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

2024-05-14

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共6篇)

篇1: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

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 第一次

一、DDAABCC ABD

AD

BCD AC ABCD BCD

BC

VXXXVV

二、ACBACBD BC

ACD

BCD ABD BCD ABCD ABC

VVVXXX

三、DDABCAB ACD ABCD ABC BCD

ABC

ABD ABC

XVXXXV

四、DABBCAD BCD ABD

ABC

ACD BCD

ABCD AB

VVXXVX

一、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28 分。)

1.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在政治方面,具体表现在(D.政治民主化)。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林哈德与葛笃德》)。3.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4.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5.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个体的功能)。

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福禄培尔)。7.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发展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1.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包括(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2.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学前教育现象D.学前教育规律)。3.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有(B.对象性C.领先性D.广泛性)。4.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包括(A.政治效益C.经济效益)。

5.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包括(A.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B.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C.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D.为学前教育立法)。

6.以下观点正确的有(B.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C.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D.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7.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夸美纽斯 C.卢梭)。

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

2.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 4.学前教育是面向3-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5.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6.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28 分。)

1.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2.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注意力分散)。

3.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4.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保育和教育)。5.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C.结构游戏)。

6.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分为(B.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两种。7.幼儿园教育应该以(D.游戏)作为基本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1.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B.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C.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2.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A 感受力C 想象力D 表现力)。3.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B.集体教学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4.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A.实践练习的游戏B.角色游戏D.有规则游戏)。

5.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B.生活活动C.教学活动D.游戏活动)。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A.家庭结构B.家庭教养方式C.家庭经济条件 D.家长学历)。

7.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A.易激动性B易感性C易表现性)。

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不但要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还要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3.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4.结构游戏是指以规则为游戏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5.实施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有:讲解演示、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艺术教育。× 6.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被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28 分。)

1.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不包括(D.教学能力)。

2.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D.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3.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A.平等教育)。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B.开放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C.环境)。6.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发展性原则)。

7.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自信自强的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称为(B.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1.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A.人际关系C.精神氛围 D.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2.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A.语言环境B.运动环境C.劳动环境 D.游戏环境)。

3.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有(A.案例引入B.案例讨论C.案例总结)。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B.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C.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D.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5.“反思日记”的类型包括(A.自传叙事B.教学叙事C.生活叙事)

6.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方法有(A.提高语言素养B.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D.多参加集体活动)。

7.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标准有(A.安全和健康B.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C.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D.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广义的环境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2.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3.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材料称为反思日记。× 4.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封闭性原则。× 5.幼儿园游戏设施的设计只需要设计大型游戏器材就可以了。×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

第四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28 分。)

1.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2.美国提前开端计划的对象主要是(A.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3.社区教育起源于(B.丹麦)。

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B.家长咨询)。5.关于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正确的是(C.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终点)。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7.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0-3岁末)。

二、多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1.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开展哪些工作。(B.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C.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D.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2.学前儿童入学前的学习准备是指(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B.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D.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3.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

4.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有(A.社会要求的提高C.生活制度的变化 D.师生关系的不同)。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要有(B.志愿者C.家长俱乐部D.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

6.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A.流动幼儿园B.巡回辅导站C.家庭活动站D.巡回游戏大篷车)。

7.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归纳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要素指(A.健康的体质B.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亲子班就是由社区组织的,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与亲子活动的班级。˅

2.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

3.幼儿园和家庭的集体联系方式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书面联系等。× 4.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是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5.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6.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突击性的原则。×

篇2: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

论述题.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

5.论述知道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答: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

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

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如果孩子完全有兴趣,老师也足够童趣地去教授些所谓的“小学化”东西,那孩子们肯定是快乐的,而不是小学里死气沉沉的。另外如果说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忽视孩子的日常交往能力,那肯定不是幼儿园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关键问题时教育者、家长以及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这个学前教育,只要能多为孩子着想,那学前教育中适当的小学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儿童都要经历的过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则是影响进小学的关键时期,只有办好幼儿园才能让每个儿童上小学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未来的社会是很重视对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就象是早晨的太阳,所以未来的社会对学前教育要有一定的理解。

