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英类比构词异同

2024-04-19

论汉英类比构词异同(共5篇)

篇1:论汉英类比构词异同

论汉英类比构词异同

类比构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类比构词是指通过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创遣出与之对应或近似词的构词方式.类比涉及到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的心理联想.本文结合实例比较了汉英类比构词的.异同,探讨汉英两种语言构词方式的内在规律.通过比较,我们更好地掌握学好外语的规律.

作 者:余玲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214101 刊 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14(2) 分类号:H314・1 关键词:类比构词   汉语   英语   相似   差异  

篇2:试论英语中的类比构词现象

关键词:典型理论;类比构词;语体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词汇也不断地增加。英语已成为世界5000多种语言中词汇量最大的语言之一。英语词汇之所以如此丰富,除了从其他语言引进或借入外,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根据英语中一些单词的现有词根、词缀或构词成分,通过联想或推理类比不断仿造出新词语。

Eleanor Rosch等人(1973)提出了关于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典型理论(pro- totype theory)认为,概念是由一组必要和充分条件构成并由其原型来表征的,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很少用这些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而往往用该事物中最具典型特点的成员来指称这类事物。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 比其他的鸟更具代表性特征,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因此可以说知更鸟也就成了鸟的“原型”。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在一个范畴中总能找到起代表作用的典型。

在类比构词中,类比成分与类比而成的词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属概念(species)与种概念(genus),或上义(superordinate)和下义(subordinate)的关系,其构词成分已经抽象成为一个“原型”。“原型”代表事物抽象化的典型特征,是最具典型的实例,是一种理想的认知模型。如:-holic:沉湎于…的人,有…癖好的人,…迷(源自alcoholic:饮酒过度的人),类比而成的词:chocoholic, clotheaholic, colaholic, computerholic, creamholic, crediholic, foodaholic, jadeaholic, milkaholic, shopaholic, spendaholic, workaholic等。类比构词反映出典型概念的运用,-holic 在人们头脑中已形成一个“原型”并将该典型概念移植到其它构词成分上,构成新词。

类比涉及到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的心理联想(mental association),这种心理联想也常常反映在词的构成上。英语中有一种特殊的成分,既不是常见的词根,也不是常见的词缀,Bauer(1983: 213-216; 270-278)将这种成分称为“组合式”(combining form)。这种成分属粘附形式,只能与别的成分结合才能构成复合词或派生词。Bauer 把这种形式分为词首组合式(initial combining form)和词尾组合式(final combining form)。 这就是说,这种形式既可以出现在词首,也可以出现在词尾。陆国强(1999:65-68)将这种构词称为“类比”。类比构词法是指通过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创造出与之对应的词或近似词的构词方式。这种构词手段反映出人们对事物某些特点的认识、比较、联想,因此主要属语义构词。人们在给新事物或新的概念命名时,习惯于参照原有的词,将已有词的某一语义成分移植到新创造的词上。本文拟从类比构词的语义构成,常见构词方式以及其语体特点的角度来探讨类比构词的基本特征。

陆国强先生按语义将类比构词分为色彩类比,数字类比,地点空间类比,近似类比和反义类比。

1.色彩类比:以现有的表示不同色彩的词作为类比点,仿造出与原词在结构形式上相同,语义上有一定联系,但不同义的新词。这些色彩的选定,一方面与西方的风俗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色彩本身给人的感觉有关。如Black Power黑人权力(尤指美国黑人在争取政治及经济权利斗争中所企求的)→Brown Power褐色人权力(美籍墨西哥人的一个政治口号)→Red Power红种人权力,印第安人权力(美国国内印第安人文化与政治运动的口号)→flower power权利归花儿 (60年代美国嬉皮士使用的口号,主张通过爱情和非暴力实现社会改革) → student power学生权利 (指20世纪60年代学生激进主义者要求高校由学生团体成员参与管理和控制) →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 (因美元背面为绿色)。 人们由于熟悉各种颜色,往往把具体的颜色与某些抽象概念联系起来,这样构成的词常常成为具有文化内涵(culturally loaded)的词。

