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2024-05-16

“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共7篇)

篇1:“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长龙出海越伶仃,世纪工程赞林鸣

――陈云心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汪国真《我喜欢出发》)

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通三地,三地中国心,汇一腔热血,踏大洋伶仃。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这是科技强国的飞跃,这是富强中国的名片,这是自强不息的骄傲,这也是大国工匠的传奇,这里有一个名字,值得我们去牢记,值得我们去感谢,他就是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

十年磨一剑,出鞘指天涯

大桥开工建设,时年48岁的林鸣工程师肩负起了大桥建设的重担。面对浩瀚的伶仃洋,前方的路该怎么走,项目该如何实施,如同一页白纸,他也不知道路在何方。当时中国在沉管隧道领域刚刚起步,相比于已经有100多年建设经验的欧洲国家,我们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即便困难重重,中国建设者也毫不畏惧,势必迎难而上。港珠澳大桥需要在保证航线安全、航道通畅、地形结构不被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被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顺利通车,巨大的难度决定了这个项目的高度。外国企业狮子大开口,让林工和他的团队深刻地意识到尊重和平等是建立在实力的条件下,“国家要自强,技术先担当”。于是,林工决定“咱们自己干,走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十年里,历经磨难,脸上的皱纹多了,头上的黑发灰了。而今,世界,为你侧目,中国,为你骄傲!

日夜奋战不归家,风餐露宿振中华

5天4夜,不眠不休,这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E1“深海之吻”的安装过程。虽然我觉得这一点也不浪漫,但是林工在说起这个“初恋”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可能这就是“爱情”吧,这是林工对大桥炽热的爱,对国家最无私的奉献。十年里,没日没夜的工作,对于林工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他曾经在四天内接受了两次全麻手术,还没来得及休息,又站上了工作岗位。“我们是不能休息的”,这是林总工程师的原话,听了让人觉得心里酸酸的,这是把自己的生命压在了大桥上。为了港珠澳大桥,万千的建设者奋战在一线,不管多苦多累,只想把自己的青春燃烧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汗水滴进伶仃洋,心酸苦闷心里藏,这可能是对建设者们最真实的写照。谢谢你们,为中国工程正名,向世界发声,铸大国重器,赢祖国芳心。

自强不息促发展,不惧困难搞建设

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遇上的困难就像伶仃洋里的鱼一样多。在E15沉管铺设时,大家满怀期待,但结果却令人难以接受,“156天,三次浮运,两次拖回”。这时林工铿锵有力地说道,“唯有成功,从困境中走出来,才能重塑信心”。正是这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支撑着所有建设者攻坚克难。记者曾问在大桥建造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有人机智地答道“是林鸣总工程师”,这句话里充满了对林工的赞许和钦佩。“我就想做一个和国家发展相匹配,和国家地位相衬的工程”,林工解释说,“祖国的经济飞跃,告诉了世界,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国家,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需要也必须要留下一些印记,来带领当代青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科技创新兴中国,产教融合新时代

世界上第一条深埋沉管隧道的应运而生,是港珠澳大桥万千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结果,但不为人知的是,大桥身负1000多项国家专利,背后是国内几十所一流高校的鼎力相助,其中包括西南交通大学的“桥面抗疲劳关键技术”、“大直径钢管复合桩”、“大桥风洞测试”等关键技术支持。林总工程师认为,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合到大桥建设里面来,这是大桥许多困难得以解决的真正原因。正是有了高校力量的支持,大桥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得以保障,高校的专业技术也得以运用于实际。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高校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高校教育立足于实际,实际项目依靠于教育基础,相辅相成。我们在港珠澳大桥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工匠的超强能力,更彰显了我国教育的强大创造力,正是有了各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才造就了这一令世界称奇的史诗级工程。走科教兴国之路,行创新自强之道,圆民族复兴之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时代完成了伟大的工程,书写了惊艳世界的“中国名片”。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凝聚了万千建设者的心血,正因为有无数像林鸣总工程师这样的奉献者,国得以强,民得以富。我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实现。

篇2:“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李瑞华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什么: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严谨、耐心、专业和敬业。

德国的工匠精神:西门子、奔驰、博世„„在德国,有很多百年工业家族,3月7日,这个家族迎来一位新成员——宝马。在记者看来,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特质,正如前述宝马车间场景所展现的——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其折射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一枝独秀。“德式‘工匠精神’的一个特点是‘慢’。”科隆大学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德国工匠的“慢功细活”打造了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对德国人来说,“欲速则不达”——稳健第一、速度第二。“专”是第二个特点。德国约有370万家企业,其中95%都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不少是世界某一工业领域的“隐形冠军”,共同特点是都爱“钻牛角尖”。像“螺丝大王”伍尔特,1954年创立时才几名员工,现在扩展到5万多名员工。它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终坚持“单一”产品——螺丝。第三个特点是“创新”。一款新型汽车可以承载诸多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新。即使一些小企业也有研发部门。