5.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养结合,积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为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全面、细心的照顾。但是,全面、细心的照顾并不等于包办代替,过分全面的照顾会影响幼儿独立能力的养成。因此,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应该掌握的事情,教师不要代替幼儿去做,而是要鼓励并指导幼儿自己去完成。

例如,饭前洗手关系到是否会病从口入,虽然教师一定要严把洗手关,但绝不等于由教师替幼儿洗手。即使是小班幼儿,教师也不应为他们一洗一擦了事,而是应当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组织、观察和指导幼儿完成这一活动。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讲解、示范,设计情景表演,甚至设计正规的教学活动,以正面教育为主帮助幼儿解决。

因此,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教养结合,养中有教,教中有养,教养并重”。

二、充分挖掘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功能

生活活动是教师观察、发现和教育幼儿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的活动。

以进餐活动为例,就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首先,幼儿通过进餐活动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要成人喂食等良好的.进餐习惯;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和独立进餐能力是基本的教育功能。如果教师在餐前用优美的词汇向幼儿介绍食物的名称、材料、颜色、制作方法,不但有利于幼儿不挑食,还可以使之产生语言、常识方面的教育功能。

比如说:“今天我们吃的菜多香呀!颜色多美呀!绿色的芹菜,红色的胡萝卜,白色的豆腐干,黑色的木耳,还有圆圆的小肉圆呢!味道一定很棒!”

结合幼儿的行为表现,生活活动指导教育还可以成为进行德育的途径。有的幼儿吃饭的时候,把饭菜撒得满桌满地;拿点心的时候,在点心盘里挑来拣去;洗手的时候,为了抢水龙头和同伴争吵……这时老师最容易观察到幼儿的内心世界,也是教育幼儿的最好时机。幼儿能否与同伴团结友爱,能否爱护公共物品,能否尊重成人的劳动等,都是在生活活动中点滴形成的。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生活活动,精心设计,积极认真地给予指导。

三、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指导生活活动

教师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一定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逐渐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设计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对于小班幼儿,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示范加讲解的具体方法,设计情景表演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活动中,通过看、听、练,逐渐强化他们的技能。而对于中班的幼儿,则着重于让他们将小班学习的生活技能继续巩固、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的方法也从具体的示范讲解转为以语言为主的提醒、检查、表扬等。对大班幼儿,则要求他们能做到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定式。

幼儿与幼儿之间,因为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性格、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重视这些差异。在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时候,注意区别对待,个别照顾。

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在家长人园开放日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幼儿盛饭时,家长在一边连声说:“少盛一点,少盛一点,他吃不了这么多。”其实,教师给他盛的只是他平时在幼儿园进餐量的一半,呆会儿他还要添饭呢!而当家长看到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量时,往往会惊喜地对老师说:“他能吃这么多呀1在家他吃得还没幼儿园的一半多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这是因为幼儿在家吃饭,家长的要求与在幼儿园吃饭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在家中,他们想吃的和喜欢吃的就吃,否则就不吃;吃一顿饭要全家出动,跟在他们后面喂。而在幼儿园,教师统一要求,他们就不得不和全班相一致。所以,有的幼儿一天仅中午在幼儿园的一顿是好好吃的,早上和晚上在家多半不吃或吃得很少,家长拿他们没办法。

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如家长会、家访、个别谈话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应如何教育、帮助、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幼儿生活活动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强化。

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对幼儿实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中,很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答案要点:

(1)游戏条件的创设(2)角色游戏的指导(3)结构游戏的指导(4)表演游戏的指导(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一、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1)作为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发性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应准许、支持并鼓励幼儿进行自发性游戏。

(2)教师应为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创造各种条件,如提供时间、场地和材料等。教师应每天给幼儿一定的自发游戏时间,以及相应的场地、游戏材料等,以保证、促进幼儿自发游戏的开展。(3)在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如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对幼儿游戏的关注,或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帮助等。

