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工作过程的

2024-04-09

谈基于工作过程的(共6篇)

篇1:谈基于工作过程的

摘要:通过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理念的“井巷工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文探讨了以工作需求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以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虚拟情境和实际工作为场景的教学实施、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为手段的教学评价体系,旨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特色。创新

通过行业和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井巷工程与采矿生产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长期以来,在我国井巷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一直坚持“以掘保采,以采促掘,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由此可见,“井巷工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和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与考核评估,以素质拓展计划构建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桥梁,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其他素质教育文件为保障,以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成绩、职业资格获取率和就业率等为表现形式,把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调研讨论,形成授课教学方案,并不断修订、完善及全面推广其步骤,研究和探索出了一套“井巷工程”专业课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应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及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方法。

(1)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明确了“井巷工程”的培养目标。

具有从事矿山井建、开拓、生产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检查、监督、验收、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劳动部、煤炭工业部关于颁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支护工等16个工种)》的通知和现场需求,“井巷工程”确定的岗位群是:支护工、巷修工、巷道掘砌工、锚喷工、井筒维修工、爆破工。

(2)通过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井巷工程”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3)通过“井巷工程”课程分析,以工作任务分析表为依据,选择项目载体,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

(4)通过教学分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整体优化设计。

二、教学改革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内容改革。

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由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模块,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组成,整个课程以六个项目为载体、以30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井巷工程”部分,识岗实践,顶岗实践等关键环节融入其中,同时将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采用了串行结构,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环节来传授课程相关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这样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不再是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职业能力,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建设以吴再生、刘禄生主编的《井巷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采矿工程类规划教材)为基础,跟踪本行业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以及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

教学手段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归纳总结、评价反馈上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了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条件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培训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外聘了企业的技术骨干,配备了专用资金和物资设备,从财力、物力、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依据山西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评审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设“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良好合作精神、中青结合、校企合作、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研究团队。

岗前训练体系教学平台建设岗前训练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讲述陈述性知识、实验、课程设计、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和创新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播放、施工图片、模型、实物、工程案例等创设工作情境,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总结等五个阶段完成。同时,将“井巷工程”课程教学搬到现场、学院实训中心进行教学,使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

顶岗实训平台建设由于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特殊性,构建顶岗实训平台难度大,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利用学生、教师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在阳泉、大同、吕梁、太原、内蒙等矿区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学生顶岗实训的难题。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竞赛平台,在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基础上,汇集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优秀论文、专利、制作、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等成果,参加省、国家级比赛,为优秀的商业计划项目提供场地,为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学生学习期间的成绩由教师评价成绩、学生互评成绩、企业评价成绩、职业资格鉴定四方面组成,学生必须四次考核成绩全部及格方能通过。教学效果由校内外专家、用人单位、同行、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价。

对外服务平台的建设结合山西省是全国煤炭大省和我院主体专业为煤炭生产技术的特色,建立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已培训了翼城、盂县、和顺、平定、阳泉等地方煤矿职工,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学生顶岗实践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培养学生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观。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多元合作、跨界融合的教学观。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观。建立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训练体系。形成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经过2005、2006、2007、2008级四届学生的实践,学生在学院实训室、顶岗实训基地、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校内大学生KAB创业基地、校外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完成的实验项目、专利、制作、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论文、社会实践成果以及职业工种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就业率等,充分说明了对提高“井巷工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可以在其他同类课程中推广应用。具体效果如下:

(1)“煤矿用报警支柱”、“倾斜巷道常闭式柔性防跑车装置”等11项学生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获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各等级奖100多项。

(3)获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

(4)学生发表自然科学论文8篇。

(5)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6)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

(7)参加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的有900多学生,为实施“创业促就业、实践促就业”工程提供了空间。

(8)受到同类院校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在校内外做了多场报告,培训了300多名煤矿技术人员)。

(9)学生普遍反映,在“井巷工程”课程学习中除学到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许多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养成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

(10)毕业生全部获得了相应职业工种的中级资格证书。

(11)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四、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在“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融力学、创造学、创业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产权理论等于一体,渗透和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理论知识传授与工作岗位训练于一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紧密结合,建立开放式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

(二)“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创新。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构建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实效性。“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具有可推广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井巷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继续积极地探索新技术、新教学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与相关网站链接以及课堂实录等网络资源建设,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EB/OL]。[2009—10—01]。http://。