2.数字类比:以现有词语中某一个数量词作为类比点,仿造出新词。这种新词有的在形式上与原词不同,有的在意义上与原词有一定联系或者基本相同。如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时通常说Thanks,但是有时认为只说Thanks还不足以表达感谢之情,于是人们在Thanks前加上表数量的词Many thanks→A thousand thanks→A million thanks非常感谢,万分感谢(仿词与原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差别)。

3.地点空间类比:这种类比以现有表达法中表示地点空间的某一个词语为类比点,由此仿造出与原型意义有别的变异形式来。如sunrise日出→earthrise地出(指从环绕月球运行的太空船上看到地球好像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的现象);earthquake地震→starquake星震→youthquake青年动乱;landscape风景→moonscape月景(指月球表面的景色)→marscape火星景观→streetscape街景;airport机场→heliport直升飞机场→moonport月球火箭发射站→infoport信息港(由information和port缩合而成,是当今信息时代最流行的一个词)。地点空间名称仿它词主要反映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4.近似类比:这种类比以现有表达法的某一个词语或某一部分或其整体为近似点,由此仿造出新的表达方式。这种新词在形式上与原词有相似之处,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60年代里,黑人纷纷起来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不少的词都贴上了黑人“示威”的标签,以反对白种人对黑种人的歧视。首先出现了sit-in静坐示威,该词一诞生,就出现了-in仿词热。如kneel-in(在教堂里)祈祷示威;ride-in(在公共汽车上的)坐车示威;swim-in(在游泳池进行的)游泳示威。随着语言的发展与变化,-in被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类型的“有组织的抗议(或示威)”,以表达对政府或对某项政策的反对意见或不满情绪。如lie-in静卧示威;stall-in拦路示威;smoke-in吸毒示威(以表示对政府的禁毒令不满);camp-in露宿示威(常在白宫外举行,表示对政府的抗议)。与此同时,-in的词义还引申为“公开的集体活动”。如teach-in(大学师生对政府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进行讨论和辩论的)宣讲会;eat-in(公司董事们的)工作聚餐;be-in(狂欢大会);sing-in(齐唱);laugh-in(电视里的)谐趣节目;love-in性爱会等。

英美报刊中常常使用近似类比构词的手法,套用名言、典故、谚语、外来语和文学名著,使文章报导更富有表现力,以达到幽默、风趣及讽刺的效果。如狄更斯名著A Tale of Two Cities (《双城记》) 类比出A Tale of Two Hearts (《双心记》),文章是有关一个心脏病人换人造心脏的报道,效果简明醒目。

5.反义类比:这种类比以现有表达法的某个或数个词语或其整体作为对立点,由此仿造出与原型语义相反的变异形式来。从这种词语的结构和形式上来说,前者是现有的、被仿造的词,后者是新造出来的仿词。如broadcast →narrowcast (小范围播送;用有线电视播送);sitcom (情景喜剧) →sit-tragedy (情景悲剧)。 反义类比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但有少数的类比词也违反“常规”,如由moonlight (从事第二职业)类比构成的是daylight (白天兼职),而不是sunlight。

类比构词是一种突破常规构词规律的文字创新,文字的变异被巧妙地运用,诱使读者透过正常指代而去寻找其言外之意。类比构词通常有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增字法:利用拼音文字的特点,在原字的基础上增添字母或词缀构成新词,使词义得到变更或延伸。如:literature → litterature “垃圾文学”; sex → sexxx “色情电影最高等级”

减字法:简化拼写使其与读音一致。做法是保留原字的发音,舍去其不发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另一类则是语音拼写词。如:Video jockey → Veejay (VJ); Disk jockey → Deejay (DJ)音乐节目主持人。

变形法:利用谐音来改变词的书写形式来使原字错拼达到以错字引人注意的效果。Car Care → Kar Kare 汽车保养; Cream Clean → Kreem Kleen 洗洁膏

拼缀法:利用前词的尾巴和后面一词首字母相同的特点粘合构成新字或前字的一个字母、数个字母与后面一字的整个词或数个字母粘合重构新词。如:Skin nice → Skinice 肤美灵洗面奶; Travel Lodge → Travelodge 旅客之家