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1)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除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如劳动、参观、上课等。

(2)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那种在游戏时间里只允许全班幼儿玩一种游戏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怕麻烦而不准幼儿玩某种游戏也是不正确的。

(2)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是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3)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幼儿的游戏,保障幼儿游戏的基本权利,是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指导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1)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2)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2.以间接指导为主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如上课、参观、观察、劳动、娱乐、看书、讲故事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新的收获。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家长,利用家庭中个别教育的优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指导的前提。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依据;通过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现状(如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地点、材料和经验等),从而使教师的参与、指导更有效益。①教师应该有观察幼儿游戏的意识,重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观察时,应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幼儿的某一个行为表示什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反应,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等。同时应观察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和兴趣,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交往水平,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玩具的情况等。

②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进一步观察、了解幼儿;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

③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

a.不干扰幼儿游戏的顺利、正常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破坏幼儿自主活动的特点。b.要能灵活地转换角色。有时,教师是观察者,有时是材料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总之,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

c.指导语言应该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应有多种答案和选择,而非只有一个答案。(3)正面评价游戏

①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表扬等正面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教师应不断寻找、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积极因素,并利用这种积极因素进行评价;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对游戏进行评价。

②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不一定非要在某一次游戏后评出好坏,不要因教师的评价把幼儿引向追求游戏的结果。

3.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幼儿游戏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应考虑这种发展。比如象征性游戏在小班处于萌芽期、中班处于高峰期、大班处于高水平期。因此在小班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玩象征性游戏;中班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对其游戏进行引导;大班则可以减少玩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增加在游戏中面临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又如,幼儿年龄越小,自由游戏的比例应越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幼儿会对那些教师组织的、有外在规则的、竞争性的游戏感兴趣,因此,幼儿年龄增大,这类游戏的比例就应增加。

4.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1)由于不同种类的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还应考虑到游戏的种类.。比如,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都是幼儿对其生活的放映,但角色游戏主要放映的是周围的社会生活,而结构游戏则是幼儿对物体造型的一种放映,因此,两类游戏从丰富生活、提供材料、场地布置、指导策略上都会有所差异;又如,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要扮演角色,但角色游戏的角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表演游戏的角色来源于某一文学作品,显然二者的指导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2)幼儿自发的游戏和教学游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组织、指导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教学游戏要为特定的目标服务,有明显的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对活动的控制、干预强,而幼儿的自发游戏没有外在的强制性目的,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对游戏的控制、干预要弱得多。教师应在活动中把握好自己干预游戏的“度”,考虑到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指导。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

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

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

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答: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标准很多,列举四条:(1)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4)教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事项教育的最优化。反之,不良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孩子和教师处于压抑中,使孩子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以致产生不良情绪、思想及行为表现。

如,工作中我们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十分重要。在一帮孩子中,有的漂亮有的稍逊,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家庭富有有的贫穷,有的家长为官有的百姓,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等等,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同时,给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无论在幼儿园、小学或中学,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很多,若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不合群的原因。

导致孩子不合群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应环境变化,一般发生在入托、入学或转校时。家长应在孩子刚进入新环境时给予充分引导,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新环境中的人和物。

其次,有些孩子不与同龄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比如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不如其他孩子聪明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称赞孩子,让他发现自身优点。如果孩子明确地感到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不足,那么最好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来培养自信。

与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多注意他人优点,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特别是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发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论。如果孩子不合群的情况突然发生,我们还要警惕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父母关系突然变得紧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间接的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课前计划(包括基本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案及其编写过程)、过程描述(包括:过程是路、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后反思(包括: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合作反思以及与专家的交流反思;记录整一活动过程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启发,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避免和实施;困惑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感想)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做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案例总结。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2.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

