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2024-05-01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共9篇)

篇1: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通过对典型建筑企业的调研,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对应得职业能力, 为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依据;从岗位工作分析入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工作过程建筑改革实践

《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建筑业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大量实用型建筑专业人才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这种变化,中职课程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针对性,又有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编排方式,以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为单位,将所学知识点重新编排、融合,融入到一个个的工作任务中去,形成适应职业群的一个个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在建筑专业领域内,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与建筑产业联系密切、实际实用的新课程尤为重要。2011年1月我校建筑专业组教师对衢州地区典型的建筑企业进行了调研并与浙江开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为我校建筑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专业课课程改革的思路

专业组教师广泛地走访调研建筑企业,进行行业分析及工作分析,明确专业培养定位,结合建筑企业的岗位群或具体工作岗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置-学习情境”的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专业课程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1.进行行业分析及工作分析,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为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定位,专业组教师对浙江省建工集团、浙江开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联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衢州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典型的建筑企业

1进行了调研,分别对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和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第一线的历届毕业学生行了访谈。调研的主要内容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尤其是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具体要求;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岗位群和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知识技能及职业资格要求;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毕业生的满意度。通过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过程、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

(1)依据就业岗位的分析,明确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发现,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从就业的岗位来看,以建筑施工一线管理岗位的施工员为主,部分毕业生从事造价员、质量员、资料员和安全员等工作。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确定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毕业生适应建筑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是建筑施工一线的以施工员为主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2)依据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分析,确定建筑施工的工作过程

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工作对象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工作过程是通过市场的投标活动, 获得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当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 进行施工活动;项目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 并向业主移交建筑产品。图 1清晰地反映了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施工工作过程。

1(3)开展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组教师在前期行业及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首先确定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对照本专业培养定位和职业资格,结合建筑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员等主要岗位的工作职责,归纳出以下7个典型工作任务: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主体施工、屋面施工、装饰施工以及收尾工作.(4)依据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施工七大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

表1课程设置及核心教学内容

(5)进行施工岗位能力分析,确定综合职业能力

按照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施工企业承揽了施工项目任务后,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施工项目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其核心是以项目经理为主,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参与的决策层,其关键在于以施工员为主的管理执行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就是培养处于管理执行层的各关键岗位人才,能够依照施工图纸、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事先确定的施工方案,组织人员、材料、机械等,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顺序,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实施工程建造的任务。

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并重的原则,以建筑施工技术岗位为依据,根据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必备综合职业能力,不仅与工作岗位对应,同时与职业资格相衔接(表2)。

表 2建筑施工技术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分析,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建筑工程识图为基础,以建筑施工技术为核心,以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为发展方向,面向建筑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重构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以上对建筑施工岗位能力及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工作内容分析,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和拓展学习模块。基础学习模块主要开设文化基础理论、职业基础理论和职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学习模块主要针对就业岗位开设工学结合的课程,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学习模块,本着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强化专业技能,重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对前后课程内容重叠、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专业课进行重构;拓展学习模块主要为毕业生在相近岗位(群)就业和以后的就业岗位能力的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可作为选修由学生选择。

(2)构建以四大环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第一环节,开设由文化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前者主要为了满足专业教学对文化素养的需求,由体育、英语等基础课程组成。后者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由建材检测、工程图识读、建筑构造认识等课程组成。第二环节,开设建筑施工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必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具体由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构成。第三环节,开设

专业岗位综合实训课,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吃透学通专业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并构建岗位考核标准体系,确定学生是否满足上岗职业要求,为下一环节的顶岗实习打下牢固基础,此外,还要开设拓展性课程,让学生结合学生自身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拓展型选修课程。按其与建筑施工现场岗位的关联性可分为必修与选修拓展学习领域。必修拓展学习模块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安全技术、建筑法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等。第四环节,主要为顶岗实习环节,这一环节与学生就业有直接联系,学校选派学生到合作企业,由企业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联合制定顶岗实习方案和计划,让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环境中,了解施工现场人员、材料、机器和环境的综合调度,亲自参与到施工技术交底和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三、基于工作过程建筑专业课程改革效果分析通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有效避免了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和问题。实践证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教学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三段式课程设置的问题,并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各课程之间互不关联、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脱离现实社会需求的弊端。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模块的设置以必备的技能为依托,以能够满足本专业的职业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基本目标。

