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2024-05-06

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通用9篇)

篇1: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关于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摘 要: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几年来,招贴设计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该模式不仅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还注重理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促使学生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习下,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度的赏析,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招贴设计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设计论文

招贴设计又指海报设计或是宣传画设计,类属于户外广告,以画报的形式存在于大街小巷、商业圈、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近年来国内外视觉传达发展迅速,广告业发展也摆脱了原始生硬的缺陷,变得生动多彩,并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并接受。新出现的设计理论、设计观念、设计制作方式、传播手段等为招贴设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招贴设计具有画面大、远视效果强、内容范围广、兼具性强、重复性强等优势,不仅提高了广告效应,还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在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同时,促使学生认识到现代视觉传达的艺术性。近几年来,招贴设计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该模式不仅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还注重理论知识内容的结构的合理性,促使学生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习下,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度的赏析,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掌握相关理论内容和基本操作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欣赏时尚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创造力。但在当今大部分的大学中,由于发展时间较晚,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仍存在许多误区。

一、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的选择

在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授课内容的选择和理解。在视觉传达专业中,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对美的理解和赏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基本学习素质要求。然而在许多的院校中,对课程的安排却出现了偏差,不少院校将大部分的学时用于讲授广告史的发展、市场需求、广告媒介的种类、广告效果的策划等基础理论中,而对于最重要的创新思维培训等实训课程的安排却少之又少。因此,为了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更好为学生所吸收和运用,首先应该对授课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选择。

授课内容主要分成了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在以往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往往将招贴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区分得较为严格。在大部分的院校课程安排中,往往是先用两课时进行招贴设计理论教学,之后再用两课时M行招贴实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进行严格区分,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加入实训中,也就不能完全掌握设计的核心要领,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合理地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对教学模式中课程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第一课时中主要讲授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接下来的三课时进行实训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较为高级的理论知识仔细讲解,并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实训设计中,从而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设计水平。例如在学习“招贴的构成元素”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对“招贴的色彩和图形”、“招贴的`编排”、“招贴的字体应用”、“招贴的文案”等基础内容在第一课时中进行讲解,再鼓励学生进行实训设计,将具体难度较高的理论,如:对点、线、面、重力、空白、虚实、重叠、动感、焦点、发射、色彩、自然形等的要求,运用到设计中。

不仅如此,在招贴设计教学模式进入后期实训课程中,还会遇到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设计的问题。由于以前的实训教学模式过于原始,一般就是教师布置任务,并对任务范围进行一定的划分,然后学生运用自身对其的理解,设计出具有视觉传达效果的作品。而将设计作品紧紧围绕教师的作业要求,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最终使设计作品失去创新力。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招贴设计的案例分析,在开启学生的设计思维后,进行小型的招贴设计比赛。在评比后教师应该对学生作品进行充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从而给学生明确的现代招贴设计方向。

二、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近几年随着招贴设计的发展,国内外都涌现了不少的设计专家和优秀的设计界名师,有条件的大学院校就可以采取“双师制”,聘请国外有名的设计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课。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优秀教师丰富的设计经验,还能进一步感受到国际的招贴设计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在上课期间,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效率,无论是针对理论课程还是实训课程。教师还可以举行小型的设计交流大会,鼓励学生在会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听到更多的设计想法,还能在探讨中解决自身的疑惑。例如在学习“招贴的视觉中心”一课时,教师可以拿出多幅优秀的招贴设计,给学生欣赏后,提出问题,如“在该招贴设计中,视觉中心是哪些物体?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招贴的创意”和“招贴的设计定位”等方面出发,进一步对招贴视觉中心内容进行理解。

不仅如此,提高课程的效率还应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考察和积淀。在以前的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都集中精力去学习专业设计课程,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积累,因此在设计中会出现创意匮乏的现象。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促进学生对招贴设计的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而不是过度依赖计算机设计。在学生的设计作业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手绘设计,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设计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最后,还要注意加强课后巩固。在招贴设计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基础,导入设计背景、故事和延伸是重要环节,在课后加强巩固是关键。巩固的方式有很多,如:布置设计作业、鉴赏优美的设计作品、组织小型设计比赛等。鉴赏优美的设计作品在招贴设计的学习中是一项必须进行的环节,先让学生自行鉴赏,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教师再对整个作品进行完整的讲解,并且升华设计作品的中心内容,将作者设计的思路和作品的主旨进行讲解,给学生课后的鉴赏奠定基础。课后的加强巩固工作是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程后,适当地给学生留下作业作为巩固,是一项常见的教育手段。也可以对学生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对课本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巩固,模拟成小故事或者小场景,然后采用分组比赛、讨论的方式来对课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积极利用好课下的时间,以多种方式来加强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的效率。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视觉传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广告的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丰富的表达方式不仅提高了广告的表现力,达到广告的效果,还丰富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主要课程,对其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促进院校课程中招贴设计教育模式的发展是促进视觉传达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

篇2: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张瑞

(黄淮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招贴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招贴设计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出发,对招贴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定位进行了解分析,对招贴设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做出了总结,从而促进招贴设计教学更有效地发展。关键词: 招贴设计 教学思考 教学模式

招贴是通过艺术形式所进行的直接的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因人类社会活动的广泛多样性呈现更为丰富的样式和含义。招贴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十分广泛,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一门实践性极高的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社会应用性广的专业课程。

一、招贴设计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

1、课程建设以单门课程建设为主,缺乏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整合。目前多数高校中该课程的建设仍以单门课程建设为主,课程内容以及时间安排上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缺乏连贯性。侧重点集中在课程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组织关系,而该课程与三大构成、图形设计、版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却关注较少,易造成课程衔接不畅等问题。

