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024-05-05

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通用6篇)

篇1: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一、引言

在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中,张俊副教授提出数学教育应立足于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以数学的关键经验重建数学课程的系统性,主张“为思维而教(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为应用而教(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以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北京教科院廖丽英副研究员则提出数学不是以计算为主的科学,数学不是专管数字的工作,数学教育应真正与幼儿实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应考虑幼儿的实际年龄水平,通过幼儿与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同时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学数学的同时用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班孩子早已学会1-100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数数。但当他们在分筷子时,常常会出现多分或少分一双的现象。可见,幼儿的数学技能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实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示范、讲解,幼儿记忆、练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缺乏操作、体验的机会。

因此,我们 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生活教育理论,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进行了数学活动情景化、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特别是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实验设计

(一)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2、社会建构理论: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是引起儿童建构或重新建构一个要素。当儿童认识的某些事例,不能用其已经持有的“理论”进行解释时,他就处于认知冲突状态。社会建构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在社会情景之中的儿童的认知失衡状态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二)概念界定

所谓数学活动情景化、生活化,是指在数学集体活动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情景化。

(三)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强调将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并获得数学的认知方法和探索方法,并使这些方法成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工具。那么教学实施的关键:一是数学活动的生活化;二是一日生活的数学化;三是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基本原则

1、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幼儿的一切学习均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

2、重视和理解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数学活动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中小班幼儿则有大幅的提高,他们对事物已有了较强的认识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大班幼儿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建构。教师在活动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3、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大班幼儿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由于各个幼儿所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所得智力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我们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的时候必须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并针对幼儿不同表现施以适当的教育。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4、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性与幼儿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游戏中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及时地为幼儿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的提出问题,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的操作过程;同时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着眼点在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敢于乐于尝试,对幼儿活动中所处的问题作“画龙点睛”的讲解、演示、点拨并帮助幼儿找到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幼儿作为探索过程的一分子参与其中。与幼儿平等自由的交流,发挥教师、幼儿的双方面的潜力效能。

(五)教学对象及时间确定

1、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本园大班级全体幼儿。

2、研究时间:2011年2月2012年7月,即幼儿大班的一学期学习时间为教学实施阶段。

三、活动实验方案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在使用教材教学时,避免了死搬硬套,创设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更新了原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源于幼儿生活,源于幼儿好奇之事,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我们让教材走近幼儿,而不是把幼儿拉向教材。

(1)寻找幼儿生活中具有启蒙性、实用性的数学教育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题材。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的生活入手,选择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在“排序”活动中,幼儿发现了有些老师、小朋友条纹衣服上的颜色间隔;楼梯栏杆的排列等都是有规律的。又如在“生活中的数字“的活动中,幼儿寻找生活中所熟悉的日历、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针筒等物品以及超市、表格、纸币、菜单等里面的数字,幼儿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通过想象讲述,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说说它的用途,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常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再比如,幼儿进行归类学习时,我们用幼儿每天接触的玩具作为学具,让幼儿为各种玩具归类;在认识形体的活动中,我们利用幼儿喜欢的各种形状的礼物盒,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在练习写数字的活动中,若只是给幼儿一个范例让其跟着写,他们肯定会觉得很枯燥。我们就制作一些问卷调查表,画上一些问题,如:你家有几口人?你坐在第几组?这些可用数字回答的、相关幼儿生活问题,幼儿在回答时将会主动的记忆数字、练习数字的写法。幼儿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幼儿不觉得学本领不好玩,相反,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2)从幼儿关注的各种问题中捕捉数学教育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教学中,要创设与幼儿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如:大班第二学期《认识时钟》,指导幼儿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尝试按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电视、睡觉,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并为其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努力使数学教学更多的联系实际,更贴近生活,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幼儿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学期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再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然后设计出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内容。

大班第二学期:结合大班幼儿的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在幼儿园或班级中发生的身边事,教师和幼儿共同生成数学活动的主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自然测量——了解身边人事物之间的远近、长短、宽窄》、《认识时钟——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等。第二学期数学活动内容见下表:

活动设计

周次 活动内容设计的社会生活情境 二月认识日历生日列车 数数高手爬楼梯 三月比高矮比比谁高谁矮 记录时间钟表店 量的守恒量米

生活中的数字在超市中找数字

四月学习10以内的组成超市购物(一、二)分类记录森林运动会——投篮比赛 面积守恒谁的花园大

五月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小鬼当家(一、二)区别远近比比谁的沙包投得远 认识人民币学做小会计