3.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是以工作中发生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中心,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驱动下展开活动。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4.有效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和核心,而能力的养成只能通过不断的实际操练来实现;在合作学习的环境和过程中,学生更好的掌握了与人合作的技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认识、理解和遵守相关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

5.实现了社会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对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学生与职业”的双向对接。一方校方每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输送优秀人才到企业就业;二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6.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养。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有效树立了教师的专业教学理念,树立了“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课程模块为脉络,以现代化技术为视野,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新观念,并全面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效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发展,为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赞甲.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0,(9).[2]刘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2).[3]蒋时节,祝亚辉,任波,周俐.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学理论,2011,(14).[4]娄华水,於芳.中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5]易灿,黎明,旷健玲,李炫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作者简介: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方雪珠324000***qzfxz1999@163.com

篇2: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摘要]基于会计实际工作要求,现行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与生源、就业、企业要求的矛盾日益加深,不能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笔者针对以上矛盾,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课程 课程改革 改革对策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学科。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会计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会计政策法规改革力度加大,中职生源的变化,现行的中职会计课程设置暴露出不足之处,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会计人员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近几年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导致普高异常火爆,大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了读高中、上大学的道路,而中等职业学校则没有了“分数”的门槛,进来的学生素质逐年下降。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以及社会对合格劳动者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纷纷选择了职校,来学一门过硬的技术,所以生源良莠不齐。通过对6个教学班的调查,进职校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女生,约占95%;60%的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自律性较强,集体感强,学习认真,但是普遍文化底子薄弱,自学能力有限,逻辑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当然不乏有优秀的学生,但占比例不超过15%。生源素质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也是不可以否认的事实。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照搬计划体制下普通中专会计专业的模式,理论性很强,文字冗长,轻实践,要求学生素质优良,但现实生源质量明显达不到要求,加上教学方式的落后,学生很能接受会计专业课程里“是什么”、“为什么”等内容。

2.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趋向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合格劳动者的需求不断扩大,中职学生就业率很高。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75%的学生都作为普通劳动者工作在流水线上,会计专业对口就业不容乐观。只有少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如会计、出纳、收银员、统计、仓管等,就是对口的会计、出纳等工作一般都在包括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中小企业。工作也是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如记账、算账、报税等一些基础性工作。

3.与用人单位、地方经济之间的矛盾。各单位招聘会计人员的要求来看,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还有学历和职称方面的要求,更需要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如思维敏捷,善于沟通,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对中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会计专业课程教材是根据会计准则及行业共性编写,一个地方的中职生就业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专业会计课程忽视了地方经济特色对会计的影响,造成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的不满,就业竞争能力下降。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会计专业课程的调查了解,存在以下的问题:

1.会计课程偏重于大型企业的要求,按照《会计准则》并结合企业会计制度为大纲编写,很少有面向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会计课程。

2.现行会计课程侧重于财务会计,很少涉及管理会计。不管是会计基础,还是工业会计,部品流通企业会计,都是单方面的财务会计,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编制会计报表,结果会计基础知识掌握很熟练,但工作中经常涉及管理、分析、预算、决策、控制等会计业务知之甚少。

3.现行会计侧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际操作。两三年时间的学习,85%的课程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缺少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偶尔一些实践课也局限于基础会计,电算会计实验上机课时间也不充裕,会计软件难以及时升级,设备的更新与维护跟不上,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务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同时,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电算化会计实验严重的脱节。

