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2024-04-15

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精选11篇)

篇1: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通过学习特级教师李冬梅的讲座,受益非浅,深深体会到:想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兴趣激发、培养和维护十分重要,这也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这一要点有了更深的理解。本人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感想:

1、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如何将一个枯燥的知识点变成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展现出来,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所在。故充分的备课极其重要,既要备教材(根据实际,因地制宜),还要备学生(学情分析)。考虑每个模块应以什么方式呈现,什么方法展现都要设计到位,还要考虑到教学中的各种“突变”(学生闪光思维),应如何应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尤其是不善发言、欠积极的学生),不惜时机的加以表扬或予以肯定。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出发散性(多解性)的思考题,留足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良性教育规律。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触《Word软件》时,我先给学生演示历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作品《爱护眼睛(朱尘非)》、《班级园地(衢柯二小:项胜》,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等看完后,学生还意犹未尽之时马上提问:⑴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两个作品叫什么?(答案不限,但最后可引向:电子报刊)⑵ 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而且比他们做得还漂亮呢?学生们立刻跃跃欲试地回答:“想!”于是我紧接着就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能做出如此漂亮报刊的软件——Word,这样学生们就怀着蠢蠢欲试的心情投入到课堂互动中来,哪能不学好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

2、将任务层次化、细化,让每位同学都有体验尝试与成功的机会,以此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愿不愿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除了选好切入点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同,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多年的教学摸索得出结论:过于严肃、缺少表扬与肯定的教学模式,虽然有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收效甚微。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想回答,但又害怕答错了遭到批评或同学们的耻笑,渐渐地干脆就不举手了。我通过向前辈的请教、优质课的观摩、查找优秀教育书籍以及网络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一个过高要求的任务,可能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困难完成,通过逐步的细化,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最后再来完成“大”任务,更能使人掌握和理解。最近听过李冬梅老师的讲座后更是受益颇丰,使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它与教师亲和力的产生相辅相成。为什么有的老师学生就非常喜欢,他的课也学得非常好,原因就在这里,“爱屋及乌”吗。老师一次“似乎”不经意的表扬或肯定(哪怕是他一小点成功或做对),有时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甚至影响着他今后的发展。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只有不断认可的鼓励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学习也如此。特别是在讲评作业或作品时也可关注一些较长时间没得到表扬的同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超乎想象的操作技能(或“高明”技巧)时,要不惜时机的加以赞赏(也可让其当堂向全体同学操作演示),如此一来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我的言行改变使我的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也开始向敢于和乐于回答方向发展,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渐渐形成,课堂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篇2: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以来,如何上好计算机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目光,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一课后,对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说说我的学习感受: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信息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信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篇3: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设问题,通过操作训练,促进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运用Frontpage设计网页的课堂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已经设计好的精美的网页,或者展示一些优秀的个人网页,说明Frontpage软件的功能特点;在教学Excel软件中,先给一组数据,要求手工进行大小排序,然后再让学生利用Excel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前后的工作量和速度,展示出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上的处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即手可以实现的结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提供资源,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三、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学到了“表面的、零碎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四、学会迁移,举一反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的时候,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软件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甚至某些功能会相同。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在学生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善于思考,从操作中形成知识,尤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迁移,活学活思,活学活用,做到举一反三。

五、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 教师应该适时、正确地引导,而不是直接去帮助

在课上教师应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一定能够适应,也就是说不一定能一下子就能把问题解决,而此时教师应该给予指导,但不能动手帮他,而是启发学生去思考,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给予评定,并鼓励,让他们兴趣更浓。

2.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

信息技术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本身就具有活动课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强,因此很容易形成学生放任自流的局面。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高了,教师必须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内容安排、方法运用和过程组织等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3.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

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是片面的,更不是与合作学习相对立,而应该与合作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既要有自主学习的内容,又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完善和深化自主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自主学习首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发展的能力。其次,是尊重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去,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Z].2000.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4: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决定了一个人不能在学校里毕生接受教师的指导从事学习,他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地充实所需的知识、技能、思想与感情,以使自己适应所处的时代环境。如果学生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性的不足。因而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信息技术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绝对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媒体的不断成熟,都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技术和方法革新的支持。合理课堂任务的设计,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断实践反思,我总结出巧妙设计课堂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几个方面:

(1)“课堂任务”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任务驱动的前面是“课堂任务”,因此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比如,我在教Photoshop的《图层》时,我以《整理房间》为设计的任务主线,学生特别感兴趣,整堂课学生都能做到主动探究,很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堂任务”要有可操作性。任务设计要有层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同时,最后都要进行及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比如在《网页超链接》一课,网页的超链接有很多种,文字连接,图片链接,邮件链接和书签,我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会文字链接,进而让学生根据文字连接的形式探究图片链接和书签链接,层层深入,学生步步为营,逐个攻破难关,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

(3)“课堂任务”要有合作性。自主学习的开展离不开小组合作的参与。有了组内合作,才会有交流,才会碰撞出成功的火花,才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主学习的魅力。课本上提供的方法是不全面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可以发现很多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在教《蒙版》一课时,制作水中倒影的效果,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了很多实现方法,虽然很多方法看上去不是非常规范,但是学生都陶醉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最后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课堂任务”要有生活性。任务设计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之中,给学生创设用中学、学以致用的学习情境,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设计的主线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有生活性,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例如,本学期有2个重要的节日:圣诞和元旦。这样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结合“信息的搜索与下载”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到网上寻找有关“庆元旦”材料的任务。又如在进行photoshop教学时,针对学生喜欢发送贺卡给朋友的特点,在新年或圣诞节来临时,及时为学生设计了制作电子贺卡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强烈愿望。