六月学习自编应用题买菜(一、二)学习等分分生日蛋糕

认识时钟

(二)设计一日生活作息表

(二)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

1、操作材料生活化。

大班幼儿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他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是还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这个时候,让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我们做教师还应当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例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做教具(秋天的树叶、各种各样的豆豆等)、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消过毒的冷饮棒、喝过的易拉罐、吸管、铅笔等)。幼儿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进行拼图、搭积木、排序、数数、分类、自然测量等数学方面的学习。

2、问题语言情景化。

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问题情景是开展数学的主线。能否创设对大班幼儿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景是幼儿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应该创设适合幼儿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让幼儿从中找到必要的数学信息,去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活动《有趣的记录》中,教师以鼠老师的口吻给鼠孩子们布置了带三粒小米的任务,请小朋友猜一猜小老鼠们会用什么办法记住老师的话?于是大班孩子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愉快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尝试用写数字、画小米、画“|”线、画“正”字等方法,来解决情景中的问题。又如:在活动《认识时钟》中,教师提问:“我们认识了时钟,那么时钟到底有什么用,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孩子们根据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有的说:“时钟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赶紧上班,别迟到。”有的说:“时钟可以告诉方医生该放早操音乐了。”还有的说:“时钟可以提醒我们早早睡觉。”等等。

3、主体互动生活化。

在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帮助且又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在愉快的、自然的情绪下参与到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讨论等都是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而活动中的分组学习也更加舒适、自由,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合作伙伴,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一日生活“数学化”

1、幼儿园生活“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玩手指游戏时,我们采用算盘式计数法让孩子手口一致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顺数、倒数练习;孩子散步时,我们会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

2、家庭生活“数学化”。

孩子来自各个家庭,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但家庭中却蕴藏着大量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我们在期初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大班幼儿数学发展目标,引导家长去发现家庭中的有关“数”的现象,多创设“数学化”的环境,鼓励自己的孩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如:运用数地砖的方式比较房间的大小;找一找家中哪些物品是长方体的、哪些则是正方体的;阳台上晾了多少衣服,干了几件,未干的有几件,等等。此外,我们还运用课间谈话、饭后活动、离园时间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谈谈家中的电器数量和名称功用;演演打电话的情景和等分蛋糕的技巧等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孩子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

3、社会生活“数学化”。

利用春游或秋游、饭后散步、参观活动时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生活工具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外出参观,我们就请孩子观察来往的车辆数及每辆车轮的不同数目;路过新村就说说门牌号码;走过站点就看看是几路站牌,有几个站头;参观超市就让孩子去了解物品的单价,观察营业员的收银情况。这类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生活化的互动评价

1、评价内容形象化。

数学活动的评价人员是由幼儿、教师、家长共同组成,为了使幼儿在评价中也能成为主体,明确知道评价的内容,因此我们根据数学活动的内容,设计出每个活动内容的图标,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

2、评价手段生活化。

首先,评价不是仅仅在教学活动中完成,而是在一日活动中。如,在小组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和小组内同伴的表现为其评分;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为其评分;在家庭中,家长根据活动内容了解幼儿的表现并为其评分。

其次,评价标记生活化。我们把数学知识比作一个大苹果,幼儿未掌握就表示苹果未熟,就在表格中画一个绿色的小苹果;如果掌握了一些但未全掌握就表示苹果半生不熟,就在表格中画一个半绿半红的苹果;如果掌握得很好就表示苹果完全熟了,就在表格中画一个红色得大苹果。

四、结论

(一)促进了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形成

1、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提高了大班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生活化的数学由于其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源与幼儿的生活,且对幼儿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因此,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各种活动中,幼儿也特别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和生活中体验双重成功。

2、养成了大班幼儿观察自然、关注生活的习惯。

数学活动生活化,使数学从高深、抽象,走向平实、形象。吸引幼儿将数学与大自然、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使幼儿观察自然、关心周边的生活,自觉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习惯。

3、增强了大班幼儿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积极发现的学习态度。

“一日生活”数学化,为幼儿创造了更大的探索空间,让幼儿不仅在班级活动中能大胆探索,而且在幼儿园生活、社会生活中也能敢于尝试,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且自觉地用数学方法去解决这些生活问题。