不像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既好也不好,好处自然众所周知,不好之处就是孩子把父母的脾气和特点摸得透透的,因此,有时候你说什么,他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不少父母都用过这个策略:“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很有威信的,你这样“假传圣旨”既说服了孩子,又巩固了教师的威信,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如果你属于跟老师暗中“较劲”的情形,自然不屑于利用幼儿教师这个资源的优势,你对孩子的管教就只能“孤军奋战”了,本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教育力量就这样被闲置了。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

1、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⑴、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①、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②、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③、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培养一定的组织能力。⑵、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①、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③、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⑶、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①、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③、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⑷、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

①、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③、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④、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⑤、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⑥、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⑦、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

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如果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教育就难以达到共识。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幼儿园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长的支持,这样幼小衔接的工作会更具它的实效性。

⑴、针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与本班的实际,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⑵、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⑶、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⑷、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准备,给幼儿购置简洁实用、小巧安全的学习用品。

⑸、要求家长积极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让幼儿通过仪式体会自己长大了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3、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⑴、幼儿园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⑵、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⑶、邀请小学的老师来幼儿园与教师、家长座谈,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情况,便于与孩子们交谈。

幼小衔接工作要依据《纲要》的精神,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拓展教育内容,通过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使幼儿在幼小角色转变过程中身心都健康、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把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最终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

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篇3:学前教育学网上作业

1 改变家长传统的意识形态

孩子的家长大多数是受应试教育过来的, 他们的内心世界中课堂书本知识就是一切, 似乎只有学好书本知识, 考上好学校, 才能成为出众的人才, 因此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始终以书本知识为中心, 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表现, 往往忽视了孩子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影响了孩子潜力的发展和挖掘。学前教育机构正是看重家长的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积极地推销自己赚钱的商业模式, 推出了超前的教育形式, 既迎合家长, 又赚取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这样做的一个很严重的结果就是抑制了孩子情感的发育, 误导了孩子潜在的价值取向;同时, 枯燥的拼音、汉字和计算代替了愉悦的游戏、认知的交流。这种现象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规律, 损害了孩子身心发展成长规律, 抑制了后天创造能力的培养。

2 严格监督教育机构的教育实施形式

游戏构建学前儿童的精神世界, 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学前教育阶段, 以游戏的教育形式进行, 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情趣, 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 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现实中教育方式却不尽人意。通常学前教育的实施者有公办和私立幼儿园、公办和私立的小学及个人私自开设的学前教育班, 他们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方式和手段千差万别。幼儿园采用的是托管式教育, 在院时间较长, 以学习拼音、汉字、儿歌和游戏为主;小学设立学前班, 在校时间较少, 学习内容与一年级无异, 只是缩短了上课时间;其它学前教育机构则是兼顾前两者方式, 在校时间长, 学习内容多, 有些学习内容都达到了三年级的水平, 比如数学100以内的范围计算, 既没必要, 也不实用, 迎合了家长, 伤害了孩子。因此, 教育部门以国家出台的教育法规为准绳, 要切实履行其职责, 监督管理其教育运行方式, 发现违规行为, 及时纠正, 为孩子的未来, 掌好舵。需要做到: (1) 认真研究教育法规, 领会其精神, 为执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深入教育基层, 进行调研,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3) 定期举办“深入办学前教育科学观”学习班, 从办学领导的思想意识中真正体会其重要性。

3 有效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的定义和范围界定在“正规、正式、制度化学习前的教育”或正规、系统、制度化教育之前的教育, 本质上不同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活动形式、评价方式、教育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小学教育有严格的教育形式, 有国家规定的课程、完善的成绩评定标准、一定评价形式的义务教育证书;而学前教育是活动为主的教育形式, 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没有严格的评价制度。学习特点上, 学前教育阶段, 孩子主要学习方式感性认识, 通过直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分析, 进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这个过程中, 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做一个正确的引导, 鼓励其行为, 激发他主动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满足其了解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同时也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建立的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敢于面对问题、勇于克服问题的良好态度。小学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基本的计算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需要做到: (1) 以游戏活动为载体, 提高儿童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为小学教育的独立思考, 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适当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为小学课堂上课打好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为小学教育的课堂和课外生活提高效率。

