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04-29

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通用7篇)

篇1: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纪委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县委工作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县纪委的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县纪委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帮办的发改中心工作,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完善制度为抓手,以强化监督为保证,明确反腐倡廉责任,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为建设幸福遂溪、做大做优经济蛋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强化措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年初,县纪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根据全县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结合全县实际,确定了全镇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制。我县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明确了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各项责任目标、责任范围。二是狠抓学习,特别是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理解《廉政准则》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中学习、学习交流会、进行《廉政准则》书面测试等形式。不断将学习宣传《廉政准则》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廉洁从政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永葆先进性。三是是加强制度建设。一年来,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干部管理考核,使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有章可依。

二、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我局把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机关作风,切

实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是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把党务公开作为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促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多措并举,精心实施,大力推进基层党务、政务公开,有效地推进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为了更好的做到党务、政务公开,确保党务公开工作顺利进行,我局在办公室外墙设立了醒目的党务、政务公开固定栏。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党支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明确党务公开形式,强化党务公开措施,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首先是以服务广大项目单

位为目标,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创新机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作风建设活动,主要以“一查二看三解决解决四提高”为具体内容,通过查思想,看是否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解决“懒”的问题,提高服务意识;查学习,看是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着力解决“满”的问题,提高综合素质;查工作,看是否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着力解决“假”的问题,提高工作实绩;查作风,看是否雷厉风行、勤政高效,着力解决“慢”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查纪律,看是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着力解决“散”字的问题,提高行政执行力。

其次是是继续充分发挥发改局各股室的分工协作作用,为项目

单位提供便捷服务,在设立的各股室,严格遵循制定的分管领导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几项制度,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发改局与项目单位“一

线通”。切实解决了项目单位立项“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

再者是加强干部管理。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大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并根据我县机关单位机构改革的相关要求,整合人力资源,精简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设岗定责,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我局相关文件《关于调整局领导班子成员及非领导职务干部分工的通知》(遂发改[2011]69号)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局干部队伍管理,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首问责任、承诺办理、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办事制度。通过内外监督、严明执纪等强有力的手段,真正达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的目的,促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提高思想认识,扎实解决突出问题。

我局把整治突出问题与抓好当前工作有效结合,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做到了“两手抓、两促进”,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根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19.18亿元,同比增长40.3 %,其中固定投资18.16亿元;房地产开发1.02亿元。重点项目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基础。投资项目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截止9月底,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项目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其中,粤电生物质发电、正大现代农业、台湾统一果汁饮料、城市防洪工程BT项目、澳新牧业奶牛场等项目推进较快,分别进入投产、设备安装、生产线车间完工阶段。

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及时参加廉政教育培训,使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实现制度化、经常化。通过经常性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日常

项目帮办工作中增强法规意识、政策意识和依法办事、按政策制度办事的意识。采取观灵活的教育形式,拓宽载体,选好素材,用活典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认真查找干部职工在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年来,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纪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党委的全力支持和领导下,顺利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在下一年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为“建设幸福遂溪、做大做优经济蛋糕”这个目标而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篇2: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工 作 总 结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发改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全局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五个北湖”战略目标的实施,争当全市“两城”建设和“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排头兵,充分发挥在全区经济建设中“总参谋部、总规划部、总协调部”的作用,为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工作回顾

(一)谋全局抓大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我局今年的重点工作,经过全局干部职工及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4月17日,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纲要的编制上,我们坚持在总体思想、重大举措、区域政策等方面与中央、省、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紧密衔接,同时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体现北湖发展实际。该项工作从2009年底启动,整个体系包括1个规划纲要、32个专项规划(包括区域性规划)。

此外,我局还牵头编制了《北湖区“两型社会”示范带规划纲要》(草案)、《石盖塘片区总体规划》、《小埠生态园主体功能区总体规划》、《仙岭湖及周边地区发展规划》等多项规划,为加快区域发展建言献策。二是着眼科学发展,认真制定工作思路。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编制《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北湖区“推进改革年”实施方案》、《2011年北湖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北湖区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工作方案》等工作思路,并认真搞好国民经济运行监测、预测,根据调研情况按时完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通过努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逆境中的突破,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2.71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0.3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75.36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24亿元,同比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4亿元,同比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8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收入9191元,同比增长13.8%。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全区共安排区属重点建设项目92个,总投资325.7亿元,年计划投资77.05亿元,2

总投资和年计划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9.35%和41.7%,形势逼人、任务艰巨。为此,我局坚持将重点项目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和中心来抓,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完善制度,制定和完善了2011年重点项目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实行“一办五组”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了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继续对重点建设项目责任人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完成全年任务的责任人实行同等金额奖励,未完成任务的,风险抵押金不予退还,明确了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将作为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调度,今年来,我局组织召开了6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项目调度会,全面分析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助推项目建设提速。三是加强管理,今年来,我们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开工不及时、形象进度差、投资完不成的项目及时调出重点项目行列,不享受重点项目优惠政策。上半年,我们共将13个开工不及时、投资进度慢的项目剔出重点建设项目,转为备选项目。四是加强监督,今年来,我们先后牵头和参与全区项目督查6次,并及时形成督查报告,为掌握项目进度,解决项目问题,督促项目责任单位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10月底,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8.58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76%。其中,郴州大道改扩建、绿城攻坚、云锡深加工、华安电机等29个项目完成投资的100%,小埠莲湖生态园、宏

生纺织、隐晶质石墨加工、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恒大华府等17个项目完成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有力支撑了全区的投资形势,截至10月底,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1亿元,同比增长19%,区属调度的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量的65%以上。同时,我局还认真做好明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筛选和申报工作,为我区经济发展备足后劲。