第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从个体而言,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的职业善始善终、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匠”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平庸板滞”之意,我们各行各业需要的是坚韧与执着的精神,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工匠精神吗?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才和专才。一般高校专科和本科的教学计划写着:培养基础宽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种要求既是知识的,又是能力的。“宽厚”一般指的是知识的博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专精。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是从19世纪开始的,当时我国内忧外患,《京师大学张章程》就开明宗义地指出其宗旨是:“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和“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民国成立以后,部分知识分子意识到,只学习西方的船尖利炮的技术,还不足以是国富家强,还需要学习他们的民主思想,中外交流的频繁,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涌入中国,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掀起一阵培养“通才”的高潮。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四个现代化”建设愿望的强烈冲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强调国家功利,自觉为政治服务,自觉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求个人利益绝对服从国家和组织需要,提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完全忽视人的个性,教育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他的功利性和教育目标的价值性。在这种情况下,“通才教育”思想遭到批判,高等教育明确规定教育目标是“专门人才”,彻底成为专才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它不能适应经济转型以后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和人们对职业岗位的迅速转换。不能发挥人的个性特长,难以适应社会对各个领域的创新,培养的学生目光狭窄。在这种情况之下,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后来普遍推行的“通识教育”应运而生。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倡导对工匠精神的需求。一部分大学在国家的倡导下,正在逐步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受到了重视。

三、其他国家的培养目标

从中世纪开始,“工匠”已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那时,师傅就开始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德式‘工匠精神’离不开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德国商会培训专家库兹科告诉《环球时报》,这种体系可追溯到18世纪末,但在19世纪末才初步成型。“当时也是‘德国制造’从被英国人贬低向高质量代名词转变的时期。目前,德国可以系统培训350多种工匠。” 在德国,《职业教育法》《学校法》《就业促进法》等都对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有规定。2004年,德国政府与各企业、工会签订协议,要求每拥有15名工人必须招收1名学徒。“制造业的竞争就是技工的竞争”,德国《商报》称。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第四、中国目前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全体中小学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全部的大学都喊一个口号,创办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是,在大学的出口,我们却发现,有不少的学士、硕士、博士毕业后就业困难。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又找不到人,原因无外乎是人才的培养结构出现了问题。不追求浮华、不追求同质化、踏踏实实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办企业办教育都需要的质朴的思考模式。

那么,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呢?一方面,可以向欧美国家和日本学习。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需要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应用型本科大学应该在工匠精神上更有作为。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院校是不是可以在工科教职的晋升条款中增加企业经验呢?大学专业的设置方面,也应该突破原有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使专业和专业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专业的形式和内容跟上时代的变化。

篇3:“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一、“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

作为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具体实施,“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杠,以改革为动力,分三步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从宏观价值导向上着力提高高校解决国家和地域重大需求能力,微观导向上促进高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调控方式是以学科为单位的绩效考核。高等教育从“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工程建设范式向“一流学科”发展范式的转换,要求各高校在充分理解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基础上,开展高校综合改革,尤其开展管理创新,破除目前阻碍高校一流学科发展的藩篱,做出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改革探索。“双一流”提出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五项建设任务和五项改革任务,实际上给高校管理系统创新给予了方向指引。

1. 高校“双一流”创建应坚持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指各项管理工作活动都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双一流”建设方案从教与学提出一流师资队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确定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活动出发点和根本。这也成为检验管理工作的标准。

2. 高校“双一流”创建应坚持系统原理

管理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活动作系统分析,实施系统化的管理,以达到优化目标。“双一流”建设方案既包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也对高校建设和改革提出具体任务要求,整体部署上要求高校根据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制定目标、任务、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统筹安排,从系统层面上促使各高校根据“双一流”创建活动,实施要素整合,构建新型管理关系,确保高等教育系统目标实现。

3. 高校“双一流”创建应遵循权变原理

权变原理是指在组织活动环境和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管理应因人、事、时、地而权宜应变,采取与具体情况相适应的管理对策以达成组织目标。各高校“双一流”建设既面临着高校之间同类学科的百舸争流,也面临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发展的逆水行舟,“双一流”建设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要素之间关系是不断调整的,因此要求高校管理组织架构符合权变原理特性,具有适应性和可变性,能够根据目标进行及时调整。