4.会计专业课程各自为政,只侧重于学科的某一个方面,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应有衔接,给学生的印象形是不系统。如《税收基础》中没有涉及有关税金分录的编制,财务管理也只是进行有关经济模型的计算,没有跟企业内部的管理结合起来。另外,传统的会计教育开设的课程中《审计学》、《财政与金融》、《VF》等课程,往往是高职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的课程,理论性强,不适宜中职学生的学习。

三、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1.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的选择应立足于岗位要求,中职会计课程应由于理论课程和实践教课程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应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课程应以工作实用为目标,如会计基础实验课,财务会计实验课程,电算会计实验课程,报税模拟,银行业务模拟等,应贴近工作实际并应考虑近几年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不断更新的事实,课程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且能够经常更新和调整。

2.课程应理论与实践兼顾。在注重理论知识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有适当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并非一些简答题草草了事,即使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要与实践相结合,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如财务会计,应有一套完善的模拟题,从购进、生产、库存、销售、管理、筹资、投资等方面进行学习,使学生对会计整体核算和管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了会计电算以后,把原来手工实验数据在会计软件上操作,使手工实验的结果通过计算机得到验证。这样既巩固了会计知识,又练习了会计软计的操作。

3.在注重财务会计教学时,要兼顾管理会计。很多学校培养学生时,认为学生的素质差,能够进行简单的会计工作就可以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注重内部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要学习管理会计,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同时课程尽可能深入浅出,采用图表、表格的形式,避免冗长的文字说明,课程内容应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企业制度为辅,侧重于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使学生对不同的会计制度有所了解,并与区域经济法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上岗能力和综合业务的处理能力。

4.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现在的课程具体普遍性,很少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立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践性,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的能力。针对本校学生,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编写校本课程,如基础会计模拟实习、工业会计模拟实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案例集、电算化上机操作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纳税申报模拟实习,等等。通过学习有针对性的课程,可能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甚到可以“零距离”顶岗。

篇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中职模具专业,课程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与真实的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 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的“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 而且要具有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的要求, 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德国布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同事们, 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职业教育理论。它的一些核心思想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 并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职教课程的改革开发过程中, 基于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有效”知识这一认识, 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一种概念性工具, 视工作过程为一个整体, 使工作场所与培训提供者密切合作, 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 设计出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课程, 强调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团队精神。

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 指导思想:从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3) 课程开发:从资格研究转向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

4) 教学方式:行动导向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2 改革实施背景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种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产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 面对数量众多的模具专业职校毕业生, 模具技能型劳动者的缺口仍然巨大, 企业表示:“现在的情况是, 有岗位无人, 有人无岗位”, 而前来找工作的学生们则叹道:“专业不对口, 培训不到位”。普遍的反映是:缺乏实践。究其原因, 主要有:

1) 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对模具工的要求。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是在以前中专和大专“对应”学科上变化而来, 教材内容也是从这些学科知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进行简化。只注重原理、设计方面知识的讲解, 对实训课和实习训练不够, 没有把技能训练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在课程设置上没能体现职教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 不适应目前企业要求。

2) 实习培训内容单一, 没有把模具的整套工作流程当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培训工人。很多中职学校以单一工种为主安排模具专业学生实习, 把模具工的培养简化成了钳工、铣工、磨工等的培养。即使是钳工, 培养方向还定位在传统的锉锯錾的技能, 而忽略了制作模具常用的装配、修模、打磨等技能。所以, 中职学生的实习培训单一、训练内容过于传统, 跟不上企业对模具技工的要求。

3) 缺少新技术应用的实训条件和环境。目前企业在模具制造过程中, 大量应用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等新技术, 而中职学校往往缺乏这些设备和掌握这些技术的师资, 培养的学生显然适应不了企业需求。

3 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3.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课程开发思路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参与人员来自企业、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课程设置要求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门化方向, 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

下图是我校模具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 力求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 从岗位需求出发, 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 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设计课程内容