(三)积极做好争资立项工作,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今年来,发改局在争资领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政策资金的投资方向,准确把握各类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全区大额资金争取工作。一是在争资工作中率先垂范,截至10月底,共通过发改口子争资8600余万元,主要包括河道治理、廉租房建设、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巩固退耕还林资金、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其中新田岭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追加资金2800万元,廉租住房3971万元,河道治理工程500万元;二是加强与部门的协作,充当好指导员、信息员的角色,及时与财政、环保、建设、水利、教育、卫生等部门沟通,指导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包装,“跑部进京”,多次带领相关单位到国家、省发改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全区民生及社会发展领域争取到了大批项目和资金;三是加强对中央专项资金的稽核,凡是中央投资较大的项目施工现场均树牌明示4

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群众的监督,并切实做到“三查三防”,即查计划,防止计划文件迟迟不下发;查资金,防止资金迟迟不下达;查工程,防止工程迟迟不动工。确保了中央专项投资“无虚假、无挪用、无滞留”,确保工程质量和中央投资的效益。

(四)加强项目基础工作,重大项目前期有较大突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一直是我局项目工作的重点,今年来,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重大项目前期:一是石盖塘污水处理厂项目,该项目投资6500万元,是我区第一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目前项目选址、环评等已完成,正在编制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待批;二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额18744万元,其中已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5600万元,已到位中央资金2800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地勘测、初步设计已完成,正在积极办理国土、规划、建设等相关手续,大部分手续已办完,现已全面动工,计划12月底完成6个尾矿库的闭库工作;三是芙蓉矿区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0月24日在省发改委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进行了评审,并被列为全省重点支持的项目,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待环评批复后,即申报2012年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四是三江源头污染治理项目,目前,我们已成立了三江源头污染治理前期工作部,负责项目的组

织、申报等前期工作,时刻准备与省市发改部门衔接;五是协调一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如帮助万华汽车城、天泰复烤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做好规划选址、征地拆迁、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早日开工。

(五)加强和改进作风,机关效能明显好转。通过开展“深入践行北湖精神,改进作风,推进工作”民主生活会,项目建设大讨论和项目服务大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部门服务意识、职能意识,明确了我局今后服务项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是抓好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加强了与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管的配合,所有限制类项目都实施了前置联审程序。截至10月底,共立项审批(或审批可研)项目43个、核准项目7个、备案项目42个,均实现了按时办结,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二是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程序,凡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全部实行了公开招投标,100万元以下的,实行了邀请招标,没有肢解项目逃避招投标的行为。三是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责任,通过自查自纠、专项谈话、单位公示,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班子成员之间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和民主生活会,沟通思想、工作互补、关系融洽、团结良好,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四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6

员提案答复。今年我局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5件,接件后,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指定专人负责,明确任务到人,目前,所有建议、提案答复完毕,代表、委员对所提建议、提案的答复满意率达100%。

(六)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两次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进隐晶质石墨加工生产项目,并且牵头为该项目办理选址、征地及其相关手续,目前项目已完成1.6亿元投资,成为了我区工业建设项目的支柱。二是加强与区商务局的沟通合作,为湛江招商会、深圳招商会等大型招商活动选择、包装项目,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在湛江招商会上,共发布现代服务与物流业项目20余个,引起当地客商广泛关注;在5月举行的湖南(郴州)深圳招商会上,共发布项目近40个,其中步步高(郴州)中心城、万华现代服务城、汇景新城开发、湘粤总汇物流园等13个项目现场签约,协议引资110多亿元,签约项目和引资金额均位列全市前列。

(七)扎实开展“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工作。作为全区“两型社会”建设的牵头部门,我局坚持将“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坚持早谋划、早起步,确保全区“两型社会”

示范带建设迅速启动并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广泛开展调研。多次开展园区经济调研、新农村建设示范带调研,产业发展调研等,撰写了关于“两型社会”建设调研报告多篇,其中《北湖区产业配套状况调查研究》、《关于对北湖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两篇调研文章分获市发改委二、三等奖。二是加快培育两型产业项目。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我们引进和开发了一批开发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广的重大两型产业项目。目前,全区列入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项目有15个,总投资达102.98亿元,其中莲湖生态园、鹿岭生态园、梦里故乡生态休闲农庄、隐晶石墨生产线等项目总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目前项目建设正快速推进。三是加强重大关系协调。今年来,我们加强与市发改委、市两型办的协调,全力争取市发改委、市两型办对我区项目、政策、资金的支持,为园区扩园提质积极协调,为张家坪村统筹城乡示范点建设提思路、争支持,力争将张家坪村“城乡统筹示范点”建设成全市“两型社会”示范带的亮点和标杆。

二、2012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一)2012年发改工作基本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发改工作会议和我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保增长、惠民生为重点,充分发挥综合平衡、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等职能作用,进一步突出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和改革协调等工作重点,引导和8

推动我区“四化两型”建设、“两城”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加强综合调研工作,当好参谋。加强对全区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提出经济发展思路,认真编写2012全区计划报告,牵头组织有关经济发展与改革创新方面的规划及方案的制定,重点加强对园区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社会发展重点热点等问题的调研,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有新意、有深度的观点,当好参谋。

2、紧盯政策资金方向,做好争资立项工作。一是要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争资力度,加强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后续资金的争取,做好芙蓉矿区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的跟踪,加大鲁塘矿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的包装和协调,开展“三江流域”源头治理项目的包装和申报等,力争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的争资工作取得突破。二是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争资力度,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重大机遇,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河道治理等方面的项目申报,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等方面的项目衔接与申报。三是加大对社会事业方面的争资力度,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 9

