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24-05-0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精选6篇)

篇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教育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

姓名 姜洪鹤

学号 1120***

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内导师 倪志安老师

校外导师 陈文新老师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7月7日填

篇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什么是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有哪些特点?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具体可参看研招网相关内容)

二、什么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学生入学时,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转入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为委托培养方式的除外)。根据培养类型可分为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的是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以全日制方式学习,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生。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1.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是培养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2.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主要要求强化实践训练。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践环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是否可以获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基本定位是:指导思想上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按照学校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完成规定的学分,顺利完成论文答辩等,在毕业时,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书与相应的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五、贵校有哪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专业?2010年计划招生多少人?是否有公费、自费之分?我校目前只有教育硕士,计划招生40人。专业学位均为委培或自筹经费。

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否攻读博士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报考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七、如何报考贵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按照相关报考政策,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办法、报名时间同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

篇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 高校的学科、专业与社会职业

1.1 对高校学科理解和认识

高校的学科是在对标准学科进行选择和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通常包含学科、专业、课程三个层面。高校的学科分类和专业设置除了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外,主要针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分类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专业类”)和二级学科(“专业”)3级[2]。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为13个,一级学科增至110个[3]。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目录调整中,除保留的原有二级学科外,允许人才培养单位对二级学科、甚至一级学科进行自主设置与调整,并提出了实施细则。另外,还明确给出了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39个专业目录。

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4]。高校的专业学科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独立”的成份外,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是一项由高校各个相关部门相互协同、共同实施的计划和任务。因此,高校专业学科更多地体现在“建设”层面,“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所表达的正是高校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种办学理念。

1.2 高校的专业与社会职业

高校的专业设置首先是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色密切相关。通常可理解为:“高等学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依据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对相关知识体系与技能技术进行重组和划分的产物。专业的任务是专业人才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专业知识(课程)体系,组织形式是实施专业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其次,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的专业一定是多学科支撑下的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往往是多方面的。同时,高校的专业又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建设为专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为专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特别对跨学科专业,这样的支持显得尤为突出。

再次,高校专业与社会职业分工直接关联。无论是“谋生手段”,还是“劳动岗位”,社会职业都是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来承担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而高等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2 全日制PMD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大有普及趋势,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面向学科的所谓科研“精英”人才培养只能是少数,而面向社会相关职业的应用技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势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具体体现。

2.1 对全日制PMD人才培养定位的理解

《若干意见》给出了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定位,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定位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培养面向问题。明确指出了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面向社会“职业”的,并非面向某个学科方向。

(2)专业知识要求。全日制PMD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3)综合能力要求。“综合能力”是“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基础。全日制PMD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这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必须的。全日制PMD研究生应当是将来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骨干力量。

2.2 全日制PMD与AMD的区别

全日制PMD可视为是介于EMD和AMD之间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别。与EMD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完成,因而在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上都存在差异。与AMD相比,全日制PMD是相对于AMD研究生培养类型的扩展,两者并存于高校研究生培养行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培养类型上的区别。全日制PMD侧重实践与应用,虽然它比本科生教育高一个层次,但与本科教育一样都应属“应用型”人才培养范畴,而AMD则偏重于理论与研究,无疑应属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范畴。

(2)培养内容上的区别。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内容的具体体现。对全日制PMD而言,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对AMD而言,课程设置则当注重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在相关学科某一方向上有一定的深入,着重于学科素养和科学思维方面,以理解、分析、实验、推理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方面。两者都有实践的内容要求,全日制PMD的实践内容除了一些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基础实验外,更多的是针对职业工作需要加以设置,通常与工程项目设计与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型生产工具的运用、技术创新、行业服务管理等有关;而AMD的实践与学科方向的发展需要有关。

(3)培养模式上的区别。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通常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效地形成校企互动、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良好环境。这种校企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与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称为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企业概念”[5]。

2.3 全日制PMD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

(1)培养观念问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我国虽然已有几十年的经历,但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对高校来说却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全日制PMD人才培养定位提出的基本思想,要想真正达到培养目的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就必须在培养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而并非是在原有研究生教育基础上的“改良”。

(2)课程设置问题。对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而言,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可采用引入“企业课程”机制。企业课程是框架型课程,是校企合作“企业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或培训机构可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可以在学校、企业或相关的培训机构完成。企业课程的设置是动态的,具有“可变性”特征,而高校在专业培养方案执行和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为维护其“权威性”和“有效性”,有许多严格的规定,“不变性”成份居多。目前,在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方面,尚无针对企业课程的完整与有效机制。

