指在此基础上容纳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的指导思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关键。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来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科学内涵,并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继承传统,不是简单地复旧,一定要创新。要从群众实践的新鲜经验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民主和法治相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民主和法治是和谐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然要以现代民主思想作为其核心内容,注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而使和谐文化的思想精神为人民大众所熟知,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贡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可能仅仅依靠普遍的个人道德自觉来实现,只有建立在现代法治的基础之上,并且以法治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引领要素。才能实现并保证社会可持续的和谐。

4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

和谐文化最终的指向就是社会的进步,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始终面向人民大众,以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权益。因此,和谐文化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也就是要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利益,保障人权,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人的潜能。一句话,和谐文化是要引导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积极成果。与此同时,应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缺失,封建思想宗法观念重新泛起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保障和理想信念。但在广大的农村,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一部分农民没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使得消极腐朽文化屡禁不止。以至于农民遇到重大灾难时,不找党和政府。不去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而去求神拜佛问菩萨。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下,还有些地方修族谱、修祖坟、修宗祠、庙宇等一度销声匿迹的宗族文化活动又重新兴起。算卦、相面、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比较普遍,寺、庙的香火旺盛程度不减当年。这些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了广大农民。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地污染了农村文化环境,成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

2传统文化逐渐散失。不良文化侵袭农村文化市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才能使之健康发展,源远流长。目前,深受农民们喜爱的送戏、送科技、送书下乡以及文艺表演等活动频率太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文化单调的现状。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在传统节日会搞一些文化活动,诸如灯会、唱大戏、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但这些传统文化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之下,一些不良文化趁机开始侵袭农村文化市场。各种盗版书刊和宣扬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的书刊、光碟流入农村社会,被大量出租和出售;中小学校附近的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通宵开放,无人管理;农民自己组织的文艺表演团体。缺乏管理和引导,低俗表演屡见不鲜。农村目前的这种文化市场状况,影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羁绊。

3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思想政治观念淡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育农村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这些都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民。但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多集中在农村,农村中的科技型人员更是微乎其微,离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师资不稳定,中小学辍学率偏高,甚至受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重提“读书无用论”,给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学质量地提高增加了难度。其次,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受市场经济冲击,农村传统道德甚至一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在逐步丧失,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等传统美德受到挑战。一些地方民众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盗窃、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这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新农村建设都造成巨大阻力。

4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滞后,文化产品严重短缺

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但是目前由于农村文化经费长期投入的不足,体制保障上的不尽完善,薄弱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整体的提高。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组织和开展;二是部分农村文化专干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缺少必要的培训和再学习,造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新意、方式陈旧,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文化是要靠人来传承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同时受各类因素制

约,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如农民所急需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文学书籍、娱乐表演等反映农村新生活的力作不多,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发展也大为不利。

三、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或偏差,确保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目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意识,把握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以什么思想理论作为指导,邓小平反复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以此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传统落后的观念,逐步形成适合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价值观念。三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产生巨大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广大农民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

2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

邓小平指出对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因此,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对待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切实做好我国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的保护和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又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品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更加注重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文化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应用各种现代化方式,使其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基层文化宣传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农民的自办文化,使当地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加大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首先要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现阶段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着力降低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新文盲、新愚昧的产生。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以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按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学习电工、装饰、建筑等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最后,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讲座和农技交流。加强这方面工作,要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展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知识技能宣传,把农民的文化需求与发家致富结合起来。

4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给。保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

上一篇:文明村庄下一篇:美术初二下期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