4、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主动合作的交往行为。

材料的生活化和活动形式的生活化,扩大了幼儿间相互交流的机会,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同伴间的共鸣。幼儿在活动中共同探索数学材料,并形成伙伴式合作关系,就像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主动发起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二)促进了两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提升了教师改革教学、投身科研的热情和能力。

在此次研究活动中,两位教师相互鼓励,共同促进。在数学活动中,一名教师组织活动,另一名教师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共同进行研讨,提出下一步研究方案。

2、加强了教师在数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教学革新。

数学活动的研究如何将课题做深做细,是我们正在研究且继续研究的问题。而我们几位教师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此课题,也促使我们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提高了教师对课程适宜性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了适合他们的数学内容,并进行内容重组。从而逐渐提高了研究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

4、增强了教师教学环境创设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我们每次都能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创设丰富的环境。一方面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物,另一方面制作各种幼儿操作用的代替物,使幼儿的感官得到多方面的刺激,从而也提高了创设环境的能力。

(三)促进了家长的幼儿教育能力的提高

1、学会利用家庭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通过数学活动生活化的研究,本班幼儿家长了解了“生活即教育”的含义,从注重幼儿在课外辅导班的学习到注重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

2、能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更加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并能积极向老师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找我程度,帮助幼儿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经验来解决家庭生活中的数学小问题。

3、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的学习评价,共同促进幼儿的提高。

互动评价表不仅帮助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而且使他们自己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孩子的学习,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足,共同促进幼儿的提高。

五、反思

1、操作中学习和社会情境中学习相结合。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将数学教育整合到主题活动中。

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具有整体感受的特点,如果我们采用让幼儿整体感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呈现教育过程,是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用整合的观念与方法寻求数学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形式,还有资源上均予以综合考虑。参考资料: 1.《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7—8期周粮平《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 2.《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0期钱芬《数学教育要重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探索实践》 3.《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6期周利文《浅谈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

篇2: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培训名称: 如何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 培训内容:

数学不是以计算为主的科学,数学不是专管数字的工作,数学教育应真正与幼儿实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应考虑幼儿的实际年龄水平,通过幼儿与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同时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学数学的同时用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班孩子早已学会1-100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数数。但当他们在分筷子时,常常会出现多分或少分一双的现象。可见,幼儿的数学技能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实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示范、讲解,幼儿记忆、练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缺乏操作、体验的机会。

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生活教育理论,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进行了数学活动情景化、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特别是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实验设计

(一)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2、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是引起儿童建构或重新建构一个要要素。当儿童认识的某些事例,不能用其已经持有的“理论”进行解释时,他就处于认知冲突状态。社会建构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在社会情景之中的儿童的认知失衡状态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二)概念界定

所谓数学活动情景化、生活化,是指在数学集体活动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情景化。

(三)教学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强调将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并获得数学的认知方法和探索方法,并使这些方法成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工具。那么教学实施的关键:一是数学活动的生活化;二是一日生活的数学化;三是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基本原则

1、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幼儿的一切学习均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

2、重视和理解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数学活动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中小班幼儿则有大幅的提高,他们对事物已有了较强的认识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大班幼儿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建构。教师在活动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3、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大班幼儿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由于各个幼儿所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所得智力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我们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的时候必须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原则。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并针对幼儿不同表现施以适当的教育。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4、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性与幼儿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游戏中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及时地为幼儿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的提出问题,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的操作过程;同时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着眼点在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敢于乐于尝试,对幼儿活动中所处的问题作“画龙点睛”的讲解、演示、点拨并帮助幼儿找到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幼儿作为探索过程的一分子参与其中。与幼儿平等自由的交流,发挥教师、幼儿的双方面的潜力效能。

(五)教学对象及时间确定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大班幼儿。

2、研究时间

幼儿大班的一年学习时间为教学实施阶段。

三、活动实验方案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在使用教材教学时,避免了死搬硬套,创设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更新了原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源于幼儿生活,源于幼儿好奇之事,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我们让教材走近幼儿,而不是把幼儿拉向教材。