4 逐步改变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在中国, 无论是中考, 还是高考, 素质教育的考试形式还没有完全显现, 一个人能力和知识的体现, 甚至一个人的前途, 完全靠一张试卷决定, 往往忽视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教育培养的是创新应用型的人才, 而不是培养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型所谓的人才, 教育需要创新, 也需要改革。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 改革创新的体制早已展开, 全国各地也积极探讨如何才能有效进行改革, 形式多样, 方法各异。但很大一部分地区, 政策制定了, 教材也与时俱进, 内容简单了, 然后考试怎么处体现素质各异呢, 没有了下文。于是, 各个学校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考试试题上, 在难度和深度上去加深, 争取让学生拿一个好分数, 考一个好学校, 这样等于有回到了从前的应试教育。对这样教学内容趋向于应用化, 教学目标仍然是应试化的方式, 究其原因, 无怪乎考试形式、录取结果没有做相应的变化, 仍旧停留在分数上, 没有体现后续创新的潜力, 还是以考试分数定人才的标准。当然, 有的人会说, 那还有其它的考试形式吗?实际上, 只要是改革, 就应该有一系列的措施, 包括考试制度的变革。根据国情, 不断摸索一条改革之路, 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 中国孩子的负担才会减下来, 创新型的思维形式才会培养起来。

在中国一种司空见怪的现象就是, 孩子正常上学时, 大多时间花在学习课本知识上, 生怕考试分数比别人低, 于是很少有多少时间去学习课外知识, 培养自己兴趣和爱好, 开拓自己思维方式;到了假期, 似乎更忙了, 一方面是家长想让孩子在假期补习功课, 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社会上对素质教育的辅导机构很少, 最后也就是报学习辅导班了事, 有多少人去关心孩子想做什么呢?没有时间、没有精力, 创新型的培养方式从何说起呢。这些现象的最终原因还是目前考核方式不健全, 缺乏全面考核学生的机制, 只能一纸代表一切。

5 克服困难, 树立学前教育新风尚

人才的培养, 关乎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否, 学前教育的成败, 直接影响祖国未来的发展, 正确引导和传播新的教育观念, 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加大教育监管力度, 适时出台符合教育形式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2) 教育部门应该从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出发, 认真制定适合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教学计划; (3) 彻底整顿学前教育从业人员, 让不具备资格的, 调离工作岗位或进行清退。同时, 对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让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改进措施, 让孩子更能愉悦、健康地接受社会和自然的知识, 为其以后积极且符合创新的思维意识形成, 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倡导新的教育理念, 坚决摒弃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共同努力。

摘要:遵循学前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活动, 坚决摒弃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的倾向, 探讨如何更能有效地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改变教学思路和模式, 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意识。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创造性,兴趣

参考文献

[1]叶平枝, 赵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原因及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8) :70-74.

[2]王小英.学前儿童的游戏与学习:内在的连结性[J].学前教育研究, 2013 (7) :3-7.

篇4:加拿大:学前班也有作业

用手工海报和填色画本助孩子学英语

菲比的家庭作业很特别。老师发给家长两张纸,详细说明作业的要求与做法。先是告诉家长,这个月学校的学习主题是有关孩子自己与家庭的。家长需要协助孩子做一份“Marvelous Me特别的我)”的海报。海报的内容可以是孩子喜欢穿的衣服、喜欢的食物、喜欢的体育运动、去哪里旅行过、家里有什么人、介绍自己的朋友、有没有养宠物之类的。

我和菲比一起来做这项作业。菲比找出所需的剪刀、胶水、广告纸、笔和相片等,然后,将一张全家福相片剪出心形,将另一张四方的相片剪出圆角。我们还用相片的边角料剪出小的心形和小星星来装饰。然后,我们要为每张图配上图说。显然,老师除了让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外,还要孩子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来介绍自己与家人,有“This is……”“I like to……”两个句型。菲比自己用英语写上“This is my grandpa and grandma(这是我的外公外婆)”等。