等项目的对接和申报,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资金争取力度。

3、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稳定增长。一是严格重点建设项目准入制度,对于意向性的项目和前期工作进展不理想的项目,不得列入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二是加强调度,继续实行“五个一”的工作制度,坚持“半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协调,一方面是加强与区直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他们的配合,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市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四是严格考核,坚持将重点项目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争取适当提高分值,严格奖惩措施。

4、加大对重大关系的协调。一是积极争取将湘南国际物流园与石盖塘工业小区合并,申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加大扩园提质步伐;二是加快西部工业园建设,依托隐晶质石墨项目的建设带动,打造全市高技术产业聚集地,加快海泉农业生态园建设,打造新的农业休闲亮点;三是充分利用湘南三市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加强与省、市发改部门的协调,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一是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规范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招标投标等工作,认真开展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10

健全完善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利用设立“两型办”、“能源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引进高素质人才,配强发改队伍;三是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发改队伍理论、政策的研究水平,打造好一只党性强、作风硬、工作实、业务精的发改队伍。

篇3:2004年发展和改革十大新闻

二、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直接有力支农政策,保护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超过6%,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三、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协作,及时调节,促进衔接,缓解煤电油运瓶颈制约等突出矛盾。

四、投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务院发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相关措施陆续出台。

五、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全年将达到11400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的重要力量。

六、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积极成效。

七、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的目标之内。

八、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得到抑制,投资增幅明显回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元。

九、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上重要日程。我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布。

篇4: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县深化“四以”战略,以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县,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功能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战略目标,发挥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作用,深钻细研搞规划,不遗余力抓调产,抢抓机遇上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无缝对接创环境,扎实高效地组织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划计划编研成果丰硕

确定发展思路,研究发展战略,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和协调各个行业发展规划、计划编制是发改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布署和安排,在上年做好“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和重点课题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关于编制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精神,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翻番的总体要求,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局上下通力配合,于年初全面完成了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编制任务,并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后下达到全县各条战线。较以往的规划,“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在理性分析县情实际的基础上,坚持和深化“四以”发展战略和丰富“水城”建设内涵,提出了打造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旅游最佳目的地,全国生态功能区三个目标,明确了今后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二是体现了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负重赶超的基本原则,综合分析了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三是围绕转型跨越,经济翻番的目标,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落脚点,力求做实做足项目,谋划了“十二五”重点项目98个,使“十二五”目标的实现有了强力的项目支撑。

此外,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注重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全面完成了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发挥发改部门综合协调,业务指导的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各个专业规划的编制,目前,“十二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建设规划及交通、电力、水利、农业、旅游、文化等重点专业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根据上级发改部门要求,完成了《沁县“十二五”生态流域治理规划》,《沁县“十二五”生态扶贫搬迁规划》两个行业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卫生、人口计生、民政、教育,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新农村服务业发展等中长期重点项目规划,为今后争取项目,争取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管理服务再上台阶

以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精神,收放有度,综合协调,项目管理服务再上新台阶。一是以流程再造为方向,合理划分事权,积极推进以备案、核准、审批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制改革,制作并对外发布了沁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图,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环节。凡属国家产业投资指导目录鼓励类范围的权限内企业投资项目,均取消了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审查,一律实行备案,企业提供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备案表后可随到随办。对于规定属核准权限内项目,只要取得土地、规划、环评部门的初审意见,并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即可当场办理,对于须经上级办理的备案、核准及审批项目,我们主动配合项目单位到省到市,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力求尽快办结;二是创新工作方式,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做好和规划、土地、环保、安监部门的业务对接,实行并联审批,同步推进,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限;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开通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凡属县确定的重点项目,我们都积极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帮助他们完善手续,履行程序,还抓住各种机遇,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四是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决策,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限制限制类、淘汰类等项目的开工建设;五是在严格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资金管理制、项目验收制四制管理的基础上,从完善程序入手,全面推行项目能耗审批,政府投资类项目招投方案审查和招投标程序管理工作,推进各类项目的正常运行。

三、引资上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抓住国家省、市的投资方向和政策,紧盯动向,紧盯项目,精心选项,完善前期,多次跑省、跑市谈项目、报规划,想尽办法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到目前为止,争取上级列项41个,累计到位各级各类投资10490.8万元,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1254万元,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1198万元,康禾公司洁净生产630万元,营养素深加工60万元,沁州黄为农服务体系建设300万元,信息化建设200万元,流域生态扶贫综合治理4个342.5万元,林业工程6个480.5万元,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3个390万元,教师周转房建设144万元,学前教育134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73万元,空白邮政所补建272万元,农产品质量检测站300万元,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292万元,卫生监督所建设250万元,新农村生产发展、环境整治100万元,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资金1123万元,段柳乡新增粮食产能项目366.82万元,册村镇粮食产能建设950万元,基层农村推广服务体系建设156万元,农村电网升级改造1221万元,农资配送服务网络建设40万元,城市绿化公园建设60万元,其它零星投资项目9个146万元。此外,县城集中供热亚行贷款1.4亿元,葆源公司为农服务体系建设300万元,蔬菜批发市场项目、垃圾处理场、海州兔业兔粪转化沼气工程、优势农产品谷子基地建设等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估计2012年前半年可到位。

