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工商联五年工作回眸

2024-04-09

尤溪县工商联五年工作回眸(共4篇)

篇1:尤溪县工商联五年工作回眸

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尤溪县工商联五年工作回眸

春华秋实,硕果飘香。五年来,尤溪县工商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参政议政、组织建设、经济服务和开展光彩事业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尤溪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尤溪“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服务立会宗旨精心打造企业娘家

五年来,尤溪县工商联积极拓宽渠道,创新载体,强化服务立会,当好会员企业的好娘家。截至2011年7月份,尤溪县工商联共有会员605个,建立了7个乡镇商会和福州分会。

发展担保行业,破解融资难题。尤溪县工商联创办了全县第一家为非公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尤溪县信达担保有限公司,截止2008年改制前,累计为318家个私企业贷款担保938笔1.6亿元。2008年5月,为了进一步壮大担保行业,信达担保公司成功进行了民营股份制改造,注册资金由原来的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亿元。同时,推动了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佳信、锦鸿等一批由工商联常执委创办的担保公司成立。五年来,全县新成立16家民营担保公司,其中注册资金在亿元以上的有4家,担保能力在2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了全县非

1公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建立培训基地,提高会员素质。2006年县工商联与省经管学院合办为期10个月有60名学员的“企业管理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尤溪班)”。2007年,创办“尤溪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基地”。2007年9月,35名非公企业管理人员在县工商联的组织下,经考试被录取为省委党校2007级经管专业学员,组成了“尤溪民营企业大专班”,2010年底经考试合格拿到大专文凭。2008年至2011年,县工商联和县委党校共同组织了200多人次,分别赴江阴、绍兴、上海、深圳等地的市委党校各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考察。五年来,县工商联举办企业经营管理的培训班和讲座共12期,参训人数2000多人次;送到清华、复旦等高校培训30多人次;组织到台湾、香港、欧洲8国进行商务考察80多人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听一听,看一看”这些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会员和非公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拓展服务项目,营造温馨之家。五年来,县工商联建立了网站、博客、QQ群、短信群发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政策、企业、产品等信息服务;组织申报经济和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评审60多人次,获评高级4人,中级40人,初级5人;出资安排工商联常执委健康体检120多人次。2008年6月,组织34名运动员参加三明市首届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运动会,在全市22支代表队中取得总锦标第五名的好成绩。2009年7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15家纺织企业与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校企“产学研”对接。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工商联和安徽省望江县工商联结成友好商会。2011年2月在县领导的带领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12家企业负责人组成“福

建尤溪海西招聘团”赴广西招工,与当地劳动部门制定了长期劳动合作框架协议。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得力助手

五年来,尤溪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调研,反映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引导非公经济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了工商联作为中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得力助手。

深入企业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五年来,尤溪县工商联针对本县非公经济发展及工商联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调研,共撰写各类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建议50多篇,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为政府制定发展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创新发展个私经济工作机制,推进三明市个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着力培育领军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溪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等3篇调研报告和论文选入福建省工商联的《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调研论文集》,《关于尤溪县非公有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调查报告》受到省委统战部信息处领导的好评。《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尤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于尤溪县木竹加工产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分别获三明市工商联优秀调研文章一等奖和二等奖。还有1篇调研报告选入三明市委的《决策参考》,4篇选入尤溪县委的《尤溪政研》。《关于建立尤溪县还贷有偿周转金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关于“保生产、促增长”的几点建议》等形

成了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引导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五年来,尤溪县工商联引导非公企业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县”发展战略,坚持“速度、效益、环保、节能”理念,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县工商联多次组织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参观,到境外、国外学习考察,组团参加各种招商、展会等经贸活动。2006-2010年,县工商联常执委企业新上生产性项目89个,固定资产总投资12.66亿元。五年来,尤溪县工商联会员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会员企业尤溪县三林木业有限公司获得 “中国驰名商标”1件,取得专利145项,荣获2010福建省专利奖,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被评定为省第一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合格企业。会员企业还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6件,福建省“名牌产品”6件,三明市“知名商标(产品)”19件。2009年8月,尤溪县取得“中国革基布名城”称号。

承办非公办工作,当好得力助手。尤溪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政府的事业部门,负责全县非公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下挂在县工商联。五年来,非公办参与起草县委县政府有关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编印《尤溪县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文件汇编》、《应对金融危机文件汇编》等1000册免费发放非公企业和有关部门;与效能办等有关部门深入100多家(次)企业,对软环境建设情况、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会同效能办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进行检查;组织非公经济的表彰活动;认真筛选三明市“四个一批”重点私营企业和落实挂包工作;做好非公办其它的日常工作。五年来,全县非公经济继续保持迅猛发

