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是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学前教育学是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是泰院的优势学科

学前教育专业是泰院的优势学科,就业前景非常好,本科毕业进事业单位的可能性很大,建议报考。但是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需要在校期间加强练习,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人的幼年时期是人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使幼儿智商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使其智力充分发展,为以后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在大学生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幼师毕业生却十分“抢手”,就业市场十分宽松。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之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第一节

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以及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者

一、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 英国空想社会注意者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目的是谋求儿童特别是社会下层出生的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标志这幼儿教育不再仅仅存在于家庭之中,而且还可以存在于家庭之外,它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捷克注明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他还提出一个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设计从出生的儿童到24岁青年,共分为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包括儿童生活的头6年;第二级为小学,儿童就学年龄为6-12岁;第三级为拉丁学校,就学年龄为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就学年龄是18-24岁。

这里的母育学校实际上就是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机构,夸美纽斯著有《母育学校》,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主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

(二)卢梭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就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将教育分为四段。第一阶段,从从出生到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阶段为5到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第三阶段,从12岁到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从第四阶段,从15岁到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阶段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与学前儿童是有关联的。卢梭认为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三)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发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圆圈,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其游戏理论相适应,他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福禄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等。 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第一个建立了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但他没有建立一套幼儿教育理论体系,而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也系统论述了学前教育,但是他的学前教育只是学前家庭教育,还不具备包括公共学前教育的完整概念)。

他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现,制作了一些列的玩具,提出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并热情地宣传了幼儿教育思想,培养过不少幼儿园教师。因此,他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杜威

杜威是美国教育家,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名字和“儿童中心论”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从外部把外在的教材强加在儿童的身上。去除这一弊病的办法,就是把教育的中心从学科上转移到儿童那里,即儿童中心。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应当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的不断该组、改造而实现的;儿童本能的生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生活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

他的代表作是《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和《学校与社会》。

(五)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是意大利第一个女医学博士。

她于1907年开办了“儿童之家”。她对儿童有深刻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她认为,“精神胚胎期”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它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即“有吸收力的心智”。儿童不自觉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即儿童具有一种成长的冲动。

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1岁到4岁左右,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约从出生到6岁。

蒙台梭利提出的“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智”、“敏感期”等概念,都说明了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本能。所以她反对传统教育中将教育任务与儿童的兴趣对立起来的做法,而是精心地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额本恩能够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

蒙台梭利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等。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原因

1.清末民族资格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长驱直入,开始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开始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良。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他开始借鉴西方教育,提出对中国教育的论述。有人认为,梁启超是最早把日本幼儿园制度介绍到中国的旅日学者。

康有为在流亡日本期间,继续修改他的《大同书》,有些篇幅涉及学前教育。在《大同书》里,康有为借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的经验,提倡创设“胎教院”(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等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他是最早倡导公共学前教育的人物之一。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二、“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被镇压后,清王朝更是危机四伏。199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式下,于1901年宣布实现“新政”,把教育作为改革“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制定专人制定新学制。管学大臣张百熙在1902年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清政府又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重新制定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行。

癸卯学制共分3段7级,其中第一段初等教育13年,含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行的学制,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根据癸卯学制对蒙养院总的要求,清政府于1903年还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一章程对蒙养院的教育总之、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学、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章程已经注意到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当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癸卯学制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我国学前教育时尚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一、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维新运动不能解决救亡图存的问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主张“以夷为师”、“师夷长技以制夷”。蔡元培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文化。

破:蔡元培于1917年开始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的出现使全国看到光明和希望,于是移风易俗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行形成。

许多进步人事对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自然会涉及到旧儿童观和旧教育观的批判。

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表现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关心。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在批判儿童观的同时,还在《二十四图孝》等文章里对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控诉、揭露和批判。

立:另外,一些学者在这一时期把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分别译介过来,试图以此为理论基础建设新教育。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1919年4月30日,杜威抵达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两年加两个多月的讲学和教育调查活动。他到过并作过演讲的省有11个,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当时中国影响多么巨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他还主张从做中学。提倡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自身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杜威来华讲学以后,中国学前教育从主要师法日本,变为主要师法欧美。