(5)“课堂任务”要有层次性。教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促使他们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的普及,有些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这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吃不饱”,根据他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如讲frontpage时,我就让部分学生超前完成教学任务,并定期检查,最后他们多数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充分调动了其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能力弱的学生我只限于让他们完成本节内容,如果效率高的话就引导他们继续前进,这部分学生不会感到被甩掉。相反由于他们完成任务并得到鼓励与赞赏,也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了。

(6)“课堂任务”要有创新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一方面所设计的任务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充分想象、创意,给学生留下极大的空间去自主完成任务。例如“修饰网页中的文字”一课,学生可以按照老师提出的任务去修饰文字,但没有规定将文字修饰成什么样子,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探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修饰,部分学生还对艺术字进行设置,效果很好。另一方面完成任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采用不同方式完成一个同样的任务。又如在讲photoshop中的“图层”时,让学生复制一个图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至少3种操作方法。

篇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高阳中学

汪伟

课堂是动态的、变化的,它由教室环境、教学设备、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如果缺少了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即使课前再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二个关键环节即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就是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兴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得到全面发展。这需要从课堂的切入点、学习动机和课堂气氛、课堂的动态生成、个体差异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投入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除了在课前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应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地调整和施用教学策略。课例一:高一信息技术起始课

【教学设计】本课教学重点是信息及其特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教师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再现信息的抽象过程,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信息的各种特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片段】上课铃响后,教师站在讲台上准备讲课。不少学生低头做着其他学科的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门课叫什么? 生(看教材后回答):信息技术。师: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有软件、计算机、程序、信息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统一认识到是信息。这时,还有学生继续做着其他学科作业。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信息及其特征”(投影幕上呈现课题)。首先探讨的是信息的概念。那么,信息从哪里来?请一位同学说说。

教师启动了事先用VB编写的“随机点名器”,点出了第一位学生的名字。全班哄堂大笑,放下了手中的作业,都想听听这位“幸运儿”怎么回答问题。生1:从网上、电视里、报纸中。

师:网上、电视里、报纸中的信息从哪里来?(用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二位学生。)生2:从生活中。

师:从生活的哪些地方来?(点出第三位学生。)„„

这时,所有学生或互相讨论或翻看信息技术教材,积极探究信息究竟从哪里来。【学生反馈】老师好,我叫×××。今天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课,大惊。第一,惊于课堂点名方式——全部数字化。第二,惊于您阐述信息技术的方式,“十万个为什么”的方法让我们不得不抛开课本,动用大脑思考。第三,惊于信息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经过一整节课“为什么”的狂轰滥炸,目前本人对信息技术有如下理解„„

【教学反思】在普通教室上信息技术起始课,对教师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找准切入点,在第一时间把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非常关键。

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再现概念的抽象过程。这需要教师对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将抽象过程设计在恰当的问题中。本课的第一个关键切入点是“信息从哪里来”问题的提出。沿着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信息的一系列深层次思考,要比“什么是信息”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

本课的第二个关键切入点是随机点名器。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由于它的随机性实现了点名的公平性,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心甘情愿地、大脑高度集中地思考着每一个问题。

信息技术课大多在计算机教室上。在这种环境下,要想调动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必定要让学生尽早亲自动手去主动探究。这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大原则,不仅教学设计时应遵循,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铭记于心。因此,教师课上必须精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精讲对教学的切入点要求更高,既要起到引入的作用,又要节约时间。显然,单纯的铺垫是不合时宜的,哗众取宠的热闹场面更应杜绝。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以下两点对课堂教学的引入是重要的。第一,点评作业。这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留给学生较大的自创空间,学生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令人振奋、技术超前的闪光点,其中不少正是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把新课引入与作业点评结合起来,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第二,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引入”效果。长期以来,我将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范例、教学资源、作业评价等放在教学网站上。教学进行几周后,学生习惯了在课前上网查看作业情况、浏览教学内容,当听到学生说“老师,您今天只要讲讲××点就可以了”时,我就知道,新课的引入完成了。

二、激发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学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除了选好切入点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同,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1.教师要具有亲和力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平和的、宽容的,是善于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生只有拥有放松的情绪、愉悦的心情,才有勇气去迎接学习的挑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的心态、温和的话语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理解每位学生的价值观和感受,保证学生课堂情绪的安全感。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充满激情的。这种激情来自于对职业的热爱、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来自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这种激情感染、激励着学生,唤起学生的热情,营造着课堂活跃的气氛。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善于鼓励学生的。课堂上教师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轻抚的动作都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能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力量。长久持续的鼓励会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机智的。教师的机智源于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功底。他能够及时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学生的困难、感知学生的潜力,能够及时采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稳定学生的情绪、化解学生的困难、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亲和力的教师还是公正的、谦虚的、耐心的,是善于倾听、观察学生的,是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的。2.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

什么是兴趣?兴趣不是教师说“拿出点兴趣来”,学生就能产生的。一个人专注、热忱地投身于某事或某物,这就是兴趣。在课堂上,伴随兴趣而来的是专心致志、勤奋努力、遵守纪律、创意无限和学有所获。激发学习动机就是让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事,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兴趣中。