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的趋同:目前各高校在招贴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教学大纲也是异曲同工,缺乏特色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重复过多,没有以与市场结合的案例来领会课程知识。这种弊端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且缺乏竞争性,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与社会发展不吻合。

3、教学模式的“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练习、重复运用等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所承接过来的知识技能,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完全以被动接受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导致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这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评定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也是集中在学生牢固掌握现成知识层面上,对招贴设计课程应用性特征没有真正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招贴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定位

1、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灌输的并重

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是应用性极强,而学生对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又颇为抵触。因此教学中不但要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展示靳埭强、田中光

一、福田繁雄等招贴大师的优秀作品和著名国际知名品牌的商业招贴设计实例,而且深入分析这些招贴的内涵、创作思路、灵感来源以及品牌特征等。实践时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设定招贴主题,如公益类的环保、关爱老人儿童、反腐倡廉主题等,运动、电影、时尚品牌、音乐及校园文化海报等。

2、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草图构思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的创意依靠软件技术得以快速的完成,其优势远大于传统的手绘。但目前,过于依靠电脑反而助长了学生浮躁的学习态度,导致设计前的构思完全借助于电脑和网络,而设计过程中则主要用PS、AI等设计软件随机性地表达设计构思。而事实上,一张简洁的草图,就能设计创意鲜活起来,此外草图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让不成熟的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得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草图构思能力,给予更多的引导和训练。

3、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个性化的招贴设计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拓展新的思维空间。在招贴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培养则不妨运用文化类招贴设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从常规的设计模式转向新的设计思维,使学生避免落入形式单调平庸的招贴形态套路中。

三、招贴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从“课程教学”为主到“项目教学”为主的转变。项目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实际或虚拟项目去组织教学内容,其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该课程对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下设置出多个由易到难的真实或虚拟的项目。以纵向项目来贯穿横向的课程知识结构,有效地将招贴设计所需要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地通过项目教学系统地分段地传授给学生,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的紧密联系,从而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

2、从“动手”为主到“动脑”为主的转变。设计过程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创造力的产生与发挥依赖于创造

性思维的发散与收敛,设计创意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而创造的含义则在于突破旧的事物,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计算机软件给我们的设计创意提供了无限的方便,我们的“手”从复杂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得以解脱出来,这样我们便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动脑”,去思考,去创造。

3、从重“结果”为主到重“过程”为主的转变。招贴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过程的引导,最终的教学评价要注重整个创造过程,而不是仅仅凭借一个结果给学生作出评定。在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享受创作过程中带来的疑惑与惊喜,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设计状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社会对学历文凭的重视已渐渐淡化,更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个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培养的目标也是发展有后劲就业能称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实践,避免满堂教学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侧重其自身综合知识的积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在短时间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参考文献:

[1]朱长超.创新思维[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袁静.姬长武.平面传达设计[M] .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3]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为“2012年黄淮学院校级教改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12XJGLX0505

作者信息:

张瑞,电话:*** 邮箱:happyruiya@163.com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篇3: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的教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我们极大的感官与精神的享受,无论是中国汉字、书法还是水墨画或者说民间艺术文化,都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值得我们珍视与传承的文化瑰宝。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招贴表现手法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直接寻找切入点与契合处,在吸收与肯定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招贴理念,汲取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与现代表现手法不同的造型语言,展现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手法与表现手段,是目前招贴设计教学的主要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之宝,千年历史的洗礼与沉淀,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意义深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招贴设计教学合理融合,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开启了另一条展现中过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保存。另一方面,在招贴设计教学中融入艺术教育,还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是升华学生思维情感、促进学生感性思考、完善学生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独立人文精神的强力武器。这两者的科学结合,有助于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摆脱前人的设计之桎梏,使创作者的学习与艺术创作走出当前一味追求模仿的误区。

当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内容,丰富招贴艺术的设计形式与设计元素 , 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现代招贴设计师打破以往单纯模仿外国的僵局,利用传统文化打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招贴设计风格,这既是招贴设计的形势所驱,也是招贴设计的最终归宿。正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先生所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能吸养消化,思考发酵,定能创意无限。”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的探索

(一)教学方向与思路的拓展

艺术设计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技巧或者技能训练,更应该重视的是艺术文化以及艺术文化表现形式的学习。谈及艺术文化学习,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尊重艺术文化,这应该作为一项主要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被纳入教育范畴之中。平面广告设计内容千千万万,包罗万象,体现在生活与市场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在设计时就应该寻找广告招贴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并适度与市场相结合,以体现市场的实际需求。 目前,我国的招贴广告已经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即回归本土与贴合市场,这不仅使招贴广告富含一定的文化韵味,同时还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感。

此外,将招贴广告作为一个载体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还可以更好地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与现代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信息,从而将其合理地融入到现代招贴广告设计之中。相对来说,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性,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知识文化概念, 使学生从潜意识上重视传统文化,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具体实践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意义非凡。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应用不仅是简单的外形,要注意更深层次的内在含义上的延伸与拓展,我们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从“形”,延至“意”, 进而传至“神”。

(二)教学方式与过程的革新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招贴设计教学课堂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于传统课堂形式的改变,改变以前那种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转而以学生为主导, 引导学生自有思考,采用一种边学习、边观察、边交流、 边提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思维模式。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目标、 价值以及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要求,明确向学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本节中的影响以及意义, 切实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以及了解程度。

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之于平面广告招贴的价值认识,结合具体的情况,有意识地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教学氛围,以对认识薄弱或者不清的情况予以适当解决。最后,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与学生携手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同时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研究学生的思维创作,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思维缺陷与出现漏洞的原因,并更深层地考虑如何进一步引导和适时有度地干预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整个教学流程应遵循先理解、后体会、再实践的方式进行。