四、重点工程快速推进

今年我县共确定500万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60个,市考核办下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任务共20亿元,作为县政府的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县委、县政府把重点工程办设在发改局,赋予了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一年来,我们积极发挥重点办的职能作用,抓住项目立项、项目落地、项目开工、进度督促等几个关键环节,科学调度,挂牌督战,保证了重点项目的按计划推进落实。到11月底,全县重点项目实际开工数达到84个,完成总投资2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市统计局反馈数字)15.7亿元,预计年底可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是:年内共实施工业新型化项目22个,到11月底,康禾农业有限公司桑果酒加工、桑叶茶加工,龙腾木业年产2万套实木门,海州兔业兔饲料生产,华安焦化华产回收,昆龙耐磨材料公司铸钢磨球,50万m3 商品混凝土,田园春杂粮加工,增海明胶厂废料综合利用,沁州黄公司信息化及万吨小米生产线改造等12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其它10个项目完成投资进度的85%以上,年内实施的23个农业现代化项目完成投资5.4882亿元,其中:1.5万吨设施蔬菜,2万亩干果经济林开发,2.5万亩荒山绿化,1.5万亩土地整地及药材基地建设,片区产业扶贫,梁家湾水库除险加固,万亩育苗,土鸡养殖基地,保护性耕作基地建设,郭村镇农业综合开发,海州循环农业园区等12个项目已完成,其它项目均已完成投资的90%以上;年内开工的36个市域城镇化项目中完成投资2.598亿元,其中: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联通公司光速城市及移动网工程、二轻小区建设、贸易大厦改造、农村公路改造、沁县中学体育场、广电中心数字电视改造、机动车检测中心、客都生活超市、城建住宅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巷巷通工程、漫水加油站等13个项目完工,其它工程大部分达到计划进度完成投资均在80%以上;年开工建设的3个城乡生态化项目城市绿化工程已完工,县城天然气管网工程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了10km主管道铺设,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完成了三通一平,具备了开工建设条件。

此外,次村河流域中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二期),在我局的亲自组织下,计划批复的5座旱井,垫滩造地80亩,谷坊5座,经济林500亩,防护林1500亩工程均已全部完工,通过了初步验收。今年新下达的新店镇浊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松村乡涅河段流域综合治理,杨安乡韩庄村流域治理,郭村镇流域治理4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发改委评审通过,共落实省、市投资342.5万元,其中:新店、松村两项目已经启动,预计明年5月底完工。

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以节能审查、节能灯具推广为重点,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节能审查的要求,在项目备案、核准、审批过程中,启动了节能审查工作,增强了项目建设单位的节能意识,基本做到项目批复、节能审查同步进行;二是印制宣传资料,参加全县组织的节能宣传周活动;三是积极配合市发改委和节能灯具推广单位做好节能灯具摸底调查工作,预计年底可完成30万支推广任务。

六、各项中心工作全面完成

一年来,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们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布署同步合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圆满完成了各项中心工作;一是分包项目顺利推进,按照年初下达的项目目标分解任务要求,我局承担大唐国际沁州电厂前提推进工作,到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8月底在长治召开了项目可研审查会,省发改委已将该项目列入2014年推进计划。抓住政策机遇,通过广泛接触,和大唐新能源公司达成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意向,并上报省发改委;二是重点考核指标完成较好,我局承担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三项市级经济考核任务指标均达到任务要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两项可超额完成,服务业务增加值也可完成指标任务;三是帮助包扶村故县镇石沟、圪陀、井则余制订了三年翻番计划,落实了机耕面积1700亩,秸秆还田各300亩,资助每个村发展资金1.5万元;四是坚持事前介入、事中服务,着力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行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2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2012年我局上下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省委转型跨越发展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做好计划编制工作,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评价

一是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重点完成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二是坚持经济运行情况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工作经常化,把握国家经济政策,尤其是宏观政策的新走势、新变化、新特色,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各项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保证投资较快增长

一是继续开展以备案、核准、审批为主的新三制改革,按照县政府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图的要求,做好和规划、国土、环保、安监、供水、供电部门的衔接协调工作,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和程序要求,合理界定事权,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业务知识,启动开展重点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招投标方案审批工作,使业务工作在深度、广度上扩展;三是从源头上抓起,严格项目审批前置手续的审查工作,查漏补缺,督查项目单位做好手续完善后续工作,确保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取得实效;四是加强项目督查、督办的力度,做好对重点项目、重点部门和乡镇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到位情况、工作进展情况的监测、评价工作,为“十二五”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指标翻番提供可靠的支撑。

三、做好争资上项工作,解决发展瓶颈制约

缺少大项目,缺乏大投资是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抓住国家批准我省资源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扎实搞好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和寻找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新项目、好项目,发挥部门优势,利用各种机遇和平台,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县开工建设。创新争取资金的工作方式,遵循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及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为重点,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今年争取资金的重点项目包括:以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项目;以县城集中供暖、集中供气、垃圾处理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劳动保障设施建设为主的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以河道综合治理、源头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生态环保项目;以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动化改造、中小企业升级改造、水城旅游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力争争取项目争取投资工作较上年有较大增长,为我县经济跨越发展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四、开展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

一是加强和各部门单位的联系,共同确定2012年重点项目;二是建立重点项目台账,实行重点项目“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一年一考核”工作机制,完善重点项目月报制度,对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情况、项目开工情况、在建工程形象制度进行督查,并准确上报县委、县政府;三是及时掌握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召开项目工作调度会,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2012年,我局要深入基层重点抓好樱花轮胎、沁园春矿泉水、金和生农副产品加工、2万吨老年米粉、浊漳河河道治理、莱茵湖郡旅游开发、县城集中供热、天然气管网、公安局技侦楼、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4个生态流域治理、人畜饮水工程、农村公路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抢救性文物保护、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确保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此外,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一是继续搞好蹲点包扶工作,积极帮助包扶的三个村制定一个好的发展规划,确定一个致富项目,解决发展资金,用突出的工作业绩把争先创优落到实处;二是围绕水城创建,完成县委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三是搞好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三项主要指标的监测及基础数据的报送工作,确保市政府年初下达任务全面完成;四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项目收集、项目入库、信息报送工作。