换字法:以“近似”创造一种似是而非的效果。有时也常以同音或近音而本身有词义的单元替换某一单词的部分或全部构成新词并使之产生歧义。如:Dictionary →Pictionary 图文词典; penman → punman 说话摸棱两可者; 仿造brain-drain (人才外流)构成的brawn-drain (体力外流),brain-gain (人才流入)。

曲解法:如故意曲解当数字“2”讲的前缀“bi-”,而以此基础夸大或缩小词义构成新词。如:bikini →monokini 两点式亦或一点式泳衣; biscuit → triscuit 三种营养成分饼干

音义连动:利用原字与生造字部分音节互换,构成音义连体的新词,达到含蓄、幽默的效果,还使人联想到其独特的意蕴。如: Have a nice trip, buy-buy!祝君旅途愉快,再见/ 快买些礼品! 这里Bye-bye 是个变异拼写(buy-buy)。机场商店向旅客道别,又不失时机地提醒大家,临行之前快买些礼品或其它东西带上吧, Buy-buy!构思巧妙、幽默诙谐、令人拍案叫绝。平添的新的意义又给人无限联想之蕴意,一字之变达到了既新奇又幽默的修辞效果。

类比词与原型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音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法理据。其共同的基础往往是依靠相关的联想,即读者原来已有的语言词汇和语义知识,激活读者的创新思维来达到或获得生动、形象的交际效果,因而具有其独特的语体特点:

1. 生动形象

用表示具体的语义成分转类表示抽象意义,使构成的新词生动形象,如把表示身体疾病的后缀-itis 移植到television上,构成televisionitis,表示看电视成癖,不能自拔;由chain-smoke (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构成chain-drink(一杯接一杯地喝)。生动形象是类比词的主要特点,也是类比词极具魅力的原因之一。

2. 含蓄幽默

通过构词成分的语义移植,类比构词常常带有幽默色彩,如根据instant coffee (速溶咖啡),instant noodles(方便面),instant star (一举成名的明星),instant team (临时拼凑的队),instant camera (一步照相机)。许多类比词的构成表明人们最初是想取得幽默效果的心理联想。

3 方便易懂

有时人们出于需要,故意将某一个词的一部分用作构词成分,创造出与该词意义相似,相关或相对的新词。如boycott表示“联合抵制”,但该词中的boy-与表示“男孩”的boy相同,故cott被误作构词成分,于是构成了girlcott(使受妇女的联合抵制”。女权主义者对男权标志词不满而创造出对应的词,如仿造mankind创造出womankind (women considered collectively), 由history (理解成 “his story”)造出herstory (history viewed from a female or specially feminist perspective), 由freshman (泛指 “first-year student at university”)造出freshwoman。 此外,女权主义者甚至故意把women 拼写成womyn以避免其中的-men。 这种构词是把现有词的一部分用作构词成分,涉及了假定的构词成分的意义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

英语构词中的类比现象在当代英语中极为普遍,在构词中极具能产性。类比构词是当今英语词汇发展与增加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构成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反映了英语词汇既具有发展快、变化大、灵活多样的特征,又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类比构词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学习和研究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Saeed, John I Semantics[M]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2]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Bauer,Laurie English Word-Formation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篇3:类比构词学单词

语义联想:

a. workaholic(工作狂);alcoholic(酒鬼);

b. seajack(海上劫持);skyjack(空中劫持);hijack (拦路抢劫)。

数字类比:

First Lady(第一夫人);First Family(第一家庭);First Mother(第一母亲);First Dog(第一狗)。

色彩类比:

a. Black Power(黑人权力)最初是美国黑人在争取自身权力斗争中为了反歧视、争平等提出的政治口号。后来印第安人提出了Red Power,美籍墨西哥人也提出了Brown Power。另外,老年人为维护自身权益则提出Gray Power。美国英语中还因美元为绿色钞票而类比出green power一词,借指“金钱的力量”。

b. blue-collar(蓝领阶层——体力工作者);white-collar(白领阶层——脑力工作者);pink-collar(粉领阶层——女性职业工作者);gray-collar(灰领阶层——维修保养行业工作者);gold-collar(金领阶层——高级专业人士)和bright-collar(亮领阶层——电脑及通讯专业人士)。