模具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围绕当前企业中模具的整个制造过程为一个工作过程来进行。例如, 一套模具的制作, 当技术人员将图纸设计出来后, 生产过程要经过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打磨、钳工、装配、试模等一整套工艺, 它们之间相互配合, 相互渗透。因此, 模具专业课程也应包括这一整套工艺的训练, 来适应当前模具企业对模具技工的需要。

以《模具零件普通加工》课程为例, 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学习情境由多个任务组成, 围绕完成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了若干活动, 设计时尽量降低各活动知识点的重复度, 而且各个任务之间必须要有关联性 (即来源于同一套模具的零件) 。下表以轴、套类零件加工学习情境的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5 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的主要成效

1)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增强。11级、12级两届模具专业学生通过新课程的培养, 在校期间能完成4副模具制作, 13级模具专业学生预计完成5-6副模具制作, 基本能达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2)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我校模具专业设计的学习任务遵循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思路, 特别是桃心、牛头等小制作, 设计独特、美观大方, 可以作为精美的装饰品, 能吸引学生, 激发技能训练的兴趣。

3) 节约了实训耗材, 降低了实训成本。在围绕制作完整的模具为一个工作任务设计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在各个活动中加工的都是同一套模具上的零件, 可以用来进行模具装配训练, 节约了成本。

4) 改变了教学的组织形式。传统的, 以工种为主线的模式下, 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学习, 缺少交流与配合。现在学生是以群体, 即小组为单位完成模具的制作, 减轻了老师组织教学的压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符合现代职教发展的方向。

5) 改革了评价方式。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考核, 放弃了在期末进行统一考试的形式, 把每期最后的“任务”——一幅模具的制作作为学期鉴定成绩, 强调过程性鉴定, 让鉴定更客观公正, 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6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课程改革建议

1) 一所职业学校的力量很有限, 必须集全校之力、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参与, 进行项目攻关,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一所学校很小, 教学改革也要有顶层设计、通盘规划, 也要项目管理、协同作战, 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难见大成效。

2) 要重视和采纳来自教学实际和生产实际中的经验。基层学校有一边实践、一边开发的教学改革便利条件, 这样开发出的课程体系更接地气, 更适应企业需求和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要能走出去、请进来,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教学改革的胜数会更大。

3) 实施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 需要相配套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学校必须要舍得投入经费进行相关的硬件改造和投入经费进行保障。

4)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开展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需要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 这类教师目前比较紧缺, 今后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 (含实习指导教师) 的业务培训, 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可采用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合并授课的形式,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邓泽民, 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H}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篇4: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关键字:物流专业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319

一、前言

目前,广西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北部湾打造成“承东、启西、联南”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中职物流教育作为培养物流生产管理第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承担着为社会物流行业输送不同岗位技能人才的重任。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意义

虽然目前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一直在不断的积极探索和改革,但始终存在工学不能较好结合、学生职业技能不能得到较好训练的现象,未能形成一个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物流专业课程的建设、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中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是通过企业调研,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对接,工学的结合。同时,课程的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思路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认为,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教学环节必须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职业环境相吻合,涉及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实践参与度的提高。专业教育可以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和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从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思路

1、课程内容设计。物流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物流的职业岗位内涵也非常丰富。但是目前物流专业课程内容理论多而实践少,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较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能力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物流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重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每一种方法应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融“教、学、做”于一体,集理论、实训操作于一体,完成项目任务。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课堂的能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3、教学活动组织设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教学活动组织由易而难,结合物流教学工厂和实训场所,配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场地,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再现企业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具体做法

1、通过企业调研,归纳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校物流专业建设的需要,我校通过对广西物资贸易储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顺丰速递有限公司、广西桂华物流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调研,了解这些物流企业的公司概况、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作业流程、岗位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等。

2、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分析是对物流所对应的职业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形成了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体现企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融合,也是进一步设计课程内容的基础。

3、确定学习内容。以物流企业中仓储和配送作为基础工作任务,根据工作流程设计商品入库、在库、出库以及配送作业的操作环节,实现了职业能力向课程内容的转换。这些课程的内容遵循了职业成长与认知的规律,来自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体现了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更有针对性。

