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民办高校科研绩效工作评价的创新探索

2022-09-12

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能力的综合体现,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完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民办高校科研平台建设起步较晚, 科研相对比较薄弱。但是, 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支持, 随着各民办学校对科研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科研投入的加大, 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和科研平台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各学校之间在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协作也在进一步扩大。实施“双一流”目标的新要求下, 许多高校开始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以实现教师提升科研学术创新水平。而其中绩效管理成为了许多大学发展方向, 在绩效管理机制下, 激发了更多的教师创造出科研成绩, 也对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如学术评价标准的形式化, 行政化等等, 引发了一定的社会讨论, 那么仅仅以绩效管理作为评价学术创新能力标准是否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依旧适用值得我们深思及进一步探讨。

一、科研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科研绩效评价管理并不是一个新课题。美国是最早进行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 美国政府坚持一个理念:科研是对未来的投资, 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是美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基础, 并且充分认识到高校在科研冲突出的重要性。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率先推出了全美大学排行榜。2000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发布“全美最佳研究型大学”年度评价报告。如美国加州大学, 绩效管理是实现其科研能力始终保持先进领先的重要途径之一。将绩效管理与教师的努力方向保持一致, 同时激励教师不断探索创新, 确保学校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以来,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高校数量已达到2100余所, 近十年内, 高校学生数量增长了约5倍, 在21世纪初就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 “985工程”、“211工程”为我国培育了多所国际知名、国内优秀的高校, 也产生了一批地方优秀高校, 形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科研绩效评价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绩效评价体系追求量化, 科研工作评价功利化

常见的评价指标是对发表论文、专利、课题、获奖等方面进行考核。指标权重过于强调数量而疏于对质量的管理, 比如严格规定教师在某阶段完成要求论文数量或者课题等, 在无法专心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大了科研压力, 导致科研成果量大质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科研工作并不是为了出版和荣誉, 而是做学问。虽然不争名夺利这种纯粹学术研究方式已经不多, 但至少应该创造一个使科研人员免受学问之外种种利益干扰和驱使的学术环境, 真正回归到鼓励学术原始创新这一初衷上来。同时, 评价指标的固化加大了科研的比重, 而轻视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二)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 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 遵循历史经验, 普遍以年度评价为标准, 对不同岗位、职务的教师采取相同的评价周期和评价机制, 不考虑教师自身特点, 忽视教师科研创新工作具有复杂脑力劳动的特点, 没有根据学科、职能、投入产出等进行分类评价, 导致“一刀切”的现象出现。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忽视了教师的发展, 教师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科研成果的产出。而且科研评价体系通常由行政职能部门指导, 但是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 实现学校职能发展战略目标与科研学术的有机统一, 而不是单纯的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在“双一流”建设中才能对质量和创新有所提高。

三、科研绩效评价改革的创新改革思考

面对科研绩效创新改革中的问题, 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 改变科研绩效评价的目的

科研绩效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校的科研成果量。科研评价体系应严格遵守学术规律。鉴于我国大多数学校基于竞争排名的诸多压力, 科研成果量不自觉的带有功利性色彩, 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将学术的创造基地变成科研成果的生产基地, 由创新机制变成了流水线作业机制, 这对我国科研能力的长久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 要求我们从源头遏制这样的现象产生, 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问责制, 要求各个科研链条对涉及本环节的科研工作量保持一致, 能将学术标准制定符合双一流大学的统一标准, 对科研成果标准严格按照国内国际共同认定的标准为目标, 以此作为评价双一流的出发点。

(二) 完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目前仅成为一种简单的管理工具, 评价方式单一, 量化考核为主, 仅看中结果。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 这种评价方式亟须改变。应当保护研究人员免受更多体制的管理, 专心在科研领域进行研究, 进行更多的创新。对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多级分化评价, 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人员具体评价, 管理者和教师形成在科研创新中保持合作的关系, 在科研创新过程中, 不断沟通, 了解彼此的期望, 积极努力为双方提供最佳的科研创新环境。

当前,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高校科研绩效工作评价的创新探索成为目前当务之急, 科研评价不能再延续原有的评价体系, 应当进行创新。民办高校为推动社会发展同样提供了高层次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 这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创新。

摘要:民办高校在新时期“双一流”背景下的科研工作创新方面需要重新进行目标定位以及考量新形势下面临挑战的应对机制。以民办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为导向, 以新形势下“双一流”背景下如何民办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为契机, 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做贡献, 为“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

关键词:双一流,民办高校,科研绩效,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劲梅, 徐兵强, 罗冠勇.浅谈新一轮科研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3) :65-66.

上一篇:大庆市大同区“棚室游”让农民四季都有收益下一篇:影响桂林地区砂糖橘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