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有特色、高水平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023-02-14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设立与发展

1986年国家教委在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单一, 对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在每个层次中注意培养多种规格的特别是应用学科的研究生。1990年, 我国设立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得到稳步发展。

我国目前共批准设置39种专业学位, 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超过130万人。截至2016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4%,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之比将达1: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我国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格局。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问题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专业人才直接对接国家期望、社会需要最为主要的、最为直接的渠道, 同时更是检验、衡量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风向标和刻度尺。国外很多高校明确规定了应用学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其教学活动要突出实践导向, 强调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

目前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 但是师资力量增加的速度不仅跟不上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增长速度, 而且从这些扩大规模招生和培养起来的年轻学者、教师队伍在整体质量和培养研究生水平上也不完全尽如人意。既然培养研究生的力量跟不上, 教育模式守着传统不变或者不疼不痒地变化, 又怎么能要求学生达到学校、导师的期望值?况且面对目前发展这么快速、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这些期望、目标本身设置就未必合理、未必适应, 是值得反思的。

所以, 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到培养数量一定要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市场机制调配的力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和应达到的竞争力, 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学科力量、专业特点、生源状况, 调整培养过程环节, 调整评价体系, 调整考核方式, 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改进原有培养模式。

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建议

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不能再是培养文件、制度、体系是明确区分的“纸面方案”, 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成本较大、培养力量不足或水平不高、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各种原因而继续对两种类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上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必须明确规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突出实践导向, 强调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所以要务必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分类指导, 更好地发挥出学校学科专业优势, 使人才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 做到从机制体制上将专业学位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导师指导、教学实践和评价体系与学术学位明确分开。

(一)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进行整体性、结构化设计

根据各级各类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 将依靠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组织专项检查的被动调整变为主动适应和主动调整。把一些社会需求不明显、学科建设水平不高、专业特色不突出、师资队伍不专业或不足、培养条件和环境不成熟不稳定的项目, 在深入思考、深入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果断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学校要将各方面资源配置向培养质量高、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学位项目集中和倾斜。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培养力量较强、条件较为成熟、人才培养能够连续的学院, 根据社会急需、特色鲜明来进行专业学位创新项目的建设, 不一定囿于目前学科体系的范畴, 这种方式需要统筹和变通, 其目的还是使培养的人才在经得起考验的条件下, 培养真正高素质、有很强的社会竞争力, 最终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或者通过全校统筹, 打通学科、专业界限, 试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 打破“学院派”培养模式, 招收项目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设立具有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硕士学位。

(二) 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建设

在教育部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 在地方教育和培养单位不同层面设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提供组织机构、制度咨询、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做好专业学位设计开发、追踪调查、项目评估和分析研究。

(三)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在未来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总体比例明确的情况下, 根据就业状况、生源质量、培养质量等变化, 加大各专业学位之间的年度招生规模的弹性调整幅度。

同时根据国内外高校的探索经验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 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可探索、试行、推广课程专业学位硕士项目, 实行菜单式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因为以目前的培养规模, 导师指导不足、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创新性不强、学位论文的撰写对研究生专业锻炼和培养质量提高的贡献度实际意义不够, 与其两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一年在边找工作边应付性的撰写论文, 不如将这些时间利用在有意义的加大课程训练方面。学校在保证专业属性课程, 尤其是学位课程的前提下, 可在全校各培养单位培养方案范围内, 设计并推出一系列复合型、精品化、双语式、贴合社会需要的菜单化课程体系, 在招生时可让考生选择论文型专业学位硕士还是课程项目硕士。在毕业前达到学校的具体要求即可授予学位。我们可以在某些专业先行先试, 允许论文型和课程项目专业学位硕士在某些条件下互转。

(四) 以职业素养为导向, 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为基础, 优化以职业能力导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必须以需求为基础谈培养质量, 突出课程实用性、实践性, 吸收相关行 (企) 业专家参与制 (修) 订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注重系统、高水平科研训练, 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 提供的非学位课程或者是针对企业客户的定制课程, 或者是针对在职管理人员的开放招生课程。同时要推进案例教学和实践创新, 注重面向特定职业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训练,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五) 大力推行双导师制

设立专业学位硕士导师准入门槛与机制, 可以试行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互换项目, 通过经费投入鼓励学院采取课程、实践、项目、案例等方面的立体化教学实践体系设计。

(六) 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上, 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 明确研究生培养过程各阶段的基本要求,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型导向, 引入专业学位建设的外部评价和质量监督, 通过长时间、大数据来分析研究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入手, 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实践, 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改革, 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 都将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

摘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与前几年相比, 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 但是师资力量增加的速度不仅跟不上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增长速度, 而且从这些扩大规模招生和培养起来的年轻学者、教师队伍在整体质量和培养研究生水平上也不完全尽如人意。因此, 不能完全要求学生按照几十年如一日基本不变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要求来对待一届又一届进入高校的研究生大军。本文将简述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N].人民日报, 2010-7-30 (13-15) .

[2] 沈文钦.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概念、方法与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04) 47-59.

[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 (1978-2003)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 林建华.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 2016 (24) :17-18.

[5] 王战军.加强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08) .

[6] 袁本涛, 孙健.治理视域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1) :38-42

[7] “双一流”建设, 在想象和热议中走过2016[J].功能性材料信息, 2016 (06) :26-28.

上一篇: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的隐患与防范下一篇:中职C语言中矩阵操作编程方法探索

本站热搜