[2]姜有,蔡永乐,郝宝慧,等。构建做学融合的“井巷工程”教学体系实践[J]。煤,2009,18(11):55—57。

[3]姜有,蔡永乐,刘金枝,等。在《井巷工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中国青年科技,2008,(12):53—56。

篇2:谈基于工作过程的

一、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应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及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方法。

(1)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明确了“井巷工程”的培养目标。

具有从事矿山井建、开拓、生产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检查、监督、验收、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劳动部、煤炭工业部关于颁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支护工等16个工种)》的通知和现场需求,“井巷工程”确定的岗位群是:支护工、巷修工、巷道掘砌工、锚喷工、井筒维修工、爆破工。

(2)通过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井巷工程”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3)通过“井巷工程”课程分析,以工作任务分析表为依据,选择项目载体,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

(4)通过教学分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整体优化设计。

二、教学改革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内容改革。

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由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模块,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组成,整个课程以六个项目为载体、以30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井巷工程”部分,识岗实践,顶岗实践等关键环节融入其中,同时将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充实了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采用了串行结构,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任务环节来传授课程相关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这样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不再是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职业能力,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建设以吴再生、刘禄生主编的《井巷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采矿工程类规划教材)为基础,跟踪本行业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以及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模拟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

教学手段设计根据“井巷工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归纳总结、评价反馈上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了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条件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培训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外聘了企业的技术骨干,配备了专用资金和物资设备,从财力、物力、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依据山西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评审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设“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良好合作精神、中青结合、校企合作、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研究团队。

岗前训练体系教学平台建设岗前训练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讲述陈述性知识、实验、课程设计、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和创新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播放、施工图片、模型、实物、工程案例等创设工作情境,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总结等五个阶段完成。同时,将“井巷工程”课程教学搬到现场、学院实训中心进行教学,使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

顶岗实训平台建设由于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特殊性,构建顶岗实训平台难度大,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利用学生、教师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在阳泉、大同、吕梁、太原、内蒙等矿区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学生顶岗实训的难题。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竞赛平台,在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基础上,汇集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优秀论文、专利、制作、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等成果,参加省、国家级比赛,为优秀的商业计划项目提供场地,为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学生学习期间的成绩由教师评价成绩、学生互评成绩、企业评价成绩、职业资格鉴定四方面组成,学生必须四次考核成绩全部及格方能通过。教学效果由校内外专家、用人单位、同行、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价。

对外服务平台的建设结合山西省是全国煤炭大省和我院主体专业为煤炭生产技术的特色,建立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已培训了翼城、盂县、和顺、平定、阳泉等地方煤矿职工,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学生顶岗实践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培养学生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观。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多元合作、跨界融合的教学观。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观。建立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训练体系。形成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经过、、、级四届学生的实践,学生在学院实训室、顶岗实训基地、校内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实践、校内大学生KAB创业基地、校外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完成的实验项目、专利、制作、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论文、社会实践成果以及职业工种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就业率等,充分说明了对提高“井巷工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可以在其他同类课程中推广应用。具体效果如下:

(1)“煤矿用报警支柱”、“倾斜巷道常闭式柔性防跑车装置”等11项学生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获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各等级奖100多项。

(3)获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

(4)学生发表自然科学论文8篇。

(5)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6)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

(7)参加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的有900多学生,为实施“创业促就业、实践促就业”工程提供了空间。

(8)受到同类院校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在校内外做了多场报告,培训了300多名煤矿技术人员)。

(9)学生普遍反映,在“井巷工程”课程学习中除学到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许多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养成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

(10)毕业生全部获得了相应职业工种的中级资格证书。

(11)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四、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在“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融力学、创造学、创业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产权理论等于一体,渗透和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理论知识传授与工作岗位训练于一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紧密结合,建立开放式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

(二)“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的创新。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构建教学目标“整体性”、教学渠道“多元性”、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过程“全程性”、教学考核“灵活性”、教学监控“严谨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实效性。“井巷工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具有可推广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井巷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继续积极地探索新技术、新教学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与相关网站链接以及课堂实录等网络资源建设,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EB/OL]。[—10—01]。http://www。jpkcnet。com。

[2]姜有,蔡永乐,郝宝慧,等。构建做学融合的“井巷工程”教学体系实践[J]。煤,2009,18(11):55—57。

篇3: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 即理论性知识。这就决定了其考核方式只能是以课程结束时的笔试为主、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小实训项目考核为辅的模式, 一般笔试成绩占60%~70%, 作业、出勤等也占10%~20%, 小实训项目就只占20%~30%。