反义、对义类比:

a. nightmare(梦魇)——daymare(昼魇);

b. brain-drain(人才流失)——brain-gain(人才流入);

c. flashback(倒叙)——flash-forward(超前叙述);

d. high-tech(高科技的)——low-tech(低科技的)。

奇特的类比词:

a. man Friday源于小说《鲁宾逊飘流记》,指主人公于星期五救出的一个土人,这个土人后来成为了主人公的忠实仆人,故得名。该词进入英语词汇后泛指“忠实的仆人”或“得力的助手”。后来出现girl Friday, 专指“忠实的女仆”或“得力的女助手”。

b. boycott(联合抵制)来源于19世纪末,当年在爱尔兰的梅奥郡有个地主名叫Charles Cunnigham Boycott,他压榨佃农,灾年拒不减租,结果激起公愤。全郡居民联合行动,拒绝与他往来,迫使他逃离本地。后来boycott就成了“联合抵制”的代用语。随后造出girlcott一词,用作“妇女界联合抵制”之意。

科技类比词:

a. sunrise(日出);earthrise(地出);

b. earthquake(地震);moonquake(月震);starquake(星震);youthquake(青年动乱)。

篇4:类比构词的挖掘与研究

【关键词】 类比构词 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从整体来看,类比构词在当前的时代中非常活跃,并且构词的生成力非常强大,假如能够将类比构词的一些规律特点传达给学生,那么对于高中生学习英语来说,自然会起到无比巨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当代英美的行文、词汇表达方法,进而间接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与阅读能力。本文笔者结合数字类比构词、近似类比构词、色彩类比构词、反义类比构词等四个方面,从而系统挖掘类比构词的趣味性与特点。

一、类比构词分类

1. 数字类比构词

数字类比构词的生成途径是受到单词中数字的影响。它的特点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有些内部的数字不会出现变化,反而修饰语会出现变化;第二点,有些内部的修饰语不会出现变化,反而数字会出现变化。针对第一点较为典型的数字类比构词有:first family/first mother/first lady/first dog等。其中,这三组词的汉译分别为第一家庭、第一母亲、第一夫人、第一狗等。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由数字类比构词所衍生出的词汇,不仅充满了说明意义,并且还具有了浓浓的文化意义,在这组词中所展现出的意义大体上可理解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针对第二点较为典型的数字类比构词有:the Fourth World/the First World/the Third World等。这三组词的意思分别为第四世界、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它们的修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内部的数字却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恰恰在不改变本质的情况下改变了整个词的意义。

2. 近似类比构词

近似类比构词在英语当中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在一些影视剧、书籍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或规律。而近似类比构词的特点在于,这些词都存在着一个相似的点,而通过这个点便可以衍生出许多的新型词汇。比如:Olympiad/Asiad(奥运会/亚运会);escalator/travolator(自动手扶电梯/自动人行道)等。近似类比构词在英语当中非常的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另外,在近似类比构词中常常会发生连锁问题,也就是根据一个原型词而衍生出更多的相似词。比如gap一词。最开始的时候跟missile是相互搭配使用的,并组成了missile gap(导弹差距:实则是暗指美国导弹发展能力与苏联导弹发展能力的差距)这样的词。但经过连锁的反应之后,却产生了以下的新词,如:production gap/generation gap(生产力差距/经济发展差距)等。

3. 色彩类比构词

色彩类比,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不同的颜色词汇来构成新的词汇。特别是在这个经济网络时代中,色彩类比的构词常常会出现在一些网站、专栏当中,而且形象鲜明,趣味横生,深受许多人的喜爱。比如我们都有耳闻的:Black Power(黑人权利).这个词汇最初是黑人入驻美国时为获得自身权利而拟出的口号。而通过这个口号,其他的一些种族也衍生出了相应的词,如:BrownPower(棕色权利,暗指印第安人权利)等。另外,西方老年人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提出了Gray Power的口号,而在美式英语当中还因为美元的颜色而衍生出green power一词。虽然在意义上这两个词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但是都属于色彩类比构词,具有浓厚的幽默气息。