4. 高校“双一流”建设应遵循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双一流”建设方案特别指出新实施的发展战略强化绩效,采用第三方评价,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其战略设计上遵循效益优先,采取的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立、三权制衡模式,实施目标引领。对高校组织而言,始终面临的动态竞争环境,不再是重点建设时期关门搞建设做法。绩效评估以及决策调整将是“双一流”创建时期高校管理的新常态。

二、高校大部制改革与“双一流”创建的契合

大部制改革是一个正在探讨实行中的中国行政机构改革方案。大部制改革已于2009年在广东省深圳市和广州市推行。所谓大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2]。大部制在政府部门推行以及收到的实效,被认为是高校进行体制改革的有益借鉴和尝试。截至目前,国内先后有多所高校试行大部制改革方案。其中一类是以北京大学(1999年启动)、浙江大学(2009年启动)为代表的学部制改革,其主旨是在高校内部和学院两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组织或一级管理机构,以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为学术研究提供开放平台;另一类是以山东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为代表的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3],其主旨是模仿政府改革模式,将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部门集中或整合,以期通过职能明确、责任划分以及扁平组织架构建立服务高效型的高校行政管理组织体系。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制改革取得一定实效,但在高校中并未得到推广,还处于徘徊不前的阶段。

1. 大部制改革无法提供足够的改革红利

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实施阶段,国家因财力不足,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院校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凭借固有身份即可享有国家较多的财政投入。尽管这些高校内部学科布局、机构设置存在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但始终还能平稳运行并维持发展。若以此为目的进行大部制改革,其涉及面广、利益牵涉众多。在缺乏足够的改革红利或者危及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大部制改革存在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等问题,特别是现有管理机制存在局部改进机会和可能,高校管理制度惯性会使大部制改革困难重重,缺乏内生的改革动力。在重点高校没有广泛认可并采取一致行动情况下,各普通高校对大部制改革自然采取观望态度。

2. 大部制改革缺乏权威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机制

高校大部制改革分为学部制和职能大部制两部分。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学部”。学部作为超越学院层次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存在。在现有“院办校”格局下,学院始终是高校重要的办学主体。各学院掌握实际话语权和资源。在没有基于推进同一学科发展的共同目标下,学部制依然是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学科优势而导致“学部”虚设。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五年为周期制定,发展目标及措施根据国家规划由高校自行制定,最终的成效实际上也是由高校自我评判,缺乏高校之间的竞争性评判及以此为依据的资源分配约束措施和未达到目标的惩罚性措施,致使高校对规划目标、管理效率存在控制不够、自我施压不足,自觉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服务教育事业大局的意愿匮乏。

3. 大部制改革存在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缺陷

国家进行政府机关大部制度改革体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三权分立”“三权制衡”的制度安排。在高校大部制改革的制度设计中,决策权由最高学术组织或行政组织作出,执行权赋予各学院,监督权应由专门部门或第三方行使,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估、运行管控以及结果运用等方面,通过三权的相互制衡,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现有高校管理模式中三权虽一定程度存在,但存在职责边界不清、权力多部门分割、监督权弱化等问题,致使权力行使受限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首先,作为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享有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权,赋予高校执行权,实际上学院与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领导关系。其次,第三方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对高校进行办学评估,并将结果运用于对高校的资源分配上,但由于缺乏权威而很难发挥实际监督效果。高等教育体系中宏观层面的组织结构不清、职权边界模糊,导致政府所倡导大部制管理模式在高校始终得不到积极响应。

高校大部制试行有近十年时间,“双一流”建设方案于2015年11月颁布。笔者据此认为,“双一流”建设方案出台,正好是对高校“大部制”改革宏观层面政策引领和制度的完善,二者之间在内在逻辑上具有统一性,实施层面高度契合。“双一流”建设方案将会促使高校“大部制”改革真正全面实施。首先,“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双一流”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优化高校学科结构,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最终建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这实际上为高校以学科为基础开展学部制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其次,国家对“一流学科”建设采取第三方动态评价机制,根据绩效评估动态调整资金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这种以“一流学科”建设成绩与资源分配挂钩的模式,将改变“985工程”和“211工程”实施时期如潘懋元所说的“学科无论强弱,生在一流大学里,就会得到更多支持”[4]的“搭顺风车现象”,将会为进行大部制改革的高校提供更多改革红利,增强高校的改革内生动力。第三,“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三权分立”“三权制衡”组织实施模式,方案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要事项的决策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承担,日常推进由教育部承担,建设绩效评价由第三方进行。这种组织架构为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组织架构提供参考模型,与高校大部制改革形成自上而下的制度规范。