展的势头。截至2011年6月份,全县经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有1341家,注册资金48.93亿元,从业人员25860人,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26%、329.96%、72.09%。还有个体工商户7678户,从业人员13561人,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8.38%、81.18%。2010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产值92亿元,上缴税收4.17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32.91%、93.95%。

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共谱社会和谐新篇

五年来,县工商联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扎实做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主题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政治素质。县工商联不断创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五年来,县工商联在会员企业开展“争创精神文明单位”活动和学习“信义兄弟”活动;举办“尤溪县非公企业主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组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指导组,指导非公企业开展活动;编撰出版《建设者之歌》;举办“光彩事业,回报社会,惠及一方”图片展;免费赠送常执委《中华工商时报》和《福建工商时报》;请省行政学院陈朝宗教授举办“民营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和尤溪县委书记吴建国作“企业与社会责任”的专题报告;开展评选表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五年来,全县非

公经济代表人士中有1人当选省人大代表,3人当选市人大代表,8人当选县人大代表,其中还有1人当选县人大常委。有2人担任市政协委员,45人担任县政协委员,其中还有3人担任县政协常委。1家会员企业获得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8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一大批优秀非公企业家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勇担社会责任,共谱和谐篇章。县工商联在非公企业中广泛开展“双思”教育,组织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尤溪县非公经济人士在参与扶贫济困、慈善公益事业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1000多万;捐资教育事业300多万元;为4000多名下岗职工、4万多名农民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共有48个工商联会员企业与38个行政村结为帮扶对子,投入帮扶资金580多万元;培训各类人才2.2万余人次,带动6000多农户脱贫;在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实施水电、矿产等开发项目15个以上,总投资达20亿元以上,树立了尤溪县非公经济人士的良好形象。

尤溪县工商联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会员的充分肯定,五年来先后被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授予“先进集体”,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项目工作先进单位”、“服务经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驻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毛祖铭)

篇2:尤溪县工商联五年工作回眸

这一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市级复评和省级评估,顺利迎接国家验收;这一年,高考本科达线率51.7%,超全市平均水平;这一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居全市第一;这一年,望江一小莲花湖分校从开工到建成使用不足半年,被称为“新望江速度”;这一年,全县中小学校长岗位交流超三分之一,调整面广幅度大前所未有;这一年,齐赉玉老师荣获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这一年,高中教育阶段教师“五险一金”全部纳入财政统筹;这一年,防汛抗灾、文明创建、扶贫攻坚、莲花湖棚户区改造动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有压力、有付出、有收获。

——继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改造建设项目83个,投资5352万元,各类教育项目有序推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00万元,按照标准全部配备了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等器材,图书80万册;装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530套,师生配备计算机分别为2000台、3697台,全县小学生机比达到10.4:1,初中生机比达到10.2:1,10M以上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实现多媒体设备和数字资源班级全覆盖。

——优化城区教育供给。筹建望江一小莲花湖分校、实验学校开发区分校,总投资1.73亿元。莲花湖分校今年秋季开学招生,开发

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学校三年滚动发展规划,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力,助推教育内涵发展。学前教育总投资1716万元,新建园6所,改扩建园6所。积极筹建开发区幼儿园,回收中江翰林苑小区园,有效缓解城区“入园难”问题。31所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奖补资金48.3万元。认真落实国家幼儿资助政策,79.78万元资助幼儿1560人。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通过市级复评和省级评估,年底迎接国家验收。教育质量大幅提升,2016年高考本科达线率51.7%,超全市平均水平;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居全市第一。杨湾中心学校参加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联赛获全国冠军。安庆市第十二届中职技能大赛在我县顺利承办,皖江中等专业学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得到省厅、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望江教育五年回眸

五年回眸一:抓协调,促发展,加大学校办学条件改善

县委、县政府领导历来重视教育,近5年来,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县学校基础设施、硬件条件、教学手段等得到了加强。我县共投入4.16亿元,实施校安工程、城区学校改容扩建、学前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教师周转房、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初中校舍等各类项目,新建和改扩建校舍43.9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望江一小莲花湖分校、实验学校开发区分校建设作为9件民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施“两免一补”,县财政按时下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每年免费教科书全部由省统一实行政府采购,通过县新华书店发放到位;每年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全部由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方式,按时打到贫困寄宿生家庭帐户。发放职业高中助学金1843.18万元、普通高中困难学生资助金2226.45万元。全县146个留守儿童之家实现农村学校全覆盖。拨付营养餐生活补助11585万元,131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年约3.5万学生受惠。五年回眸四:抓队伍,提素质,夯实教育发展人才基础