(1)寻找幼儿生活中具有启蒙性、实用性的数学教育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题材。

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的生活入手,选择实用性强的内容。如在“排序”活动中,幼儿发现了有些老师、小朋友条纹衣服上的颜色间隔;楼梯栏杆的排列等都是有规律的。又如在“生活中的数字“的活动中,幼儿寻找生活中所熟悉的日历、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针筒等物品以及超市、表格、纸币、菜单等里面的数字,幼儿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通过想象讲述,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说说它的用途,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常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再比如,幼儿进行归类学习时,我们用幼儿每天接触的玩具作为学具,让幼儿为各种玩具归类;在认识形体的活动中,我们利用幼儿喜欢的各种形状的礼物盒,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在练习写数字的活动中,若只是给幼儿一个范例让其跟着写,他们肯定会觉得很枯燥。我们就制作一些问卷调查表,画上一些问题,如:你家有几口人?你坐在第几组?这些可用数字回答的、相关幼儿生活问题,幼儿在回答时将会主动的记忆数字、练习数字的写法。幼儿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幼儿不觉得学本领不好玩,相反,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2)从幼儿关注的各种问题中捕捉数学教育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教学中,要创设与幼儿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如:大班第二学期《认识时钟》,指导幼儿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尝试按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电视、睡觉,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并为其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努力使数学教学更多的联系实际,更贴近生活,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幼儿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学期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再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然后设计出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内容。

大班第一学期:主要通过游戏的情境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游戏的情景都是教师预设,幼儿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如:《认识单双数——老狼几点钟》、《按规律排序——给实物排队》等。

认识时钟

(一)老狼老狼几点钟

大班第二学期:结合大班幼儿的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在幼儿园或班级中发生的身边事,教师和幼儿共同生成数学活动的主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自然测量——了解身边人事物之间的远近、长短、宽窄》、《认识时钟——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等。

活动设计参考内容:

认识日历生日列车

数数高手爬楼梯

比高矮比比谁高谁矮

记录时间钟表店

量的守恒量米

生活中的数字在超市中找数字

四月学习10以内的组成超市购物(一、二)

分类记录森林运动会——投篮比赛

面积守恒谁的花园大

五月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小鬼当家(一、二)

区别远近比比谁的沙包投得远

认识人民币学做小会计

六月学习自编应用题买菜(一、二)

学习等分分生日蛋糕

认识时钟

(二)设计一日生活作息表

(二)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

1、操作材料生活化。

大班幼儿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他的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能感受到一些感性的东西,但是还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这个时候,让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我们做教师还应当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例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做教具(秋天的树叶、各种各样的豆豆等)、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消过毒的冷饮棒、喝过的易拉罐、吸管、铅笔等)。幼儿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进行拼图、搭积木、排序、数数、分类、自然测量等数学方面的学习。

2、问题语言情景化。

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问题情景是开展数学的主线。能否创设对大班幼儿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景是幼儿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应该创设适合幼儿实际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让幼儿从中找到必要的数学信息,去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活动《有趣的记录》中,教师以鼠老师的口吻给鼠孩子们布置了带三粒小米的任务,请小朋友猜一猜小老鼠们会用什么办法记住老师的话?于是大班孩子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愉快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尝试用写数字、画小米、画“|”线、画“正”字等方法,来解决情景中的问题。又如:在活动《认识时钟》中,教师提问:“我们认识了时钟,那么时钟到底有什么用,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孩子们根据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有的说:“时钟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赶紧上班,别迟到。”有的说:“时钟可以告诉方医生该放早操音乐了。”还有的说:“时钟可以提醒我们早早睡觉。”等等。

3、主体互动生活化。

在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帮助且又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在愉快的、自然的情绪下参与到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讨论等都是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而活动中的分组学习也更加舒适、自由,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合作伙伴,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一日生活“数学化”

1、幼儿园生活“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活动室的灯笼、彩旗等按照大小、颜色等特征有规律地排列悬挂;盥洗室的毛巾按照学号的单双数分别排列;每个班有多少小朋友;每班来了多少小朋友,通过统计增强了孩子的数学运用意识;孩子进餐时,我们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玩手指游戏时,我们采用算盘式计数法让孩子手口一致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顺数、倒数练习;孩子散步时,我们会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

2、家庭生活“数学化”。

孩子来自各个家庭,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但家庭中却蕴藏着大量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我们在期初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大班幼儿数学发展目标,引导家长去发现家庭中的有关“数”的现象,多创设“数学化”的环境,鼓励自己的孩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如:运用数地砖的方式比较房间的大小;找一找家中哪些物品是长方体的、哪些则是正方体的;阳台上晾了多少衣服,干了几件,未干的有几件,等等。此外,我们还运用课间谈话、饭后活动、离园时间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谈谈家中的电器数量和名称功用;演演打电话的情景和等分蛋糕的技巧等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孩子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