4、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在教学中,将每一个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以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5、形成精品课程。从满足物流领域岗位需求出发,物流品牌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特点设计,打破过去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构建精品课程的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集图形、文字、视频、音频、网络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服务与共享。

五、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创新

(一)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课程开发从企业调研入手,基于物流活动的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物流各学习领域内容和相应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在内容安排上都体现了企业完整工作过程,进一步通过单元教案设计、工作任务书设计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使学生所学与物流企业岗位需求对接。

(二)形成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

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采取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和实训情境中,掌握物流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核手段也呈现出灵活性和多元性,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学工厂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物流管理综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工学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的教学情境中,以真实企业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成为企业活动的再现,寓教学于实际场景中,融合教学工厂,校内校外实训室,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操作,及时总结和升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六、结束语

篇5: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的,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所从事的职业能力分析(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罗列并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项目的制定(含教学方法的设计)。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来说,就是从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再从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职业学习领域,包括能力目标描述、学习内容和参考学时,以此为基础制定基于工作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并依据行动导向的.原则实施教学活动,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工作模式来进行教学,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2.1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应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分析这些企业中重点的工作任务为确定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我们对太钢、长钢、中阳钢厂进行了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拜访了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2分解岗位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一个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企业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因此,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针对冶金技术专业人员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英语专业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以冶炼炼钢生铁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其核心工作任务包括:原燃料检查、设备检查、制定操作制度、外围协调(各岗位操作)协调管理、生产故障处理、炉况调节、失常炉况判断及处理、高炉生产工艺事故处理、排、休、复风操作、停、开炉操作。完成这一工作任务需要的岗位能力包括:会识别与分析原、燃料;会操作高炉生产设备;会判断和处理炉况;会排除一般生产故障;会编制工艺方案;懂得高炉炼铁的基本理论;具有未来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方法能力。

2.3转化开发课程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之后的工作是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项工作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转换:①将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要求归类提取转换为课程方案的学习领域。按照能力不冲突的原则,将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分类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按照能力不重复的原则,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②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各项工作任务,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鉴于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设置了5个学习情境: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和热处理,每个学习情境又包括若干个子学习情境。以炼铁情境为例,子学习情境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热风炉、炼铁技术的新发展。对不同的情境任务安排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决策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在炼铁情景中,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现为:能够用英语表述炼铁原料的特点及识别方法、高炉、热风炉的构造及基本操作,了解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炼铁技术的新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模拟炼铁原料采购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施阶段,我们按工作过程的实际工作顺序组织教学,运用6步教学法使学生获得完整性行动及所需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体现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这里以冶炼炼钢生铁情境下炼铁原料情境为例,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

(1)资讯(0.5学时):布置任务,明确信息。主要活动: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原料相关知识)和教师讲授(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2)决策(0.5学时):判断思考,表达决策。学生分组通过教学资源、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下列内容分析,作出冶炼炼钢生铁使用哪些原料的决定。①分析原料的作用;②分析原料的外观特点;③分析他们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等。

(3)计划(0.5学时):制定方案,规划行为。列出收集原料实物的人员安排与时间计划。

(4)实施(1学时):落实计划,执行方案进行图片的收集、实物的收集(配合第二课堂进行),对原燃料进行归类。制作成样本。

(5)检查(0.5学时):比较判断,修订错误。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学生对原料的认识程度。

(6)评价(0.5学时):分析成果,不断进步。随机抽查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演讲,根据评价标准,打出分数。

2.4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尝试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因此可以以工作任务为单元,逐项考核。即全程考核、全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的高低,给予评价和认定,本课程全部工作任务的学习完成后,将各项考核成绩累加。这种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而且得到优秀的成绩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报佛脚”的弊端。此外,在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内容方面,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评价,还必须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合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等。