着力抓好抓实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每年举办校长论坛,组织校长外出考察学习,局机关和学校、城区和农村学校、沿江和后山学校之间互派干部交流任职或挂职锻炼,提升干部管理能力。调整教师结构,合理配备使用教师。五年来,面向社会招考教师816名,“双进工程”吸纳500余名安师院学生顶岗支教,重点补充英语、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加强农村偏远学校师资力量;通过加大师德先进人物的宣传,开展“两有一滥”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师德建设,维护教育形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提高到12%,高中教育阶段教师“五险一金”全部纳入财政统筹;按照教师基数工资的5%共投入9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选派上千人次教师到江苏、上海等地培训考察,请进多名省市乃至全国知名专家来我县讲学。齐赉玉老师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倪普老师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两名教师挂牌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全县被评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骨干教师75名。

分类认定,C类园坚决予以取缔,坚决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断规范办园。

五年回眸七:抓管理,建规范,引领学校自主发展

篇3:上海楼宇党建工作五年回眸

几年来,中共上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楼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支部建在楼上”为重要内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有力地推进了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支部建在楼上”是上海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创举,是“支部建在连上”的继承和发展,是城市党建工作的开拓创新,开展楼宇党建工作适应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凝聚社会,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支部建在楼上”的成功做法,有力地推动了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支部建在园区”、“支部建在商业街”、“支部建在工地”、“支部建在群众团队”等行之有效的开展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发展过程

上海作为以现代服务、金融商贸、知识密集、人才集聚、科研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特大型城市,楼宇成为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加强党对楼宇的控制力、影响力,开展楼宇党建已经成为上海加强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

——适应新形势,探索“支部建在楼上”。1999年6月,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党工委针对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楼宇大量涌现,在楼宇内工作的企业数、从业人员数快速增长,在楼宇内工作的党员不断增多,出现了建立党组织难,开展党的活动难,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等特点,在嘉兴大厦建立了全市(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从而在全市形成了以“支部建在楼上”为形式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形式。2001年,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在中华企业大厦创设了全市第一个“党员服务点”,探索实施以属地党组织牵头,以楼宇为单位建立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点的工作新模式。

——深化“支部建在楼上”,楼宇党建工作得到不断发展。2002年12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对新华社播发的《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一文作了重要批示之后,中央、市委领导对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支部建在楼上”,深入楼宇进行了多次视察调研指导,各区县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有力地推进了上海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

——工作要求明确,楼宇党建工作在全市扎实开展。2003年11月中组部提出了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非公企业实现“双达标”的工作要求。市委提出了通过努力,上海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双达标”的目标任务。2006年7月中组部要求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的工作目标。为实现“双达标”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的工作的要求,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党委提出了用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制定下发了《上海楼宇党建工作规范》,为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实行了楼宇党建工作季报制度。

2、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情况

——楼宇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浦东、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等楼宇数量较为集中的10个中心城区,把开展楼宇党建工作作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在具体工作中,各区以街道综合党委为主管部门,以街道社区为网格单元,实行分块负责,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办法,加强楼宇党建工作。至2007年6月,全市中心城区共有商务楼宇908幢,通过在楼宇中建立党组织、党员服务点等形式开展楼宇党建工作,楼宇党建工作覆盖率为98.5%。普陀、长宁、杨浦、黄浦、卢湾、静安等区实现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

——党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楼宇党组织(党员活动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高。至2006年上半年,共建立楼宇党组织1135个,52%以上的楼宇建立了楼宇党组织。其中,建立独立党支部743个,建立联合党支部392个,建立党员服务点939个。凝聚管理的党员23207名,其中,已转入组织关系的10343名,未转入党组织关系的12864名。入党积极分子1328名,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1286名。在全市908个楼宇中共建立工会组织1464个,共青团组织256个。覆盖企业33394家,从业人员485122名。

