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管理探究分析

2024-05-22

课堂纪律管理探究分析(共6篇)

篇1:课堂纪律管理探究分析

课堂纪律管理探究

15060013 教育科学学院

陈天怡

【摘要】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

纪律

管理

课堂纪律管理

探究

课堂作为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和背景,历来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教育学发展的历史看,对课堂的关注主要是同教学活动相联系的,人们重点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都能获得教育者所预期的结果,因此,对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总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是在研究教学活动时的一种附加研究,表现在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中,缺乏一种能整合各种观点的理论体系,而且,在课堂管理实践中,教师往往是以“世袭”的方式或方法处理各种课堂问题。而当代研究表明,课堂秩序维持与促进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率,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需要用课堂管理的理念去分析课堂纪律问题,并使课堂纪律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一、什么是课堂纪律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一是纪律是指惩罚;二是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三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2、集体促成的纪律。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的新的参照点,结束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焦虑,所以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同伴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并积极地认同和服从它。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3、自我促成的纪律。所谓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4、任务促成的纪律。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教师如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良好的课堂纪律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施教时每一环节的衔接。对于学生,上课能“如饥似渴”地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了,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们正兴奋到极点并开始进行一连串异想天开的讨论时,教师要收拾这纷纷嚷嚷的场面恐怕要等下课铃声来伸出“援手”了。此时,课堂纪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纪律管理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才是灵魂所在。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曾经说过:“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所以,课堂纪律管理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途径和方法。

可见,课堂纪律管理是何等重要。好的课堂纪律可以保证想学习的同学有听课的空间,让那些想“兴风作浪”的学生不敢轻举妄动,让学生能真正地的学到知识;好的课堂纪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好的课堂纪律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三、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

1、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前提

任课教师对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进行有序的指导与引导、组织与维护,是建立起有序的课堂秩序、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首先,作为任课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开场白,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信心十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以此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也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同一班的学生在许多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在身体、智力、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既重视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教学,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个别教学,对一些差生,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帮助,找准他们落后的真正原因,进行引导与培养。使他们逐渐的对学习产生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自觉地学习。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注意听讲,不违犯课堂纪律了。教师不能将课堂上的纪律管理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要积极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使学生知道只有在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氛围中,才能达到师生之间有效的双边互动,培养出良好的学习风气。

2、班主任的检查、督促是外在因素

在课堂纪律的管理上,任课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班主任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作为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班级干部队伍,使他们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班主任要经常下班级亲自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通过班会和个别谈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作好个别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将了解到的问题及时地予以处理和通报,不遮掩、不留到第二天。再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性行为要提前予以预防,引导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注意惩罚手 段的应用,以免因不当而造成学生的怨恨情绪,诱发攻击性行为。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加强协调与配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检查、督促的目的。

3、明确的目标管理是内在动力

目标管理对纪律的促成,是建立在积极的动机基础上的,学生对目标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地遵守纪律。所以,要引导学生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经过努力都能实现。越是成熟的学生,越容易使自己的行为与所定的目标要求相一致。这就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个准确的定位,而且能明确地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善加引导,要制定出班级的管理目标和学生个体的管理目标,让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自我定位,使他们逐渐在目标的指引下完善自我。对于个别纪律比较散漫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耐心地作好疏导工作,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与鼓励,让他们觉得有奔头、有希望。有了好的目标,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学生便能在课堂上努力学习,认真听讲,不想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就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进而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

4、班级干部的监督是强化

班级干部作为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除了自己本身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外,还要当好教师的耳目和参谋。要积极将班级中发生的情况、动向汇报给班主任,便于班主任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以便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班级干部在班级的这种监督过程中,既要严以律己、带头模范地遵守课堂纪律,又要对课堂上发生的情况作好记录,这种监督是对形成良好课堂纪律的强化。作为班级干部还要在不影响课堂纪律的情况下协助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5、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保证

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都很强,学校和班级制定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后,他们会对集体的行为准则进行评判,并对其进行提升,然后能更好地发挥其对自身的约束,使课堂纪律得以有效管理,将纪律与行为准则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准则,也就是使他们将良好的课堂纪律看作是自己的准则,并在潜意识里加以遵守。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形成良好课堂纪律的保证,只有学生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受到了触动,才能使之从要人管理、要人约束,转化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而使纪律在学生身上的作用由纪律走向自律。