二、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 在当时的情况下,师法先进国家的幼教思想以及运作方法都是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生搬硬套、食而不化的情况。一些教育家已经认识到生搬硬套带来的弊端。陶行知曾指出,当时的幼稚园有“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为了使中国幼稚园教育科学化、中国话,陈鹤琴、张宗麟、张学门、陶行知等人作了种种尝试和探索。

1925年,陈鹤琴、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课程实验,最后产生了“课程中心制”的幼教课程模式,俗称单元教学法。1928年,陈鹤琴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起草了《幼稚园课程标准》。

在中国幼教界,与陈鹤琴齐名的另一位幼儿教育家是张雪门,1926年张雪门拟定了“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1931年开始对“行为课程进行”进行研究。 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等文,批评当时幼稚园的“三种大病”,决定将“外国的”“花钱的”“富贵的”幼稚园办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从而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陈鹤琴、张宗麟等加入其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三、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领导人民改造全国儿童教育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获得通过。《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当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民,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不就的1949年12月,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方针,首先接管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了原来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办学的幼稚园及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其次,从幼教机构的服务方向上、教育内容上进行了初步改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俄日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

注: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名称的变化:

1903年清政府颁发的“癸卯学制”将幼儿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院”。1912-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更名为“幼稚园”。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

要对解放前的幼稚教育进行根本改造,最终要改造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改造是在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的幼教理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苏联的幼教理论与旧中国流行的儿童本位的幼稚教育有较大的差别。它强调教育和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因而“教学”活动被引入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采用分科教学模式。

建国初期,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学前教育制度和理论,这对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方向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但也混杂着“左”的错误。在学习苏联幼教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开展对杜威儿童中心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1958年-1976年,我国还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运动,即“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使我国幼教实践大起大落,直至于崩溃的边缘。例如,心理学被说成“伪科学”、尊重“儿童情趣”的思想被冠以“童心论”而遭到批判。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干扰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人的个性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儿童和儿童教育也重新获得了解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心理学等一度被视为伪科学的学科又得到了成人,西方心理学流派以及教育学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热”中逐步进入我国,皮亚杰、杜威、蒙台梭利、福禄培尔、科尔伯格等称为学前教育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学习和借鉴外国教育学、心理学思想的同时,学前教育理论界还对解放前一批进步的教育家的学前教育学说和实践给予了重新认识和评价。学前教育实践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办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学前教育刊物。1987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长沙师范学院还合办了《学前教育研究》,这是一份学前教育的理论刊物,专门为学前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新成果的面世提供舞台。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还对解放以后的学前教育观念和学前教育实践进了反思与改革。南京、北京等地的学者率先对“幼儿园综合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综合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三个方面的综合是指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手段的综合、教育过程的综合,三个层次的综合是指主体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个别活动的综合。综合教育和分科教学模式相比,从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到儿童观和教育观都是不同的,幼儿园综合教育更强调教育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成长的需要,因为是一个进步。由于综合教育相有诸多有点,因此,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幼儿园综合教育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有重要影响外,“素质教育”思潮对学前教育也有很重要影响。“素质教育”的思想大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反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应试教育的节本内容是间接经验,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理解而“塑造”年轻一代。。。这些缺陷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成人明显不同,学前教育更迫切地需要反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所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学前教育界所欢迎。

素质教育思潮的实质是促进教育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换。从幼儿园的综合教育研究到素质教育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正在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

第三篇: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学试题试4卷代号:250

9、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 。(环境)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体验性教学活动)

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和-----。(家庭)

7.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8.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教育质量观(全面发展)

9.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一---(结果)。

10.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D )。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C.父母育儿橱窗D.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C.在大班进行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A.欧文

B.杜威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C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C.功能异化D.社会不重视 5.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C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C.语调语速要适当D.语气要一直不变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A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D.保育、教育幼儿及家长服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幼儿园生活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劫。‘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li垂ltlil.、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3.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忝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4.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答 (1)领先性(2)广泛性; (3)对象性; (4)发展性;(5)延后性。

2.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答 (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