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理解的一种考验,应用、吸收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的元素直接拷贝到设计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知并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以更好地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变化与改造, 并使改造后的图形成为整个设计中的一个创新点。对学生构思思维的培养只是现代招贴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我们主要是通过对“形”、“意”、“色”等元素的提取与衍生来达到预想的目的。首先是关于“形”, 形其基本含义是物象展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一定文化背景意义的字符或者花纹,比如说表示吉祥意义的万字纹、如意纹、 杂宝纹等,这些纹饰不仅样子精细美观,而且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一举两得。除了直接对此进行应用之外, 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对此进行形式上的转化与变幻, 或者分解或者重组,但一定要注意实际应用意义上的甄别。

其次是“意”,以“形”会“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一笔,从形态上体会意义上的深远,利用形态将中华民族的情感展现出来,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图像进行提炼与创新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带领学生深挖掩藏在这些图形之后的深刻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深层次去理解传统文化之于招贴广告设计的重要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态、风格以及意义上无限制延展。

最后是对于“色”的把握。色彩可以反映广告产品的基本走向,或者是清新或者是温馨亦或者是“高冷”, 正确对色彩进行把握,有助于我们更成功地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色彩是平面广告给人们留下的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是构成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不仅可以有效表现设计者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影响欣赏者的心理与情绪。比如有着信仰以及虔诚含义的黄色,黄色在东方代表光明、希望以及权威,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宗教以及皇室装饰之中;其次如红色,代表生命、未来以及生机等, 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红色便被民众应用在一些喜庆的场合。色彩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展现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一切都要有完整的具有传统意味的人文精神作为创作的依托。

在整个招贴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与强调的是学生的创作技能背后的思想设计与情感表现,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以一种艺术的感觉看待整个世界。无论最终的表现手法是具体还是抽象或者说是两者结合,带领学生在领悟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去了解、挖掘民族传统文化都是现代招贴设计课程的重要目标。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实践——以书法为例

首先,书法线条美的借鉴。线条是书法作品构成的基本元素 , 是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本质上体现着书法的精神特质。借鉴书法中的线条美,首先要做的是理解书法不同线条表现出的含义,并从中提取应用元素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赋予招贴广告以新的含义,也使得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

其次是对书法的构造美德借鉴。我国的书法历经千年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形成了不同的字体,展现出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因此,借用不同字体的书法便可以很好地展现出招贴广告的不同内涵。文字是招贴广告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电脑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虽然使用方便,但是略呆板,缺乏活力与艺术性。因此, 有必要借鉴书法的构造,将书法独特的可以传递作者情感的功能体现其中,以扩展招贴广告设计作品的文化与表现内涵。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不是一味依赖电脑。

再次是借鉴书法的笔韵以及墨趣。书法是一种时间艺术,所谓时间艺术,即书法的线条随着时间的流动具有不可撤销性、不可重复叠加性,把传统书法的笔韵、 墨趣融合到招贴设计教学中 , 是广告招贴设计对书法艺术进行借鉴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传统书法中吸收营养也是开拓创作思路的一条途径。

最后,借鉴书法章法的美。真正的艺术不仅要拥有完美的细节,也要拥有完美的整体,整体达到美才是招贴广告追求的最终目标。书法的章法即是书法作品总体布局与总体表现的形式,真正的书法艺术颇为重视章法, 讲究单字与周围字体在组合上的平衡与协调。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从基本的线条笔画到整体的格局构造,就好比调兵遣将,要从容不迫,伸缩有度,讲究气势上的一气呵成,以及展现方式上的力度和神采。招贴设计借鉴书法主要是借鉴书法的构图与章法,以更好地贯彻使用在自己身上,而能更好地为读者呈现出一种较为合理与美观的招贴广告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借鉴书法章法的美,能够加强学生对招贴中文字、图形等视觉元素的整合,提高学生对整体设计的把握能力。中国传统书法讲究均衡以及韵律,讲究布局上的美观,我国书法篆刻有“疏可走马 , 密不透风”之说,这既体现了书法的基本行文规范,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艺术形式上的美。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中国人意义非凡,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招贴设计教学之中,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对现代招贴广告设计教学的一种探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招贴设计教学过程中 , 不应固守于旧、迂腐不化,而应作为创造者去开拓新的未来。

摘要:招贴设计是一种依赖受众视觉感受而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是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招贴设计教学大量借鉴了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招贴艺术表现手法,创作风格与形式越来越新颖,但同时在教学中传统文化理念也被忽视。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入手,进而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招贴设计教学的探索,最后以传统书法融入招贴设计教学为案例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篇4: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关键词:设计实践;创意;设计竞赛

招贴设计是现代人们牛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介丁社会学、美学与市场营销学边缘的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广告策划的深化和视觉化表现。招贴设计课程使学牛具备招贴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程序和方法,把握不同招贴的特点,能够运用视觉传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设计招贴。招贴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是为培养从事平面设计的应用性人才而设的课程。招贴具有促进销售、指导消费、参与竞争、推动牛产、传播文化等功能,是传播各类信息,为商家带来利益的广告形式。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可以开拓学牛的思维,提高学牛的创造能力,可以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在传统教学中,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课程中融入学科设计竞赛和实际商业课题的教学改革方法,可以转换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为课堂带来新鲜元素。建立新颖的教改方法可以为本专业设计类课程提供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l 教学存在问题

在招贴设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长期观察学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与学习方式,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设计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招贴设计作品经常容易流丁形式,纸上谈兵,就业时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第二,学生创意能力不足,设计思维狭隘,一部分学牛缺乏创意表达能力。学牛往往与教师进行创意沟通时对创意的捕述很好,但设计的表达效果却难以让人满意,表达技法急需提高。第三,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牛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兴趣,教师传统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单薄,急需新鲜元素地融入。