4. 反义类比构词

在英语类比构词当中,反义类比构词的数目非常多,甚至现在许多的西方作者在撰文的过程中也会应用到这一点。比如brain-drain/brain-gain和high-tech/low-tech等,这两组词的汉译分别是人才流失/人才流入、高技术/低技术。而像这样的反义类比构词通常都是转换结构中的一个量词,就好比上述所举出的高技术与低技术中的high和low,由两种不同的词分别与gain组成新词,进而衍生出意义相反的两个近词。通常来讲,在反义类比构词方面,其特点往往生动有趣。而随着反义类比构词的出现,一些近义类比构词也应运而生,就比如man Friday这个词,它原本出自于一部著名的小说,刻画的是一位忠实的仆人,所以便被人泛指为“得力助手”,后来,根据这一衍生,又出现了近义的类比构词,如girl Friday。

二、类比构词反思

通过上述四大类的类比构词研究与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类比构词其实就是通过对语义理解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构词方法。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新型英语词汇,其实就源于类比构词。而且,一些传统的类比构词往往理论充足、概念清晰。但是在现阶段,特别是在一些知名的美剧、电影、英文原版图书当中,我们却常常会发现一些理论较为模糊的新型类比构词,而这些类比构词无疑会对我们的判断与解读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grannysitting,babysitting,domestic help等。在这些词当中,通过对babysitting的类比,从而生成了新词grannysitting(临时帮人照料老人)。但是我们都知道,在英语当中,我们可以用baby来形容婴儿,可是却没有与其相对应,并代表“老人”的单词,因此往往会有人选用aged person来代表“老人”。所以,在构建这类词的时候,便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与困难。另外,granny是泛指老年女性的,可在grannysitting当中却可以不分性别地代表老人,所以这便间接展现了类比构词的模糊性。不过我们不能说这是错的,而且在英语当中这样的情况常常会出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社会当中,类比构词的应用范围和广度越来越大了。不过从整体来看,类比构词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它的实用性却衍生出了许多新型有趣的词汇,且容易被高中生所接受。另外,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确,那就是类比构词的模糊性很容易引发语义模糊,这样无疑会对英语语义的稳定程度带来影响。所以,在使用类比构词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严格注意其是否具备合理充足的理论依据。

篇5:汉英习语异同分析

关键词:汉英习语  共性  差异性

习语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语言中的固定表达,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习语,在某种程度上说,习语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因此习语一般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汉英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有大量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习语,这些习语是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它们生动形象,机智幽默,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又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只有了解、掌握一种语言的精华,才能更好的学习和使用语言。通常所说的习语主要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箴言(mottoes)以及典故(allusions)等。本文主要以汉英语言中的这些习语为例展开分析。

一、汉英习语的共性

习语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各个民族在原始时期认识客观事物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一致性,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习语表达上的近似,比如音律上的和谐,语义上的趋同,结构搭配上的稳定。

(一)音律上的和谐

习语之所以为人们广泛使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言简意赅,易懂易记。例如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习语,英语中的“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等习语都富有节奏,琅琅上口。并且,习语中还经常通过押韵、重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达到追求语音和谐的效果。

1.押韵。汉语历来追求声韵,押韵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点灯省油,耕田爱牛”。英语中也有很多押韵的习语。“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2.重叠。汉语重叠现象也很多,如有形容词“恶狠很”“气冲冲”“红扑扑”;还有成语如“洋洋洒洒”“风风火火”“熙熙攘攘”等。英语中有些习语通过重叠的方法来构成。如“step by step(逐步的)”“neck and neck(并驾齐驱)”“to 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

3.对偶。汉语中的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不管是诗歌、成语,还是俗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偶现象。如 “物转星移”“横七竖八”“南来北往”“厚此薄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英语中的对偶结构也很多,如“far and near(四面八方)”“more or less(或多或少)”“sooner or later(迟早)”“ups and downs(三起三落)”“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等。

(二)语义上的趋同

习语是意义独立的完整结构,汉英两个民族的人民虽然处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由于人类都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都受着共同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加上人类思维和情感的通性决定了汉英语言表达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这也是人类理解和文化交流的最根本的基础。举例说明汉英习语语义上的对应关系。

汉语:趁热打铁                   英语: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 ,like son.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三思而后行。                     Look before you leap.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三)结构搭配上的稳定

所谓结构搭配上的稳定性,指的是组成习语的各个部分(即单词)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拆开或调换位置。无论汉英语都存在着这样的特点。