(3)企业实践问题。企业实践是实现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有效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长效合作机制。这样的合作不是基于某几项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也不是基于学校与企业之间某些个人之间的情感,而是应当建立在学校与企业相互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官方”正式协议而形成的。协议中应对诸如实践内容与日程安排、指导教师配备、实践活动管理、实践活动评价、学生日常生活与安全问题等等,予以明确的规定。

(4)考核评价问题。《若干意见》对全日制PM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多样性作了明确规定,可以是“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为解决学位论文的多样性对评价带来的问题,基本策略是“分类评价”,而“分类评价”的关键是“分类”的鉴定与“分类标准”的制定。

(5)教学实施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包括培养方案中企业课程的设置、企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企业课程教学文档管理等。为将高校在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变因素同企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可变因素有机地结合,可采用“形式化”的方法维护课程设置的不变性;用“解释”的办法实现企业课程面向市场的可变性。即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对企业课程的“共性”进行描述,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方向、课时数、教学基本环节、考核办法、教学文档规范等;而在企业课程实施前,明确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计划等,并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解释”可在课程实施的前一个学期完成。企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可由企业教师担当主讲,校方教师担当辅导并负责教学文档的整理与归档。

(6)组织管理问题。校企双方应当在协议的基础上组成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在协议框架下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企业实践工作开展、专业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相关环节具体内容的变更,如课程设置、企业课程内容等,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时还应担当起校企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作用。

3 结束语

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种培养方案的制定问题,更有思想观念、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问题。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也希望高校主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在给出指导性意见的同时,在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相关政策制定、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摘要:本文阐述高校学科与专业、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关系,分析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联系与区别,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

关键词: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3.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Z].2012,10.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Z].2011,3.

[4]洪世梅,方星.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55-57.

篇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法律硕士 培养机制 实践教育 浙江大学

[FL(K2] 前 言

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自1995年创办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顺利完成了试办任务,于2006年转入正式实施,成为经国家学位与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实施的一项法学教育制度。作为以培养实践型、复合型、高层次法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招生单位的不断努力下,在招生规模、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浙江大学作为第一批全国试点院校,经历过了11年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法律硕士生实践经验缺乏、一次性就业率不高等问题。诚然,笔者以为反思法律硕士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改革创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何乐而不为。

一、 中国法律硕士教育述评

(一)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历程

随着国家的法制化进程,政法部门及社会其他部门都急需大批较高层次的应用性、复合型法律人才,中国为了法学教育推陈出新,参照美国法学院的 JD学位培养模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于1995年批准设置JM学位教育,1996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8所高校首批试点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998年,又允许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2006年年底宣布结束试点,JM学位培养转入正式实施阶段,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里程碑。截止2010年,经批准的培养单位共有115所。

(二)中国法律硕士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类是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招生对象为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培和計划外自费,学习方式有脱产学习和不脱产学习,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培养机制为全日制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二类是参加每年十月份全国高校联考的在职法律硕士,招生对象为法律专业或非法律专业的在职法律工作者,录取后全部是委托培养,采取在职不脱产方式学习,毕业时仅获硕士学位证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属于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其特点:

1它是一种专业学位。它虽然与法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根据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中级以上专业和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

2它是以法律为职业领域的,或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这使得它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其他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

3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位。这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这个学位的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为基准。要达到“实践部门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与管理职务的任职要求”。这就是说,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法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是高层次的、即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种学位。

(三)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教育概况

浙江大学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始自2000年,首届招收48名,至今共有十届JM研究生毕业。目前浙江大学的JM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有三种:一是全日制性质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他们都是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入学后学制为三年,完成学业者既有毕业证书又有硕士学位证书。二是半工半读性质的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他们多是司法系统或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入学后学制也是三年,完成学业者无毕业证书但有硕士学位证书;三是全日制性质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他们均为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入学后学制为两年,完成学业者既有毕业证书又有硕士学位证书。

浙江大学经过11年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并面临国内各高校竞争日益激烈,招收生源质量和教育培养质量不如以前,以及一次性就业率有所下降等问题。

二、 中美德日法学教育培养机制之比较研究

(一) 美国法学院的JD培养模式

美国法学院的JD教育培养模式是把法学教育放在大学本科教育之后进行的,即在研究生层次进行。学生如果想学习法律,首先必须获得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学位,才有资格申请学习法律专业。要获得法律专业的毕业资格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学制为三年。

1课程设置

美国法律教育以实用为价值追求,美国JD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实用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素质。以哈佛大学法学院为例,在三年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宪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课程外,还另外设置了如移民法、银行法、知识产权法、担保法、证据处理、法律推理和争辩等上百种实用性的课程。同时,在美国,各个法学院都要求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每年必须学习法律写作和职业道德。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位要求里有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律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十几门课程。这也体现出他们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