3结语

篇6: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摘 要: 在校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践,尤其是在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更是十分重要。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并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专业课的教学具有“职业化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实施条件三个方面对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物流英语 教学模式

引言

针对我国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以及消费物流和快递物流等课程。其中,一些院校开设了物流英语类的课程,可以说物流英语在连接物流管理、报关与货运代理的同时,也连接着国际贸易。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国际贸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专业的技能也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1.物流专业英语的概念解说

专业英语(ESP)的英语全称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目的在于满足工作中学习者的特定目标和需求。例如,作用在培养特定环境中使用英语开展工作的技能,比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都属于专业英语范畴。物流专业英语是专门英语的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和就业需求的变化而设置的商业经济英语的分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它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范围。物流英语在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等方面都有着与基础英语明显区别的自身特点和规律。

2.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0世纪90年代,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提出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该理论从实际出发,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注重更新的、更易于接受的方法,主张突破原有学科体系的框架,以实际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其是以一种全新的“远程工作知识的载体”告别书本,建立典型工作任务,努力实现理想状态中“融入实景,分层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

此外,调查结果和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密不可分,只有通过珍贵的反馈资源,才能了解到学者对所学知识具体的掌握程度,可以断定的是,专业外语人才在当今社会看来是紧缺的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始终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这要求从本质上做出改变,无论是方法还是理念,都必须引入更有新意的思想,研究课题的专家学者也必须更努力。

3.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设计理念分析

3.1通过实践确定物流专业英语水平需求

把工作过程植入教学模式中,将教学目的不在锁定于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点,而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社会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调查企业和岗位群对物流人才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熟练程度,确定对学生的物流英语水平的要求。这样,一改以往教学那种以记单词、背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理解课文、完成练习的单一的、枯燥乏味的模式,而是将一些实践项目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真正的企业运作中,对学生进行模拟的实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传统的授课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效率。

3.2行动导向型实践教学

不再拘泥于书本教学,而是把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观融入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融为一体的教学。把“教―学―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行动导向中“项目引入”―“提出任务”―“工作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介绍”―“完成项目任务”―“技能训练”―“总结拓展”―“成果展示”等步骤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从而达到能力锻炼和知识教学的目的。

4.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4.1教学创新

要使教学真正突破书本的桎梏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教育者不应该只是在理念上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对以往教学的实践效果进行反思,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创新的物流专业英语教学。

4.2教学场地创新

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内容上,教学场所和工作场所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为什么许多招聘人对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要求。要使得传统教学与工作过程相连接,那么教育者最先开始放弃的就是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关于物流英语专业的讨论会,在学生中形成英语交流群小组对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实行网上在线视频对话学习、无纸化考试,创建模拟平台,企业物流模拟沙盘实训室装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系统,提供仿真的物流公司运行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物流专业英语的学习效率,从而真正实现对物流英语教学的创新。

结语

随着物流国际化趋势的逐渐增强,物流专业英语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专业英语在我国存在畸形发展和不健康发展的状况,例如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材的滞后、教学方法的落后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克服。在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确实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更容易集中人的精力,有利于老师的精讲,但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因此,为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必须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

摘要: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一般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中的应用,并以网站开发综合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在具体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作 者:贾勤 刘雪飞 孙岩岩 张毅 张英奇 Jia Qin Liu Xuefei Sun Yanyan Zhang Yi Zhang Yingqi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期 刊: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 EMCC年,卷(期):,20(2)分类号:X712关键词:工作过程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课程开发

篇8: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即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 指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 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资格。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工作”。

我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借鉴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基础上, 汲取其理念精髓, 开拓思路,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进行创新的产物。目前主要在工科专业开展。在文科专业是否可以借用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尚存在争议。我校在金融专业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不错效果。