2 教学定位

一直以来,在招贴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牛的动于能力和创意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辛苦准备的教学案例可能不再有新鲜感,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牛已经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模式变成了严峻的挑战,授课方法急需得到调整和改善。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牛的兴趣,如何调整课堂氛围,如何增加师牛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课程中融人大量实际成功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牛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可以保持课程的新鲜感。这也为提高动于能力提供了途径。

3 教学方法创新

3.1 观察、比较当前教师的授课方法与授课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观察和分析学牛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教师特别注重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通过身体力行,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交流,听取他们的讲课方式与方法,并结合到自己的讲课当中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随时补充专业领域中最新的资讯,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加强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增加教师与学牛的互动。只有与时俱进,教学才能突破。

3.2 选题创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的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作业选题进行了较大创新改动。其一,改变了传统的虚拟课题,增加大量的实际商业课题。这不仅可以让学牛直接接触企业,面向实际市场需求,同时,大量的实际课题可以让学牛进行充分的选择,增加学牛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非常重要,它是动力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选择,学牛可以更主动地去学习课程。其二,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需要我们不断的传承和创新。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牛创作出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招贴作品,增强学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增强民族白豪感并同时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课程不仅关注西方现代设计的先进理念和先进于法,同时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改造创新;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牛创作出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招贴作品。其三,鼓励学牛参加本专业的学科设计竞赛,并在课后进行大量积极的辅导工作,积极引导各类大赛进入课堂。例如,在学科中较有影响力的白金创意大赛,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大赛,浙江省多媒体大赛,全围大学牛广告大赛等比赛。因为大赛的课题信息量较新,命题也具有时代性,以大赛的命题作为课程作业的一部分,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牛对课程积极性。学科设计竞赛既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竞争的大舞台。让学生及早地参与竞赛课题,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牛交流创作地欲望,同时也锻炼了设计创意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竞赛的反馈,打开眼界,了解设计创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设计技法。新颖的课程内容可以为传统的上课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

3.3 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时代发展,提高技艺

创意是为准备而深刻地表现招贴主题的一种构想、意念或主题,也是主题思想的灵魂。所以,创意如何也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师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发散思维的方法等迅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找到设计的立足点。

在信息化的时代,表现语言呈现了多样化趋势,表现手段也日益丰富。传统的于绘方法并不是进行平面设计的唯一方法,我们应突破自我,寻找新颖的设计于法进行创作表达,提高技艺。

4 结语

篇5:职业教育的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中招贴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能力要求较高,并直接关联后继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本文探讨了如何使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快速成长和发展,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意表现力得到提升等问题。本课程的创意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设计部分则重在提高学生设计的能力和创意的视觉表现能力。通过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招贴设计独特的语言、方法、形式;掌握招贴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视觉要素的表现,以及整体视觉风格的塑造,学会用视觉语言传达思想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观念、创意、视觉的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关键词:招贴设计;探讨;职业教育

《招贴设计》课程是职业院校中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广告创意设计模块课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创意部分花时间精力指导学生,使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快速成长和发展,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意表现力得到提升等问题。职业教育中招贴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能力要求较高,并直接关联后继商业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教师可在创意部分多花时间精力指导,使学生能打好基础。本课程的创意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设计部分则重在提高学生设计的能力和创意的视觉表现能力。通过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招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风格;了解招贴设计的分类及功能作用;重点掌握招贴设计独特的语言、方法、形式;掌握招贴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视觉要素的表现,以及整体视觉风格的塑造,学会用视觉语言传达思想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观念、创意、视觉的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1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招贴设计的概念和功能,了解和掌握招贴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形式,掌握招贴设计的视觉要素的创意与表现,掌握招贴设计的文案写作与创意。能力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制作艺术文化招贴与公益招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在招贴设计理论讲授中特别要突出特色,突出招贴中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意蕴的`运用,根据这些特色做实际案例欣赏分析与示范。理论学习不要求面面俱到,强调实际性和实用性,抓住语言描述到视觉图形语言的转换这一难点进行讲练结合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概念讲授和案例赏析中穿插案例示范,这种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能提高课程效率。使学生能通过元素联想、利用创意的表现方法来完成招贴的视觉元素设计。并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专业设计中熟练运用。深入讲解招贴设计的表现方法,强化图形的表现力,探索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学过程中对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辨析,可以加入师生课堂即兴问答。设计方案思维创新中,注重设计草图的绘制及阐述,显示出对招贴主题较深入的思考。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清晰招贴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例,让学生先做草图,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做综合性强的设计。注意在每阶段练习后进行检查与小结,以便查漏补缺,提高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以行业招贴设计大赛为背景,导入设计主题组织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特长申请岗位,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考核以模拟客户提案的形式进行,并根据提案结果给分。教学设计过程分为四部分。首先了解招贴设计的相关理论点,训练剪影招贴的形式,招贴设计的风格、形式、类别;招贴设计特征解析。然后了解招贴设计的概念及类别,熟悉招贴设计的风格形式。训练中国文化元素的提炼与表达,讲解中国招贴设计发展;日本招贴的形式风格及启示。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以及在现代招贴中的表达。接下来讲解招贴设计的创意准则,训练学生思维方法。以主题招贴或竞赛命题为选题,完成招贴设计创意。明确焦点、汇集大量想法推进、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招贴创意准则与发散式、头脑风暴方式。最后以主题招贴或竞赛命题为选题,完成二组招贴设计。让学生掌握将招贴观念图形化的方式,具备将招贴设计各视觉要素塑造与融合的能力,具备色彩的调性定位准确,版式的形式美表达合理的能力。