2独特的法学教育教学方法

美国法学院的JD教育主要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律师职业技能训练为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方法,即教师在课前提前将要讨论的内容所涉及的文献资料、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有自己的个人观点和见解。在课堂上,教师将引导学生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像在法庭上一样充分的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辩论。

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国法学院的JD教育模式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实践性教育。按照美国律师工会的课程核定标准,法学院高年级学生还要参加现场实习,每个法学院都有这种教育活動,并专供学生实地从事法律实践活动。3在哈佛大学中,每年哈佛法学院都会提供给学生20门以上的诊所课程。这些课程让学生在参加课程学习的同时,还以助手或者志愿援助者的身份帮助处理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件。凡是参加法律诊所活动的学生,相当于参加法律实习,因此可以获得若干学分。同时学校的几个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律研究协会都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法律工作的机会,使学生能以一名真正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以更好的学以致用。

(二)德国的法律教育培养模式

1多种教学方式兼容并包

与美国判例教学方法不同,德国大学法律系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中国的相同,即通过讲授进行,教师通过讲授教科书或者讲稿,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德国的法律教材中,实务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同时,德国各大学法律系教学还采用了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练习”课要举行三次闭卷考试,布置两次家庭作业,内容都是案例分析。4“练习”是德国特有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通过熟练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是一种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性操作的思维训练。

在德国法律教育中还采用了专题讨论与自由讨论的教学方式。专题讨论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大多和实际结合紧密。学生在讨论课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撰写论文或报告。在正式上讨论课时,每次由一至二名学生做出报告,大家进行讨论与辩论,自由交流。

2特色鲜明的德国国家司法考试

德意志法官法第5条规定:出任法官的资格是,在大学学习法律专业,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修完职业预备期,最后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充作检察官、律师以及高级公务员也需要受与充任法官者相同的教育。学生在开始法学院的专业学习期间,至少要在校学习两年,并必须参加大学组织的所有考试课程相关的教学活动,否则没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第一次国家考试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其中书面又分为当成笔试和家庭论文两种。在笔试达到了规定的平均分数后,考生才可以申请口试。口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笔试和口试的成绩,达到规定以上分数的考生可以取得考试局颁发的载有成绩的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证书。

学生通过了第一次国家考试,意味着其具备了成为一名准职业法律者的资格,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完全的职业法律者还需要经过职业预备期和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德国职业法律者的培养与选拔,充分体现在法学教育的结构上。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书本上的法律知识,还要到司法、行政部门中去锻炼运用法律的能力。

(三)日本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

日本在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上基本保持着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模式,法律教育与职业培训没有直接的联系。日本大学法学教育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这使得法学教育与法律实际业务相脱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日本形成了新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制度——法科大学院培养方式。

法科大学院是以实践性教育为主,培养专门的法律职业人才,学校教育法规定的研究生院。法科大学院从2004年4月开始招生,其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方面都带有美国JD教育的特点,是以借鉴美国JD教育模式为主的实务型教育模式。

三、 法律硕士培养机制之改革创新

(一)中国法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目前,在法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种路径:一是按照法学本科的培养模式来设置课程;二是移植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来设置课程。例如,浙江大学的全日制法律硕士课程,基本上沿用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但是,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为目的,而这两种课程设置方式都偏离了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严重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影响了实际的培养质量。

2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背离

大多数学校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案例教学、法律调研等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很少,只是简单地、机械地传授理论知识。具体来说,法律硕士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为了应对司法考试而采取的培训式教学法;二是为了传授法律基本知识而采取的法学本科教学法;三是与法学硕士相同的专题式教学。5这三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忽略了法律硕士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不利于培养应用型的法律职业者。

3录取考试制度的缺陷

目前,中国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科目包括英语、政治、专业基础课(含刑法学和民法学)和综合科(含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四门。大部分考生在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时要求是非法学专业毕业,这就造成很多学生为了应对入学考试,大学期间都在自学法律而放弃了自己本专业的学习,这也与法律硕士复合型培养目标相背离,不利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法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的建议

1改革法律硕士录取考试制度

法律硕士录取考试制度是选拔优秀法律职业者生源的第一道关口,作为JM教育的起点,它是选拔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保障。要保障法律硕士教育的人才质量,就必须完善法律硕士录取考试制度。

(1) 改革考试内容。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法律硕士录取考试制度是为了选拔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且具有成为优秀法律职业者的潜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考试内容上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可借鉴美国的LSAT的内容设计。LSAT测试的不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是一个学生能否具有将来在法学院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能力。LSAT考试共有五个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阅读理解、分析推理以及逻辑推理。这种不涉及法律专业知识的考核,而以学生的推理能力、评价能力等综合能力为考查内容,将更为科学和合理。