篇5: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年”工作主线,及时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着重把项目建设作为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的重要载体,迎难而上保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精心部署,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

(一)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持续增长

当前,投资仍是拉动东区经济加快发展的主导力量,2011年东区以开展“城市建设年”为契机,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一是力抓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以来,面临投资统计政策调整以及目标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我们采取分解落实责任、出台激励政策、促进项目开工、指导统计业务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预计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3.86%。二是强化重点项目管理。今年,东区推出重点项目84个(其中重大项目10个),当年计划投资51亿元,其中城市建设项目48个,服务业项目19个,工业项目17个,2011年预计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0%。纳入市级考核重大项目15个,年计划投资22亿元,2011年预计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13.6%。全区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或达到进度项目49个。三是抓储备增强投资后劲。完善“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已纳入攀枝花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48个(含攀钢项目9个)。

(二)加强对上沟通协调,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

切实加大项目申报力度,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按照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方向,认真组织项目调研和筛选。一是结合东区实际情况,积极主动指导项目单位做好可研、规划、环评、初设等前期工作,全年储备争取上级资金项目76个;二是加大与省市发改委沟通与协调力度,目前共申报各类项目20余个,包括万村千乡、高新技术科技孵化楼、城市工业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等国家服务业资金;丰源矿业、鼎好LED项目等重点技术改造资金,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学校基本建设贷款贴息资金、2012年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的申报等;三是有序组织项目实施。今年已下达东区城乡统筹建设资金150万元、东区廉租住房补助资金623万元(发改局与住建局各占50%)、金沙江干热河谷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200万元、补下达省配套资金向阳“一中心、四站”105万元和东区法院审判法庭建设500万元,合计完成争取资金1266.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8.3%。

(三)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为组长的东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议事委员会员领导小组,负责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协调与管理。二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与储备机制、代建制办法等。今年整理完成了《东区201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安排计划》和《东区“十二五”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及城市开发项目》,对2011年28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资金计划安排,储备“十二五”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及城市开发项目60个,并及时对新增的二十七中小扩建项目、流沙坡科技孵化楼项目、流沙坡河堤建设项目、小区道路改造项目等进行论证审查。

(四)加强融资工作力度,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采取委托贷款、银行贷款、地方债券、中央省市补助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今年完成20个“十二五”开行贷款项目、14个农发行贷款项目、13个2011年银行贷款项目、5个地方政府债券项目计划的编制;并积极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委托贷款,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夯实重大项目储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以及资源优势及区域特色,加强重点项目储备和动态管理,不断补充、更新、完善重点项目库。认真做好了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决策等,超前谋划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对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我局已完成签约项目8个,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分别是引进万年长房地产开发公司,总投资41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100万元;势道致远信息工程服务中心,总投资1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800万元;钢城机电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总投资1.6亿元,已筹集资金2000万元;缅气入攀东区天然气利用项目、励展科技及其他4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000万元。在谈的浙商产业园项目,由攀枝花市温州商会计划投资3.8亿元在炳二区建设浙商总部基地,目前项目方案设计已完成,正在积极协调市里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全年会同区投促局指导全区包装储备招商引资项目47个,其中33个已纳入投资指南,区政府已通过17个项目审定,区投促局报15个项目参加市里评审。

(六)围绕“城市建设”抓好服务业发展

紧紧围绕“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建设区域性商务中心区”的战略目标,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抓好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建设特色街区和引进名品名店、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抓好近郊休闲旅游业发展、加快金融中介服务发展、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社区服务业、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节会经济等工作为重点,抢占区域经济制高点;二是完善服务业指标体系核算工作。分解落实服务业相关指标任务到街道(镇)、部门,跟踪限上商贸企业经营状况,建立服务业预警预测体系,完善东区服务业指标体系核算。三是制定考核机制,并于2011年4月以攀东委办[2011]37号文下发至各部门。

2011年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8亿元,分别超区级确保目标和奋斗目标进度5和3.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9%。区发改局自身承担协调任务的四家企业的完成情况: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商贸部分)完成28.8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95.62%,攀钢集团国贸攀枝花有限公司完成11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44.64%,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完成13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80.95%,攀枝花市天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9.6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162%。合计完成 62.4亿元,完成目标进度的81.27%,四家企业占全区商贸零售总额的83.3%。

二、严格监管,切实做好招投标管理工作

(一)招标

刘家湾安置区与攀密路连接线及涵洞、2010城区老旧煤气管网改造、第二十五中小学新建炳三区校区项目等8个项目(标段)完成了施工招投标,工程总预算控制价10285.65万元,实际中标价9413.53万元,节约资金872.12万元,节资率为8.48%。刘家湾安置区与攀密路连接线及涵洞项目监理、湖光二期车库项目设计组织了招投标。

(二)比选

机场路观景台景观造林、第四小学及二街坊幼儿园安全隐患整治等7个项目施工进行了规范,项目总投资609.4万元,比选控制价总计460.78万元,实际中选价为395.72万元,节资率14.12%。第二十八中小学运动场改造、密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的设计、丽攀高速马路箐安置房、第十五中学下校区生活设施维修改造等4个项目的监理、东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办公设施及家具采购进行了规范比选。