3课程考核

为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招贴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况,课程考核应将职业素质考核、创新思维考核、代表作品制作考核、综合实训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具体考核办法为创新思维考核占20%,代表作品制作考核占30%,综合实训考核占40%,职业素质考核占10%。设计思维考核包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辨析和设计方案思维创新。具体有:(1)对老师讲解的招贴设计理论理解较透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2)针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其设计特点,思考比较深入;(3)招贴设计方案较有新意;(4)能用设计语言准确的传达主题观念。视觉创意与表现是指熟练运用电脑技法表现创意,定位准确,视觉形式及风格新颖、精准。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招贴设计》课程坚持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理论适度够用,重在案例分析,强化专题创意训练。创意训练中,以专题创意训练带动学生对广告创意策略与执行的理解。本课程以全面、丰富的中外创意招贴精品作为案例,边观摩、边分析、边讨论,创造良好的教学互动氛围。采用基于工作任务驱动中项目实战的教学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设计任务学习。课程中可以穿插分段考核的模式,观摩与讨论的环节,专家专题讲座的模式,启发示范式教学,一对一的作品辅导,师生参评环节等。在课程中比较和分析不同的招贴设计与典型作品,启发点拨学生。甚至教师示范设计,使学生学会借鉴,学会欣赏。对学生的招贴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比优劣效果。通过展示广告设计的经典案例,教师进行分析和讲解,并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通过分析典型的招贴设计作品,使学生扩宽艺术视野、提高设计专业素养。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招贴设计的相关专题讲座,介绍招贴设计创意的方法、了解招贴设计技巧。

5课程资源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选用与编写。要充分地体现教学资源的相关内容,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课程为载体实施教学,其教材的形式应该涵盖纸质和多媒体设计演示材料。项目内容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企业资源、网络相关资源自编教材。本课程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修订。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授课计划,设计更加详细、完善的教学方案,各训练项目的参考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以保证项目训练的正常进行。任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中,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案,进行详细的实训项目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讲究教与学的互动。综上所述,招贴设计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前期的文化素养,文化内涵的底蕴,文化知识的积累要求较多。教学工作者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高招贴内涵文化等创意表现能力时,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符合行业标准和日益发展的的社会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彬彬.对于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探索[J].高教学刊,(12):55-56.

[2]王佳琦,张彩红,郭丽平.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版式设计》课程中的招贴设计项目为例[J].价值工程,,36(4):37-38.

篇6:招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尝试论文

招贴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和研究招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表现方法,从而认识到现代招贴设计在具有传播实用价值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招贴设计理论学习、优秀作品评析、课题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能独立进行富有创意的招贴设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大量学时讲授广告发展史、广告策略、市场需求、广告媒介等,导致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二、结合培养方案对授课内容进行科学划分

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看,培养方案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基础,是实施专业教育的关键。这就需要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使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适应社会要求,教师应精简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提出改革的要素。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划分

以往招贴设计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部分划分得过于严格。如,课程分四周进行,教师会安排前两周在教室里将课程的理论内容讲完,后两周进实验室做设计实验。这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分离,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能掌握设计的核心要领。笔者的做法是将理论部分的基础内容放在第一周讲解,第二周至第四周定位为课程的实践部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招贴设计作品创作。这期间,教师再将理论部分中关于招贴设计的构成元素、构图、创意、表现方法等内容融汇到学生实践创作的过程中。从学生设计作品可以明显看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实际效果。

2.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进入实践部分后,教师往往会根据招贴设计的分类让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学生面对繁多的课题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进入设计,仅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上,课程结束后并不能掌握招贴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调整了实践内容。做法是结合国内外招贴设计比赛让学生确定实践课题,教师针对比赛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讲解,给出创意与设计的正确方向。

三、把握课程前沿,聘请校外名师进课堂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尝试将设计界名师请到课堂上,采取“双师制”的教学模式,让设计大师与主讲教师共同为学生授课。笔者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中,相继邀请了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原院长刘庆孝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陈放教授等来到课堂,与笔者共同完成了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这些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就学生的设计选题、创意思路、设计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主讲教师进行辩论式探讨,使学生能够听到不同的设计声音。名师通常就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与学生分享,如,陈放教授说自己的招贴设计没有刻意追求自己的风格,因为做设计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主题寻找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客观上可能有一些风格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这样有别于一般招贴设计理论的见解给了学生很大的启示,为学生的设计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

四、针对课程出现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

1.招贴创意匮乏暴露出学生文化知识积淀的不足

前面谈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一些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过分地注重实践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在招贴设计创意阶段出现创意匮乏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招贴设计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设计师要多读书、多思考,注重专业知识向文化知识的不断拓展。

2.招贴表现手法单一反映了学生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

篇7:探索教学模式设计案例

从国外的教学实践看,这种模式是许多中小学数字课堂与网络学校开展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是整个教学的关键。

基于网络的探索式教学的应用案例

设计过程分为:情景创设、任务活动设计、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得出结论、反思和分享交流阶段。案例的主题:如何在沙漠中生存? 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创设情景:根据主题创设的情景是:你同团队驱车做穿越沙漠的旅行,突然汽车嘎然而止,你们被困在沙漠中,面对此情景束手无策,虽已发出求救信号,但救援队伍在7天后才能到达,在救援队伍到达前,你如何生存?(通过网络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真实情境)。

二、任务活动设计:

1、两人或三人一组一起合作。在小组合作工作中,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分别扮演记录者、调查研究组织者和设计者。

2、选择沙漠:Hot-Kalari,Mojave,Cold-Gobi,Great basin,Namib,Terkestain,South west USA Deserts

3、完成个人作业:  画出HOT-KALAHARY沙漠白天、晚上的气温曲线图,与你所围困的沙漠信息进行比较对照,解释 这些信息如何影响你的日常安排。 保留一份日常活动日志. 绘制一张地图,要求包括以下元素:沙漠所在的洲、你在沙漠中的位置。

 解释你所围困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4、为小组设计一种如何在这7天内存活下来的方案。

 选择你车里的10个事物,解释为什么对你的生存来说,他们是很重要的。

 制作幻灯片演示说明你如何在这7天内幸存。 对你的日常安排作一生动的陈述。

 对在沙漠中的7天按 时间线顺序作出流程安排。

三、提出问题阶段

可以设计多种问题,例如:

沙漠中的那些部分给你带来了威胁?沙漠中的那些地方有助于你生存?选择沙漠中的一种或多种动物,找出它们是如何适应沙漠生活的?把你发现的规律运用到你遇到的情景下。选择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分析他是如何在恶劣的沙漠气候中生存的?在沙漠中的居住环境生存特征是什么(如温度、风景、植物、动物)?气候是怎样影响你在沙漠中的幸存的?