四、总结

纪律管理是学生德育管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做好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正面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使之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从而树立正确地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阳桂兰,高校大班课的课堂管理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王渐苏,纪律约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2010.[3]潘红飞,浅谈管理课堂纪律的几点做法[J].2011.[4]洪敏,全员参与量化考核加强班级自习课纪律管理[J].2006.[5]王晶,谈小学音乐课的纪律管理[J].2011.[6]金虹,浅谈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J].辽宁商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

篇2:课堂纪律管理探究分析

棠下镇实验小学梁关林

摘要: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纪律与课堂管理进行阐述,通过对违纪的形式、主要原因、课堂管理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违纪课堂管理中性行为消极行为

因体育课在室外上课的特殊性,对教师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都清楚知道,体育课组织的好坏,事关教师上课的组织能力和对学生的管理水平能力。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能自觉地、全心全意地去锻炼身体。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那么体育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体育课堂上学生违纪的主要形式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我们也通称为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穿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等。

(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时要求学生完成掷垒球动作,学生未能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45米左右或不积极练习;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有按要求做或偷工减料等等。

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性行为与消极行为。中性行为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二、学生中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清楚;教师的示范动作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任,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3)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楚;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和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三、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1)抓好体育课堂的教学常规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一致性,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均衡性、心理倾向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各种不良行为存在的必然性。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

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我们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管理,多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才能使课堂教学管理更加有序。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对该生瞪一下眼,接着说:“××同学请注意我们现在的学习内容”。等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4)合理运用奖励与批评

奖励与批评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批评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批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育等。在运用批评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批评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我们要做到让批评者会感到惭愧而低下头,虚心接受批评,这样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5)注重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如何处理、如何调控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重要艺术。而在现实中,很多体育教师只注重自身的权威和尊严,强调学生必须顺受与服从,从而对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改正问题欠考虑,这极易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压抑,阻碍师生间情感的自然交流,从而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影响。而在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6)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有全面良好的素质,必须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科学地、民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不良行为、便师生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课堂人际关系,进而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业务,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篇3:课堂纪律管理探究分析

新老师入职, 最开始课堂教学时, 由于环境陌生和学生陌生等原因, 与教学班级学生的接触较少, 学生会普遍认为觉得新教师严格所以会保持课堂教学秩序。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 教师的上课方式与风格逐渐被学生所习惯, 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陌生程度降低, 课堂开始出现初步的课堂纪律问题, 比如上课时间邻桌或者前后桌交谈。如果将此事件看待为轻微课堂纪律问题放置不处理,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 出现上课违反纪律次数与频率会增多, 给老师课堂纪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基于“破窗效应”的现象分析

在案例中, 起初轻微课堂纪律问题未被即时处理, 那么课堂纪律中的不良现象就会不断增多, 并且越加严重, 最终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这种现象可以用“破窗效应“来解释。

破窗效应[1] (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 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 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 (James Q.Wilson) 及乔治·凯林 (George L.Kelling) 提出, 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 会诱使人们仿效, 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 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 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这个现象, 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3课堂纪律管理起因

新老师进入课堂教学会有新的教学模式, 很多同学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中遇到困难, 由于对于新老师又很陌生, 不习惯教学模式, 难以融入课堂,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会转变为课堂行为问题。

3.1寻求注意

一个班级有很多同学, 新老师进入班级教学, 往往会对一些同学的关注较弱, 而学生大部分有较强的自尊心, 并且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 相比之下会发现自己的关注度较少, 于是由于自尊心较强或者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 为了寻求注意, 在课堂上会制造一些麻烦用来引起老师注意。

3.2人格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当然课堂行为与个性心理特征有关, 例如外向型的人格自制能力较弱, 难以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内向型的人难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将自己的情感较多压抑在内心, 所以性格的差异, 加上与新老师对学生性格认知程度不够, 在教学中没有用到合理的方式, 有可能会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较多。

3.3生理原因

很多学生处于青春期, 青春期从生理、心理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并且会处于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独立意识和自我的意识不断增强, 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伴随着很强表现欲, 就很有可能违反课堂纪律,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同学身体上的疾病等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3.4教师方面

(1) 教学方式不当, 备课不充分或缺乏教学组织能力造成的教学失误会引起课堂行为。学生是行为的主体, 教师是行为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因此, 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充分地备课, 对于课程没有足够的了解程度, 加上新老师对于学生有一定陌生感, 就很有可能造成一些无效的课程设计, 而这些可能设计难以吸引同学, 使得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关注度不够。