三、基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大部制改革要求

“双一流”建设方案指出,以一流为目标,迫切需要的是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系统谋划,其中涉及的五项建设任务和五项改革任务,对高校“双一流”建设提出了管理所遵循的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权变原理以及效益原理,对创新和完善高校大部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秉承人本思想,树立高校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其中,开展教学、培育人才是大学显著区别于科研院所等知识性机构的重要特征。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5]为目标,是高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尽管当前对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公认和严格的定义以及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凡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有一个或多个一流学科,除此之外更有一流学者、学生、学术、学风。正如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指出的,“以学术为本、弘扬学术价值,树立学术本位的校园核心价值应成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6],抑制教师对职位权力的冲动,引导大学教师真正成为“以思想和传授其思想为职业的人”[7],突出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使“大学成为弘扬人文精神和培养具有评判创新意识人才的圣地,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工厂,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8]。这些都是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坚持的大学精神,更是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推进大部制改革所必须坚守的根本。

2. 树立系统思维,明晰高校大部制管理格局

“双一流”创建方案虽由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支持措施、组织实施等五个部分组成,但只对高校创建工作提出框架性和原则性目标及要求,并未对高校工作实践提出具体操作性意见,期望通过目标导引、绩效评估、资源配置鼓励高校产生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该方案在管理控制上将各高校视作“黑箱”,管控方只负责要素输入以及规则制定,对生产过程交由被管理者———学校自主实现,以输出结果作为评判学校工作状态和成绩,形成动态竞争模式,逐步建立淘汰机制。很长时期内,在追求规模发展的思维下,高校多将多学科、综合性院校选为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将改变原有高校发展范式。高校首先面临的是在现有学科之间做出发展选择,建立基于学科发展“学部制”,按照“双一流”建设思维导入第三方绩效评估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实施动态调整支持,同时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开展高校内部职能大部制改革,做好大部制部门之间的“分权归责”,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学校权力向学部、学院分权,建立面向基层的而不是面向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服务支持型组织体系,使决策权归于学校决策主体、监督权归于第三方、执行权归于院部,形成三权独立、三权制衡的高校内部管理格局,建立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

3. 遵循权变原理,培育参与动态竞争办学主体

“双一流”建设方案提供给各高校的是一个动态的竞争发展环境。当高校以一流学科为切入点全面开展一流大学的建设时,高校之间发展策略、工作重视度以及其内部要素资源差异,特别是在第三方评估驱动资源分配的压力下,高校之间学科力量对比会不断发生动态变化,使各高校必须在组织架构上符合权变原理,能够根据高校外部发展环境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高效地开展工作。高校大部制改革适宜采取扁平组织架构,避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以学部制为平台,精简管理层级使院部处于高校内部“主体性”结构地位,实行校级权力下放,强化学部、学院权力。学校职能部门主要负责规划、决策、评价、管控、服务、保障等工作。学校赋予院部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其直面竞争,允许其在授权范围内充分行使人、财、物决策权和使用权,行使其学术权力,让学部、学院成为接受第三方绩效评估的建设主体,真正成为参与各高校“一流学科”竞争的先锋和主体;通过竞争参与在院部内进行压力传导,促进系统要素合理流动,以充分调动和激发院部系统内要素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院办大学”。只有当院部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放权到位,使院部成为真正的竞争主体、办学主体,高校才能真正适应当前国家“双一流”创建所形成的竞争发展格局。

4. 坚持效益优先,塑造协同整体的制度文化

效益是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故高校实行大部制的效益取向是毋庸置疑的。这既是高校对大部制改革寄予的重要期望,也是高校开展大部制改革的核心特征。国家开展“双一流”建设,以教育资源分配为导向将效益原则作为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与大部制价值取向相一致。在高校管理系统内,最活跃的要素是人,包括教工和学生。大部制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建立以及职能分权,都只是为保障效率提供基本保障前提,而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将学术视为自由向往。管理者在学术本位发展理念下,将管理从控制模式向监督促进模式转换,淡化领导者身份,凸显服务者角色,通过管理流程再造和文化建设,塑造协同性、整体性的制度文化,使效益原则成为高校管理者深层次的行为理念。只有高校管理者转变观念和意识,高校大部制的施行才能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双一流”建设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四、结束语