3、社会生活“数学化”。

利用春游或秋游、饭后散步、参观活动时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

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生活工具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外出参观,我们就请孩子观察来往的车辆数及每辆车轮的不同数目;路过新村就说说门牌号码;走过站点就看看是几路站牌,有几个站头;参观超市就让孩子去了解物品的单价,观察营业员的收银情况。这类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生活化的互动评价

1、评价内容形象化。

数学活动的评价人员是由幼儿、教师、家长共同组成,为了使幼儿在评价中也能成为主体,明确知道评价的内容,因此我们根据数学活动的内容,设计出每个活动内容的图标,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

2、评价手段生活化。

首先,评价不是仅仅在教学活动中完成,而是在一日活动中。如,在小组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和小组内同伴的表现为其评分;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为其评分;在家庭中,家长根据活动内容了解幼儿的表现并为其评分。

其次,评价标记生活化。我们把数学知识比作一个大苹果,幼儿未掌握就表示苹果未熟,就在表格中画一个绿色的小苹果;如果掌握了一些但未全掌握就表示苹果半生不熟,就在表格中画一个半绿半红的苹果;如果掌握得很好就表示苹果完全熟了,就在表格中画一个红色得大苹果。

五、结论

(一)促进了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形成1、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提高了大班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生活化的数学由于其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源与幼儿的生活,且对幼儿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因此,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各种活动中,幼儿也特别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和生活中体验双重成功。

2、养成了大班幼儿观察自然、关注生活的习惯。

数学活动生活化,使数学从高深、抽象,走向平实、形象。吸引幼儿将数学与大自然、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使幼儿观察自然、关心周边的生活,自觉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习惯。

3、增强了大班幼儿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积极发现的学习态度。

“一日生活”数学化,为幼儿创造了更大的探索空间,让幼儿不仅在班级活动中能大胆探索,而且在幼儿园生活、社会生活中也能敢于尝试,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且自觉地用数学方法去解决这些生活问题。

4、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主动合作的交往行为。

材料的生活化和活动形式的生活化,扩大了幼儿间相互交流的机会,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同伴间的共鸣。幼儿在活动中共同探索数学材料,并形成伙伴式合作关系,就像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主动发起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二)促进了两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提升了教师改革教学、投身科研的热情和能力。

在此次研究活动中,两位教师相互鼓励,共同促进。在数学活动中,一名教师组织活动,另一名教师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共同进行研讨,提出下一步研究方案。

2、加强了教师在数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教学革新。

数学活动的研究在我园已开展了三年,如何将课题做深做细,是我们正在研究且继续研究的问题。而我们两位教师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此课题,也促使我们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提高了教师对课程适宜性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了适合他们的数学内容,并进行内容重组。从而逐渐提高了研究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

4、增强了教师教学环境创设的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每次都能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创设丰富的环境。一方面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物,另一方面制作各种幼儿操作用的代替物,使幼儿的感官得到多方面的刺激,从而也提高了创设环境的能力。

(三)促进了家长的幼儿教育能力的提高

1、学会利用家庭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通过数学活动生活化的研究,本班幼儿家长了解了“生活即教育”的含义,从注重幼儿在课外辅导班的学习到注重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

2、能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更加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并能积极向老师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找我程度,帮助幼儿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经验来解决家庭生活中的数学小问题。

3、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的学习评价,共同促进幼儿的提高。

互动评价表不仅帮助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而且使他们自己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孩子的学习,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足,共同促进幼儿的提高。

六、反思

1、操作中学习和社会情境中学习相结合。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用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将数学教育整合到主题活动中。