(2) 合理控制招生人数。首先要合理控制招生单位每年的招生计划,应当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资源情况确定招生数量。其次要维持现有的JM教育招生单位的数量。目前中国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已经有115所,如果无标准无限度地扩大JM的培养单位,不仅会造成過度的竞争,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得法律硕士的市场容量过剩,学生就业困难。

2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要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的法律人才,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1) 开展诊所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普遍兴起的一种法律实践性课程,它借鉴医学院诊所临床实践的教育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真实案件活动,代理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它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将法律知识学习、法律人执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育融为一体,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单向授课模式,而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法律教育方法。诊所法律教育为中国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改革之路,其特色和优势正好能弥补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的不足。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部分院校已经启动了该项目,建构诊所法律教育体系时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诊所法律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浙江大学在引入到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法律硕士教育的教学方式:其一结合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其二是在充分发挥诊所法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平衡实践性教育和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的关系;其三是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软硬件情况,如师资力量、硬件配备情况、信息资源等。浙江大学引进法律诊所教育可以依托法律援助机构展开。

(2) 开设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法学教育中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法学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不同的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不同诉讼角色,在模拟法官的主持下,由模拟法官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在虚拟的法庭对真实或者虚拟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进行模拟审判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并对司法程序给以更多的关注。

笔者在美国学习的Valparaiso大学法学院甚至不定期地安排地方法院法官来大学的模拟法庭开庭审理真实的案件,让法学院学生旁听,这样身临其境的教育不仅能让法科学生接触司法实践,了解法庭审理程序及内容,使其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解读现行法律,分析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为将来的法律职业生涯奠定感性知识基础。

3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硕士课程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硕士课程体系时法律硕士教育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紧紧围绕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结合法律硕士教育的特点,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法律硕士课程体系。

首先要调整教学课程结构,增加总学分,扩大选修课比重和数量,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通过落实共同培养的机制,聘任实务专家就某些实务问题开设选修课,以供学生作为广泛的选择。在课程结构中,应当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课程设置。例如,建议用《法学专业英语》课程来取代《研究生英语》课程。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增加一些反映中国立法、司法和法制建设的最近动态以及法学研究最新成果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追踪学科发展趋势。

最后,应当组织编著一套专门的法律硕士教材。在教科书的编排上,不仅要有利于JM研究生掌握必需的法律基础知识和实务知识,还应当迎合国际化趋势,编写双语教材,设置双语课程。

4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真正实现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法律硕士教育课程体系,还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第一,要构建实务导师制度。院校可以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建立共同培养机制,为每一位法律硕士研究生配备一名实务导师。实务导师则侧重于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务,提供法律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和疑难案例,提供实践平台。第二,应当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实现法律硕士研究生与法学研究生的同等对待。第三,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加强法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建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机制

由于各个地区、学校的法律硕士教育资源、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通过建立地区间、学校间的交流合作机制,可以交流培养经验,携手共同促进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建立专门的法律硕士交流论坛,以便捷、快速的方式加快法律教育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共同为法律硕士教育出谋划策,促进法律硕士教育的快速发展。

6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制度

学校应当在新生入学时,班主任或德育导师应结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特点,给予法律硕士研究生关于就业政策、应聘技巧、心理调适、道路选择等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

鼓励低年级同学参加招聘会,了解社会需求,多参加社会实践,并邀请一些具有丰富职业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亲临课堂指导,为同学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选择上答疑解惑,使法律硕士研究生们早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学习的方向感。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的对外宣传和信息收集工作,成立专门的法律硕士就业指导机构,建立就业网站,搭建就业交流平台,及时地为法律硕士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新政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等,保证法律硕士研究生的顺利就业。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既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培养未来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改革现行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就迫在眉睫。笔者建议:为了注重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把好法律硕士的招生、培养、学位论文答辩和就业等关键环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考试形式等方面都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法律诊所”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必修课不应超过1/3,选修课应超过2/3;课程设置方面,建议用“法学专业英语”课程取代“研究生英语”。笔者希望这些改革举措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机制,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与探索[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邵东建德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律师职业[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大钢中外高等法学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杨海坤法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杨欣欣法学教育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李龙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夏薇,张秀萍中国JM教育与美国JD教育比较及其借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9]蔡立东,吕欣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式新探[J],高等研究与实践,2011-3

注释:

1本文系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课题成果

2参见哈佛法学院法律课程教学培养计划

3夏薇,张秀萍《中国JM教育与美国JD教育比较及其借鉴》,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1页

4鲁宁《构架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美德三国法律教育比较研究》,载中国知网,第8页。

篇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与实习工作细则

(征求意见稿)

教育实践与实习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全部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完成总体教学目标,规范教育实习各个环节,切实完成教育实践与实习这一重要任务,使学生教育实习取得应有的成效,并按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实习指导性意见》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此工作细则。

一、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具体要求

(一)实习期限

全日制和在职培养的中国研究生实习期限为一个学年;全日制培养的国际学生实习期限为一个学期。具体的实习时间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实习工作量

参加实习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应根据其实习接收单位的具体要求确定,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实习工作时间应不少于50个工作日(满工作量);教学实习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40学时,还应包括相应的观课、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等的工作量;文化传播、教育管理岗位的实习工作量参照教学实习的工作量,根据实际情况执行。

(三)实习方式

1.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实习方式略有差别:

全日制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海外实习、培养单位安排国内实习、自主实习。在职培养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四种:海外实习、在岗实习、培养单位安排国内实习、自主实习。

国际全日制研究生实习方式主要有两种:参加国际合作实习项目、自主实习。

2.关于实习方式的具体说明详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管理规定》。

二、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管理模式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实践与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共同管理。

(一)基地管理模式

1.基地成立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秘书和学生辅导

员组成。

2.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实习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

3.教务秘书负责收集学生实习相关表格及材料、联络实习单位指导教师。

4.学生辅导员负责联系实习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向。

5.实习期间,实习生须与基地教务秘书及学生辅导员适时联络,定期主动汇报实习情

况或所遇问题。

6.实习期间,实习生仍须服从基地的管理安排,若遇特殊情况,实习生需向基地教务

秘书和学生辅导员提交书面请假条,说明原因。

(二)实习程序

1.基地联系各实习单位,选定1~2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具体安排、指导学生的教育实践与实习工作,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估。

2.实习前半个月,基地将组织实习学生召开实习动员会,并进行实习前培训。

3.实习学生赴实习单位,在单位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自觉、主动完成实习各环节。

4.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会不定期地与实习单位联系,或派专人赴实习单位调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5.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实习学生向基地教务秘书上交所有实习材料。

6.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在收到学生实习材料后一周内,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鉴定。

7.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完成对学生实习情况的综合鉴定后,组织实习学生召开实习总结大会。

三、教育实践与实习纪律准则

实习期间,所有实习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他人,与学校领导、同事和同学和谐相处;一般不准无故缺勤,因事因病需外出的务必履行请假手续,并经得实习指导教师的准许方可离开。根据具体实习工作的不同,现将具体规定告知如下:

(一)教学实习具体规定

实习期间,具体从事教学实习者需遵守以下规定:

1.拟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案。

2.按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备全教学道具,认真做好教学记录,如实填写实习日志。

3.课前必须充分备课,上课应提前到场,课堂上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4.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同时应积极献计献策,为实习单位完善中文教学大纲、规范学习教材、开展语言文化项目和营造中文学习环境等方面贡献力量。

5.如在教学方面遇到难题,应及时向实习学校或基地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非教学实习具体规定

实习期间,具体从事非教学实习者需遵守以下规定:

1.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2.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如实填写实习日志。

3.工作前须做好充分准备,实习应提前到场,合理分配工作时间。

4.工作中应多与指导教师及同事沟通、交流,了解工作需求,体现工作积极性。

5.如在工作方面遇到难题,应及时向实习学校或基地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教育实践与实习考核标准

(一)考核程序

1.学生开始具体实习后,需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提交《实习工作计划表》;计划应结

合实际、科学合理,反应汉语国际教育特点。

2.学生实习期间,一般在每个工作日均需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日志》,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

3.实习结束后,实习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教学工作)》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非教学工作)》;完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总结报告》,一般字数不少于2000字。

4.从事教学实习的学生需从已有教案中,选择3份最出色的教案,并根据教案内容填写《教案表》。

5.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及负责人根据实习学生平日表现,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实习单位鉴定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相应部分,并加盖单位公章。

6.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将《实习工作计划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日志》、《华

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教学工作)》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自评表(非教学工作)》、《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总结报告》、《教

案表》(非教学实习的学生无需上交),以及盖好公章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实习单位鉴定表》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交至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处。

7.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平时表现,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填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相关部分。

(二)考核依据及考评等级

1.基地教育实践与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学生所上交的所有实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结

合学生平时表现、学生自评及实习单位鉴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反映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综合鉴定表》上。