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其带来的改变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格局,而且必将给高校自身发展及其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带来深远的变革性影响。高校大部制推行十余年,并未得到各高校的广泛认可,其中既有学校体系内各方利益胶着其中,更多的是任期内院校领导者求稳的心态,尤其缺乏的就是来自外部力量打破平衡、缺乏改革驱动力,迫使高校不得不做出妥协性、适应性或主动性的变革。“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炉,为高校大部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案所蕴含的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权变原理以及效益原则,是高校基于“双一流”建设开展大部制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所确定的第三方评估以及动态调整支持模式,将逼迫高校不得不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否则将错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一历史性机遇。“双一流”建设方案改变了高校原有的综合、全面、均衡发展战略和目标,促使高校以一流学科为突破口,以一流人才、一流师资、一流学术、一流成果为改革建设任务,立足学校优势显特色,立足学科求发展。高校发展范式的转变也将促使高校对自身的资源要素构成、组织架构重新进行评估,做出内驱性综合改革策应,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以适应“双一流”建设要求并抢得发展先机。

参考文献

[1]陈骏.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N].光明日报,2015-11-17(06).

[2]陈大兴.制度学逻辑下的高校大部制改革:缘起、挑战与前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1-6.

[3]张志万,孙柳青.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J].高教探索,2014,(3):28-29.

[4]储召生.认清“双一流”建设的杪和根[N]中国教育报,2016-05-09(05).

[5]孔令帅:纽约州政府促进高校和企业合作的路径与启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6):97-101.

[6]宣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1):25-28

[7][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篇4:“双一流”建设与高校院(系)

[摘 要]推进院(系)改革与发展是高校院(系)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全面加速的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心向院(系)下沉,院(系)党组织应该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改革重点领域,明确工作定位,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院(系)综合改革引领方向,提供制度保障与人力资源支撑,营造良好氛围,增添先锋动力。

[关键词]院(系)党组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9-0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进程全面加速。高校院(系)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承担着为推进院系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证的重要职责”。[1]随着“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为特征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新使命和高校综合改革的新要求,院(系)党组织如何聚焦中心工作,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当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院(系)

深化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

(一)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是综合改革中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目标是“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与现代大学制度接轨的,并且符合学校、学院实情的教师人事制度”。[2]其宗旨是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机制保障,突破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瓶颈问题,有效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工作,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最终建立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其内容包括实行教师分类管理、改革聘用和晋升制度、改革薪酬和考核制度等方面。

(二)招生选拔机制改革。招生选拔环节是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工程”,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两个层次。本科生招生改革重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扩大院(系)的自主招生权利,加强与中学的联动,改变过分依赖知识考试的招生录取模式,探索建立在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模式,建立多样化的招生选拔机制;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重在建立适应不同培养层次与培养目标的录取机制。

(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本科层面主要包括调整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授课方式、训练方式、考试方式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各类课堂的协同培养;在研究生层面包括推进学术型与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分类培养、建设高水平特色学位项目、增加跨学科的研究生项目等。

(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学院治理是大学治理的一部分,其核心是“着力完善党委、行政、学术三种权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3]其内容包括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拓宽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保障教职工与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探索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创新、提高行政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服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遵循

(一)要聚焦重点领域,发挥核心作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基本理念。“聚焦重点领域,是高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4]在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院(系)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院(系)改革与发展的大局,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选拔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治理结构完善等综合改革的重点攻坚领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保障监督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大力推动院(系)内涵建设和事业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要明确工作定位,形成工作合力。《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院(系)党委(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行政负责人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政之间既要明确职责,又要协同合作;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形成合力;有效形成院(系)党政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这就要求院(系)党组织要遵循院(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正确处理与行政工作的关系,与行政齐心协力谋发展促改革,既要在抓方向议大事、抓规划建制度、抓干部带队伍、抓思想促和谐等方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促进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又不能越俎代庖,“直接指挥教学科研活动、包揽行政管理事务,时时与行政分庭抗礼,处处与院长(系主任)不分高低,走向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误区”。[5]

(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功能。一是要围绕中心来谋划开展工作,“要形成党委主要成员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技转化的工作制度,形成党委参与制定政策、思想发动、协调落实、服务为主的工作格局”。[6]二是要善于结合院(系)特点从政治的角度做人的工作,做好领导班子与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使各类人员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最大程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三是要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将党政班子成员、学术领导人、青年学术骨干、班导师以及学生骨干纳入思想工作队伍,善于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方式开展思想工作,善于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为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四)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面对世界高等教育深刻变革、国内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院(系)党组织特别是党委(总支)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成为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激情、有智慧、有能力的领导干部”。[7]一是要通过个体自学、集体学习、出访交流、向国外专家请教等方式,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国内高校综合改革动态,加强对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找差距、找问题、找定位,明确综合改革的思路。二是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科研一线调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在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等方面取得发言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三是要改善工作作风,要有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和使命感,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三、高校院(系)党组织服务教育