中职学校的金融专业课程一般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 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现有课程的本质问题是“学问化”, 用“知识”代替“能力”。“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差较远,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学的知识用不上, 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没有学到”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课程体系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岗位现场工作过程需求脱节。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是在保证专业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培养, 对知识进行解构与重构。以项目为引导, 任务为驱动, 合理序化和衔接专业知识与能力, 从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的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吸收。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执行者和参与者;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 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伴随者;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 教师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开发课程, 这样的学习情境才能真实、可操作性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 解放教师教学理念的禁锢,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基于工作过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2.1 调研本地金融行业岗位需求状况

我校在东莞市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进行充分调研拜访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了解社会对金融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 分析企业重点的工作任务。

2.2 分解细化金融专业岗位工作过程

通过市场调研, 组织教育专家、金融行业专家、人力资源管理者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 收集、分析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针对金融企业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 对主要岗位的典型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 分解具体工作任务, 得出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司、商场超市等企业, 从事收银员、银行储蓄员、保险推销员、保险理赔员、银行信贷员、证券发行员等基层工作。服务其他相关岗位如营业员、理财服务员、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电子货币的操作等。

2.3 重新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 提炼成中职金融专业的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我校金融专业将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实训课、专题讲座三个模块。开设第二课堂, 成立打单、点钞、小键盘数字录入、模拟炒股、投资理财顾问等活动小队, 配备专职教师常年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训练。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 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4 设计学习情境与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 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理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法, 并辅以多媒体、仿真模拟和网络教学等各式教学手段。

2.5 改革组织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

组织教学时, 采用“现场仿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专业技能课程的实施采用一体化与项目式教学, 探索“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课程的考核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践性特色。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查相结合;技能水平与劳动态度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用人单位、社会评价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模式。

2.6 开发实用教材

针对东莞金融行业技术岗位要求现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策划编写了东莞金融专业核心内容系列教材, 在充分调研, 并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并出版了《金融事务实综合训教程》、《个人投资理财工具》等, 并制作系列教材的课件和电子教案, 使教学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3 基于工作过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3.1 重构了金融专业学科体系

按照“工作岗位→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体系”的方式, 调整重构了金融的课程结构, 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课题化教学, 根据每个课题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 设置不同难度和复杂程度的工作任务,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转身为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责任人, 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2 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后, 核心职业能力方向采用实训形式集中教学, 以课题引导, 任务为载体, 教学过程体现了企业的工作过程, 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重大变更, 提高了教学效率。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实践技能,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了学校与金融界的合作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开展多种渠道的合作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采用顶岗实习、订单培训、双元定向的多种方式合作方式, 实现学生、企业和用人单位“三赢”的良好效果。

3.4 筹建金融仿真实训中心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 促进学校加大办学投入, 进行一体化教学实训中心的改造, 根据教学需求筹建一体化的金融实训基地。以期能够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 建立由金融专业人士参与构建的仿真实训室, 实现教育、实训、考核、评价一体化、网络化, 改变传统教学先学习理论知识, 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的教与学脱节的问题。使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学生可以在现场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

摘要:本文探索了在中职金融专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开发过程, 归纳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金融专业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篇9: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工作过程 中职 车身涂装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U472-4;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57-01

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转型的初步成功,我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汽车行业的“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以中职教学为例,《汽车涂装技术》课程就是以汽车整形为专业的汽车车身修复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与技术实践,能够满足现在市场的修复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推动汽车整形行业在未来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中职教学注重实践与经验累积,应该以技术作为核心,与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车身涂装”课程教学革新与实践。

一、概述

《车身涂装》课程注重环保,要求对噪音、废水、废气有一个好的处理;而且该课程要求高、涂装与修复难易程度区分也比较明显,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专业能力训练、方法能力培育、社会能力实践等;这些要求归纳起来就是对汽车损伤的判断、对涂装材料的科学选择、理论与实践中能够掌握关键技术,且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另一方面,就是要求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经验总结,有“自学自教”的能力,并且在社交中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交流与沟通技巧等。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车身涂装”课程改革实践