2.实习成绩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

篇6: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刑法溯及力的适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司法解释应适用从新兼从轻原则 B.处刑较轻是指法院判处的宣告刑较轻。C.应以“审判时”作为新旧法选择适用的判断基础 D.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

2.犯罪分子为日后向甲勒索财物,用枪威逼甲杀死一名路人并录像。甲的杀人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救行为 D.犯罪行为

3.下列情形中,应认定为入户抢劫的是: A.甲冒充煤气抄表员进入受害人家中实施抢劫 B.客户服务员乙进入客人入住的酒店房间实施抢劫 C.丙入户盗窃后将追赶的失主在公寓楼道内打成重伤

D.丁在房屋中介人员带领其进入他人居住的出租房内查看时发现贵重财物实施抢劫 4.下列关于包庇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为方式必须是作为 B.行为方式必须是特殊主体

C.行为时间必须发生在审查起诉之后 D.行为对象必须是判决确定的犯罪分子

5.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规定属于故意杀人罪的: A.修正的犯罪构成 B.标准的犯罪构成 C.加重的犯罪构成 D.减轻的犯罪构成

6.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的是: A.冒充人民警察敲诈他人巨额财物 B.敲诈勒索亲属财物但获得对方谅解 C.以在网上发贴相要挟获得职务晋升

D.以公开不雅视频相要挟向他人借巨款后无力偿还 7.下列关于管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劳动中同工同酬 B.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C.可同时适用禁止令

D.刑期从判决宣告之日起计算

8-9案情:甲加盖违章建筑,并串通负责房屋征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帮甲违法多得了200万元征收补偿款,事后,甲将其中的5万元送给乙。8.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诈骗罪 B.贪污罪 C.行贿罪

D.侵占罪

9.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诈骗罪 B.贪污罪 C.受贿罪 D.职务侵占罪

10.下列关于走私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走私的废物中混有普通货物的,构成走私废物罪 B.基于走私目的向海关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应数罪并罚 C.走私普通货物偷逃关税数额特别巨大的,可以判处死刑 D.具有走私故意但对走私具体对象不明确而走私的,应认定无罪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刑法溯及力的适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司法解释应适用从新兼从轻原则 B.处刑较轻是指法院判处的宣告刑较轻。C.应以“审判时”作为新旧法选择适用的判断基础 D.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

2.犯罪分子为日后向甲勒索财物,用枪威逼甲杀死一名路人并录像。甲的杀人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救行为 D.犯罪行为

3.下列情形中,应认定为入户抢劫的是: A.甲冒充煤气抄表员进入受害人家中实施抢劫 B.客户服务员乙进入客人入住的酒店房间实施抢劫 C.丙入户盗窃后将追赶的失主在公寓楼道内打成重伤

D.丁在房屋中介人员带领其进入他人居住的出租房内查看时发现贵重财物实施抢劫 4.下列关于包庇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为方式必须是作为 B.行为方式必须是特殊主体

C.行为时间必须发生在审查起诉之后 D.行为对象必须是判决确定的犯罪分子

5.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规定属于故意杀人罪的: A.修正的犯罪构成 B.标准的犯罪构成 C.加重的犯罪构成 D.减轻的犯罪构成

6.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的是: A.冒充人民警察敲诈他人巨额财物 B.敲诈勒索亲属财物但获得对方谅解 C.以在网上发贴相要挟获得职务晋升

D.以公开不雅视频相要挟向他人借巨款后无力偿还 7.下列关于管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劳动中同工同酬 B.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C.可同时适用禁止令

D.刑期从判决宣告之日起计算

8-9案情:甲加盖违章建筑,并串通负责房屋征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帮甲违法多得了200万元征收补偿款,事后,甲将其中的5万元送给乙。8.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诈骗罪 B.贪污罪 C.行贿罪 D.侵占罪

9.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诈骗罪 B.贪污罪 C.受贿罪 D.职务侵占罪

10.下列关于走私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走私的废物中混有普通货物的,构成走私废物罪 B.基于走私目的向海关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应数罪并罚 C.走私普通货物偷逃关税数额特别巨大的,可以判处死刑 D.具有走私故意但对走私具体对象不明确而走私的,应认定无罪

21.李某于2012年7月将户籍由甲市迁往乙市,因遗失户籍迁移的而未能落户,后李某因工作需要,自2013年8月起租住在丙市,并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重病在丁市某医院住院治疗。2015年10月时李某的住所在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22.甲将一部相机传给乙,乙擅自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丙又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根据善意取得相机的所有权 B.丁基于丙的交付得取相机的所有权 C.丁在甲追认后方可得取相机的所有权 D.丁在付清全部款项后方可得取相机的所有权