(2) 教学与评价的方式不当,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和组织者, 对于课堂的管理和教学应该有充分地了解。那么怎么去评价一个课程的教学呢?很多老师往往以自己为主体从自己备课中不断寻找突破口, 改善自己的备课方式, 提高备课质量, 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却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没有把学生的教学情况作为评价的标准, 就产生了教学与评价方式的错误, 使得同学们没有较好地吸收理解老师所授予的知识。教学与评价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课堂教学一系列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出现问题, 那么随之而言课堂纪律也会下降。

4应用心理学解决方法

4.1完善课堂规章制度, 防“破”于未然

预防课堂“破窗效应”, 首先要完善课堂规章制度。制度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使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参考的标准。教师应依章对课堂进行管理, 令行禁止。对突发的违纪个案要及时妥善处理, 强化制度的监督管理作用, 将课堂上的“破窗效应”遏止在萌芽之中, 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4.2夯实专业知识, 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丰富个人教学形式, 尤其是新教师, 要多听课, 多评课, 积极参与学科团队的合作交流, 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用教师的自我反省开启学生的自我反思, 形成师生互助共进的教学相长氛围。

4.3有原则地处理学生行为, 向积极创造力方向引导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 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 感受成功的喜悦, 激发并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上课积极主动性与创造力, 要用3个原则去衡量: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生成行为要加以引导延伸;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予以合理评价;把握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生成行为并转化为课堂资源。

4.4让爱重圆“破窗”

教师能有良好教学模式, 维护好课堂纪律, 应该从了解学生开始。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是一件普通而又正常的事情, 教师可以通过批评教育去制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这仅仅是从表面上去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 没有从学生的内心中真真地弥补学生内心中的“破窗”。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破窗”问题, 老师应该去爱每一个学生, 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让老师懂得学生的想法, 再进行教育。教育本是一种艺术, 应该去弥补学生们的破窗, 然后打开它, 让阳光透进来去温暖每个学生。

5结语

将心理效应中的“破窗效应”用于实际教学课堂管理情况分析上, 通过研究管理对象——学生的心理动态, 从行为心理原因分析, 能够更好地实施课堂纪律管理。在课堂管理理念上, 与传统的“教师中心”不同, 当代教育改革逐渐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在课堂控制方式上, 内在控制已经成为当代世界课堂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也是当代课堂管理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相信管理观念的转变与心理效应的辅助分析能够更好地促进课堂纪律管理。

参考文献

[1]Janmes Q.Wilson.Broken Windpws[M].The Atlantic Monthiy, 1982.

[2]卢天宇.破窗效应理论对中学实验课堂管理的启示[J].教学研究, 2014 (1) :115-118.

篇4:管理课堂纪律的技术

本文的案例素材和一些理论描述取自于《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澳】Bill Rogers著,蔡艳芳、马慧、郭燕飞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策略,但因为是译著,国内读者阅读时可能并不是很习惯(至少我个人在阅读时有此感觉)。我用了不少时间将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汉化处理”,基本素材的观点尊重原著,但对文字及篇章结构做了较多的修改、删减,对其最实用的部分予以保留并进行了点评。

【案例一】

自习课不写作业的学生

自习课上,老师来到一个学生的身边,问:你为什么不写作业?

生:我没有笔。

老师很不喜欢他的语调和态度。

师:别跟我这样说话!

生:我确实没有笔。你希望我怎么说?

师:那就拿一支笔去。

学生听到这话,站起来,走出教室。老师快步追上他。

师:你要去哪儿?回来!

生:是你要我去拿一支笔的!我这就去拿。

师:我的意思是从其他同学那里拿一支。

学生走向一位同学:喂,给我一支笔!

同学:我没有笔给你。哎,你上次借我的那支笔还没还我呢!

学生走回老师那里:他不给我笔。

师:烦透了!你知道上课应该带纸笔的……

生:人有时候会忘事的。

师:听着,如果你在我的课堂上不准备好好做作业,你可以离开,去找年级主任。

生:那好吧,我走。反正这堂课也够讨厌的!

学生冲出教室。

老师在他身后喊:行!放学后你给我留下!