二、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党委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是突出重点。中心城区各区区委把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楼宇党建工作。二是各区领导挂帅,定点联系。中心城区为使楼宇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区委书记、分管书记以及组织部领导纷纷带队深入楼宇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区职能部门实行分片负责制。三是全市各街道党工委实行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街道综合经济党委是楼宇党建覆盖工作的日常工作责任人,采取分片、分楼等办法,把责任落实到人。四是实行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进度季、月报制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

(二)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一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各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区各职能部门围绕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明确职责,明确时间节点,明确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区级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小区板报、宣传栏、横幅,印制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地宣传,把楼宇党建工作宣传到全区的各个单位组织。三是整合社区资源。各街道在区综合经济党委的具体指导下,负责辖区内楼宇党建全覆盖工作的领导、协调、督查工作。驻街道社区劳动、治安、警所等部门负责提供外来人口、就业状况、治安等情况;工商、税务等部门及时提供“两新”组织的企业数据,生产经营情况;物业和招商服务部门提供驻楼企业的动态工作状况,依托物业摸清楼宇企业底数。

(三)采取“五个覆盖”,实现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

一是动态管理,实现信息、管理全覆盖。在信息上,各区工商、税务、招商、物业和楼宇党建指导员等每季核对楼宇企业的有关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在管理网络上,明确“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确保全覆盖的工作理念。在工作推进上,成立党组织与设立党员服务点,建立党组织与工团组织建设并举的方式。

二是创新形式,实现工作全覆盖。采取“主动靠近、热情工作,耐心宣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做到与企业联系寻找党员,与企业党员联系商量建立党的组织,与楼宇物业联系在楼宇中建立党的组织和活动场地。

三是灵活设置,实现组织全覆盖。采取体内体外建立党组织相结合,对符合建立独立党组织的楼宇,努力推动建立起党的组织。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帮助建立联合党支部或党员活动点。

四是健全规章,实现制度全覆盖。黄浦区制定下发了《黄浦区综合经济党委工作职责》、《黄浦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黄浦区商务楼宇党支部(总支)工作规范》等制度。在街道社区层面建立了《街道综合经济党委委员职责》、《街道综合经济党委例会制度》、《商办楼党员服务点工作规程》、《商办楼党支部工作操作规程》、《党支部工作制度》和《党员服务点活动卡》、《党员服务点工作记录册》等制度。静安区制定了《静安区商务楼宇工作者管理制度》、《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规范》和《楼宇党建工作考核评估体系》。浦东新区制定了《浦东新区企业工作党委关于加强综合党委党务干部管理的暂行办法》等。

五是有效组织,实现活动全覆盖。黄浦、卢湾、静安等区每年下拨给街道10万元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开展活动,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根据“两新”组织的工作实际,开展各类有益活动,提升员工素质,开展评优活动,激发党建热情。通过开展评选“楼宇党建工作先进支部”、“楼宇五好党组织”、“优秀楼宇党建服务点”等。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创建文明企业。设立和评选“党员示范岗”、“党员诚信柜”等活动,激发党员意识。

(四)建立机制,增强楼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以党员服务中心为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各区县以党员服务中心工作台平,为楼宇党建工作提供场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撑。虹口区各街道党员服务中心通过“六个统一”即:统一服务时间、统一服务程序、统一服务范围、统一服务功能、统一服务时间、统一服务要求,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楼宇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浦东新区以“阳光驿站”的名义建立区域性、开放式、互动式、专业化的活动中心,并配置6个功能馆室,使之成为楼宇党员接受教育的课堂,感受关怀的家园,信息传递的平台,履行义务的载体。宝山区以红帆港建设为重点,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效应,凝聚党员,服务群众。

二是建立楼宇党支部,不断深化“支部建在楼上”,形成“铁打的营盘”。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在上实大厦等楼宇中,探索以物业管理公司为基础,建立楼宇党组织;长宁区虹桥开发区以街道党工委与虹联公司联手,以双结合大联动,建立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方法。浦东新区探索居委会与楼宇联建制度,实现居楼党建工作一体化机制。加强楼宇党组织建设,为楼宇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楼宇党组织(党员服务点)成为楼宇党员和职工心中的一面旗帜,一种依靠。

三是建立属地化楼宇党建工作机制。黄浦、静安、徐汇等各中心城区的街道综合党委,坚持以属地化管理为主,主动地将注册和不注册在本地区的楼宇内的“两新”组织,全部纳入党建工作范围,采取建立楼宇党支部代管楼宇内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形式,通过发放“楼宇党员活动记录册”等方法,使在楼宇内工作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能纳入有效的组织管理中,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四是探索配置楼宇党建干部队伍新机制。浦东、静安、长宁、黄浦等区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式管理、派遣式用工等方式,探索社会化配置党务干部的新途径。2005年起,由市委组织部集中招聘党建工作者,近两年,全市各区县,街道镇已有1200多名向社会招聘的“两新”组织专职党建工作者上岗工作,成为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生力军。