篇3: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一、通过多种手段丰富幼儿的环保知识

为了让幼儿掌握初步的环保知识, 我们带幼儿到园外的马路边观看车辆排出的尾气、扬起的灰尘、发出的噪音;带幼儿参观冒着黑烟、灰尘满天飞的水泥厂;带幼儿看又脏又臭没有治理的河道;还有因砖厂过度开采而被破坏失去的土地;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观看因乱砍乱伐而导致洪水泛滥、冲毁村庄, 人们和小鸟都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通过这些耳濡目染的参观, 使幼儿了解到环保包括保护大气、水源、土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多方面的内容, 知道了水资源匮乏, 沙尘暴天气增多、气候变暖、酸雨等, 都是由于环境被严重破坏而造成的。有了这些环保知识, 为我们下一步的环保教育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环保教育与行为习惯相结合, 提高幼儿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 幼儿通过教师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掌握粗浅的知识, 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记忆及语言表达能力。然而, 在组织环保教育时需要打破领域、学科的界线, 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 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我们根据《纲要》精神, 顺应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 捕捉他们的兴趣与爱好, 组织他们一次次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亲身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并利用从大自然中寻找而来的各种材料, 让幼儿尽情想像与创造。他们凭着自己的想像, 利用植物的自然形状与颜色制作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三、通过节日活动进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

节日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们非常的喜欢过各种各样的节日。为了让环保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每学期都安排了绿色节日活动渗透到我们的一日教学中, “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中国植树节3月12日”“世界林业节3月21日”“水日 (3月22日) ”“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人口日6月11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中国土地日6月25日”“世界人口日7月11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世界动物日10月4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等有关环保的节日里组织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环保的图片、资料;一起探讨关于环保的话题;一起做关于环保的亲子游戏;一起设计关于环保的标签或传单, 分发给亲人和邻居, 告诉他们:“爱护动植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吸烟有害健康”“每月少开一天车”“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等等。通过大家的努力,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 让保护环境成为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意识产生行为。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行为随意性较强, 目的性较差, 正处在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初阶段, 此时, 正是我们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环保行为的最佳时机。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我们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幼儿已掌握的经验知识, 设立了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 与幼儿一起把可利用的垃圾进行洗刷、消毒, 制作成了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和玩具。如今, 废物利用已成为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通过游戏、故事, 引导幼儿把环保转化为自身行为

篇4: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一、日常生活中的做做玩玩

1.穿插拧扣中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反复尝试、锻炼和操作,幼儿手工活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我们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尽可能多地投入一些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材料,比如:各种不同的锁和钥匙,绕毛线、大小不等的串珠、旧纽扣、旧拉链、瓶子和盖子、鱼和鱼鳞……投放的材料还会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而转变,比如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还会投放皱纹纸让幼儿搓柳条,这样不同的活动内容不仅仅让幼儿的小手变得更加灵活,而且还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了生活的自理能力,通过生活实践中的东西投放到区域让幼儿参与,也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2.剪贴中锻炼小手的创造性

剪刀作为一个全方面锻炼手的活动,能极好的促进小肌肉群的发展。我们通过欣赏作品、摆弄剪刀、创编儿歌,使小朋友对剪刀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从最初握剪刀、用剪刀剪;从随意剪到剪面条;从剪太阳的一个圆到剪一些复杂的图案,幼儿使用剪刀也就越来越自如了。在剪的同时我们还增加了贴的环节,让幼儿把自己剪下来的东西粘贴在纸上,形成一个情境性的故事。不仅发展了手指的灵活性,又满足了幼儿的不同喜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推动幼儿小手向更加熟练性的方向发展。

3.泥工制作中增强小手的协调性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玩泥巴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园泥工活动是根据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利用橡皮泥、太空泥等进行物体造型。我们会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立体的物体形象以图片的形式摆放出来,让幼儿自己运用橡皮泥或者太空泥反复揉搓、捏弄。色彩鲜艳的橡皮泥激发了幼儿动作的兴趣,比如:搓元宵、春天的主题里搓柳条、夏天的主题里搓出小蝌蚪……幼儿在做做玩玩、认识感知中增强了手部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

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

1.游戏中激发自我服务兴趣

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如单纯的讲解,示范幼儿感到枯燥无味,这并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设计出各种形式新颖的游戏活动。如:运用游戏的方法教会幼儿洗手、洗脸、穿脱衣服等。游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幼儿在游戏中有积极愉快的情感,消除了紧张情绪而会主动参与练习,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得到了发展,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自我服务的意识开始萌发。小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趣的游戏,游戏是提示幼儿学习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2.实践中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如:邀请父母来园和孩子们一起开展制作彩色元宵的活动,让幼儿自己和面、搓圆制作元宵;初夏是吃蚕豆的季节,我们通过自己种植蚕豆,让幼儿剥蚕豆、品尝蚕豆来感受自我劳动的乐趣;上学期幼儿午餐吃虾都需要我们帮忙剥开,但是这学期生活活动中我们放手,让幼儿自己来剥……正是通过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的不断锻炼,培养了幼儿通过自我服务收获成果的意识,也培养了幼儿搓、剥等各方面的动手能力。让幼儿今后在园、在家都一个样,喜欢在生活中自我服务,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一种自信,为将来学习和工作的成功储备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三、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制作