生(已经跑远了):我无所谓。

点评:

学生没有带笔这样的小事件演变成一场争吵,类似这样的师生冲突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或许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当天情绪不佳(学生也可能那样),或许其肚量小了一点、脾气坏了一点、说话尖刻了一点,但不管怎么说,教师的不当处理是这次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能妥善处理,这类事件是不会酿成冲突的。我们看一个对比案例。

【对比案例一】

自习课上,教师走过学生身边。学生并没有用心做功课,已经分神了好几分钟。他的分神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他或者是在思考其他问题,或者需要几分钟去整理思路,或者他就是一个有注意力缺陷的学生。

师:你好!我注意到你没有做功课。我能帮你吗?

点评:

1.水平不同的教师一出手,高下立判。一声问候,一句“我能帮你吗”,既体现了教师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服务意识,也让孩子感觉安全和温暖。可以说,教师一句话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2.要注意回避“你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做功课”之类无意义的询问,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你没有做功课”。师生课堂对话讲究简洁,多用陈述句。

生:我没有笔。

点评:

学生如此回答,可能是真的忘记带了,也可能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或者他就是个喜欢和老师斗嘴的孩子。总之可能的原因很多,此时教师还是应该回避“你为什么不带笔”或者“你怎么可以不带笔”之类的问话,而应该侧重于解决学生没有笔的问题,让学生没有不做作业的借口。

师:从我的盒子里拿一支吧。(教师早已准备好一些笔)

生:我也没有纸。

师:在我的盒子旁边有纸。好了,过一会儿我来看看你功课做得怎么样了。

教师走开,给学生一些时间进入状态。教师回避了与学生“博弈”。过了一会儿,教师回到学生旁边,检查他的作业情况,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点评:

教师第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无论学生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些问题,或者这些问题只是不写作业的借口)。第二是很智慧地说完就走,避免了接下来可能的冲突。第三是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己处理事务,既让矛盾得到缓解,也给了学生面子。第四是教师依然真诚地帮助学生,重建师生关系。这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由此可见,教师处理学生课堂行为确实是有技术的,但有时似乎又不完全是技术问题,教师的职业素质、心态、对学生的态度和服务意识等都能在课堂纪律的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有些优秀教师处理问题不留痕迹,如行云流水,看似简单,却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给人以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很值得我们学习。

【案例二】

迟到与戴耳环的学生

上课时,一位女生迟到了。她喜欢引起大家的注意。她戴着一副长长的耳环,走进教室时,冲着几个好朋友咧嘴笑。

师:过来!你为什么迟到?

教师声音尖锐,明显对学生的态度不满(不仅仅是因为迟到)。

生:我不过迟到了几分钟而已。

师:你为什么戴这个东西?

生:什么?

师: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副难看的耳环!

生:班主任都没有说我什么。

师:我不管班主任说了什么还是没说,拿掉耳环!你不应该戴耳环。

教师很恼火,这件事不仅关乎纪律,更关乎他的权威——他必须赢。

生:其他老师都没有找我的麻烦,只有你说我。

师:你以为你在和谁说话?现在就拿掉!要不然你就得……

点评:

这位教师的管理风格是“攻击式”的,说话充满了进攻性与敌意,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挑战——很多师生冲突就是这样发生的。不是教师管得不对、不该管,而是管的技术与艺术没把握好。看了以下对比案例你就会明白这一点。

【对比案例二】

情境与上述案例一样,学生迟到了,而且满不在乎,还戴着耳环。

师:欢迎你!你迟到了,赶紧回到座位上坐下来吧。

点评:

1.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温和、得体、没有敌意,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教师都已立于不败之地。和对比案例一中的那位教师一样,这位教师也是在轻描淡写中体现了自己良好的风度和职业素养。

2.不要把“迟到”和“戴耳环”作为一个事件来处理。一次解决一个问题,这也是一种技术。当学生走回到座位上之后,教师重新唤回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对于这名学生想引起关注的行为,教师保持平静,注意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这叫作“有意忽视”。忽视可以让学生企图吸引别人注意力的行为以无趣而收场。

过了一会儿,当学生开始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悄悄地把这名学生叫到一边。

点评:

把有问题的学生叫到一边询问,让她与同伴分开,既可以保全她的脸面,又可以让她远离同伴可能的支持与起哄。这也是一项常用的技术,值得借鉴。

师:你这节课和上一节课都迟到了。下课后,我们要谈谈。

生(有些抱怨):为什么?我也不是故意的。

师:那么,你可能需要在课后跟我解释一下,我不会留你很长时间的。耳环很好看。

生:什么?

师:耳环很好看。

生(笑了):是的。

师:学校关于佩戴首饰的规定是什么?