三、当前楼宇党建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一是楼宇党建工作的社会氛围在楼宇中还没有完全形成。“支部建在楼上”是新形势下城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上海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大创举,体现了时代和现实的要求。但在楼宇工作的企业中,对以楼宇为载体开展党的活动,建立党组织的认知度不广。表现为:有的物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企业业主和员工不知道;有的党员不认可,不关心。认为,党建工作是党政机关和工厂企业的事,在写字楼里开展党建工作没有听说过,平时工作节奏很快,工作压力很大,干活争钱很累,搞不搞党建与自己关系不大。

二是个别物业不配合的现象还存在。从面上情况看,由中方管理的物业公司绝大多数都比较理解、支持。由外方(港、台)管理的物业,不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明确表示“不支持,不鼓励,也不希望有任何政治倾向的组织在大楼里活动”。区和街道的党建工作者多次上门,都碰了软钉子。有的物业以种种借口和理由,将已挂上去的“党员服务点”的指示牌取了下来;有的物业已经答应将宣传、引导版放在醒目的位置,过不了几天就不见了;有的想利用楼宇大堂场地开阔、员工进出多等有利条件,进行健康咨询、政策咨询等活动时,物业不配合的情况较多。有一个区在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展板巡回展示时,有多家物业不让进,有的只能放在楼宇内的职工食堂或地下室的职工活动室等地方进行展示。

三是党员流动性大,党员身份难以确认,建立楼宇党组织,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难度比较大。1、流动性大。在楼宇工作的企业中大多是商贸型、科技型企业,高学历人员多,年轻人多,人员流动性大。据资料显示人均每2~3年换一个单位。2、人员情况难以掌握。从员工的分布情况分析,60%以上的员工来自外省市,还有相当多的人员是留学回国人员,这些员工的人事关系、党的组织关系存放在不同的地方。3、党员人数少。就单个企业来讲,员工人数普遍较少,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党员,建立楼宇党组织,开展楼宇党建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四是楼宇党建工作的人员、经费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1、党务工作人员少。从面上情况看,除全市集中招聘和静安、浦东等进行过区级层面的集中招聘楼宇(专职)党务工作者外,其它区县只是由街道出面零星招聘了楼宇(专职)党务工作者,就全市102个街道,900多幢楼宇而言,人员力量还比较薄弱。目前楼宇党建工作主要还是依靠居民区党组织,人员难落实,活动层次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2、经费不足,活动难开展。楼宇党建工作面对的企业多,人员广,党的活动经费依托性弱。目前,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由街道社区出一点,企业行政给一点,党员个人自筹一点和上级党组织下拨一点组成,经费的不足,制约了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

五是对楼宇党建专职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培养使用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楼宇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关系上,个别单位有脱节现象,人为地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条线,党建资源整合的力度不够。2、楼宇党建工作者与楼宇内党组织负责人的身份界定上不够明确,开展工作中出现“两不像”(既不是党支部书记,又不是上级党组织成员)的尴尬局面。3、楼宇党建工作者的收入待遇与社区中其他类型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差距,如司法社工、劳动就业援助员等。座谈中大家感到,在某种程度上,楼宇党建工作的难度较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又比较高,而工资待遇又比社区中其他“工作者”的低,从而,出现了个别楼宇党建工作者思想波动,不安心党建工作的现象。

六是楼宇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需要创新,质量有待提高。1、活动的吸引力不强。楼宇党建工作较多地沿用了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活动内容单一,吸引力不强,满足不了楼宇党员的需要。2、人员难集中。由于楼宇中的企业,上下班时间不一样,工作内容不相同,企业文化有差异,因此,很难把楼宇中的党员相对集中起来开展活动,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显的不够强。

四、加强楼宇党建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楼宇党建”的良好氛围。1、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以及社区通讯、楼宇小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使开展楼宇党建工作成为“共同的责任”。2、服务为先,找准结合点。形成依托物业或楼宇内较大企业党组织的优势,开展楼宇党建工作。3、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楼宇内以党组织或工会等名义开展活动,凝聚党员,吸引员工,服务企业,从而实现党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使命。4、开展对口学习交流,促进工作开展。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法全面了解楼宇党建工作的有关情况。5、继续实行楼宇党建工作季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信息。