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可能有教师马上会说游戏。诚然,游戏对学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绝不是学生兴趣的全部。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兴趣是变幻无穷的。教师课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采集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背景,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课堂上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加以引导和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同一个主题,可能一些学生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并不一定感兴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主题一定要宽泛,内容上给学生留下广阔的自主创意、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在形式上,除了必须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外,不给学生太多的约束。

只要下了足够的工夫,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就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下面是一例有代表性的学生感言。

【学生感言】一个学期的计算机课很快就过去了。它不像我原来想得那样乏味,反而越来越有趣了:有自制旅游计划、课外拍照、搞笑PS、校园故事、Flash动画„„每节课都十分自由、有趣。我的兴趣也一点点提高了。我想,这才是信息的真正魅力吧!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成功的课堂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演,也不是学生疲于应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活动,而是学生在宽松自主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地思考、平心静气地实践。教师要实现这一点,一是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二是在课上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三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反复切屏和喋喋不休的讲解,把安静的空间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集中精力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观察学生的实践和操作,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课例二:我的常规课堂模式 【课时】2课时

【地点】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环节一】学生收点名邮件,上教学网站查看上周作业情况,浏览上榜作品及本周教学内容。(课前及课上前5分钟)

【教学环节二】师生共同探究本周教学内容(通常切屏)。(25~30分钟)【教学环节三】学生上机实践,完成本周实践内容(作业),教师随时提供指导与帮助。(55~60分钟)

【教学环节四】学生提交作业。(下课前)

【学生反馈】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原理,而不是具体细节操作,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索开发细节。作业的形式留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教学反思】根据教学需要,我每周的两节信息技术课是连堂的。由于学校为每位学生分配了电子邮箱,因而教学环节一除点名外,意在使学生熟悉邮件软件,并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上网查看作业情况、浏览上榜作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教学环节二是教学内容的精讲,重点讲解概念、原理、技术与典型范例,具体的操作细节则放在网上,供学生查阅。教学环节三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这时,学生或冥思苦想(想自己的主题创意)或探讨研究(与同学或教师研究碰到的问题)或舞鼠弄键(在计算机上应用所学实现自己的想法),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心甘情愿。4.时刻激励学生

激励学生的重要性在前面已作说明,这里重点谈如何激励。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师、同学和自身。

来自教师的激励: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敏感地接收着。有时肢体动作的激励作用比语言更有效。教师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挑战难题并以身作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激励;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也会感染学生;教师耐心的辅导、主动的关心、委以重任的信任、真切的期望对学生都是默默的激励。

来自同学的激励:当学生从他所尊重的同伴身上看到期望的行为时,他们会自觉地学习这种行为。这种学习动机就是替代动机。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就是一种激发学生替代动机的好做法。它无论是对作为榜样的被展示者,还是对受同伴鼓舞、跃跃欲试的其他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此外,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相互接触和了解。这时,同伴的榜样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替代动机,也满足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同伴认同感。每个学期我所教的学生都有两次愉快的小组合作经历。这种合作不是课堂上短暂的讨论,而是就一个主题作业的合作,短则需要4课时,长则需要10课时。

来自自身的激励:所有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就有冒险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当中,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

篇6: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二)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

2.让学生自主评价。小学生有了一定认知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3.让学生自主体验。

4.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篇7: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大纲和教科书上规定的知识,更应是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步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师角色的定位。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阵地,那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教学表现得民主、灵活,学生的学习才会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面貌。可究竟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呢?这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读了《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这本书,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小班教育、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育、教师合作教学和家校协同教育这八个方面阐述了教学组织的策略和技术。

首先,我了解到了教学组织的重要性。以往旧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教材、新课程、新学生了。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做出一些调整并不是难事。但这样做可以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主体来组织安排教学,那课堂将会逐渐远离一言堂。其次,新课程还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当然,我们教师在这方面引导的,学生在这方面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同学很快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吵吵声,四人小组里,大家都在说话,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发言的同学张口就是‘我怎么看我怎么看’‘我觉得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组怎么样’。这样的小组讨论其所以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因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吗?是不是真的每个学生都懂了?我看未必。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好像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成了“积极实践新课标的走过场”。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并非是几个学生的简单组合,它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关键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的掌握及合理运用。

另外,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学习方式的层面上来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吻合,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只有教师和书本这种局面,有利于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他们差异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以及树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要实施探究性学习,对老师的观念系统和角色行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只有在观念、能力、知识以及方法上实现全方位的转变,才能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篇8: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一、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首先,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 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 又感到轻松愉快, 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也应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的几点尝试。

1. 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生动的导语能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驱动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乐学。比如, 在上“Word的使用”这节课时, 以收到一封求救信作为引入, 设置一个“小岛历险”的故事情节, 为了成功营求人质, 学生需要掌握本节要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过关斩将”,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 可以紧扣学生心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维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师的提问就能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其次, 教师的提问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思路、角度和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分析, 抓住要点, 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提炼,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帮助学生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深入的学习。例如在进行画笔教学时, 介绍完“圆、椭圆”工具的使用后, 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画。起先不限定画什么, 没有提示, 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思考, 只是在画面上不断地叠加圆或是椭圆。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 再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让学生看五环旗、靶心等图案, 这些有次序的叠加圆给学生以极大的启发, 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水晕的图案, 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节奏, 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适当地创设“愤”“悱”情境, 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