点评:

1.教师在与学生谈论迟到问题时态度是温和的,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尊重了学生的权利。

2.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洁,既节约了时间,也避免了与学生过多的交锋。前面的对话可以看作是开始下一个问题的过渡,在告一段落后迅速转移话题,出其不意。

3.在学生戴耳环的问题上,教师避免了无意义的提问,如:“你为什么要戴耳环?” “你今天怎么会戴耳环的?”学生和教师都很清楚这样做(戴耳环)是违规的,在课堂时间不宜展开长篇大论的对话(这时候问学生为什么戴耳环是没有意义的),而是直奔主题。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学生戴耳环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在课后再做工作。

生:但是我们班主任都没有说什么啊。

师:班主任可能还没有说,我可以和他沟通一下。学校关于佩戴首饰的规定是什么?

点评:

1.“班主任可能还没有说”,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技术叫“部分同意”,在心理学上类似于“可是效应”,即教师接着学生的话往下说,对学生的话表示部分同意或理解,这样容易打消对方的戒备心理。“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先对对方的观点采取“是”的态度,后采取“可是”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一定要学会使用“部分同意”技术,消除师生关系中的紧张对立情绪。

2.教师并没有说学生在撒谎,对于同事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忽视也不表达任何看法,这是个明智的做法,避免了学生利用教师教育方法不一致产生的“钻空子”心理。教师一定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就事论事。

师:学校在这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生(叹了一口气):我们不应该戴耳环。

师(微笑着):好的。我的工作就是提醒你,你知道该怎么做。我过一会儿过来看看你的作业做得怎么样了。

点评:

1.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语气是平静而愉悦的,没有嘲讽或挑衅的成分。通过重复提问,直接问“学校在这方面的规定是什么”,使问题不偏离重点。

2.教师以任务为中心,主动向学生发出结束对话的信号,期待学生能够自己摘下耳环。通过给学生一些行动准备时间,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将与学生“武力较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如果教师强迫学生摘下耳环,学生又不肯,那么势必会有一场“斗争”。

3.对于学校“不能迟到”和“不准戴耳环”的规定,教师向学生传递了清晰准确的信息,而且采取的手段是最没有伤害性的,保证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篇5:体育课堂的纪律与课堂管理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方法。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目前体育教师的几种管理类型

1.放任型:这类教师对教学不重视,教学无计划,课堂纪律紊乱,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后果。

2.懒惰型:这类教师主观上想把课堂管理好,教学也努力,但是平时不注意学习,教学基本功差,缺少管理办法,加之怕苦怕累,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平衡型: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一般化管理,追求师生之间的平衡,凡事过得去就行了,不想取得多大成绩。

4.开拓进取型:这类教师素质较高,热心本身的职业,对自己严格要求,处处以身作则,有广博的知识,管理办法多,能随机应变,教学效果显著。

二、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1.做一些明知故犯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仍然我行我素等。

2.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步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总打折扣等。

以上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第一种属于中性行为,第二种属于消极行为。中性行为即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等。

三、学生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清;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3.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四、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1.制定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课堂纪律和要求。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教育,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适度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2.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采取相应、合适的措施。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公开处理,可采用暗示等方法单独处理;如果他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进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制止、甚至惩罚等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不予理睬。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正常教学行为,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⒋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口头表扬,如“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相应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6.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业务水平;热爱本职工作,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并适时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受诸多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理解和把握课堂管理的因素,讲究管理的艺术,使体育教学能够按目标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篇6:美术课堂纪律管理难

上传: 丁岑

更新时间:2012-5-20 10:55:59

本人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数年,深感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这一直是美术老师的困惑。现简略谈谈我的体验和做法:

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主要因素有:

1.美术课能否吸引学生,学生对美术课是否有兴趣有很大关系。2.美术不是主科,学生不够重视;

3.家长也不够重视,所以美术工具材料的准备,部分家长不积极支持和配合,直接影响学生上课;

4.导致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术老师一般不是班主任,任课班级很多、课多,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了解少,课余时间、放学时间想抓学生教育有困难(放学不能留学生太久,主科老师往往也在抓这部分学生);

我的解决办法是:

1、美术课要尽量吸引学生,让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

2、每班(或每级)专门设一个美术课登记本;

3、带齐美术用具者加2分,否则扣2分;

4、课堂守纪律者加2分,否则扣5分;

5、美术作业按时交者加2分,否则扣2分;

6、美术作业完成的好、质量高者加2分;

7、期末每班统计每个学生的总体情况,分等级进行奖励;