四、提供资源

这一阶段可以给出帮助找到关于沙漠信息的相关站点。让学生在这些站点发现与主题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提供以下的相关站点:  沙漠是什么样的?

 有关世界上许多沙漠的事实;  在沙漠中的一天;  沙漠中的幸存者  沙漠中生活指南;

五、得出结论:通过以上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探索研究结果初步得出结论。

六、反思阶段:反思主要建立在以下问题上:

 反思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用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书本教材资源等),是否能获取、评价、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作品质量?

 作为小组成员,反思你学到了那些团体协作技能?那些方 面还有待于提高?还有解决此问题的其他方法吗?下次应该怎样做?能否找到解决此问题更简便的方法?通过解决该问题学到了什么?反思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抽象与重新深入思考的过程。

篇8: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一、什么是公益招贴

“公益”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公共的利益, “招贴”又称“海报”“宣传画”等, 凡事张贴在公共场所, 宣传公共道德, 公共法规, 社会文化等内容, 不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的宣传物称作公益招贴。它用鲜明醒目的色彩, 概括有力的图形, 巧妙奇特的创意, 再加上富有号召力的文字, 达到宣传鼓动的目的。公益招贴反映的是社会热点问题, 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包括: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安全、节约用水、希望工程、抗震救灾……

二、公益招贴的特点

1. 社会公益招贴所具备的社会属性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社会公益招贴是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有力手段。它所起到的是明显的社会引领和劝导功能, 具备了显著的社会属性, 承担着鲜明的社会责任。

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中兼顾德育, 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使技能教学与德育互相融合, 培养既富有个性、又满怀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同时兼备专业潜质和专业道德的新一代学生, 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

2. 公益招贴的传播、宣传的功能和广告效应

招贴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设计宣传媒体中拥有独特地位, 吸引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 众多世界性权威机构不断举行盛大的国际招贴展,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是招贴融合了艺术和设计的特征, 同时拥有宣传的条件, 它所具备的“告示”功能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公益招贴的宣传告示功能因“公益”性而得到加强, 从而使信息之间的传达和沟通速度加快, 广告效应更强。

3. 公益招贴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质

公益招贴的社会属性要求设计者自身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具备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感受力和深入的思考能力, 它是能够产生卓越的招贴的前提。作为社会公益招贴的设计者, 在设计过程当中, 不断充实、培养和展示自身的责任意识, 得到社会公益教育和发生公益行为的过程所起到的社会效应和反馈功能, 达成个体的自我提升作用的过程。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1. 以生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教师而言, 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体现人文关怀,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观察和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产生知识与价值上的共鸣, 从而使学生热爱招贴设计学科。

2. 联系实际, 活跃德育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有所获, 知行统一, 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 增加情感投入, 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 实施情感教学。

3. 自我完善, 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 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以德育人、以德树威。

四、为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 转变教育观念, 强化“渗透”意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要在公益招贴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工作,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思想教育观念, 使教师在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过程中, 由被动到主动。教学实践表明, 学科教育渗透工作是由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完成的, 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要靠教师去挖掘, 教师是学科德育渗透的主力军。因此, 只有转变和更新教师的传统观念,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具备高尚的德育情操、渊博的知识和实施学科德育的基本功,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在传统的公益招贴设计教学中, 教师主要传授给学生的是设计能力与设计技巧。这当然是公益招贴设计课程设置的最重要目标, 但并不是唯一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与传授知识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寓德于教。在公益招贴设计教学中, 如果能因势利导从公益招贴的社会涵义出发, 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 则能够真正完整地实现公益招贴设计教学的教学目标, 因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未来设计优秀作品的基础, 也是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生今后发展和成才的有力基础。

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进行德育思想渗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 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 加上教学手段的应用同样可以营造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手段及方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此期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德育教育也会得到顺利开展。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公益性招贴设计, 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常见的公益海报主题有:环境保护、倡导人类健康与安全 (如交通安全、拒绝毒品、禁烟、卫生防疫等) 、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美德风尚、教育科学、弘扬民族精神等。

《校园招贴设计》这节课, 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学生校园生活元素, 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展示、元旦文艺汇演等校园活动, 这些活动又有很多的分项, 很需要招贴画来宣传, 以此为契机,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教学中, 首先师生共同来探究组成招贴画的主要元素 (标题、内容、花边、插图、主办单位、日期) ,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手绘校园招贴的编排、文字和插图的装饰有什么特点。欣赏优秀作品, 了解插图、主题文字的字体、编排等多样性, 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招贴设计的课堂教学中, 我采用直观手段, 运用大量图片和事实, 激发学生对招贴画

三七文化形成探究

黄加运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三七是中草药, 从被人类发掘起就开始文化化。什么是三七文化, 它是如何孕育、成长并形成的?本文就三七文化形成展开探究, 以促进更多人认识并消费三七文化, 让三七文化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关键词:三七文化;孕育;成长;形成