3. 游戏教学提高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一些趣味性与娱乐性强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指法练习在学生看来是最枯燥乏味的事, 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 选取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练习, 其中的“吃苹果”和“打地鼠”可进行字母练习, “青蛙过河”可练习单词的输入, “警察抓小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竞赛, 这样学生在“玩”中掌握并熟悉了键盘指法。

三、加强实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掌握。“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 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 对于有些操作, 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 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 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 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因此, 学生亲自动手上机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演示有效得多。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和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是让学生探讨多条渠道, 拓宽学生思路, 开创其多向思维。

四、改变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参与评价意识

由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才刚开始实施, 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 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出现, 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但还不完善, 必须对其学习成果加以评价。在评价方法上,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学生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要根据学生特点,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全面评价,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等方面应引起重视。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重视用激励性语言进行定性评价。

总之,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 在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引导每一位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佳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J].广西教育 (中学) .2004 (06) .

[3]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 (01) .

[4]曹定平, 刘欢喜.对有“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02) .

篇9:学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有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自主学习;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展示自我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活泼、主动地展示自我风采的过程。建立平等、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是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的根本性课题和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紧紧结合学科本身的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宽松、愉悦、多形式情智互动、充满探究气氛的环境?对此,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尝试以“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的新思路来组织课堂教学,探索了一些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策略,取得了初步效果。下面以《“小荷才露尖尖角”动画幻灯片》这一单元课例,来谈谈这方面的一些策略和感悟:

一、创设学习的新的意境、故事

课前导入:在一首由Flash制作的清脆动听的《小池》古诗新唱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春意迥然的美妙意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音乐完毕分享由PPT制作的静、动两个《小池》作品(备课时我特别对动画效果的《小池》作品进行了精心的设计:1.模仿Flash效果做了一个移动背景幕;2.用MorphBuster动画制作软件将静态蜻蜒图片改造成原地飞翔的蜻蜒图片,然后通过一个蜻蜒飞翔路径的设计,在背景画面上让蜻蜒从无出现缓缓飞到一片荷尖上,融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意境,并制作了具有Flash效果的PPT),引出设问:“哪一组幻灯片更能体现诗人写诗的意境?为什么?”这一导入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渴望动手尝试、想让自己的作品也“动”起来的学习兴趣。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任务的动机。因而制造有趣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自然乐于其中、跃跃欲试了。

二、设计清晰的学习路线

1.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首先,把已做好的动感《小池》PPT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感观上有一个整体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比静态《小池》作品(原型),让学生将两个PPT进行比较,有效刺激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动画幻灯片。

2.引导发言,分析任务,层层递进。通过两个PPT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动画在幻灯片中起了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动画作用,能运用动画恰当地点缀作品。随即教师在板书中加以体现,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基本任务中的大小任务进行分析:

任务一:如何学做套餐

动画方案;任务二:如何点菜一自定义动画;任务三:如何调整动画播放顺序;任务四:如何让蜻蜓按你的设计飞翔。在此我并没有像常规教法那样先演示后学生操作,而是提供多种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完成操作:其一是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动画设置任务步骤PPT和学案”;其二是录制了各个小任务的“录像帮助文件”;其三是强调小组协作,以生教生的重要。

为了能使学生区分动画方案与自定义动画,我把动画方案比喻为“套餐”,而把自定义动画比喻为“点菜”,通俗易懂。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板书后,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基本任务,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后面的操作任务。

3.实践操作,完成任务。不同的学生会根据个人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完成操作任务。

当学生完成第一个套餐方案任务后,我立刻追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如果要让蜻蜓‘动’起来,有些诗句也增加动画效果,应该怎么操作才能让蜻蜓‘动’起来呢?”有学生答:

“设置自定义动画”。这样自然而然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又明白动画方案的局限性。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不时地巡视课堂,反馈学生遇到的问题:“如果某个对象的自定动画效果选择错了,怎么办?”、“在播放时发现各个对象出现的顺序完全不如你当初的设想,怎么办?”、“请问‘蜻蜓’在你印象中怎样飞?你能不能也让‘蜻蜓’按你设计的路线自由飞翔并最终立在荷尖上呢?”这样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不断探索知识规律和奥秘,不断寻求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此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给学生独立设计并制作完成的“任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类:

一是“照葫芦画瓢”。运用这种任务,一般都是在这节课中出现的比较难的问题又是下一个任务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掌握。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又在展示“任务”的基础上做一些变换。这类任务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达到基本教学要求。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方向。

例如要怎样给《小池》的诗句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如何调整动画播放顺序?如何让蜻蜓按你的设计飞翔?这几个主要的学习任务中,我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指引,还提供“录像帮助文件”。尤其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可以反复地播放演示过程,就这样让他“照葫芦画瓢”完成操作。

二是“举一反三”。即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加以变换,并进行简单的创作。在完成自创“任务”过程中,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是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例如,在设计好蜻蜒飞翔的路径时,我先展示修改后的效果,让学生观察与未修改前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并回答,最后老师单击蜻蜒图片,在自定义路径的对话框中对参数进行设置,让学生思考“如何让蜻蜒飞翔的速度更贴切于这首诗的意境?”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反复操作,即可得出结论。