这样的安排会带来很多弊病。首先受时间等客观条件影响, 试卷内容十分有限, 考核不可能很全面, 无法真正检验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次平时成绩的比重过小, 造成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小实训, 错过了提高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最后, 由于考试一般安排在期末, 容易造成很多学生养成平时不学习, 考前搞突击的坏习惯。这种“平时不学习, 考前搞突击”的害处很多, “平时不学习”造成基础不扎实, 除了应付考试, 到了后续的实践课往往还得重新学习一遍;“考前搞突击”只是短时记忆, 不仅不能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相反还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当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铺开, 为了更好的实施这一新的课程体系, 考核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为解决现行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 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过程考核” (“项目考核”) 的新考核模式, 考核不再是以往的“期末考试”, 而是渗透至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下面, 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实操性很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考核要求为例, 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2.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要求

考核由“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组成, 其中“过程考核”占70%, “期末考核”只占30%。这一安排彰显行动体系的课程特点:以过程逻辑为中心, 实践情境为主要构成, 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学习领域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得学生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都有所提高。根据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设置了若干个一级学习情境, 每个情境学习的过程中, 都要进行该情境的“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又分为素质考核、工单考核以及实操考核三大部分。其中, 素质考核主要是针对方法能力设置的考核项目;工单考核则针对社会能力;实操考核针对专业能力。另外,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境的重要性不同, 对每个情境的考核比重进行横向的调整。

这样, 每个情境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都要接受针对该情境的过程考核, 学习的压力无形中就形成了, 这将使得学生放弃“平时不学习, 考前搞突击”这个不好的学习习惯, 转向平时的自觉学习。

2.2“过程考核”的考核标准的具体实施

上述考核标准只是一个覆盖全课程的纲要性考核标准, 真正落实到各个学习情境 (含子情境) 时, 必须做到考核内容、考核量化、打分方式等方面的规范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环节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对学生能力认定的客观性、公平性、真实性。下面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简易时钟”学习情境为例, 介绍考核标准与实施的规范设计:

2.2.1 考核内容的规范设计。

考核内容与实际生产要求相匹配, 体现考核内容的实用性。“简易时钟”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学习情境, 其中包含的很多知识与技能都是在控制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的, 如中断、定时计数器、LED显示等;而一些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应必备的技能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如设计流程图、电路图设计、程序编写与调试、实物电路的焊接美观实用等, 这些都要在考核内容中得到体现。

2.2.2 考核量化的规范设计。

如何进行量化考核是是过程考核实施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着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量化, 分值权重的分配应体现各种考核指标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过程有导向性。另外, 为突出核心技术步骤或关键注意事项, 采用核心指标一票否决制, 即核心步骤中有一步操作错误、操作不规范或漏操作, 本情境考核成绩即为不合格。如“简易时钟”情境中, 进行实操考核时, 基本计时功能就是一个核心步骤, 不能实现该功能, 整个考核就不及格。

2.3 打分方式的规范设计。

打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而分数作为一种检验手段, 应该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打分方式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性, 打分过程应尽量简单化, 最好采用每一技术环节“是”与“否”的选择方式打分。如“简易时钟”情境中, 标示 (是否) 的环节均采用客观选择方式打分。既减小了考核教师的工作量, 提高了考核效率, 又增强计分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附“简易时钟”学习情境考核标准 (占全课程考核总比例10%) :

一、素质考核 (15分) :1.正确写出本任务用到的知识点 (中断知识、定时/计数器知识、LED接口知识) ——10分 (是否) ;2.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判断其自学能力情况——5分。二、工单考核 (25分) :1.积极展开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起主导作用———5分;2.正确选取元器件10分 (是否) 3.详细的工单以及项目操作过程记录———10分 (是否) 。三、实操考核 (60分) :1.设计流程图逻辑上正确———10分 (是否) 2.画出了正确的电路图———10分 (是否) ;3.程序编写独立完成———5分 (是否) ;4.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5分;5.实物电路布置正确, 焊接美观实用——5分;6.程序正确烧录到芯片中去———5分 (是否) ;7.完成了基本计时功能———10分 (是否, 核心步骤) ;8.完成了额外功能 (时间调整功能) ———10分 (是否) 。

3 实施效果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改革试行已经开展了一学年, 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 发现基于“过程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期末考核”存在的弊端;通过全程考核等措施给学生加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行动体系课程中去。学生们普遍反映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具有较强的驱动力, 使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效果更加明确, 实践训练的效果更加突出。而任课教师则明显发现学生对操作训练的态度更加严谨, 考核的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有了较大改善。