三七, 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料记载, 起源于2.5亿年前第三纪, 生长在少透光的亚热带湿性长绿阔叶林中。第四纪之后, 由于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仅存于滇、桂一带。1自古以来因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神奇功效被世人所公认, 素有“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的美誉。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因独特土壤、气候环境等因素, 成为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地, 全世界约98%的三七产自文山。三七从明朝时期被文山苗族先祖发现并人工栽培起, 就缔结文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三七文化篇章的开始, 发展到今天已有四百余年。

一、三七文化

目前有关三七文化的界定模糊混乱, 需要加以探讨, 以求得共识。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本文对三七文化作如下界定:三七文化是文山各族人民在对三七的发现、驯化、种植、利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漫长历程中, 以三七为载体, 表达人与自然, 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和意识形态的总和。简而言之, 三七文化是文山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三七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文山州的自然地理、民族经济、人文风光、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涉及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凝聚着文山各族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三七文化不是单一的中医药文化组成部分, 也不是三七的象征与代名词, 而是一种包容以三七的生产、流通及“中国三七之

的兴趣和热情, 我注重学生的参与, 通过让学生欣赏和自己动手制作招贴画, 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 提出自已的观点, 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 珍惜资源的意识, 激发了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通过讨论——欣赏——讨论, 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关注发展、关注教育等等良好的思想品质,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维护社会的良知和公众的利益,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配合学校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 活动紧跟社会热点, 学生从一个主题出发, 深入到社会生活中, 既获得了知识, 又在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 情感方面得到了体验。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在学生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 成为一种自觉, 成为一种文化, 变成人们的实际行动。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我在学校号召学生举行以“厉行勤俭节约”“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园公益招贴设计, 并以校园公开课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出来。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校蔚然成风, 号召广大师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贯彻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希望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 关注社会问题、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并通过特乡”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的精神、历史、自然、社会、人文文化、历史遗产、生态环境、与外界相关联等为核心要素构成的集合体。三七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在古代, 三七文化在三七生产、流通中逐渐形成, 被注入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代, 三七文化因三七产品的进一步开发, 三七药理的深入研究, 被注入现代文化内蕴。在未来社会发展建设中, 三七文化还会不断地被融入更多新要素, 成为文山一道独特风景线。

三七文化内容包括三七名称由来、三七栽培技艺文化、三七制度文化、三七种植发展史、三七营销文化、三七中医药文化、三七食文化、三七文学艺术等, 其中以三七中医药文化为核心。

二、三七文化的孕育、成长

对三七首次有明确记载的著作是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1587年, 大明帝国广南府 (隶属文山州) 有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几坨三七到湖北, 请当时清响绝世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鉴别。李时珍对这种久闻其名的神药研究得非常仔细, 他特意在自己的手臂上弄出伤口, 然后敷上三七, 结果伤口很快就愈合。他又在官府刚受过刑的犯人身上试验, 效果也很出奇。他在《本草纲目》 (1596年) 中写道:“此药近时始出, 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 云有奇功。凡杖朴伤损, 淤血林立者, 随即嚼烂罨之即止, 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 先服一二钱, 则血不冲心, 产后服宜良。”自此, 三七中医药文化基底已见端倪。

继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后, 三七陆续走进我国医家书卷史。1624年, 倪朱漠编著《本草汇言》记述:“三七味甘微苦, 性平, 无毒。”1765年, 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记述:“人参补气第一, 三七补血第一, 味同功亦等, 故称人参三七, 为中药之最珍贵者。”1769年, 黄宫绣在《本草求真》记述:“三七, 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作, 血因淤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 能于血分化其血瘀。”1860年, 被誉为“一代师宗”的黄元御在《玉揪药解》记述:“和营止血, 通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承担起一名学生的社会责任。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拓宽了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 把德育、美育、知识技能三个方面统一起来, 课堂教学最终达到质的升华。实践由此变成了创新的源泉, 创新的场所。

公益招贴是倡导、宣传社会公益事业, 宏扬积极正面的价值观、道德观,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有效平台。优秀的公益招贴设计, 是社会环境优化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倡导良好社会道德规范的树立等方面, 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在公益招贴设计教学中, 我们应该全方位地渗透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 使学生的情趣受到陶冶, 道德受到影响, 心灵受到净化, 智慧受到启迪。做为一名美术教师, 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 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称。

参考文献

[1]韩超.《论公益招贴的“兴”“观”“群”“怨”》, 《美术观察》, 2005.

[2]黄建平.《广告招贴设计》,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

篇9:招贴设计创新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论文

关键词:设计思维;民间艺术;设计教学;招贴设计

设计思维是招贴设计的灵魂,在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创意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招贴设计教学的重点,无论是不断更新与修订的教学大纲,还是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创意自始至终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是每一门课程之中。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该依据专业的发展调整学习方法,用不断更新的内容充实现有的知识体系。立足本土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优秀设计师,是现今设计潮流对我国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严峻考验。如何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通过教学实践将民间艺术的思维融入学生的设计创作中来,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对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教导学生对潮流设计形式的搬照,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民族民间艺术的种类,了解民族民间艺术的风格,探索民族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通过课堂训练逐步掌握民族民间艺术的设计特点,并巧妙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而学生从小就在中国文化的浸润下长大,对民间艺术的各类形式都会有粗略的了解,如风筝、剪纸、刺绣、皮影等,都是学生所熟知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但他们更关注的是这些艺术形式独特的外观造型、丰富的色彩变化,而对于民间艺术的创造思想、创作规律几乎是一片空白,并且如何在学习中得到民间艺术思想的充实和基于民间艺术培养自我创作能力,仅凭灵气和平时生活中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是不够的,应该坐下来,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民间艺术进行剖析。