综合改革的着力点与途径

(一)抓方向引领与科学民主决策,保证正确的改革方向。一是院(系)党组织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议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功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和民主的力量,研究制定具有前瞻性与可行性的改革目标与改革内容,系统设计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与实施步骤,保证在事关学院综合改革的重大问题上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和避免决策失误,并保证院(系)的综合改革不偏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学的思想,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查研究,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听取师生意见,正确集中大家智慧,把握院(系)综合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切入点,找准制约和阻碍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在集思广益、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综合改革大计。三是通过专题研讨等形式“学理论、议大事、谋全局、出思路”,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交流对综合改革进行战略谋划,形成共识。

(二)抓制度建设与治理结构完善,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范围,完善议事规则,优化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效率、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并不断强化决策的执行与监督。二是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引领与发展学术权力,完善院(系)学术委员会章程,切实推进教治学,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事务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构建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的治理格局,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执行力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院务、党务公开制度,拓展公开渠道与平台,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及参与权;建立教职工参与院系民主管理和决策全过程的途径,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在讨论审议院系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种专业委员会在民主决策与管理中的作用,为综合改革集聚更多的专业意见;通过健全学代会制度、设立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研究生培养学生咨询委员会等形式,发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在人才培养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听取学生的意见。

(三)抓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一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使党的组织更有战斗力。院(系)党组织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结合高校作为高级学术机构的特点,做好干部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水平、学术领导力、管理创新能力,激发干部队伍谋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动力,增强求真务实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的决心,为推进综合改革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党的组织更具凝聚力。院(系)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将人力资源集体效益开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大胆探索人才工作的新举措,积极主动去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形成全员抓人才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思想上引领、事业上激励、发展上助力、生活上关心的工作服务机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通过改革用人机制与人事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营造保持学术追求导向的制度环境,建立可以持续激励教师自我实现和不断成长的人才体系,最大程度和持续地激发人才的创新力。

(四)抓思想政治工作与利益协调,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改革的过程也是打破现有利益格局与游戏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疑虑有争议,甚至会有反对的声音。特别是作为院(系)综合改革核心内容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将带来岗位设置、职称晋升、薪酬分配体系的变动,这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的教师还可能因达不到新的考核制度所规定的教学科研要求而被淘汰出局,这都有可能给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带来阻力,影响改革的进程。要顺利推进改革,一方面要使改革的方案与制度设计更加求真务实,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增强师生对新的制度的认同感、融和度和支撑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广大师生员工在思想认识层面进行观念变革,形成改革共识。院(系)党组织作为学院的政治核心,应当充分运用政治权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坚持做好综合改革的宣传发动、舆论引导和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到的师生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师生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此外,院(系)党组织还要注重院(系)文化的继承、发扬和营造,通过塑造共同愿景、弘扬学院精神、营造文化空间,开展文化活动,为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精神的支撑力量。

(五)抓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为改革增添先锋动力。高校院系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党员既是党组织的服务对象又是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主体力量,院(系)党组织要通过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激发这支队伍的主体力量,为推进综合改革增添先锋动力。一是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大会、支部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关于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专题学习研讨,号召广大党员为改革建言献策,出谋划策;二是及时向党员传达院(系)综合改革的精神与各项举措,使广大党员充分理解支持改革,带头宣传改革主张,带头执行改革决策,正确对待改革所涉及的利益调整;三是号召党员教师率先参与改革,带头进入新的教师聘任考核体系,并在新的体系中创造优秀的教学科研业绩,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宗荣等.健全高校院系二级党组织工作机制初探[N].光明日报,2007-08-06(4).

[2]钱颖一.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3]杜志淳等.论高校党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5(8).

[4]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Z2).

[5]史华楠等.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6]张序余等.关于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工作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7]张杰.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

本文系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遵循和路径研究”(编号2016ZX108)、2016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新常态下激发大学生入党意愿的途径研究”(编号2016D012)的成果

作者马林海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副书记,温静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科教处助理研究员

篇5:“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双一流”大学和985有啥区别为何分成AB两类?