二是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形成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与房地、公安、工商、劳动、消防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形成楼宇党建工作的合力。在市级层面,要将楼宇党建工作的要求与市房地部门进行沟通,由市房地部门督促区县房地部门要求各物业公司做好楼宇党建工作的配合工作。区县、街道综合党委要主动加强与所在区县、街道的房管、公安、工商、劳动、消防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这些部门掌握的楼宇企业的有关信息,推进楼宇党建工作。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探讨解决楼宇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个别“进不去”的楼宇会同市、区有关部门,探索“进得去”的办法,形成楼宇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楼宇党建工作者的培养使用,形成有利于楼宇党建工作者成长的环境。1、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为楼宇党建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建立良好的发展平台,使之成为使人尊重、令人向往的崇高职业。2、建立机制,制定和完善楼宇党建工作者的职责、管理方法、考核办法等。3、以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努力在工作区域内,为楼宇党建工作者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4、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充分体现人尽其才的原则。

四是加大楼宇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树立党建工作也需要成本和投入的意识。除了支付必要的党建工作者的薪酬外,还应以专项经费的形式,由区县(街道)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专门划拨一块,作为楼宇党建工作的专项经费。

五是开发建立党员信息平台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的有关情况。建议开发建立党员信息系统,如具有IC功能的《党员证》,像“社保卡”一样,只要在专门的POS机上一刷,就能反映出党员的有关信息,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快,单位变化大,就业地与户籍地不一致,居住地与户籍地不相同,人事档案与组织关系分离的情况。

六是不断深化和推进楼宇党建工作。以总结“双达标”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工作为主要内容,实现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不断探索适应上海城市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在楼宇党建工作有效性上下功夫。

作者单位:市社会工作党委基层工作处

篇4:方力钧:二十五年一回眸

将时间推移至25年前,方力钧会是什么样子?4月18日,“生命之渺——方力钧创作25年展”将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是方力钧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个展。展览不仅以作品的形式展现了方力钧从艺25年来的风格演变。而且还将以文献的方式展现方力钧的成长历程。

选择台北,实现学术理想

迄今为止,除去群展不说,方力钩的个人展览几乎遍布全球主要的主要城市。仅亚洲,就在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雅加达等城市都举办了个展,但是这次在台北举办如此规模的个展还是第一次。方力钧选择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这次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展览,也是看中了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学术水准,这也是该美术馆第一次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展览从筹备开始就受到组织各方的重视。这次展览两年前已经开始筹办,到正式选择作品也有将近年的时间,方力钧近一个时期的工作都在准备这个展览。展览虽然叫“方力钧创作25年展”,但是展示的作品完全超过了25年的界限,作品数量有可能超过3。。件,其中甚至有他小时候学画画时的习作,将全程展示方力钧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世界还需要艺术,我们就有人支持

虽然目前的经济情况不好,但是我们看到各地美术馆的展览计划依然安排得很满,方力钧解释为 “现在艺术市场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就我自己而言,我不需要整个市场来支持,我只需要一些核心的人和单位支持就够了。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艺术,还需要文化,那就会有某些人支持一些艺术家,我就很幸运的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的确,或许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需要方力钧的艺术,所以这次展览虽然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开展,但是依然有众多的支持者。这次方力钧的大型回顾展在台北是第一站,然后还要巡展到德国最后回到大陆,在广东美术馆以及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这其中在台北的展览得到了很多机构和私人的赞助,方力钧表示在展览筹备阶段很多人都想参与进来,没有感觉到大家的热情有所减少。

这点我们在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那里得到了证实。今日美术馆赞助了这次方力钧文献部分的展览。张子康表示今日美术馆的艺术基金和赞助商将支持一些有学术水准的展览。方力钧这次大规模回顾展的文献展部分由卢迎华负责策划,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展览。文献展将从方力钧出生始,以和他有关的重大事件为线索组织起来,对所有可能影响到方力钩的资料加以汇编和整理,重在让人们了解是什么影响了方力钧的艺术道路。这次文献展部分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展览在几个城市巡展,最后来到北京今日美术馆。卢迎华表示,文献部分还由今日美术馆赞助出版了文献集。因为北京是和方力钧艺术道路关系最密切的城市,所以最后在今日美术馆的文献部分展示可能是最全面的。

上一篇: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本下一篇:三结合教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