汉语中的“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可以改为“八上七下”;“雪中送炭”,不可以改为“雪中送煤”;“打退堂鼓”,不可改为“打退堂锣”。

同样,英语中的“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不可换为“at sevens and eights”;“fish in the air(海底捞月)”,不可改为“fish moon in the water”;“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非驴非马)”,即不能颠倒词序改为“neither flesh,fish nor fowl”,也不可改为“neither donkey nor horse”。习语搭配的稳定性不仅体现在不能随意拆开或更换这一点上,有时还体现在不遵守语法规则和逻辑推理上。如英语中的“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按照现代英语的语法规则,谓语动词cut应该加上-s,这一点是与语法规则相违背的。

二、汉英习语的差异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习语是一种经过历史浓缩后携带大量文化信息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思维特征的部分。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一)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1.生产农耕方面。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居住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中国地处亚欧大陆,是地域辽阔的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汉语习语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以食为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濒海,航海业自古以来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故有大量与航海渔业有关的习语。为了生存,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相关的习语。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罗盘)”“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扬帆要趁风顺时)”,“Many drops of water will sink the ship (涓涓流水沉大船)”。

2.自然环境方面。汉英两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有不同。如对“东风”和“西风”的理解,汉语中的“东风”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如“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汉语中的“西风”象征着寒冷荒凉,如“东风压倒西风”。但是英语中,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所以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里就有对春的讴歌“If wind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又如对夏天的理解,在中国,夏天常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和“骄阳似火”都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属北温带,夏季正是温暖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联系。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就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汉英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

1.对数字的运用。不同民族对数字的偏好有巨大的差异。西方人崇尚单数,忌讳双数。如“三”被认为是一个幸运数字,英语中有“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的说法。“七”在西方也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美国著名的波音航空公司的客机都冠以7X7。而在汉语中“三”是很普通的数字,汉语中的“六”“八”被认为是吉祥数字。

2.对颜色词的运用。颜色词更清楚地反映了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中的“红茶”,英语却用“black tea”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人着眼于茶水的颜色,而英美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红色”是汉民族喜欢的颜色,节庆日挂红灯,党旗、国旗也是红色,习语中也有“红红火火”“红光满面”“红装素裹”等。西方文化中“红色”意味着危险,意味着流血,英语中有“be in the red (负债)”等习语。

3.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表现出思维上的极大的不同。“龙”在中国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是神的化身,象征吉祥高贵。因而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习语。而在西方人眼里,“龙”是一种灾难凶残的怪兽。英语中有这样的话:“She is a real dragon.(她凶神恶煞)”。“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因此英语中带狗的习语都含褒义。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汉语中的“狗”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4.中西方对植物的认知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对“松、竹、梅”的评价特别高,认为它们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相关习语都给人美好感觉。如“青梅竹马”“雨后春笋”“松鹤延年”“踏雪寻梅”等。而西方人大多数喜欢玫瑰花,在历史上有著名的“the Wars of the Roses( 红白玫瑰之战)”;凡事顺利用“roses all the way”表示;并非尽如人意用“be not all roses”表示。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汉英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不同的宗教文化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反映在宗教文化的习语上。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由佛祖安排,因此有“五体投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汉语受道教思想影响的习语也不少,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昏极则乱”。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习语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从命”等。而西方许多国家,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强调的是平等。因此西方流行信仰基督教。英语中的很多习语与“God”“Devil”“Hell”“Church”有关。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Hell and Tommy(彻底毁灭)”“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落后者遭殃)”。

(四)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存在巨大的差异。相对来说,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习惯容忍;西方人性格外露,好动,直率,富有冒险精神,性格独立,崇尚抗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人们形成了一种以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在语言中的表现是“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而西方人则喜欢“变、新、动、异”。他们说“Ill try”;“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bush (抓到比没抓到强一倍)”。

三、结语

英汉习语纷繁浩瀚,其共性和差异性归根到底是认知的相似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习语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被打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的交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这语言,研究承载了大量民族文化积淀的习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对英汉习语异同的对比,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顺利地学习语言,更好地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3]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

[4]李海燕.论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存异与认同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上一篇:转包违法分包案例下一篇:水利部综合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