9月21日,“双一流”大学名单终于公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与此前39所985相比,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跻身42所一流建设高校。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据教育部介绍,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教育部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

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985高校

42所一流建设高校

A类

B类

三部委负责人解读“双一流”高校:不搞终身制

中新网9月2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今日就“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有关负责人指出,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日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

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作用,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有关负责人指出,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有关负责人强调,遴选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注意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四是扶持特殊需求。

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大学、学科的第三方评价,目前国内、国际有几十种。专家委员会经过比较论证,综合各方意见建议,考虑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从我国实际和可操作性出发,确定采用的国内国际评价为:(1)4类国内第三方评价:一是人才培养类,体现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学科水平类,体现高校学科水平;三是贡献奖励类,体现高校学科的社会贡献;四是政策导向类,综合考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2)高校认可度较高、客观性较强的的国际第三方学科评价,体现各学科点的实力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此次遴选得到各方的认可和好评。有关地方表示,“双一流”建设站位高、视野广,体现了国家计划国家标准,有利于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专家委员会委员认为,程序设计科学合理,不申报、不评审,杜绝了不正常的人情往来,结合各种因素依据第三方评价结果实行综合认定,标准全面客观,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高校认为,不申报、不折腾,不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有利于学校把精力和重心放到自身内涵建设上来。有的高校表示,标准客观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虽然自身没有占到“便宜”,但充分认可。

有关负责人强调,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

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最终形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建设方案。建设方案由高校另行公布。

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将进一步深化。三部委的工作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建设高校深化认识,二是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办法和相关政策举措。

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分为A类36所,B类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篇6:嘉兴市双一流高校人才见面会感受

昨天上午(2018年7月27日),在南湖区区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我们一起前往秀洲区参观学习,并参加了“青春学子行,筑梦红船旁”——“双一流”高校暑期实践学员嘉兴见面会。秀洲区现代化的高新产业园区、先进的光伏小镇、神奇的5D电影体验馆、高智能的家居体验馆,,,都给我们带来一场科技与现代化生活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盛宴。但最令学员们影响深刻的却是在创客咖啡举办的见面会。在见面会上,领导们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嘉兴这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以及嘉兴市对于人才的追求和渴望。

会议由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方俊良主持,在方部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会议拉开了序幕。接着是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永根介绍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朱主任从历史人文、区位发展、经济社会、城市名片等诸多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维度全方面的嘉兴市,让我们知道了,嘉兴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星火之源,也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践行者和排头兵,更是新青年们实现梦想的温床和沃土。而通过市人社局副局长冯俊华对嘉兴市人才新政的讲解,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嘉兴市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渴望。嘉兴市通过创业就业保障、租房住房保障、学历再深造保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为优秀人才在嘉兴落户生根,发展生活扫除了一切后顾之忧。全面、贴心、实在的人才新政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的充满希望的生活环境、思贤求贤爱贤重贤的人才培养态度。最后,由“双一流”高校选调生代表周炎以及在嘉兴市创业的人才代表刘敏以自身为例,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在嘉兴生活和发展的经历,让我们对于嘉兴市的人才发展环境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周炎学长通过讲述他初到嘉兴,认识嘉兴,爱上嘉兴,选择嘉兴,奉献嘉兴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外地人在嘉兴的逐梦过程,嘉兴市充满希望,包容大气的生活环境,“小政府大社会”的工作环境,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地方,并在这里扎下了他梦想的根。而刘敏先生也讲述了自己在北京高校任教、在其他城市企业工作,最后选择嘉兴的过程,也表达了自己当初选择嘉兴的幸运,为成为建设美丽嘉兴的一员而自豪。

实现梦想是我们的不断追求,但是梦想的实现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和殚精竭虑地苦思冥想,更需要实现梦想的沃土。而我相信嘉兴就是我们需要的沃土,它开放包容的环境给了我们更加宽阔广袤的逐梦空间,贴心完备的人才新政扫除了我们逐梦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轻装上阵,不断前行。愿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不会被辜负,选择嘉兴,在梦想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冲破黑暗的束缚,推开顽石的重压,冲出地面的阻隔,在阳光下恣意挥洒我们的青春,施展我们的才华。

篇7:“双一流”高校科学家精神征文

物业发展新机遇

一、“双一流”建设的内涵

(一)“双一流”建设在国家战略的地位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精神赋予“双一流”建设新思想、新内涵、新要求,吹响了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号角,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二)“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求

《总体方案》强调,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原则,多在深化高校内涵、品位和气精神质下功夫,既要有走向“世界一流”的实力,又要有“中国特色”的基因。

(三)“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内容

《总体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总体方案》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改革任务。

(四)“双一流”建设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人民对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美好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双一流”建设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就是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伟大工程。