1.疏理工作流程,科学组织课程教学

首先,根据社会实际的岗位需求与专业标准,与课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应该将课本内容、实际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资源挖掘与调配;以工作流程为基础(问题判断-解决方案-沟通-实践),可以对整个车身涂装课程进行一些革新,具体如,在课程中设置总目标与总目标下的子目标;遵循能力目标-情境开发-任务设置-理论实践考核评估等。另一方面,在新时期,社会要求的汽车涂装修复人员应该具备技术专业、理论扎实、能说会道、操作娴熟、职业道德素质全面,以及强烈的个人魅力;因此,在该课程的改革实践中,重点在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与学校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相匹配;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性;并按照合理的个性化培养原则,使学生个体得到实际的训练与操作经验;从目前的汽车涂装工来看,由涂装工-技师-车间主任-技术总监的发展路线比较明确,因此,还要注重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等内容。

其次,根据现行的课程设置与相关标准,应该认识到在车门板素色面漆小或漆大的损伤修复、车门板金属面的漆小或漆大的修复、翼子板素色面与金属面的漆小或漆大的修复。因此,按照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需要,应该进行的课程改革如下:

先进行教学情况的设置与划分,如学习情境、任务载体、学习目标、学习单元、任务、教学考核评估;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就是选择所要教授的单元,教师集中演示,让学生观看,并在演示过程中对课程理论中与实践相关的点进行差异性区分与说明;另一方面,在集中演示完毕后,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对其中比较模糊或困难的地方进行交流与探讨;当一切准备就绪,按照单元所需先进行分组训练,可以自由成组,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小组分配,使学生共同完成工作,并进行交换位置后的重复训练;在实践与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评估,并对学生个体进行技术性指导与理论性说明,此过程应该注重针对性,而且这也是锻炼学生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 第三,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工作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教学过程与全程考核评估相结合;因此,在“车身涂装”课程改革实践中,应该注重引入竞赛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并将这些有效机制进行联动性的系统综合;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教师在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透过这些机制的联动而发生碰撞与科学指导;尤其是在该课程中,应该增加理论评估、技术评估、过程评估、社交评估、参与程度评估、课后探索程度评估、组间评估、组内评估、自我评估、教师评估等。

2.以喷漆过程为例深入探讨

首先,以某型轿车门板金属漆大央积损伤修复为例;可以将此受损的车门板作为教学载体;然后设定该修复任务;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分为门板底材处理、门板底漆喷涂、门板中涂涂装、门板面漆喷涂;然后进行对应的任务设置,具体如下:门板底材处理:车辆表面清洗、去锈与旧漆膜;门板底漆喷涂:调配底漆、调整喷枪、喷涂底漆;门板中涂涂装:调配腻子、刮涂、打磨;门板面漆喷涂:调配面漆及喷涂。

其次,实践教学过程设计;先进行基本理论分析或集中讲授-提出问题-引入任务-动作要领说明-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实践考核评估;根据此教学流程设置,最后得出喷涂、腻子刮涂的目的、相关工具、分类以及操作方法。

第三,根据上面的考核评估设计,可以对汽车喷涂的整个环节进行考核指标设置,包括学生的基本资料,防护措施、工具选择、调配程度、喷涂效果、工具清洁、腻子研磨、研磨效果等技术性评分,然后再根据上面的评估要求设置其它的考核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车身涂装”课程改革实践教学,重点在于“技术”,但是只是将其作为核心开展的系统化教学;此教学模式中,将学生与教师的位置转换,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主,并使教师的引导性得到彰显。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技制宜;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指导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车身涂装”课程改革实践实质上是通过以技术为核心,并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它注重以工作为基础,分流程、分层次、分重点,安排好对应的教学模块,然后根据模块的分解与联合教学实践,达到对所需的修复技术的熟练掌握与应用。所以,在该方面的教学应该更好的平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系,并通过二者的互相促进的联系,推动该课程向着更有利于就业的方向转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琪.巧借契机进行德育渗透,提升车身涂装实训课的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4(7).

上一篇:喜雨亭记的原文及翻译下一篇:敖平镇2012年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