23.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时事性文章,来声明不允许其他媒体刊登,乙杂志社未经甲同意予以转载且未支付报酬。乙杂志社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的法律依据是: A.许可使用 B.法定许可 C.强制许可 D.合理使用

24.甲在某酒店公用洗手间滑倒,摔掉了眼镜。经查;甲滑倒系因酒店清洁工乙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所致。甲的损失应由: A.甲自己承担。

B.酒店承担全部责任 C.酒店和乙承担按份责任 D.酒店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25.下列选项中,甲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甲主动将摔倒在人行道上的老人扶起 B.甲儿时被收养,成年后赡养亲生父母

C.甲为了出行便利,出钱修复邻居家被台风刮倒的院墙

D.甲的狗将他人咬伤,甲确以为是好友乙的狗咬伤人而赔偿伤者

26.甲公司欠乙公司贷款50万元,乙公司欠甲公司租金50万元,后甲公司被乙公司兼并,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债消灭的原因是: A.混淆 B.免除 C.低销 D.清偿

27.甲将自己的汽车借给乙使用。某日,乙酒后驾驶汽车撞伤丙,丙的损害应由: A.甲全部赔偿 B.乙全部赔偿 C.甲、乙连带赔偿 D.甲、乙按份赔偿

28.摄影师甲以乙为模特拍摄了数百张艺术照。甲将这些照片编辑成画册,未经乙同意交出版社发行。甲的行为侵害了乙的: A.著作权

B.发表权 C.有像权 D.署名权

29.甲将乙的和联系方式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声称乙欠钱不还,是个骗子,经查,甲所说与事实完全不符。甲的行为侵害了乙的: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30.甲公交公司的司机乙为避让闯红灯的行人丙而急刹车,给乘客丁摔倒受重伤。丁的损害应由: A.甲公司赔偿 B.甲公司和乙连带赔偿 C.乙赔偿

D.甲公司和丙连带赔偿

31.甲(10周岁)、乙(11周岁)丙(12周岁),翻越高速公路天桥旁水泥护栏后,趴在防护网上往高速公路抛掷石块击打过往车辆,其中一石块击中司机丁致其重伤,但无法确认该石块是谁投掷。

A.甲、乙、丙连带赔偿 B.高速公司管理机构赔偿 C.甲、乙、丙的监护人连带赔偿

D.甲、乙、丙的监护人和高速公司管理机构连带赔偿

32.下列情中,不属于法人解救原因的是: A.被吊销营业执照 B.被吊销登记证书

C.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 D.变更名称

33.甲声称具有某海外名校学历,与乙登记结婚。半年后,乙发现甲的毕业证书是伪造。甲、乙之间的婚姻: A.无效 B.有效

C.因欺诈可撤销 D.因重大误解可撤销

34.甲将汽车以15万元的价格卖给乙并交付,后甲从乙处借回汽车,并以16万元的价格卖给不知情的丙,同时变更了登记手续,但车仍由甲占有。乙得知后,要求甲、丙返还汽车,赔偿损失。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汽车归丙所有、乙的损失由甲赔偿 B.汽车归丙所有、乙的损失由甲丙连带赔偿

C.汽车归乙所有,乙有权要求甲返还汽车,赔偿损失 D.汽车归乙所有,乙有权要求丙返还汽车,赔偿损失

35.甲(13周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将自己的书包扔掉,甲扔掉书包的事实属于: A.事件 B.事实行为 C.民事法律行为

D.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36.2005年,甲交公证遗嘱,将自己的一套房屋留给儿子乙。后甲与丙结婚,生有一子丁。2008年,甲立自书遗嘱,指定前述房屋由丙、丁二人共同继承。2017年甲去世。该房屋: A.应按公证遗嘱由乙继承

B.应按照自书遗嘱由丙、丁共同继承 C.应由乙、丙、丁由依法定继承共同继承 D.属于甲和丙的共同财产,应当先析产后继承

37.甲、乙、丙三人按35%,55%,10%的份额共有一艘渔船,乙、丙2人均有意卖掉渔船,甲坚决反对,关于出卖渔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乙有权单独决定出卖渔船 B.乙丙未经甲同意无权出卖渔船 C.乙、丙有权基于多数份额出卖渔船 D.乙、丙可根据多数共有人同意 38.除斥期间的适用对象通常是: A.形成权 B.请求权 C.支配权 D.抗辨权

根据以下案情,回答39、40 甲与金科公司约定,甲委托金科公司为自己提供出借人的相关信息,甲在与出借人订立借款合同后向金科公司支付报酬。后根据金科公司提供的信息,甲从创富公司借款36万元并以其房产设定抵押,但一直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39.甲与金科公司之间的约定属于合同法中的: A.委托合同 B.行纪合同 C.居间合同 D.技术咨询合同