摘要:通过新旧课程考核方式的对比, 指出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不足之处, 并着重介绍新课程体系下的新考核方式——“过程考核”, 并针对注重能力培养的“过程考核”的新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考核方式,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梁春兰, 于万海.高职教育实践环节考核管理模式研究[J], 职教论坛.2006.12X[1]梁春兰, 于万海.高职教育实践环节考核管理模式研究[J], 职教论坛.2006.12X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篇4: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一、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企业生产、管理要求,服务于一线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综合性型人才,重视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新特点。目前在职业教育中,不少职业院校仍沿用“以课堂知识讲述为主,以技能实践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综合素质与技能方面难以得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知识点分散,与实践技能点不对应,不具有关联性;在教学组织上缺乏灵活性,与实际企业生产环境差别大,不存在分工与协作,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在成绩评价上方法简单,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现代化企业对职校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自主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使毕业生最终能够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直接导致其不能够培养出适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概述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困惑、讨论交流、总结经验等方式,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该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中心发生转变,由以往的“以教师讲述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二是学习载体发生转变,由以往的以“教材为载体”转变为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三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转变,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协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学习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应用

我校在2012年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数控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单个任务的实施主要通过“六步法”来完成,即学生经过明确任务、咨询、计划与决策、任务实施、质量检测和评价与反馈这六个环节来完成学习任务。经过两年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数控铣削技术课程为例加以说明。

1.任务设计。我校在设计数控铣削技术课程学习任务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务的提取主要来源于企业实际加工工件或是由企业实际加工工件转化而来;二是紧贴学校的实际教学设施对所提取的任务进行合理选择;三是对所提取的任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注重任务的难度梯度化、衔接性和关联性,切合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2.任务实施。在组织任务实施时,我校紧贴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把全班学生分为数个生产小组,由每一个小组组长领取任务,组织本组人员通过搜集资料、研究讨论、分析、分配角色、制订计划等过程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起到鼓励、引导和把关的作用。这样的实施过程,使得组内的学生既有分工亦有协作,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3.任务的评价与展示。在任务的评价与展示方面,我们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完成质量检测表、总结及展示汇报PPT;再由组长展示各组的产品,并叙述自己组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然后由教师对每组的展示过程进行点评。这种评价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能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篇5:基于工作过程的民建课程

项目论证报告

可行性分析:

研究的目的与理论依据:

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这已成为一种共识。近年来,国家在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当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中。与普通教育课程不同的是,职业教育课程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内容,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工作过程知识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它附着于工作体系中,不存在离开工作体系而自身独立的存在形态,那么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只能来自工作结构,即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都是情境性的,它们相互依存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它们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因而,职业教育应创设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

目前,我校的教育模式与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创设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化教学就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体系的课程体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把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努力使工作场所与职业学校密切合作,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强调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把职业教育真正地落实到学生培养上。正是基于此点,我们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民用建筑构造与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

理论依据: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2006年11月,周济部长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思路,并能增强专业对口性。从湖北省教育厅的教学研究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也可以看出要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研究的实际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以我院“民用建筑构造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为试点案例,构建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新的教学模式,引领我院其他相关专业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课程体系开发以基于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校、企业、协会”为活动平台,依托设计行业的工作过程流程和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有机地把职业院校与设计行业这两个平行的主体联系起来,清楚地显示出职业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阶段的相互对应化,在各个不同层次的工作流程中载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通过对企业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在企业一线专家的指导下,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的“民用建筑构造与设计”课程研究方案,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以期实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

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现状:

目前德国的“双元制”工作领域教育职业课程、加拿大CBE模块课程、澳大利亚的TAFE专业课程。并且在欧盟,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措施,加强社会合伙人(雇主和工会)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程度,企业为学生和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或实训名额,与企业、社会合伙人的合作不断巩固和加强,职业教育的供给更好地适应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具体的参与形式包括:集中式三方委员会(如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区域伙伴关系、网络(如捷克、丹麦、德国、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在不同层次参与(如希腊、西班牙和比利时),通过产教伙伴关系在地方一级参与(如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行业主动合作(保加利亚和爱尔兰)。亚洲国家中,又以日本和韩国极具代表性,他们也在努力探索“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如:日本--企业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像丰田公司就开办了“丰田工业大学”,松下电器公司则开办了“松下电器工学院”。韩国将“产学合作”法制化,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政府还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

国内现状:

国内正在研究的有行动导向课程标准模式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研究。近年来,江苏省在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新型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这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质性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操作员工,实施“订单式教育”。但总体来说我国尚未完全形成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托,未能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建立起完备的职业

教育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国内院校尚未有开发出比较成熟的适合高职学生的“民用建筑构造与设计”的课程体系。

此项目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装饰工程系创办之初,为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空间,开设了《民用建筑构造与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装饰工程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装饰监理专业开设。本课程介绍了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等基本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随着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市场要求的变化,我们逐步的调整了本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基于高职专业 “理论结合实践”的培养要求,适当降低了理论深度,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度,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尚待进一步研究,其中如何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此带动课程结构调整与课程内容筛选、重组和建设,引导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是高职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深化课程内涵建设的重点和突破点。关键问题是如何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把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评价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一线工作实际的课程内容,并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确保学生毕业能适应相应岗位的工作。

实施方案计划

研究内容

实施细则

篇6: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学习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系 吴锐

“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专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开发的一整套的包括理念、哲学的指导思想、教育学的理念、具体的操作方法等等。我们的专业建设要在教育的指导下,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学习,给我的启发很大,具体来说,体会如下:

一、强调学生的能力侧重点不同

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的文件强调职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因。

职业教育提出的指导思想就是工学结合,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如何理解工学结合是指导今后课程改革,我们要理解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是不够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工作。我们很多学生成绩很好,但在企业里表现一般,而不好的,表现优秀,这是我们的评价机制有问题,你是根据知识、技能来评价,但没有关心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是否会工作。如何学会工作呢,只有通过工作学会工作。黑板上学种庄稼、学开机器是学不会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课程理念、目标、模式、开发方法、内容要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将教师与学生分配到两个位置,一个教一个学,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被动的接收知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此外,比学习课业知识更重要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煅练。但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当中,学习内容是根据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中的一些典型的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教学中学生将被分为一个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学习交流一起完成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知识的形式灵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所加强。

这对于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简单来讲,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已经采用了项目教学的方法,如:怎么样配置一个IP地址,怎么样配置一台服务器等。教学的教室也是一般都在现代科技大楼305,教学条件比较先进,基本符合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训的要求。现在我们所差的是没有把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获取知识。如果我们能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将一个个教学项目按照典型工作过程设计成学习情境,那么就很容易转变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来,学生受益,老师受益,学校也受益。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更注重学生未来职业领域的全面发展 高职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培养目标搞不清楚,甚至很多示范学院开发的课程像培训班的课程,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在于几年以后能否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那种不能很快被机器取代的能力。按照中国劳动部的职业资格体系,培养一个中级工正常需要三到半年,如果我培养的学生出来就拿一个中级工的话,这个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价值,一个民工,参加培训班就能拿个中级工,我们培养的学生可能第一个岗位是这种工作岗位,但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在这个岗位上。这种工作很容易被机器取代。我们的学校不能为未来的失业大军做准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我们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是为他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职业基础。

以我们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可能会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职业,如网站编辑,网络工程人员,网络程序员,装机调试人员,业务员等,我们目前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围绕学生的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而开设的,这些课程覆盖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的大部分行业,但是较少考虑到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并经历三到五年的煅练以后,完全有可能担任企业的部门经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务。这些,一些必要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下,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开设一些诸如人际关系学,管理学以及会计基础等方面的课程,以增加学生在未来可能的职业领域中全面发展的适应能力。

三、在课程开发方面与现在开发方式存在本质不同

课程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显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其课程内容的序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我们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正是对这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这就是课程开发的全新理念:不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能力。

现阶段我们的课程设置是比较混杂的,既要照顾基础的陈述性知识,又要有一些过程性知识。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在大学一年级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一些计算机常用软件,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而在大学二年级主要是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三的时候主要开设一些面向就业的模块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这是一种杂合式的,为了适应当前的状况。

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打破原有的思路,将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分布划分成典型的工作过程,即基于工作过程理论中所说的学习领域。一个专业约有10-20个学习领域。基于典型的工作过程基础上再相应的改革教材,实训室以及培训教师等相关方面配套。再通过在每个学习领域中设置若干学习情境来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状态,让学生在与真实工作环境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这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环境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如何工作,真正体现当今职业教育的主流思想,即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我觉得赵志群同志的思想中亦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需要我们这些真正处于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寻,正是在改革中学会改革。同时我们还明白改革是必须的,但同时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改革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多学习,多与同事交流,才能真正的做好教学改革工作。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吴锐

上一篇:振动测试的教学实验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常用事务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