学校还发了两本填色的小画本。菲比在学校完成了第一面,填得非常整洁,被我表扬了一番。原来,每一个英语小句子都是老师在学校教过的,让孩子复习表达描述家里人。所用的句子是“People with……”。我一边读一边问她,家里谁是长头发的(People with long hairs)?菲比告诉我,妈妈是长头发的。看似很简单的画画本,让孩子学会了用英语表述家庭成员,并且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

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还有一本“星期五书”,学校要求孩子带回家,让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每周四带回学校。老师会加上新一周孩子在校学习的内容,然后星期五再带回家学习,周而复始。书里的内容是一些儿歌和诗歌。

针对此书的阅读,老师还给出了六点建议。这六点建议对刚学习英语的孩子认识新单词和提升语言表述能力很有帮助。

1.孩子需要用图片帮助他们认识新的英语单词。鼓励孩子试着看图联想,认知不熟悉的新词。这也是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需要知道从哪里开始读起。一般打印字体就是需要读的内容,一般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让孩子指着每个单词读出来。如果有困难,家长就握着孩子的手,指着文章帮助孩子一起读。

3.孩子读出一首英语小诗,就让孩子画一幅相对应的画。完成后,就把它贴在墙上并表扬鼓励孩子,或是带到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帮小诗配图,能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小诗的内容,对所读内容加深记忆。孩子的作品得到肯定与鼓励,会让孩子对学习更有自信心与成就感。

4.家长可以把小诗的每个英语单词分别打印出来,做成长方形的小条,混乱后交给孩子,让孩子重新排列整理出来。孩子不能完成时,家长可以给予帮助。这是一种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单词的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使孩子轻轻松松地就把单词记住了。

5.让孩子用本周学到的小句或小诗创造一首新的“诗”。例如:学到的是“I am not a monkey. I am not a bee(我不是一只猴子,我不是一只蜜蜂)”,鼓励孩子学着说“It is not a caterpillar.It is not a frog(这不是一只毛毛虫,这不是一只青蛙)”。替换简单的单词、句型,让孩子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6.如果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英语,用这些诗歌可以很好地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不懂的单词需要家长给孩子做详尽的解释说明。

现在,菲比每天临睡前都会与我一起阅读这本星期五书,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星期五书,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孩子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了基础。

篇5: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二章)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2、学前教育学的开创这是(福禄贝尔)。

3、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经济功能)。

4、狭义上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与人效益)。

二、简答题

1、夸美纽斯对于学前教学的发展的贡献(P7~8)

2、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P8)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P37框)

4、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人效益(P47框)

三、论述题

1、试述蒙台梭利对于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P13)

2、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学前教育功能(P44)第二次作业(第三、四章)

一、填空题

1、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前教育阶段)

2、影像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幼儿园)

3、我国幼儿园承担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

4、在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的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德育的(一致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P62框)

2、简述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P61)

3、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P114框)

4、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P86)

三、论述题:举例分析如何贯彻和实现幼儿园的双重任务(P88框)第三次作业(第五、六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三类。

2、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构造和建筑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叫做(结构游戏)。

3、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两大类。

4、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具有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P149框)

2、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P158框)

3、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P185~186)

三、论述题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P149~154)

第四次作业(第七、八、九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2、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志愿者)(家长俱乐部)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者等。

3、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

4、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上课)为主要活动形式。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这一角色?(P212)

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P266框)

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简述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的具体内容。(P187框)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试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P260框)

篇6:《比较学前教育》作业

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1、你已在幼儿园工作多少年?:

3年

2、你本学期所教的班级是什么?

中班

3、你本学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主题有哪些?

我爱我家、在秋天里、我在马路边、在农场里、在动物园里、周围的人

4、你本学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有哪些?