40.甲与创信公司之间签订的房产抵押合同: A.有效 B.可撤销 C.效力待定 D.无效

二、多选题

41.甲在街头摆气球射击摊,因向顾客提供的六只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被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法院的做法符合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42.下列选项中,应认定为自首中“自动投案”的有

A.在接受强制戒毒期间,主动向警方交代了自己抢劫他人的事实 B.因形迹可疑被父母捆绑到派出所后,如实交代了自己杀人的事实 C.匿名报案后在事故现场接受询问时,向警方交代了自己交通肇事的事实 D.在涉嫌诈骗被取保候审期间潜逃,途中找警方交代了自己绑架他人的事实

43.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下列行为应认定为非法经营的有: A.使用伪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 B.长期以暴力手段强迫他人向自己借款,赚取利息 C.以营利为目的,长期通过网络有径提供删除信息服务 D.非法生产具备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供他人开设赌场 44.下列要在斗殴的情形中,属于“持械”的有: A.牵引恶犬参与斗殴

B.携带非法持有的枪支参与斗殴 C.在斗殴现场抢夺对方棍棒并使用 D.斗殴时使用事先藏匿在斗殴地点的砍刀

45.生产、销售伪造产品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 A.以次充好 B.以假充真 C.掺杂 D.掺假

46.甲、乙、丙设立一合企业。2014年8月,该合伙企业欠星月公司贷款36万元,同年10月,丙经甲、乙同意退伙,依约承担了15万元的合伙债务。2015年2月,丁经甲、乙同意入伙,并约定丁对入伙前该合伙企业所欠债务不承担责任。对该合伙企业欠星月公司的债务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有: A.甲 B.乙 C.丙

D.丁

47.下列选项中,无需登记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有: A.甲公司将其股权出质给银行 B.乙公司将其轮船的所有权转让给高某 C.丙公司通过拍卖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D.丁农户将其工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钱某

48.志愿者甲经常照顾孤寡老人乙。2015年3月20日,乙病故,遗嘱执行人丙告诉甲、乙遗赠给甲3万元和一套古籍。5月15日,甲明确表示拒绝接受古籍。5月18日,甲联系丙,表示撤销此前拒绝接受古籍的行为。5月28日,甲请求丙执行遗嘱,丙: A.应将3万元交付给甲 B.应将古籍交付给甲 C.无需向甲交付3万元 D.无需向甲交付古籍

49.甲公司与乙幼儿园签订空气净化器买卖合同,约定:净化器的PM2.5去除率应达到95%,验收合格后付款。后乙幼儿园经甲公司同意将合同转让给丙幼儿园。丙幼儿园验收时,发现PM2.5去除率远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丙幼儿园有权解除买卖合同

B.丙幼儿园可以对甲公司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C.丙幼儿园可以请求乙幼儿园承担违约责任 D.乙幼儿园与丙幼儿园之间转让合同有效

50.甲将拾得的手表赠与不知情的乙,乙对该手表的占有属于 A.有权占有

B.善意占有 C.直接占有 D.自主占有

三、简答题

51.简述连续犯的特征。52.简述减刑的限度。

53.简述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54.简述表演者的权利与表演权的区别。

四、法条分析题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请分析“不能抗拒”和“不能预见”的含义: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能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请分析:(1)哪些行为属于该条第一款所称的“处分该不动产”行为?(2)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该条第二款所称的“债权消灭的情形”?

五、案例分析题

57.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二年有期徒行,刑满释放后第二年,甲得知李某欠朋友乙2万元赌债,遂于一天夜晚,伙同乙将李某堵在某宾馆房间内,甲殴打李某致其轻伤,并索要“赌

债”。李某表示自己没有带钱,乙威逼李某给家人打电话,要求李某告知家人送3万元现金急用。第二天上午9时,李某的家人送来3万元现金,之后甲将李某释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2)甲乙具有哪些量刑情节? 58.2014年5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以乙公司购进5台空调,2个冰柜,货款总计60000元,从2014年10月起分四期按月支付,每期支付15000元。

2014年5月20日,乙公司将合同约定的货物全部交给甲公司。5月27日,赵某为甲公司安装空调,期间,赵某不慎将工具掉到楼下,将行人钱某砸伤。经查,赵某系丙公开发中心派遣到乙公司的安装工人,是丙公司在派遣前对赵某进行了培训。

上一篇:风信子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下一篇:郧阳医学院药检学院学生会例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