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中职数控专业“递进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9-11

我校在实施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中,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广泛开展行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 组织行业实践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探索实践了“递进式”理实一体化教学, 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实施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理实一体化”教学成为中职学校普遍的教学模式,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尤其需要加大学生实训教学力度。但是,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地处横跨渝、鄂、湘、黔四省市的武陵山区, 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经济落后地区,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始建于2006年, 起步晚;办学条件基础薄弱, 本专业521名在校学生, 仅有普车20台、数车22台。因此, 本专业虽然也在尝试“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但实施过程中, 大部份教师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 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 一定程度上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实训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脱节。这种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实施目标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遵循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原理, 建构“递进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创新点是:形成项目递进、岗位递进、分群递进、层级递进等多种“递进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新模式。

三、工作过程

(一) 建设“递进式教学”环境

1. 建设PLM体验中心。

为了实现岗位仿真模拟, 购买了CAXA协同管理软件、CAXA实体设计软件、CAXA工艺图表软件、CAXA数控车软件、CAXA制造工程师编程助手、CAXA制造工程师三轴加工等软件, 建设成PLM体验中心, 利用PLM体验中心模拟企业工作场景 (图1) , 引入企业岗位要求, 体验企业部门的设计、工艺、编程、制造、管理等角色。学生在不同的岗位角色之间进行互换, 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 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 完善实训设备。

按仿真模拟岗位的递进式教学理念调整实训室布置, 新增实训设施设备, 完善实训条件。建设成一个近800平方米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 (图2) , 主要设备有:38台数控车床、7台数控铣床、2台加工中心。设置数控车削实训区、数控铣削实训区、加工中心实训区、讨论区, 为“递进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 探索“递进式教学”模式

1. 项目递进式。

结合数控专业特点, 将教学内容重组为以项目为单位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 按由易到难的项目顺序进行递进式教学。每个项目学生在数控实训中心, 按企业实际生产岗位 (产品设计—工艺制定—程序编制—机床操作—质量检测) 仿真模拟实训。如图3所示。

2. 岗位递进式。

由教师扮演客户角色 (后称客户)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从客户处接到订单, 按机械加工行业生产流程, 即产品设计—工艺制定—程序编制—机床操作—质量检测, 逐一实施岗位仿真模拟。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4所示:

3. 分群递进式。

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 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个小组由组长统筹协调, 各组成员轮换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 每一组完成项目后, 按职业技能标准 (中级) 进行考核评比, 达到标准的小组, 晋升到下一个项目;没有达到标准的小组继续完成项目, 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4. 层级递进式。

将实训项目内的任务, 按由易到难予以分层。学生先完成简单的任务, 达到评价要求后进入下一个层级的任务, 直到完成最后的任务。以轴类零件的车削为例, 按由易到难层级, 分为光轴车削、台阶轴车削、带槽轴车削、锥度轴车削、成形面车削等5个层次, 学生只有先完成光轴的车削, 才能进行下一个层级台阶轴车削的任务。若没有达到评价要求, 则继续完成光轴车削任务, 直至达到对应的评价要求, 以此类推, 最终完成成形面车削任务。

5. 辐射递进式。

以校级、区级、市级技能大赛为契机, 采用仿真模拟岗位“递进教学”的方式,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逐层考核评比晋级, 选拔参赛的技能强手。对选拔出来的参赛技能强手进行强化训练, 凸显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这些技能强手的示范和带动, 影响激励本专业的其他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改进学习专业技能的方式。

(三) 实施“递进式教学”评价

1. 项目评价。

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中级) , 对项目进行整体考核评价。针对不同项目的具体任务, 制订不同的评价要求, 形成不同的评价工具量表, 组成评价手册。

对不同项目仿真模拟岗位的活动进行记录, 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并重, 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及时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学生递进到下一个项目的依据。达到项目评价标准的学生进入到下一个项目, 未达到评价标准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强化训练,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递进到下一个项目。

2. 分层评价。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将学生原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 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过程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分层布置工作任务, 对各层学生的仿真模拟岗位进行有效记录, 将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起来, 对学生及时作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层级递进的依据。

鼓励学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努力, 让有进步并达到考核标准的学生, 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技能辅导, 让所有学生在分层评价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 增强自信心。

四、条件保障

(一) 组织领导保障

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构建领导小组监督、专业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 制度保障

建立《仿真模拟教学管理制度》《岗位实操管理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 通过定期检查、总结和研讨, 对仿真模拟岗位“递进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

(三) 经费保障

示范校建设期间,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共计投入了300余万元购买设施设备, 建设了近800平方米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和PLM中心, 为仿真模拟岗位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预算515万元, 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五、实施成效

(一) 实现有效对接

开展仿真模拟岗位“递进式”教学, 学生参与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 缩小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使学生专业素质与企业岗位要求更加紧密, 学生实践技能明显提升, 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近两年来, 我校数控专业学生技能考证的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2013年3月, 数控专业学生参加重庆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 工业产品设计和数控车项目分别荣获三等奖, 特别是工业产品设计项目, 实现比赛获奖“零”的突破。

(二) 建设教学资源

适应数控专业“递进式”教学改革要求, 推进数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研发新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开发4本数控专业的校本教材、10门课程的习题库和评价工具量表, 以及6门课程的实训手册、项目教学设计、情境教学设计、课件, 制作数控专业教学需要的操作视频和课堂实录视频等, 大大充实了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资源库。

(三) 提升社会声誉

作为国家中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黔江职教中心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近两年来, 我校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的数控专业学生, 不少迅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深受欢迎。其中, 重庆市乐尔佳机械有限公司主动联系我校提出“订单式”培养需求, 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同时, 我校数控专业在区域内的中职学校积极推广教改经验, 先后开展示范课20余节、承办校级技能大赛活动2次, 在周边区县中职学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校内辐射了其他专业。

六、反思与体会

“递进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遵循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 不仅考虑相关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 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 而且充分照顾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认知现状和学习特点, 深入浅出, 合理安排, 以递进方式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 都有能力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发展。

上一篇: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与作用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