三是“提高创新”。即选择题目要有特点、有新意、有一定难度,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并尝试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完成基本任务后,我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素材”,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制作出主题鲜明、个人特色浓郁的演示文稿。在学生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不拘小节,灵活运用动画效果技巧制作趣味动画。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动画设置的熟练程度,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操作上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组合,以任务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注意全面性、层次性、个性化,有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也有合作完成的任务,使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得到发展;设计的任务应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尽量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自己的想法;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协作探讨,取长补短,以优生带动差生,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三、精心组织学生间的思维交流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采取互动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活泼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或组内、组间共同协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来表现主题。

1.学生演示,生生教学。如今的学生越来越强调自我,在课堂上也是如此。因此,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地尝试改变以往“布置任务完成任务讲解任务”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学生演示”功能。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只做补充、提点、指导的工作,待他们完成任务后,由学生演示他们的成果或者操作过程。或许学生的演示结果并不理想,也不能完全符合任务要求,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就一定具有代表性。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我注意及时地点评其优势和不足,优点加以表扬,不足加以更正。这样,在课堂上,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亦生亦师,争当课堂主人,生生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这种生生教学比起我传统的“唱独角戏”的演示效果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知识迁移。在拓展任务里我特意安排了“咏鹅”、“丰收苹果”、“热闹的动物世界”的素材,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复习演示文稿背景的设置、艺术字的插入和图片的插入等操作;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创作的机会,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作品的制作中去。如先演示一个粗糙小成品“丰收苹果”作为指引,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完成操作,获胜组推选同学演示他“丰收苹果”的制作过程。这一举动带动了其他同学效仿,纷纷投入创作中,甚至有些学生将“热闹的动物世界”和“丰收苹果”素材融入同一作品中,每一份作品和创意有时都出乎于我意料之外。

3.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交流评价中相互学习提高。挑选部分具有特色的作品全班展示,在作品评价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在观看、比较中提升审美观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通过评价作品,很多同学发现了用PowerPoint制作动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也增加了同学们学习Flash的兴趣。

随着课程的进展,原本拘谨的学习氛围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了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从基础突破拓展,同时也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1)对于操作熟练的同学,我在学习研究方向和深度上,给他们更高的要求。这样即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又能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自由地展示自我的个性。(2)对于有点小聪明、以前只对上网聊天玩游戏情有独钟的同学,由于策划制作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他们学习也并不轻松。(3)对于懒惰的同学,我主动地教他们一些有趣的小技巧,激发他们的操作热情,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习到不少知识。(4)对于电脑学习困难的同学,确实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后,这部分学生就成为了我上课重点辅导的对象,对他们的要求也相对低一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这类型的同学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操作要领。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课堂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学习,让他们依靠内在的“情感动力”高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作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环节、活动的空间、表现的机会、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上自主地快乐地获取知识,进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4i:广东广州市萝岗区东区中学)

篇10: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感

1、脱离实际应用,盲目追求精品。

整合课的观摩、交流很少注重实际应用,“做秀”、“表演”以及功利成分也愈来愈浓。教学研究、模式探索变成了一节课的“打磨”过程。想让谁“红”,就组织教师、专家一块儿“攻”一节课。为了一节课,有些学校搭上了一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的时间。曾经听说有一所学校为了让整合课评上奖,教师提前半年就不上课了,全力以赴,打磨精品。

2、技术喧宾夺主,学科成为配角。

近期不少研究者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要“回归学科”,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探究,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削弱。这并非杞人忧天。有一节小学语文《葡萄沟》的课,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孩子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环节,忙活了半天,惟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朗读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上成了活动课。难怪很多老师说:“现在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

出路。

我认为课程整合探索,应当返璞归真。

不少教师对整合课出现的目标偏移感到迷惘。比如有的课,教师大部分时间坐在讲台前操作电脑,学生不是打字,就是作业、查资料,师生、生生互动都用耳机、麦克风,怎么看都像是远程教育的情景。多年从事学科研究的专家也莫名其妙:“教师为什么不走到学生跟前,教师应该和学生零距离呀!”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基础的东西还是要把握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理解学科教学的功能,根据课程目标、学科属性、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很好地融合。”整合课“该用什么用什么,什么有效用什么”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当年,有人预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书本、黑板、粉笔将被彻底取代”的时候,但也有专家提出“书本、黑板、投影、计算机网络‘四代同堂’”的主张,那是在一线教学中得到验证的实实在在的经验。当然,学生课前在网上收集到的资源拿到课堂交流,以及课后的深化拓展,同样是整合。”

篇11:学习支架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学习支架的概念、使用原则以及形式,给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浅析了学习支架不同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它的不足之处,同时以多个支架作为案例来提高其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可应用性与可操作性。关键词:学习支架;信息技术;小学

目录

一、引言..........................................................................................................................2

二、学习支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使用原则..................................................................2

(一)学习支架的内涵.....................................................................................................2

(二)学习支架的表现形式..............................................................................................3

(三)学习支架的使用原则..............................................................................................4

三、学情及新课程标准分析..............................................................................................4

(一)学情分析...............................................................................................................4

(二)新课程标准分析.....................................................................................................6