(1).增进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良好的社会性情感。

(2).引导幼儿主动关心、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丰富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群合作、讲礼貌、守纪律、诚实、谦让、爱护环境等良好的社会行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5、你本学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带孩子参观小区医院,开展“我真勇敢”、“病从口入”等健康教育活动;

带孩子到菜场买菜,开展“蔬菜分类”、“我是健康好宝宝”、等活动;回到幼儿园后请小朋友奶奶来幼儿园烧菜给我们看,给我们吃。

带孩子们到马路上去观察来来往往的汽车时,孩子们不但感知了各种各样的汽车,还发现了红绿灯的作用,懂得了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道的交通规则。同时还采访了交警叔叔、看交警叔叔指挥交通规则,孩子们对交警叔叔都产生了敬佩感。

在主题“周围的人”开展过程中,通过参观小区,了解社区的设施以及工作人员与我们的关系。

6、你本学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途径有哪些?重点说明一种途径。

专门的教育活动、随机教育、家园合作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社会教育内容可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共同实施,依靠家庭的影响和教化。

首先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社会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家园同步,协调一致,促进幼儿社会

性发展。我们还指导家长将社会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每月发放一份家长月报,介绍本园社会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让家长心中有数。

其次,我们开展介入式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中来。让家长利用假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文化节中,邀请家长来到课堂中向孩子介绍“乡土用品”、“如何预防感冒”。丰富了幼儿的认识,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灿烂。同时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桥,参与到“桥之展”活动中来,增进了幼儿对桥的认识,感受到了桥的文化魅力。“三八节”期间,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入教室,向幼儿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7、你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有哪些?重点说明一种方法。

(1)实践练习法。(2)调查法。(3)参观法。(4)角色扮演法。

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我们利用午餐后的散步和远足等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设施。如:居民小区、桥、电影院、商场、银行、邮电局、农贸市场等常见社区机构。认知内部设施,工作人员及工作方法。孩子们在这些场所里,一个个都瞪圆了眼睛,在叽叽喳喳中达到了认知目的。老师轻松,幼儿开心。3月5日学雷锋日来临之际,组织幼儿观看政府组织的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了解这一节日的特殊性和重大意义。为了使幼儿对公共规则,集体规则等方面有所认识,我们带领幼儿观察热闹的马路,观察红绿灯和交警叔叔的辛勤劳动,使幼儿知道汽车和其它一些交通工具行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我们人也一样,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8、你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有什么作用?

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包括本土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广泛动员并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发展幼儿园园本课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空间。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了来自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和信息,在社区环境中感受到了社会的接纳与认同,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社区资源的利用有益于幼儿园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将家庭教育、机构教育与社区中的多种教育因素的有机联系起来,发挥整体性教育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有了更多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更有了许多来自家庭、社会机构的知识支援、技能支援、财物支援。感受到了来自各个家庭的家教经验,有助于教师的自我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幼儿园举办集创造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互动性活动,对家长了解和参与幼儿园课程提供了良好的渠道。许多家长随着幼儿园的课程与孩子一起探索、尝试、思考,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家庭亲情。同时幼儿园的课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教师、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影响之下,对于每个家长的育儿教育理念起到更新作用。

9、你喜欢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吗?为什么?

喜欢。

如今,幼儿教育正向多元化、开放型发展。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资源观,让幼儿社会教育跨越围墙,开发并发挥好幼儿园自身、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最大功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找到幼儿园课程与社区资源相结合的契合点,挖掘社区资源的教育作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不仅能丰富幼儿园课程而且能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溶入社会。

10、你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教育有哪些经验教训?

利用社区资源是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活经验等做有目的的筛选,不能为利用而利用。例如:我们社区的企业、工厂很多,但我们选择了最接近幼儿实际生活、也最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玩具厂。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有整和的意识,将幼儿园教教育教学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的全方面的发展。例如在欣赏社区建筑的活动中,利用绳子、树枝开展数学测量的教学活动等等。

上一篇:外贸出口退税个人总结下一篇:四上园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