(2)以园长为中心,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温暖、相互信任的环境; (4)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3.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答 (1)社会要求的提高; (2)生活制度的变化; (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变更; (5)教育内容的加深;(6)教学方法的改变。 4.简述幼儿园工作的任务。

(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纺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答案要点:(1)设置社区学前教育基地; (2)成立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3)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2.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案要点:

(1)家庭;(2)幼儿园;(3)社区。

六、案例题(共16分)

菜例:

“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甥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还有一次我翻看甜甜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围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太阳在我们眼里不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怎么能断定在孩子眼里不是绿色的呢?我们应该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大叉子。

请你用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

(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第四篇: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整理-各国学前教育

2012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目标的一个明显变化是

A.由“保育中心”向“教育中心”转变

C.由“补偿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变 B.由“保幼一体”向“保幼分离”转变 D.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儿童整体发展转变 D

19.印度在贫民区推行了幼儿教育“菩提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A.转移学前教育中心 B.尝试不分级的教育

C.家园共育 D.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C

2011

28.1989日本文部省把家园共育作为一项新要求加入了新修订的【

A.《幼稚园教育要领》 B.《保育所保育指南》

C.《儿童福利法》 D.《幼稚园教育纲要》

A

29.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论述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的书是

A.《大教学论》 B.《为了与家庭合作》

C.《母育学校》 D.《爱的教育》

A

2010

29.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是()

A.先行计划 B.菩提计划

C.零点计划 D.普及计划

B

2009

14.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

A.连贯教育 B.幼儿学校

C.保育学校 D.幼年学校

D

15.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时间是()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B

】】【

2008

28.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前课程的是()

A.拉瓦特里的早期儿童课程

C.恩格尔曼和贝雷特的课程方案

C

29.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

A.连贯教育

C.保育学校

D

30.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被誉为“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的文件是

()

A.《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A B.《儿童权利宣言》 D.《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B.幼儿学校 D.幼年学校 B.韦卡特的认知性课程 D.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

2007

14.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

A.先行计划B.菩提计划C.零点计划D.普及计划

B

15.日本于1990年实施的明确将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文件是

【】

A.《保育大纲》B.《幼儿园教育纲要》

C.《保育所保育指南》D.《幼儿园教育大纲》

D

2006

29.各国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有多种模式,其中法国属于()

A.平等模式

C.统一模式

C

30.华生所建立的理论被称作是()

A.行为主义理论

C.人文主义理论

A B.认知发展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B.两层次模式 D.合作模式

名称解释

32.《儿童权利公约》(2012,2006)

简答

37.简述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2010)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

龙 岩 技 师 学 院

11中幼教(1)-(5)班《学前教育学》学习材料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1.

2.

3.

4.

5.

6.

7. 识记:简述物质环境的内容?P14 领会:简述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15 识记:精神环境的概念是什么?P15 识记: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哪些?P16 领会: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P16 领会:现代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P17 识记: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200807单选,201007单选,201107单选} P17

8. 识记:简述政治的基本概念?P17-18

9. 领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200904简答,201104单选} P18

10. 领会:政治对学前教育有哪些影响?{201104单选} P18-19

11. 识记:文化的概念是什么?{201004单选,201007单选} P19

12. 识记: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P12

13. 识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200904单选} P20

14. 领会: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200807单选,200904单选,201004单选,201007简答} P20-21

15. 领会:简述文化水平对教育的影响?{200907单选,201004单选,201007单选} P21

16. 领会:简述文化传递的概念及传播对教育的影响?P21-22

17. 领会:简述文化选择的概念及其与教育的关系?P22

18. 领会:简述文化变迁的定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22-23

19. 领会:简述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23

20. 领会: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影响?P23-24

21. 领会:简述我国人口现状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P24-25

22. 领会:简述人口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25

23. 识记:个体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P25

24. 识记:个体社会化过程有哪些分类?{201104单选} P25-26

25. 领会: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哪些?P26

26.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联。如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社会政治的关系,教育与人口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同时也要理解教育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其间的关系在作用的性质、作用的程度和作用的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务求把握得当,发挥教育的积极、正面的社会功能。

重点应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的概念及其对教育的关系和影响。

上一篇:兴趣班的选择范文下一篇:写人作文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