(三)代建制

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前期论证不充分、实施过程中变更较多等问题,会同监察、财政、审计、住建、投资评审中心、城投公司等单位,对代建制实施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攀枝花市东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办法(修订)》已经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

三、增强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一)至10月,审批各类政府投资项目52件,下达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批复16件。

(二)上半年,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59个,项目总投资185000.81万元。

(三)完成我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编制项目审批表及流程图。

(四)至10月,已审批节能评估报告书3件、节能评估备案表46件,正在进行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10件。

四、科学严谨,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印工作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历时两年,规划历经前期17个重大课题研究、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及15个专项规划编制审核等阶段。目前,在区级各相关部门支持下,已完成《攀枝花市东区十二五规划资料汇编》的编制、审核、印刷工作。

五、积极应对,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

为做好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服务,我局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经验,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工作,逐步提高监测预测和分析工作水平。加强基础信息调研及宏观形势预判,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东区实际和发展规划,全面了解经济运行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深入挖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潜力,找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与措施。

充分发挥计划工作前瞻性、导向性的职能作用,结合东区在全市经济大盘中的地位与作用,代区委、区政府草拟制定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了《关于东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攀枝花市东区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加强经济运行预测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控,切实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完成了《东区201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东区2011年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东区2011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六、加强监管,认真做好物价工作

(一)认真组织教育、医疗、成品油、涉农、商品房一房一价、价格投诉等各专项检查,全年办理违法案件1件,行政处罚2000元,专项检查活动10余次,报送价格举报、价格检查报表共10期。

(二)加强价格法律法规宣传,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全年“12358”价格咨询200余人次,接待群众价格投诉10余件,组织大型专题宣传纪念活动1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三)组织开展全区2010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年审工作,审验正本52本,副本66本,年审率100%。2010年行政事业性收费总额为3004.99万元。注销收费许可证2本。认真开展全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评估工作,涉及单位32个单位,变更《收费许可证》收费项目单位4个,取消收费项目1个。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核准文件两百多项。

(四)加强粮、油、肉、禽、蛋、蔬菜等食品价格的市场监测报告,全年共采价76余次,汇总上报、《攀枝花涉农价格监测表》10期、《攀枝花主副食品价格监测报表》20期、《市场价格动态》10期,《四川省主要食品和建材周报表》 40期。

(五)价格认证中心至10月份共办理涉案价格鉴证113件,其中公安机关涉案财物价格鉴证109件,涉及金额120余万元,工商涉案财物价格鉴证2件,涉及金额7万元,价格认证2件,涉及金额4000元。

2012年工作安排

(一)2012年投资及重点项目计划。

从当前的形势看,投资增长乏力,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招商引资新增项目少。2012年我们将围绕市场需求变化、资源特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及社会事业领域做好投资协调工作。认真编制2012年计划编制重点项目,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60亿元左右。

(二)加强调研,强化重大项目储备

重大项目储备是保持投资持续稳步增长的基础,要把重大项目储备作为项目工作的一大重点,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力做好明年储备包装招商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策划,避免一部分重大项目陆续完工后,投资增长出现大的回落。其次做好项目的对外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储备项目向招商引资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三)加强协调,争取上级最大资金支持

及时掌握中央和省投资政策信息,收集筛选一批“十二五”建设重点项目,做好与省市发改委“十二五”项目衔接工作,在重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重点着力,最大限度的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明年的项目和资金笼子,认真组织2012年争取上级资金的编报工作,力争完成明年的资金下达任务。

(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切实履行招投标监管职责。继续加强招投标监管,严格执行《攀枝花市东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办法(修订)》相关规定,切实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对代建机构的管理,确保我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合法。组织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审查和后期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能力。

(五)切实做好经济运行监测预测

加强与区直各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抓好牵头协调,密切关注国家省市经济发展趋势,客观分析经济运行走势,研究分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针对影响发展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及时分析存在问题、科学有效的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根据区域实际,加强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控,及时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各项应对措施,克服各种困难,促进全年经济发展各项目标按期完成。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及资金投向,加强与省、市发改委的联系,收集有关国家的宏观政策、投资信息以及相关对策,为区领导和有关单位决策提供参考。

(六)继续做好价格检查、监管、调控、服务工作

继续加强辖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开展各项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价格违法案件;加强市场巡查,市场检查覆盖率、明码标价率达90%以上;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价格举报办结率达100%以上;推进价格公共服务,加强价格诚信建设。

贯彻落实各项价费政策,做好辖区内热点价费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建材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确保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价格的基本稳定;全面开展价费公示,公示面达90%以上。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工作,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完善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和应急办法,确保辖区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及时、准确、全面完成监测报表。

积极开展价格信息、价格宣传、价格认证、成本监审和成本调查等服务工作,健全工作制度,开展价格宣传活动。

篇6: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召开全县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县安委会:

2010年9月29日,我县在县梨都宾馆二楼会议厅召开2010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县政府分管领导、邀请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分管或联系领导;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副县长蒲国春作了重要讲话,同时县安委会、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经济和商务局、县文体局、县建筑工程公司在分别发言,现将发改口针对此次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会上,蒲国春宣传贯彻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部署了第四季度暨“国庆”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县政府2010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会议精神,对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形势进行说明及回顾第三季度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并对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

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强调了以下方面要求:

一、要把握安全生产的新形势;

二、要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三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四是重拳整治建 1

设施工安全次序;四是强力推进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五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六是加强庆典集会活动管理;七是落实安全责任,抓好应急值守。