二、“双一流”建设大潮中,物管行业路在何方?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发力点,除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外,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体方案》中指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为相关行业深度参与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双一流”建设注入了新活力。高校后勤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推进高校后勤体系社会化改革,配备市场化后勤供应商是转变职能的重要要求,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显著举措,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由此,物业管理行业迎来了参与高校后勤体系建设的重要机遇。

(一)打破固化思维,吹响高校全面改革新时代号角

《总体规划》中提出,着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传统高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高校运行要求,尤其是后勤管理模式,这也是推进高校全面改革的初衷。打破固化思维,创新工作方式,鼓励社会化机制参与高校建设和发展,引入专业化、规范化、智慧化的物业管理机构参与后勤管理就是主动适应新时代,贯彻新思想,迎合“双一流”建设的生动实践。

(二)加速行业洗牌,促进物管行业转型升级

“双一流”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为社会化机构涌入高校后勤体系建设创造了机会,可以说高校物业管理正处于“风口”,社会化的物管企业热情高涨。从数据分析来看,国内低端物企“铺天盖地”,有过剩的倾向,服务水平、管理能力、技术力量等良莠不齐;中高端物企“凤毛麟角”,在管理水平、服务标准、运营模式、技术投入上大大领先。物企行业正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新时期“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必将加剧行业洗牌,促进转型升级,改变以往粗放型发展局面,一定程度上能催生一批服务质量优、标准化程度高、拥有国际化视野的物管企业,而这也成为推进高校后勤体系现代化的新引擎。

(三)带动资本和科技注入新力量

在“双一流”建设加速行业洗牌,促进物管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更多想参与高校后勤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化机构会倾注资本和科技要素改变物业管理现状,包含但不限于转变服务理念,引进物业管理人才,强化技术手段应用,推进物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推进物业管理向标准化、专业化、智慧化迈进。在新时代,为适应“双一流”建设做出的物业管理升级,既促进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也提升了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不得不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四)“双一流”建设加速行业交融并存

在“双一流”建设要求下,标准化、专业化、智慧化的物业管理水平是更贴合“双一流”建设总体要求的。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单单是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人参与的结果,其融合了互联网、资本、新零售等力量于一体,可以说是博采众长。

物管企业和校方除了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更是学生未来就业的“归宿”。“双一流”建设为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丰沛的人力资源,物业管理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起点,更需要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这也为新时期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了高校和物管行业交融并存。

三、明德物业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新机遇

(一)“小而精”特色撬动服务标准新格局

明德物业深耕高校物业十余载,依托“高校物业管理”一招鲜的优势,致力于成为高校物业管理第一品牌。一直以来,明德物业专注于高校物业领域,着力打造“小而精”的服务特色,创新细分物业管理涵盖的各个子集,专注于打造保洁、安保、电梯运维、停车等方面的服务标准、品质升级,这与“双一流”建设注重的“质量和特色”精神不谋而合。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服务,三流企业做产品。明德物业始终站在高校物业服务最前沿,深刻洞悉高校的诉求和企盼,先后编写出版《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高校物业管理招投标指南》,深度影响并推动了新服务标准的落地。明德物业就是要在“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做一流高校物业服务企业。

(二)依托高校物管经验,贡献高校特色发展

《“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中指出,一流大学既可以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也可以是特色鲜明的学院。这从侧面反映出,“双一流”建设是质量和特色并重,品质和内涵齐驱的共同体。

明德物业“小而精”的特色服务是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高校内部结构的有效补充,也是贡献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从持续推进校园环境整洁、和谐秩序、安全透明、资产保值、价值创造到教化文明,这是明德物业的初衷,也是高校育人的根本。

(三)基于品质服务和管理标准,重塑高校后勤体系新高度

高校传统物业管理模式已不符合“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不成体系、运营低效、服务落后、技术不足等弊端与现代化高校后勤体系标准格格不入。

明德物业在业内率先提出“管理数字化、服务专业化、流程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的管理理念。创新利用“云管理模式”实现物业信息化再造,推进校园管理智慧化、平台化管理;基于物业管理,积极整合学校零售、餐饮、洗衣、娱乐、浴室、电子阅览等业态,向师生提供个性化和增值化服务,以不断提升品质服务和管理标准,以此把高校后勤体系现代化建设推上一个新高度,成为助推“双一流”建设的基石。

(四)对标国际标准,助力“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定位世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体系,与之相对应的物业管理体系也要跟上节奏,走在前列。

上一篇:茶叶三字经下一篇:优秀项目经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