1.青团、彩色元宵美食制作

彩色元宵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圆形食品,它主要是由糯米粉、彩色水等原料做成,制作元宵分为三大步骤:取食材(彩色水和糯米粉)、和米粉和搓元宵,其中把握米粉和颜色水的比例是成功制作元宵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团和元宵的制作方法差不多,都需要用到搓、揉等方式,让幼儿在制作青团和元宵的过程中感知小手的灵活性,体验制作的乐趣。同时在制作元宵的时候,我们还邀请了家长一起来园参与活动,活动中家长只是一名观看者,制作者则是幼儿,他们在家长面前展示了自己运用灵巧的双手和面的能力。让家长发现了幼儿的成长,更深层次地走近幼儿,也为家长今后在家的时候要如何引导幼儿埋下了伏笔。

2.三明治、水果沙拉美食制作

三明治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以两片面包夹几片肉和奶酪、各种调料制作而成,吃法简便,广泛流行于西方各国。任何一种面包或面卷,任何一种便于食用的食品,都可制成三明治。活动提供两片面包、方腿肉、黄瓜、沙拉酱以及香肠这些材料来制作三明治,使幼儿进一步来认识三明治,并尝试亲手来制作三明治,在活动中体验制作的乐趣,并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水果沙拉是将各种水果切成小块后,再加入沙拉酱进行搅拌、混合而成。其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小班幼儿动手实践。

这两种西方的美食深受幼儿的喜爱,活动中培养了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美食,了解对身体有益和有害的食物。同时还能让幼儿积极参与制作美食的活动,体验制作过程中分享与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知道这些对人体也都是有营养的。

篇5:在生活情境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1. 教学活动方式陈旧:学习机械

有些老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是机械的, 主要表现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游戏只是停留在数学活动的表面, 没有很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这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容易走神, 回答问题跟风式, 似乎在动脑筋, 然而等到独自操作练习时, 却是答非所问或是愣在那里, 全然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让他干什么。

2. 操作材料功能单一:过程无趣

教师在利用操作法进行教学时, 只是一味地把操作方法强塞给幼儿接受, 导致幼儿的注意力持续短暂, 只有三分钟热度。

3. 幼儿思维特点忽视:目标远离

幼儿期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因此, 每一次的数学活动要让幼儿接受理解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完成。有些教师对幼儿的接受能力太过高估, 其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从一日生活出发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经验

1.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接触, 抓住时机渗透数学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应该是实施幼儿数学教育的最好方法。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那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善于抓住时机, 为幼儿创设接触数学、感受数学的机会, 使幼儿在平常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建构数学经验。比如区域活动中, 大班幼儿就可以成为创设自然角的设计师, 幼儿肯定会请一些小动物搬进自己设计的“家”, 在这个过程就可以渗透等分、计时等数学内容, 从而使劲儿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

2. 通过墙饰的展现互动, 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经验

幼儿园的环境也是幼儿学习的一部分, 班内教师每次都会根据主题更换教室内的主题墙、区域材料等。因此可以将幼儿生活中面临的数学问题, 用墙饰展现出来, 通过材料的投放, 引发幼儿兴趣。教师再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过程中不断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以及和教师、同伴的交流, 发现其中的秘密, 从而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经验。

例如在一次区域活动中, 娃娃家有争吵的现象, 我走近了解到, 原来是扮演妈妈的涵涵在和扮演姐姐的乐乐为年龄的事争吵, 此时就引出了一个关于妈妈年龄的问题, 争吵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妈妈到底比自己大多少岁?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 通过调查妈妈年龄、利用互动墙饰交流和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3. 运用幼儿生活、游戏中真实的问题情境, 解决数学问题及建构数学经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表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数学经验才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经验。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 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在一些活动中设置一些问题情境, 引导幼儿在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数学经验。