篇7:2011年遂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一、 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0.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3744.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119.8亿元,增长8.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9∶24∶75.1变化为0.9∶23.4∶75.7。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30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实现增值税和营业税237.8亿元和1071.5亿元,分别增长13.2%和25.3%,实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683.7亿元和272.9亿元,分别增长33.3%和26.7%。地方财政支出(公共财政预算,含中央追加支出)3246.5亿元,增长19.5%。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的支出均增长28.5%,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增长20.7%。

全市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8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地税税收(费)收入26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价格: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位开局,6月份同比涨幅突破6%,8月份达到年内最高值(6.6%),9月份以来持续回落,12月份回落至4.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6%,涨幅高于上年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非食品价格上涨3.9%;消费品价格上涨5.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6.4%。

全市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1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7%。

全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延续了上年6月份以来的回落态势,由1月份上涨6.8%,逐步回落到12月份上涨1%;从环比看,12月份下降0.1%,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由1月份同比上涨9.1%回落到12月份上涨1.3%;从环比看,12月份下降0.2%,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二手住宅价格由1月份同比上涨2.6%转为12月份下降2%;从环比看,12月份下降0.8%,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

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7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8.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比上年末高0.02个百分点。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7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4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8%。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74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2%。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29‰,死亡率为4.27‰,自然增长率为4.02‰。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23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5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7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平方米。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091.9万人、1188万人、881万人和862.4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09.5万人、124.4万人、106.8万人和38.7万人。年末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63.7万人,比上年末净增4.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76.8万人,参合率为97.7%,高于上年末1个百分点。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1.7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7.5万人。年内两次提高了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22家,床位7.3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2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99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74个。

三、 水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全市总用水量3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其中,生活用水15.6亿立方米,增长5.8%;工业用水5.2亿立方米,增长2.8%;农业用水11亿立方米,下降3.3%。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2.5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37%。

环境:全市污水处理率为82%,其中城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5%,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和0.5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根据垃圾产生量计算)为98.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4%,与上年持平。

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到5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生产安全、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死亡事故977起,死亡1089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减少85起,死亡人数减少87人,分别下降8%和7.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68;道路交通每万车死亡人数为1.85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每10万人死亡人数为1.04人;煤矿无死亡事故。

四、 城市建设

道路建设: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1319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12公里,增加9公里。城市道路里程638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公里。

公共交通: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740条,比上年末增加27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5条,增加1条。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长度19338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95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72公里,增加36公里。公共电汽车运营车辆21575辆;轨道交通运营车辆2586辆。全年公共电汽车客运总量49.9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1%;轨道交通客运总量21.8亿人次,增长18.2%。

公用事业:全年自来水销售量9.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2%;居民家庭用水4.7亿立方米,增长3.1%。

北京地区用电量达到82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其中生产用电677亿千瓦时,增长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4.7亿千瓦时,增长3.9%。

全年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41万吨,与上年持平;天然气供应总量(不含燕山石化)73亿立方米,增长1.4%。年末共有燃气家庭用户64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其中天然气家庭用户474万户,增长4.2%。全市燃气管线达到1.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8%。

全市集中供热面积4.7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

五、 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4万公顷;粮食产量121.8万吨,增长5.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0个,比上年减少3个;观光园总收入21.7亿元,增长2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396户,比上年增加417户;民俗旅游总收入8.7亿元,增长18.2%。种业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已利用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实现收入45.6亿元,增长11.9%。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和10.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4106.1亿元,增长8%。其中内销产值12591.2亿元,增长9.6%;出口交货值1514.9亿元,下降3.3%。产品销售率为99.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3.6%,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6.8亿元,增长17.7%。从利润较大的行业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42亿元,增长9.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212.9亿元,增长26.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93.8亿元,增长39.3%;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73.2亿元,增长25.1%;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69.5亿元,增长6.5%;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64.6亿元,增长27.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缴税金856.5亿元,增长10.4%。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05.4亿元,比上年增长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本市完成2316.2亿元,增长20%;外埠完成3724.5亿元,增长14.1%。本年新签合同额7646.8亿元,增长9.7%。

六、 新产业

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03.1亿元,增长12.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与上年持平。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795.3亿元,增长16.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七、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1903.3亿元,比上年增长9.7%;非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3516.4亿元,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单位完成投资490.9亿元,增长21.6%。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463.9亿元,增长14.8%;农村投资446.7亿元,下降2.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7.2亿元,增长13.8%;第二产业投资762.2亿元,增长47.2%,其中工业投资751.9亿元,增长46.7%;第三产业投资5101.3亿元,增长9.5%。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00.2亿元,增长0.3%,主要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投资680.7亿元,所占比重为48.6%,公共服务业投资379.4亿元,所占比重为27.1%。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住宅投资1778.3亿元,增长21.7%;办公楼投资363.8亿元,增长40.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96.7亿元,下降11.8%。

政策房建设:全市完成政策性住房投资746.1亿元,比上年增长94.9%。年末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积4084.4万平方米,增长46.3%;其中,新开工面积1726.8万平方米,增长59.7%。全年政策性住房竣工面积513.8万平方米,下降28.2%。政策性住宅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增长51.2%。

八、 贸易、旅游和开发区

贸易: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销总额892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实现销售总额44636.2亿元,增长17.9%。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7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8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中,金属材料类实现销售额9167.3亿元,增长18.2%;汽车类实现销售额5266.8亿元,增长21.5%;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销售额4289.4亿元,增长43.4%。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570.7亿元,增长30.3%;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零售额360.8亿元,增长43.2%;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317.4亿元,增长54.8%;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313.2亿元,下降21.1%。