四、学习支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6

(一)学习支架的使用.....................................................................................................7 1.在初步认识软件时提供问题形式学习支架........................................................7 2.学习软件功能时提供三种学习支架..................................................................8(1)提供问题形式的学习支架...................................................................8(2)提供建议形式的学习支架...................................................................9(3)提供向导形式的学习支架.................................................................10 3.利用软件制作作品时提供学习支架.................................................................11(1)提供范例形式的学习支架..................................................................11(2)提供图表形式的学习支架.................................................................12

(二)学习支架使用的不足之处.....................................................................................14

五、总结........................................................................................................................14 参考文献........................................................................................................................15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教改的来临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然而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信息化教学的外显特征,要想真正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信息技术课堂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鼓励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但这并非意味着学生的所有探究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学习环境。因此,“学习支架”这一教学策略就从众多教学策略中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学习支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监控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活动进行观察,必要时,介入学习过程并提供学习支架,当没有必要时,则及时“隐退”为学习者提供主动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理解与能力发展的新领域。可以说,学习支架的设计是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充分、最集中的体现。因此研究“学习支架”是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的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习支架的含义、类型以及使用建议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习支架的文章并不少,这些文章主要一部分研究学习支架的应用表现形式和学习支架应用有效时所具有的特征,另一部分是学习支架在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应用。但是很少有文章研究学习支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同时学习支架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学习支架是个性化的,因此它能使每一个学习者受益。所以在未来的课堂上教师更应该多加使用学习支架,从而使得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为更好的了解学习支架,在这里简单的介绍学习支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使用原则。

(一)学习支架的含义

“支架”在这里也可以称为“脚手架”,其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支撑系统,建筑施工中少了脚手架将一事无成。把“支架”的概念用于教学实践,既形象又贴切,学习支架就是指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我们很容易看出,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并且适时的提供有效的、合适的学习支架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任务更好更完善的到达要求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要从学

生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创设适当条件,以支持和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达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这些适当条件实际上就是学习支架。如图1【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穿越“最近发展区”到达潜在发展区,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适的学习支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二)学习支架的类型

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其表现形式没有定式,随任务的不同、支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更为灵活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2】。

1.范例: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包含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

2.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比较关注细节和可操作性,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灵活地提供此类支架。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

3.建议: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4.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如观察向导可以避免学生错过关键细节;采访向导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特定信息;陈述向导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等等。

5.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10种,在 3

皮尔斯博士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书中总结48种图表(书中称为组织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

(三)学习支架的使用建议

学习支架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如何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3】:

适时性:在学习过程的什么时候提供支架, 当学习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时可以撤除支架, 这些都应该精心设计。

适度性:每个学习支架都应当有阶梯性, 目的是给学生留有恰当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站在支架上通过自己“跳一跳”, 才能“摘到桃子”。

个性化: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程度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差异性很大。如果按一个标准提供就会出现程度好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对于程度差的学生来说, 困难依然重重, 屡战屡败, 劳而无获。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支援学生以延伸他们的能力,是一个对学生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通过其支撑作用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断从实际水平提升到潜在水平,使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当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即学习过程被内化之后,相应的学习支架可被撤除,因此学习支架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种短期存在。

三、学情及新课程标准分析

宁波市学校基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笔者在这里就学生的学情和《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学习支架。

(一)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

式不断重建的过程。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4】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二岁)。2.前运演阶段(二岁—七岁)。3.具体运演阶段(七岁—十二岁)4.形式运演阶段(十二岁—十二岁以上)。

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的学生普遍年龄在9周岁到12周岁之间,属于小学的中高级,处于第三阶段,即具体运演阶段,儿童已具有运演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4】,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阶段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演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但是这些操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然而,在这个阶段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这就是这些所有的逻辑或思维都还跟具体的活动或客体联系在一起。离开了活动或客体,儿童就无法进行运演了。这就好象是低年级学生学算术必须有小木棍进行参照一样,这应该算是这种理论在实际中的一种很好的利用。

首先在感知、注意等方面,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同时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其次在想象、思维方面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

教师让学生自己在既定的情境中探索,而教师则负责对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他们离目标更近一些。现在的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根据学生的目前实际的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支架。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5】: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5】: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四、学习支架的具体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门崭新的年轻学科,还正处于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发展与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信息技术其本质就是在生活中人们利用来获取、处理与传递信息的一个“工具”。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和信息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让学生掌握驾驭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能力。当前,微机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校的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很难做到与社会同步或超前。学生学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如何才能高质量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显得

尤为重要。我觉得信息技术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和操作,为了学而学,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一)学习支架的使用

信息技术要真正进入小学生的课堂,就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的角色是配角,是助手,是顾问,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强行将现有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在帮助学生时,学习支架就发挥了它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使用软件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步认识软件,第二学习软件中的基本功能,第三使用软件制作出作品。我们可以在这三个阶段适时的提供一些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任务。

1.在初步认识软件时提供问题形式学习支架

小学生好动脑、动手、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高度重视度充分发挥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软件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以拉近学生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乐于学。而问题形式的导语,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使用问题形式学习支架来引领学生使用一个新的软件。

① 可以根据软件的一方面作用或者用途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这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之心,同时又能知道软件的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功能。例如要引出网页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问:平时你是怎么看到别人的作品的?这时学生就会回答,在电脑,在网页上。这时就简单的过渡到了对网页的研究。