8、期末每班奖励:一等奖(3—5人)、二等奖(8—10人)、三等奖(10—12人)、课堂守纪律者(另专门设一项,加大力度。注:守纪律者如果得不到一、二、三等奖的可得此项)。

9、奖品:可选彩带、彩花、珠子、贴纸等物品。(学生喜欢,还可以用来装饰礼品或手工课作品的装饰,一举多得。发的奖品要多,让得不到奖品的学生羡慕,效果会更好。)

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本人觉得有些效果。本学期我还尝试用下面的方法:美术课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步大的同学,课堂上完成了作业后,可安排他们玩陶泥、印章、拼图等(在玩中学习美术的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一举多得)。学生特别喜欢,纪律很差的学生特别想玩,这样他们就要守纪律、表现好,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以鼓励为主。经过尝试连纪律很差的学生也进步了,本人觉得效果不错,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注:奖品、印章、拼图等均由本人掏钱购买,数量多,成本较高。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心里感到很安慰,花钱也值得。)

本人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数年,深感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这一直是美术老师的困惑。现简略谈谈我的体验和做法:

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主要因素有:

1.美术课能否吸引学生,学生对美术课是否有兴趣有很大关系。2.美术不是主科,学生不够重视;

3.家长也不够重视,所以美术工具材料的准备,部分家长不积极支持和配合,直接影响学生上课; 4.导致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术老师一般不是班主任,任课班级很多、课多,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了解少,课余时间、放学时间想抓学生教育有困难(放学不能留学生太久,主科老师往往也在抓这部分学生);

我的解决办法是:

1、美术课要尽量吸引学生,让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

2、每班(或每级)专门设一个美术课登记本;

3、带齐美术用具者加2分,否则扣2分;

4、课堂守纪律者加2分,否则扣5分;

5、美术作业按时交者加2分,否则扣2分;

6、美术作业完成的好、质量高者加2分;

7、期末每班统计每个学生的总体情况,分等级进行奖励;

8、期末每班奖励:一等奖(3—5人)、二等奖(8—10人)、三等奖(10—12人)、课堂守纪律者(另专门设一项,加大力度。注:守纪律者如果得不到一、二、三等奖的可得此项)。

9、奖品:可选彩带、彩花、珠子、贴纸等物品。(学生喜欢,还可以用来装饰礼品或手工课作品的装饰,一举多得。发的奖品要多,让得不到奖品的学生羡慕,效果会更好。)

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本人觉得有些效果。本学期我还尝试用下面的方法:美术课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步大的同学,课堂上完成了作业后,可安排他们玩陶泥、印章、拼图等(在玩中学习美术的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一举多得)。学生特别喜欢,纪律很差的学生特别想玩,这样他们就要守纪律、表现好,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以鼓励为主。经过尝试连纪律很差的学生也进步了,本人觉得效果不错,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注:奖品、印章、拼图等均由本人掏钱购买,数量多,成本较高。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心里感到很安慰,花钱也值得。)

本人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数年,深感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这一直是美术老师的困惑。现简略谈谈我的体验和做法:

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主要因素有:

1.美术课能否吸引学生,学生对美术课是否有兴趣有很大关系。2.美术不是主科,学生不够重视;

3.家长也不够重视,所以美术工具材料的准备,部分家长不积极支持和配合,直接影响学生上课;

4.导致美术课堂纪律管理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术老师一般不是班主任,任课班级很多、课多,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了解少,课余时间、放学时间想抓学生教育有困难(放学不能留学生太久,主科老师往往也在抓这部分学生);

我的解决办法是:

1、美术课要尽量吸引学生,让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

2、每班(或每级)专门设一个美术课登记本;

3、带齐美术用具者加2分,否则扣2分;

4、课堂守纪律者加2分,否则扣5分;

5、美术作业按时交者加2分,否则扣2分;

6、美术作业完成的好、质量高者加2分;

7、期末每班统计每个学生的总体情况,分等级进行奖励;

8、期末每班奖励:一等奖(3—5人)、二等奖(8—10人)、三等奖(10—12人)、课堂守纪律者(另专门设一项,加大力度。注:守纪律者如果得不到一、二、三等奖的可得此项)。

9、奖品:可选彩带、彩花、珠子、贴纸等物品。(学生喜欢,还可以用来装饰礼品或手工课作品的装饰,一举多得。发的奖品要多,让得不到奖品的学生羡慕,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热门】努力才有收获作文下一篇: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