幼儿实际生活中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都是幼儿自己遇到过具体的问题, 如果解决了, 也是比较容易被幼儿所理解的。当然, 如果幼儿真正有意识地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就能更直接地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如大班幼儿的值日生问题, 从周一至周五, 每天都有一组值日生。我们班幼儿35 个小朋友, 5 人一组, 分了7 组, 那么, 第六组、第七组的小朋友哪天值日呢?这个问题就引发了幼儿们的讨论。此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 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像这里就可以让幼儿掌握加法应用题的编法。幼儿学到了创编应用题的方法, 就能找到更多的生活中的事情来编应用题。

4. 选择游戏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数学经验

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有效学习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所以游戏一定是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因此, 为了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建构数学经验, 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机会, 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真实感受数学的存在, 从而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游戏的乐趣。

总之, 教师只有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幼儿的情绪才是愉悦的, 表现才是积极的, 操作才是主动的。因此, 幼儿数学活动的途径是生活, 教师要牢牢抓住每一次数学活动的教育机会, 让幼儿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让数学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6:在生活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1.提出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的统计课在教材中的内容不多,只是一些对统计图、表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书上介绍了画“正”字的方法。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虽然在课堂上运用抽象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能把方法讲得生动、清楚,可是学生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对统计的兴趣不大,而这部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学完整个单元后,在班上开展的小型的社会调查活动,旨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1)使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学会用数学学习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对社会的关心;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2.实践前的准备

(1)了解调查知识

由于学生从书本上学习的统计知识比较有限,如果盲目放手让学生开展调查,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挫败感,使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下降。因此,在学生开展调查之前,我利用活动课向学生简单介绍了社会调查的有关知识、步骤和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调查的必要知识。

(2)自由分组

学生的分组可以打破常规按照亲密度自由结合成四至六人的小组。这样分组有几个优点:小组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合作中能互相帮助,小团体中大多会有一两个领导者,组员在他们的带领下活动,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意见时,基本上实事求是,不易受到人际关系等主观因素的干扰。

3.课前实践

(1)第一次讨论

每个组员介绍自己的设想,经过评价和讨论在诸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本组的调查内容。围绕本组的调查内容讨论并制定具有调查计划,如什么时间调查?怎样调查?再按照各自的特长合理分工,使每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中。

(2)收集数据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生活。

(3)第二次讨论

原始数据收集以后,组内开展有关“整理”的讨论:如何整理?制表好,还是识图好?统计表、统计图怎样设计?

4.课上交流

(1)播放活动录像

当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怀着极大的成就感时,往往会对别人的成果表现出漠不关心,电教设备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部分,我播放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录像,学生在电视上看见了自己参加活动的身影,同时,也看到了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对其他小组的活动产生了好奇,这种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倾听别人发言。

(2)小组汇报、总结方法

课前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获得了集体的成功。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急于想向大家介绍自己调查中的经历、感受。同时,他们也迫切想了解其他小组的获得情况,从这种需要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小组内讨论怎样汇报,要求学生围绕本组的收集与整理方面的特色来谈。这一环节促进了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他们不仅把眼光局限于自己的调查内容,而且也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了许多。由于学生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他们不仅想说,而且有东西说。课堂上掀起了第一个高潮。

二、数学实践活动课后的思考

1.重视实践过程

这节四十分钟的课,课前实践用去了大量时间。为一节课花那么多时间值得吗?活动后,我觉得如果没有课前充分的时间学生就不会有丰富、深刻的体会。实践活动课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实践过程,而不是结果,重视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只要认真地投入到实践过程中,即使付出努力后仍未取得成功,但至少他经历过、做过、体会过,或者从中还能受到一点启发,悟出点什么。因此,他也有收获,也有成功之处。这就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了不同的发展”。

2.顺应学生思路

数学实践活动体现了极大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活动有不同的体会,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自由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教师怎么备课?随着学生实践活动的一步步深入,教师逐渐意识到:虽然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但是其本质都是创造性的、探索性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顺应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较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大胆构想,释放思维,才会有些“旁逸斜出”的奇思妙想,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抓住争论契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有机会面对面的交换意见、交流知识,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看法,这时课堂上出现了争论怎么办?课堂上有争论是一件好事说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来,并且发现问题,这时教师应当抓住这个极好的机会,不要急于评价,下判断,也不要回避矛盾,把两个人的争论、两个人间的争论变成全班的讨论,在集体的交流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让他们自由评价积极思考。

总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环境,撑起一片创新的天空,让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逐步形成习惯,成为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吴景欣.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课堂生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上一篇:女生宿舍工作管理情况下一篇: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