② 可以根据计算机应用软件有别于其他工具的使用方法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计算机软件的优势。例如要引出画图工具,这时教师拿着一张被损坏的画,希望学生能帮忙补救,学生为难时,教师可以提问:这种画很容易被破坏,修改也困难,那我该什么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就会想到用电脑来制作图片可以方便的修改,从而顺利的引 7

出了新的工具。

由于小学生对外界陌生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问题支架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问题支架可以很好构建一个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桥梁,让学生不由自主就想去探索新的内容,吸引学生对陌生事物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有所了解这个新软件的一些功能。在初步认识软件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问题形式的学习支架花费的时间比较短,效率也较高,但需要注意适时性的原则,什么时候进行提问能达到最佳效果,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不能为了问而问。

2.在学习软件功能时提供三种学习支架(1)提供问题形式的学习支架

在学习软件使用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很多学生总是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而在小学生提出问题时,如果没有教师引导性的问题为其提供支架,也会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

那么老师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引路人,抛出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路吸引到正确的方向。教师可以用不同层次、角度、深度的问题搭建起学习支架,随问题的不断解决,学习不断深入。提供的问题的类型主要有四种【6】:是何(what)一些表示事实内容的问题;为何(why)一些表示目的与理由的问题;如何(how):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若何(if):一些表示情境条件变化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猜想,发散思维。

例如学生在操作中面对“分岔路”无从选择,这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个“如何”类型问题支架来引导他们,可以将这类支架运用到软件新功能的介绍和使用中。例如教师为学生学习画图时提供了一个情景“喜羊羊和灰太狼大战”,一只喜羊羊如何才能斗过五只灰太狼呢?让学生想尽办法帮助喜羊羊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这时可以提出问题:一只如何能和五只比呢,这明显不公平,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想什么办法?学生就会想到可以使用复制工具增加学生的人数,或者使用删除工具减少灰太狼的个数。这时问题支架就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

再者小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会找出先前学得的经验和当前学得的新课题之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实现学习的迁移。当学生在操作时“误入歧途”时,教师提供“是何”类型问题支架将他们拨回正道,可以将这类支架运用到学生已经知道某种功能后,但又不能熟

练地掌握使用时。例如学生忘记从哪里如何打开Word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将自己的画放在哪个地方吗?我们是不是有一个统一的“书包”?这时学生就会想起之前学画图工具时存放的地方,这是学习的迁移。

问题支架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引出软件中新工具的介绍以及旧知识的回顾,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同时问题支架的使用可以给小学生创造一个直接和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小学生掌握与其年龄相符的多媒体资源。同时在使用问题支架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的特点,学生水平的不同导致教师给予支架的高度也不同。

另外由于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会不断的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因此学习支架的提供更应该注意适度性原则,不能太过浅显,当然也不能太过深奥,教师应该在了解过学生目前发展水平后再寻找合适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

(2)提供建议形式的学习支架

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中陷入困境时,教师提供恰当的建议,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当把某些问题支架的设问语句改为陈述语句对,“问题”支架就变成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相比,建议支架的建议可能少了一些系统性和整体性,但它更直白,往往能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对于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同学而言,这样的学习支架会更加有效,这也就体现了以适度性和个性化为原则的学习支架的选择。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当我们使用建议支架时就应该注意如何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①当学生在操作时遇到难题要退缩时,教师可以采用建议支架,为找不到出路的学生提供引导。例如学生在使用PPT制作动画时,不知道该如何修改路径,教师此时可以提出建议:看到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时,我们是不是想到了在画布上画的图了,在画图中我们可以用铅笔橡皮来修改图形,而这里的路径其实就是简单的图形而已。此时“路径”这个概念在老师的帮助下就变得更加直观,那么学生就能明白该如何修改路径。

② 在遇到学习水平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时,我们都可以使用建议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任 9

务。例如学生在画图时一不小心画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教师可以建议:人犯错的时候呢没有后悔药吃,但是计算机画图就不一样了,它提供我们改错的机会,试试找找看。这时学生就会想起我们的橡皮擦工具或者是撤销工具。

建议支架和问题支架比较类似,都可以用来牵引出新的知识点以及回顾旧知识,而笔者认为建议支架比问题支架更加直白,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鼓励小学生不要畏惧挫折与失败,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也可以用于帮助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同学,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去消化问题支架所带来的问题的时间,使他们更明了建议支架所带来的用途,当然在提供支架的时候还是应当注意适度性的原则,不能因为建议支架的“直白”,就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将脚手架搭建的更容易攀爬一点。

(3)提供向导形式的学习支架

随着年纪和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简单运用向复杂运用过渡,由单向运用向多向运用发展。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就应该将问题的设置向这两方面靠近,但由于小学生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他们需要教师更加系统的引导,而向导学习支架就是一样非常不错的工具。

向导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建议学生如何完成某一任务的一种片面性支架,它的整体性比较强。提供向导形式的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注意关键的细节,组织学生的思维等。

向导支架将一个复制的问题细致化,使得学生能按部就班的操作。特别适合用在学生已经学会所有软件的知识点后,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综合性的任务,这个任务会融合很多技术性操作,这时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会某个功能,并不能将它与实际的情况相贯穿,所以就需要向导支架做引导和解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也就是说要让信息技术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从而获得成就感,而更乐于学习,因此向导支架在实际问题中的牵引就尤为重要。

例如在ppt的综合任务中,教材创设了这样一个任务,以“水葫芦的危害与防治”为主题,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并制作出演示文稿。这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而教师需要制作一个向导支架,帮助学生规划一个演示文稿的主线。

向导支架内容: ①演示文稿的封面

②了解水葫芦:什么是水葫芦?它的来源?它的生长条件?