全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38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出口590.3亿美元,增长6.5%;进口3304.7亿美元,增长34.2%。

全年批准合同外资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0.5亿美元,增长10.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27%;批发和零售业占16.4%;房地产业占1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5.5%;制造业占9%。

全年境外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4.9亿美元,增长12%。对外劳务人员实际收入3805万美元,下降10%。

旅游: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2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外国人447.4万人次,增长6.1%;港、澳、台同胞73万人次,增长6.6%。旅游外汇收入54.2亿美元,增长7.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1亿人次,增长16.7%。国内旅游收入2864.3亿元,增长18.1%。国内外旅游收入总计达到3216.2亿元,增长16.2%。全年出境游人数184.3万人次,增长23.2%。

开发区:全市国家级与市级开发区累计招商项目4539个,比上年末增加1482个;投产开业企业24761家,增加2363家。各类开发区实现总收入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利润总额1548.3亿元,增长6.6%;应缴税金总额1011亿元,增长19.6%。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投产开业企业15794家,实现总收入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实现技术收入2977.3亿元,增长20.2%;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647.3亿元,增长17.9%。出口总额231亿美元,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1360.7亿元,增长4.8%。应缴税金总额874.8亿元,增长14%。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开业企业2219家,实现总收入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利润总额278.3亿元,下降18.6%;应缴税金总额245.4亿元,增长18.5%。

九、 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全年货物周转量58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铁路311.3亿吨公里,增长20.9%;公路103.6亿吨公里,增长1.9%;民航47.4亿吨公里,下降1.7%;管道125.8亿吨公里,增长18.3%。铁路、公路、民航、管道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为52.9%、17.6%、8.1%和21.4%。

全年旅客周转量152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1%。其中,铁路108.7亿人公里,增长9.2%;公路302.7亿人公里,增长4.1%;民航1115.6亿人公里,增长10.5%。铁路、公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比重分别为7.1%、19.8%和73.1%。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498.3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4万辆。民用汽车473.2万辆,增加20.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89.7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286.2万辆,分别增加15.3万辆和10.3万辆。

邮电: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478.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1.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27.2亿元。全年发送邮政函件7.1亿件,增长4.7%;特快专递3257万件,增长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累计达到883.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00.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83.1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3.8线/百人,每百人比上年减少1.4线。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46.1万户,年末累计达到2575.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27.6部/百人,每百人比上年末增加19.1部。全年短信业务总量达到410亿条,比上年增长11.2%。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523.4万户。

十、 金融

存贷款: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75001.9亿元,比年初增加8621.3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1038.1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72655.4亿元,比年初增加8427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1796.5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39660.5亿元,比年初增加3369.2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2100.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336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4180.6亿元,增加额与上年基本持平。

证券: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79103.1亿元,比上年下降9.7%。其中股票成交额61743.2亿元,下降22.7%;基金成交额1494.8亿元,下降12.8%;债券成交额15275.3亿元,增长3.5倍。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521.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6.4万户。

保险: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20.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2.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88.4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232.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19亿元,人身险赔付113.8亿元。

十一、 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市共有52所普通高校和78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3万人,在学研究生24.1万人,毕业生6.3万人。全市89所普通高等院校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8万人,在校生57.9万人,毕业生15.1万人。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6.4万人,在校生19.5万人,毕业生5.8万人;初中招生10.1万人,在校生30.2万人,毕业生9.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3.3万人,在校生68.0万人,毕业生10.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1.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7.9万人,在校生21.4万人,毕业生6.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049人,在校生8037人,毕业生1691人。

全市共有民办小学21所,在校学生3.6万人;民办普通中学72所,在校学生3.9万人;民办高等教育83所(含民办高校和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学生18.6万人。成人高校19所,在校学生26.4万人(含普通高校成人本专科生)。

科学技术: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3%,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28.8万人,比上年增长6.6%。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77955件和40888件,分别增长36.1%和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45057件和15880件,增长34.6%和41.7%。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4万项,增长5.3%;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890.3亿元,增长19.7%。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5个,总藏量4650万册。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全市拥有注册博物馆159座。全市1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88万卷。年末有线电视注册用户达到471.9万户,入户率为95.1%,其中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272.3万户。北京地区16条院线118家影院(617块屏幕)共放映电影97.3万场,观众3206.1万人次,票房收入13.5亿元。北京地区出版报纸253种,出版期刊3065种,出版图书16.6万种。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702个,比上年末增加163个;其中医院567个。卫生机构中社会办医机构2837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9.5万张,比上年末增加0.2万张;其中医院8.8万张。卫生机构中社会办医机构床位1.2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万人,注册护士7.4万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43.55/10万,死亡率1.28/10万。全市婴儿死亡率2.84‰,孕产妇死亡率9.09/10万。

体育: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6151个。全市共有优秀体育运动员970人。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33枚,其中金牌17枚,银牌9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145枚,其中金牌59枚,银牌41枚。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2011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与上年相比增速为2011年初步统计数与上年统计年鉴数比较结果。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项目中的“烟酒及用品”类改为“烟酒”类。

4.2011年全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比上年下降11.3%。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6.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分组数据按国家统计局方案进行了口径调整,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7.根据国家有关规定,2011年能耗数据待国家统计局审核评估后另行发布。

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按现价计算,下降率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如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2011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3.61立方米。

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10.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50万元调整至500万元,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11.新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12.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均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亦庄园。

13.从2011年开始,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上一篇: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下一篇:高校自主招生风向急转 “三国”联盟将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