1 民间艺术造物观引入招贴设计的教学过程

1.1 引导学生观察

中国民间艺术是个庞大的体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因地域文化的特点生分为品类多样的艺术类型,收集和整理民间艺术的资料并给学生观摩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民间艺术,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艺术”既包括通常所指的民间绘画和民间雕塑,也包括更为多样的民间工艺。但凡一切可视的、带有审美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就连那些为日常所用的“民具”,无不涵盖其内。[1]根据民间艺术造型的自身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和综合造型三大类,其中包括木刻版畫、剪纸、刺绣、印染花布、织锦、民间绘画等平面造型;泥塑、竹木雕、石雕砖刻、陶瓷、布制品、面塑等立体造型;风筝、皮影、灯彩、活动玩具、游艺活动等综合造型。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不认识到熟悉的认知过程,从缺乏兴趣到积极主动去搜索民间艺术的资料,并从中获得极大的收获与满足。

1.2 了解民间艺术的造型观念

民间艺术作品千变万化,是长期根植于穷乡僻壤的一种大胆的夸张变形或随意想象的民间文化形态,并且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不管外部变化多丰富、样式如何多彩,其基本造型因素都体现出了民间艺术家特有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怎样好看就怎样做”道出了中国民间艺术创造的心理状态,他们不像现代受过系统训练的设计师那样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用程序化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创造活动。在他们看来,万事万物的形象本身就具有多方位的时空感,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造。[2]

学生在逐渐了解到民间艺术创作风格的同时,更多的时间是在思考,学生已习惯用系统、严谨的造型思维去理解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民间艺术风格对学生惯常思维的冲击是剧烈的。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更觉得民间艺术造型特质的可贵,促使学生们更主动地在传统中寻找完美的答案。

1.3 理解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

虽然民族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各类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纯朴的挚爱。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把他们心中所想的事物以及他们想要表达的希望和美好的祝福朴实地表达了出来。这种表达是以主观臆想为依托的,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而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中,也可以归纳出几类造型手法:

第一,以主题为中心的造型法。这种造型手法常以某一主题形象的视角来进创作,围绕在主题四周的事物只有在主题的中心位置才有可能得到更好地表达。“自在其中”,把“自我”视为周围环境的参照中心,所得到的感受也正是周围的一切向“以我为中心”集中的世界意象。[3]这种方法在创作时一般不强调作画前的设计和运筹,而是发挥创作过程中对主题形象的畅想,表现出民间艺术家自由自在的创作心绪和无拘无束的创作方法。

第二,全方位表现的造型法。这种造型方法是将主体内部的事物表现出来,或是将想象的事物移至主体外部,形成多视角共存的视觉空间,展现出物体全方位的面貌。这是一种舍表求里的手法,视线的障碍所遮蔽的内容实质早在作者的臆想之中。民间艺术家对于视觉所不能观察到的现象,凭借主观经验的推断展示出来,使之空间建设突破现象表层而深藏其内部,直接反映表象掩盖下的物象实质和客观必然,[4]体现了民间艺术家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和造型手段。

第三,活动形态造型法。这种造型方法中,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主体时间变化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二维平面上体现某一物象的动与静,历来为艺术家所难。在西方艺术中,就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特别注意描绘物体运动中的各种形貌,以重叠和片断的形影暗示主体的速度和压力,传达不断运动的紧迫感。例如,梵高的“向日葵”这副作品中,就描绘了向日葵从开放到凋谢的过程,而作者始终思索的是生命现象从初始、成熟到衰败的精神内涵。民间艺术家们同样也找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他们善于把视觉认识的观念转换为可视的形象图式,抛开自然物象实体存在的真实,用理想营造新的现实,依照作者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来安排形象和画面,使形象在多种时间中的形态同时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中,使人产生既是这种事物又是另一种事物的幻象,不仅表现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也更合乎人们的情感,从而展现出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2 民间艺术造物观融入招贴设计的教学方法

2.1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在招贴设计课程设置中,以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通过理论课的讲授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实践课的训练掌握课程的专业设计技法。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之初都会以一门创意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初期的训练,而在之后的所有课程里也会有一部分的内容是在讲解本课程的创意方法。从以前的专业教材内容来看,在教材中创意思维的章节里对民间艺术造型方法的介绍少之又少,通常只介绍几种现代设计手法,这就造成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浅薄的层面,“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缺乏课堂的训练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教师在课程中可以设置一部分时间,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取与课程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在听与看的过程中,教师也与学生一起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网络信息收集更多民间艺术作品的资料。多看是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作品的先决条件,事实证明,看得越多认识就越深刻,有了认识的积累,将“民间艺术”应用到课程的设计实践中也就越能体现本土文化的精髓。

2.2 临摹与创想相辅相成

临摹是初学者入门的学习方法,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对优秀设计作品的临摹,可以切身体会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领悟设计者的技术手段。从临摹中学习优秀的技能和技巧,以便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够随心所欲地表现,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一般逻辑。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安排较长时间、数量多的临摹练习,做较细致深入的临摹,但目前的课时明显偏少,大量的时间用于讲授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现代创意手法,用更多的时间来临摹几乎没有可能,这就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尽量接触更多的东西。对于临摹的要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时也表现在质量上,不必百分之百的一样,而是希望大家对于民间艺术作品的种类样式、造型的风格和造型的特点有所了解,明白这些才是民间艺术的精华,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东西。

临摹只是练习的一部分,是开拓设计思维做的前期的积累,而更重要的练习是“创想”,要求学生将民间艺术造型中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特点运用到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去,用自己的理解去改造设计作品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学生在设计的初期也许动手能力较弱,但是却有很强的思考与联想能力,所以,在教师的课程安排中,不仅需要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努力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并加强判断能力。从而真正理解民间艺术造型的思维特点,摆脱固定教学设计思维的局限性,設计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3 结语

现代招贴设计中融入“民间艺术造物观”独特的创造视角,使现代设计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觉盛宴。另外,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灵感和激情,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2]邓福星.中国民间艺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吕胜中.造型原本·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关于买卖的合同下一篇:空间技术与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