③水葫芦的现状与危害 ④水葫芦的现行防治方法 ⑤我的建议与设想 ⑥结束。

通过向导支架可以让小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向导支架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性,若学生以目前的水平已经能基本完成或者完成其中的几个步骤,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改向导的内容;若以学生目前的水平在向导的帮助下依旧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适时适当修改向导内容或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其他个性化的支架,例如问题、建议支架等。

3.利用软件制作作品时提供学习支架(1)提供范例形式的学习支架

在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往往只是习惯于被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本和教师布置的问题,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如用word编辑一段文字等。而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因此他们已不满足于用word去编辑一段文字,而要求编辑一份带图片带艺术字的内容丰富的小报纸等等。同时为培养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认知能力。这时范例支架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提供学生想象思维上的整体认识,也帮助学生提供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范例支架是指,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已有学习成果。它包含了特定学习主题中的重要学习步骤或典型学习成果。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其实质就是提供某种意义的参考和借鉴,让学生受到启发,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完全学会软件的基本功能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检查,那么制作出成品就是最好的方式。从范例中让学生提取信息,知道该从哪些角度来制作,可以运用哪些技术去完成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

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范例的展示可以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同时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的大多数实践操作技术是可以从对教师或学生的示范演示中获得的。在这里,教师、学生的操作示范显得尤为重要。

① 对软件的回顾操作性演练可以构建一个技术性的范例,让学生将旧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同时吸收到新的知识。例如教师希望学生利用PPT制作一个动画,教师就会演示大海里渔船的航行、鱼儿在水里的游动以及日月星辰的更替等,通过这些事物的范例让学生对PPT制作出的动画有所感悟和启发。

②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一个实物性的有参考价值的实物范例,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起到引导的作用。展示学生的作品,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下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是一个榜样。同时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范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当教师撤去范例支架时,学生根据他们的发现能力和模仿能力已经大致了解了制作作品时需要哪些步骤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在他们操作过程中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学会在他人的帮助下创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2)提供图表形式的学习支架

图表作为一种展示概念、要素、实例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支架。图表可以作为建构知识的支架,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制图表,通过意义连接,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把握知识的整体,将所学知识整合;二是通过图表的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将过去的死记硬背改变为对概念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三是图表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生通过共同建构图表,加速意义的建构,最终达到共同建构知识。

例如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PPT动画的制作,那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计划概念图,并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概念图来规划自己的小组活动。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同时小学生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那么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成的计划概念图。因此很多的事情在活动开始之前已经被考虑到,减少了重复或无谓的时间浪费。另外,详细的每个步骤中的分工,也让学生了解到自 12

己在小组活动中的地位,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小组活动之中,有了概念图,学生小组活动能够的效率明显提高。而且能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这是对信息素养很好的培养。

图2小组活动计划概念图【7】

图表的给予应当适时,不能在任务已经启动的时候才后知后觉的给予帮助。因此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当然在本例中由于小组的不同,那么计划概念图的重点、分工和每一步的内容也会在图中有不同的体现,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个性化的帮助,但是还应当记住适度性的原则,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需要经过小组内部讨论、教师的适当帮助而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计划。

图表还可以作为诊断性评价支架。只有当学生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时,才发生了有意义学习。因此,在新的学习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或知识进行调查。图表就是其中很好的工具之一。通过图表不仅可以诊断出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可以诊断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式,调整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设计。

(二)学习支架使用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尝试,营造积极探索,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气氛。而范例的使用就会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例如在教学生画图时,大多数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做出来的图画,没有新意,缺少创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冲破束缚,制作出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作品,可让学生亲自尝试发挥想象,也可几个同学共同努力创作作品。例如,教师熟练地在计算机上绘制一幅“井底之蛙”的画。要求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场面,引发学生的灵感和创作欲望。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画出了“大自然真美”、“天空真大呀”、“空气污染”“乱砍乱伐”等许多环保漫画,形像逼真,寓意深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动手动脑结合、同学之间的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学习新知识,然而在由于学生起点水平的不同,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的学习支架也将不同,同时小学生心直口快,反应迅速,这虽然是发展其思维敏感性品质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受其知识经验所限,他们在课堂上快速反应式的想法有时会偏离问题核心,甚至纯属“无稽之谈”或“异想天开”。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无条件接纳学生,“无条件尊重”是心理学家罗杰期的重要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本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从容忍、理解到支持的态度予以对待,必要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起点水平给予不同的支架,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但是也只有在这种尊重与理解的心理气氛下,学生才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才能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无论多荒唐和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受到耻笑,而独特的创见却会一再受到鼓励;还是只有这种心理相容的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同时,要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多与学生主动进行沟通,激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出现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在携手合作中教学相长。

五、总结

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然而在缺乏教师指导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受失挫而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也可能因错误线索的引导而偏离预期的方向。因而,在设计“学习支架”时,要考虑全面,将随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备课时有做详细的应对计划,同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予以有效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资源、示范、启发和咨询,使学生不但可以借此解决问题,还可以将教师所

应用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安普中学2012---2013学年度控辍保学工作汇报下一篇:驾驶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