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022-09-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对高校加强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 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 从而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向和建设目标, 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的科学内涵, 促进健康优秀的校园文化的营造, 推动大学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有所依循, 有助于找准定位, 扩展路径, 加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建设, 塑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 培育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积极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 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 明确时代赋予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从而强化高校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

(三)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大学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 以及师生校园活动都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深化提供有效的平台和媒介, 能够提供硬件平台和传播媒体, 能够提供组织和活动平台, 能够提供保障机制等, 校园文化的陶冶熏陶功能、价值导向指引功能、辐射宣传普及功能等都能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扩大和加深提供助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意识形态建设有待加强

西方很多反动思想趁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历史时期,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我国进行渗透和分化, 由于高校思想开放, 学生分辨力差, 很多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动摇, 对共产主义也产生怀疑, 渐渐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当前高校对思政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有效程度也参差不齐, 使得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感受被忽视, 教学方法简章粗暴, 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 达不到树立坚定信仰信念的目标。

(二) 大学精神建设有待塑造

现在高校在大学精神建设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校训雷同率高、形式化重、口号式多, 不能体现自己的特性和特质;生师比过大导致老师授课压力大, 个别老师责任感下滑, 上课质量降低;个别老师利用神圣职责和权力, 对学生进行金钱和其他方面利益上的索取;学术造假、学历造假在高校教师的履历和学术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学生也存在学习自由懒散, 上进心差, 作弊现象严重, 专业水平不高, 就业能力不强的问题[3]。

(三) 核心价值取向有待加强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往往很不稳定, 极富矛盾性。他们既热情拥护国家政策, 又对国家政策不甚了解。既希望参与社会, 又往往挑剔社会。自我意识强, 自律能力弱。由于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弱化或缺位, 导致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生活的安逸与享乐, 追求奢侈品, 拜金主义思想严重, 缺乏对一些行为的正确判断。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方式途径单一落后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细节肌理之中, 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 虽然校园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并没有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人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文化信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普遍形式单一, 主题不明, 内容浅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也多是徒有形式[4]。

(二) 多元价值侵蚀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校园的介入越来越深广, 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社会中一些不当之风在校园里滋生蔓延, 导致高校师生功利色彩严重, 学校和师生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也多以取得名利为标准。

(三) 文化育人功能低效

当前很多高校为了所为的“社会声誉”, 扭曲地追求排名, 争进“985”“211”“双一流”行列, 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并不是在学术含金量上下功夫, 只是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 导致大学师生的荣誉感有待提升, 教书育人责任感弱化, 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不够突显。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智慧总结和凝炼, 是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特色的体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精神境界和文明素养, 增强精神文化的凝聚力。一是要以学生为依托,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的育人、育心功能,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广泛参与、沟通同学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高歌时代主题, 强化精神支柱, 使大学文化育人、精神育心的作用得以彰显。二是要在积淀学校文化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凸显学校特色。要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 凸显学校特色, 注重顶层设计与内涵要求的衔接, 搭建较高平台, 注重品牌文化的扶持与培育, 不断总结与提高, 不断创新与发展, 把搭建大学文化品牌作为重点工程, 努力构建一批特色突出、有代表性的校园精品文化平台, 以更好的凸显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物质文化建设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形象的真实写照, 好的建筑、标识、雕塑等物质形态可以树立高校高品位的形象,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 丰富大学的文化内涵, 提升大学的精神境界, 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突出精神引导,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 在拥有传统标识的基础上, 着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全面推进数字化大学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进一步强化物质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使大学人得到启迪、熏陶和享受, 使大学人自觉融入其中, 并受到感染、熏陶。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文化教学设施, 为师生提供在校期间的教学、文艺、体育、精神等多个层面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普遍化的重要平台, 进一步使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使大学文化和个人修养得到提高,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得以渗透。

(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制度文化赋予了学校以生命和活力, 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校园意志和特征面貌, 要把制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其中, 用制度文化保障大学的发展, 促进大学的发展。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渗透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 在规章制度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个学校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大学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工程中, 使制度文化建设, 成为培育师生的行为规范, 在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中逐步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二是要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对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努力构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体系, 用制度文化保障大学的发展, 促进大学的发展。

(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

大学行为文化涵盖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 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关注的过程, 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充分发挥其内驱力, 进而推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着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着力强化共同理想的教育, 着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贯通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青年学生。二是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使每一个大学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把志愿服务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 深化志愿服务活动, 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和志愿服务精神。

总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需要大学以文化人, 突出特色, 加强宣传交流, 利用大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措施,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固化于制, 贴近于常, 构建立体联动式的推进体系, 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观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功能。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指导,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力的深化,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的融入程度不够、多元价值取向影响、文化育人功能凸显不够等原因,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意识形态建设有待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有待塑造、核心价值取向有待加强等问题, 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建设, 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渗透力、约束力和内驱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61-63.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11.36.

[4] 周玉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22-24.

上一篇: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下一篇:胆源性胰腺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